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皮肤病外治处方

合集下载

我在本草纲目里面找了所有关于癣的方子

我在本草纲目里面找了所有关于癣的方子

我在本草纲目里面找了所有关于癣的方子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

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

癣疮蔓延。

用决明子一两末。

加水银、轻粉少许,研至极细,看不到水银星。

擦破癣疮后再敷药身面恶癣。

用蛇含草加生矾研敷牛皮癣。

用川槿皮一两、大风子仁十五个、半夏五钱(锉细),放在水二碗中浸露七宿,取出加轻粉少许,共研为末涂癣。

有臭流出即愈。

牛皮癣。

用石榴皮蘸白矾粉搽抹。

切勿用醋。

积年干癣(抓破则出黄水,每逢阴雨即痒)。

用狼毒末涂搽。

癣疮。

用泽漆晒干,研为末,调油涂搽。

疥癣虫疮。

用藜芦末调生油涂搽。

疥癣,用川乌头生切,煎水洗,甚验。

癣疮。

用菟丝子炒过,研为末,加油调匀敷疮上。

风疮疥癣。

用生栝楼一、二个,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热饮。

疥癣。

用何首乌、区叶等分,水煎浓汤洗浴,可以解痛、生肌肉。

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也有效。

疥癣。

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顽癣。

用羊蹄根绞出汁,加轻粉少许,调成膏涂癣上,三、五次即愈。

又方:用羊蹄根五升,在桑柴火上煮开四、五次,取汁洗癣,同时以羊蹄汁和矾末涂搽。

湿癣(痒不可忍,出黄水,愈后易复发)。

用羊蹄根捣烂,和醋调匀涂搽。

过一阵,用冷水洗去。

一天治一次。

采得的羊蹄磨醋涂癣,有奇效。

癣疮作痒。

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

风疮癣疥。

用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一起捣成末,敷患处。

疥癣湿疮。

有松香研为末,加轻粉少许,先以油涂疮上,再撒上药末。

几次即见效。

小儿疥癣。

用白胶香、黄蘖、轻粉,等分为末,加羊骨髓调匀敷涂。

湿癣。

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擦干后敷上药末,有奇效。

头耳诸疮、眉癣。

用肥皂(煅存性)一钱、枯矾一分,研匀,调香油涂搽。

风癣。

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调猪油涂搽。

荷钱癣。

用巴豆仁三个,连油捣成泥,包薄布内搽患处。

每天搽一、二次,几日即愈。

眉中练癣。

用栀子烧过,研为末,调油敷涂。

疮癣。

用荆沥涂搽。

头面钱癣。

用槿树皮研为末,醋调匀,隔水煮成膏敷涂患处。

《本草纲目》美容方治疗颜面皮肤病的体会

《本草纲目》美容方治疗颜面皮肤病的体会

《本草纲目》美容方治疗颜面皮肤病的体会李时珍, 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 也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

他的著作《本草纲目》及其他所创立的相关学说的影响, 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都发生过、发生着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的作用。

笔者通过对《本草纲目》的点滴研究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阐述。

1《本草纲目》在治疗颜面皮肤病方面的研究概况面部肌肤的白净悦泽,润滑耐老,主要依赖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输布、懦养,但由于面部终日暴露于外,长期受到六淫邪气毒虫的侵袭,加之面部化妆品不适当的应用,使皮肤组织中的律血耗损和气血运行障碍,而逐渐产生影响容颜漂亮的诸多疾病。

《本草纲目》对于面部常见病早有研究,现总结一二,以俟同道。

痤疮。

“用紫背浮萍125g,防己30g,煎浓汁洗之, 仍以萍于斑黑干上热擦, 日三五次, 物虽微末, 其功能甚大, 不可小看”;“菟丝子苗, 绞汁涂之, 不过三上”;“益母草入面粉, 令人光泽, 治粉刺”;“白牵牛酒浸为末涂面,去风刺粉滓”;“面野粉刺,银杏仁嚼浆涂鼻面,去幢疤呀黯鼓皱”;“山慈菇根,夜涂旦洗。

”“紫背浮萍四两,防己一两,煎浓汁洗之。

”;“冬葵子、柏子仁、获苹、瓜瓣各一两,为末。

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酒渣鼻。

“白敛、杏仁为末,鸡子清调涂”;“面鼻酒,橙核湿研,夜夜涂之”。

雀斑。

治面上雀斑以“黑牵牛末、鸡子清调, 夜傅日洗”;“栝楼瓤三两,杏仁二两, 猪胰一具, 共研如膏, 每夜涂之, 令人光润, 冬月不皱”;“面黑粉滓、雀卵斑,樱桃枝、紫萍、牙皂煎汤日用洗面”;“面暑雀斑,白茨菩为末,蜜和,夜夜傅之,二至七日愈”。

面部黑斑、黄褐斑。

面上黑斑以“苍耳叶焙为末, 食后米饮调服一钱, 一月愈”;“取铁扫帚地上自落叶并子, 煎汤频洗, 数次自消”;“艾灰、桑灰各三升, 以水淋汁, 再淋至三遍, 以五色布纳于井, 同煎, 令可丸时, 每以少许敷之,白烂脱, 甚妙”;“菟丝子研末, 涂面, 去面黑”;“白附子为末, 卧时浆水洗面,以白蜜和涂纸上贴之, 久久自落”。

皮肤外用药物配方

皮肤外用药物配方

皮肤外用药物配方硝酸咪康唑凝胶【处方】硝酸咪康唑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乙醇尼泊金乙酯【类别】抗真菌药【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微黄色黏稠胶体。

【药理毒理】咪康唑具有抗皮肤真菌、酵母菌活性,对某些革兰阳性杆菌和球菌有效。

咪康唑抑制真菌中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并改变细胞膜脂质成分的组成,导致真菌死亡。

咪康唑对皮肤真菌和酵母菌感染中常出现的瘙痒症状具有非常迅速的作用。

【禁忌症】对咪唑类成分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果被意外口服,不会出现问题。

但如果与香豆素类衍生物、口服降血糖药、苯妥英、阿司咪唑,西沙必利同时口服,会增加其它药物的作用或副作用。

我以前参与研究的产品,现在已经拿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处方制法恕我保密,不知还有什么需要介绍的,请版主指点请详细介绍一下请版主见上贴,不知还需要什么介绍的各成分的量及大致配置方法,谢谢我看上方可以这麽做硝酸咪康唑20克,甘油200-300毫升,羧甲基纤维素钠25-30克,乙醇适量,尼泊金乙酯1克配制1000毫升。

