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理解古诗中较为生僻的词汇和古汉语用法,如“壁”、“涧”等字词的古义。
-鉴赏古诗的深层意境,尤其是对诗中隐喻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体会诗人情感表达的细腻之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将古诗的韵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朗读和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举例解释:
-在解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难点在于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和“思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情感如何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现代汉语表达古诗的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古诗知识创作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觉得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2.语言建构与应用: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修辞手法,提高古诗文阅读、理解、赏析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18 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 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3. 感受古诗的美和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2. 学会朗读古诗,体会其韵律和音乐美。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2. 朗读古诗,准确地表达古诗的韵律和音乐美。
教学准备:1. 备课教师准备教材、教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
古诗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诗中,有很多优美动人的诗句和意境,你们准备好听了吗?”二、课堂讲解1. 学习古诗的形式和特点老师给学生讲解古诗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古诗有五言、七言、词等多种形式,通常都是由若干个句子构成。
句子内部有韵脚,每句话都有平仄,平仄相间,形成优美的韵律。
2. 学习古诗的意境和感情老师给学生朗诵三首古诗,并讲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1)《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古诗中作用极大,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告诉我们要向高处努力,不自卑,不自弃。
(2)《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富有诗意而又简洁,同时又富于意境。
它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把握每一刻的安祥与美好。
(3)《春晓》唐朝诗人孟诜的《春晓》是一首描写春天早晨的田野景色的诗,情感饱满,堪称古代田园诗佳作。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深刻领悟到古诗的美和艺术价值。
三、课堂活动1. 朗读古诗老师给学生分发古诗,让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其韵律和音乐美。
让学生在朗读诗句时,慢慢体会每个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并表达古诗的感情和意境。
2. 感悟古诗让学生就朗读过的古诗,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此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通过学习古诗,学习古人的思想和文化知识,以及诗歌的东方艺术魅力,让学生在更加全面的语文知识、审美素养和人文关怀方面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文章和诗歌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精髓。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案1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丽景色;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4.赏析诗词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使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1.会写“德”这个生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美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
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是六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中包括三首诗《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
《浪淘沙》是刘禹锡组诗中的一首,主要写了作者运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赞美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江南春》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书湖阴先生壁》主要写了湖阴先生家庭院里和庭院前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教学效果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本文的三篇古诗词都是关于景色描写的,所以在讲解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对三首古诗词作对比的方法进行了讲读。
并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欣赏作者表达的美好的景色。
2.对于《忆江南》我让学生借用前一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本词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诗人善于借用优美语句表达心情的写作手法。
3.我引导学生在体会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基础上,在通过听泛读和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使学生的情感回归到诗的本体上来,比如《浪淘沙》中通过对诗中景物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到黄河的雄伟气势。
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1.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和知识体系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我在教学中,严格遵守这一点,以学生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的熏陶,产生共鸣。
在这课中,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诗中蕴含的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
诗的特点是押韵,朗朗上口,借助诗的这种特点,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
学生们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朗读形式,走进了诗人,感悟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作业设计1.默写《宿建德江》(注意格式)。
2.请你利用多种途径了解古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了解后请将它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注意格式)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见所闻。
2.学生交流、汇报。
①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②带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朗读句子。
③在指导下反复诵读句子。
④全班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⑤继续汇报,从看、闻、听中加入想象,走进诗词意境。
⑥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词句。
3.观察插图,理解词句,明白词人过去熟悉的茅店出现了。
4.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谈自己的理解。
5.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这首词的“情”体现在哪里?①结合词句先在四人小组讨论;②再在全班交流、汇报:就要丰收了,所以是特别高兴、喜悦;③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④认真阅读材料。
示学习要求:这一路夜行都有哪些所见所闻,可以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来说。
2.出示学生所说到的句子,引导分析:①第一句很特别,把六个词语叠加在一起。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语速放慢,脑海中想着画面再读一读。
③这是一轮怎样的月?这风又是怎样的风?这是烈日炎炎下的蝉鸣吗?带着感受再读一读。
④月很美,风很柔偶尔有鹊飞、蝉鸣,我们一起读。
⑤六个词,十二个字,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夜晚山村的画卷。
辛弃疾在夜行中还有哪些所见所闻?⑥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这样幽静的夜空吗?3.真美!夜行的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妨借助插图,一起去走一走。
4.原来是“旧时茅店社林边”。
谁能指着图,再来说说夜行的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5.说得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宿建德江》,全诗都围绕一个“愁”字展开,现在再来看这首词,你能找到一个直接写情感的字吗?这首词的“情”在哪里?6.辛弃疾是不是农夫?那为什么小小的稻花香、一片片蛙声会让他这么喜悦?出示材料片段。
