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单相交流电路(新区201)分析

合集下载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使用交流电表对单相电路进行电气参数测量的方法和技巧;3.研究电阻、电感和电容对单相交流电路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交流电源;2.电阻箱;3.电感器;4.电容器;5.交流电表;6.示波器;7.实验电路板等。

三、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可由以下公式表示:U(t)=I(t)*Z(t)其中,U(t)表示电压,I(t)表示电流,Z(t)表示电路的阻抗。

四、实验步骤:1.搭建单相交流电路,并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使用交流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测量数值;3.分别改变电阻值、电感值和电容值,记录测量数值;4.将测得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在示波器上进行观察和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测量得到的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如下表所示:元件,电压(V),电流(A)-------------,---------,---------电阻,10,1电感,15,0.9电容,8,1.2(在此插入示波器图像)通过实验数据和波形图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电阻对电流波形没有影响,电压和电流保持相位一致;2.电感对电流波形产生相位差,电流滞后于电压;3.电容对电压波形产生相位差,电压滞后于电流。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使用交流电表对单相电路进行电气参数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对电阻、电感和电容对单相交流电路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交流电路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单相交流电路的更多特性和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理论水平。

[1]《电路分析基础》,张朝晖,高等教育出版社;[2]《电路分析与设计》,罗杰斯、马库斯,电子工业出版社。

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单相交流电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电路之一,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研究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二、实验装置1. 电源:使用交流电源提供电压源。

2. 变压器:将高电压转换为适用于实验的低电压。

3. 电阻箱: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4. 电流表和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5.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单相交流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电源、变压器、电阻箱、电流表和电压表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2. 测量电压和电流:打开电源,调节变压器和电阻箱的参数,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

3. 记录数据:将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下来,并绘制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

4. 计算功率: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值。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观察到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呈正弦波形,符合单相交流电路的特点。

其次,我们发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这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等元件引起的。

此外,我们计算得到的功率值表明,单相交流电路在不同负载下的功率变化较大,这与负载的阻抗有关。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受到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影响。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呈正弦波形,且存在一定的相位差。

在不同负载下,电路的功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我们得到了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元件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呈正弦变化,且相位差为90度。

不同电阻和电感的接入会对电路的电流和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1. 引言单相交流电路是电工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了解交流电路的特性对于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以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

2. 实验目的- 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掌握测量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分析不同元件对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影响。

3. 实验装置- 交流电源;- 电阻箱;- 电感;- 电压表;- 电流表;- 示波器。

4. 实验步骤4.1 搭建基本的单相交流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和电感。

4.2 调节交流电源的电压,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4.3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4.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

4.5 更换不同电阻和电感,观察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变化。

5.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均呈正弦变化的波形。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流和电压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差。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约为90度,符合理论的预期。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电阻和电感的接入会对电路中的电流和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电阻增加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功率也相应减小。

而当电感增加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加,功率也相应增加。

这与电阻和电感对电流的阻碍和促进作用相吻合。

6.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我们通过测量和分析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得出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相位差为90度的结论,并且验证了电阻和电感对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影响。

7.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加深了对交流电路的理解。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加深对交流电路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设备,示波器、交流电压表、直流电压表、交流电压表、电阻箱、电感箱、电容箱、电源、开关、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

实验原理:单相交流电路由交流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来描述电路的性能。

实验步骤:1. 将电路连接好,接通电源。

2. 调节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3. 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4.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波形图和参数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阻抗、相位差等参数,进而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了实验中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对交流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连接不正确、仪器操作不熟练等,但通过仔细检查和及时调整,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

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单相交流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交流电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中的不足和改进意见: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数据的记录不够详细、数据处理方法不够科学等,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加以改进,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就是本次单相交流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引言: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是电工类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的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本文将对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实验背景: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是通过连接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对交流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一般为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参数可以通过实验设备进行调节。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按照电路图连接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

2. 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

3. 记录数据:将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4.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数据处理:1. 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出波形图。

通过观察波形图,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相位差、谐波等现象。

2. 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它们的有效值。

有效值是交流电路中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计算功率、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3. 相位差的计算: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它们之间的相位差。

相位差是交流电路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判断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的特性。

4. 功率的计算: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它们的功率值。

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的核心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电路的能量转换效率。

数据分析:1. 电路的阻抗: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路的阻抗值。

阻抗是交流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电路对交流电源的响应。

2. 电路的功率因数: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路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电路的功率转换效率。

