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实力
新中 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有何成就
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有何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领域,新中国大力普及基础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
从建国初期的文盲众多,到如今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的普及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也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科技、文化等领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知识的熏陶,也促进了全社会文化素养的提升,为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同样斐然。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大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
电影、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百花齐放。
从经典的电影《白毛女》《上甘岭》到现代的优秀影片;从充满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到融合多元风格的流行音乐;从传统的戏曲表演到现代的话剧舞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如诗词、书法、绘画、古建筑等。
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文物古迹的修缮和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文化展览等,让传统文化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激发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新中国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举办文化年、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同时,也引进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中国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设立,为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软实力
什么是中国的软实力?中国的软实力就是市场经济原则,这是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基础,也是中国目前在世界上影响力不断扩展的根本原因,因为唯有交易,双方才能都可以获利,只要合作是严格自愿的,除非双方都能获利,否则就不会有交易。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自由交易的最大优点就是双方都相信他们都会获利,交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双赢的。
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原则,是平等交易的结果,中国得到了它所需要的,但是也付出了代价,即劳动力被廉价剥削,环境被严重污染,经济结构过分依赖外部市场,而美国和西方国家也得到了它们希望得到的,但是在利润分配上主要由跨国公司和政治精英即所谓的1%占有,而99%则承担了代价和成本,交易本身就是一个有得有失的过程,而不可能是只有得没有失的过程。
对于美国和西方国家跨国公司来讲,它们找到了廉价生产基地,降低了运营成本,中国成为它们在全球最廉价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同时也是最大的潜在市场,成为它们全球利润的主要来源。
根据统计,美国公司海外盈利大大超过其国内盈利,2008年美国海外企业盈利是9560亿美元,国内企业盈利是5320亿美元,海外企业盈利是国内企业盈利的1.8倍,美国庞大的跨国公司在海外,主要在中国再造了一个美国。
其二,中国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商品,事实上是中国人在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打工,以换取低廉的工资。
其三,欧美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而可以更加专注于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对于中国来讲,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和西方资本和技术的输入成为中国崛起的第一推动力。
1978年以来中国获得了5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美国500强企业前10名都有在中国投资,由于大量外资的涌入使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由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结束了美国在制造业110年雄踞全球首位的历史。
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随即又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2万亿美元。
中国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 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 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软实力。硬实力通过 诉诸有形的军事、经济等实力,迫使他国遵 从本国意志;软实力则通过文化、价值观等 对他国施加影响力,使得对方按照本国意愿 行事。两种实力同样重要,但在信息时代, 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包含 三方面关联: 第一:民族的经济复兴; 第二:社会政治进步; 第三:对于传统文化重新 的诠释。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中国软 实力的初步展现。 北京拒绝人民币贬值,以此来支持 亚洲。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深具魅 力,而今也开始进军世界通 俗文化领域。
《 孔 子 学 院 》 播 : 传 的 学 儒 国
中
瑞典
相比美国,中国的软实 力更具有吸引力。我们 应该充分利用这点优势, 巩固并且扩大软实力的 范围,提高中国的国际 地位。不仅仅是大国, 更是强国。
谢 谢 观 赏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一、前言“软实力”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通过文化、教育、价值观等方式影响和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其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成为一个当然而且必须完成的任务。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策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1. 概念界定“软实力”是一个既有深厚文化内涵,也有广泛外延的概念,其最初由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他指出:影响力的一种体现是散发吸引力,即“吸引而不迫使”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而这种力量被称为“软实力”。
在中国文化中,“软实力”表现为全球独特的文化理念、优秀文学、优秀戏剧、黄土高原、丝绸之路、茶道、绘画艺术、书法、武术等文化传统。
2. 国际声望近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温暖。
中国的图书、电影、艺术品等文化产品在国外的发行量不断增加,中国的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在海外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加强了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缩小了不同国家文化间的差距。
3. 力量制衡在国际角逐中,文化“软实力”不仅仅是文化交流的象征,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在与美国等国家的角逐中,往往是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大作用。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是全球最悠久的文化之一,这为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中国在与国际媒体的角逐中也处于明显的劣势,目前的中国媒体很难与西方媒体的影响力相媲美,这也是中国需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原因之一。
4. 改革措施中国近年来增加了对外文化交流的投入,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推广,各种文化节目、演出、展览不断举办。
