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与中医药

合集下载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在中医学形成之初的战国时期.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对中医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最深,对中医学最有指导意义的是道家。

道家的哲学思想及其所研究的生命科学与医学最贴近,加上后来不少著名的道家同时又是医家,所以医与道结下了不解之缘。

故作此文以一探其中干系。

一、道家宇宙观与整体观1、道生万物,道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因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也就是说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本源。

《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在这里《老子》继承、升华了前代阴阳学说,并否定了天命神权的思想,首次阐述了“道”的概念,把它作为世界的本源与万物的最高范畴。

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先于天地而独立存在,是一个“混成”的整体,其运动方式是变化流逝而终返本源,周流不息而循环往复。

它不受局限而无终无止,包容万物而无边无际。

万物是以“道”为最大共性和最初本源的有机整体,天地万物以至人类皆是同构同源之体。

2、道生万物,万物一气《老子·一章》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可见道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对立统一。

《庄子·天地》也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所说的“一”就是“道”的别名,反映了宇宙的整体与不可分割性。

庄子将“道”的概念具体化,还丰富发展了“气”的理论,并将“道”、“气”、“一”或“一气”等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庄子·知北游》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概述

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概述

诸子百家先秦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概述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近代吕思勉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一、儒家(崇古思想):代表人物:孔丘、曾参、卜商、公羊高、卜商、左丘明、谷梁俶(chù)、颜回、孟轲、荀况、鲁仲连、告子等作品:四书五经、《荀子》、《景子》、《徐子》、《芈子》、《宓子》、《世子》、《羊子》、《宁越》、《子思子》、《王孙子》、《漆雕子》、《公孙尼子》、《鲁仲连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孔丘像墨翟像四、法家(法治思想):代表人物:商鞅、李悝(kuī)、管仲、子产、慎到、吴起、申不害、韩非、李斯等作品:《法经》、《管子》、《申子》、《李子》、《处子》、《慎子》、《商君书》、《韩非子》等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韩非子,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从诸子百家看中医药文化

从诸子百家看中医药文化

从诸子百家看中医药文化作者:译古论今从诸子百家看中医药文化诸子百家以来,历代先贤的著作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医药文化内容。

在先秦诸子中,对医学、特别是对《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影响最大的是道家和杂家的著作。

道家的代表是老、庄,杂家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而老子、庄子、吕不韦都是河南人。

老子是周口鹿邑县人,秦秋末期的思想家。

庄子是商丘民权县人,战国前期的思想家,吕氏是濮阳人,战国末期政治家。

老子、庄子提出的顺乎自然,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道德经》19章)“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45章)推重纯素,持守质朴,竭力主张清而无欲,静而无为。

庄子说得更明白:“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庄子·刻意》)他把“恬淡、寂寞、虚心、无为”看成是天地赖以均衡的基准,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因而主张清静无为,一切活动都顺应自然而行,即所谓“动而以天行”,这就是养神之道。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12章)老子看到五色、五音、五味、畋猎、宝货等,会给人们身体带来目盲、耳聋、口伤、心狂、行妨等危害,指出圣人清静寡欲,抛弃那种多欲而有害身心的生活。

在《庄子·庚桑楚》中关于“卫生之经”(即保养生命的法则)的论述,集中地反映了“老庄”的养生思想。

“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已乎?能傟(xiáo)然乎?能侗(dònɡ)然乎?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shà),和之至也;终日握而手不掜(yì),共其德也;终日视而不目瞚(shùn),偏不在外也。

中医的的发展历程

中医的的发展历程

中医的的发展历程
中医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遥远的古代,起源于中国古代人民对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探索。

古代医药学的起源常被归功于黄帝内经,这是一部古老的医学经典,集中记录了古代医疗实践和哲学思想。

在黄帝内经之后的几千年里,中医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交流使中医吸收了各派思想和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学说。

汉代时期,张仲景创作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并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医的理论和实践逐渐发展壮大。

