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方式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GDP的缺陷:“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

比如,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宏观经济学复习要点: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复习要点: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复习要点: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和宏观经济政策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和要点,帮助读者复习和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计算,以反映出整体经济状况。

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等指标。

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总价值的指标。

通常分为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各个产业的增加值总和来计算GDP;支出法是通过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净出口等来计算GDP;收入法是通过劳动者、资本所有者以及政府所得的工资、利润和税收来计算GDP。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总收入,包括劳动报酬、利息、租金和利润等。

国民收入的增长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总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股息等;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整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和维持经济稳定。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运行的方式。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采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采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的措施,以遏制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整体经济运行的方式。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常采取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应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则采取提高利率或减少货币供应的措施来遏制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目录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1)第二节核算GDP 的两种方法 (2)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第二节跨期消费理论 (6)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对 GDP 概念的理解1.一国或一地区:是地域概念,不是国民概念GDP 包含本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及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某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 包括本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和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 与GDP 关系:GNP =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GDP +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2.一定时期内:是流量,不是存量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的变量。

3.是本期生产的,不是销售的4.是最终产品,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既包括商品的价值,也包括劳务的价值6.市场价值7.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习题演练】1.(判断)一家企业去年的存货到今年还没有卖出去便发生了腐烂,这导致今年的G DP 下降。

()2.(单选)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单选)下列()应该计入G DP。

A.新旺面包厂进货2吨面粉B.家庭主妇莉莉求便宜,到批发市场购买了 200 公斤面粉,打算放着慢慢用C.小张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了奇虎 360 公司的2 万股股票D.以上各项都不计入GDP第二节核算G DP 的两种方法一、支出法(一)支出法的含义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基本问题或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与争论、开放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决定,那么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一套方法。

现行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支出循环流程:从产出或收入计算社会生产总值结果必然相同,因为根据会计规则:买者购买产品支出必然等于这些产品卖者收入。

每一次影响支出交易也必定影响收入,每一次影响收入交易也必定影响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涵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

在这个概念中几个关键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市场价值1.GDP测度是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般是一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这里强调地域概念是因为要和国民概念相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

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疏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国内生产总值。

按国土原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要减去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

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创造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按国民原则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加上国外要素收入挣额(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要素收入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要素收入)。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或:GDP=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思考: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答:1991年以前,美国一直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懂,从1991年起改为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测量一国居民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收入(工资,利润,利息),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同类报酬.与GNP不同,GDP不考虑从国外获得报酬和支付给国外报酬.它是一国在国内实际生产产品和劳务测量值.GDP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产量标准计量,因为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在传统上比在美国重要得多.由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1991年以后也开始用GDP.作为衡量产量主要测量,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对其他国家经济比较更加容易些.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开放度越大理GDP作为测量收入重要性也越大.此外,由于来自国外要素收入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GDP数据较易获得;由于相对GNP而言,GDP 是经济中就业潜力一个较好测量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遭国投资,解决是东道国就业问题,所有这些原因,都表明把GDP作为经济中产生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和企业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国民生产总值(GDP):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可以用来衡量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产出(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劳动力、加大投资等手段来实现。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由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热等因素引起。

5.失业:失业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就业的人数。

失业率是衡量失业程度的指标,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状况。

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控制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手段。

7.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

8.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9.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从高度增长(扩张期)到低迷(衰退期),然后再回到高度增长的循环过程。

经济周期会引起产出、就业和通胀等变动。

10.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比率,用来衡量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宏观)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宏观)

四、完整的收入循环模型
政府部门 G 要素市场 厂商部门
出 口 产 品 出 口 收 入
T
家庭部门 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 国外部门
I
C
S
进 口 支 出
进 口 产 品
X
M