同时遵循市场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开展文化推广活动,例如华谊兄弟、万达集团等大型企业都频繁地在国外进行文化投资和创作,最为典型的是万达集团在海外购地建美国世界五大电影院店,极大地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取得 了惊人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 却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趋势。一般一 个国家新建立一个政权,30年之内都会出 一个诺贝尔奖,但新中国成立已过60周年, 却始终没有获得一个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 所以在家里创立一个茅盾文学奖自娱自乐。 而当前,到处都是文化快餐,学术腐败, 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研究,文化已经成为 人们的玩具。
四、总结
•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 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 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那些都是我们 老祖宗留下的,当代人要将传统文化尽快 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好的文化需要政府的 支持,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 到世界各地。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 软实力一词最早在1990年提出。是相对于 一个国家的领土、军事、经济等从相对而 言的。主要包括文化、制度、传媒等。而 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 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 提。
一、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的当代文化
•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令世人 瞩目,与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则亟 待拓展。美国文化的产业创作价值早已超 过了轻工业和重工业之和,而中国经济还 依旧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持工业以此来 促进经济建设。文化,依旧还是要为经济 让道。
• 与此同时,网上的骂声却越来越高,约束越多, “不和谐”的就越多,而每一个被和谐的词语 的出现,都是在加速文化的灭亡
三、如何加强文化软实力
• 十七大的报告上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 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 貌更加昂扬向上。”
• 文化的发展重在自由。一味的打压和谐, 到头来只会是清一色的新闻联播。一个真 正的文化强国,不会惧怕那些不同的声音。
中国的软实力与中国崛起
中国的软实力与中国崛起软实力,即是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除了单一经济实力外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
这种影响力和这种对外界的形象,都是构成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概念。
具体软实力有: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国民的形象、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等。
也包括文化产品的影响。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我们都认识到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以往,人们常常以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来判断国家的强大,认为在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的增长即是中国崛起,其实中国崛起也应该包括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在2011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就有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就中国文化而言,我们可以粗略地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大类:我们知道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世界对其他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四大发明,茶文化等远播海外。
历史上自唐朝至明朝一直领先于世界,对东亚诸国有深刻之影响。
而中国现代文化成就也有:在2000年,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莫言又凭借《红高粱》《蛙》等优秀作品成为第一个以中国籍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很多中国演员如成龙、李连杰、巩俐、章子怡等得到了国际认可。
但是同美国电影、饮料、快餐遍布全世界比较起来,我们看到中国文化影响力仍然不足。
国际社会甚至对中国文化还很陌生,不了解,不理解,还有许多误解。
使得中国同他国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
因此中国的进一步崛起有必要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使中国文化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同。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提升国人的文明素质是一方面,一个国家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会受到限制。
只有文明素质提高了,中国人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中国软实力——基于政治价值观
中国国家软实力——基于政治价值观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
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
“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
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
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
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
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
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本文拟从政治价值观入手,探讨我国国家软实力的现状及与其提升途径。
随着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间或共同体间的交往日益增多,毫无疑问,在这一过程中,政治交往处于重要的地位。
而政治价值观,必然也会影响国与国的重要正常交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其政治价值观必然也正慢慢的与世界接轨,这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现阶段我国的政治价值观情况如何?当今世界主流的政治价值观,即是以民主为内核的包含了宪政、共和、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取向的融合价值观。
民主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时期,在近代经由洛克、卢梭等思想家的发展,在当代西方国家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
其内涵在于主权在民,同时“主权”与“治权”的分离。
在此基础上,自由主义思想的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辩等等都使西方民主思想注重对宪政、共和、自由、平等、公正等思想的吸收和内化。
以美国为例具体而言,其政治价值观就在于制衡,意在保障公民权利的同时维护公共利益;在确保政府能提供良好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同时又限制政府权力。
这些体现在其政治制度的设计上:如三权分立制衡、两院制的设立、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制衡、司法权的独立与联邦大法官的总统提名与终身制等等。
中国文化软实力体现例子
中国文化软实力体现例子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软实力。
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教育、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力来吸引和影响他国,而不是通过军事力量或经济实力来获得影响力。
下面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十个体现例子: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体现了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一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等,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例如,中国的古代诗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传播到全球各地。