唐朝时期,孙思邈编纂了《千金要方》,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对中医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宋朝时期,朱震亨完成了《证治准绳》,将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更加系统地整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中医的发展。

明清时期,中医受到了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学派和名医。

其中,应用针灸疗法的王履安和使用草药治疗的李时中等人对中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西方医学的影响也开始渗透到中国,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新篇章。

20世纪以来,中医在中国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国家开
始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加强中医药科研和临床实践。

同时,中医药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
注和认可。

至今,中医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一项重要医学体系,其独特的理论、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中医的发展势头仍然迅猛,并不断与现代医学进行交流和融合,为人类的健康带来更多希望和可能。

中医各家学说各家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

中医各家学说各家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

各家学说与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所创造并留传下来的珍贵的民族医学,也是世界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经历了长时期临床实践的反复检验,具有系统的学术理论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春秋战国至汉代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等经典医学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由于历代医家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各有擅长,他们在继承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又有新的阐发,使这一理论体系不断有所充实、提高,并向纵深方向发展。

故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和治疗经验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所依据的基础。

各家学说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展我们的视野,开拓我们的思路,增加我们的治疗手段,无论对临床诊疗或理论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各种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经验累积和理论总结,形成并丰富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各家学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可以认为医学理论本源自某些医家对医学的认识和见解,由于历代各医家在学术上的共同努力和研究使中医理论不断发展,渐趋完整。

早在西周,医学家已提出四时发病及五药治病等理论,《周礼·医师章》说:“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首疾,夏时有痒疥疾,晚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又说:“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昧节之。

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这种学说已经论述了发病情况以及有关诊断和治疗等问题,其间亦体现了当时医家们的理论特色和学术成就。

在春秋时代,又有六气致病的学况,如《左传》记载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秦医和提出“天有六气,降有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儒、释、道家与中医药

儒、释、道家与中医药


从中 医药 学看 儒释 道
儒、道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两 大流派,自先秦以来,影响广 泛而深远。佛教虽由外域传人, 但自魏晋之后,逐渐中国化, 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 组成部分。儒、道、佛三者鼎 足而立,在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 各个领域,无不打上其深刻的 烙印。作为传统文化和科 一学 技术一个重要方面的中医药学, 也不例外。

佛学
主要思想: 1.四谛说:苦谛、集谛、灭谛 和道谛 ; 2.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 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 正定; 3.十二因缘:老死、生、有、 取、爱、受、触、六入、名色、 识、行、痴。


佛学
流传历史: 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 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 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 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 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 天竺,摹写浮屠的遗像。蔡等后来 和天竺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 洛阳。中国有佛教和跪拜的仪规是 从这时开始的。蔡等又带回佛经四 十二章和释迦牟尼的立像,明帝令 画工绘制佛的图像,安放在清凉台 和显节陵上,经藏在兰台石室。蔡 等是用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明 帝因此在洛阳城雍关之西,建了一 座白马寺。
从中 医药 学看 儒家
“致中和”思想、“中道哲学”: 特征是一个包罗自然、社会、 政治、伦理、宗教于一体的 “天人合一”、“天人合德” 的图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 中医基本理论构架的形成。 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 物便生长发育,自然界便处于 一种最佳的动态平衡之中。对 于人体而言则是生命存在及运 动的理想健康状态。



从中 医药 学看 儒家

十二官,人体十二脏腑的合称。即心、肝、脾、肺、肾、 膻中(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 十二脏腑。《素问· 灵兰秘典论》:“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 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 此而出。 胆,与肝相表里,为中正之官,决断事物的能力由此而 出。 膻中(心包),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 心志的喜乐,靠它传佈出来。 脾和胃司饮食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五味的营它 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 便排出体外。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 清浊。 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 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 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除 尿液。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一、起源和早期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经验。

早期的中医药文化主要是在民间流传,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子百家的发展,医药学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二、经典医药学的形成汉代,随着张仲景、华佗等著名医学家的出现,中医药学逐渐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医药学著作。

