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上疾病传播与免疫及动力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把稳态感染
密度从零向正实数变化的那个点所对应的有效传播率称作传播阈值(临界 值) λc。它是衡量网络上的传播行为最重要的参量之一。
Ⅲ. 模型传播动力学方程
SIS模型传播方程
设s,i分别表示群体中S,I个体所占
的比例,则SIS传播的微分方程组为:
ds is i, dt di is i dt
3. 均匀网络中的SIS模型
Ⅰ. 均匀网络: Ⅱ. 解析模型
三个假设: ① 均匀混合假设:感染强度和感染个体密度 t 成比例。即: , 和为常数(均匀混合)。不失一般性,可假设=1, 因为这只影响疾病传播的时间尺度; ② 均匀性假设:均匀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度都等于网络的平均 度<k>; ③ 规模不变假设:假设病毒的时间尺度远小于个体的生命周期, 即不考虑个体的出生和自然死亡
1. SIS模型在均匀网络中,存在一个传播临界值 c
当 c 时,疾病在时间演化过程中逐渐衰减,最终被灭;
当 时,疾病在时间演化过程中传播开来,并稳定于某 c ~ c 一 值(稳态感染密度):
1பைடு நூலகம் 0。 k
c 2. SIS模型在SF网络中,传播临界值:
SIR模型传播方程 设s,i,r分别表示群体中S,I,R个体所占
的比例,则疾病传播的动力微分方程组为:
ds is dt di dr is ri, ri dt dt
注: (1) 传播网络是完全图,但实际网络中,只有接触才能被感染 (2) , 并不是对每个节点都一致,而是服从分布 Pi , Pj , Newman对其进行了研究。
e
1/ m
1 m m
1/ m
me
1/ m
1 m
(me
m ) 1
1 1 1 e1/ m e1/ m ( ) 1/ m 1/ m (1 e1/ m )1 m e 1 m 1 e m
又因为
2m 2 kdk dk 2 Pk k 3 2m 2 m k mk 1 k 1 k k 1 dk 1 2 m 2 d k m k m k 1 k 2
复杂网络的传播机理与 动力学分析
张玉林2010.11.28
♦复杂网络中疾病传播与免疫
复杂网络的传播临界值理论 复杂网络的免疫策略与技术
复杂网络的传播临界值理论
主要内容:
1. 疾病传播的基本知识
2. SIS和SIR传播模型
3. 均匀网络中的SIS模型, WS模型为例进行解析
4.无标度网络中的SIS模型, BA模型为例进行解析
3. 熟人免疫与环状接种
1. 随机免疫(均匀免疫)
随机免疫与集中接种:将所有可能感染的种群集中起 来,按照某种概率随机选择种群中的个体进行接种。 (度大节点和度小节点是平等对待) 1992年,Anderson和May《人类传染病》,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S传播方式说明随机免疫
结论:对于SF(无标度)网络,节点度数具
有很大的浮动性,当 N ,导致 k 2 , 从而 c 0 特别地,作为SF网络的一个典型例子,考虑 BA无标度网络。
BA无标度网络的传播临界值
BA无标度网络:(1) 增长特性,(2) 优先连接特性(富者更富, 或马太效应) 度分布 Pk 2m k ,平均度 k kPk dk 2m, 其中m是网络最小度 将平均度 k 2m ,度分布 Pk 2m k ,以及 k k 带入 1 k 1 kPk k ,可得:
k 0 2 k 只要有效传播率λ>0,病毒就能传播开来,并将达到一稳定
感染水平 值: ~ exp(1/ m ) ,这反映了无标度网络对 抵抗病毒的脆弱性。
报告内容
复杂网络的传播临界值理论 复杂网络的免疫策略与技术
免疫策略与技术
主要内容
1. 随机免疫与集中接种
2.目标免疫与优先免疫
d
即有:
(
kP (k) )| k 1+ k
k
0
1
1 d k kP (k) [ ( ) | 0] k k d 1+ k
(k) k kP
k
k
k 2P (k)
k
k
k2 1 k
k c k2

