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细胞病理学检查,[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颈部淋巴结解剖及病理(课件)
![颈部淋巴结解剖及病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1c4e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7.png)
颈部淋巴结解剖及病理 (课件)
本课件将以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解释介绍颈部淋巴结的解剖、分类和结构, 生理功能,常见疾病,病理变化研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颈部淋巴结解剖简介
详细探索颈部淋巴系统的构造,解释淋巴液循环的重要性,以及淋巴结在颈部的位置和连接。
颈部淋巴结的分类和结构
介绍不同类型的颈部淋巴结,如表浅组和深层组,以及它们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颈部淋巴结的生理功能
解释颈部淋巴结在免疫系统中的重结疾病
介绍颈部淋巴结炎、肿瘤和其他常见疾病的症状、风险因素和治疗选择。
颈部淋巴结病理变化的研究
探讨颈部淋巴结病理变化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深入了解淋巴结病变的形态学 和分子机制。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介绍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流程,包括临床检查、生物组织学、影像学和分子诊断。并深入探讨治疗方法的选 择和效果评估。
结语和总结
回顾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总结颈部淋巴结解剖和病理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临 床实践的启示和挑战。
本课件将以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解释介绍颈部淋巴结的解剖、分类和结构, 生理功能,常见疾病,病理变化研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颈部淋巴结解剖简介
详细探索颈部淋巴系统的构造,解释淋巴液循环的重要性,以及淋巴结在颈部的位置和连接。
颈部淋巴结的分类和结构
介绍不同类型的颈部淋巴结,如表浅组和深层组,以及它们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颈部淋巴结的生理功能
解释颈部淋巴结在免疫系统中的重结疾病
介绍颈部淋巴结炎、肿瘤和其他常见疾病的症状、风险因素和治疗选择。
颈部淋巴结病理变化的研究
探讨颈部淋巴结病理变化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深入了解淋巴结病变的形态学 和分子机制。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介绍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流程,包括临床检查、生物组织学、影像学和分子诊断。并深入探讨治疗方法的选 择和效果评估。
结语和总结
回顾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总结颈部淋巴结解剖和病理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临 床实践的启示和挑战。
淋巴结检查PPT课件
![淋巴结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9e007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b.png)
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 发病灶。
淋巴结肿大按其分布可分为 局限性和全身性:
教育资源网
一、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引起。如: 口腔感染可引起颌下淋巴结炎性肿大; 扁桃体炎可引起颈深淋巴结上群的淋巴
结肿大。 初起时柔软,有压痛,慢性期则较硬,
但仍可缩小或消退。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链霉素过敏反 应及急、慢性淋巴结炎等亦可有全 身性淋巴结肿大。
教育资源网
何杰金病和淋巴肉瘤可有淋巴结迅 速肿大,连成巨块,淋巴结坚实而 有弹性,无移动性,无痛及压痛, 多出现于颈部或锁骨上,左多于右, 其次为腋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颈部淋 巴结肿大明显,有疼痛,但不化脓。
教育资源网
何杰金病 肿大的淋巴结肿部位
何杰金病 颈部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 淋巴结肿大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颈项部淋巴结肿大
颌下淋巴结炎
2.淋巴结结核
常见于颈部血管周 围,大小不等,易 与周围组织粘连; 干酪性坏死后则出 现波动感,破溃后 形成瘘管,愈合后 有收缩性瘢痕。
3.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癌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Fra bibliotek橡皮感, 无压痛。
Virchow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而无其他颈部淋巴结肿大者 称之。提示腹腔内(食管下段、胃 肠、肝、卵巢、睾丸、肾及肾上腺 等)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
教育资源网