这些著作对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础。

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医药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医药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政府开始重视医药学,设立了专门的医官和医疗机构,同时也有了许多医药学专著问世。

其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了中医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民国时期,中医药学面临着西医传入带来的挑战。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中医药学的现代化改革,推动中西医结合。

然而,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原因,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重视中医药学的发展,设立了专门的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机构。

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学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推动了中医药学的现代化进程。

六、全球化时代的中医药全球化时代,中医药学逐渐走向世界。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和接受中医药学,国际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繁。

同时,随着健康观念的提升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天然药物和传统医学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七、当代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当代中医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药进行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研究,挖掘其潜在疗效和作用机制;另一方面,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研究和实践。

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医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化中药材溯源系统、智能化的中医药诊断与治疗方案等逐渐成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远古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以前)1.原始社会的医药活动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依靠自然界的资源来维持生存。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动物和矿物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这些初步的认识为中医药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它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等人的对话,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文化的正式形成.二、古代时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840年)1.春秋战国时期的医药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都对医学产生了影响。

同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他们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两汉时期的医药发展两汉时期,中医药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太医院,专门负责医学教育和医疗工作。

同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如《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这些著作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魏晋南W娥时期的医药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药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

他们的著作和临床经验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医药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隋唐时期的医药发展隋唐时期,中医药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

隋朝设立了太医署,唐朝设立了太医院,专门负责医学教育和医疗工作。

同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王叔和、孙思邈、陈藏器等。

他们的著作和临床经验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诸子百家中医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诸子百家中医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诸子百家中医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诸子百家中医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医家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供经历了七百多年。

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

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

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代表人物:
扁鹊
扁鹊,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县北)人。

「扁鹊」并非真名实姓。

人们把他和黄帝时的扁鹊相比,并且称呼他「扁鹊先生」。

连史书也以扁鹊称呼他。

扁鹊原姓秦氏,名越人。

生于公元前407年至公元前310年,大约和孔子同时。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著有《内经》和《外经》,发明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扁鹊能够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医学,并能吸取民间的医疗经验,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齐、赵、卫、郑、秦诸国。

公元前310年,忌妒他贤能的秦太医令李谧派人在崤山设伏,刺杀扁鹊,终年九十七岁。

很全的中医药必背歌诀

很全的中医药必背歌诀

很全的中医药必背歌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医药的学习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其中一项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背诵中医药的歌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非常全面且必背的中医药歌诀,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1.《千金要方》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方剂集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药方和治疗方法。

背诵千金要方的歌诀有助于记忆方剂的名称和用法,下面是其中的几首歌诀:天王藏英独得宫,肺病石膏咳则宗;犀角犀牛同疗淋,细竹粟粉散寒风。

诸子百家藏本草,左氏要方甘肃包;人参甘草麦门冬,四君子会让苦。

虎杖骨碎症风疮,云木癣菜治牙寒;人参麦冬滋肺气,抃朴散风咳喘痰。

2.《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禁忌等相关知识的学科。

背诵中药学的歌诀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中药的名称、性味归经等重要信息,下面是一些常用中药的歌诀:黄芩苦寒泻热火,知识桂枝石决明;保和丹参归去压,消渴通窍用川芎。

山药健脾降糖块,当归补血益气花;远志安神胆汤固,妇科良药益毛牛。

3.《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宝库。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养生方法。

背诵《黄帝内经》的歌诀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下面是一些关于养生的歌诀:食客逆寒伤肺肾,入夏清凉祛暑湿;食五谷得免脾胃伤,长寿延年乐安宁。

运行经络勿夜兼,早睡早起保精神;按摩保健聚阴阴,五脏调和身体轻。

以上歌诀只是中医药中的冰山一角,中医药学知识广泛而深入,希望以上的介绍可以激发大家学习中医药的热情,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

同时,背诵中医药歌诀不仅有助于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音韵感和文化素养,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学习方法。

让我们一起致力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 国古典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如何

