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方案排序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内排序

数据结构-内排序

Shell排序的性能分析
Shell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O(nlog2n)和O(n2)间, Knuth的 统计结论是,平均比较次数和记录平均移动次数在n1.25与 1.6n1.25之间
Shell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最后谈一下delta的取法。 Shell最初的方案是delta=n/2, delta=delta/2,直到delta=1。Knuth的方案是delta=delta/3 +1。其它方案有:都取奇数为好;或delta互质为好等等。 而使用象1, 2, 4, 8, …或1, 3, 6, 9, …这样的增量序列就不太 合适,因为这样会使几个元素多次被分到一组中,从而造 成重复排序,产生大量无用的比较操作
另外,在无序子表中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如果没 有交换元素,则说明无序子表已有序,无须再做 排序
24
冒泡排序算法实现
1 void bubble_sort(RecType R[ ], int n) { 2 //待排序元素用一个数组R表示,数组有n个记录
3 int i, j; 4 bool swap=TRUE; //判断无序子表是否已有序的变量
内排序和外排序 按照排序过程中使用内、外存的不 同将排序方法分为内排序和外排序。若待排序记录全 部在内存中,称为内排序;若待排序记录的数量很大, 以致内存一次不能容纳全部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 进行内、外存交换,称为外排序。本章仅讨论内排序
内排序可分为五大类: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 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 sort) 折半插入排序(binary insert sort) Shell排序(Shell sort)
10
10.2.1 直接插入排序举例

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C++语言描述)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外排序)

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C++语言描述)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外排序)

第10章外排序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外排序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外排序把外存文件调入内存,再利用内排序方法进行排序,所以外排序所花的时间完全由采用的内排序确定B.外排序所花的时间=内排序时间+外存信息读/写时间+内部归并所花的时间C.外排序并不涉及文件的读/写操作D.外排序完全可以由内排序来替代【答案】B【解析】外排序所花的时间由内排序时间、外存读写时间、内部归并时间三部分时间构成,因此AC两项错误,B项正确;外排序要将文件读取到内存中进行排序,但是由于文件大小可能会大于内存的最大容量,因此外排序不能完全由内排序替代。

(2)如果将一个由置换-选择排序得到的输出文件F1(含所有初始归并段)作为输入文件再次进行置换-选择排序,得到输出文件F2(含所有初始归并段),则F1和F2的差异是______。

A.F2中归并段的个数减少B.F2中归并段的最大长度增大C.F2和F1无差异D .归并段个数及各归并段长度均不变,但F 2中可能存在与F 1不同的归并段【答案】C 【解析】当进行一次置换-选择排序后,文件的归并段即达到理想状态,无论再进行多少次排序,均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答案为C 项。

(3)采用败者树进行k 路平衡归并的外排序算法,其总的归并效率与k______。

A .有关B .无关【答案】A【解析】利用败者树进行k 路平衡归并不会影响总共需要的关键字比较次数,但是随着k 的增大,归并树的高度会减小,磁盘读/写的次数也就相应减少,从而提高总的归并效率,因此答案为A 项。

(4)对m 个初始归并段实施k 路平衡归并排序,所需的归并趟数是______。

A .1B .m/kC ./m k ⎡⎤⎢⎥D .log k m ⎡⎤⎢⎥【答案】D【解析】采用k 路归并,相应的归并树就有log k m ⎡⎤⎢⎥+1层,则需要归并的趟数为log k m ⎡⎤⎢⎥,答案为D 项。

(5)设有100个初始归并段,如果采用k 路平衡归并3趟完成排序,则k 值最小是______。

第10章 生产作业计划

第10章 生产作业计划

(3)生产能力方面。厂房生产面积、设备数量及其完好率、设备停修计划,分工种 工人的数量及技术等级,工(台)时定额及压缩系数。
(4)生产准备方面。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工装器具等的供应及库存情况。 (5)上期计划的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资料。品种、规格、数量、质量、配套完成情 况、在制品结存情况,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工人出勤率等。 (6)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

一般取一个班,二分之一个班或四分之一个班的时间为看管周期。
管理工程学院
(2)确定看管周期内各工作地的产量及工作地(设备)负荷。 1)根据各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ti和流水线的生产节拍r,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工 作地)数。


t i r ,则Si=1;
ti 〕 r
若ti>r,则Si=〔
6 2
7 6
8 3
9 5
10 5
11 4
2 2
6
图10-2 工步顺序图
管理工程学院

第一步,列出所有可作为第一工序的编组方案,有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1-1{①,②,⑤} 方案1-2{①,②,⑥} t11=6+2+1=9 t12=6+2+2=10
分别计算这两个方案的工序时间和Ski值 T=6+2+5+7+1+2+6+3+5+5+4=46

计算各方案的Sk2值和t2值 46 (10 6) Sk 21 2 5 10 46 (10 8) Sk 22 2 5 10 46 (10 8) Sk 23 2 5 10 因为Sk21=Sk22=Sk23,t22>t23>t21,所以,第二工序的分支节点,应在方案2-2的节 点进行分支。