3. 电路的谐波含量: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出电路中的谐波含量。

实验三 单相交流电路

实验三  单相交流电路

实验三 单相交流电路——日光灯功率因数的提高一、实验目的1、了解日光灯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习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熟悉功率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3-1 日光灯电路 图3-2 日光灯等效电路日光灯结构如图3-1所示,由灯管、启辉器和镇流器(带铁芯的电感线圈)组成。

开关闭合时,日光灯管不导电,全部电压加在启辉器两触片之间,使启辉器中氖气击穿,产生气体放电,此放电产生的一定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与固定片接通,于是有电流通过日光灯管的灯丝和镇流器。

短时间后双金属片冷却收缩与固定片断开,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减小;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这时镇流器两端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使日光灯管两端电压产生400至500V 高压,灯管内气体电离放电,产生紫外线,涂在灯管内壁上的荧光粉吸收后辐射出了可见光。

日光灯点燃后,灯管两端的电压降为100V 左右,这时由于镇流器的限流作用,灯管中电流不会过大。

同时并联在灯管两端的启辉器,也因电压降低而不能放电,其触片保持断开状态。

由此可知,启辉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能自动接通和断开电路;镇流器除感应高压使灯管放电外,在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限流作用。

日光灯正常工作后,启辉器断开,灯管相当于一电阻R ,镇流器可等效为电阻R L 和电感L 的串联,所以整个电路可等效为一R 、L 串联电路,相当于一个感性负载,其电路模型如图3-2所示。

其中,镇流器是个电感量较大的线圈,所以整个电路功率因数不高。

若日关灯电路作为负载接入图3-3所示电路中(◎表示电流测量专用插口),则可采用在日光灯两端并联电容的方法来提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

其原理如图3-4所示,当未接电容时(C=0),电路总电流记为0I ,此时电路总电流即为流经日关灯电路电流LR I I =0;当并联接入电容C (C=C 1)后,电路总电流1I 减小(1I <0I ),且01cos cos ϕϕ>,总电路功率因素提高;当C 电容量增加过多时(称为过补偿),则总电流又将增大(2I >0I ),且02cos cos ϕϕ<。

单向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向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向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搭建单向交流电路,了解单向电路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深入理解交流电路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器材:
电源、交流电压表、电阻、电容、二极管、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
单向交流电路是指电流只能单向运动的交流电路,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阳极流向阴极,反向电流将会被二极管所禁止。

二极管的特殊非线性电阻称为二极管的导通电阻,其反向电阻称为反向电阻。

单向交流电路可以用来将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起到整流作用。

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搭建单向交流电路。

2. 开启电源,调整交流电压表的电压为2V。

3.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的电阻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电容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5. 测量电路中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的电压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6. 测量电路中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的电流值,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容器充电时稳定并且充电时间较短,当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电容器的放电时间较长,整流后的输出电压稳定且电流稳定。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向交流电路的原理和特点,学习了如何搭建单向交流电路,掌握了测量电路中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发现单向交流电路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例如将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交流电压的调整和稳定对于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对交流电压的调节,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掌握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压效果,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对调压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

实验装置:1. 交流电源:提供实验所需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电压为220V。

2. 变压器: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3. 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4. 滤波电路:对整流后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处理,使其更加稳定。

5. 调压电路:通过调节电路中的元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装置的接线图,将交流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调压电路依次连接。

2. 打开交流电源,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达到所需的实验电压。

3.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并记录下波形的峰值、峰-峰值和有效值。

4. 调节调压电路中的元件,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并记录下调节前后的输出电压值。

5. 重复步骤4,记录不同调节状态下的输出电压值,以评估调压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输出电压的波形为直流电压,具有较小的纹波。

2. 调节电路中的元件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连续调节,并且调节范围较大。

3. 调节电路的调压效果良好,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较高。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1. 变压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

通过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初步调节。

2.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通过整流电路的滤波处理,可以使输出电压的纹波较小。

3. 调压电路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电路中的元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进一步调节。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调压电路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实验三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实验三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信息与控制系统)姓名/学号:贾鑫玉/2012010541班级:自控1205班指导老师:白雪峰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交流调压感性负载时对移相范围要求。

二.实验内容1.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2.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本实验采用了锯齿波移相触发器。

该触发器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两只反并联晶闸管电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控制方式简单的优点。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由两只反向晶闸管组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NMCL—33组件3.NMEL—03组件4.NMCL-05(A)组件或NMCL—36组件5.二踪示波器6.万用表五.注意事项在电阻电感负载时,当α<ϕ时,若脉冲宽度不够会使负载电流出现直流分量,损坏元件。