羧甲基纤维素钠加蒸溜水300毫升,剧烈搅拌使溶解,必要时加热,使其溶胀成胶状,硝酸咪康唑,尼泊金乙酯加适量乙醇溶解和甘油加入上液即得。

再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

除湿止痒洗液 (部份为自己整理)。

1、配方蛇床子45g 、黄连10g、黄柏10g 、白鲜皮15g 、苦参15g、虎杖20g 、紫花地丁20g、地肤子25g、萹蓄 15g、茵陈15g、苍术10g 、花椒5g、冰片4g2、各成分(特别是主药)的作用蛇床子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抗变态反应作用,功能主治有祛风、杀虫、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等;黄连有抗病原微生物及抗原虫作用,功能主治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痈疽疮毒、湿疹等;黄柏有抗菌作用,功能主治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赤白带下、疮疡肿毒等;白鲜皮有抗真菌作用,功能主治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等;苦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功能主治有赤白带下、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等;虎杖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功能主治有祛风利湿、淋浊带下、恶疮癣疾等;紫花地丁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功能主治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疔疮、痈肿、腹泻等;地肤子有抗皮肤真菌作用,功能主治有清湿热、止痒、、淋病、带下、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等;萹蓄有抗菌作用,功能主治有清热、杀虫、热淋、阴蚀、白带、痔肿、湿疮等;茵陈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功能主治有清热利湿、风痒疮疥等;花椒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功能主治有除湿、止痛、杀虫、蛲虫病、阴痒、疮疥等;冰片有抑菌、抗炎作用,功能主治通诸窍、消肿止痛、痈肿、痔疮、蛲虫病等;枸橼酸用于调节PH;乙醇用于溶解冰片。

中医各种皮肤病外用药大全

中医各种皮肤病外用药大全

中医各种皮肤病外用药大全一扫光配方:苦参、黄柏各500g,烟胶500g,枯矾木、鳖肉、大枫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潮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各90g,白砒15g。

制法:共研细未,熟猪油1120克化开,入药后搅拌均匀,做丸如龙眼大小,资瓶收贮,备用。

主治:疥疮,头癣,脂性皮炎等。

用法:外搽皮损处,每日1~2次。

一笔钩配方:毛慈菇90g,蜗牛105g,蟾酥(酒制)105g,白芷30g,煅甘石川芎官粉各15g,生半夏60g,冰片、麝香各0.6g。

制法:除蟾酥、冰片、麝香外,共研细粉,麝香另研兑入,蟾酥化开,冰片水溶,混匀做锭,每锭3克。

主治:疖痈初起。

用法: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1~2次。

七层丹配方:银珠60g,章丹125g,铜绿30g松香,250g。

制法:以上各药依次入乳钵内,研成极细粉。

主治:小腿溃疡,疮面腐肉不清。

用法:用芝麻油调膏,摊敷疮面,有新鲜肉芽肿时,改为生肌散换药。

七厘散配方:血竭30g,儿茶6g,朱砂3.6g,红花、乳香、没药各3g,麝香冰片各0.36g。

制法:共研极细粉,混匀备用。

主治:有活血化瘀作用,多用于创伤出血等。

用法: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每天1~2次。

八宝丹配方:珍珠3g,牛黄1.5g,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g,冰片0.9g,炉甘石9g。

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生肌收口,多用于皮肤溃疡等。

用法:撒于患处,每天2~3次。

九一丹配方:熟石膏900g,升丹100g。

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提脓祛腐,多用于溃疡、瘘管等。

用法:撒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

二白散配方:铅粉15g,轻粉6g。

制治:以上先研成细粉备用。

再用麻油炸槐枝梢枯,去渣取油,调入已备药粉备用。

主治:脓疱疮等。

用法:外用疮面,每天1~2次。

二味拔毒散配方:明雄、白矾各100g。

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拔毒消肿,清热止痛,多用于痈疡等。

用法:浓茶水或熟葱泥调和,围敷患处。

丁桂散配方:公丁香100g,肉桂100g。

草药偏方治百病-皮肤科部分-湿疹

草药偏方治百病-皮肤科部分-湿疹

草药偏方治百病-皮肤科部分-湿疹方 1〔组成〕油甘树片 500g。

〔用法〕放水浸过药面连煎 3 次,将 3 次煎液浓缩成 500g,用时将浓液浸洗患处 20~30 分钟,每天 2~3 次。

一般连用 3~5 天即愈。

方 2〔组成〕二叶红薯根 30g。

〔用法〕水煎服。

另取鲜叶适量,水煎熏洗患处。

方 3〔组成〕鲜九里香枝叶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方 4〔组成〕土荆芥、乌蔹莓、山梗菜叶各等量。

〔用法〕洗净,捣烂涂或水煎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阴囊湿疹。

方 5〔组成〕山乌柏根、酢浆草、金银花各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方 6〔组成〕鲜马齿苋 15~30g。

〔用法〕水煎服.另用鲜草捣敷或水煎外洗。

方 7〔组成〕鲜牛白藤根 30g,金银花 15g,生地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8〔组成〕鲜长叶冻绿根 30g,芋环干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9〔组成〕土茯苓 15g,兰香草 30g,猪瘦肉适量。

〔用法〕水煮服。

方 10〔组成〕石岩枫、茶油各适量。

〔用法〕石宫枫洗净、晾干,研成细末,调茶油涂。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湿疹。

方 11〔组成〕地肤子 15g,白鲜皮 10g,白矾 9g。

〔用法〕水煎服。

方 12〔组成〕无根藤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附注〕此方亦用于疮疡溃烂。

方 13〔组成〕鹅掌柴叶、豨莶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组成〕■猪刺根、茎适量。

〔用法〕刮去粗皮,切片剖干,研细末,用麻油、凡士林调成 30%软膏,涂在一层纱布上,敷贴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烫伤。

方 15〔组成〕苎麻叶(烧灰)15g,硫黄 6g。

〔用法〕共研细末,用麻油调涂患处。

方 16〔组成〕常春藤、龙尼根、益母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方 17〔组成〕土茯苓 15g,豨莶草15g,杠板归15g,路路通10g,匙羹藤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8〔组成〕落葵 30g,猪肉酌量。

〔用法〕同炖服。

方 19〔组成〕杉木屑适量。

《本草纲目》中的内病外治法浅析

《本草纲目》中的内病外治法浅析

《本草纲目》中的内病外治法浅析
王晓原
【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
【年(卷),期】1995(004)005
【摘要】本文整理了《本草纲目》三、四两卷“百病主治药”中的内病外治方法,大致归纳为经鼻、经耳、经眼、经脐、经肛门直肠,经阴道及全身其它各处皮肤施治几大类,而其具体治法又可细分为吹鼻、灌鼻、畜鼻、吹耳、点眼、敷脐、塞肛以及涂、贴、淋洗、熨、裹、摩、擦、熏蒸、发泡,药枕等法,本文并引用《本草纲目》所记载的条文说明上述诸法的具体应用。

