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移动图像

合集下载

第三节 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第三节 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m+n = p+q
正反应 吸 热
P
0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有
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AD
Y
300℃ 200℃ 100℃
A、B物质的转化率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D、平衡体系中的C%
0
P
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A(s)+2B(g) 2C(?)。且达 到化学平衡。当升高温度时,容器内气体的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t1 t2
2C(g)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是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
0
v
t 衡将向 正
方向移动。
v正 v逆 0
t1 t2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t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升高(升高或降低),平衡向
正 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吸 热反应
降低体系温度,平衡向 5、加催化剂,
方向移动
使平衡发生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图像
v v正
v逆
0
t1
t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图像
aA(g) + bB(g) cC(g)
a + b > c
v v正
a + b < c
v逆
0
a + b = c
t1
t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图像
v
正反应吸热
v正
v逆
0
正反应放热
v v正
v逆
0 t
t1
t2
•对于mA(g)+nB(g)

平衡移动中的vt图像_图文

平衡移动中的vt图像_图文

压强、温度、加催化剂等影响。。
速率必 改变
思考:
v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正) V(逆)
0
t1
t2
t3
t
请选择t1、t2、t3时刻对应的操作? A.浓度减小 B.加压 C.降温
外界条件的改变与v-t图像
对于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2SO2(g)+O2(g)
2SO3(g) △H<0 ,t1时刻
A.浓度减小 B.加压
2、该反应正向是 放 3、气体物质的量 增大
C.降温 (吸、放)热反应; (增大、减少)的反应。
练习1:看图说出你对下列图像的理解?
V
突变
V正
V'正
V'逆
渐变
V逆
V
V正 V逆
突变
V
V逆
V'正=V'逆
V'正
V正
V'逆
0
(1)
时间
0
(2)
时间
0
(3)
时间
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确定移动方向 ; 起始量不为0 分清“突变”和“渐学案中表1、 表2-1、表3
v逆
0
t1
时间
浓度的 改变
增大C反
v-t图像 与原平衡 相比速率 的变化
v’正与
v’逆的相 对大小
平衡移动 方向
增大C生
减小C反
减小C生
对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
2HBr(g) H2(g)+Br2(g) △H>0 t1时刻改变压强呢?——完成学案中表2-2 。
催化剂:
对速率__有____影响,对平衡__无____影响, 其作用是缩短了___到__达__平__衡_______所需时间。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移动图像

T o
B
T
o
C
P
o
D
P
例3:已知反应:H2O(g)+C(s)
下列图像符合该反应的是: ( C )
CO(g)+H2(g) △H>0
v v’逆
v v’逆 v’正 v’正
v v’逆
v v’逆 v’正 v’正 o D
o A
T
o B
T
o C
P
P
[例2] 下图表示可逆反应:
A(g) + B(g)
C(g),
当增大压强时,平衡由a点移动到b点,正确的曲线是(
T1时A的 转化率
a1
转化率增大
温度降低
a2
T2时A的 转化率
T2
a2 →a1:转化率增大, 向正向移动
}
正向放热 逆向吸热
总结:温度曲线能判断出反应正向是放热还是吸热 o t
三、平衡移动图像:(两次平衡状态图像) 物质的量
1、过程图像
质量
浓度
转化率 百分比
特征:横轴:时间 (t),纵轴: n, m, c, a, φ , 曲线:温度曲线(T),压强曲线(P)
例1、已知反应: 2NO2 2NO + O2 △H>0 当改变下列 条件时,符合要求的图像是: v v 1、增大反应物浓度;( C ) V’逆 = V’正 V’逆 2、减小反应物浓度;( D ) V正 3、增大生成物浓度;( A ) V正 4、升高温度; ( F ) V’正 5、减小压强; ( E ) V逆 V逆 B ) 6、使用催化剂 ; ( o o
A t B t v
V’正 V正 V’逆 V逆 V逆 V’正 V逆
v
V正
v
V正
v

平衡移动图像解析(课堂PPT)

平衡移动图像解析(课堂PPT)