以家庭部门而言,家庭收入Y用于缴纳
税收T和消费支出C,剩余的资金就成为储
蓄S,所以
Y≡ C+ S + T (2.6)
以厂商部门而言,厂商总收入用于支付
1、GDP与GNP的相同之处 • 这两者都是指一个国家,在一 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市场价值的总和。
两者相同之处中需强调以下五点: 计算期 —— 一年内。 A 、反映计算期问题 , 说明国民收入是流 量,而不是存量。 B、不包括已有的商品的交易。 • 例如: 古董、旧房子的交易额(二手货
A国 1000 1200 1500
B国 1000 1200 1800
零售商出售面包
GDP 总计
1800
1800 1800
工农业生产总值
5500
4000

对农业来说,面粉是最终产品。对工业
来说,面粉是中间产品,每个环节之间具
有投入、产出的关系。一个国家工农业生 产总值远远大于GDP。
市场价值 • 表明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要经过市场交 换,这样才能产生价格和市场价值,有了 市场价值才能加总。
济成分的多种组合,现在国际通用GDP指 标。

统计常住居民——人的指标比较麻烦, 统计所在地的指标比较简便。从GDP 指标 的使用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没有单纯的“国货”。
应以 “境内工业”来替代 “民族工业”。 从GDP 指标的使用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

宏观经济学第2讲

宏观经济学第2讲
28
恒等关系
由于将存货视为支出的一部分和将利润算 为销售和支出的差额,这使产出总是等于 支出,产出总是等于收入。这种关系就是 核算体系的恒等关系,但它并非关于经济 如何运行的表述。
产出=支出;产出=收入
29
二、核算方法之一:支出法的内容
GDP = 总支出 AE(Aggregate Expenditure)
公债利息
36
注意
后两者不计入GDP,我们要把与生产无关的, 既不提供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带来 的价值排除在GDP 的计算之外。
37
4、净出口,计为 :NX = X ― M
X为出口,M为进口,出口应通过国外对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
• 在GDP的统计中,为什么要减去进口M呢? 原因是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 买中既包括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又包括 进口品,只有从这三项支出中剔除对进口 品的购买支出,才能准确地衡量GDP。
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外国公民从 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 B、小于
49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对 B、不对 C、可能对也 可能不对
50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51
4、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外国要素在国内收入
17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的总和。
18
(2)GNP: 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无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呆 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所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GNP。
常住居民包括:常住本国的本国公民 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 常住本国的外国公民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民经济的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定义:➢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国民原则➢GDP是以国境为界,即本国境以内的所有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记入该国的GDP,它强调境内工业。

➢GNP是以国民为界,即本国国民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都记入该国的GNP,它强调的是民族工业。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2、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又称成本法。

收入法计算公式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3、生产法: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反映GDP的来源。

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

三种核算方法总结➢生产法(增加值法) GDP = 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

➢支出法GDP = C + I + G + (X - M)➢收入法GDP =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企业间接税、转移支付+ 折旧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1)产出=收入。

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

2)产出=支出。

最终销售=最终支出。

第三节与GDP相关的其它经济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一)含义: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 • • • • • • • • •
4、市场交易原则:价值双向转移 市场交易:计入GDP 商品 卖方 买方 货币 非市场交易 家务劳动 :难题 ,不计入 农民自给自足的产品,我国计入 转移支付 :不计入 赠与:不计入 5、货币计算原则—-便于比较和加总,
• (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 GDP:按国土原则核算
• 3、政府购买(G) • 政府购买的各种商品 • 政府支付的劳务费 •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 4、净出口(X-M) • 净出口=出口-进口
支出法:GDP=C+I+G+(X-M)
• (二)收入法(成本法) • 各种要素所得加总得出GDP。 1、工资:劳动收入 酬金:包括应缴纳的工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津贴:工资补充 • 福利费:住房补贴等 2、净利息 =本期得到的利息-本期支付的利息 • 包括利息税 • 不包括个人之间因借贷发生的利息和购买政府 • 债券而得的利息 3、租金 个人出租土地收入 • 个人出租房屋收入 • 个人居住自己房子的“估算租金”: 4、非公司企业收入 指个体医生、农民和个体商贩的综合 性收入。
第二章 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MPS和SNA体系 MPS和SNA为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适应计划经济管理 需 要,由前苏联建立,以后为前东欧各国、中国、古巴 蒙古等国采用。 • SNA:国民帐户体系。由英国威廉。配第创立;1939 年在凯恩斯指导下逐步完善;1953年和1993年在联合 国的组织下进行补充和修订,被大多数国家采用。我 国在92年放弃MPS,使用SNA体系,与国际接轨,便 于横向比较同时又有我国特点,便于和历史比较。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总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总结