中 国古典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如何

中国古典学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如何中国古典学,作为一门涵盖了诸多领域的学科,与中医药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反映在理论体系、哲学思想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古典学的演进是相互交织的。

在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都对医学有所涉猎和贡献。

例如,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的理论构建。

道家的“道法自然”观念,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这与中医主张的人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不谋而合。

儒家的“仁爱”思想,也体现在中医对待患者的态度上,强调医者要有仁心仁术,关爱患者的身心健康。

在理论体系方面,中医药文化深受中国古典学的影响。

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经络气血理论等,都可以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找到其根源。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万物皆由阴阳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力量所构成,在中医中则被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五行学说,将世间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一理论也被应用于中医对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阐述。

经络气血理论,则与古代对于人体气血运行的观察和思考密切相关。

中国古典学中的哲学思想,为中医药文化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启示中医认识到人体的健康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动态的,因此治疗方法也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在中医中体现为强调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治疗的目的不是强行干预,而是帮助人体恢复自身的平衡与和谐。

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古典学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许多古代的经典著作、思想观念得以流传至今。

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经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

同时,中医药文化中的许多传统技艺和方法,如中药炮制、针灸推拿等,都是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一种体现。

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稿参考选题

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稿参考选题

附件2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稿参考选题一、中医药文化科普类(一)中医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1.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2.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3.中医学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传承者、保护者、发扬者4.诸子百家与中医药文化5.中医诊疗活动中的文化元素(如:中医医案中的文化元素)6.从中医文化中学管理(二)中医药文化理念1.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仁慈与中和2.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中医崇尚自然3.能让您感受到的中医药特色与优势4.中医究竟是怎样诊断和治疗疾病的?5.中医伟大的预防保健思想——“治未病”6.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德业双馨7.中医学可以告诉您如何修养、如何做人(三)中医典故及趣闻1.“大医精诚”是中医必遵的名训2.针灸铜人的传说3.历代中医名家诊治疑难疾病的故事4.历代中医名家“判顺逆、断生死”的传奇5.为什么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6.“悬壶济世”——葫芦中有什么秘密?7.“阿是穴”的由来8.雷公与炮制的故事(四)历代中医名家1.从岐黄传说谈中医传承2.神奇的华佗3.悲悯苍生的张仲景4.道士邱处机养生名言与中医学修养5.药王查药6.金元四大家的绝技7.李时珍采药与编著《本草纲目》的故事9.中医名家养生轶事与秘闻10.历史名人与中医药二、中医经典名言科普类(一)中医经典名著解读1.《黄帝内经》深邃的中医药文化及养生思想2.《伤寒论》中的防病治病常识3.谈谈《金匮要略》中的疑难杂病4.什么是中医“四小经典”和“四大经典”?5.解读中华典籍养生名言(二)中医名言选读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3.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4.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5.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三、中医知识科普类(一)中医基本知识1.什么是“中医”和“中医学”?2.为什么中医治病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3.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怎么“辨”、怎么“论”的?4.中医讲“心肝脾肺肾”不是单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5.神奇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能知病、识病、断病6.谈谈奇妙的经络与穴位(二)中医养生基本知识1.谈谈中医“治未病”与中医养生2.养生三大阶梯:养形,养性,养神3.怎么顺应自然规律延年益寿?4.中医减肥、美容有妙法5.正确对待辟谷、节食、节欲(三)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预防与保健1.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就医指导:如伤风、中暑、咳嗽、中风、肥胖症、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支气管哮喘、痛风、亚健康状态的干预等等。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

尚善 :尚善即推崇善心善行。善:在最广时间范
围内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最终目的。善心:对 最大最终目的有利的愿望。善行:对最大最终目 的有利的行为。