第10章 公路网规划

第10章 公路网规划

结点层次划分的主要思想是选取能够反映 结点所代表的小区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宏 观因素发展水平的指标,依据“功能相似” 的原则将入选结点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和 地位的几个层次。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 需要将入选结点划分为三个层次:重要结 点、较重要结点和一般结点。结点层次划 分的方法主要有重要度法、动态聚类法等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选择人口(反映区域活动 机能)、工业总产值(反映区域产业机能)、社 会物资产耗总量(反映社会的运输需求)或商品 零售总额(反映区域的商业功能)三项指标作为 选择公路网结点的定量分析标准。重要度定义如 下:
(2)重要度法在结点层次划分中的应用
应用重要度法划分结点层次的过程是首先计 算各结点的重要度,然后根据结点重要度排 定结点的顺序,进而选择结点。将各结点的 重要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可以根据经验判 断,按工作需要进行初步的结点层次划分。 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一般分为3-5个层次。 同时,为了判别初步划分的合理性,尤其是 对于中间层次,采用两个过程进行结点层次 的分析判别:一是各层次内结点的鉴别,二 是不同层次间相邻结点的鉴别,以选择其分
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 的比较 作用(主干、辅助)以及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政治
国防需要:
联接重要城镇、军事设施的公路,保障作战需要
联接工农业生产基地、重点仓库、形成后勤保障作用
2、原则
全国性的干线公路网:选择的结点一般为大、中城市(省 会城市、直辖市、自治区首府、经济中心城市等)、重要 的沿海和内河港口、航空港、铁路及公路运输枢纽、其他 重要的客货集散地、重要军事战略要地和军事敏感区、重 要旅游城市和陆路边贸口岸
三、路网布局的主要形式
公路网布局的典型形式主要有三角形(星形)、棋盘形 (格网形)、放射形(射线形)、并列形。树权形、条形 以及扇形,如图6-1所示。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4) 高频谱利用率。 (5) 高服务质量。 (6) 低成本。 (7) 高保密性。
第10章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10.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 第 三 代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IMT-2000 是 国 际 电 信 联 盟
(ITU)在1985年提出的, 工作在2000 MHz频段, 在 2002年投入商用系统, 当时称之为未来共用陆地移动 通信系统, 即FPLMTS。 1996年正式更名为IMT-2000。 1992年世界无线电管理会议(WARC)为IMT-2000分配了 230 MHz的频段。
ATIS)。 ·cdma 2000(Wideband CDMA(IS-95))(来自美国 TIA TR45.5)。 ·CDMAI(Multiband Synchronous DS-CDMA)(来自பைடு நூலகம்国 TTA)。
第10章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10.1.4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向第三代的过渡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指以现有的GSM移动通信系
第10章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多载波调制的方法有: (1) 多载波正交振幅调制(MC-QAM)。 把待传输的 数据流分解成多路低速率的子数据流, 每一路数据流 被编码成多进制 QAM码元, 再插入同步/引导码元, 分别去调制各个子信道的载波, 这些子载波综合在一 起 就 形 成 了 MC-QAM 信 号 , MC-16QAM 曾 经 用 于 Motorola公司开发的数字集群系统MIRS。
第10章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综述
10.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综述
10.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将各种业务结合起来,
用一个单一的全功能网络来实现, 与现有的第一代和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较,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以下几点:

第10章 新产品开发策略

第10章 新产品开发策略
只有10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索尼80的新产品都是改进提高公司的现有产品一新产品定义新产品开发策略1世界范围的新产品10高科技行业20新发明新发现新设计开拓新市场宝丽莱傻瓜相机吉尼斯啤酒公司incan罐装系统2新产品线20为企业提供了首次进入一个竞争市场的机会佳能投产复印机系列与施乐创始者竞争3现有产品线的新增功能26明显不同于现有产品但并未独特到成为一种新的产品线
新产品构思的主要来源(40个公司) 内部来源 研究和工程 33 销售、营销和计划 30 生产 12 公司里其他的管理人员 10 外部来源 顾客和前景 合同研究组织和顾问 技术出版物 竞争者 大学 发明者 16 7 4 4 3 3
市场营销学
第8章
新产品开发策略
(2)入口1:构思筛选 ★用一些“必须满足”和“应该满足”的准则,进行“温和 的过滤”。必须满足的条款必须得到肯定的答案,应该满足的 条目要按比例进行衡量 ★衡量准则:战略一致性、项目可行性、机会的大小、市场 吸引力、产品优势、公司资源能力、公司政策的适应性等问题 ★有助于缩小讨论的范围和把项目进行排序
市场营销学
第8章
新产品开发策略
*具体的技术评估:重在考察该项目的可操作性。即顾客 需求和“希望事项”被转换成一项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解决 方案,又是包括初步的设计和实验室工作,但还不是完备的 开发方案; *生产性(或操作上的)评估:对生产问题、供应来源和 生产成本以及所需投资进行调查研究; *详细的法律、专利、管理评估也会得到实施; *实施一项详细的商业和财务分析。财务分析通常涉及一 种折现的现金流的方法,并且具有敏感性分析,来观察可能 存在的不利风险
市场营销学
一、新产品定义
第8章
新产品开发策略
“新”是一个相对术语 已经推出的新产品中,只有10%的产品对市场和公 司来说是新的。——只有10%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索尼,80%的新产品都是改进提高公司的现有产品

第10章-数据结构与算法ppt课件(全)

第10章-数据结构与算法ppt课件(全)

