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湖泊出现过水华
我国常见水华藻类图鉴
![我国常见水华藻类图鉴](https://img.taocdn.com/s3/m/3849dc2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d.png)
我国常见⽔华藻类图鉴我国常见⽔华藻类图鉴作者:防灾科技学院1750232班科技⼩组⽔华是淡⽔体中藻类⼤量繁殖的⼀种⾃然⽣态现象,造成⽔华的原因是⽔体富营养化。
引起⽔华的有藻类、原核⽣物以及浮游动物,其中藻类是⼀个⾮常⼤的原因。
淡⽔中富营养化后,"⽔华"频繁出现,⾯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流——汉江下游汉⼝江段中也出现"⽔华"。
淡⽔中"⽔华"造成的较⼤危害是:饮⽤⽔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物链影响⼈类的健康,蓝藻"⽔华"的次⽣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类的健康和⽣存。
引起我国⽔华的藻类种类繁多,下⾯是我国的引起⽔华的常见藻类。
1.隐藻⽔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种⽔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的⼀些种类。
⽔⾊褐、红褐、褐绿和褐青。
全年都可出现。
优劣势:隐藻在海洋浮游⽣物群落中占有⼀定地位。
隐藻喜⽣于有机物和氮丰富的⽔体,是我国传统⾼产肥⽔鱼池中极为常见的鞭⽑藻类,有隐藻⽔华的鱼池,⽩鲢⽣长好,快,产量⾼,隐藻是⽔肥、⽔活、好⽔的标志。
2.膝⼝藻⽔华这是⽆锡鱼池夏季肥⽔最常见的⽔华,在⽣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
优势种为扁型膝⼝藻,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褐青或褐绿。
优劣势:膝⼝藻⼤量繁殖时形成云彩状⽔华,⽔⾊呈黄绿⾊,为鲢鳙鱼的良好饵料。
池塘膝⼝藻的⼤量繁殖造成泛池死鱼事件频繁发⽣,使养殖户蒙受重⼤经济损失,主要发⽣在每年的七⼋⽉份。
3.裸甲藻⽔华这是由蓝绿甲藻⼤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东肥⽔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
夏季长与扁型膝⼝藻共存。
⽔⾊褐绿,褐青或铁灰,⽔⾯长有云雾状蓝绿⾊斑团,鱼农称为“转⽔”。
优劣势:裸、甲藻繁殖造成pH值偏⾼,影响对虾脱壳,造成脱壳后软壳;抑制⽔体有益藻⽣长,影响对虾成活率,脱壳期更为严重;藻毒素会造成对虾肝胰腺病变,摄⾷下降,影响对虾⽣长,严重时出现空肠空胃、偷死等现象。
我国九大重点湖泊的污染问题
![我国九大重点湖泊的污染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2fad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1.png)
我国九大重点湖泊的污染问题我国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其中九大重点湖泊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些湖泊也面临着污染问题的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我国九大重点湖泊的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洞庭湖。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湖南省。
长期以来,洞庭湖受到了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排放以及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
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了湖水中的营养物质过量,进而引发了水华问题。
此外,洞庭湖周围的城市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中,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洞庭湖的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农田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其次,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此外,应对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进行监管,并严厉惩罚违规排放行为。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鄱阳湖,它位于江西省。
鄱阳湖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
然而,鄱阳湖受到了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排放以及湖泊用地不合理开发等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导致了湖泊水质下降,渔业资源减少等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鄱阳湖的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严格控制农田面源污染,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其次,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提高排水处理率。
另外,在湖泊用地开发方面,应加强规划和审批,限制不合理开发行为,保护湖泊生态环境。
我们继续讨论太湖的污染问题。
太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苏省。
长期以来,太湖受到了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以及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
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水质恶化,并引发了蓝藻水华。
为了改善太湖的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其次,加强工业污水排放的控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并加强监管力度。
此外,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韩国湖。
韩国湖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脉与朝鲜半岛之间,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水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水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d4e604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a.png)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