300C 200C 100C
压强
m+n > p+q
Q>0
看图技巧:图象中 有三个量时,“定一看 二”, 先看曲线的高 低,再看曲线的变化趋 势。
7
mA(g)+nB(g) pC(g)+qD(g) ΔH=Q
A% 等压线
300C m+n < p+q
200C 100C
Q <0
0
P 压强
8
练习: 1.在可逆反应mA(g)+nB(g) pC(g);△H<0中m、n、p
11
练习:
1.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中,当
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B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如可逆反aA(g)+bB(g)=dD(g)+eE(g)+Q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与温
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29所示。则在下列空
格处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1)a+b_____c+d;
(2)Q___0。 看任一根曲线,可知温度升高,
A的转化率变大,送说明升温
使平衡正移,故正反应为吸热
为系数,且m+n>p。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 分数与温度t℃、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B )
9
2.物质百分含量——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 ΔH=Q

化学课件《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化学课件《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A. Z、W均为气态,X、Y中有一种为气体 B. Z、W中有一种为气体,X、Y均为气体 C. X、Y、Z均为非气体,W 为气体 D. X、Y均为气体,Z、W 皆为非气体
v
V(正)
V(正)
V(逆)
V(逆)
时间 t
练习6:
已知反应: 3A( g ) + B( g )
C( s ) + 4D( g )
下图中a、b 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
0.4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0.3
______2_A_____2_B__+_C_______
0.2 0.1
(3)8min后,若将容器的体
积缩小一半,c(A)将___增_大____
c(B)将___增_大____c(C)将__增__大___ 0
(填增大、减小、不变);
B A
C 时间(min)
平衡将向___逆_____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混 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是_____增__大____ , A的转化率 ____减_小____。
A. N2(g) + 3H2(g)
2NH3(g) △H < 0
B. H2(g) + I2(g)
2HI(g) △H < 0
C. 2SO3(g)
2SO2(g) + O2(g) △H > 0
D. 4NH3(g) + 5O2(g) 4NO(g) + 6H2O(g) △H < 0
练习5:
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X + Y W + Z 增大压 强则反应速率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分析 X、Y、 W、Z的聚集状态是
谢谢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分析_图文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分析_图文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真题集训把脉高考
题组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B
2.(2011·高考海南卷)氯气在298 K、100 kPa时,在1 L水中可 溶解0.09 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 移动; (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
A
B
3.可逆反应mA(s)+nB(g)
eC(g)+fD(g),反应过程中保持
其他条件不变,C的体积分数在温度(T)和压强(P)的条件下
随时间(t)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e+f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分析_图文.ppt
教材回顾夯实双基
构建双基
反应方向

体积缩小 体积扩大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减弱
体验高考
B
思考感悟 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若化学反应速率改 变了,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相反,若平衡发生移动了,化学 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吗? 【提示】 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是由v(正)=v(逆)改变为v(正) ≠v(逆),此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因此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 移动,如加催化剂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于反应 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会同等程度改变正 逆反应速率等,这些条件的改变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大小,但不 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相反,平衡移动,说明反应速率一定改变了。

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图像

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图像

3.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从正、逆反应速度是否相等判断: )从正、逆反应速度是否相等判断: 化学平衡状态 υ正=υ逆 向右移动 不 移 动 向左移动
外界条 件改变
υ正≠υ逆
υ正 > υ逆 υ正=υ逆 υ正 < υ逆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mA+nB 在平衡状态时, 在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
图象为什么连续? 图象为什么连续?
速 率 时 间 关 系 图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少生成物浓度 减少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2)压强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 压强 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 平衡向气体体 的方向移动; 压强, 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增大的方向移动。
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平衡移动原理 练 (A) 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 密闭、 习 (B)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 硝酸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 硝酸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NH3的利用率 (D) 在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 溶液中, 注: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平衡后的结果无必然联系 2、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 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 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 ①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 增加③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 增加③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 反应物浓度一定 降低⑤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 降低⑤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 使用了合 适的催化剂 A①② (B) ② ⑤ (C) ③ ⑤ (D) ④ ⑥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⑴确定t1、t2、t3时刻的操作:
A、浓度减小
B、加压
C、降温
⑵该反应正向是 放 (吸、放)热反应; ⑶气体物质的量增大 (增大、减少)的反应。
v
V(正) V(逆)
V(正) V(逆)
V(逆) V(正)
V(正) V(逆)
t1 t2
t3
7
t
看图技巧:
1、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的瞬间曲线是连 续的,则是物质浓度发生改变 2、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的瞬间曲线出现 断点,则是温度改变或是压强改变 3、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变化但是平衡不移 动,则是使用催化剂或是反应前后气体 系数不变的反应中压强改变
C%
答问 11、、TT11与>TT22的高低
案题 2、2是、放放热热反反应应还是吸热反应
T2C
T1C
看图技巧:
先拐先平数值大
0 t1 t2 时间
12
物质产率——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
产 率
问答题:1、T2>T1
1、T1与T2的相对大小
2案、该2反、应吸是热放反热反应应还是吸热反应
5、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温度、转化率、物 质的量斜率的变化等。
4
二、想规律:依据图像信息,利用平衡 移动原理,分析可逆反应的特征
三、先拐先平,温高压大 四、定一议二
5
一、速率—时间图像 1.计算平衡浓度
例: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
发生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平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
平衡图像
1
复习回顾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2019选择性必修1试题2.3.2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图像)-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2019选择性必修1试题2.3.2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图像)-