考点3 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 个子集。
1. 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 它可以用一个数据元素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中的若干关系 来表示。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位置无关。 数据的逻辑结构有两个要素: 一是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记为D; 二是D上的关系,它反映了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通常记为R。
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与算法考试内容: 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 2.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 概念。 3.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 与删除运算。 4. 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个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 B=(D,R)
其中 B 表示数据结构。为了反映 D 中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 件关系,一般用二元组来表示。
例 一年四季的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 B =(D,R) D = {春,夏,秋,冬} R = {(春,夏),(夏,秋),(秋,冬)}
例 家庭成员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 B =(D, R) D = {父亲,儿子,女儿} R = {(父亲,儿子),(父亲,女儿)}
则称为非线性结构。 如 家庭成员之间辈分关系的数据结构是非线性
结构。
考点5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10.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Linear List),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 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 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线性表是由 n(n≥0) 个数据元素组成的一个有限 序列,表中的每一个数据元素,除了第一个外,有 且只有一个前件,除了最后一个外,有且只有一个 后件。

ASP.NET(C#)实践教程(第2版)第十章数据显示和绑定

ASP.NET(C#)实践教程(第2版)第十章数据显示和绑定

第 10 章
329
(C#)实践教程(第 2 版) 6.SqlDataSource SqlDataSource 控件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数据源控件,它可以使用基于 SQL 关系的数 据库(如 SQL Server、Oracle、ODBC 以及 OLE DB 等)作为数据源,并从这些数据源 中检索数据。 SqlDataSource 控件可以将结果作为 DataReader 或 DataSet 对象返回。当结果作为 DataSet 返回时,该控件支持排序、筛选和缓存。使用 Micro点,那就是当数据库发生更改时,SqlCacheDependency 对象可使缓存结果 无效。 7.XmlDataSource XmlDataSource 控件常常用来访问 XML 文件或具有 XML 结构层次数据(如 XML 数据块) ,并向数据提供 XML 格式的层次数据。
数据显示和绑定 的数据源提供附加功能。 包含 7 种数据源控件,它们分别是 AccessDataSource、LinqDataSource、 ObjectDataSource、 EntityDataSource、 SiteMapDataSource、 SqlDataSource 和 XmlDataSource 控件。 1.AccessDataSource AccessDataSource 控件是 SqlDataSource 控件的专用版本, 专为使用 Microsoft Access mdb 文件而设计。与 SqlDataSource 控件一样,可以使用 SQL 语句来定义控件获取和检 索数据的方式。 2.LinqDataSource LinqDataSource 控件用于访问数据库实体类提供的数据。使用 LinqDataSource 控件 可以在 网页中使用 LINQ,从数据表或内存数据集合中检索数据。通过声明性 标记可以创建一个 LinqDataSource 控件,连接到数据库或内存中数据集合(如数组)中 的数据。 在声明的文本中可以编写对数据进行检索、 筛选、 排序和分组操作所需的所有条件。 从 SQL 数据库表检索数据时,也可以配置 LinqDataSource 控件来处理更新、插入和删除 操作。通过编写 SQL 命令执行这些任务,即可实现这种配置。与在其他数据源控件中执 行这些操作相比,使用 LinqDataSource 控件只编写较少代码就能执行相同的数据操作。 3.ObjectDataSource ObjectDataSource 控件能够将来自业务逻辑层的数据对象与表示层中的数据绑定, 实现数据的显示、编辑和删除等任务。它使用依赖业务层对象来管理数据的 Web 应用程 序 中 的 业 务 对 象 或 其 他 类 。 当 数 据 绑 定 控 件 ( 如 DropDownList 、 DataList ) 与 ObjectDataSource 控件交互以检索或修改数据时,ObjectDataSource 控件将值作为方法调 用中的参数,从绑定控件传递到源对象。 4.EntityDataSource EntityDataSource 控件允许绑定到基于实体数据模型(Entity Data Model,EDM)的 数据,支持自动生成更新、插入、删除和选择命令,还支持排序、筛选和分页的功能。 Entity Framework 在对象关系映射和其他方案(如 WCF 数据服务)中使用 EDM 。 EntityDataSource 控 件 支 持 将 Entity-SQL ( eSQL ) 作 为 查 询 语 言 , 并 且 支 持 由 ObjectQuery<T>类公开的查询规范。 5.SiteMapDataSource SiteMapDataSource 控件是站点地图数据的数据源, 这些数据存储在为网站配置的站 SiteMapDataSource 点地图提供程序中。使用 可以将那些并非专门作为站点导航控件的 Web 服务器控件(例如 TreeView 控件、Menu 控件和 DropDownList 控件)绑定到分层 的站点地图数据。

数据结构2011年秋季期末复习提纲+习题

数据结构2011年秋季期末复习提纲+习题

数据结构2011年秋季期末复习提纲期末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评成绩:试卷70%+平时30%试卷题型:1.选择题(20分),2.应用题(30分)3.程序填空题(30分)4.算法设计题(20分)每章复习要点:第1章:概念理解: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程序段:i=1;while(i<=n)i=i*2;第2章:表的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表的基本操作与应用,本章所占分值在15分左右,会考表的算法。

(1)顺序存储结构1、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2、对于顺序表的优缺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无需为表示节点间的逻辑关系而增加额外的存储空间;B、可以方便地随机存取表中的任一节点;C、插入和删除运算较方便;D、由于顺序表要求占用连续的空间,存储分配智能预先进行。

(2) 链式存储结构1、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A.可随机访问任一节点。

B.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2、(1) 静态链表既有顺序存储的优点,又有动态链表的优点。