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胸腔内(支 气管、食管、纵隔等)有癌细胞沿右侧 淋巴管向上转移。
左 胃 , 右 肺
右锁骨上淋巴结
恶性肿瘤淋巴转移
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性白血病可有全身淋巴结中度 肿大,不粘连、光滑、无痛、能活 动,不化脓破溃。
淋巴结肿大按其分布可分为 局限性和全身性:
教育资源网
一、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引起。如: 口腔感染可引起颌下淋巴结炎性肿大; 扁桃体炎可引起颈深淋巴结上群的淋巴
结肿大。 初起时柔软,有压痛,慢性期则较硬,
但仍可缩小或消退。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链霉素过敏反 应及急、慢性淋巴结炎等亦可有全 身性淋巴结肿大。
教育资源网
何杰金病和淋巴肉瘤可有淋巴结迅 速肿大,连成巨块,淋巴结坚实而 有弹性,无移动性,无痛及压痛, 多出现于颈部或锁骨上,左多于右, 其次为腋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颈部淋 巴结肿大明显,有疼痛,但不化脓。
教育资源网
何杰金病 肿大的淋巴结肿部位
何杰金病 颈部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 淋巴结肿大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颈项部淋巴结肿大
颌下淋巴结炎
2.淋巴结结核
常见于颈部血管周 围,大小不等,易 与周围组织粘连; 干酪性坏死后则出 现波动感,破溃后 形成瘘管,愈合后 有收缩性瘢痕。
3.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癌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Fra bibliotek橡皮感, 无压痛。
Virchow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而无其他颈部淋巴结肿大者 称之。提示腹腔内(食管下段、胃 肠、肝、卵巢、睾丸、肾及肾上腺 等)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
教育资源网
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胸腔内(支 气管、食管、纵隔等)有癌细胞沿右侧 淋巴管向上转移。
左 胃 , 右 肺
右锁骨上淋巴结
恶性肿瘤淋巴转移
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性白血病可有全身淋巴结中度 肿大,不粘连、光滑、无痛、能活 动,不化脓破溃。
皮肤淋巴结诊断ppt课件
![皮肤淋巴结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e975252e3f5727a4e9624d.png)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滑车上淋巴结:左手扶托患者左腕部,屈 肘90°,以小指抵在肱骨内上髁上,右手 的食、中、无名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 头肌间沟中纵行、横行触摸。同法检查右 侧。
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分为两组, 一组与腹股沟平行,一组与股动脉平行, 以右手横向、纵向触摸左右两侧腹股沟部 位的淋巴结。
皮肤颜色
发红:毛细血管充血、血流加速及红 细胞量增多所致 。
在生理情况下见于运动、饮酒后 ; 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性疾病,如肺炎
球菌肺炎、肺结核、猩红热、阿托品 及一氧化碳中毒等。 持久性发红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皮肤颜色
发绀 (cyanosis) 是皮肤呈青紫色,常出 现于口唇、耳廓、面颊及肢端。见于还原 血红蛋白增多或异常血红蛋白血症。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腋窝淋巴结:病人坐位,也可仰卧位,医 生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先检 查左侧,医生左手握住患者左腕部向外上 方屈肘外展抬高约 45°,右手指并扰,掌 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滑动触 诊,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内侧壁、前壁, 再翻掌向外,同时将病人外展上臂下垂, 触诊腋窝外侧壁。同法检查右侧。
皮肤颜色
色素沉着 (pigmentation) 是由于表皮基 底层的黑色素增多所致的部分或全身皮肤 色泽加深。生理情况下,身体的外露部分, 以及乳头、腋窝、生殖器官、关节、肛门 周围等皮肤色素较深。如果这些部位的色 素明显加深, 或其他部位出现色素沉着, 则提示为病理征。
妇女妊娠期间,面部、额部出现棕褐色对 称性色素斑称为妊娠斑;老年人也可出现 全身或面部的散在色素斑,称为老年斑。
皮肤颜色
色素脱失:当缺乏酪氨酸酶致体内酪氨酸不 能转化为多巴而形成黑色素时,即可发生色 素脱失。临床上常见的包素脱失,有白癜、 白斑及白化症。
淋巴结病理学ppt课件
![淋巴结病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f5e91452ea551811a68703.png)
四、免疫组化技术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没有免疫组化的辅助,简 直不可想象!抗体选择原则=形态基础+抗体特性
1、对淋巴结各种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各种抗体深入的了 解,可以使抗体的应用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严格遵守制备淋巴结切片的技术至关重要!
