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发展战略
陕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陕西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深度融合各产业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各地区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陕西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和措施的角度,分析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做法。
一、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陕西省积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数字经济产业目标和发展规划,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完善数字经济监管政策,加强对数字经济市场的监管,保障数字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大资金投入为了支持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数字经济领域,并设立了数字经济发展基金。
还加大财政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3. 减税降费为了减轻数字经济企业的负担,陕西省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降低数字经济企业的税收成本,为数字经济产业创造良好的税收政策环境。
二、加强科技创新支持1.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陕西省建立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服务评台,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技术交流、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支持,提升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能力。
2. 加强人才培养陕西省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设立数字经济专业课程,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培训,培养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产业发展支持1. 挖掘传统产业潜力陕西省通过促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挖掘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2. 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陕西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推动共享经济、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新业态的发展,拓展数字经济产业链条,提升数字经济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1.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陕西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经济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完善网络、通信、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陕西经济发展现状
陕西经济发展现状篇一:西安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情况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西安市情概况)一、西安市情概况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5.29万人,户籍人口795.98万人。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西安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根植、中华文明的举世闻名、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帝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
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大都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植使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
古村落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交通畅达、区位重要。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门户的门户和商务区。
在全国区域经济提前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几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大点中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是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相连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安是全国相互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片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交通网的非常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五大通讯枢纽之一,航空港城市特点十分突出。
科技发达、创新力强。
西安的综合科全国性教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具有普通高等学校62所,在校大学生72.4万人,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1家,各类特长技术人员46万人,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五千余人,有55名两院院士,拥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陕西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加快全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营造良好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强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1.加快5G网络高质量覆盖。
推进5G网络建设,力争建成开通5G基站数量超过11万座,基本形成全省5G网络热点地区多网并存、边远地区一网托底格局。
对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设施、公共机构所属建筑物,向5G基站、机房免费开放,禁止收取进场费、分摊费等费用。
2.推进全省千兆光网建设。
加快超低延时网络建设,力争建成10个“千兆城市”,基本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及重点行政村“双千兆”网络覆盖。
通信光缆长度超过210万公里,互联网省级出口带宽达到80TbPs。
加快IPv6规模化应用,争取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500万户。
3.统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将陕西纳入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推动算网融合协同发展,全面融入国家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全省数据中心登记管理,对高能耗数据中心纳入重大用能单位管理,支持电网企业为数据中心提供能效优化服务,促进算力中心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支持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鼓励符合条件的通信基站、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4.完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陕西)分中心和行业分中心建设。
推进先进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力争建设3个省级行业类促进中心、6个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对相关行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进行新工艺、新产线技术改造与升级的,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
5.优化智能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加强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争取城市区形成半径不大于2公里的充电服务圈,乡镇以上重点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居住社区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推进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应用,充电桩接入率达到100%。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1.29•【字号】•【施行日期】2021.01.29•【效力等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29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陕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意见》,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5年2月和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五个扎实”“五项要求”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陕西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是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总遵循、总依据。
“十四五”规划由《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项规划和市(区)规划组成。