所以,它存取表中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i无关。

(2) 静态链表中能容纳的元素个数的最大数在表定义时就确定了,以后不能增加。

(3) 静态链表与动态链表在元素的插入、删除上类似,不需做元素的移动。

以上错误的是()。

A.(1)(2)B.(1)C.(1)(2)(3) D.(2)3、对于一个头指针为head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判定该表为空表的条件是A、head==NULLB、head→next==NULLC、head→next==headD、head!=NULL4、如果对线性表的运算只有两种,即删除第一个元素,在最后一个元素后面插入新元素,最好使用()A、只有表头指针而没有表尾指针的循环单链表B、只有表尾指针而没有表头指针的循环单链表C、非循环双链表D、循环双链表5、线性表(a1,a2,…,an)以链接方式存储时,访问第i位置元素的时间复杂性为()A.O(i)B.O(1)C.O(n)D.O(i-1)第3章:栈的实现,栈的应用(数制转换,括号匹配),Hanoi塔不考,队列的实现(其中循环队列重点)。

(NEW)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C++语言描述)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C++语言描述)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7 三个进程共享四个同类资源,这些资源的分配与释放只能一次 一个。已知每一个进程最多需要两个该类资源,则该系统( )。[华中 科技大学考研真题]
A.有某进程可能永远得不到该类资源 B.必然死锁 C.进程请求该类资源立刻能得到 D.必然无死锁 【答案】D
【解析】3×(2-1)+1=4,所以不会发生死锁。
目 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二、综合应用题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线性表 第3章 栈和队列 第4章 串 第5章 数组和广义表 第6章 树和二叉树 第7章 图 第8章 查 找 第9章 内排序 第10章 外排序 第11章 数据结构和STL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线性表 第3章 栈和队列 第4章 串 第5章 数组和广义表 第6章 树和二叉树 第7章 图 第8章 查 找 第9章 内排序 第10章 外排序 第11章 数据结构和STL(无)
A.时间片转移 B.静态优先及调度 C.非抢占式作业优先
D.抢占式短作业优先 【答案】A 【解析】时间片转移方法能在一个周期内使每个进程都得到一个时 间片的CPU使用时间,不会产生饥饿的现象,其余三个都会产生饥饿。
15 火车站的售票系统属于( )系统。[北京理工大学考研真题] A.单道批处理 B.多道批处理 C.分时 D.实时 【答案】D 【解析】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指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 够接受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其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的时间之 内来控制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调度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完成实时任务,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火车站 售票系统是典型的实时系统。
A.是不可能出现的 B.是没法解决的 C.就是死锁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D 【解析】首先,这种情况在多道程序系统中是可能出现的,甚至是 会经常出现的,A项不正确;同时,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形 成的一种僵持局面,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 进,B项不正确;通常情况下,进程都在等待彼此已经占据的资源。本 题中的情况没有构成死锁,C项不正确。 22.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虚实地址转换的是1增大快表(TLB)2让 页表常驻内存3增大交换区( )。[2014年联考真题] A.仅1 B.仅2 C.仅1,2 D.仅2,3 【答案】C 【解析】加大快表能增加快表的命中率,即减少了访问内存的次 数;让页表常驻内存能够使cpu不用访问内存找页表,从也加快了虚实 地址转换。而增大交换区只是对内存的一种扩充作用,对虚实地址转换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第二版)_唐朔飞_第十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第二版)_唐朔飞_第十章

3. 按序写出下列程序所需的全部 按序写出下列程序所需的全部 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指令地址 300 301 302 303 304 指令 LDA 306 ADD 307 BAN 304 STA 305 STP
解:由于题意未明确要求采用何种 由于题意未明确要求 未明确要求采用何种 控制器结构, 控制器结构,故仍按较简单的组合逻辑 时序关系安排节拍(单总线、同步控制, 时序关系安排节拍(单总线、同步控制, 假设同上题): 假设同上题): LDA 306 指令: 指令: 取指周期: 取指周期: T0 PC→MAR,1→R PC→MAR, T1 PC+1,M(MAR)→MDR PC+1,M(MAR)→ T2 MDR→IR,OP(IR)→ID MDR→IR,OP(IR)→ 执行周期: 执行周期: T0 306(IR)→MAR,1→R 306(IR)→MAR, T1 M(MAR)→MDR M(MAR)→ T2 MDR→AC MDR→
ADD 307 指令:取指周期:同上。 指令:取指周期:同上。 执行周期1 执行周期1: T0 307(IR)→MAR,1→R 307(IR)→MAR, T1 M(MAR)→MDR,AC→C M(MAR)→MDR,AC→ T2 MDR→D MDR→ 执行周期2 执行周期2: T0 T1 T2 +,ALU→AC +,ALU→ BAN 304 指令:取指周期:同上。 指令:取指周期:同上。 执行周期: 为结果为负标志) 执行周期: (设N为结果为负标志) T0 T1 T2 N·304(IR)→PC N·304(IR)→
(2) SUB R1,R3指令周期流程图如下: 指令周期流程图如下: ↓ PCo,G,MARi PC→MAR → ↓ MM读 读 1 →R ↓ PC+1 →PC +1(可与前一步并行) +1( ↓ MDR →IR MDRo,G,IRi ↓ OP=? OP=? ↓SUB