1、标本切取后立即将新鲜标本送检; 2、收到标本后立即切开、取材; 3、对拟用于石蜡包埋的标本(厚度≤3mm为宜)置
于10%的福尔马林缓冲液(组织与固定液按1:4 ~5)中固定; 4、切片用锋利的切片刀,保持切片平整无刀痕,厚度 ≤5um,2~3μm是比较理想 ; 5、对新鲜淋巴结切面进行印片,是对组织切片检查有 用的补充。
故清晰可见。
(四)被膜及小梁
1、纤维被膜(纤维囊)通常较薄; 2、纤维组织由纤维被膜呈梁柱状插入淋巴结
(淋巴窦也紧挨着这些梁柱状纤维组织); 3、正常情况下,小梁状结构常不明显; 4、小梁存在,说明淋巴结结构未破坏或未完
全破坏。
第二节 淋巴结活检及注意事项
P
一、淋巴结部位的选择及切取要求
活检淋巴结部位的选择极为重要!!
一、淋巴组织的分布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淋巴结的发育及功能特点
1、胚胎时期第二个月开始发生,为非常幼稚的淋巴管; 2、出生后皮质和髓质逐渐明显,数周后才出现初级淋
巴滤泡及浆细胞; 3、数月后婴儿的淋巴结即与成人相似,但功能尚不完善; 4、青春期后功能很强大; 5、次级淋巴滤泡的出现取决于抗原的刺激; 6、60岁以后,淋巴结功能退化明显。
※次级淋巴滤泡是抗原刺激B细胞的结果,有极向性,分明区和暗区
套区
1、由密集排列深染的小 淋巴细胞构成,多为记忆 细胞,有的是浆细胞的前 身; 2、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 与初级滤泡的B细胞相同, 而与生发中心的B细胞不 同; 3、表达IgM+D,Bcl-2+, CyclinD1+。
一般检查淋巴结PPT课件
![一般检查淋巴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2836a2f61fb7360a4c6543.png)
常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Lymph nodes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Lymph nodes
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 细菌感染:布氏杆菌病、血行弥散型肺结核、
麻风 螺旋体感染:梅毒、鼠咬热、钩端螺旋体病 原虫与寄生虫感染:黑热病、丝虫病
Lymph nodes
外侧淋巴结群
腋窝外侧壁
胸肌淋巴结群
胸大肌下缘深部
肩胛下淋巴结群
腋窝后皱襞深部
Lymph nodes
中央淋巴结群
腋窝内侧壁近肋骨 及前锯肌处
腋尖淋巴结群
腋窝顶部
Lymph nodes
滑车上淋巴结
位于上臂内侧 内上髁上方3~4cm处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间沟内
Lymph nodes
检查方法
视诊和触诊 要注意局部征象
皮肤是否隆起 颜色有无变化 有无皮疹、瘢痕、瘘管等
也要注意全身状态
Lymph nodes
触诊是检查淋巴结的主要方法
示、中、环三指并拢 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
触诊
是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的滑动
Lymph nodes
检查滑车上淋巴结
以左(右)手扶托被检查者左(右)前臂 以右(左)手向滑车上由浅及深进行触摸
Lymph nodes
发现淋巴结肿大
部位、大小、数目 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 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Lymph nodes
Lymph nodes
颈后淋巴结
Lymph nodes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Lymph nodes
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 细菌感染:布氏杆菌病、血行弥散型肺结核、
麻风 螺旋体感染:梅毒、鼠咬热、钩端螺旋体病 原虫与寄生虫感染:黑热病、丝虫病
Lymph nodes
外侧淋巴结群
腋窝外侧壁
胸肌淋巴结群
胸大肌下缘深部
肩胛下淋巴结群
腋窝后皱襞深部
Lymph nodes
中央淋巴结群
腋窝内侧壁近肋骨 及前锯肌处
腋尖淋巴结群
腋窝顶部
Lymph nodes
滑车上淋巴结
位于上臂内侧 内上髁上方3~4cm处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间沟内
Lymph nodes
检查方法
视诊和触诊 要注意局部征象
皮肤是否隆起 颜色有无变化 有无皮疹、瘢痕、瘘管等
也要注意全身状态
Lymph nodes
触诊是检查淋巴结的主要方法
示、中、环三指并拢 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
触诊
是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的滑动
Lymph nodes
检查滑车上淋巴结
以左(右)手扶托被检查者左(右)前臂 以右(左)手向滑车上由浅及深进行触摸
Lymph nodes
发现淋巴结肿大
部位、大小、数目 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 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Lymph nodes
Lymph nodes
颈后淋巴结
皮肤淋巴结诊断ppt课件
![皮肤淋巴结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5265f0d5bbfd0a795673cd.png)
蜘蛛痣与肝掌
皮肤小动脉未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称为 蜘蛛痣。
分布区域: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内。
检查方法: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 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消退,去除后复出现。
产生原因:一般认为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 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此外 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处常发红,加压 后褪色,称为肝掌,发生机理与蜘蛛痣相同。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内容
发现肿大淋巴结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 数目、硬度、压痛、移动度,局部皮肤有 无红肿、疤痕及瘘管等。
淋巴结肿大原因及临床意义
局部淋巴结肿大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核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全身淋巴结肿大 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 病等。