下面给大家分析水华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水华产生的原因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涉及到的藻类有蓝藻(即蓝细菌)、绿藻、硅藻等。
自然形成的水华现象会很快消失,并不会带来环境影响。
而人为的往水体中排放氮素(主要是铵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和磷素(主要是正磷酸盐和各种形态的磷酸盐),使得淡水富营养化,超出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中国的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现象。
水华现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华现象发生都很频繁。
水华的治疗方法(1) 采用物理方法: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去除水藻。
(2) 采用化学方法:(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等后果)使用硫酸铜、季铵盐、活性剂、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对过多的浮游生物、藻类进行杀灭、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但是,这些效果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降解营养源,原来水体中的底等生物抗污染抗杀灭的能力比较强,一旦这些药剂的浓度减低、反应作用弱化后,这些低等生物又会迅速生长,恢复原样。
更要注意的是,这些化学药剂的经常性、长期性使用,会引起化学物质的积累,引起水体中毒,造成二次污染,要谨慎应用。
(3) 采用复合方法:用含有微生物菌剂的黏土来吸附包裹水体中的藻类,然后用絮凝剂絮凝沉降已经包裹住藻类的黏土,阻断藻类生长的光照条件,达到把藻类从水体中均匀分布的状态中聚集与水体分离的目的,增加水体的透明度。
以上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水体的感官指标:提高透明度、减少异味和减低臭味;能够降低水体的污染指标:降低DOD、氨氮等。
珊溪水库_水华_事件评估及应对
![珊溪水库_水华_事件评估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ca61eb0a03d8ce2f006623f5.png)
第12卷 第9期 中 国 水 运 Vol.12 No.9 2012年 9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September 2012收稿日期:2012-05-29作者简介:施前伟(1977-),男,浙江金华人,温州市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工程师。
珊溪水库“水华”事件评估及应对施前伟(温州市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浙江 温州 325000)摘 要:珊溪水库作为温州市主要饮用水源,在建成蓄水第十年头就在库区内多个支流内发生较大规模的蓝藻“水华”事件,引起温州市社会的一定恐慌,也暴露出了珊溪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的加剧,文中从“水华”事件成因、经过、应对三方面深入分析,为全面认识“水华”事件和提高地区蓝藻治理水平提供一点经验。
关键词:珊溪水库;蓝藻;水华;成因;应对;经验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2)09-0142-02珊溪水库于2000年建成蓄水,其水域总面积为35.4km 2,最大库容为18.24亿m 3,水库功能除了防洪、发电、灌溉外,主要承担供应温州市80%左右的生活生产用水总量和每年温瑞塘河治理冲於任务,年供水量12亿m 3,是温州市最主要的供水水源。
2010年4月,珊溪库区首次在黄坦坑、莒江、岩门、新浦等多个水域出现较大面积的蓝藻“水华”,引起了市政府和全市的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应对。
一、“水华”成因分析蓝藻“水华”是水体藻类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水温和日照条件下飘浮与积聚,最终形成大面积藻类聚集至肉眼可直接辨识,其本质上是适当条件下蓝藻异常增殖的表现形式,但其水体藻类生物量并未发生巨变。
水体富营养化是内因。
氮和磷是藻类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元素,藻类细胞里的磷直接参加光合作用和呼吸、酶系统的活性化、能量转化以及氮、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化合物的交换等过程.而氮是藻类自身的组成元素。
农业的畜禽养殖的粪便以及生活污水含有丰富的氮磷元素,为蓝藻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
水华的形成
![水华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25589e3969eae009581becd7.png)
可得到结论:
汉江中、下游江段的水质已在逐年变坏, 下游江段的水质比中游江段的更差,尤其 进入武汉江段,水质最糟。先后两次发生 硅藻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褐色颗粒 均表明该江段的营养极为丰富,尤其是氮 磷养分对硅藻细胞的增长十分有利。
我国现状
我国湖泊、水库和江河富营养化的发展趋 势非常迅速。1978~1980年大多数湖泊处 于中营养状态占91.8%,贫营养状态湖泊占 3.2%,富营养状态湖泊占5.0%。短短10年 间,贫营养状态湖泊所占比例迅速降低到 0.53%,富营养状态剧增到55.01%。我国 湖泊40年间富营养化面积已达到8700平方公 里。到2006年,我国36%面积的水、85% 体积的水体已富营养化。
绿藻门 甲藻门 裸藻门 硅藻门
微囊藻属 尖头藻属 衣藻属 裸甲藻属 壳虫藻 骨条藻属
项圈藻属 拟项圈藻 (鱼腥藻)属
膝口藻属 裸藻 隐藻属
菱形藻属 甲藻孢囊
螺旋藻属 片藻属 绿藻属
盒形藻属
节旋藻属 席藻属
角毛藻属
颤藻属 节球藻属 小球藻
腔球藻属
属
金藻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藻属
小三毛金 海链藻属
藻
微型硅藻
水华的形成
用藻类生长潜力方法来判断湖泊中藻类繁殖限 制物质时,发现在氮磷比低于10:1时,或在某 一季节,氮也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影响水体中藻类生长规律的诸多环境因素:营 养物质、温度、光照、pH值及其它生物等因 素。
营养物的主要来源:土壤大量施肥,农田流失 的氮、磷进人水体;人和家畜排泄产生的氮、 磷;渔业规模集约化养殖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
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营养物质的 增加,使得藻类和有机物增加所致。营养物 质主要是磷,其次是氮,还有碳、微量元素 或维生素等。藻类生长遵循李比希最小定律, 即其生产量或生物量取决于外界供给它的所 禽养分中数量最少的那一种。由于磷在水体 中不完全循环,使得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水域 都严重缺磷,以致磷成为其初级生产力的重 要限制因素,一旦大量磷进人水体往往引起 浮游植物的迅猛生长,而使水体呈现富营养 化。