项目沟通与冲突管理最新版

项目沟通与冲突管理最新版

⑶确定谁需要参加会议
⑷事先分发会议议程
⑸准备和分发材
⑹安排会议场所
2.会议期间的管理
⑴按时开始会议
⑵指定会议记录
⑶先说明会议目的和议程 ⑷掌握和控制会议
⑸结束时要总结会议成果 ⑹不要超过会议计划召开的时间
23.05.2020
.
23
第10章 项目沟通与冲突管理
项目管理收尾
依据
工具和方法
结果
执行情况测量文 执行情况报告工 项目文档
告。项目绩效报告中包含的细目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上次报告以来的绩效成果; 2.项目实施的计划完成情况
3.前期问题解决的情况;
4.本期发生的问题
5.计划采取的改进措施;
6.下一报告期要达到的目标
23.05.2020
.
19
第10章 项目沟通与冲突管理
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二、工作终结报告 项目的工作终结报告通常是一个项目或一个项目阶段
⑶避免表示分心的举动或手势
⑷提问
⑸复述
⑹避免随便打断对方
⑺多听少说
⑻使听者与说者的角色顺利转换
23.05.2020
.
8
第10章 项目沟通与冲突管理
沟通的主要障碍及克服沟通障碍 的方法
1. 沟通时机选择不当 2.信息不完备 3. 噪音干扰 4.虚饰 5. 语言词汇问题 6.非言语信号问题
1. 充分运用反馈 2. 驾驭语言与词汇 3. 积极使用非言语性 的提示 4. 减少和消除语言与非 语言表示之间的差异 5.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正 确的地点 6. 营造恰当的气氛和安 排合理的沟通顺序。
23.05.2020
.
3
第10章 项目沟通与冲突管理

生产计划与控制10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10章
例10.5 设有5种零件在同一设备上加工,其加 工时间及交货期如表10.3所示,试安排其加工 顺序。
第二节 作业排序方法
解:按SPT规则,该5种零件的加工顺序应为C—D—B—A—E 。 T T n 平均流程时间
i
3 (3 4) (3 4 5) (3 4 5 7) (3 4 5 7 10) 5
间调度问题,如满足以下两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可用约翰逊法 求解。 (1) min tiA ≥ max tiB ; (2) min tiC ≥ max tiB 。 算法如下: 第一步,令 Ti1 ti1 ti 2,T t t ,得到两台虚拟设备的工序工时; i2 i2 i3 第二步,对两台虚拟设备,按约翰逊法排序。
一、作业排序的优先调度规则
为了得到所希望的排序方案,需要借助一些优 先顺序规则。当几项工作在一个工作地等待时,运 用这些优先规则可以决定下一项应进行的工作。所 以,所谓调度方法,就是运用若干项预先规定的优 先顺序规则,顺次决定下一个应被加工的工件的排 序方法。这种方法的一个最主要的优点是,它可以 根据最新的实际运作情况信息来决定下一步要做的 工作。优先顺序规则也可以预先存入计算机化的排 序系统,利用它自动产生工作的调度清单和工件加 工的优先顺序,以便管理者用来为工作地分配工作 。
Om :m台机器,自由顺序作业(也称为开放作业,open shop)。
FFs:s类机器,柔性流水作业。
第一节 作业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排序问题的表示方法 (2) 域表示任务或作业的性质、加工要求
和限制,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对加工的影 响等约束条件,同时可以包含多项。可能 的取值主要如下。
第一节 作业排序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作业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排序问题的表示方法

第10章 计算机学科方法论

第10章 计算机学科方法论

学科中问题求解的三个过程:抽象过程、理论总结过程
和设计过程,主要描述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是计算机学科方 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又称为三个学科形态。
重复出现的12个核心概念 描述贯穿于认识和实践过程问题求解的基本方面,包括绑
定、大问题的复杂性、概念和形式模型、一致性和完备性、
效率、演化、抽象层次、按空间排序、按时间排序、重用、 安全性、折中和结论。 典型的学科方法 描述了贯穿于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包 括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
于大学阶段的学习,有利于日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本章介
绍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主要内涵,讨论抽象、理论和设计的三个学科形 态,介绍计算机学科的核心概念,最后介绍计算机学科的系统科学方法
和典型方法。
目录
10.1 计算机学科的根本问题和核心概念 10.1.1 计算的本质 10.1.2 计算机学科的根本问题 10.2 计算机学科的方法论 10.2.1 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定义 10.2.2 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10.3 计算机学科的三个过程 10.4 计算机学科的核心概念 10.5 计算机学科中的数学方法 10.5.1 数学的基本特征 10.5.2 数学方法的作用 10.5.3 数学中的证明方法 10.5.4 递归方法和迭代方法 10.5.5 随机数和蒙特卡洛方法 10.5.6 公理化方法 10.5.7 形式化方法 10.6 计算机学科中的系统科学方法 10.6.1 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10.6.2 系统科学遵循的一般原则 10.6.3 常用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学,又向科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相
互作用,二者高度融合是计算机学科的突出特点。
计算机学科除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外,还有较强的工程

第10章 价值工程

第10章  价值工程

功能区1 功能区2 功能区3
20
三、功能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1.评价方法(1)“01”评分法——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者
得0分零件。
功能
A
一对一比较结果
B
C
D
E
得分
功能评价 系数
为防A 止功×能指数1 出现0零的情1 况,1 3+1 0.27
用各BC 加1分01 的方×1法进行×0 修正11。
1 1
2+1 4+1
0.20 0.33
F4
1
0.06
合计
17.5
1.00
10.5 目标的选定
1. ABC分析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按照局部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比重的 大小来选定对象。举例见图4.12。
成本(%)
100
80
60
40 A B
C
20
0 20 40 60 80 100 数量(%)
图4.12 比重分部曲线图
遮蔽顶部 遮盖室内空间 防 水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0 1.0
(3)“04”评分法
采用“04”评分法进行一一比较时,分为四种情况:
① 非常重要的功能得4分,很不重要的功能得0分;
② 比较重要的功能得3分,不太重要的功能得1分;
③ 两个功能重要程度相同时各得2分; 总和为2n(n-1)
④ 自身对零件比不得分。 一对一比较结果
一般而言,生产成本与产品的功能呈正比关系,使用成本
与产品的功能呈反比关系。
使用费用C2
0
寿F0 命周期 功能水平
研究开发
设计制造
投入使用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第十章笔记(重点)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第十章笔记(重点)