以“尚善”作为全体员工的个人和整体的 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即是希望把自我为中心的 价值观转化为以群体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观。
上方的 ,此部分 取自宋代大书法家米巿手迹,选用古代书法家的 手迹表达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 ,诠释 “不为良医,即为良相”,医儒不分家的博大精 深民族人文情怀。 下方的 八卦图案 代表中医药的根 源—易经哲学思想,发源于其上的两枝橄榄枝和 整体绿色的主色调代表生命、希望,以厚重绿色 铺陈、时尚简洁黑白色调点缀,辅之以古朴的汉 书文字、简洁的造型风格,诠释着中医思想的博 大精深。其整体设计寓古典于现代,藏时尚于雅 致,表达着生命、希望、平和、中庸、和谐、人 文、自然的中华医学思想。
(二)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医院文化是在长期 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医院硬文化和医院软文化两大方面。医院硬文化主要 是指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医疗设备、医院建筑、医院环境、 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效益等有形的东西,其主体是物。医 院软文化是指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 色的思想、意识 、观念等意
一、中医药文化 (一)中国文化(北京京科肝泰医院内部教材)

中国文化,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 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 汉文化,是指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 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诸子百家文 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发展而成,其地域 上超出了中国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学术上讲的中国文 化,中华文化,华夏文化中的“中国”、“中华”、“华 夏”是同义词,皆指黄河、长江流域一带。

中医起源详细介绍

中医起源详细介绍

中医起源详细介绍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它是一种以维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为目标的医学体系。

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黄帝时期,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1. 医经与医书的起源中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经和医书。

《黄帝内经》是最重要的医经之一,相传是中国古代的帝王黄帝亲自编写,在该经典中记载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

其他重要的医经还包括《难经》、《伤寒杂病论》等。

这些医经成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中医理论的形成中医理论的形成是在与外来文化和学说的交流和融合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在中国迅速兴起。

其中,道家、阴阳家和五行家的观点对中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尤其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家的“阴阳平衡”观念,为中医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3. 中医学派的形成中国古代的中医学派众多,其中以张仲景的“伤寒论”和王叔和的“金匮要略”最为著名。

张仲景是汉朝时期的医学家,他的《伤寒论》系统阐述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被誉为中医方剂学的奠基人。

王叔和是晋朝时期的医学家,他的《金匮要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并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中医的发展与传播中医在古代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的理论日臻完善。

中医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学派和疗法。

同时,随着人类对医学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医的疗效也逐渐得到了验证和肯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前来求医。

5. 中医的国际影响与现代发展中医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中医药的理论和疗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

中医的疗效也在国际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和研究。

而随着现代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中医也在不断融合现代医学,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医学模式。

诸子百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诸子百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诸子百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主要学派,有六家、十家、十二家之说。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儒家儒家是先秦诸子中,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儒家传承千年,至今不衰。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部分信封的都是儒家的学说。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代表作品是《论语》、《孟子》、《荀子》思想正名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张。

他的弟子子路问他替卫君治理国政从何入手时,他说:“必也正名乎?”接着他讲了正名的理由,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孔子的正名思想是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反对臣杀其君,子杀其父的越礼行为。

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

孔子所以提出正名,是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违礼僭越现象而发的,但这一问题的提出,成为名实之辩的发端,在哲学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仁学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诸子百家思想与中医药的渊源探析

诸子百家思想与中医药的渊源探析

PPT文档演模板
诸子百家思想与中医药的渊源探析
“致中和”与中医思想
•中庸思想对治疗法则的影响
•“阳盛”或“阴盛”相当于“过”,“阴虚” 或 “阳虚”相当于“不及 ”,“过”与“不 及”都将产生疾病,要“无过无不及”亦即 “阴平阳秘”,才能“精神乃治”
•《伤寒明理论》:“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 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 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 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
•气贯长虹、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典范: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PPT文档演模板
诸子百家思想与中医药的渊源探析
•儒道释与中医药
•儒家思想与中医药 •道文化与中医药 •佛教与中医药
PPT文档演模板
儒家生命的人文关怀
尊天之德,以人为本
•《荀子 ·礼论》:“天地者,生之本也。” •《礼记 ·礼运》:“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 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 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 也。’ •朱熹《朱子语类》):“人受天地之气而生”, “人气便是天地之气” ,指出人有自然之特质。
PPT文档演模板
诸子百家思想与中医药的渊源探析
•儒家思想与中医药
儒家生命的人文关怀
笃谨孝道,养身待为
•孝道是儒家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也是奉养父母的准则, 珍惜生命,养护身体又是孝道的重要内容
•《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身体发肤,受 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 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一、原始社会时期:中医药的起源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