红枫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
![红枫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a981f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f.png)
红枫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李峰;秦红超;龙汉武;向立容;朱立【摘要】2009-2011年,项目组通过收集历史资料、采集水样、室内检测和鉴定,明确了红枫湖水华形成的藻类种类为蓝藻门、色球藻目、色球藻科、微囊藻属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并结合野外水华形成过程的原位观测和数据分析,探讨了红枫湖水华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期刊名称】《贵州科学》【年(卷),期】2017(035)003【总页数】8页(P11-18)【关键词】红枫湖;蓝藻;水华【作者】李峰;秦红超;龙汉武;向立容;朱立【作者单位】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9;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贵阳监测站,贵州贵阳550000;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9;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9;贵州省植物园,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9.1红枫湖位于贵州省中部清镇市、平坝县和安顺市西秀区境内,建于1958年,蓄水面积57.20 km2,流域面积1 596.00 km2,库容6.01 亿m3,最大水深45.00 m,为贵州省最大的人工湖,有“高原明珠”之誉。
红枫湖不仅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贵阳市最重要的三个饮用水源地之一,承担着贵阳市中心城区70%以上居民饮用水和清镇市所有居民用水的供给任务。
据调查资料[1]显示,1994-2008年,红枫湖基本上每年都出现过大面积的“水华”现象。
贵州的多家媒体也相继报道了2005-2007年红枫湖出现大面积蓝藻水华导致居民饮用水困难。
本文通过2010年和2011年对红枫湖的浮游生物及主要水质指标的监测,结合历史资料、野外水文、气象和水华的观测结果,探讨了红枫湖水华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1.1 工作区域研究地点:红枫湖水体。
1.2 工作方法1.2.1 样点设置通过调查走访和收集红枫湖形成水华的历史资料,按照水华的分布特征,选择滴澄关码头(N 26°32′28″ E106°25′38″)、兴隆半岛(N 26°32′27″E106°24′59″)、苗寨(N 26°32′2″E106°25′8″)、将军湾(N 26°28′31″ E106°25′7″)和红枫水产公司(N 26°28′E106°23′53″)作为采样点。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有哪些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d9bc5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b.png)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有哪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湖泊和河流都面临着水质污染的问题,其中包括巢湖。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位于安徽省和江苏省交界处,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巢湖水质逐渐恶化,水华现象频繁发生,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治理巢湖水华现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污染源治理。
巢湖流域内存在大量的工业和农业污染源,其中包括工厂的排放和农田的化肥农药使用。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源对巢湖水质的影响,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监管,推行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流入巢湖。
其次,加强湖泊生态修复。
为了改善巢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湖泊的生态修复工程。
这些工程包括湿地恢复、水生植物种植、湖泊水质净化等方面,旨在恢复巢湖的自净能力,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质含量,从而减少水华的发生。
另外,加强巢湖水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为了及时发现水华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政府部门建立了完善的水质监测和预警系统,对巢湖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水质预警信息,提醒周边居民和游客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到受污染的湖水。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政府部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水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巢湖水质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湖泊保护和水质改善的行动,共同守护好巢湖这一宝贵的水资源。
最后,加强跨区域合作和治理。
巢湖流域跨越了安徽和江苏两个省份,为了更好地治理巢湖水质污染问题,两地政府加强了跨区域合作,共同制定并实施巢湖流域的水质保护和治理规划,共同推动巢湖水质的改善。
综上所述,针对巢湖水华现象,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加强污染源治理、湖泊生态修复、水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跨区域合作和治理等方面。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是什么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21e59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a.png)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是什么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巢湖水质却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水华现象频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治理巢湖水华现象,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要解决巢湖水华问题,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加大了对周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力度,推动这些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湖泊的污染。