本《纲要》是基础性、战略性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省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方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任务安排,是完善全省经济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审视省情特征趋势,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特征,明确指导方针,确定合理奋斗目标,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最全版)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战期,是加快推进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期。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纲要。
第一篇努力实现追赶超越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审视省情特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客观研判环境变化,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努力实现新跨越。
第一章 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陕西稳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经济总量达到1.82万亿元,位次前移至全国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7721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8万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财政总收入3301亿元,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翻了一番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 2.6万亿元,是“十一五”的2.25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预计达到87.38%,五年提高17.6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陕西本色”,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
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明显,粮食生产实现12连丰,苹果、猕猴桃产量全国第一。
能源化工高端化步伐加快,延长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中煤榆横60万吨煤制烯烃、未来能源100万吨煤制油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新增煤油气产量1.21亿吨、720万吨和192亿立方米。
非能源工业增速连续4年高于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10%,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倍,物流、文化、金融成为支柱产业。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陕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也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的新路径。
本篇论文将从陕西省县域经济的现状出发,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
一、陕西省县域经济现状陕西省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79万亿,人均GDP为7.96万元。
而在陕西省31个县市的经济发展中,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以人均GDP为例,全省有10个县市的人均GDP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
同时,陕西省的城镇化水平较低,2019年城镇化率为49.56%。
在产业结构方面,陕西省的经济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和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
其中,煤炭行业是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但在国家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限制。
而陕西省的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尚未形成规模。
此外,农业在陕西省的经济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但大多数农业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缺乏市场影响力。
二、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 产业结构不合理陕西省的经济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重化工业和煤炭行业,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这导致陕西省在国家大背景下的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陕西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重度依赖于资源和补贴的因素。
这样的模式难以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2. 面临城市化转型陕西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但随着城市化转型的加速,城市化进程呈现加速趋势。
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资源稀缺、城市规划不合理、换届选举影响项目实施等多重问题。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3. 农业经营规模小陕西省的农业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大多数农业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同时也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盈利能力。
三、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 突破传统产业限制,培育多元化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逐渐被限制,尽管陕西省的新兴产业发展尚不完善,但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
陕建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陕建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陕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省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陕西省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发展目标1. 经济目标: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陕西省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年均GDP增速不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2. 社会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省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3. 生态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美丽陕西。
三、发展策略1. 推进产业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升陕西省的对外竞争力。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实施路径1. 加强政府引导:政府要加大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2. 强化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3. 加强人才引进: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陕西发展。
4. 完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保障措施1. 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
2.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 县域经济就是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进行 资源配置的经济。针对 陕西省的县域 经济的现状 , 出以特 色农业 提
为基 础 、 以工 业 化 为 导 向 、 民 营 经 济 为 主 体 、 城 镇 化 为 支撑 、 能对 陕 西 省 乃 至 全 国
2促进产业集群 的发展 。集群并不仅仅 只是生产单一产 . 品的单一 产业 , 功的集群包括位 于同一地 点的许多关联产 成
调控主体 , 以市场为导 向, 优化配置资源 , 具有地域特色 和功 能完备 的区域经济 , 其主要是 以县 ( ) 行政区划所规定范 市 级 同为 管理对 象 , 以发展本地经 济为宗 旨的经 济。 古人 云 :郡 “ 县治 , 天下安 。 可见县这一级是宏观与微观 、 ” 工业 与农业 、 城 市 与农 村的结合部 , 是城 乡统筹 和基层政权 巩 固的关键点 , 在 区域经 济发展 中处于 十分重要 的地 位 。 国县 域发 展在 中 “ 东部开放 ” “ 、西部大开发 ” “ 、东北振兴” “ 、中部崛起 ” 的大战
域经济竞争力 的有效组织形式 。
二、 以工 业化为 导 向
县级财政 的来 源绝大多数是县域 内工业企业 , 其是支 尤 柱性企业 。 从本 质上讲 ,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 , 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 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 的过程 。 大力推进
闭、 保守 , 他们 固守 着“ 百里 秦川 ” 随 遇而安 , 八 , 得过 且过 。 () 2 县域创新能力弱 。 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 明 , 创新是 推动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3 市场化 程度 较低 。 () 市场 化是指配置资源方式 由计 划为主体 向由市场为主体 的转变 , 以及 由此所引起 的企业行为 、 政府职能与上述转变 相适 应的