由此阐明《本草纲目》对于内病外治方法记载详尽,内容丰富,值得深入发掘,使之进一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王晓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4
【相关文献】
1.《本草纲目》中的特殊给药法 [J], 沃瑜
2.《本草纲目》中的特殊给药法(续) [J], 沃瑜
3.《本草纲目》内病外治法给工途径简介 [J], 陈敏
4.洗浴法在内病外治中研究概况 [J], 傅文录;王朝云
5.《本草纲目》内病外治思想方法探讨 [J], 朱方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漆疮

漆疮
病的外因。秉性耐者,虽终日烧煮,接触漆毒亦不为害;凡秉性不耐者,只要接触生漆
或漆器,甚至闻及漆气即可发病。
漆为辛热有毒之品,若病家先天秉性不耐,则肌肤腠理不密,接触生漆、漆器或闻
漆气,则中漆毒。漆毒客于皮毛,或漆气犯于肺经,漆辛热动风生火之毒与肌腠中内蕴
之湿相结,或因肺主皮毛,肺经藏敛漆毒外淫肌肤而致肌肤愀红成片,碎疹、虚肿、起
编辑本段症状
漆疮发病前一小时或数日有接触过漆树、漆器等的
病史,但初次发病多经过数天以上。初发部位以颜面、
颈项、腕关节周围,尤以手指、指背为多,也可延及全
身,但手掌发病者较少。在接触皮肤上突然发生潮红肿
胀,灼热瘙痒,或伴发丘疹、水疱,搔破则糜烂流汁。发
在颜面部的,肿胀明显,眼睑不能开启,形似月圆。一
般无全身症状,严重者伴有形寒发热,头痛,纳呆,便
刷过油漆后如果手上沾了油漆就把奶油涂在沾了油漆的皮肤上然后用干布擦拭再用香皂清洗就能把附着于皮肤上的油漆除掉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油漆带来的中毒危害
《千金方》,疗漆疮。
用汤溃芒硝令浓,涂之。干即易之。
谭氏,治漆疮。
汉椒汤洗之,即愈。
《千金翼》,治漆疮。
羊乳敷之。
《集验方》,治漆疮。
取莲叶干者一斤,水一斗,煮取五升。洗疮上,日再,瘥。
又方:以磨刀石下滓泥涂之,取瘥止,大验。【《千金》,下同。】
又方:烂捣七姑草封之。
又方:铁浆频洗之愈。
又方:芒硝汤洗之。
又方:白矾汤拭之。
又方:油调贯众末涂之。
又方:韭叶杵敷。【《斗门方》】
又方:按慎火草涂之。【《外台》】
又方:鸡肠草捣涂之。【《肘后方》】
又方:白菘菜捣烂涂之。
又方:苋菜煎汤洗之。

皮肤外用药物配方

皮肤外用药物配方

皮肤外用药物配方皮肤外用药物配方2010-07-05 0:181、治手足癣方[原创][配方]苦参30g 水杨酸30g 苯甲酸30g 醋1000ml[制法]将苦参加入醋中煮沸后,加入水杨酸、苯甲酸至沸2分钟,滤去药渣,稍冷后,将手或足置药液中15~30分钟即克,一般一次即愈。

[功能主治]适用于手足癣。

2、蛇皮疮(带状疱疹)1 [民间搜集验方-奇效][配方]雄黄香油(或麻油)[制法]将雄黄研成细粉,加入香油或麻油继续研磨,调成糊状,敷患处即可。

[功能主治]蛇皮疮(带状疱疹)。

3、蛇皮疮(带状疱疹)配方]冰硼散适量凡士林适量[制法]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即可。

[功能主治]蛇皮疮(带状疱疹)。

每日一次,一般1~3天即可治愈。

[药品名]冰醋酸溶液[英文名]LiquorAcidiAceticiGlacialis[含量]10%、30%制法:冰醋酸以纯化水稀释即得。

[作用与用途]用于手癣、脚癣。

(也就是灰指甲)亚急型者用10%溶液;慢性过度角化型者用30%溶液。

[用法与用量]涂搽患处,每日1—2次[贮藏]密封,阴凉处保存。

皮炎外用酊剂(整理)处方:醋酸泼尼松龙4.125g/165mL,复方土槿皮酊〔成品有售,土槿皮、苯甲酸、水杨酸等组成〕250.0mL,二甲基亚砜250.0mL,75%乙醇加至1000mL。

制法:取二甲基亚砜250mL,将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溶于二甲基亚砜中,振摇,再加复方土槿皮酊250mL,振摇,最后加入75%乙醇至1000mL,振摇均匀即得。

功效:治疗各种瘙痒性皮肤病、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体癣、手足癣。

蒲公英软膏(贵州省中草药制剂质量标准1979)[名称] 蒲公英软膏[处方]蒲公英 400g凡士林适量羊毛脂适量[制法]将蒲公英切碎,甲适量水煎柱两次(每次一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先直火后水浴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适量无水羊毛脂与稠膏混匀,再与凡士林混合均匀。

[功能与主治]抗菌消炎。

皮肤病外用药药方

皮肤病外用药药方

皮肤病外用药药方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用药不恰当会适得其反。

下面小编准备了皮肤病外用药药方,希望对您有帮助!皮肤病外用药药方1月白珍珠散配方:青缸花1.5g 轻粉10g 珍珠粉1g 制法:各研细粉,共和一处,拌匀备用。

主治:祛腐生肌,可用于女阴溃疡,硬下疳、湿疹等。

用法:外掺皮疹处,每天2—1次。

(《医宗金鉴》)2丹参膏配方:丹参芍药各60g 白芷10g 制法:以上以酒浸一夜,再用熟猪油180g,微火熬前煎,去渣成膏,备用。

主治:乳痈早期,结节性红斑等。

用法:敷贴患处。

(《刘涓子鬼遗方》)3玉肌散配方:绿豆250 滑石白芷白附子各6g 制法:共研极细粉,调匀备用。

主治:荣肌润肤,故多用雀斑、黄褐斑、皲裂症、湿疹等。

用法:每天用10克左右,早晚温水调,擦洗患处,后搽润肌膏即可。

(《外科正宗》)4 玉容肥皂配方:白芷白附子杏仁绿豆粉各10g 儿茶10g 密陀僧樟脑各15g 白薇三棱猪牙皂12 g 轻粉10g制法:先将牙皂,去里皮外筋,弃子取净肉一茶盅,捣烂,入以鸡子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末同肥皂、鸡子清和丸。