2. 中国的文字系统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之一。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兴趣。
很多人学习汉字,以了解中国文化。
3. 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瞩目。
春节期间,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食品、舞蹈等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参与和了解。
4.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对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德伦理等,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中国的传统医学,如中医药,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国家都在借鉴和应用中国的传统医学知识。
6. 中国的武术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和欣赏。
7. 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茶文化被视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瞩目。
8. 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如故宫、长城等,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代表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9. 中国的传统服饰,如汉服、旗袍等,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这些传统服饰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10. 中国的传统美食,如饺子、炒饭、烤鸭等,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国文化 软实力 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正逐渐通过软实力的发展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指中国通过传播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文化产品,从而影响和吸引他国民众,进而提升自身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能力。
现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文化产业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也逐渐崛起。
电影、音乐、艺术、文学等方面的中国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
中国电影《流浪地球》、音乐家郎朗、作家莫言等都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誉。
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如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这些传统文化经过现代化的创新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学习和研究。
国际上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汉语的国际传播随着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推广,设立孔子学院和提供奖学金等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有机会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
4. 文化交流与对外援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并提供对外援助,帮助其他国家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例如,中国援建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博物馆等项目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对策分析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1. 政府支持和推动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制定相关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对外援助等方式,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2. 增加文化产品的竞争力要提升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需要在创作和制作上加大力度,不断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创新度,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观众和市场。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指中国国家通过文化手段所具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大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其在国际间具有较强的软实力。
首先,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文化。
诸如京剧、昆曲、中国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以及太极拳、功夫、民间音乐等体育和音乐形式都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使中国文化在国际间得到广泛传播,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
其次,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文价值。
尤其是儒家思想主张的和谐、仁爱、孝道等价值观,以及佛教的慈悲、解脱、般若智慧等思想,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和追求。
此外,中国的文化体育交流也为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互学互鉴。
例如中国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展示了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
然而,中国文化软实力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准确,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见和误解。
其次,中国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活动相对较少,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再次,中国文化还需要更好地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进行交流和深入对话,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正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传播中国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及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将不断提升,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之网络文化
自 78 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大批的优秀学子在 中国涌现,以及后来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引进外来 思想,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开放和创新,把中国 思想传承和传播下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于是, 新世纪中国,迎来网络文化,来更快更好的加强软 实力的发展力度。
文化力的作用
让我们举几个典型的例子说 明文化力的作用
文化大国严重“文化入超”、“中国 故事”更被别人讲述:先是中国工厂、中 国制造、。 我国出口商品大部分是贴牌生产。 当法国的红酒、意大利的时装成为一 种时尚代表的时候,个别品牌形象与文化 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强力引擎。 这种具有强大吸引力并渗透到硬产品 中的软实力,在中国的产品上似乎很难找 寻,在近年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中国 的软实力也一直保持着滞后的脚步。
让中国软实力,真正有实力!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各 四 程级从 安学幼 排校儿 。应园 当到 有高 传等 统教 文育 化,
传发 三 媒展扶 及文持 其化公 他产益 各业性 种;文 途借化 径助事 大业 众、 .
义二 文发 化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神一
,传 进统 文 行 文化 化注 创入 新时 代 精
如 何 发 展 文 化 软 实 力 ?
中国软实力何去何从?
何 谓 软 实 力 ?