第十章建设方案研究比选一、概述1.建设方案研究比选的原则和指标体系(1)原则:先进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相结合原则。

2.建设方案研究与比选的范围(1)项目整体方案的研究和比选一般包括: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总体技术路线;场址选择方案;总体布局和主要运输方案;环境保护方案;其他总体性建设方案等。

(2)建设方案研究与比选的基本步骤1)研究与比选命题的准备。

2)研究与比选组织形式的确定。

3)研究与比选基础资料的搜集。

4)研究与比选方案的初审。

5)研究与比选方法和指标的选择。

6)研究与比选工作的开展。

二、建设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1.建设规模研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①合理的经济规模。

②市场容量与竞争力。

③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供应量。

④技术经济社会条件和现代化建设要求。

2.确定建设规模的主要方法(1)经验法经验法是指根据国内外同类或类似项目的经验数据,考虑建设规模的制约和决定因素,确定拟建项目建设规模的一种方法。

在实践中,此法应用最为普遍。

(2)生存技术法即把某一行业按规模分类,然后计算各时期不同规模企业所占份额及其变化,以此判断该规模等级的效率和生存能力的强弱。

它可以称为经验方法,但不同于上面阐述的经验法,并且对项目评估人员要求更高。

(3)规模效果曲线法规模效果曲线法是通过不断扩大拟定的建设规模,研究项目的销售收入与成本曲线随之变化的情况,确定项目最适宜的建设规模的一种方法。

3.产品方案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

2)市场需求和专业化协作。

3)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要求。

4)环境条件和生产供应条件。

5)技术水平和运输装备存储条件。

4.场(厂)址及线路方案(1)项目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

2)交通运输因素。

3)市场因素。

4)劳动力因素。

5)社会和政策因素。

6)人文条件因素。

7)集聚因素(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

(2)场(厂)址比较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比较、建设费用比较、经营费用比较、运输费用比较、环境影响比较和安全条件比较五个部分。

生产运作管理---第十一章_流水作业的排序问题

生产运作管理---第十一章_流水作业的排序问题

练习
J1 机器1 机器2 pi1 pi2 8 8 10 15 3 J2 11 19 21 5 J3 16 21 22 4 J4 20 22 24 J5 J6 2 22 4 26
2
5 5
8
2
2
1
1
2
5
8
27 35
6
10
33 45
机器3
机器4
pi3
pi4
20 5 26 4 30 1 31 7 42 10 55
(2) Palmer(斜度指标法)
工件的斜度指标计算公式
λ i=
k (m 1) / 2Pik
k 1
m
k=1,2,……m 式中,m机器数;Pik为工件i在Mk上 的加工时间。
举例
有一个4/3/P/Fmax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 表所示,用Palmer法求解。
i Pi1 Pi2 Pi3
一、排序问题的基本概念
排序是确定工件(零部件)在一台 或一组设备上加工的先后顺序。
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总加工时 间最短的安排产品加工顺序的方法,就 是生产作业排序。
排序困难性
例如,考虑32项任务(工件),有32!2.61035种 方案,假定计算机每秒钟可以检查1 billion个顺序, 全部检验完毕需要8.41015个世纪。 如果只有16个工件, 同样按每秒钟可以检查1 billion 个顺序计算, 也需要2/3年。 以上问题还没有考虑其他的约束条件, 如机器、人 力资源、厂房场地等,如果加上这些约束条件,所 需要的时间就无法想象了。 所以,很有必要去寻找一些有效算法,解决管理中 的实际问题。
li0延误fmax最长流程时间fmaxmaxfi根据机器数的多少单台机器的排序问题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根据加工路线的特征单件作业排序jobshop流水作业排序flowshop根据工件到达系统的情况静态排序动态排序根据参数的性质确定型排序随机型排序根据要实现的目标单目标排序多目标排序其中n工件数

第10章公共关系的主要活动

第10章公共关系的主要活动

第十章公共关系的主要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指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及个人、对整个社会所担负和所发挥的功能。

公共关系的主要活动是制作公共关系文书、组织公共关系会议、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参与公关决策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

第一节制作供关系文书一、柬贴柬贴又称请柬或请帖——用于告知对方的一种书面文体在公关活动中的规格较高的会议或宴会通常使用请柬。

公关请柬——为达到某种公关目的,用来告知特定公众的书面语体。

主要作用:密切和协调主客体之间的友谊关系,促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帮助组织进一步扩大声誉和进一步发展。

(一)柬贴的写作方法包括:1、开头部分——第一行正中写“请帖”两字2、正文部分——写请帖的内容(邀请某人,时间,地点,事件等)3、结尾部分——“此致”“敬礼”。

署名在右下方,写上发请帖的单位或个人(二)柬贴的语言要求1、简洁明了2、礼貌典雅二、函牍函牍——社会组织之间联系工作的公用信件。

多为公函或便函。

公函——作为正式文件发出的函件。

分为:商洽函、询问函、答复函、委托函、告知函五类(一)商洽函最常用,用于社会组织之间商量和接洽工作多半是主动发出,即要求对方给予协助一般包括:A、商洽原有;B、商洽事项(二)询问函主动的,主要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