主治:黄褐斑,黑变病等。

用法:外擦患处,每天2—1次。

(《疡医大全》)5 玉容膏配方:芙蓉叶100g 凡士林400g 制法:研成细粉,凡士林加热熔化将粉兑入调匀,并且加入石炭酸液8滴,,以作防腐之用。

主治:凉血清热,常用于疮疖、丹毒、脓疱疮等。

用法:将软膏敷于患处。

6灭疥油配方:硫磺60g 白矾灰120g 制法:各研细末,和匀。

主治:杀虫止痒,主治疥疮。

用法:麻油调粉成糊状,外搽全身,每日2次,共用1—5天。

(《普济方》)7 四黄散配方:荆芥栀子牛蒡子黄连黄芩连翘薄荷木通蒲黄各1g 灯心1撮甘草1.2g 制法:共研细末。

主治:清热祛风,主治口舌生疮。

用法:搽患处,每日2—1次。

(《外科证治全生集》)8生肌玉红膏配方:当归白蜡各60g 甘草16g 白芷15g 轻粉血竭各12g 紫草6g 麻油500ML 制法:先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药,入麻油内浸渍1天,慢火熬煎去渣,细绢滤清,复入锅内熬滚,入血竭化尽,次入白蜡,微火化开,用茶盅四个,预炖水中,将膏分成四处,倾入盅内,候片时,下研细轻粉,每盅1克,搅匀,备用。

治疗皮肤病药方

治疗皮肤病药方

治疗湿疹的药方一、药物: 1、煮吃的中药:二花(三钱)荆介(三钱)连翘(三钱)防风(三钱)草支子(三钱)甘草(二钱)退虫(二钱)党参(三钱)子草(三钱)野菊(三钱)高粟壳(二钱)共11种,高粟壳又名米壳、或阴粟壳,或鸦片壳 2、当茶喝的药:参须(三钱)(煮开后平时作茶饮用)3、洗患处的药:花胶(二两),少量的食盐,一同煮水,用药棉洗患处 4、擦患处的药:雄黄(一两)、水煮过的鸡蛋黄四个、冰片(一钱)(将蛋黄、雄黄、冰片三样合成粉后,用毛笔擦患处)瘢痕疙瘩取三七粉适量,用食酷调成膏状,敷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度.用药期间如过敏,暂停用药.有效率为89% 治疗寻常疣特效方雄黄50克放入100克酒精内,用棉签蘸酒精涂抹疣体一般10天左右即愈。

此方我已应用多年,屡用屡效,在此献给大家。

一个巧治扁平莸的方法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方子,用龙虎牌清凉油(在任何药店都有卖,红色圆盒子,很便宜的)抹在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扁平莸上。

我当天就去药店买了一盒回家开始抹,大概两周以后,扁平莸开始脱皮,然后慢慢就平了,现在我眼皮上盒嘴角上的已经好了,那块最大的也摸着平了,只是还有一点印,我现在还继续用着清凉油。

治疗脚气效方亲身试验有效。

我自己有脚气多年,什么方法都用了:达克宁、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还有一些偏方,都不行,实在是太顽固了,经介绍用白醋(最好是原液,只有1元一带,还比较经济)泡脚的偏方,由于也并不是太信,一周内用了三次,竟然好了!之后我推荐给几个人效果均很好。

后面了解真菌适合生存于碱性环境,看来确实有科学依据,但是我了解有的人曾经用一般的食用醋泡脚效果却比较差,原因也不太清楚。

注意在使用时更换袜子和鞋。

不同的醋,有不同的度数,我想尽量选些高度的可能更好。

供养大家一个治疗臭脚丫子的绝方!每天晚上用适量的干净柏树枝叶煮水(多煮会儿效果大),然后用这个水先熏脚,再烫脚(多烫会儿),最后用这水洗脚。

(洗完脚后,顺便用这个水洗袜子,如果是白袜子就算了,否则就变色了。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本草纲目》中有关湿疹的药物外治处方丰富,具体有药物煎水外洗、制膏外涂、鲜药捣烂外敷、油剂调涂、或研末调涂等,对当今的临床治疗,仍然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药方米仁赤豆汤:组成:米仁、赤豆各30克。

制法:将米仁、赤豆加适量水煮烂,加适量糖,每日服二次,连服一个月。

功用:清热、利水、除湿、用于湿疹、皮肤过敏性瘙痒绿豆30克,百合30克,苡仁15克,芡实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

将绿豆、百合、苡仁、芡实、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烂熟后,加冰糖即成。

每日分2次服完,连服数日。

清热解毒,健脾除湿。

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湿疹,皮损不红,渗出较多,瘙痒不剧,口淡,舌苔腻者。

野菊花、蒲公英煎煮取汁约200毫升,加入豆腐,调味品同煮沸,用适量水淀粉勾芡、搅匀即成。

功用:清热解毒,用于湿疹、皮肤瘙痒及湿疹的恢复。

锅上火,加水,放入糯米煮粥,煮至粥快熟时,放人莲花及冰糖,再煮片刻,即成。

活血止血、祛湿消风。

适用于湿热俱盛型湿疹。

一剂花椒100克,黄连50克,艾叶500克,用铁锅煎半盆水,水烧沸以后拿下来,用毛巾轻轻擦痒处,每天洗一次,一剂用3天,用三剂洗九天根除湿疹。

本草纲目治湿疹的其他偏方大黄9克,清油适量。

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

黑豆馏油软膏,将土霉素擀成面加适量香油涂于患处。

五倍子6克。

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

鲜地丁适量:捣成膏状,外敷患处。

也可用干地丁文火炒黄,研细面撒患处。

3天换药1次。

生黄柏、大枣炭各等份。

制用法:将大枣炒成炭同生黄柏共研成细粉,香油调匀涂局部。

如渗出液多亦可撒干粉,每日2-3次,配合善鑫.堂万应膏使用效果更佳。

湿疹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在治疗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虽然使用偏方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偏方治疗湿疹不安全,会有副作用,对于本身体质不好的患者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用药。

本草纲目祛痘纯中药方有什么

本草纲目祛痘纯中药方有什么

本草纲目祛痘纯中药方有什么青春痘是不少少男少女的烦恼,为了祛痘尝试各种方法,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本草纲目祛痘的中药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本草纲目祛痘的中药药方[方一]硫黄、川军各等分。

将2味药共研细末,冷开水调敷患处。

主治痤疮。

[方二]士瓜根60克。

捣细为散,以浆水和研成膏,瓷盆中盛贮,临卧洗面后涂之。

本方泻热消瘀,适用于痤疮。

[方三]白果适量。

将药洗净,切开,绞汁,取汁频涂患部,干后再涂,直至汁尽,每日再2—3粒。

本方解毒排脓,平痤除皮,适用于痤疮患者。

[方四]蝮蛇胆汁0.5毫克,雪花膏500克。

将2者混合调匀,每日早、晚先用温水洗脸,待干后涂擦皮损处。

本方消炎抑菌,溶解皮脂,脱色止痒,适用于痤疮。

[方五]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

将6味为细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药捣为丸,早晚擦面。

本方祛风清热,适用于痤疮、雀斑。

[方六]土茯苓30克,生地榆15克,赤芍10克,黄柏15克,蒲公英、茜草各10克,地肤子、金银花、板蓝根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湿,适用于痤疮患者。