其次,巢湖水华现象的治理还需要改善湖泊生态环境,提高水质。
政府加大了对巢湖的生态修复力度,开展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修建人工湿地,增加湖泊的自净能力。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湖泊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力度,加强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减少湖泊中的营养盐含量,提高水质。
另外,巢湖水华现象的治理还需要改善周边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对湖泊的影响。
政府加大了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减少城市污水对湖泊的直接排放。
同时,政府还推动城市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此外,巢湖水华现象的治理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参与和监督。
政府加大了对水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湖泊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
总的来说,巢湖水华现象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巢湖水华现象,保护好巢湖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巢湖的水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生活的好去处。
什么是水华现象
![什么是水华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bfc9aa50b9d528ea80c77953.png)
什么是水华现象
水华现象其实在现实中很常见,一些海洋、湖泊、水库等都有水华现象出现,那么什么是水华现象?今天构成水华现象的浮游生物种类很多,但在海洋中鞭毛虫类、硅藻类大多是优势种,在淡水中蓝藻占优势。
当发生赤潮时的浮游生物的密度一般是102—106细胞/毫升。
在日本近海淡水流入的内湾,自春至秋均有发生。
近年,随着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出现了富营养化,在东京湾、濑户内海、有明海等赤潮现象频繁发生。
淡水中的水华现象以滇池、太湖和巢湖等最为著名。
水华现象危害健康
有些水华现象生物分泌水华现象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水华现象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
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由水华现象引发的水华现象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
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
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
水华现象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
据统计,全世界因水华现象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约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太湖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引起的饮用水危机原因与对策
![太湖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引起的饮用水危机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c067f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2.png)
太湖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引起的饮用水危机原因与对策一、本文概述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承载着周边众多城市和乡村的供水、灌溉、渔业等多重功能。
然而,近年来太湖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问题的日益严重,不仅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环境,更引发了饮用水危机,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太湖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其对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政策引导,期望能够为太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太湖富营养化原因分析太湖富营养化的现象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与叠加。
从自然因素来看,太湖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湿润,降水充沛,这为水生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这种湿润的气候也容易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积累,为富营养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为因素在太湖富营养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太湖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聚集和工业生产活动导致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太湖。
这些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极大地促进了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农业活动也是太湖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湖周边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导致了农田排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增加。