为此主电路可通过变压器降压供电,这样即可看到电流波形不对称现象,又不会损坏设备。

六.实验方法1.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将NMCL-33上的两只晶闸管VT1,VT4反并联而成交流电调压器,接上电阻性负载(可采用两只900Ω电阻并联),并调节电阻负载至最大。

NMCL-31的给定电位器RP1逆时针调到底,使U ct=0。

调节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偏移电压电位器RP2,使α=150°。

合上主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f(t)的波形,调节U ct,观察不同α角时2.单相交流调压器接电阻—电感性负载(1)在做电阻—电感实验时需调节负载阻抗角的大小,因此须知道电抗器的内阻和电感量。

可采用直流伏安法来测量内阻,电抗器的内阻为R L =U L /I电抗器的电感量可用交流伏安法测量,由于电流大时对电抗器的电感量影响较大,采用自耦调压器调压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从而可得交流阻抗。

实验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分析

实验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分析

实验二 单相交流电路地研究一、实验目地1. 学习交流仪表及功率表地使用方法.2. 验证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总电压、电流与各元件电压、电流地相量关系.3.日光灯电路地连接.4. 熟悉功率因数提高地方法及功率地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当正弦电流通过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时,电路两端电压相量等于各元件电压地相量之和,即C L R U U U U ++=;当正弦电压加于电阻、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时,总电流相量等于各元件中电流地相量之和,即CL R I I I I ++=.2. 图4.1.5为日光灯电路,它由灯管A ,镇流器L 及启动器S 组成.日光灯为预热式阴极低气压汞气放电灯,灯管两端有预热灯丝K 1,K 2,管内充有稀薄氩气和少量水银,管内壁涂有一层荧光物质.镇流器是一个有铁芯地电感线圈.启动器由氖气泡、电容器和外壳构成,氖气泡内装有二个电极,一个为固定电极,另一个是由热膨胀系数不同地双金属片构成、并随泡内温度变换发生形变移位地可动电极.图4.1.5 实验原理图 图4.1.6 日光灯等效电路模型当电源接通后,启动器两极间地电压为电源电压.两极间发生辉光放电,双金属片受热形变,与固定电极接触,形成电流通路.这时灯管灯丝被加热而发射电子.启动器两极接通后,辉光放电即刻停止,等金属片冷却后,两极分开,所形成地电流通路被切断.在此瞬间,镇流器产主很高地反向电动势,加于灯管两端,迫使灯丝旁地电子在两极间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子碰撞水银分子,使其电离发出紫外线,紫外线又激发内壁上地荧光物质而发出可见光. 日光灯工作时,其两极间地电压较低,且只需一定地电流.镇流器在启动后起降压限流作用.日光灯工作时,灯管相当于一个电阻R L ,镇流器可等效为一个小电阻r 和电感L 地串联,启动器断开,整个电路可等效为一R 、L 串联电路,其电路模型如图4.1.6所示.三、仪器设备1. 电工实验装置(DG031)2.MF-10型万用表3. 功率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验证正弦交流电路中总电压、电流与各元件电压、电流地相量关系.(1)按图4.1.7接线.调节外加电压U =80 V ,测出电流及各电压值,记录于表4.1.4中图4.1.7RLC 串联电路图4.1.8 RLC 并联电路表4.1.4(2)按图4.1.8接线.测电压及各电流值,记录于表4.1.5中.表4-52. 日光灯电路连接及参数测量(1)按图4.1.9接线(不接电容).合上电源闸刀,观察日光灯点燃过程.图4.1.9日光灯电路(2)按表4.1.6地内容测量.表4.1.6(3)将并联电容由零逐渐增大,测出相应地值,记入表4-7中.表4.1.7五、预习内容1.阅读简述,了解日光灯地接线及工作原理.在图4.1.5电路中,如1,2之间断线,用万用表交流挡带电查找故障时,将表笔一端固定在6,那么U 61与U 62为多少?2.写出计算日光灯等效参数R L 、r 、L 和电路功率因数cos ϕ地公式.六、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内容1分别画出C L R U U U U ++=、CL R I I I I ++=地相量图. 2.完成表4.1.6、表4.1.7中地各项计算.3.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制I = f I (C )及cos ϕ = f (C )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4.日光灯支路地功率因数是多少?并联电容后,对其有无影响? 思考题1. 在交流电路中,基尔霍夫地两大定律地含义是什么?在形式上与直流电路有何差异?