诊断学
内容
问诊 体格检查 病历书写基本方法 实验诊断 器械诊断 诊断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
体格检查
基本方法 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 皮肤 淋巴结) 各部位检查
学习要求
• 掌握皮肤粘膜检查的内容 • 掌握皮肤粘膜检查方法 • 掌握皮肤粘膜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中度:全身组织均见组织水肿, 指压后可 出现明显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重度: 全身组织严重水肿, 身体低位皮肤 紧张发亮, 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 胸腔、 腹腔等浆膜腔内可见积液, 外阴部亦可见 严重水肿。
皮下结节
检查皮下结节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 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浅表淋巴结检查采用双手或单手触诊法, 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并注意使局部皮 肤或组织放松。
查颌下淋巴结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 颈部淋巴结:让被检查者头稍低,并偏向
淋巴瘤PPT完整版pptx-2024鲜版
![淋巴瘤PPT完整版pptx-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65fda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5.png)
2024/3/28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 和生活态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7
引导患者加入淋巴瘤患者互助组织或参加相 关活动,与病友交流经验,获取更多帮助和 支持。
2024/3/28
22
06
淋巴瘤的研究与展望
2024/3/28
23
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1
淋巴瘤分子分型研究
通过对淋巴瘤的分子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了 更精确的分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2 3
免疫治疗研究 针对淋巴瘤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如 CAR-T细胞疗法等,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
淋巴瘤PPT完整版pptx
2024/3/28
1
CATALOGUE
目录
2024/3/28
• 淋巴瘤概述 •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 • 淋巴瘤的检查与诊断 • 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 • 淋巴瘤的并发症与风险 • 淋巴瘤的研究与展望
2
01
淋巴瘤概述
2024/3/28
3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
2024/3/28
7
淋巴组织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淋巴组织
遍布全身,包括淋巴结、 淋巴管、脾脏等,是免疫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3/28
结构特点
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等构成,具有 过滤淋巴液、产生免疫应 答等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课件淋巴组织疾病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课件淋巴组织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42e7c1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a.png)
参加康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Part Five
病毒感染:如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细菌感染:如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遗传因素:某些淋巴组织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淋巴组织疾病
瘤
淋巴瘤的病理 学特征:包括 细胞形态、组 织结构、免疫
表型等
淋巴瘤的病理 学诊断:通过 病理切片、免 疫组化、基因 检测等方法进
行诊断
淋巴瘤的治疗: 包括化疗、放 疗、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等, 近年来靶向治 疗和免疫治疗 取得了显著进
展
Part Four
化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是最 常用的治疗方法
淋巴瘤类型:不同 类型淋巴瘤的预后 不同
疾病分期:早期淋 巴瘤预后较好,晚 期淋巴瘤预后较差
治疗方案:化疗、 放疗、靶向治疗等 治疗方案对预后的 影响
患者年龄、性别、 身体状况等个人因 素对预后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规律作 息、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等
定期复查,监测 病情变化
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
骨髓检查:有助于发现骨髓受累,判断预 后
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 可评估淋巴瘤的分布和侵犯范围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免疫学等, 可评估淋巴瘤对机体的影响和预后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淋巴瘤的类型和 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淋巴瘤的分类: 根据病理学特 征,可分为霍 奇金淋巴瘤和 非霍奇金淋巴
研究目标:开发新型淋巴组织疾病治 疗药物