[方七]赤小豆20克,细辛6克,麻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15克,车前子8克,神曲15克,红花3克,甘草6克。

煎汤代茶,1日1剂,并用药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

本方功能消疮,适用于痤疮。

本草纲目祛痘的护理工作1、青春痘患者避免情绪焦虑和紧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

这也是属于青春痘的护理常识之一。

2、青春痘的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常用温水洗脸,避免用碱性大的肥皂,不用多油脂和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以免进一步填塞毛囊,使青春痘加重。

3、平时多食富含维生素A/C/F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青春痘患者的饮食清洁,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青春痘的护理要做到少吃姜、蒜、辣椒,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大便通畅。

4、洗脸时可用毛巾轻轻擦皮肤,让淤积的皮脂从皮肤排出,但绝不能用手挤、掐、挖粉刺,这样做容易感染形成脓疱和瘢痕。

孙思邈留下千金要方皮肤病验方大全

孙思邈留下千金要方皮肤病验方大全

孙思邈留下千金要方皮肤病验方大全1. 治银屑病(牛皮癣);(1).用醋熬花椒水,奇迹般地除根了。

方法是:买一瓶醋,放一把花椒,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的花椒水装入瓶中,用一小毛笔刷花椒水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无论何种顽癣,均可根治。

(2)方法是採几条鲜榆树枝,挤压出汁液抹在患处(汁液只能用一次)。

每天一次,连抹十天即可根治..(3)将大蒜捣成蒜泥,敷在患处两小时,以周围烧起泡为止,尔后再拔火罐,将毒汁吸出。

2.牛皮癣、湿疹、皮炎:猪胆一个,刺破,将胆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矾(如黄豆大),待溶化后用胆汁搽患处,可用中医古方善鑫堂蛇胆古方水,每日2次,连用7天。

此方治疗多年湿疹、皮炎、牛皮癣效果神奇。

3.各种癣*.黄和羊油调成湖状搽患处,连用7--10天。

4. 牛皮癣:把大蒜放些盐捣烂如泥,敷在患处,用纱布盖好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新蒜泥一次。

一段时间后牛皮癣便可以消除,患处只留下一块深色的斑印5. .牛皮癣:把旧的铜钱放在醋里泡一泡,然后在瓷碗里磨一磨,把碗底的醋汁涂在患处。

这个方法的原理大概是醋和铜钱在一起会产生类似有药物疗效的物质吧.6. 冶脚癣;用大蒜5-6瓣,花椒25粒。

先把花椒炒焦,碾压成粉和大蒜头一起捣成糊状。

洗净患处,抹1-2毫米厚。

每隔日敷药一次,敷药后20分钟左右即出现黄水。

7.疥疮、恶疮、无名疮:白鸡毛一把烧成灰,用芝麻油调成糊状,每日涂患外2~3次,连用5~7天,效果极佳。

8. 各种皮炎:生鸡蛋一只,将整蛋放陈醋内泡7天。

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涂患处,每日2~3次,7天可愈。

忌酒、辣物。

9. 冻疮偏方*,白罗卜一个,生姜4两,桂枝3钱,煮沸,温后洗。

一天一次,连洗3到5次。

10.蛇胆疮:用旱烟油一小团,用适量水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连用3~5天痊愈。

11.汗斑癣:独头蒜(或小蒜头)捣烂,用纱布包好,蘸陈醋擦患处(擦至局部发热伴轻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 日。

12.扁平疣:每次用马齿苋*20克(鲜品40克),板蓝根*15克,煎汤一碗内服,并留少量外涂,一日二次,连用10天。

秘方偏方:三皮方(珍藏)

秘方偏方:三皮方(珍藏)

三皮方(珍藏)
三皮方由牡丹皮、地骨皮、白鲜皮组成,功可凉血清热止痒,笔者在临床中以此方治某些皮肤病变,获效显著,介绍如下。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颜面皮肤呈红色斑片,毛细血管扩张,表皮变薄,色素沉着,触之皮损灼热。

处方:丹皮12克,地骨皮12克,白鲜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笫三煎水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拧至不滴水为度湿敷患处,至皮损消退,诸症消失。

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发生在上眼睑、口唇、外生殖器等皮肤松驰部位。

表现为色红肿胀有弹性,伴轻度痒感,边缘不凊,触之灼热。

处方: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白鲜皮10克,水煎约300毫升待凉,纱布蘸药液拧至不滴水为度敷患处,5~10分钟更换1次,至皮损消退,痒热消失。

尿布皮炎
婴儿接触尿布后,如臀部、会阴部、大腿内侧,呈现边畀凊楚的潮红皮损,较重则有水疱,治不及时表皮可溃烂。

处方:丹皮15克,地骨皮15克,白鲜皮15克,入芝麻油250克中,浸泡5日后,炸枯滤渣待凉。

用时棉签蘸搽患处,每日数次,至皮疹消退,肤色正常。

春夏季过敏性皮炎
春末夏初季节转换,加之花粉、粉尘等因素,尤其是青年女性过敏所发。

症状为颜面潮红,以双面颊部明显,痒剧,触之灼热,得凉舒适。

处方:丹皮30克,地骨皮20克,白鲜皮20克,水煎500毫升待凉,纱布蘸药液拧至不滴水,敷患处,有热痒感即敷,至皮损消退,痒感消失。

丘疹性荨麻疹
腰、腹、臀部、四肢起散在约蚕豆大红色纺锤型丘疹,其上有一米粒大水疱,奇痒难忍,多发于儿童及春夏秋季。

处方:丹皮30克,地骨皮15克,白鲜皮30克,水煎400毫升待凉,用棉签蘸搽皮疹处,感痒即搽,不拘次数,至皮疹消退,痒症消失。

【偏方】张仲景治疗各种皮肤顽疾的偏方验方奇方!

【偏方】张仲景治疗各种皮肤顽疾的偏方验方奇方!