直流:在任何时刻,流入任一结点地电流(电压)代数和恒为零 交流:在任何时刻,流入任一结点地电流(电压)矢量和恒为零2. 日光灯电路中启辉器地作用是什么?若实验时无启辉器,你能否点燃日光灯?试简要说明.启辉器由双金属片组成,电路接通后,供电电压 通过填充气体引起辉光放电.由于两种金属片热膨胀系数不同,缓慢加热地接触片产生了相对弯曲,当接触片碰在一起时,通过镇流器和灯丝形成了串联电路,使一个相当强地电流将灯丝迅速加热.金属片接触后,辉光放电结束,金属片开始冷却,接触点弹开,电路断开连接,灯光点燃3. 为什么可用并联电容地方法提高功率因数?串联电容行不行?试分析之.电感和电容地 无功功率是异号地,在感性电路中并联电容,可以降低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串联电容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因为串联电容也可以降低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但是负载上地电压改变流入.4.在实验中,并入电容之后,灯管中流过地电流和消耗地功率变不变?总功率因数变不变?为什么?并联电容后,灯管两端地电压不变,电流也不改变,消耗地功率不变; 总功率因数会因为总无功功率减小而提高.实验三 三相电路一、实验目地1. 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地构成和使用方法.2. 掌握对称三相负载地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地关系.3.了解中线在供电系统中地作用.4. 学习三相功率地测量. 二、实验原理1.负载星形联接(如图4.1.10所示): I L =I P当负载对称时:P L 3U U =当负载不对称时: (1) 有中线:P L 3U U =(2) 无中线:各相电压有地过高,有地过低,在实验中注意观察. 2.负载三角形联接(如图4.1.11所示): U L =U P当负载对称时:P L 3I I =当负载不对称时,各相电流不对称. 3.三相负载接线原则联接后加在每相负载上地电压应等于其额定值. 4.三相功率地测量在三相电路中,三相负载消耗地总功率等于各相负载消耗地功率之和.测量三相负载地功率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一表法、二表法和三表法. 一表法:适用于三相对称负载.不管Y 接或∆接,只要能测量其中任一相负载地功率,则三相总功率为该值地三倍. 二表法:适用于三相三线制系统,不管负载对称与否和采用什么接法. 三表法:适用于任何三相负载.只要各相负载地电压电流均可测量.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只能用三表法测量三相功率,无论负载是否对称.三、仪器设备1.电工实验装置 2.功率表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量电源电压本实验采用线电压为220 V 地三相交流电源.测量该电源地线电压U AB 、U BC 、U CA 和相电压U AO 、U BO 、U CO ,并记录于表4.1.8中.表4.1.82.测量Y 形接法各种负载情况下地电压、电流按图4.1.10接线.根据以下4种情况分别测量各线电压、各相电压、各相电流、两中点间电压U OO',记录于表4.1.9中.(1)Y 形对称有中线:每相开3盏灯.(2)Y 形不对称有中线:各相灯数分别为1、2、3盏.观察灯泡亮度有无变化.(3)Y 形对称无中线:除去中线,每相开3盏灯.(4)星形不对称无中线:各相灯数分别为1、2、3盏,观察灯泡亮度有无变化,有何规律.表4.1.9星形接法数据表称 ABC O图4.1.10 Y 接电路AB C 图4.1.11 ∆接电路3.三相功率地测量(1)在有中线情况下,用三表法测三相负载对称及不对称时地功率,将测量数据记录于表4.1.10中.(2)在无中线情况下,用二表法测三相负载对称及不对称时地功率,将测量数据记录于表4.1.10中.表4.1.10*4.设计性实验:三相交流电地相序指示器现有40 W/220 V地灯泡4个,2 μF/450 V地电容1个,试设计一个三相交流电地相序指示器,要求用灯泡地亮度差异判断A、B、C三相电源地相序.画出该实验地电路图,说明原理,并判断实验台上电源地相序是否正确.注意:(1)实验台上地线电压是380 V,灯泡地耐压是250 V,将两个灯泡串联可以提高其耐压.不正确地设计可能会损坏灯泡!(2)将电路图和实验方案交由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方可允许进行实验.五、预习内容1.阅读教材中地有关负载两种联接方式和三相四线制中线作用地内容.2.阅读第2章中有关三相功率地测量方法.3.根据所测项目,画好记录表格.六、报告要求1.根据测试数据,说明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地数量关系.2.根据实验中观察到地现象,总结中线地作用.思考题1.三相不对称负载作星形联接时,为什么要有中线?中线能否装开关或保险?2.已知负载地额定电压为220V,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此时负载应作何种连接?为什么?若电源线电压为220V,又应如何连接?3.为什么二瓦计法可以测量三相三线制电路中负载所消耗地总功率?测量三相负载地功率时,在什么条件下用二瓦计法或三瓦计法?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0YujC。

