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启蒙》案例分析

《月光启蒙》是五年级第十册中的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的母亲及美好的童年生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一、我的教学思路

我抓住“月光启蒙”展开教学,首先设问:当你们轻轻地合上课本,闭上眼睛的时候,在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呢?

然后抓住课文重点——歌谣、童谣展开教学。

学习歌谣部分,主要用“找读法→学吟唱→明道理”的主法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对故乡的爱、母亲勤劳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理解“母亲吟唱的这些淳朴的歌谣,如月光一般无声地洒在我的心里,像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让作者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含义,——这就是月光下的启蒙。

教学童谣部分,主要的教学方法:一是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跟着拍子读、点名读、齐读等,体会童谣的特点;二是说,说自己读童谣时从中得到的感受,说自己对这些童谣的理解,说自己的发现。

最后总结全文,升华母爱,延伸,凸显母爱的主线。将少年时为我唱歌谣的年轻聪慧的母亲,与患到老年痴呆、失去记忆、只是一个劲冲着我对笑的母亲,放在一起,让学生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冲击波,让学生充分地去想,去体验、去说。这既是一个听、说、读、写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特别是我们亲人,在学生记忆中抹上浓厚的人文底色。

在整个教学中,我设计了比较精美的教学导语,这样做的想法: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二是这样优美的语句对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也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的过程。为了方便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我制作了课件,中既有精美的画面,也有动听的歌谣,还有一些具体的教学流程,这样一些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中的不足。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一是因为课前5分钟的没有利用好。课前没有与学生进行一些互动,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对话中进入教学。以致于学生上课时比较紧张,迟迟不能进行角色,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反馈不通畅,整个教学过程中,气氛不够活跃。(同时,学生在课前没有充分的预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2、“对话”问题。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比孩子早一步解读教材,其实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和“排雷兵”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对“对话”在备课中是早有预设的。对于预设,在备课中我是相当细致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设想了许多情境,同时也设计了必要的引学过程。但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预设,这其实就不再是真正的“对话”了。

3、“评价”问题。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我在评价上做得总欠火候,表现在:用重复学生的话代替评价;评价的时机把握不够自然,其实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适时的示范都是评价,往往“无声胜有声”。学生是否从评价中获益,并有所提高,是评价有效与否的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对朗读的评价是重点,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从评价中理解课文应该怎么读好,读出味道。如对歌谣的朗读第一次我是意图让孩子在理解第四节的基础上读得柔美、深情。第二次则是让孩子在理解歌谣含义的基础上读出文字蕴涵的意韵。但在教学中,因为评价的意向性不够明确,孩子没有读到位就急于推进教学,而使读的层次体现得并不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