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

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神农就是炎帝,相传炎帝为了解决子民常误食毒草,不治而亡的问题,决心亲尝百草,鉴别药毒,确定药性。

这期间也多次中毒,幸亏有茶解毒。

经过不断尝试,他发明了药草疗疾,这就是中药的重要起源。

黄帝时代,中医理论逐渐形成。

二、先秦时期:中医理论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下,医药卫生逐渐摆脱巫术的制约而趋于独立发展,由于人们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药物知识不断丰富,所以中医药学理论由此产生而发展形成。

医界也是人才辈出,秦有名医医缓和医和,齐有长桑和徒弟扁鹊。

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相传《难经》为他所著,这是一部古典医籍,其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

三、秦汉时期:中医药学获得重大发展秦汉时期中医药学取得了重大发展。

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

它是秦汉以前数千年用药经验的朴素总结,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

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深研古典医籍,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

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隋唐时期:医药学空前鼎盛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稳定繁荣和内外交通的发达,为医药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

诸子百家之医家

诸子百家之医家

医家之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身高约合现今1.61米。 字元化,沛国谯(今 华佗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 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 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 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 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 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 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 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 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 脱疾苦。

张仲景

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 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 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 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 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 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 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 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 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 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 则的医学专着,是中国医学史上 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 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 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 有 巨 一 书 李 珍 当 太 三 珍 神 家 其 神 宗 身 李 研 王 湖 濒 正 几 著 书 籍 时 再 时 医 年 三 * 学 父 宗 高 时 究 府 北 湖 种 。 * 八 珍 此 被 院 后 十 肯 * 李 万 德 约 珍 * “ 省 脉 十 文 在 是 百 曾 只 一 是 * 八 于 尤 言 历 合 * 历 奉 蕲 学 时 字 国 我 余 参 任 些 专 又 岁 向 其 闻 二 三 现 字 祠 春 》 二 年 的 内 国 种 考 职 庸 为 被 时 劳 重 十 今 东 正 是 县 、 十 ( 译 外 明 * 历 了 医 宫 推 * 动 视 一 ” 当 蕲 璧 七 《 本 均 以 结 代 一 弄 廷 荐 被 人 本 年 公 * 地 州 * 米 年 奇 或 有 前 合 有 年 得 服 上 民 草 ( 元 兼 名 镇 号 武 * 编 经 节 很 药 自 关 * 乌 务 京 群 * 公 ) 濒 管 医 昌 湖 成 八 译 高 物 身 医 便 烟 的 任 众 并 元 人 湖 良 。 的 北 脉 《 本 的 学 经 药 辞 瘴 医 学 富 李 年 医 楚 太 * * 蕲 考 本 。 评 的 验 及 职 气 疗 习 有 时 ) 所 医 王 生 性 州 * 年 》 草 另 价 总 和 其 回 。 机 。 实 珍 事 召 院 于 别 ( 卒 ) 等 纲 着 * 结 调 乡 李 构 李 践 继 务 去 学 判 明 男 今 于 。 书 目 有 已 性 查 。 时 * 时 精 承 。 任 术 。 武 * 。 》 1.63 1518 1593