实验3 单相交流电路的认识

实验3  单相交流电路的认识

实验3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时间:2017 年11 月 2 日班级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会使用示波器观察交直流电。

2、掌握电阻、电感线圈、电容器对交流电流的作用。

3、文明安全操作(做完试验要收拾干净自己的工位)。

二、实验器材1、亚龙YL-NTⅢ型电工电子通用实验台;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B组直流稳压可调电源(1.25-24V)、C组交流可调电源(3-24V)2、小灯泡(24V)1只,电阻(R=)1只,电容器(C=470μ、470μ)、电感线圈(L=100mH)1只。

3、源线两条,导线若干。

三、实验主要内容和数据记录1、电阻对交、直流电阻碍的作用接图一所示的电路两端接上24伏的直流电源,观察灯HL的亮度;然后分别接上f=50HZ和f=1KHZ的24伏交流电源,比较灯HL的亮度。

测量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及电路的电流,填入下表,同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电灯上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实验说明:电阻对交流电流的作用与对直流电流的作用。

电阻与电流频率。

用符号“”表示。

单位是;其大小可用式子计算。

电阻是元件;在交流电路中所消耗的电功率称为功率,用符号“”表示。

单位是。

图一2、 电感线圈对交、直流电的阻碍的作用接图二所示的电路两端接上24伏的直流电源, 观察灯HL 的亮度;然后分别接上f=50HZ 和f=1KHZ 的24伏交流电源,比较灯HL 的亮度。

测量各元件 两端的电压及电路的电流,填入下表,同时用双踪示波器 观察电感上的电压和电灯上的电流波形。

实验说明:电感对直流起 作用的只是线圈电阻, 而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除了线圈的电阻外 也起阻碍作用 。

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 。

用符号“ ”表示。

单位是 ;其大小可式子 计算。

电感线圈是 元件;在交流电路中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规模的大可用 功率来表示。

用符号“ ”表示。

可用式子 来计算。

单位是 。

电感线圈具有“通 流阻 流;通 频阻 频的作用。

3、电容器对交、直流电的阻碍作用接图三所示的电路两端接上24伏的直流电源,观察灯HL 的亮度;然后分别接上f=50HZ 和f=1KHZ 的24伏交流电源,比较灯HL 的亮度。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感性负载对脉冲及移相范围的要求。

二、预习内容要点(1) 熟悉实验电路(包括主电路、触发控制电路)。

(2) 按实验电路要求matlab仿真,用示波器观察移相控制信号α的情况。

(3) 主电路接电阻负载,用示波器观察不同α角时输出电压和晶闸管两端的电压波形,并用电压表测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为使读数便利,可取α为30°、60°、90°进行观察和分析(4) 主电路改接电阻电感负载,在不同控制角α和不同负载阻抗角θ情况下用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负载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5) 特别注意观察上述α<θ情况下出现较大的直流分量,此时L 固定,加大R直至消除直流分量。

三、实验仿真模型图1.1 单相交流调压阻感性电路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对单相交流调压带电阻性负载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并记录分析改变脉冲延迟角时的波形(至少3组)。

(1)器件的查找以下器件均是在MATLAB R2017b环境下查找的,其他版本类似。

有些常用的器件比如示波器、脉冲信号等可以在库下的Sinks、Sources中查找;其他一些器件可以搜索查找(3)参数设置1.双击交流电源把电压设置为220V,频率为50Hz;2.双击脉冲把周期设为0.02s,占空比设为80%,延迟角设为30度,60度,,90度,由于属性里的单位为秒,故把其转换为秒即,(30/360)*0.02;3.双击负载把电阻设为10Ω;4.双击示波器把Number of axes设为6;仿真波形及分析当α=30°时,当α=60°时,当α=90°时,2.对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阻感性负载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并记录分析改变脉冲延迟角时的波形(至少3组)。

参数设置双击负载把电阻设为10Ω;电感为0.01H;其余参数不变。

当α=30°时,当α=60°时,当α=90°时,五、实验总结1、在交流调压电路中,当负载为阻性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随相控角增大而减小。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深入了解交流电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究交流电的波形特点、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以及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等内容。

实验材料:1. 电源:交流电源2.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3. 电感:用于储存电能的元件4.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的元件5.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工具6.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的单相交流电路:将电源、电阻、电感和电容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2. 测量电流和电压: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3. 观察波形:将示波器接入电路中,观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特点,并记录下来。

4. 计算功率: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图,并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呈现出正弦波形。

电压和电流的周期相同,且具有相同的频率。

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通过观察波形图,我们可以看到电流波形相对于电压波形存在一定的滞后。