这些营养物质随着农田排水进入太湖,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不合理的湖泊管理也是太湖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湖泊管理机制,太湖周边的水体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治理。
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违法排放污水,进一步加剧了太湖的富营养化。
太湖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为了有效地解决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水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太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清洁、安全的水资源。
水华
![水华](https://img.taocdn.com/s3/m/2bb2e81a55270722192ef7c0.png)
水华治理的手段
1、控污截源
(1)源头控制 首先,要提高流域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能力,并且 开发科学施肥技术,降低农田氮磷流失;其次,要努力 推广生活节水措施,减少生活污水产出量,并且要减少 面源污染,这是实现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目标的最重要 前提。只有营养负荷降到一定程度,蓝藻水华才会逐渐 消失,代之以水生植物为主的健康生态系统才能得到恢 复。 (2)截污控污 利用已有的水利工程设施,调整流域河网水系功能结 构和水力过程,保育植被,恢复景观生态,有效发挥灌 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充分利用河网水系对流 稀释、动力复氧、沉降吸附能力,建立生态干流与河渠, 削除进人流域湖荡的污染物。
三,农业及生活用水的面源污染 首先, 农业结构由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有机 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变为以化肥为主、有机肥 为辅; 人畜的排泄物作肥料为主转变为以废弃 物向水体排放为主。 现在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 普及, 农村、城市大部分使用抽水马桶, 绝大部 分粪便排入水系, 洗衣粉、洗涤剂的使用使得 富含磷的污水进入水体, 集约化养殖也使畜禽 粪便向水系排放, 成为太湖地区水体富营养化 的一大源头。 其次,由于大量使用化肥, 而作物对化肥的 吸收利用率只有30%~40%, 其余60%~70%多流 失至水体, 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源头。
水华的危害
水华的危害重大,导致水华发生的重要的因素之 一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 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淡水中 “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 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 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 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 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味。所以每次发生水 华现象都会给人类和自然界带来巨大的损失或灾害。
常见湖泊水质及其处理措施
![常见湖泊水质及其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a32d7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5.png)
常见湖泊水质及其处理措施
湖泊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水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湖泊水质可能受到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湖泊水质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1. 藻类水华:湖泊中出现藻类水华现象可能是由于富营养化造成的。
过多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使得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处理措施包括减少农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改善农田施肥措施,设置湖泊保护区和湿地,以吸收和过滤污染物。
2. 重金属污染:湖泊周边地区的工业活动和废物排放可能导致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都有害。
应加强工业废物处理措施,限制重金属的排放和使用,并建立监测系统来保护湖泊的水质。
3. 悬浮物和固体废物:湖泊中的悬浮物和固体废物会导致水质浑浊和富营养化。
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田管理和土地保护措施,以减少固体废物的流入湖泊。
4. 水生生物受威胁:湖泊水质恶化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系统,需要加强湖泊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过渡捕捞和破坏性渔业行为。
综上所述,保护湖泊水质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废物处理和农田管理,加强监测和保护措施,并提高公众对湖泊保护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湖泊水质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4c8d599e518964bcf847cfb.png)
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水华”主要发生在的静态水体,尤其以鱼塘、流动不畅的内河涌等较常出现.“水华”现象的出现对鱼类的影响很大,往往使鱼产量逐渐减少,更甚者会使鱼类出现大批死亡.对饮水安全造成威胁,长期饮用这种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然而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水华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关于水华现象发生的机理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是水华现象发生的首要条件是水华现象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否则,尽管其他因子都适宜,也不会发生水华现象,在正常的理化环境条件下,水华现象生物在浮游生物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有些鞭毛虫类(或者甲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