包括:A、说明询问的目的或原因的“原由”部分;B、询问内容部分(三)答复函用于答复对方来函所询问的问题。

包括三个部分:A、说明对方来函已收到,有时还写明收到日期;B、简要复述对方所询问题或者所提要求,并用“经……研究,答复如下”过渡到下文;C、答复内容。

所答复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顺序新、条理性(四)委托函用于委托有关组织代为办理某一事项,也是主动的公函包括:A、原由部分;B、委托事项部分(五)告知函两种用途:一是在办理受托待办事项之后告知待办事项,二是主动告知对方某种情况或某一事项,以引起对方注意。

前者写法与答复函基本相同;后者包括两个部分:A、告知发函原由;B、告知事项公共关系函牍应该大力提倡:礼貌、晓畅、完整、无误、简练三、广告广告是大众营销的直接产物,广告通常非为营销广告和公共关系广告。

第10章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第10章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二、综合计划制定方法
(一)非正式试错法
——绘制工作表,使计划人员能够对计划需求和 现有生产能力进行直观比较。
1、假设条件
(1)各期正常产出能力相等; (2)成本是单位成本和数量的线性函数;
(3)计划是可行的;
(4)各决策选项的成本都能用总量或独立于数量 的单位成本表示; (5)成本数值能够被合理估价; (6)课程增减比率一致,发生在各期的产出率始 终如一。
公司战略 和政策 经济、竞争 和政治环境 总需求 预测
企业计划
建立运营和生 产能力策略 建立运营能力 建立具体产品的 生产进度计划
综合计划
主进度计划
注: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关系
三、综合计划
(一)综合计划的关键问题——应对变异性 策略:1、保持一定的超额运营能力应对需求的增长; 2、保持一定程度的柔性应对变化,可能涉及 雇用临时工或需要时采用加班加点。 (二)综合计划策略考虑因素 1、需求选项 (1)定价 (2)促销 (3)延迟交货 (4)新需求 2、供应选项 (1)聘用和解聘工人 (2)加班/松弛时间 (3)兼职工人 (4)库存 (5)分包合同 3、综合计划的投入
主生产进度计划 待分配库存
(一)主生产计划输入 1、期初库存——上一期实际持有库存量 2、需求的预测 3、客户订单 (二)主生产计划输出 1、计划库存(预期库存) 2、生产需求
3、待分配库存
(三)注生产计划的计划周期 ——周、月或二者混合
受产品的类型、产量和提前期的影响,会有不同, 但时间跨度要足够长,以涵盖所有采购产品和装配 零件的提前期。
10.1 应对不稳定需求的基本策略
一、策略类型 (一)平稳生产能力策略 运用某种由库存、加班、兼职工人、转包合同和延迟 发货等构成的组合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动。 (二)追逐需求策略 为市场需求匹配相应的生产能力,在这种策略下,为 每一期计划的产出都应该与当期的预期需求相匹配。 二、策略选择因素 (一)公司政策 (二)柔性 (三)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格 品 率 V4
质 量 认 证 率 V5
电 话 通 畅 率 V6
客 户 投 诉 率 V7
订 货 提 前 期 V8
按 时 交 货 率 V9
按 质 交 货 率 V10
柔 性 订 货 力 V11
指标层
12
OR:SM
第三节 排序的案例
二、判断矩阵
目标O U1 U2 U3 准则U1 V1 V2 V3
U1
( co.2) v ( co.3) =0.9406, v ( co.1) =1.0933, v =0.9981,
v ( co.4) =0.9474, v ( co.5) =1.0201。
按照综合评价值的大小,确定供货商履约的顺序为供应商 Co.1、Co.5、Co.2、Co.4和Co.3。
18
OR:SM
V9 2 1 6 1/2
V10 1/3 1/6 1 1/9
V11 3 2 9 1
13
OR:SM
第三节 排序的案例
三、指标权重
大类指标 明细指标 V1 V2 V3 V4 U1 0.1429 0.5396 0.1634 0.2970 0.2717 U2 0.5714 U3 0.2857 绝对权重 0.0771 0.0233 0.0424 0.1552
一、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
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教授1970s提出
选用1-9标度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 将定性指标半定量化处理的评价方法

多指标排序
无量纲化统一指标量纲 极性变换统一指标极性
3
OR:SM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
二、实施步骤
1、建立层次模型
Co.1 0.9875 1 1 1 1 0.9896 0.6000 0.8000 1 1 0.9091
Co. 2 0.9753 0.6 1 0.9500 0.9474 0.8646 0.3000 1 0.8673 0.9800 1
Co.3 1.0000 0.2 0.9375 0.9900 0.8421 0.9167 0.4286 0.6667 0.9898 0.9300 0.7273
Co.5 0.9950 0.8333 0.9379 1.0183 0.8235 1.0220 1.9774 0.8475 1.0211 0.9875 0.7143
OR:SM
第三节 排序的案例
四、履约排序
3. 供应商履约排序分析
再用指标的权重向量进行综合权衡,即用上表中第2列的指 标权重分别与其它5列对应元素相乘求和,得各家供货商的 综合评价值为:
j wi w
9
i j
OR:SM
第二节 多指标排序
一、指标值极性变换
极大值极性的无极性化
d sj
d sj max d kj
k
极小值极性的无极性化
d sj
min d kj
k
d sj
适中值极性的无极性化
d sj
min{ d sj , d 0 j } max{ d sj , d 0 j }
OR:SM
10
第二节 多指标排序
二、指标值无量纲化
初始值化法
均值化法
区间值化法
d sj vsj d lj d sj vsj n 1 d kj n k 1 d sj min (d kj ) k vsj max (d kj ) min (d kj )
目标层O、准则层U和措施方案层A
评价总目标O 第一大类 指标U1 第二大类 指标U2 第m大类 指标Um