诸子百家思想与中医药的渊源探析

诸子百家思想与中医药的渊源探析

儒家思想与中医药
儒家生命的人文关怀
尊天之德,以人为本
《荀子 ·礼论》:“天地者,生之本也。” 《礼记 ·礼运》:“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 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 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朱熹《朱子语类》):“人受天地之气而生”, “人气便是天地之气” ,指出人有自然之特质。
气贯长虹、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典范: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儒道释与中医药
儒家思想与中医药 道文化与中医药 佛教与中医药
道文化与中医药
道家与道教关系 道文化核心内容 道文化对中医药的影响
道文化创始人-老子 老子(前571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 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 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 国都洛邑任守藏吏,相传晚年著成五千言《道 德经》后,骑青牛出函谷而去,飘然不知所终。
道文化核心内容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今 安徽蒙城)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 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 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儒家思想与中医药
中华传统文化四大支柱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儒道释与中医药
内容提示:
“儒、道、释”对中医药学思想的影响

中医药健康文化

中医药健康文化

中医药健康文化中医药健康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融合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经验,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中医药健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医药健康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医理论逐渐形成。

其中,《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为后世中医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形成了丰富的医学体系。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成为中医临床治疗的基石。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则汇集了前人的经验,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核心理论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核心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阴阳五行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构成的,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

脏腑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经络系统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气血津液理论则强调气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气血的盛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三、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健康文化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手段。

中药治疗是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选用适当的中药组合以达到治病目的。

针灸治疗则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效果。

推拿和拔罐则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缓解病痛。

四、中医药健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的优秀传统,挖掘整理古代医学典籍,培养中医药人才,传承中医药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加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应用。

五、结语中医药健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诸子文化与中医药战国末期,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建立体系、创立学派的学术大争鸣、大发展的重要时代。

在这一非常时期中,使以往长期积累的大量文化资料、思想资料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春秋时期官学垄断地位的被打破、禁锢的学术思想被释放,于是“诸子百家之学”的兴起和争鸣便应运而生。

虽然号称“百家”,实际仅有十个学术流派。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论,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所举十家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包括上自春秋下至秦汉的众多学者。

在这十家学术流派中,对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墨、道、法四大学派。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很自然地渗透于其中,并用以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解决相关的医学问题。

本章就“诸子百家”学术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影响作以述尧,在解析中医药理论形成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论证《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道家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老子是其创始人及学术代表人物,后经战国中期的杨朱、关尹、尹文、宋鈃、庚桑楚、子华子等齐国“稷下学宫”知名学者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当时较大的思想流派之一。

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

继承老子思想的主要有战国时期的庄子,后人往往并称“老庄”,以概先秦道家学派。

主要观点为:道气论、无为论、辩证观。

道气论1.道为“无”,是宇宙的本原,先天地的客观存在。

道有体用,从道体看,它是宇宙的本原,作为“天下之始”,道是“无”。

从道用看,它是法则秩序,具有昼行不殆、对立统一、天人一体、自然为本、无为五部委等客观规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德经》第25章)作为宇宙本原的“道”,其生成宇宙万物的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42章)这是用数学公式来表示道生万物的过程。

一为道之最初生成物。

一分为二,即阴与阳。

阴阳和而产生第三者,再繁衍而生万物。

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首章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表明“无”即是“道”,“有”则为“一”,实际也包括“二”、“三”以至万物。

可以表示为:“道”(无)“一”(有)“二”(阴阳)“三”(阴阳和合)“万物”。

2.“道”为气,道即是气,气即是道;道为“一”,通天下一气耳。

(气一元论)稷下道家明确直接地以“精气”名“道”,提出了精气学说,建立了气一元论。

《管子·内业》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

”精气不仅为万物生成的本根,也是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起源,这种把人们的思想、智慧归结为“精气”运动的产物,是唯物地解释形神关系所作的最初尝试。

3.“道”为规律,是无为无形的宇宙本初的自然节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25章)“道”字古已有之,本义为道路,引申为法则、方法或主张、学说、德行。

在法则、规律的层面上,《道德经》认为道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具有永恒性、运动性。

(二)无为论无为论是道家的基本理论之一,强调人到应同天道一样,顺乎万物之自然,遵从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对人为的干扰、征服和破坏。

但人道又不完全等同于天道,人道要有人的参与,不是无任何作为,要因势利导、因性任物、因民随俗,给外物创造条件,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