但是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使某些水华现象生物过量繁殖,便形成水华现象。
大多数学者认为,水华现象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水华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海水的温度是水华现象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水华现象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
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水华现象发生的先兆。
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水华现象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水华现象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
温、盐跃层的存在为水华现象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水华现象。
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
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
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水华现象。
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水华现象。
据监测资料表明,在水华现象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提醒您:想要预防水华的出现,就要从根源解决,多了解一些水华知识来帮助自己,比如水华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对预防水华有很大的作用。
洪泽湖、骆马湖富营养化评价及“水华”发生风险等级评估
![洪泽湖、骆马湖富营养化评价及“水华”发生风险等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fbce1604f12d2af90242e63e.png)
此次评价结果表明 ,永城市地下水水质污染 的空间分布和
地表 水 相 似 ,特别 是 污 染 严 重 的河 流 两 侧 地 下 水 均受 到不 同程 度 的 污 染 , 说 明 地 表 水 污染 对 地 下 水 的影 响 。 这
理地施用农药化肥 , 将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 。 氨氮是反映面
污 染 源 中化 肥 对 地 下 水 资 源 质 量 影 响 的标 志 指标 ,氨 氮 超
厂 , 游 植 物 数 量 为 36 0 个 / , 游 植 物 数 量 最 少 的 浮 .×1 升 浮
3 技 术路 线与 监测 方式
根据湖泊藻类种群结构 、藻类细胞 密度及 分布变化情 况 ,从生态学角度对其水环境营养化水平及其发展 趋势 进 行 分析和评价 , “ 华” 对 水 发生 的临界条件 和预警模式进 行 探讨 , 为水资 源的评价 、 管理 和水 资源 的利 用以及水污染的 控 制和治理 提供基础依据 ,为南水北调东线 的水质管理 与
水 污染 防治 提 供 技 术 支 持 。
水生态监测 , 根据水利部水文局的要求 , 选择洪泽湖为藻类 监测试点 ,0 9年监测范围扩展到骆马湖 。 20
2 目的意 义
富 营养 化 问 题 在水 资源 和环 境 领 域 受 到 关 注 ,常 规 的
监测手段 难 以确切 反映水 体富营 养化程度 和水 体健康 状
况 。 藻类 监 测 这 一 生 物 监测 手 段 从 水 生 浮 游 植 物 的 种 群 和
4 监测 参数
监测参 数包括 : 温 、 解氧 、 明度 、 锰酸盐指数 、 水 溶 透 高 423生活垃圾 、 .. 固体废弃物处置不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燃烧消耗产生 的废气 、 废渣 、 生活污 水 和垃圾等 , 虽然排放量不 大 , 都未经过 处理 , 但 有害成 分 浓度较高 。 一些厂矿将 固体废弃物任意堆 放 , 特别是一些露 天存放 的尾 矿 、 冶炼废渣 、 粉煤灰 、 泥等 以及城 市周边 的 赤
水华的形成
![水华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ebad600ebb68a98271fefa53.png)
由于三峡成库后过流断面积增大,流速降低,水流 中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大, 加之库区冬季气温升高、雾日减少、日照增长等,为 藻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更增加了在上述区 域爆发“水华”的可能性。三峡一期蓄水完成后,在 大宁河、香溪河、神女溪等支流河口已经发现了 “水华”现象,尤其在阳光充足、气温回升的春季。 经鉴定形成水华的藻类主要有拟多甲藻,新星形冠盘 藻、里海小环藻、湖沼红胞藻、实球藻和空球藻, 其中以拟多甲藻水华涉及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久,污 染程度最为严重。
现今“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 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 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 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淡水中“水华”造成 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 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 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 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 “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 并有难闻的臭味。所以每次发生水华现象都会给人类 和自然界带来巨大的损失或灾害。
水华的形成
小组成员:齐冰 黄水秀 张馨木 李庭超
水华的形成
水体富营养化定义 水华定义 水华的形成 我国现状 太湖水华现象分析(湖泊) 三峡水华现象分析(水库) 汉江中下游江段水华现象分析(河流)
一、水体富营养化定义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 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 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 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 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华面积占总面积
1/3
水华现象
![水华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3bd75f8770bf78a65295499.png)
水华“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