陕建四新战略内容
陕建四新战略内容1. 引言陕建四新战略是指陕西省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的四项新战略,即新工业化、新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新生态化。
这四个战略的实施旨在推动陕西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陕建四新战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
2. 新工业化新工业化是陕建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陕西省在新工业化方面的目标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实现这一目标,陕西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陕西制造业的竞争力。
•引进外资,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陕西投资设厂,提升产业链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培养适应新工业化需求的专业人才。
通过实施新工业化战略,陕西省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3. 新城镇化新城镇化是陕建四新战略的第二个重要内容。
陕西省在新城镇化方面的目标是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陕西省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环境品质。
•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土地的流转和利用效率。
通过实施新城镇化战略,陕西省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陕建四新战略的第三个重点内容。
陕西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陕西省采取了以下措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
陕西省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陕西省“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目录前言 (1)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2)(一)规模总量大幅提高 (2)(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三)经济效益大幅改善 (4)(四)产业集聚步伐加快 (4)(五)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6)(六)融合发展快速推进 (6)(七)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7)二、面临形势 (9)(一)发展机遇 (9)(二)面临挑战 (11)三、思路目标 (14)(一)指导思想 (14)(二)基本原则 (14)(三)主要目标 (16)四、发展重点 (20)(一)能源工业 (20)1.煤炭 (21)2.油气 (21)3.电力 (21)4.新能源 (22)(二)原材料工业 (23)1.化工 (23)2.有色 (26)3.黑色金属 (28)4.建材 (29)5.新材料 (30)(三)装备工业 (32)1.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32)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34)3.航空航天装备 (35)4.节能环保安全装备 (37)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38)6.电力装备 (38)7.重型装备 (40)8.其他装备 (40)(四)电子信息 (41)1.集成电路 (42)2.智能终端 (42)3.新型平板显示 (43)4.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 (43)5.软件和信息服务 (44)(五)消费品工业 (46)1.食品 (46)2.医药 (47)3.纺织服装 (49)4.轻工 (50)五、产业布局 (51)(一)总体布局 (51)(二)重点工业园区布局 (56)1.国家级重点园区 (56)2.省级重点园区 (57)3.特色产业园区 (58)六、主要任务 (61)(一)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 (61)(二)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 (62)(三)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 (62)(四)加快工业绿色安全改造升级 (64)(五)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65)(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66)(七)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68)七、保障措施 (70)(一)加强组织协调领导 (70)(二)不断优化完善工业发展环境 (71)(三)保持工业投资较快增长 (71)(四)强化财税政策支持 (73)(五)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73)(六)加强创业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 (74)(七)制定加快工业发展配套政策 (75)(八)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76)附件:陕西“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表 (78)前言“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风险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西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支撑“三个陕西”建设取得新成就。
论陕西发展枢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论陕西发展枢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陕西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发展枢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陕西发展枢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探讨。
一、机遇1. 大西部战略的实施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大西部战略,以加快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陕西地处大西部地区的核心地带,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其成为了大西部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力度的增大,陕西的发展枢纽经济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2.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3. 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契机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快了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陕西发展枢纽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大潮中,陕西发展枢纽经济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4. 科技创新的促进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陕西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逐步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陕西发展枢纽经济将有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二、挑战1. 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陕西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内陆腹地,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远,交通运输和物流成本较高,这给其发展枢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产业结构的转型难度陕西的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而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较大的挑战。
如何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陕西发展枢纽经济亟需面对的挑战。
3. 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难题发展枢纽经济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持,而目前陕西的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人才引进和培养成为一大难题。
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当前陕西发展枢纽经济亟需解决的问题。
4. 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制约陕西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因素。
陕西省经济发展状况
陕西省经济发展状况篇一:陕西经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基于计量经济学的1991年以来的陕西经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宏观环境:十一五期间,陕西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xx年全省GDP总量居全国16位(由20xx年的20位提升至20xx的16位),正式跨入国内“万亿省份俱乐部”。
20xx年陕西省人均GDP达2.6万元人民币,突破4000美元大关。
从1978年至20xx年26年间,陕西省人均GDP从87美元起步发展到突破一千美元大关,达到1037美元,又经过5年发展实现突破4000美元的提升和跨越。
20xx年全省GDP总量为14457.84亿元,较上年增速15.51%。
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2%,居西部第一。
在全国排名16位,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人均GDP为38608元人民币,合6204美元(20xx年末)继续领跑西部,人均GDP(接近湖北省38642元)居全国14位。
分析过程:一、明确研究分析任务分析近二十年陕西省经济发展状况,明确陕西省第三产业总值与陕西省总产值的关系。