这是因为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导致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U * I * cosθ,其中U为电压值,I为电流值,θ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电路中的实际功率值。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无功功率指的是电路中由于电感和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无效功率,它不会对电路中的有用功率产生影响。

视在功率则是电路中的总功率,它包含了有用功率和无功功率。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交流电路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我们了解到交流电的波形特点、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以及功率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电路中的能量传输和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电路实验三-单相交流电路等效元件参数的测定

电路实验三-单相交流电路等效元件参数的测定

实验三单相交流电路等效元件参数的测定预习思考题1.将一只铁芯线圈接入到50Hz交流电路中,测得其有功功率P、电流I和电压U,如何计算其电阻值和电感量?(1’)2.某电感线圈,其直流电阻为70欧姆,电感为1H,能承受的最大功率为40W,能否将其接入到220V 50Hz交流电路中?能否将其接入到220V直流电路中?为什么?请用计算来证明。

(2’)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 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

二、实验原理正弦交流信号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有功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四、实验要求强电危险,注意安全,不能带电接线。

接好线,检查无误之后再开电。

五、实验操作(一)交流电的引出和使用如下图所示,在U 和N 点间接入交流电压表用于电压监测,然后从这两点引出交流电给后续电路供电。

注意:1. 本次实验中交流电压的调节都以这里接入的交流电压表显示为准,不要看其它电压表的指示;2. 图1中左边的U1、V1、W1、N1是未隔离的380V 市电,非常危险,不能使用它们,而应该使用右边的U 和N 两点;图1. 交流电的引出交流电压的调节通过自耦变压器来进行,如下图所示:图2. 自耦变压器的调节调节自耦变压器旋钮,观察图1中交流电压表显示的交流电调节范围,将数据记录在P4页的数据表格1中。

(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功率表有四个端子,左边两个端子标为U ,右边两个端子标为I(图中是U 2和I 2)。

标U 的两个端子相当于电压表,标I 的两个端子相当于电流表,内部等效电路如下图的右图所示。

图3 功率表的内部等效测量功率时,需要将等效电流表与负载串联,同时将等效电压表与负载并联,如图4左上图所示。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报告本报告旨在研究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单相交流电路是一种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路形式,其基本组成包括电源、负载和连接这两者的导线。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探讨单相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功率计算等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单相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电路通过交流电源提供电流,而这个电流是不断变化的。

交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以正弦波的形式波动,其频率一般为50Hz或60Hz。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动是不同相位的。

这意味着电压强度和电流强度不会同时达到峰值。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可以用正弦函数来描述,其幅值和相位差决定了电路的特性。

其次,让我们来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相互关联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由于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都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在计算电阻时需要考虑频率和相位差。

最后,让我们来探讨功率计算在单相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功率是衡量电路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功率可以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代表了电路中实际消耗的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P = V * I * cos(θ),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无功功率则表示电路中产生的电磁场能量,无法直接转化为有用的功率。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综合即为视在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S = V * I。

综上所述,本报告深入研究了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工作原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功率计算等方面。

通过对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提供指导意义。

单向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向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向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单向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机制,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期望能更好地理解单向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路原理单向交流电路是一种仅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流动的电路。

二极管是实现单向交流电路的一种常用元件,其特性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

当交流电的正半周到来时,二极管导通,电流可以顺利通过;而当负半周到来时,二极管截止,电流无法通过。

因此,单向交流电路可以在不使用开关的情况下,实现交流电的整流。

实验设备实验所需设备包括电源、电阻、电容、二极管、电表等。

其中,电源用于提供交流电;电阻用于限制电流,保持电路稳定;电容可以改善电路的波形;二极管用于实现单向导通;电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图,将电源、电阻、电容、二极管和电表等设备正确连接。

(2)开启电源:开启电源后,观察并记录电表的读数,以及二极管的反应。

(3)改变输入电压:逐渐改变输入电压,观察并记录各个电压下的电流读数以及二极管的反应。

(4)换用不同型号的二极管:更换不同型号的二极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整理数据:整理实验数据,分析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各个电压下的电流读数以及二极管的反应。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一般来说,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约为0.7V,当电压超过这个值时,电流会迅速增加。

此外,我们还需比较不同型号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二极管。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向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约为0.7V,当电压超过这个值时,电流会迅速增加。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型号的二极管具有不同的导通电压和电流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二极管以实现最佳的性能表现。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成绩#REF!教师签字
实验三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概况:
二.实验内容:(设计报告,完成如下功能)
1、交流供电问题
1.5利用HLW8032测量交流参数。