Ⅱ. 传播模型研究的主要参量
① 感染密度(感染水平或者波及范围)ρ(t) ρ(t):传播过程中,感染节点总数占总节点数的比例。ρ:传播到稳态时
(t )感染密度的值,称为稳态感染密度。
② 有效传播率λ(=/) λ非常小(很小,很大),传播达稳态时, 所有节点都会变成健康节点,这种情况下就认为疾病 没有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并记该疾病的稳态感染密度 ρ =0。 反之,当λ足够大时,疾病将一直在网络中存在而不会完全消失,只是染病节 点的数目有时多有时少,这时稳态感染水平(波及范围) ρ
2 3
m
2
3
2m 2 k k 3 1 k k 1+ k k ( ) kP (k) k k 1+ k 2m 1 1 m( ) . k k 1+ k
k
k
1 1 1 1 1 . . dk m k k 1+ k m k 1+ k 1 1 1 m ( )d ( k ) ln m k 1+ k m
SIRS模型:易染个体被感染后,可以被治愈且有免疫力,但
免疫期是有限的,还会再次回到易染状态。(乙肝?)
疾病传播模型的描述
Ⅰ. 模型的传播规则:
① 初始时随机选择网络中一个或若干节点为染病节点(I),其 余为健康节点(S) ② 在每一个时间步t: 如果一个健康节点具有染病邻居,则它依某 个事先设定的概率变成染病节点,这一概率叫 做染病概率(β);同时每一个染病节点都依 某个事先设定的痊愈概率(γ)变成健康节点。 ③ 在每个时间步,这些演化规则在整个网络中被并行地执行。 染病概率越大,痊愈概率越小,疾病就越有可能感染更多的人, 因此,定义染病概率和痊愈概率的比值为有效传播率 并用这个参数综合地衡量疾病自身特征。
1. 疾病传播
I. 传染病:数理学家在研究传播行为时,往往并不区 别研究对象,他们把可以在网络中传播开来的东西 叫做传染病。 II. 在传播过程中,个体处于三个基本状态: (1) S(susceptible)—易感状态:不会传染他人,可能被 传染(也就是健康状态)
(2) I(infected) —感染状态:已患病,具有传染性
1/ m
1/ m
结论:
BA无标度网络在SIS模型下的 c 0; 只要有效传播率 λ>0,病毒就能传播开来,并将达到一个稳定感染水 平 ,这反映了无标度网络对抵抗病毒的脆弱性
BA网络中,疾病传播的时间演化 N=106,从下至上λ从0.05到0.065
WS网络与BA网络的比较
总结
(3) R(removed) —免疫状态:被治愈,具有免疫能力, 不具有传染能力,不会再次被感染(移除状态)
Ⅲ. 传染病模型
科学家通过用基本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来建立不同的传播模型:
SIS模型:易染个体被感染后,可以被治愈但无免疫力(还 可以再被感染)(感冒等) SIR模型:易染个体被感染后,可以被治愈且有免疫力(不 会被感染,也不会感染其它节点,相当于已经从传播网络中 被清除了)(天花等) SI模型:易染个体被感染后,不能被治愈(艾滋病等)
波动性,定义一个相对感染密度 k (t ):度数为k的感染节点 数占总节点数的比例。当t趋于无穷大时,相对稳态感染密 度记为 k 。
平均感染密度: (t )= P(k )k (t )
k
稳态平均感染密度: = P(k )k
k
同样我们能采用MF理论来求 k (t ) 的变化率得:度为k的节点相对感 染密度的变化方程为:
当传播达到稳态时,变化率为0,所以令上式右端为0; t t k t 1 t 0
t
即:-ρ+<k>ρ[1-ρ]=0 ρ(1-λ<k>+λ<k>ρ)=0; ρ(ρ- k )=0;
1 1 当λ< k 时,ρ k 必大于0,所以ρ=0;
1
当λ
1 时,ρ= k


1 k

1 所以, k 即为临界传播值,记
c
1 = k 。
结论:
在均匀网络中存在一个有限的正的传播临界值λc。
如果有效传播率λ λc,则病毒可以在网络中传播
开来,并最终稳定于
c 1 c
,
此时称网络处于激活相态;
如果有效传播率λ<λc,病毒
感染个体数呈指数衰减,无法大
范围传播,最终将不能传播,
此时网络称为吸收相态。
4.无标度网络中的疾病传播
Pk ∝ k ; Ⅰ. 无标度网络:具有幂律度分布的网络,即:

网络中节点的度没有明显的特征长度
Ⅱ. 解析模型
无标度网络的度分布是呈幂律分布,因而度具有很大的
1 1 2m ln1 m m
2
e1/ m 将( ) (1 e1/ m ) 1 代入上式中 m
化简后得:
2e e 1 1/ m (1) e 1/ m 1/ m 1 e 1 e ln
当λ=0时,有 0; 当λ>0时,有 0
1 k kP (k) (将 的值代入) k k 1+ k
k
s
回忆:传播临界值 c 必须满足的条件:当 c 时,可以得 到 的一个零解。当 c 时,可以得到 的一个非零解。
有一个平凡解
0
如果该方程要存在一个非零稳定解 0 ,需要满足如下条 件: d 1 k
k t k t k 1 k t t t
被感染个体以单位速率恢复健康 t :任意一条给定的边与一个被感染节点相连的概率 单个感染节点产生的新感染节点的密度
根据稳态条件
k t 0 ,可得: t
下面我们计算 ( ) :给定端点的一条边,其另一个端 点为染病节点的概率时,必须考虑到网络的非均匀性。 kP ( k) 任意一条给定边指向度为k的节点的概率为 sP ( s ) (与度为k节点关联的边数与总边数的比值) s kP ( k) k 则任意一条给定边指向度为k的感染节点的概率为 sP( s ) s 从而, kP (k)k kP (k)k ( ) k sP(s) k k
k k[1 k ]( ) 0;
传播达稳态时, t 记为
k ( ) k 1 k ( )
1
1 1 k
( (t )):给定一条边,这条边指向一个已感染节点的概率
此概率值不依赖于出发点的度,而仅于 (t ) 有关;并且趋于稳 态时, 又是λ的函数,因此趋于稳态时( (t )) 可以表示 为 ( ) 。 节点的度越高,被感染的概率越高
运用平均场的方法可得:被感染个体密度ρ(t)的变化率
t t k t 1 t t
被感染节点以单位速率恢复健康 单个感染节点产生的新感染节点的平均密度,它与有效传 播率、节点的平均度〈k〉,健康节点相连概率1-ρ(t)成比 例,(其他的高阶校正项忽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