“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软 实力,软实力是渗透式的,有 时比硬实力更深入人心,文化 软实力对国家意义重大,发展 文化产业对提升软实力有重大 价值。可见文化软实力的潜在 却强大的力量。越是经济发达 的国家,其越重视文化软实力 的作用。
文化软实力之孔子学院
我国现阶段最耀眼的软实力品牌莫过于 对孔子学院的创办,对儒家文化的输出。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蕴藏了博大精 深的文化。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对 中国文化的输出,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我们 华夏儿女的作风精神,让海外更多的朋友 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现在的发展。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三)良好的国家形象和较为灵活的外交政策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 表现与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 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国 际公众在心理、行为上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时会产生比经济、军事更加显著的效果。新 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家 形象问题,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自强不息、 开放进取、和平发展的中国日益赢得国际社会 的尊重与支持。
文化外交已经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和 开展文化交流,不仅宣传了中国的巨大发展 成就,也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心理距离, 文化交流还促进了港、澳、台同胞的中华文 化认同。中国以参与者、合作者、建设者的 身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国因素在 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显提高,话语权明显增 强。
二、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应成为“主力军”,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广大民营文化企业应成 为“生力军”,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 积极作用。
第三,要加强高端人才培养。 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 化、有素质、有能力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 机制创新,完善人才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 吸引和挖掘优秀人才,使优秀人才进得来、 留得住、用得上。
其次,要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体制机制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根本保障。 要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 理结构,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完善文 化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 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不 断增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
辉煌的故宫、巍巍的长城、谜一样的秦皇陵、 神秘的三星堆、神圣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不胜 枚举的古迹如星斗一样闪烁在中华大地;道家、儒 家、兵家等百花齐放;绘画、园林艺术、瓷器;中 国功夫、书法、绘画、传统服饰、京剧、中医等在 世界上都很有吸引力。
中国软实力
中国软实力的核心在哪里“软实力”的(soft power)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弗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他将综合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
由于中美两国国情的不同,中国学者更倾向于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界定“软实力”概念。
当前学术界主流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核心源泉。
但是如学者阎学通就认为,“软实力是国内外硬实力的调动和使用能力”,于建嵘则认为,已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世界,这才是一个民族的真实软实力所在。
文化实力是软件实力的核心早在1993年,时任复旦大学教授的王沪宁同志就提出文化是一国软件实力的主要源泉。
他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这篇文章说:“如果以国有令人羡慕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体系,那么替他国家就会效仿,该国不需要动用硬实力,因为硬实力是昂贵的并且不是十分有效。
”他在文中指出,软实力的力量来自其扩散性。
只有当一种文化广泛传播时,软实力才会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而闭封或垄断一种文化,就不能使它构成软实力的基本的支柱。
软实力基于文化,在现代文化中,文化的“超国界行动”正是软实力的总的势能。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市场委副主任杨胜群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不仅要有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还要有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一个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只靠一个经济的躯体,还要有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陆刚教授认为,文化实力不仅渗透于软实力的其他形式,成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而且也渗透于硬力量。
我们要重视软实力特别是文化实力的建设,加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让世界感到出现在它面前的,不是一个时刻摆弄肌肉与意志的巨人,而是一个充满仁爱、智慧、礼貌、豁达、平和以及有着理想追求和崇高境界的文明大国。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认为,“软实力的提出,是发掘文化里的前奏,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
”他认为无论从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的范畴来看,文化都是具有主导型和先导性。
中国软实力
中国软实力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
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软实力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大众消费文化迅速崛起、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利益主体多样化,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而目前,中国软实力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但是,我们中国却有独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资源、庞大的海外华文网络和华文媒体资源、良好的国家形象和较为灵活的外交政策、"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的吸引力等文化软实力资源。
我们的传统文化正是我们相较于他国的优势所在。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种独特而鲜明的特质,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在当前世界大变动的格局中,中华文化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华文化圈这一地区除了中国,还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地。