方案A1
4
方案A2

方案An
OR:SM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
二、实施步骤
2、构造判断矩阵
Ui-A层可以构造一个n×n阶的判断矩阵如下 Ui A1 A2 … An
5
A1 a11 a21 … an1
A2 a12 a22 … an2
2. 指标值无量纲化处理
评价指标 市场报价V1 数量折扣V2 物流费用V3 合格品率V4 质量认证率V5 电话通畅率V6 客户投诉率V7 订货提前期V8 按时交货率V9 按质交货率V10 柔性订货力V11
17
指标权重 0.0771 0.0233 0.0424 0.1552 0.2761 0.0504 0.0897 0.0589 0.0317 0.1768 0.0183
评价指标 市场报价V1 数量折扣V2 物流费用V3 合格品率V4 质量认证率V5 电话通畅率V6 客户投诉率V7 订货提前期V8 按时交货率V9 按质交货率V10 柔性订货力V11
15
单位 元/kg % 元/kg % % % % 周 % % %
Co.1 800 5 30 100 95 95 5 10 98 100 50
反比较
倒数表示两个相比较要素的不重要程度
6
OR:SM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
二、实施步骤
3、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中各要素的重要性判断应该一致 事实上主观确定的判断矩阵不可能完全一致 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 Index)
C.I .
max n
n 1
C.I . R.I .
k k
三、方案的价值分析
v
11
(s)
i vsj
i 1
OR:SM
m
第三节 排序的案例
一、指标结构
例:某公司对其供应商进行评价,考虑供货成本U1、 质量U2、交货U3三方面的评价指标
供应商选择O
目标层
成本U1
质量U2
交货U3
准则层
市 场 报 价 V1
数 量 折 扣 V2
物 流 费 用 V3
Co.4 0.9875 0.2 1 0.9700 0.9474 1 0.2000 0.8000 1 0.9500 0.6364
Co.5 0.9814 0.4 0.9091 1 0.7368 0.9688 1 0.6667 0.9898 0.9500 0.5455
OR:SM
第三节 排序的案例
四、履约排序
管理运筹学-管理科学方法
谢家平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0 章 方案排序
学习要点 Sub title
掌握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及其应用
正确理解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 正确理解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的差异
正确理解指标值极性变化和无量纲化的目的
2
OR:SM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
Co. 2 810 3 30 95 90 83 10 8 85 98 55
Co.3 790 1 32 99 80 88 7 12 97 93 40
Co.4 800 1 30 97 90 96 15 10 98 95 35
Co.5 805 2 33 100 70 93 3 12 97 95 30
OR:SM
j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④ 近似计算最大特征根max

max
1 n ( AW ) k n k 1 Wk
8
OR:SM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
二、实施步骤
5、层次总排序
• 总排序需从上到下逐层顺序进行。 • 最高层次的层次单排序正是相对于总目标而言的,所 求相对权重向量也就是其总排序的结果。 • 大类指标(U1,U2,…,Um)的相对权重也就是其绝对权重 (w1,w2,…,wm), • 具体指标Vij(j=1,2,…,ni)的绝对权重等于其相对权重与 大类指标的绝对权重之乘积,即
V5
V6
0.4832
0.0882
0.2761
0.0504
V7
V8
0.1569
0.2063
0.0897
0.0589
V9
V10 V11
14
0.1108
0.6189 0.0640
0.0317
0.1768 0.0183
OR:SM
第三节 排序的案例
四、履约排序
为了定量评判供应商,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收集到关于某种外购零件 的5家供应商Co.1、Co.2、Co.3、Co.4和Co.5的指标统计数据如下表:
U2 U3 准则U2 V4 V5 V6 V7
1
4 2
1/4
1 1/2
1/2
2 1
V1
V2 V3 准则U3 V8 V9 V10 V11
1
1/3 1/2
3
1 2
2
1/2 1
V4 1 2 1/3 1/2
V5 1/2 1 1/5 1/3
V6 3 5 1 2
V7 2 3 1/2 1
V8 1 1/2 3 1/3
Co.3 1.0138 0.4167 0.9672 1.0081 0.9412 0.9670 0.8475 0.8475 1.0211 0.9667 0.9524
Co.4 1.0012 0.4167 1.0317 0.9878 1.0589 1.0549 0.3955 1.0169 1.0316 0.9875 0.8334
7 OR:SM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
二、实施步骤
4、层次单排序
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为“方根法”: ① 计算n阶判断矩阵每一行各元素之乘积Mk, ② 计算Mk的n次方根 M k n M k , ③ 归一化处理,得到特征向量W=(w1,w2,…,wn)T,就是所求相 对权重向量。 M Wk n k M j
Co.1 1.0012 2.0833 1.0317 1.0183 1.1176 1.0439 1.1864 1.0169 1.0316 1.0395 1.19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