【偏方】张仲景治疗各种皮肤顽疾的偏方验方奇方!1.生猪油治开花瘊用生猪油每天擦,一周后瘊自然消失。

2.肤疾宁治开花瘊把肤疾宁贴在开花瘊子上,大约五六次瘊子就可以除掉。

【治扁平疣偏方】1.新鲜的香附草(也叫莎草)和锁眉草(注:取其对片贴在眼眉上,就会被粘住而掉不下来,也称节节草)各七八棵,洗干净放容器里加水煮开,然后使长疣的部位迅速靠近容器,让旺盛的热气熏一熏。

用脱脂棉蘸着热水针对中性上反复洗一洗,直到水凉才停手。

如此一日一次,连续三次。

病程稍长的,可在换药后按上述方法再做三次。

2.生薏米粉(细如面)500克与白糖250克拌匀,每早、中、晚各空腹食用一匙(40克),半月疣疹即脱落。

末痊愈者,可再食用周余。

3.扁平疣食疗法大枣6枚、薏仁米30克、山药30克,每天剂煮粥喝,连续吃两个多月,扁平疣会逐渐脱落。

【各类皮癣】生鸡蛋一个,陈醋半斤。

鸡蛋放醋内泡7天后,将蛋取出打破,去掉蛋壳,把蛋黄蛋白倒入醋内搅匀。

每天早晚用棉花蘸醋蛋涂擦患处,3--5天内止痒消癣, 1月内除根。

丝瓜瓤蒜瓣除湿解痒丝瓜瓤与蒜瓣煎水坐浴可治阴襄湿疹及女阴瘙痒。

[丝瓜络:又名丝瓜筋,丝瓜瓤,]香蕉皮治牛皮癣1.每天用香蕉皮擦患部几次,要连续使用。

2.双氧水治牛皮癣双氧水是强氧化剂有杀菌作用,往双氧水中兑一半水(实际为50%双氧水),涂在牛皮癣上。

效果显著。

3.简方采几条鲜榆树枝,挤压出汁液抹在患处(汁液只能用一次),每天一次,连抹10天。

4.北芪菇多许,每天服用。

一个月后见效。

醋熬花椒治癣买一瓶醋,放一把花椒,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的花椒水涂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无论何种顽癣,均可根治。

中药汤治桃花癣和钱癣9克白菊花、6克白附子、7克白芷,放在砂锅内煎20分钟后晾凉,然后将少许药汤倒在小碗内,用药棉蘸着药汤擦洗患处。

每天至少2——3次,洗的次数越多越好。

第二天再把药锅内的药汤烧开可继续使用。

酒泡生姜治花斑癣生姜250克洗净切片在日光下晒干,然后放入洒瓶内用白洒涂抹患处,一日3次勿间断,三五天就好。

治疗皮肤病的各种散剂配方(上、中、下全集)

治疗皮肤病的各种散剂配方(上、中、下全集)

治疗皮肤病的各种散剂配方(上、中、下全集)治疗皮肤病的各种散剂配方(上)(一)、【五白散】[配方]白薇、白及、白蔹、白芷、白鲜皮、青黛、苍术、黄柏、大黄、紫草、生地榆各30g,煅龙骨、煅牡蛎、煅石膏、煅白矾、煅蛤壳各60g,冰片15g。

[制法]除冰片外,共研细粉,加入冰片,过罗,混匀,备用。

[主治]燥湿收敛、消炎止痒,主治湿与皮炎的糜烂渗出期。

[用法]撒布患处,每日多次。

(二)、【防护散】[配方]黄柏、煅炉甘石、五倍子、滑石粉各1000g[制法]各别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

[主治]干燥收敛,消炎止痒,用于浸渍糜烂型皮炎,稻田皮炎的预防等。

[用法]清水洗净皮损后,撒布患处。

(三)、【冰花散】[配方]冰片15g,花椒60g,细辛3g;[制法]取细辛、花椒、冰片依次放入碗内,上盖玻璃板,下用火加热,则见冰花散逐渐凝集在玻璃板下,然后刮取,混匀瓶装,待用。

[主治]消炎止痒,可用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口腔糜烂等。

[用法]粘膜处用散撒布,皮损上可撒布,也可用95%酒精制成0.5%冰花散外涂,每日2-3次。

(四)、【石黛散】[配方]煅石膏、金银花、青黛、枯矾、五倍子各1000克;[制法]各研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主治]脓疱疮。

[用法]芝麻油煎沸后,入药粉调成糊状(含散量为35%左右)冷却后敷涂患处,每日2-3次。

(五)、【钟乳散】[配方]钟乳石66g,寒水石60g,黄连6g,三梅片3g;[制法]上药共研成粉末,连筛,混匀,装瓶密闭备用。

[主治]尿布皮炎。

[用法]温开水将患儿臀部洗净,擦干,将此散撒敷患处,每日3次;如有糜烂渗出时,先涂芝麻油少许,再用药散撒布。

(六)、【褥疮生肌散】[配方]黄连3g、冰片2g、人工牛黄3g、血竭10g、元明粉6g、儿茶10g、白牙10g、黄芪15g、蚤休10g;[制法]各研细末,过120目筛,各粉混匀,装瓶备用。

[主治]褥疮(II度或III度)。

[用法]首先要妥当处理创面,除创面上有小水疱可直接涂上药散外,若有大水疱需抽出疱内渗液,如表面渗出物过多时,再以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10%黄柏水湿敷,直疮面干净为止,再外撒药散,每日换药1-2次,直至收口为止。

皮肤外用药大全〔单方 验方 偏方 奇方 秘方〕

皮肤外用药大全〔单方 验方 偏方 奇方 秘方〕

皮肤外用药大全〔单方验方偏方奇方秘方〕=============================发布时间:2010-08-24 10:133 . 2 . 1 蓼艾粉配方:小蓼五月艾各 300g 制法:取两药鲜草全株,洗净,晒干,各取 300g ,切段,磨粉,瓶装密封。

备用。

主治:带状疱疹。

用法:以京墨汁(或 2 %龙胆紫溶液)调匀药粉成糊状,用清洁鹅毛或鸡毛蘸药糊由外向内外涂患处,每日 3 次。

若患处灼痛不已,或已伴发脓疱者,加白芷粉少许;若水疱破溃流脂者,加枯矾粉少许。

3 . 2 . 2 肥皂水配方:肥皂 20g 水 100ml 制法:温水中加入肥皂小块,溶匀即成。

主治:预防农药皮肤吸收中毒及水田皮炎等。

用法:喷撒农药前,先用肥皂水在皮肤上外涂 2 次即可。

3 . 2 . 3 荸荠泥配方:鲜荸荠 25g 冰片 6g 制法:鲜荸荠以热水洗净,共捣烂如泥,现用现配。

主治: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

用法:患处热水洗干净, 75 %酒精常规消毒,胶布保护周围正常皮肤,并使疣充分暴露,将药泥涂敷患处,用胶布覆盖,每天 1 次。

3 . 2 .4 狼毒乳汁配方:狼毒 1 棵制法:鲜活狼毒全株、植于花盆中,或野外杂生狼毒更好。

备用。

主治:寻常疣。

用法:患处于热水中浸泡半小时,待表面角质层软化,刮洗去瘊子表面粗皮,取狼毒白色乳汁涂于患部。

每日 2 ~3 次,禁忌人口。

3 . 2 . 5 七叶一枝花酊配方:七叶一枝花全棵 20g 50 %酒精 100ml 制法:浸泡 1 ~2 天后,滤渣存酊。

备用。

主治:毛虫皮炎,蜂蜇,昆虫叮蜇皮炎。

用法:外用患处,每日 2 ~3 次。

3 . 2 . 6 酒齄鼻布搽剂配方:水银苦杏仁枫子仁木鳖仁当归樟脑各 9g 胡核肉火麻仁各 12g 制法:将当归、樟脑研细末,再和其他各药捣烂如泥,分成10份装在玻璃瓶内。