7.辛弃疾给这个宅院起了个名字,叫能结合具体的语句想象画面,能结合图片直观感受,能结合对词人的了解感受文本深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教案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
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教案
17.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
2.学习通过自读诗文,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导语激情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预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祖国山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1.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4.交流读后收获。
(预设: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王安石是宋代的。
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浪淘沙》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是乡村的美景。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关注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三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
三、对比品读,体察诗韵(一)学习《浪淘沙》和《江南春》1.过渡语引入。
(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首古诗,想想这古诗分别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好了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
)2.品读《浪淘沙》和《江南春》,想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预设:《浪淘沙》描写了黄河的来处和去处,使我们看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 公开课教案
18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以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首古诗表现了不同地域的景物特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涯”“莺”两个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前两首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通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并抓住重点诗句体会景物特点,感受诗词之美。
3.结合创作背景及诗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品读感悟把握古诗大意。
2.走进诗意境,感受诗词之美,体会诗人情感。
【前置性作业】1.自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能背过。
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中的词语。
3.理解:诗中描述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查阅并整理刘禹锡、杜牧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交流分享积累。
背古诗优胜小组上台展示积累的的古诗,要求声情并茂。
1.引领大家一起评价。
2.交流喜欢的原因——学生评价——对喜欢的再背一遍【设计意图:拓展积累,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激情导入1.结合小组课前三分钟导入:通过背诵,老师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诗歌的热爱,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第17 课《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分别是----齐读:《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出示课题,生齐读)2.在欣赏之前我们要先会读,我们回想一下读诗要注意什么?(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检测交流,巩固前置性作业。
学习:《浪淘沙》(其一)(一)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哪些字音要注意?九曲(qǔ)浪淘风簸(bǒ)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预设评价】:你读的真流畅!字音也读对了还有谁也想像他一样读一读?那就齐读吧(二)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读通诗句对我们来说并不难,读古诗还要读出节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课题教课 目标教课 要点 教课 难点教课 目标教具准备古诗词三首课型讲读课文讲课 2 课时时间1.识记本课 3 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正确、流畅朗诵、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认识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词典和课本说明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
想象诗歌描绘的境界,领会作者热爱自然、颂扬自然的情怀,感觉自然的美好。
1. 经过课文的学习,感觉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2. 想象诗词描绘的境界,领会作者的感情,感觉大自然的漂亮。
经过理解要点词语来领会诗人的丰富感情。
第一课时1. 认识 3 个生字,正确朗诵诗词。
2. 认识诗词的作者。
3. 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理解诗句粗心,领会诗人的感情。
课件教课方案 设计企图一、激发感情,讲话导入。
创建情境,激发学我们的祖国有雄伟的群山,有浩大的江海,有无边的生感情,导入新课。
使丛林,有起伏的稻田。
唐诗宋词中,就有很多是描绘山川 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 导入 风景的。
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讲堂学习中来,进而提()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 “日 高学习效率。
分钟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还有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日,我们将学习新课《古诗词三首》 。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新课教课(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德、鹊、蝉、稻。
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 2】孟浩然,唐朝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 ( 今湖北襄樊 ) 人。
与另一位山川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原籍河北栾城,北宋有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名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教案素养目标1、会写“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重点: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难点: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新课导入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我们要去学习三首描绘南北不同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诗歌。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3.背景介绍: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阅读鉴赏任务一:朗读课文,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说古诗的大意。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①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②自天涯③。
如今直上④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诗大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边。
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去到天上的牛郎织女家。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大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香烟缭绕的寺庙,如今只剩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①净无苔,花木成畦②手自栽。
一水护田③将绿绕,两山排闼④送青来。
古诗大意: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
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熟读古诗词三首,借助线索理解诗意。
2.了解古代文学艺术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严谨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古诗词对学生智力和情感的独特感染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鉴赏能力。
2.学生在阅读诗歌过程中,如何运用线索理解诗意。