研究方法:药物筛选、临床试验、药 理研究等
研究进展:已发现多种具有潜在治疗 效果的药物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 淋巴组织疾病 ppt课件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 淋巴组织疾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cf3a4ea58da0116d174971.png)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 淋巴组织疾
11
病 PPT课件
●Immunophenotype and
karyotype
▲常阳性抗体:CD19,CD20(常为弱阳性), CD22,CD79a,CD43,CD5, CD23
▲常阴性抗体:CD10,cyclinD1。 假滤泡CyclinD-1(+)
▲瘤细胞表面表达弱IgM或IgD
●Morphology
结节状生长 —瘤性滤泡
( follicular pattern )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 淋巴组织疾
14
病 PPT课件
中心和中心母细胞组成 随病程进展,中心母细胞数量↑ 滤泡型→弥漫型,恶性程度↑
中心细胞
中心母细胞
比小淋巴细胞稍大,核皱折,
小淋巴细胞3倍↑,核空泡状,
仁不清,浆稀少—小核裂细胞
2
病 PPT课件
●Clinical Features
▲主要累及儿童和青年,男多
T-ALL占儿童ALL的15%
T-LBL占LBL的85%~90%
少数成人也可发生
▲所有T-ALL病例都有累及血液和骨髓,典型表现为白 细胞计数升高,常伴纵隔肿块或其他组织肿块
▲约50%的T-LBL表现为生长迅速的纵隔肿块,胸水 常见。其他可累及部位为淋巴结、皮肤、肝、脾、 Waldeyer环、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
▲肿瘤内核分裂少 副免疫母细胞和前淋巴细胞可见核分裂
▲浸润骨髓-结节状、间质性、弥漫性或混合性 以小淋巴样细胞为主,假滤泡结构少见
▲骨髓前淋巴细胞数量↑占10-55% 诊断—CLL伴前淋巴细胞增多
副免疫母细胞数量增多—副免疫母细胞亚型 大量中心母细胞、免疫母细胞融合成片 —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Richter综合征)。 少数病例见浆样分化 ▲脾脏CLL/SLL改变白髓较红髓明显
NKT细胞淋巴瘤PPT
![NKT细胞淋巴瘤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70a8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3.png)
生活调养建议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 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适度运动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 力,促进康复。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身体健 康。
心理支持与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
诊断标准
建立了更为精确的诊断标准,通过病理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了诊断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治疗方案
针对NKT细胞淋巴瘤,已开发出多种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有效延 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进一步探索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靶点。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免疫疗法、基因疗法等。
临床试验与药物评估
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评估新型治疗方法在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 效果和安全性。
患者管理和生活质量改善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患者管理和支持服务。
潜在的治疗策略与新技术
01
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细胞或免疫调节剂来激 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
免疫调节剂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如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
化疗药物
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用于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其他治疗手段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 心理压力。
营养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
康复治疗
在治疗后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日 常生活能力。
治疗方案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鉴别课件ppt1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鉴别课件ppt1](https://img.taocdn.com/s3/m/7166e03fb9f3f90f77c61b55.png)
变细胞做形态学检查比病理切片所见更清晰。 葡萄糖脑苷脂病又称高雪(Gautier)病 。 郎格罕细胞(Langerhan)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肿瘤转移: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淋巴结;
1.郎格罕细胞(Langerhan)细胞组织细 颈淋巴结群;
表现为无限制增殖的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大量增殖,占据和破坏了淋巴结正常组织结构,同时还引起淋巴结内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细 胞浸润,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
结构性异常