备用。

主治:酒齄鼻。

用法:取一份药泥用单层纱布包扎,每天在患处外搽 5 ~ 6 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述评《本草纲目》有关常见皮肤病的药物外治法。

方法对《本草纲目》及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研究。

结果《本草纲目》中有关皮肤病的药物外治处方丰富,用药方法有药物煎水外搽、制膏外涂、捣药外敷或研末外掺、溶剂调涂等。

结论《本草纲目》中有关皮肤病的药物外治法处方丰富,简便效验,部分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其有科学依据。

对今天的临床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本草纲目》皮肤病外治法《本草纲目》为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大作,书中所载外治疗法极其丰富,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现特选介其中部分皮肤病症的药物外治法,与各同道一起研讨。

1 皮肤癣疮处方:川槿皮、肥皂原文:癣疮不愈。

以川槿皮煎汤,用肥皂去核及内膜,浸汤,时时搽之。

(卷三十五肥皂槿条引杨起简便方)。

评述:木槿皮能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是治疮癣要药。

现代药理研究木槿皮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皮肤真菌。

肥皂,《本草纲目》:“祛风湿,下痢,便血,疮、癣、肿毒”,现代药理研究对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两者合用能够提高治疗皮肤癣菌的疗效。

本方亦可外用煎洗或以适量酒、醋浸泡制剂搽涂而治疗皮肤癣病。

2 脚指缝烂处方1:滑石、煅石膏、枯矾。

原文:脚指缝烂。

滑石一两,石膏煅半两,枯白矾少许,研掺之(卷九滑石条引集简方) 。

评述:滑石清热,渗湿,利窍,现代药理研究有保护皮肤黏膜及抗菌作用。

煅石膏清热收湿,生肌敛疮,有抗菌、收敛、止血、消炎等作用。

白矾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故可掺治脚指缝烂。

包括脚气、湿疮、黄水疮等皮肤湿烂,或诸疮肿毒,小儿体热痱疮,等。

处方2:茶叶。

原文:脚丫湿烂。

茶叶嚼烂傅之,有效(卷三十二茗条引摄生方)。

评述:茶叶利水祛湿,解毒敛疮,现代药理研究含有大量鞣酸等,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B样作用。

其浸剂或煎剂在试管中对多种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故可用治脚丫湿烂。

3 积年癣疮处方1:斑蝥。

原文:(1)积年癣疮。

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蜜调傅之(卷四十斑蝥条引外台)。

(2)积年癣疮。

用斑蝥七个,醋浸,露一夜,搽之(卷四十斑蝥条引永类)。

评述:斑蝥破血逐淤,攻毒散结。

现代药理研究斑蝥对皮肤、黏膜有发赤、发泡作用,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故可用治积年癣疮、痈疽不破等。

处方2:狼毒。

原文:积年干癣。

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

用狼毒末涂之(卷十七狼毒条引圣惠方)。

评述:癣久不瘥,多由气血凝滞,湿毒缠留而成。

狼毒能利水祛淤,破积杀虫,现代药理研究具有麻醉、抗菌、杀虫等作用,故可用治积年干癣、厉风癞疮等。

4 风疮瘾疹处方:露蜂房、芒硝。

原文:风气瘙痒及瘾疹。

用露蜂房煎汁二升,入芒硝傅之,日五次(卷三十九露蜂房条引梅师方)。

评述:风气瘙痒及瘾疹均为瘙痒性皮肤病,或有水肿性风团。

露蜂房能够祛风,攻毒,杀虫;芒硝能够消肿止痒,故可用治风气瘙痒及瘾疹。

5 一切湿疮处方:酸榴皮。

原文: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疡疾。

用酸榴皮煎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卷三十安石榴条引医学正宗)。

评述:湿热下注肌肤可致脚肚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

酸榴皮性涩能杀虫敛疮,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菌,抗病毒,驱虫,促进血液凝固作用,故可用之外治脚肚生疮。

6 赤游火丹处方:大黄。

原文:火丹赤肿,遍身者。

大黄磨水,频刷之(卷十七大黄条引急救方)。

评述:火丹赤肿遍身,似为现代之急性荨麻疹。

大黄清热泻火,泻下消肿,解毒祛淤,故可用治火丹赤肿。

本方亦可用于外治暴眼赤痛,口疮糜烂,酒渣鼻,暑疖(汗腺炎),外阴溃疡,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冻疮皮肤烂痛等。

7 漆疮作痒处方:芒硝。

原文:漆疮,芒硝汤涂之(卷十一朴消条引千金)。

评述:漆疮为过敏性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有瘙痒与皮疹。

芒硝能泻热、软坚、消肿、止痒。

现代药理研究芒硝含有硫酸钠,相当于高渗性盐溶液,主要具有泻下消肿作用。

故可用治漆疮作痒,尤其适用于皮疹红肿而痒者。

8 酒齄赤鼻处方:硫黄、槟榔、片脑原文:酒齄赤鼻,用舶上硫黄、鸡心槟榔等分,片脑少许,为末。

绢包,日日擦之。

加蓖麻油更妙(卷十一石硫黄条引瑞竹堂方)。

评述:硫黄能散痈杀虫,收敛止痒,消肿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硫黄有杀菌、杀疥虫、溶解皮肤角质作用。