“无为”实际上是一种合乎自然的”有为”。

《道德经》39章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9章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6章云:“致虚极,守静笃。

”庄子将老子无为的思想向消极方向作了发展,主张超脱形骸,物我两忘;同时把“自然”同“为”和“无为”结合在一起思考,明确提出了对“自然”的“因”和“顺”,即因顺自然。

《淮南子》也通过“因”界定为“无为”,并吸收儒法精神,把因君势依法度、因臣资用众能、因民性得民心、因风俗行教化纳入无味的实际行动中,从而实现了对无为理论的创造性发挥,使无为与有为达到了有机整合。

(三)辩证观老子是先秦时代的辩证法大师,开创了尚柔、主静、贵无的辩证体系。

1。

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务对立统一(依存、联系)的现象和规律。

在《道德经》中列举出大量对立的概念。

如:美丑,难易,长短,高下,前后,有无,损益,刚柔,强弱,祸福,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虚实,阴阳。

它们都是对立的统一,一方不存在,对方也就不存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2章)2。

老子概括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指出事物都向它的相反方向变去,这种变化是道的运动。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58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道德经》76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德经》40章)3。

老子据事物向对立面转化这一原则,提出了认识世界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要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

这种片面强调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后制先的观点也反映了其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3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78章)(四)对中医药理论的影响道家学说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黄帝内经》的天人观、生命观、养生观、疾病观等,无不显示着浓厚的道家色彩,其中反复出现的“道”、“一”、“虚”、“静”等字,似仍保持着老庄之学的原义。

道气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建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黄帝内经》反复强调“道在于一”,并提出了“天地之道”、“阴阳之道”、“经脉之道”、“营气之道”、“卫气之道”、“持脉之道”、“标本之道”等,强调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性。

同时,《黄帝内经》直接继承了稷下道家的精气说,把精气(或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生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并进一步解决了精气与形神之间的辩证关系。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藩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深刻影响《黄帝内经》养生和治法理论。

形成了《内经》法时守度、因势利导的治疗观念和顺应自然、恬淡虚无的养生方法。

《内经》在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下,不仅运用阴阳的对立统一和五行的生克乘侮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并进一步提出了“升降出入”、“邪正虚实”、“寒热进退”、“病之逆从”、“正治反治”、“补虚泻实”、“标本缓急”等诸多对立的概念,在更深层次上反映辩证思维的特征。

二、儒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於道为最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曲阜)人。

儒家传人将孔子的言论辑成《论语》,体现了孔子的主张。

战国时孔子有影响的继承者为孟子、荀子等人。

汉代董仲舒弘扬孔子之学,为汉武帝所采纳,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文化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

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一)儒家文化的基本思想理念1。

仁者爱人“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孔子视之为最高的道德原则,礼的理论基础。

在《论语》及儒学的其他著述中,仁的思想一以贯之。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智。

子曰:知人。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礼记·中庸》)经儒家的宣扬,仁成为最高的道德观念和必备的品质。

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把自己与天地万物视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仁与不仁不两立,仁是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标准,忠君孝亲治国安邦的精神武器。

要而言之:(1)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仁”;(2)道德精神:宗法伦理中心主义;即“礼”,表现:孝、慈、仁、义、礼、知、信、忠、亲、勇、诚。

儒家的道德精神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但也导致中国古代政治上重人治、轻法制,在认识上重德性、轻知性的弊端。

2.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也称为中庸观、中和观。

中和观念在中国早已产生,《尚书》即有“允厥执中”、“作稽中德”之语,《易经》也反复提到“中行”、“中正”、“中节”等,皆为“尚中”思想。

至《论语》正式提出了中庸的概念,孔门后代又多有发挥。

《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何宴《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郑玄注:“中和之为用。

庸,用也。

”《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学而》:“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以节之,矣不可行也。

”至《礼记·中庸》又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中庸观,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尚书》、《论语》到《礼记》,“中”所表示的是正确的方法,“和”所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