巨淋巴结增生症(GLNH)是一种少见病, 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多无症状,为异源性 的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亦称为血 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GLNH于1954年 由Castleman首先发现,故又称其为 Castleman病。
组织细胞性增生肿大 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病因不明者若无手术禁忌一般需常规做淋巴结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可做淋巴结印片对其病
骨髓检查及血清学检查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浆细胞瘤恶 性组织细胞病高雪病尼曼一匹克的诊断有决定 性意义必要时应做骨髓病理学检查对于转移性 癌肿虽难以识别原发部位但对识别转移性癌细 胞有决定性意义。
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做嗜异性凝集 试验效价在1:80以上有临床价值>1:200可诊 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疑有钩端螺旋体 病者可做凝集溶解试验超过1:400效价为阳性 对疑有性传播疾病者可做HlV抗体梅毒血清学检 查对疑有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反应性淋 巴结肿大时应做相应血清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淋巴结穿刺活检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 且位置表浅者可用细针穿刺活检。
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 病因不明者若无手术禁忌一般需常规做淋 巴结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可做淋巴结 印片对其病变细胞做形态学检查比病理切 片所见更清晰。
1.郎格罕细胞(Langerhan)细胞组织细 颈淋巴结群;
表现为无限制增殖的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大量增殖,占据和破坏了淋巴结正常组织结构,同时还引起淋巴结内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细 胞浸润,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
结构性异常
巨淋巴结增生症(GLNH)是一种少见病, 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多无症状,为异源性 的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亦称为血 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GLNH于1954年 由Castleman首先发现,故又称其为 Castleman病。
组织细胞性增生肿大 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病因不明者若无手术禁忌一般需常规做淋巴结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可做淋巴结印片对其病
骨髓检查及血清学检查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浆细胞瘤恶 性组织细胞病高雪病尼曼一匹克的诊断有决定 性意义必要时应做骨髓病理学检查对于转移性 癌肿虽难以识别原发部位但对识别转移性癌细 胞有决定性意义。
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做嗜异性凝集 试验效价在1:80以上有临床价值>1:200可诊 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疑有钩端螺旋体 病者可做凝集溶解试验超过1:400效价为阳性 对疑有性传播疾病者可做HlV抗体梅毒血清学检 查对疑有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反应性淋 巴结肿大时应做相应血清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淋巴结穿刺活检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 且位置表浅者可用细针穿刺活检。
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 病因不明者若无手术禁忌一般需常规做淋 巴结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可做淋巴结 印片对其病变细胞做形态学检查比病理切 片所见更清晰。
(2024年)最新淋巴瘤ppt课件
![(2024年)最新淋巴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ea9bf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d.png)
基因敲入技术
通过基因敲入技术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淋巴 瘤细胞,从而改变其生物学行为或增强其对药物的 敏感性。
单细胞测序技术
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深入了解淋巴瘤细胞 的基因表达谱和异质性,为个性化治疗提供 精准依据。
2024/3/26
26
THANKS
2024/3/26
27
2024/3/26
02
小分子靶向药物
针对淋巴瘤细胞特定的信号通路或蛋白,设计小分子药物进行干预和治
疗。
0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蛋白,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淋巴瘤细胞
。
24
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2024/3/26
CAR-T细胞疗法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使其表达能够识别并攻击淋巴瘤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CAR) 。
12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超声检查
对于浅表淋巴结和腹部淋 巴结的肿大具有较高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可辅助判 断淋巴结的性质。
2024/3/26
CT检查
能够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 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 有助于发现深部淋巴结肿 大及评估淋巴瘤的分期。