⾼鸿业《西⽅经济学》第⼗⼆章国民收⼊核算知识点总结第⼗⼆章国民收⼊核算⼀、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分⽀的诞⽣可以迫溯到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通论》出版之前的时代,“古典主义”的思想占据着经济学界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经济问题的考察⼤都集中在微观领域。

在《通论》出版之后,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宏观的⾓度出发来分析经济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

宏观经济学通过宏观经济数据来衡量整体经济运⾏的状况,在解释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般理论。

3、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1)实际国内⽣产总值GDP:是指⽤以前某⼀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通货膨胀率:是报告期物价⽔平同基期物价⽔平的⽐率,⽤来飾量物价上升的速度。

(3)失业率:衝最失去⼯作的劳动⼒的⽐例。

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祢为劳动⼒,失业者占劳动⼒的百分⽐就是失业率。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者的联系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第⼆,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为的分析⾃然也离不开个体⾏为的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法。

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般价格⽔平和产出⽔平。

(2)⼆者的区别第⼀,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问题。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即:GNP=GDP+NFP2。

国内生产净值NNP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公式为NNP=GNP-D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4。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各种所得税6。

价格指数=某一年度的名义变量值/实际变量值7.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A支出法GDP=C+I+G+NX(其中NX表示净出口)B。

收入法GDP=要素收入+间接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间接税C。

增值法GDP=各部门的增加值的和8。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经济恒等式1)简单的两部门(只包括生产和消费)经济恒等式:C+S=Y=C+I或S=I2)三部门的经济恒等式:政府的作用I+G=S+T即I=S+T-G.其中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T<G 时,差额为预算赤字。

3)四部门的循环流量模型:对外贸易的作用.公式为Y=C+I+G+(X—M)其中X为出口,M为国外要素收入总和.9.实际支出=意愿支出+非意愿支出10。

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11。

企业的意愿投资=实际投资—非意愿投资=I–非计划存货投资12.消费函数为C=a+bYd其中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bYd为引致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

13。

平均消费倾向(0〈APC<1)APC=边际消费倾向(0〈MPC<1)MPC=ΔC/ΔYd14。

平均储蓄倾向APS=S/Yd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d=1—b储蓄函数:S=Yd—C=—a+(1—b)Yd15。

p42APC+APS=S/Yd+C/Yd=1MPS+MPC=ΔC/ΔYd+ΔS/ΔYd=116。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 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 X-M
? 【C】消费 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 ? 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从产生的角度,产出的价值全部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等形式支付给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构成他们的 收入。从总量上看,一个经济的总产出价值之和必然等于其 总收入之和。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总产出的去向无非是两个:销售+存货。 而销售是最终消费者的支出,存货是生产者的支出。因此, 从整个社会来看,总产出=市场购买总支出+存货总投资支出。 即: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投资率 (%)
34.9 34.5 37.0 35.2 37.3 38.0 37.4 38.0 39.2 42.3
消费率 (%)
65.4 65.5 64.1 62.0 61.7 58.2 58.7 59.8 58.2 55.5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2、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是指把生产要素所 有者的收入加总得出GDP的方法。“产出等于 收入”
企业卖不掉的产品可以看作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 存货投资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3) GDP衡量的是 市场价值 ,是将经济中生产的
多种不同物品按市场价格计算后的市场价值加总。
不包含在GDP中的活动
家 庭 内 的 家 务 活
千万别和你的 保姆结婚吆!
没有市场定价 志
(无偿性行为 ),就不计入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12章笔记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从本章开始我们进入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内容的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以,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本书涉及一下五个方面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五、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征1.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