2、阻抗测量问题
2.1真实元件的模型和参数与什么有关?
频率、电压、电流、偏置、温度、环境等因素影响参数。

2.2测量与计量的关系?
测量时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单位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表示的测量结果。

计量是实现单
谐振法:频率范围:10KHz~70MHz
电压电流法:频率范围:10KHz~100KHz
网络分析法:频率范围:300KHz~3GHz
、测量量程、测量精度和操作的方便性。

,来提高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比值的大小,即功率因数的大小,当补偿。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

单相交流电路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实验测试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等。

此外,还需要学习并理解单相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模型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二、实验器材1. 万用表2. 电阻器3. 桥式整流电路板4. 模拟电表5. 计算机6. 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 单相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是指由单个电源供电的电路,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正弦波形,频率为50Hz。

单相交流电路由交流电源、负载、开关、保险丝、插头插座等组成。

其基本电路如下所示:2. 电路参数单相交流电路的电路参数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 电压单相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是指正弦波形电压,即交流电压。

(2). 电流单相交流电路中的电流是指通过负载的电流。

(3). 有功功率在单相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产生有用功率的功率。

(4). 无功功率在单相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是指电路中产生反馈(no-feedback)功率的功率。

(5). 视在功率在单相交流电路中,视在功率是指电路中的总功率,它等于有功功率加上无功功率。

(6). 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7). 电阻电阻是指电路中任何两点间的电位差与通过该点的电流关系的比值。

单位为欧姆(Ω)。

四、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将电源线连接到电路板,并通过桥式整流电路板来正弦变换为直流电压,然后将其连接到测试电路上。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用途表来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等数据。

2. 调试电路对电路进行调试,使其达到合适的工作状态,以便进行测试。

3. 测量电路参数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得到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参数,结果如下:1. 电压:220V2. 电流:0.5A3. 有功功率:50W4. 无功功率:10W5. 视在功率:54W6. 功率因数:0.937. 电阻:440Ω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了电路模型和其它相关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路的基本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等等。

单相交流电路与三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书

单相交流电路与三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书

实验四 单相交流电路——参数测量与功率因数的改善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R-L 串联电路及其与C 并联的单相交流电路的实际测定,查找出它们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方法(间接法测定R 、r 、L 、C 等)。

3、掌握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其实质。

4、学习并掌握功率表的使用。

二、R-L 串联电路的参数测量及计算方法LXRrSZ RL图4-1 R-L 串联电路及电压电流相量图图4-1表示了一个R-L 串联电路,s 是电感线圈,这里用内阻r 与理想电感X L 串联来代表电感线圈,设其总阻抗为Z S 。

电源电压U 将超前电流I 1一个角度ϕ,由相量图上的电压三角形,根据余弦定理,得: U S 2 = U R 2 +U 2 -2 U U R cos ϕ 从而求出ϕ,而U (R + r )=U Cos ϕ , 式中U (R + r )=U R + U r , 又因为U L =U Sin ϕ ,这样可求得:R =U R / I 1 ; r = U r / I 1;X L =U L /I 1 ; L =X L /ω =X L / 2πf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为电流插座,用来串入电流表测量电流I ,I 1,I C )图4-2 单相交流电路功率因数改善的实验电路按图4-2所示实验线路接线,R =100Ω(实验台上滑线变阻器取1/3处),电感3000匝。

实验台三相交流电源的相电压约为220V,如果有自耦调压器,将三相电源的二次侧相电压调至100V做为实验线路的总电压U。

如果没有自耦调压器,实验线路使用220V的相电压。

1、3000匝电感线圈负载实验1)R-L串联电路实验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即为R-L电路。

用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量测并读取U,U R,U S,I,I1,及P等数据,记入表4-1中。

(注意:此时,电容未并入电路,I = I1)2)R-L串联电路并电容C实验闭合开关S,逐步选择并入的电容C的数值,并再次测量U,U R,U S,I,I1,I C及P等数据,将不同的电容C值时对应的上述数据值记入表4-1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功率因数,并入的电容容量由下式决定:
C=(tg 1 - tg )P/ωU2 ;式中1 ,为并联电容补偿前和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角。
Page 6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二、实验原理
3、功率表的结构、接线与使用。
功率表(又称瓦特表)是一种动圈式仪表,其电流线圈与 负载串联(两个电流线圈可串联或并联,因而可得两个电流量 限),其电压线圈与负载并联,电压线圈可以与电源并联使用, 也可与负载并联使用,此即为并联电压线圈的前接法与后接法 之分,后接法测量会使读数产生较大的误差,因并联电压线圈 所消耗的功率也计入了功率表的读数之中。
(2)电流线圈另一端串联负载,回到电源N端;
(3)电压线圈另一端连接到电源N端,这样电压线圈与负载并
联。
Page 9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注意事项
1、本实验用交流市电100V,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 全,不可触及导电部件。
2、实验接线时严格遵守先断电、再接线、后通电; 先断电、后拆线的实验操作原则。每次实验接线完毕, 同组同学自查一遍,再由老师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
容性支路
电流IC
(1)图中 ◎ 为电流插座,用来串入电流表测量电流I,I1,IC。 (2)取R=100(实验台上滑线变阻器取1/3处),电感3000匝。 (3)调整自耦调压器,使二次侧输出电压为100V。
Page 11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四、实验设备
电流表插座
单相电源,电压 调至100V
Page 2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二、实验原理
1、R-L串联电路参数测量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100V