MRI检查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 发现脑膜、脊髓等部位的 病变。
最新淋巴瘤ppt课件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淋巴瘤概述 •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学 • 淋巴瘤的检查与诊断 • 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
01
淋巴瘤概述
2024/3/26
3
定义与分类
2024/3/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片内见到具有诊断意义的类 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及干酪 样坏死。 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杆菌
恶性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针吸细胞学检查优点、缺点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
恶性淋巴瘤:
是原发于淋巴组织或淋巴结的恶性肿 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以颈部为主,其次是纵隔和腋窝,伴 有发热、夜汗、皮肤瘙痒、体乏和体 重下降等表现,晚期可出现后腹膜淋 巴结、肝脾和(或)骨髓受累。
4.出针、涂片 :抽吸后立即将吸出的组织 液 (有时混有血液 )涂片。
5.染色 :采用瑞氏法染色。 6.染色结束后 ,用生物显微镜检查
正常淋巴结穿刺涂片标本淋巴细胞占95﹪以上, 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其余5﹪为幼淋巴细 胞、原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慢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
免疫组化技术 细菌学检查; 电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 基因重排分析; DNA倍体分析; 基因表达谱。
方法
1.询问病史 ,了解病情 ,检查淋巴结肿大 的部位、大小、硬度、压痛及粘连程 度。
2.消毒 :常规碘酊消毒 ,一般不需要做局 部麻醉
3.进针 :术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肿大 的淋巴结 ,右手拿套有 7号针头的 2 0 ml干燥针筒 ,刺入淋巴结的皮质部。 抽吸 :用左手固定针头和针筒 ,右手拉 开空针芯 ,反复抽吸数次。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
1.肿大的体表淋巴结(直径大于0.5米); 2.皮肤、皮下和其他部位可触及的软组织 肿物; 3.口腔、鼻腔、眼球及球后、甲状腺、乳 腺、睾丸、前列腺、肛门等部位可触及 的肿物; 4.借助影像学方法可以定位的深部肿物。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禁忌症:
1.肿物随血管搏动,高度怀疑动脉瘤或 肿物邻近生命重要器官及大血管等; 2.患者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病史; 3.肿物过小; 4.肿物部位较深并且活动度大; 5.患者全身衰竭,不能耐受检查; 6.局部有炎症或变态反应。
慢性淋巴结炎
本病常见,多有局部慢性感染 引起,好发于颈部、颌下和腹 股沟等处 涂片内有大量小淋巴细胞,夹 有少量转化的淋巴细胞及组织 细胞,有吞噬现象
急性淋巴结炎:
早期病变涂片内有大量小淋巴 细胞,及少量转化的淋巴细胞 及组织细胞 炎症转为急性化脓性时,见大 量中性粒细胞及其退化、坏死
结核性淋巴结炎:
霍奇金淋巴瘤
细胞学诊断主要依据是出现典型的 R-S 细 胞 ( Reed-Sternberg cell,R-S cell)及其变异型R-S细 胞,背景是各种反应性增生样淋巴 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细胞学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多以 一种细胞为主。细胞丰富,多弥散分布, 细胞核有异型性,可见核膜皱褶,核沟 深浅不一。
淋巴结细胞病理学 检查,
淋巴结定义、组成 淋巴结功能
淋巴结定义:属周围淋巴样器官,位
于淋巴管汇集部位,是淋巴细胞定居 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的场所。
正常淋巴结组成:主要为皮质,髓质,
淋巴滤泡
全 身 有 500 ~ 600 个 , 重 量 1000g , 0.1~0.3cm,淋巴结肿大根据深浅部位分 2种,一种表浅淋巴结肿大(颈部、锁骨、 腋下、腹股沟);另一种深部淋巴结肿大, 组织器官及脏器间质中
13) 边缘区增生:厚度增加
3.副皮质区的病变
4.淋巴窦的病变
主要病症 :
淋巴结肿大
慢性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 恶性淋巴瘤
巨大淋巴结增生 结节病
假性淋巴瘤
淋巴结转移瘤
血清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检查方法分类 淋巴结针吸活检
※淋巴结针吸活检
是用细针穿刺病灶吸出少量的细胞成分 作涂片观察病灶部位肿瘤性或非肿瘤性 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的诊断细胞学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
1.该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安 全可靠、经济实用、简单快速、准确率高 等优点,深受欢迎,便于推广。 2.对结核性淋巴腺炎,可免遭手术切除做 病理引起伤口不愈合及瘘道形成的痛苦 3.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是最好的选择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 反应。 2.淋巴结肿大或疼痛常表示其属区范围内的 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变。 3.按淋巴结分布规律检查淋巴结的情况,对 诊断和了解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4.淋巴结对病毒的过滤效果不佳
特点 主要病症
1.被膜增厚
特点
2.滤泡增生--滤泡增大、增多、 生发中心形成
针吸细胞学检查优点:
1.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利于普及。 2.操作安全,副作用小,诊断周期短。 3.如有多个肿物,可同时取材,或同一 肿物多点取材,便于比较。 4.应用范围广泛。 5.创伤小,穿刺部位不需缝合 。
针吸细胞学检查缺点:
1.仅能观察病变组织的细胞形态特征, 没有组织结构,更不能观察肿瘤细胞 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及破坏。 2.在取材部位不准确或取样量较少的 情况下,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 3.可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但对肿瘤 的分型和分类不够准确。
恶性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针吸细胞学检查优点、缺点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
恶性淋巴瘤:
是原发于淋巴组织或淋巴结的恶性肿 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以颈部为主,其次是纵隔和腋窝,伴 有发热、夜汗、皮肤瘙痒、体乏和体 重下降等表现,晚期可出现后腹膜淋 巴结、肝脾和(或)骨髓受累。
4.出针、涂片 :抽吸后立即将吸出的组织 液 (有时混有血液 )涂片。
5.染色 :采用瑞氏法染色。 6.染色结束后 ,用生物显微镜检查
正常淋巴结穿刺涂片标本淋巴细胞占95﹪以上, 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其余5﹪为幼淋巴细 胞、原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慢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
免疫组化技术 细菌学检查; 电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 基因重排分析; DNA倍体分析; 基因表达谱。
方法
1.询问病史 ,了解病情 ,检查淋巴结肿大 的部位、大小、硬度、压痛及粘连程 度。
2.消毒 :常规碘酊消毒 ,一般不需要做局 部麻醉
3.进针 :术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肿大 的淋巴结 ,右手拿套有 7号针头的 2 0 ml干燥针筒 ,刺入淋巴结的皮质部。 抽吸 :用左手固定针头和针筒 ,右手拉 开空针芯 ,反复抽吸数次。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
1.肿大的体表淋巴结(直径大于0.5米); 2.皮肤、皮下和其他部位可触及的软组织 肿物; 3.口腔、鼻腔、眼球及球后、甲状腺、乳 腺、睾丸、前列腺、肛门等部位可触及 的肿物; 4.借助影像学方法可以定位的深部肿物。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禁忌症:
1.肿物随血管搏动,高度怀疑动脉瘤或 肿物邻近生命重要器官及大血管等; 2.患者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病史; 3.肿物过小; 4.肿物部位较深并且活动度大; 5.患者全身衰竭,不能耐受检查; 6.局部有炎症或变态反应。
慢性淋巴结炎
本病常见,多有局部慢性感染 引起,好发于颈部、颌下和腹 股沟等处 涂片内有大量小淋巴细胞,夹 有少量转化的淋巴细胞及组织 细胞,有吞噬现象
急性淋巴结炎:
早期病变涂片内有大量小淋巴 细胞,及少量转化的淋巴细胞 及组织细胞 炎症转为急性化脓性时,见大 量中性粒细胞及其退化、坏死
结核性淋巴结炎:
霍奇金淋巴瘤
细胞学诊断主要依据是出现典型的 R-S 细 胞 ( Reed-Sternberg cell,R-S cell)及其变异型R-S细 胞,背景是各种反应性增生样淋巴 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细胞学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多以 一种细胞为主。细胞丰富,多弥散分布, 细胞核有异型性,可见核膜皱褶,核沟 深浅不一。
淋巴结细胞病理学 检查,
淋巴结定义、组成 淋巴结功能
淋巴结定义:属周围淋巴样器官,位
于淋巴管汇集部位,是淋巴细胞定居 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的场所。
正常淋巴结组成:主要为皮质,髓质,
淋巴滤泡
全 身 有 500 ~ 600 个 , 重 量 1000g , 0.1~0.3cm,淋巴结肿大根据深浅部位分 2种,一种表浅淋巴结肿大(颈部、锁骨、 腋下、腹股沟);另一种深部淋巴结肿大, 组织器官及脏器间质中
13) 边缘区增生:厚度增加
3.副皮质区的病变
4.淋巴窦的病变
主要病症 :
淋巴结肿大
慢性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 恶性淋巴瘤
巨大淋巴结增生 结节病
假性淋巴瘤
淋巴结转移瘤
血清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检查方法分类 淋巴结针吸活检
※淋巴结针吸活检
是用细针穿刺病灶吸出少量的细胞成分 作涂片观察病灶部位肿瘤性或非肿瘤性 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的诊断细胞学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
1.该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安 全可靠、经济实用、简单快速、准确率高 等优点,深受欢迎,便于推广。 2.对结核性淋巴腺炎,可免遭手术切除做 病理引起伤口不愈合及瘘道形成的痛苦 3.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是最好的选择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 反应。 2.淋巴结肿大或疼痛常表示其属区范围内的 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变。 3.按淋巴结分布规律检查淋巴结的情况,对 诊断和了解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4.淋巴结对病毒的过滤效果不佳
特点 主要病症
1.被膜增厚
特点
2.滤泡增生--滤泡增大、增多、 生发中心形成
针吸细胞学检查优点:
1.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利于普及。 2.操作安全,副作用小,诊断周期短。 3.如有多个肿物,可同时取材,或同一 肿物多点取材,便于比较。 4.应用范围广泛。 5.创伤小,穿刺部位不需缝合 。
针吸细胞学检查缺点:
1.仅能观察病变组织的细胞形态特征, 没有组织结构,更不能观察肿瘤细胞 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及破坏。 2.在取材部位不准确或取样量较少的 情况下,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 3.可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但对肿瘤 的分型和分类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