2.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

以免重复计算。

3.是一定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价格总和。

4.是当年生产的卖掉与存货(存货投资)之和。

5.是流量而非存量。

6.是一个地域概念。

三、GDP(总产出)恒等于总收入、总支出。

即三量相等因为GDP(总产出)是市场价值总和,而市场交换的卖价应等于买价。

并且,GDP 从理论上讲应归要素提供者所得。

GDP的计算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生产环节产值价值增值总收入被西方经济学定义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

现以纺纱的价值增值5为例种棉(假定投入为0 )属中间产品15 15(15-0)假定:劳动报酬工资为 2纺纱(属中间产品)20 5(20-15)假定:资本报酬利息为 1.5织布属中间产品30 10(30-20)假定:土地报酬地租为0.5制衣属中间产品45 15(45-30)利润:被定义为价值增值总和减其他要素报酬后的余额。

1销售给消费者属最终产品50505(50-45)增值合计50总收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5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求得)。

包括四部分:1、消费支出(C)。

2、投资(I)。

《宏观经济学》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讲商品市场均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Y-E)模型国民收入核算等式: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从“总产出=总支出”来看,产出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因素。

从“总收入=总产出”来看,产出取决于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个生产要素。

在经济危机后的大萧条时期,总需求是制约总产出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提出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总需求决定。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围绕总需求分析,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分析产品市场。

在产品市场上,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总收入(Y)恰好等于总支出(E),则有Y=E,当Y=E时得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模型称Y-E模型。

第一节消费一、消费与储蓄•消费(C)是居民户对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储蓄(S)是指收入中除用于消费外的余额。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是:C=f(Y)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S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是:S=f(Y)•②长期消费函数:C=by 其中b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长期储蓄函数:C=(1-b)y(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①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C=c/y•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S=s/y•②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c/△y•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S=△s/△y消费与储蓄的关系•Y=C+S•APC+APS=1•MPC+MPS=1(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20122012-5-18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第 3 - 5节
16
第四节
从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PI?别高兴得太早。 ?别高兴得太早。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四、个人可支配收入 1、含义:个人收入减去按法律规定应 、含义: 缴纳的所得税以后的金额 2、与PI的关系:DPI=PI-个人所得税 的关系: 、 的关系 - 消费C+储蓄S =消费 +储蓄
21
第五节
国民收入基本公式
三、四部门模型 4、推论 、 (1)I+(X-M-Kr)=S+(T-G) ) ( - - ) ( - )
私人国内总投资+可支配的外国资产 私人 私人国内总投资 可支配的外国资产=私人 可支配的外国资产 储蓄+政府储蓄 储蓄 政府储蓄
(2)I=S+(T-G)+(M-X+Kr) ) ( - ) ( - )
PI
DPI
18
第五节
国民收入基本公式
总方针:支出 收入 收入, 总方针:支出=收入,殊途同归 一、两部门模型 两部门经济 1、主角:居民户 厂商 、主角: 居民 企业 2、支出Y=C+I 、支出 3、收入Y=C+S 、收入 GDP=NDP=NI=Y 结论:恒等式I=S 结论:恒等式
研究国民收 入的法宝
20122012-5-18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第 3 - 5节
6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 驾马车” 驾马车”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X-M)
20122012-5-18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 第 3 - 5节
7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支出法 (三)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 直接税