3.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诗词的语言和艺术特点,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加强连续性的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到新旧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2. 学习《古诗词三首》(30分钟)1.教师先朗读三首古诗词,简要讲解诗歌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读古诗词并分组讨论场景、意象、境界等感受,全课共同探讨。
3.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关注关键句、词,并使用线索帮助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4.在分析具体的诗句和词语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情感、内涵,并帮助他们找到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3. 感悟体验(1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分享对古诗词的感受,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对古诗的体验。
2.学生可以组合词句进行表达,以传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 评价学习(5分钟)1.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动态调查。
2.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老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总结评价。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成功点本次课,学生在听老师朗读并讲解古诗词中,充分理解了古诗词的基本韵律,关注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抒发的情感以及体现的思想,进一步感知了诗词的艺术魅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和分析,增强了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此外,学生在体验分享和自我评价中,能较好地完成语文素养的提升。
2. 教学失败点在课堂中,有一部分的学生因为掌握不好技巧或者没有体验过诗词的韵律,对诗词的理解和认真阅读有些困难。
也有一些学生对于分享和体验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收效不甚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需在备课中针对性强,增加练习数量并加强学生反复训练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知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
(板书:宿建德江。
齐读课题)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古诗。
(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
开始吧!(自学)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尝试理解诗意。
(学生汇报。
)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
)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凄凉。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
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
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
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语文部编版六上语文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教案
六上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
3.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4.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5.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难点】感受诗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古诗导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也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读。
3.板书课题:3.宿建德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1)dé宿建德江(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学习本课生字。
德:音序:D偏旁:彳结构:左右书写指导:注意右边“十”字下边是方框内是两竖,“心”字上边还有一横。
组词:品德德行造句:他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5.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二)交流汇报:1.生自由说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思乡的诗,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思乡之情。
(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解读作者: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
四十岁前隐居鹿门山读书作诗,后到京城长安游历,一生不得志。
诗中常流露出抑郁失意的伤感情绪。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三、精读课文1.品读题目宿建德江宿2.((2)第一句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诗的意思是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同时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
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浪淘沙》(其一)这首诗中出现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浪淘沙》(其一).3.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重难点)一、视频导入(出示黄河的视频)师:看见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读题,教师提醒“浪淘沙”是唐代曲名.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2.学生反复读诗,把诗歌读正确,读出节奏.(1)重点指导读“曲”和“簸”,出示字义,根据字义选择正确的读音.(2)指导朗读,读出节奏.3.学生自由读诗歌,思考:这是一首描写的诗.(黄河)4.简介作者刘禹锡.(课件出示)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习第1、2句.(1)(出示第1、2句诗)指名读、齐读诗句.(2)师: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解疑释惑,总结.)明确: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3)师: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气势雄伟)(4)结合注释,理解“九曲”“万里”“浪淘风簸”.学生想象说话:我听到了的声音,这真是一条的黄河啊!预设:震耳欲聋雄伟壮丽……(5)学生朗读诗的第1、2句,读出黄河雄伟壮丽的气势.2.学习第3、4句.(1)(出示第3、4句诗)齐读.展开想象,思考: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2)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学生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简单交流故事主要内容.)(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4)指导朗读诗的第3、4句,读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四、感知方法,积累诗歌1.思考讨论:朗读诗歌,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预设1:直接描写,写出长度、弯曲、大浪淘沙等.预设2:由现实联想到神话故事.联读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诗歌中联想的表达效果.2.回忆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感受黄河雄伟的气势.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生字“莺”.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3.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重难点)4.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大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整理读诗的方法.(重难点)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领略了黄河宏伟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3.继续用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二、明确学习目标《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1.解释题目,了解作者.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5.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三、学习《江南春》(一)合作学习1.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2.介绍作者: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3.读准字音,注意节奏.4.理解重点词语: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5.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到处有随风摇动的酒旗.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的寺庙都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板书:江南美景烟雨楼台)6.