基础知识清单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图像)一、化学平衡图像1.反应速率图像(vt图)(1)“渐变”类vt图——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图像Ⅰ中,v′(正)突变,而v′(逆)渐变,t1时刻图像中有一条线是连续的,且v′(正)>v′(逆),说明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v′(正)突变,平衡正向移动。

图像Ⅰ中,v′(正)渐变,v′(逆)突变,t1时刻图像中有一条线是连续的,且v′(正)>v′(逆),说明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使v′(逆)突变,平衡正向移动。

(2)“断点”类vt图——温度(或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图像Ⅰ中,v′(正)、v′(逆)都是突然增大的,t1时刻,图像中出现了“断点”,且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或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改变的外界条件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图像Ⅰ中,v′(正)、v′(逆)都是突然变小的,t1时刻,图像中出现了“断点”,且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或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

(3)“平台”类vt图——催化剂(或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图像中v′(正)、v′(逆)都是突然增大,且增大的程度相同,t1时刻,图像中出现了“平台”,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了压强。

(4)速率-温度(压强)图这类图有两种情况:一是不隐含时间因素的速率-时间图,二是隐含时间变化的速率-时间图。

以2SO2(g)+O2(g)2SO3(g)ΔH<0为例,vT(p)图如图:2.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n(或c)t图像]此类图像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解题原则: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到达平衡的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可以求得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4】以转化率(体积分数)-压强、温度图像判 断平衡状态
V正=V逆的点是 2、4 V正>V逆的点是 3


【探究5】综合应用
A2(g)+3B2(g)
2AB3(g) △H<0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化学 平衡的几种典型的图象题型, 只有在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相 关规律及准确识图的基础上, 才能较好地解题。
预习点评
1、速率—时间图

反 应 速 率 v正 v正 v正 v逆
A(g)+2B (g)
C(g) △H<0
v逆 v逆 0 t1
注意:是“渐变”还是 “突变” 2、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
t2
时间
预习点评
3、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或催化剂)图
规律总结:“先拐先平”即在使用催化剂、高 温、高压时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 短。
m+n = p+q
规律总结:看清横纵坐标的含义,熟练掌握平 衡移动的规律。
方法指导: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 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例3.M(g)+N(g) R(g)+2L,在不同条件下R的 百分含量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康成中学
林小丽
预习案参考答案
一、1.正 逆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2、增大 增大 气体体积减小 减小 减小 气体体积增大 相同 不 3、增大 增大 吸热反应 减小 减小 放热反应 4、正、逆 不 时间
二、 1、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2、2N 3M > 3、使用 不使用 < >
知识回顾
改变的程度相同
改 变 某 一 条 件
速 率 改 变
v正 = v逆 v正 ≠ v逆
改变的程度不同
平衡不移动 平衡移动
改变的方向相同
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内容是化学 学科中培养学生观察图像和处理图像信息 能力的较好载体,所以高考命题时常把化 学平衡内容跟图像结合起来。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1)看图像 一看面:看清图像中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 二看线:弄清图像中线的斜率或线走势的意义。 三看点:明确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拐点、 突变点等。 四看是否需要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 五看量: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2)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3)作出判断
当堂检测
C D < Ⅲ Ⅱ Ⅰ; Ⅱ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或液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
【探究3】浓度(或物质的量)---时间图
A(g)+2B(g) 3C(g)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
加催化剂 ;③____ __; 升高温度 所改变的条件是②______ > (2)该反应的△H_____0,
H
__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0,
课堂探究
【探究1】速率~时间图
aA(g)+bB (g) cC(g) △H=QKJ/mol
(1)
(2)
(3)
规律总结:看清是“突变”还是“渐变”,及 v正与v逆的关系。
【探究2】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mA(气) + nB(气) pC(气)+qD(气) △H=QKJ/mol
△H < 0
m+n > p+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