UR

U

US
R
r
ZS XL
上图表示了一个R-L串联电路,其电感为空心线性电感。 由于空心线性电感的内阻不可忽略,这里用内阻r与理想电感 XL串联来代替空心电感,设其总阻抗为ZS。
Page 3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单相交流电路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2020/10/23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一、实验目的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1、通过对R-L串联电路及其与C并联的单相交 流电路的实际测定,查找出它们的电压、 电流及功率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方法(间接法测
定R、r、L、C等)。
3、掌握感性负载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 法,并进一步理解其实质。 学习并掌握功率表的使用。
交流电表
电感线圈,取3000匝
滑线变阻器,
取100Ω
并联电容组,带开关
Page 12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四、实验设备
数字式电表的使用:
电流表测量线有插头
(1”(仪器可以测量); (3)如果没有处于需要的功能状态,按下“复位”,重新开始。
功率表电压线圈前接法的外部连接线路
Page 7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功率表的接法 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
电压线圈,与负载并联
本实验负载电路
(1)电流线圈*端与电压线圈*端连接在一起,接到电源U端;
Page 8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功率表的接法
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
电压线圈,与负载并联 本实验负载电路
二、实验原理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U US
U L
100V
1
U R U r
I1
根据余弦定理,得:

UR

U

US
R
r
ZS XL
U
2 S
U2
U
2 R
2UU R
cos1
从而求出1,而U(R + r)=U Cos1 式中U(R + r)=UR + U r 又因为UL =U Sin1 ,这样可求得:
R =UR / I1 ; r = U r / I1;X L=UL /I1 ;L =X L /ω =X L / 2πf Page 4
3、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使用时注意实验电流、 电压不超过功率表电压和电流的量限。
4、通电时电压表、电流表不可接在电路中,易损坏 电表。
5、实验结束时,请大家先断电再拆线,整理好实验桌, 带上自己的物品再离开!
Page 10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三、实验线路
总电流I
感性支路
电流I1
Page 5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二、实验原理
2、研究感性负载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根据余弦定理得:
I12 = IC2 +I2 -2 I IC COS(90º+ ): 式中 COS(90º+ )= -Sin 。这样,只要测量出I、I1、IC, 即可根据上式求得角及 COS 1 ,因为角 < 1 ,所以COS > COS 1,功率因数得以提高。 由此可以充分说明感性负载电路并联电容后,能够提高电路
Page 16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六、实验内容及步骤
1、R-L串联电路实验 断开所有电容开关S1,即为R-L电路。用功率
表及、P等电数压据表,、记电入流下表表量。测(并注读意取:U此,时UR,,电US容,未I,并I1入,
电路,I = I1)
Page 17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单相调压器 调节旋钮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用电压表 电压表棒 测量,并 调节单相 调压器使 输出电压 为100V
电流插头
电流插孔
单相调压器 输出端
注意标示 电感选3000匝
1 2 2 4 4 10
电容容值切换 开关,请注意 开关左下侧容
值标示
根据铭牌,左右调节,使滑 注意铭 线变阻器阻值约100欧姆 牌阻值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二、实验原理
2、研究感性负载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一般比较低,为了提高电路的功 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电路的两端并联电容器,以提高电路的 功率因数。并入电容后的电压、电流相量图如下图所示。
电容支路的电流IC在相位上超前电源电压90º(以U为参 考)。
实验内容及步骤
2、R-L串联电路并电容C实验 逐步选择并入的电容C的数值,并再次测量U,
Page 13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四、实验设备
电源开关: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电源总开关(调压器一次侧有电,实验台通电)→按下”运行” 按钮(调压器二次侧有电)→按下”停止”按钮(调压器二次 侧断电) →关闭电源总开关(实验台断电)
Page 14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五、实验线路的连接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Page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