二、模型设计自变量:陕西省三产总值因变量:总产值建立模型:三、确定统计指标陕西三产总产值陕西省总产值四、模型参数估计五、模型检验R检验:R 2 = 0.995919说明上式的拟合情况较好。
yi变差的99.59%由变量xt解释。
︱R︱=0.99796>R0.05(21-2)=0.4329,表明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显著,检验通过。
T检验:检验回归系数显著性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给定? = 0.05)H0:?1 = 0; H1:?1 ? 0因为t = 68.05606 > t0.05 (19) = 2.093,所以检验结果是拒绝?1 = 0,即认为三产值和总产值之间存在回归关系。
上述模型的经济解释是,对于三产值每增加1亿元,总产值将增加2.783442亿元。
篇二:浅析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浅析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作者:吴春静来源:《职业·中旬》20xx年第03期县域经济是衔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
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编制和实施好《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加快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为明确未来5年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符合省情、顺应发展要求的外向型经济工作目标和重要措施,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外向型经济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外向型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呈现出国内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的特点,五年累计引进外省资金5906.1亿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68.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累计达410.9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30.4亿美元。
外向型经济的长足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十一五”时期,省际经济合作和国内招商引资蓬勃发展。
五年来,外省区市实际到位资金累计5906.1亿元,外省在陕投资遍布众多行业领域,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0家在陕异地商会、16家异地陕西商会,12000多家外省投资企业在陕经营发展,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成为促进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搭建陕西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做出了积极贡献。
——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
五年实际利用外资81.22亿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68.2亿美元;实施国外贷款项目44个,累计借用国外贷款13.52亿美元。
在陕投资和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企业达到4000多家,已有5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设立了70家企业。
利用外资额中制造业仍占主体地位,服务业及高新技术占比连年上升,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通过利用外资发展了一批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
半导体、服务外包、电子信息、汽车、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在对外开放中长足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陕西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总体发展战略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0.10% 8.30% 10.20% 9.60% 陕西 全国 13.90% 13.30% 15.80% 14.60% 16.40% 13.60% 14.60% 13.90%
第一讲 陕西经济发展的 条件和总体发展战略
一、陕西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陕西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经济发展结构 陕西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三、陕西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和步骤 四、陕西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陕西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条件
地理条件
⑴三大自然经济区域 ⑵气候基本特征
国土资源
(二)人文资源和社会条件
1、辉煌的历史文化资源 2、人口、人力资源 3、科技教育发展状况 4、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状况及社会软环境 5、人文条件对陕西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制约
华夏民族的摇篮——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 化的重要发祥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中国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 朝在此建都,历时1180年。 现代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蓝”和重要组成部 分。 陕西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上地下文物 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2、陕西经济结构的特点和问题
⑴基础设施和生产部门之间的结构 ⑵产业内部的结构 2010年——9.9 : 53.9 : 36.2 2011年——9.75 : 55.43 : 34.81 ⑶所有制结构 ⑷企业结构 ⑸地区经济结构
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近年来,陕西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发展动力,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坚持以改善供给结构为主线,坚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推进、整体推进、协同推进、创新推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兼顾效益和公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公安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对外开放。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推动“三个经济”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推动“三个经济”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3.18•【字号】陕发改规划〔2020〕317号•【施行日期】2020.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推动“三个经济”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陕发改规划〔2020〕317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韩城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咸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直属机构,各有关企业: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陕西省推动“三个经济”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印发你们,请结合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陕西省推动“三个经济”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3月18日附件陕西省推动“三个经济”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大效果,提出如下年度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着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构建整体优化、协同融合的现代化集疏体系,提升枢纽经济发展能级;着力完善各类开放发展平台,吸引各类要素在陕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提升门户经济核心竞争优势;着力推动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供应链与产业链良性互动,提升流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不断为全省加快追赶超越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民航发展提质增效计划1.推进全省机场体系建设。
完成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批,全面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
推进省内支线机场建设,完成榆林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确保实现安康机场迁建通航,加快汉中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力争府谷机场获得可研批复。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3在陕西县域 中, 经济增长 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十分严重 。
陕西是我国能源富集地 区 , 许多县对能源 无节制 无规划的开采 .
业机会。以奥运会为例 . 8 年第 2 届汉城奥运会为服务业提供 1 8 9 5
了 1 万个工作岗位 .为制造业提供 了5 6 万个 岗位 .为建筑业提供 了9 万个 岗位 。 为筹备 20 年奥运会 . 而 00 澳大利 亚到 19 就 已经 9 9
2 从经济 结构 看 .工业 基础薄 弱 。陕 西省县 域经济 目前 处 .