中华文化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发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
同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外交政治理念核心是儒家的仁政与王道思想,倡导的中和哲学与中庸之道、人我关系哲学与忠恕之道、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协和万邦与大同小康、德政与仁政、尊王道贬霸道等,以及墨家的兼爱非攻与扶弱击强等基本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德性内涵。
软实力概念及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方法
软实力概念以及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方法国家的整体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部分。
所谓“硬实力”,主要指经济、科技、军事等可以计量的有形的力量。
而“软实力”则主要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的力量,还包括社会的组织制度与体制机制的支撑能力、人力与社会资源的再生能力,以及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等各个方面。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硬实力”与“软实力”就好比国家的两条腿,任何国家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
如果文化软实力这条腿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不推自倒,不打自败。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软实力”这个概念,最先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并阐释的。
当被我国引用过来的时候,可以界定为:一切难以量化的表现为精神力量的实力都是软实力。
我们通常在软实力前加“文化”一词,目的就是强调文化对于软实力的重要性。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文化是全部软实力的灵魂,软实力中各种要素和各个环节的特质无不取决于相应的文化,因此,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维系软实力的灵魂。
缺少文化高度的软实力是短视的,缺少文化深度的软实力是肤浅的,缺少文化包容的软实力是狭隘的,缺少文化创新的软实力则必然会僵化和萎缩。
二:我国当前的文化软实力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思想、价值观、制度、政策等方面一直处于低迷徘徊状态、文化软且实力透支。
这些表现与中国经济、政治在世界上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形成巨大反差。
那么我认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较为薄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能力不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发展形成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融合于民族性格,渗透在国家意志之中。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文化安全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文化安全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及文化安全是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传统的保护。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重要,而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资源。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历史,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从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舞蹈到中国的茶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都展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创造力和智慧。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富含人文精神,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其次,中国的经济实力提升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正在逐步崛起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不仅带来了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使得中国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保护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广中国文化。
此外,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体现在对外传媒的影响力上。
中国坚持多元化的外宣传播模式,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电影电视展等对外传媒平台,推广中国的文化形象和核心价值观,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如《四大名著》、《孟子》、《论语》等,也通过翻译出版等方式被介绍到世界各地。
这些对外传媒的努力,提高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然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和文化侵蚀,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威胁。
同时,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存在问题,侵犯中国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中国需要加强对于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和交流。
总之,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和传媒宣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本文将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学艺术和中国元素的传播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道德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道德伦理,道家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思想教导世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这些思想理念在中国人民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国人文明礼仪、友善待人的重要推动力。
二、语言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中国文化传输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载体。
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文化信息,使得汉语在国际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
汉语的普及和推广不仅有助于增进文化交流,也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文学艺术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古代文人墨客们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流传千古,而且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绘画艺术、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也各具特色,具有独到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美感。