槟榔杀虫,破积,行水,有驱虫、抗真菌、病毒作用。

片脑通窍杀虫止痒,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蓖麻油消肿散痈。

三药合用可治酒齄鼻,还可用治癣疥疮癞,湿疹,黄水疮,阴虱等。

9 面上皯处方:白茯苓、蜜。

原文:面雀斑。

白茯苓末,蜜和,夜夜傅之,二七日愈(卷三十七茯苓条引姚僧坦集验方)。

评述: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为祛斑增白养颜佳品。

蜜能润肤养颜。

故可和调用治雀卵面斑。

10 髭发白黄处方:黑大豆、醋。

原文:染发令乌。

醋煮黑大豆,去豆煎稠,染之(卷二十四大豆条引千金)。

评述:黑大豆能活血,利水,祛风,解毒,色黑而能乌发。

醋能散淤,止血,解毒,杀虫。

唐《千金方》以来,就有醋煮黑大豆乌发的记载。

醋煮能够促进大豆水解,产生色素而能染发令黑。

11 冻疮未破处方:生姜。

原文:两耳冻疮,生姜自然汁熬膏涂(卷二十六生姜条引暇日记)。

评述:冻疮,因于寒气外袭,阳气不运,血络受阻而致。

生姜能散寒、通经,有抗菌、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故能治之,不论是病于两耳,还是四肢末端。

12 冻疮破烂处方:大黄。

原文:冻疮破烂,大黄末,水调涂之(卷十七大黄条引卫生宝鉴)。

评述:寒阻气血,血淤化热,冻疮破烂。

大黄能破积滞、行淤血、解热毒,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菌、止血作用。

故可用治冻疮破烂。

也可用治小腿溃疡、痈疡肿毒等。

13 反花恶疮处方:藜芦、猪脂。

原文:反花恶疮,恶肉反出如米。

藜芦末,猪脂相傅,日三五上(卷十七藜芦条引圣济录)。

评述:反花恶疮,相当于现代的皮肤癌。

藜芦杀虫毒,去死肌。

猪脂解毒润肤,故可调敷治疗反花恶疮。

14 痈肿初起处方:栝楼根、赤小豆。

原文:痈肿初起。

用栝楼根、赤小豆等分,为末,醋调涂之(卷十八栝楼条引杨文蔚方)。

评述:痈肿为皮肤感染性疾病,初起为肿疡,多因热毒壅结局部而成。

栝楼根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赤小豆利水除湿,和血排脓并能消肿解毒;苦酒散结解毒,故可合制调涂治疗痈肿初起。

现代研究栝楼根有免疫增强及抗菌、抗肿瘤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5 痈肿焮痛处方:大黄、醋。

原文:痈肿焮热作痛。

大黄末,醋调涂之。

燥即易,不过数易即退,甚验神方也(卷十七大黄条引肘后方)。

评述:痈肿焮热疼痛为热毒内蕴,致局部气血凝滞,经脉壅阻而致。

大黄泻热、破积,醋能散结解毒,故可合用治痈肿焮热作痛。

现代研究大黄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淋病双球菌、炭疽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6 痈疽拔脓处方:斑蝥、大蒜。

原文: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

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

少顷脓出,即去药(卷四十斑蛰条引直指) 。

评述:痈疽毒滞难化,不能透毒外出,故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

斑蝥可攻毒、逐淤、发疱、拔毒。

加以蒜泥和贴,以助拔毒排脓。

然本方对皮肤刺激性大,故脓出即止,不可多用。

17 诸疮弩肉处方:乌梅。

原文:诸疮弩肉。

用乌梅肉烧存性研,傅恶肉上,一夜立尽。

圣惠用乌梅和蜜作饼贴者,其力缓。

按杨起简便方云:起臂生一疽,脓溃百日方愈,中有恶肉突起,如蚕豆大,月余不消,医治不效。

因阅本草得此方,试之,一日夜去其大半,再上一日而平。

乃知世有奇方如此,遂留心按刻诸方,始基于此方也(卷二十九梅条发明引时珍曰)。

评述:乌梅能敛疮止血,蚀肉去赘。

可用治恶肉突起,胼胝鸡眼。

现代药理研究乌梅有抗细菌、抗真菌、抗过敏作用。

18 趾疮肉突处方:蜈蚣、南星、醋。

原文:女人趾疮,甲内恶肉突出不愈。

蜈蚣一条,焙研傅之。

外以南星末,醋和傅四围(卷四十二蜈蚣条引医方摘要)。

评述:趾疮,甲内恶肉突出,类似现代病名甲沟炎之表现,由于湿热外淫肢末,气血阻滞而生。

蜈蚣能祛风,攻毒,散结。

南星能燥湿,消肿散结。

醋能散淤、解毒、杀虫。

故可合用治疗甲沟炎。

现代药理研究蜈蚣有抗真菌、抗肿瘤作用。

19 疮口不合处方1:五倍子、醋。

原文:疮口不收。

五倍焙,研末;以腊醋脚调,涂四围,效(卷三十九五倍子条)。

评述:五倍子敛疮、止血、解毒。

现代药理研究五倍子有抗菌,收敛作用。

醋能散淤、止血、解毒、杀虫、有杀菌作用。

故能治疮口不收,亦可用于皮肤湿烂。

处方2:血竭、麝香、大枣。

原文:诸疮不敛。

血竭末一字,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同研。

津调涂之(卷三十四骐麟竭条引究原方)。

评述:血竭能散淤定痛,止血生肌。

麝香能开窍、辟秽、通络、散淤,有抗菌,抗炎作用。

大枣能调营卫,解药毒,多烧存性研末配毒性药品外用。

3药合用能治诸疮不敛。

20 臁疮热疮处方:黄檗、轻粉、猪胆汁。

原文:臁疮热疮。

黄檗末一两,轻粉三钱,猪胆汁调,搽之。

或只用蜜炙黄檗一味(卷三十五檗木条)。

评述:臁疮热疮,因于湿热停滞局部,经络阻塞所致。

黄檗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菌作用。

轻粉攻毒、杀虫、利湿,有杀菌作用。

猪胆能清热、解毒,有抑菌、消炎作用。

故治臁疮热疮,各种炎症感染。

21 臁疮溃烂处方1:无名异、铅丹、麻油。

原文:臁疮溃烂。

无名异、虢丹细研,清油调搽。

湿则干搽之(卷九无名异条引济急方)。

评述:无名异为矿物药,含多种微量元素,能消肿生肌、去淤止痛。

铅丹能解毒、生肌。

麻油能解毒、润燥。

故可治臁疮溃烂。

处方2:牛胞衣。

原文:臁疮不敛。

牛胞衣一具,烧存性,研搽(卷五十牛条引海上方)。

评述:牛胞衣益精血,生肌。

故本方适用于因精血不足,肌肤失养之臁疮不敛。

22 结语以上选择阐述了《本草纲目》中治疗皮肤病的21首处方,其方法有药物煎水外搽、制膏外涂、捣药外敷、溶剂调涂、或研末外掺、调涂等,简便效验,对今天的临床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许多医家的临床经验表明皮肤病通过药物外治,药物能够直达病所,是迅速发挥疗效的关键,值得临床重视,积极应用。

笔者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故特整理选介《本草纲目》有关皮肤病的一些药物外治法供各同道临床参考。

取舍阐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