增长指数 。这说 明 . 育消费市场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 具有 巨 体
个环 节 ,本 文 在 分析 陕西 县 域 经 济 的现 状 及 其 原 因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了陕 西县 域 经 济 今 后 一段 时 间 内 应 贯彻 和 实 施 的 战略 思路 。 [ 关键 词】战 略
一
大的拉动 作用 .对江西 省经济的快 速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3 体 育 产 业 的发 展 促 进 了 相 关 产业 的 发展 。
发展
、
陕西县域经 济发 展现 状分析
体 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 它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
2 0 年 9月底 .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 20 年县域经济社会发 06 05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从生产的角度看 ,体育产品的生产需 展考核 结果显示 : 纳入陕西省县域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 的 要一些投入 品 .即通常所说的生产要素。体育产业的发展会直接 9 个县 ( 3 市、区 ) 0 5年实现生产总值 2 1 . 亿元 .占全省经 .2 0 256 扩大对这些生产要素的需求 ,而这些生产要素产业主要是工业领 济总量 的 6 .0 。可以说 ,近 些年来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还 0 36 / 域的制造 业、建筑业及 第三产业的某些服务行业。因此体 育产 业 是比较好 的 .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县域 经济仍是 陕西 国民经济 既能带动 和促进第二产业中诸 如加工 制造业 .建筑业等行业的发 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这表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展, 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 中诸 如旅 游、 交通服务 行业 的发展 。 1 县域经济 发展 滞后 于全 国总体水平。从县域综合经济实力 . 体育产业产值的增加以及由它带动的相关产业 的增加值促进了国 来 看 .陕 西县 域 与东 部 经 济 强 县 的 差 距 很 大 。 在 20 0 6年 1 的 1月 民 经 济 总 量 的增 长 。 第六届全 国各省市 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陕西省以 6 7 4 分 江西省宜春市在取得 2 0 0 4年第五届全国农运会 的举办权后 , 的竞争力数排名二十七 .仅 排在 云南、青海 甘肃 西藏前面 。 筹集资金 1 亿元 ,用于包括专业体 育馆在 内的 2 项重点城建工 0 1 就县域个体来说 ,陕西省没有一个县进入全国百 强县 。同时 ,陕 程 ,城市 面貌 发生 了巨大变化 . 使该市在 2 0 年生态旅 游、建筑 04 西县域贫 困面广 .贫困人 E多 ,是全 国贫 困面最大 的省份之 一 . l 业 高等教育三大产业 实现增加值 1 9亿元 .增长 了 2 %。 7 1 有 国定重点贫困县 5 个 ,省定贫 困县 2 O 7个。从 严格意义上讲 陕 4 体 育产业为江西省劳动 力市场提供 了众 多的就业机 会。 . 西县域经济发展 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 体 育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 行业 .可 以给社会提供较 多的就
2024年陕西省低碳经济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陕西省低碳经济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陕西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地理优势。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陕西省低碳经济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该市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
首先,陕西省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
其次,陕西省加强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陕西省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广低碳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些举措为陕西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4年陕西省低碳经济市场前景分析资源丰富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支持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煤炭、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为陕西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陕西省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助推低碳经济市场发展陕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例如,制定了低碳规划和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陕西省还设立了低碳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低碳经济项目的投资。
这些政策和措施将进一步促进陕西省低碳经济市场的发展。
产业转型为低碳经济注入新动力陕西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
例如,陕西省加大了新能源汽车和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推动绿色交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此外,陕西省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和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市场的壮大。
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为低碳经济提供资金支持陕西省正致力于建设绿色金融体系,提供低碳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陕西省已经设立了绿色金融风险补偿基金,支持低碳经济项目的风险投资。
同时,陕西省还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碳经济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未来的陕西发展趋势
未来的陕西发展趋势
未来的陕西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转型:陕西将加快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特别是在西安,将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 区域协调发展:陕西将积极推进周边省份之间的合作,加强与陕西以外的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特别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强与沿海地区的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 文化旅游发展:陕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未来将以古都西安为核心,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4. 农业现代化:陕西将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5.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陕西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总体来说,未来的陕西将在经济转型、区域协调、文化旅游、农业现代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陕西省三定方案
陕西省三定方案1. 简介陕西省三定方案是陕西省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推动陕西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取得全面发展,实现地区内协调发展,并走向全面振兴。
在制定三定方案之前,陕西省政府对省内的经济发展、社会问题和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基于对陕西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预期,政府提出了三定方案,以指导陕西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2. 方案目标陕西省三定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经济目标:推动陕西省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社会目标:提高全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均衡,推动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环境目标: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3. 方案内容3.1 经济发展陕西省三定方案将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的经济发展:3.1.1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3.1.2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陕西省内各地区优势互补,形成产业协同和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1.3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3.2 社会发展陕西省三定方案将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的社会发展:3.2.1 提高全民素质和生活水平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生活水平。