支出
间接税
政府部门
进出口 资本往来
进口 关税 国际市场
进口
国民收入
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 框架
短期
总需求曲线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国际市场
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
长期
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本书框架
1. 宏观经济学导论——第12章 2. AE—NI模型——第13章 3. IS—LM模型——第14章、15章、16章 4. AD—AS模型——第17章 5. IS—LM—BP模型——第19章、第20章 6. 研究和探讨诸如通货膨胀和紧缩、就业和失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是50美元 各中间产品的增殖值为50美元
所以,各中间产品与劳务的增值之和就是最终产 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小麦
100
——
面粉
120
100
面包
150
120
总计
370
增值 100 20 30 150
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的关系
收入(支)
产出(收)
工资和薪金 利息 地租 利润 总计收入
20,000 生产出成品(纱) 15,000 减:购买原料棉花
5,000 10,000 50,000 产出(增值)
200,000 150,000
50,000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 法
➢生产法 ➢支出法 ➢收入法
2.支出法
• (1)消费C/居民个人消费 • ——不包括建设住宅的支出 • (2)投资I/私人总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新资本品)
• ——非住房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 ——住房投资:居民购买新建住房 – ——存货投资:存货使企业的资本存量增加 • (3)政府购买G •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 • (4)净出口X-M
GDP的核算方法
1.生产法
➢生产法:就是将生产各阶段增加的价 值加起来。即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 又叫增值法。
GDP n PQ i1 i i
1.生产法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增值
小麦
100
——
100
面粉
120
100
20
面包
150
120
30
总计
370
150
2.支出法
➢支出法:就是从购买最终产品支出角度看社 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 GDP=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X-M) GDP = C + I + G +(X-M)
5) 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GDP与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土原则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原则
➢GDP是以国境为界,即本国境以内的所有 生 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记入
该国的GDP,它强调境内工业。
➢GNP是以国民为界,即本国国民的生产要 素 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都记入该国的GNP,
3.收入法
➢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
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
最终产品价值,又称成本法。 GDP=工资
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
2.如何理解GDP的概念
概念
1) 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 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
2) 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是个流量。
3) GDP仅仅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 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4) 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 个地域概念。
GDP与GNP
➢GDP与GNP的关系: GDP = GNP – 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部分
+ 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单位:美元
0美元
15
农民
种子、化肥价值
棉花
20 纺纱厂

织布厂
30
45
50
制衣厂
售衣商
消费者
布匹
成衣
成衣
新创造价值:15+5+10+15+5=50美元 最终产品的价值:50美元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与方法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国民经济中宏 观问题的学问。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收入与产出水平—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就业与失业——就业问题 通货膨胀——物价问题 经济周期——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货币与银行对经济的作用 国际收支与汇率 宏观经济政策
业、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第18、21章 7. 主要经济学流派——第22章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计量指标 • ——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 概念
1.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0
15
农民
种子、化肥价值
棉花
20 纺纱厂

织布厂
30
45
50
制衣厂
售衣商
消费者
布匹
成衣
成衣
单位:万美元
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的关系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GDP=总产出 总产出=新增价值 新增价值=总收入 总收入=总支出
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 关系
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例) 单位:美元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核算方式 Macroeconomics
本章知识梳理
宏观经济学导论

国民

支出法 收入

GDP 概
GDP 核
的基


指 标

收入法
本公 式
GNP 、 NDP 、 NI 、 PI 、 DPI 等。
二部门:I≡S
三部门:I≡S+(T-G) 四部门: I≡S+(T-G)+(M-X+Kr)
二、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与区别
2.区别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市场四分和经济主体四分:
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 经济主体:家庭、企业、政府、外贸
要素市场 劳动及其它生产要素
厂商部门
证券 投资 货币市场
储蓄 家庭部门

商品和服务




产品市场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量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边际分析 均衡分析 短期和长期分析
存量与流量分析
——存量(stock):一定时点上存在的量值。 ——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量值。
存量与流量
二、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与区别
1.联系
对总体经济行为分析离不开对个体经济行 为分析,即宏观经济分析有其微观基础。 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 总,即对微观经济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 济未必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