中国的京剧、杂技等传统表演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形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四、中国元素的传播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仅表现在自身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上,还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输出和传播,影响着世界各国。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元素。
中国菜、功夫、太极拳等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国门的例子
我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国门的例子以我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国门的例子为题,列举如下:1. 中国功夫:中国功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技巧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例如,中国功夫电影《少林寺》系列、《霍元甲》等,以其精湛的动作设计和独特的中国风格,成功吸引了全球观众的注意。
2. 中国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味,各种茶叶种类和茶艺表演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例如,中国的茶艺表演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频繁出现,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茶文化。
3.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韵律,如京剧、二胡等。
这些音乐形式在国际音乐节上频繁亮相,通过音乐演出和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4. 中国民间艺术:中国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中国剪纸、脸谱、刺绣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5.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不仅在中国本土广受欢迎,也逐渐走出国门,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盛事。
在一些国际城市,如纽约、伦敦等,会举办盛大的春节庆祝活动,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
6. 中国字画:中国的字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中国的传统字画作品在国际艺术展览中频繁展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7. 中国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等。
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的到访,并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景点。
8. 中国传统医药:中国的传统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疗效,在国际上受到认可和追捧。
中国的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为世界人民的健康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9. 中国的服装和服饰:中国的传统服装和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细腻的工艺,赢得了国际时尚界的赞誉。
中国的传统服装如旗袍、唐装等在国际时装周上频繁亮相,展示了中国服装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软实力国家实力的迅速增强导致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时代。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讨论任何问题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并进行整体性的深入思考。
在一定意义上,一个战略年代实质也是整合的年代,而将整合视角纳入中国的战略思维,首先意味着要客观认识和评估中国的国家实力,据此确立未来战略目标并加以主动塑造。
随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核心成分,把发展软实力置于战略高度成为实现国家总体目标的根本要求,将软实力纳入国家实力的总体评估并对其基本要素进行整合,正在成为中国战略思考的一个着眼点。
中国软实力已经成为战略界热切讨论的重点议题,尽管对其内涵和外延仍有不同的认识,但这并不妨碍战略界对此做出基本的评估。
战略界普遍性的观点是,中国软实力的现状和未来均令人忧虑。
当前,中国软实力并不强大,或被视为弱不禁风,或被视为有剑无锋;另一方面,如何将中国增强的国家实力转化为有效的、建设性的国际影响力,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战略谋划的弱项。
未来,由于对中国实力增长导致战略意图变化的路径不甚清楚,战略界更关注中国是否会利用其软实力资源来加紧塑造地区、全球的未来并由此变得咄咄逼人。
中国软实力包含如下核心要素:(1)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指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精神财富。
文化也许不能直接改变客观世界,但可以改造人,而人是按照自己的意识来改造客观世界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展现的,文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其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任何主导性的文化都不是封闭性的,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挥其国际影响力,必然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文化趋势相契合,而这种互动必然要求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2)观念。
世事沧桑源自观念之变,人类进步与观念变革有着直接的关联。
尤其是对进入大规模战略转型的中国而言,观念变革扮演着现代化先锋的积极角色,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指向标和路线图,堪称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主脉络。
(3)发展模式。
所谓发展模式,“是一系列带有明显特征的发展战略、制度和理念”。
(13)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模式曾经对东亚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溢出到东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被称为“莫斯科共识”),美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曾经并继续对世界发挥重要影响,尽管美国秉持的“华盛顿共识”已经并正在遭受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质疑。
1978年以来,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开放闯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被西方学者积极评价为“北京共识”,并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发挥着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从而与华盛顿共识形成了对照。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保持了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提出为标志,中国在发展模式上开始同时关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增长,并追求二者的有机结合,这种努力代表着中国发展模式的积极变革,也使之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软实力资源之一。