3.2.2 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均衡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减少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
3.2.3 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提高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人才创新创业。
3.3 环境保护陕西省三定方案将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的环境保护:3.3.1 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加强对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支持,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题思考题答案要点
1.如何认识陕西“十二五”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是陕西由经济欠发达向中等发达省份迈进的转折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挑战:
国际环境: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复苏依然艰难;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也出现新变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继续提升。
……
国内:陕西仍是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有不断扩大趋势, 发展不够、结构不优、群众不富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增加,外部不确定风险增多,群众利益诉求越发多样等等。
机遇: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有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政策机遇(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等),也有加大投资改善民生的难得机遇,既有扩大消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宝贵机遇,也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好机遇,既有“三农”发展的现实机遇,还有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机遇等等
2、“十二五”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着力破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三
大难题,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大产业体系,着力实施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改革开放五大任务,全面推进富民强省十大工程,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的西部强省,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新陕西,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总体目标:全面实现西部强省,实现“三个上台阶”,即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三个大幅提升”,即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两个明显改善”,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改善;“一个大跨越”,即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4、自然资源条件对陕西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课本第一章第一节:五、资源条件对陕西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中的(二)(三)(四)(五)点。
5、陕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上是传统小农经济(农业基础薄弱,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劳动生产率极低);存在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发展受资源瓶颈的约束较大;
与现代大农业矛盾突出. 7、如何加快推进陕西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果业、畜牧业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9、试述陕西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内容和分类布局。
总体思路:以“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战略思路,以植树种草、水土保持为中心,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山青、水秀、人富为目标,经过长期奋斗,把陕西建成中国西部的生态省。
重点内容: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坡造林种草;天然林保护;骨干拦泥坝、窖塘等工程建设;移民建镇
分类布局: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关中平原区;秦巴山区
10、谈谈你对陕西退耕还林后续保障机制的思考?
狠抓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进行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激励;依靠科技手段,实行科学治理;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理保护
12、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有新要求?
内涵: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新要求:新的理念——科学的发展观;新的动力——信息化机遇和手段;新的方式——集约型发展;新的结构——塑造新的产业结构群。
14、陕西科教优势难以充分发展的的主要症结是什么?
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和投入的主体;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研发投入占GDP 的比重偏低;科技与经济脱节,产学研结合机制尚未形成;科技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条块分割严重。
15、陕西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蜚声中外;现代文明景观独树一帜。
16、如何进一步推进陕西旅游产业发展?
第2/4页切实推进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重视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促销。
17、陕西四大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依托区域资源优势,进一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四大基地的主要内容: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渭北果业基地。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关中创新发展,实现陕北持续发展,加快陕南循环发展,完善互动发展机制,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19、“关天经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范围: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战略定位: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统筹军民科技互动发展,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
——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
——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
以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依托,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展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空间战略: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的核心,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轴”: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为节点,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
“三辐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托向
第3/4页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加强与辐射区域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区南北两翼发展。
以包茂高速公路、西包铁路为轴线,向北辐射带动陕北延安、榆林等地区发展;以福银高速公路、宝鸡至平凉、天水至平凉等高速公路和西安至银川铁路为轴线,向西北辐射带动陇东平凉、庆阳等地区发展;以沪陕、西康、西汉等高速公路和宝成、西康、宁西铁路为依托,向南辐射带动陕南汉中、安康和甘肃陇南等地区发展。
)20、如何构建陕西城镇体系,加快陕西城市化进程?
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培育城镇产业基础;推进制度创新,加快城镇化建设;城乡兼顾,协调发展;科学规划设计,体现新的规划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