想想全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莺、绿叶、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春雨)(二)质疑探究1.重点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品读,深化理解.南朝(公元420年-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均设故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几百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寺庙里的僧人,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现在大江东去,南朝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一座座寺庙.这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之情)四、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一)合作学习1.解题:《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的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家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2.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理解重点词语: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小门.这句诗采用拟人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送来莽莽青翠.4.说说诗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没有青苔.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板书:院里:茅檐花木院外:一水两山)(二)质疑探究1.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品读:第1、2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3、4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品质.(板书:景美人更美)五、链接“交流平台”,整理读诗的方法1.自主学习.(1)读完这三首诗,你又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预设1: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预设2: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如《浪淘沙》(其一)中的“浪淘风簸自天涯”.(2)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如《浪淘沙》(其一)中的“同到牵牛织女家”.2.小结: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用心读,我们会欣赏到古人更多的智慧.[教学板书]17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黄河气势雄伟夸张:九曲万里天涯想象:直上银河牵牛织女家江南春江南美景烟雨楼台忧国忧民之情书湖阴先生壁院里:茅檐花木院外:一水两山景美人更美[教学反思]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古诗的内容,去想象诗歌的画面,走入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感情.最后,链接至“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读诗的方法,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不足之处在于因为时间有限,对诗歌的诵读训练不够,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此类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会写“涯、莺”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祭祀、厨房”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初步感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诗歌表现手法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
- 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 感悟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例如,在教学《浪淘沙(其一)》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再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如“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的韵律。
2.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如在教学《江南春》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视频,有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等元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江南春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描绘的画面。
3. 讨论法针对诗句的理解、诗人情感的体会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在探讨《书湖阴先生壁》中诗人与湖阴先生的关系以及诗中表达的情感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诗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中的《古诗三首》,去领略古诗的独特魅力。
2. 简单介绍三首古诗的作者:刘禹锡、杜牧、王安石。
(二)学习《浪淘沙(其一)》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和字典,读准“簸”等生字的读音。
- 教师范读,强调诗句的节奏和韵律,学生跟读。
2. 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 教师逐句讲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曲”,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大意。
4.能说出《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能感悟《江南春》是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的。
6.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重点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
3.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难点:1.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
2.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九曲黄河浩荡奔流,辽阔江南春景如画,田园山水中也蕴含着无穷乐趣。
山水永恒,美景无限。
你听,遥远的古代又响起了诗人们对自然风光的吟唱……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来学习《古诗三首》。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节奏。
三、学习《浪淘沙》。
1.知诗人,解诗题。
学生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交流了解。
全班汇报。
师相机指导。
学生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师相机补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他的诗也写得很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为“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学生汇报对诗题“浪淘沙”的认识。
出示: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
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浪淘沙》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
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
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江南春》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似一座大厦有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地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创作背景
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
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
据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亦因此得名。
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诗题中“湖阴先生”就是杨德逢。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浪淘风簸自天涯。
2.,水村山郭酒旗风。
3.茅檐长扫净无苔,。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万里黄沙和雄伟气势。
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家做客。
2.“,。
”这两句诗写的是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讽刺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
3.“,。
”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
这两句话的大意是: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课外搜集描写山水田园的古诗,准备参加班级举行的“爱我祖国,颂我河山”古诗词朗诵会。
参考答案
一、1.九曲黄河万里沙2.千里莺啼绿映红 3.花木成畦手自栽二、1.黄河牵牛织女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