(14)(4)国际制度。
制度是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一般而言,国家制度建设也是软实力研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制度创新使一个国家居于国际关系的领导地位并成为其他国家仿效的对象,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政治收益。
从国际关系史上来看,居于国际格局主导地位的国家往往是制度创新者,早期的海上霸权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以及现当代的世界霸权英国、美国莫不如此。
(15)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与自身体制的不断创新相辅相成,正在产生巨大的效应,而进一步的国家制度建设已经提上议程。
当然,便于分析的需要,一般将国际制度的参与程度视为国家软实力的支撑,而将国家制度的吸引力视为潜在因素。
国际制度是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外交的产物,也是一个现代国家进入国际社会的主要路径。
随着国际社会在秩序化、组织化方面的进步,国际制度作为一种进程性因素的作用凸现了出来,它甚至逐渐积淀为国际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意义有所增强。
作为影响和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元素,国际制度的道义价值进一步展现了出来,它代表人类发展之公意的观念价值也得到了重视,且其工具性价值中的约束意义有所加重。
(16)作为国际制度参与的后来者,中国经历了从身处边缘、被动、消极参与到积极参与、主动建构,中国与国际制度的互动构成了一幅纵横交织、由淡至浓的画卷,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广度和深度被普遍视为中国软实力增强的标志。
(5)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识与评价,是一个国家过去的所作所为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关于该国的意志、决心和能力的印象,国际社会中的其他国家正是根据这一印象来回应该国的行为并藉此预测其未来行为,特别是在战略博弈中以此作为预期和反应的依据。
国际形象的构建并不完全是一种国际行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更多的是国内政治和国内事务的延伸,(17)也受到国家主动建构能力的影响。
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对内可促进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能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国际形象被视为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各主要大国均将国际形象视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并加以塑造。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中国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其中文化、观念、发展模式构成软实力的“内功”,国际形象构成软实力的“外功”,而国际制度联结并跨越两者,成为中国展示和建构软实力的主渠道。
如何认识中国崛起的前景是评估中国软实力的内在线索。
对中国软实力进行评估具有战略意义,其初衷不是为了与其他国家一竞短长,而是内省,对自己的战略路径进行反思;探究中国软实力增进之道,其目标不是地区性乃至全球性扩张,而是希望自我充实,从而找到可持续的增长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俞可平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提高硬实力,即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经济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国防力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本途径。
但是,国家软实力变得更加重要,如国民的文化、教育、心理和身体素质,国家的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国家的人才资源和战略人才的储备情况,政府的凝聚力,社会团结和稳定的程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
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不够,还必须有政治、文化和道义力量。
”⑤中国当前处于市场开放、观念更新、社会转型、文化重塑的特定历史时期,要实现现代化,要完成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是否实现崛起不仅仅要看其硬实力,还要强调其软实力,真正的崛起应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相辅相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软实力所受关注程度经历了一个“U”型曲线。
一般而言,国家实力增强的基本路径是,硬实力先上升,软实力提升随其后,但到了一定期间,软实力必然成为制约硬实力及国家总体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制约性时隐时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愈发明显。
这也是自此中国观念变革出现更多主动意识的背后原因。
我们看到,这种战略性调整的正面作用已经日益体现出来,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乃至文化投射能力都体现出与经济健康增长同步的良好态势,尽管不时依旧有着“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的旧调重谈,但中国崛起的正面意义进一步凸现了出来,尤其是中国以和谐理念为核心构建大战略框架开始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注入了更积极的内在动力。
中国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软实力建设的问题,⑥软实力建设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建构的层次。
然而,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不仅国外存在着对中国软实力的误读,国内也不乏错误认识。
从国外来看,由于曾经的硬实力羸弱,中国软实力长久以来未引起重视,对中国软实力的误读比比皆是。
以最近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一份政策研究报告为例,作者乔舒亚·库兰茨克指出,“直到上个世纪最后十年,中国都没有什么软实力可言,1997年中国决定人民币不贬值被视为中国软实力展现之始。
”这种观点等于直接否认了中国曾经凭借其先进政治文化和特有的建设性传播方式长期影响东亚乃至世界的历史。
另一方面,作者却又对中国软实力增强做出了充满忧虑的误判:“中国试图运用其软实力逐渐将日本、台湾和美国排除到地区影响之外。
”⑦另一些学者则对中国运用软实力能力表达了怀疑,认为中国在将软实力资源转化为有效的外交政策结果方面存在严重的制约。
⑧更有大量的战略界人士对中国是否会在崛起过程中采取侵略和战争等方式解决本国所需要的资源表达了忧虑,认为制度属性决定了中国难逃德国等的崛起路径。
从国内来看,尽管中国领导人已经明确意识到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尽管中国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硬实力发展受制于软实力而支撑不够的窘境,但国家建设模式的路径依赖决定了战略调整的滞后性,甚至不重视软实力建设的情况依旧比比皆是。
决策部门的相关人士指出,软实力的工作都在做,但是确实没有将之上升到战略思维的高度。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战略界在软实力的含义、研究路径、现状评估及其政策含义等方面均没有进行深入的学理探索,中国软实力研究刚刚开始。
相比国内积极关注质量提升的硬实力建设,中国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
对照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滞后性正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对中国软实力进行客观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和理论价值。
更重要的是,软实力建设是中国打破大国崛起悖论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向,是中国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