“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
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
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水华可以说是湖泊地区的“赤潮”现象。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味。
当藻类大量生长时,这些藻类能释放出毒素——湖靛,对鱼类有毒杀作用。
藻类大量死亡后,在腐败、被分解的过程中,也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严重恶臭。
而造成水华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水域沿线大量施用化肥、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致使江河湖泊中氮、磷、钾等含量上升。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为探索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综述了目前对我国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研究现状和对水华形成机理的一般认识.分析了导致蓝藻水华形成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等主要环境因素,论述了蓝藻,尤其是微囊藻成为水华优势种的可能原因.认为对水华的形成需要全面认识,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可能仅是蓝藻水华形成、且人们可以加以控制的因素之一;在探索水华成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夏季蓝藻水华发生时环境特征的研究与观察,而应该提前关注蓝藻的越冬生理生态特征、春季复苏的生态诱导因子及其阈值以及在复苏后,蓝藻如何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群体,并逐步成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乃至形成水华的过程.并需要对蓝藻越冬的生存对策、蓝藻群体的形成的条件、蓝藻在春季复苏的触发条件及其生态阈值、以及蓝藻在与其它藻类种群竞争中取胜的生理生化特征有足够的认识.蓝藻水华的"暴发"是表观现象,其前提还是藻类一定的生物量,且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野外对水华形成过程的原位观测,提出了蓝藻水华成因的四阶段理论假设.即在四季分明、扰动剧烈的长江中下游大型浅水湖泊中,蓝藻的生长与水华的形成可以分为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生长)、上浮及聚集等4个阶段,每个阶段中蓝藻的生理特性及主导环境影响因子有所不同.在冬季,水华蓝藻的休眠主要受低温及黑暗环境所影响;春节的复苏过程主要受湖泊沉积表面的温度和溶解氧控制,而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则决定了水华蓝藻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状况,一旦有合适的气象与水文条件,已经在水体中积累的大量水华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理必须寻找导致水华形成的各主要生理阶段的触发因子或特异性因子,针对不同阶段蓝藻的生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逐步弄清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并对其发生的每一进程进行预测,寻求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水华一般发生在什么水域
![水华一般发生在什么水域](https://img.taocdn.com/s3/m/7982f3ee87c24028915fc3de.png)
水华一般发生在什么水域
水华一般都是发生在沿海地带,但是很多人对其水华等海洋灾害没有多加的了解,那么水华一般发生在什么水域?一起走进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下。
水华一般发生在沿海城市。
随着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出现了富营养化,在东京湾、濑户内海、有明海等赤潮现象频繁发生。
淡水中的水华现象以滇池、太湖和巢湖等最为著名。
目前,水华现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华现象发生都很频繁。
首先,水华现象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其次,有些水华现象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含有毒素的水华现象生物被海
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
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
再次是大量水华现象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
所以说水华发生的水域上面都有介绍,要多关注,加强对其海洋灾害小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等更加需要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湖泊出现过水华
国内很多湖泊都出现过水华,湖泊出现水华影响其水质,所以说湖泊出现水华要及时治理,目前我国湖泊有水华现象十分明显,那么哪些湖泊出现过水华?
1、滇池,云南昆明的母亲河,素有“高原明珠”之称。
2、2007年5月,江苏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导致市区水资源极大破坏,影响到了居民生活。
(前期爆发最严重)
3、2008年6月,湖北宜昌市境内的三峡库区长江支流——香溪河,部分河段发生蓝藻水华。
4、2008年6月,重庆云阳:长江一级支流--澎溪河出现大面积“水华”现象。
5、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局部地区,位于风光村附近的东湖子湖之一的官桥湖。
6、2009年9月,通山九宫山云中湖。
7、2009年9月,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湖区暴发局部性蓝藻水华,西半湖湖区蓝藻面积约为140平方公里。
8、2010年2、3月份,广东对全省54座重要供水水库的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风险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有70%的水库处于由中营养向富营养过渡状态,约20%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表明广东重要供水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有37%的水库蓝藻水华风险较高,有22%水库(12座)正发生蓝藻水华。
的介绍后,大家对其那些湖泊出现水华有了详细的了解,如果你对其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感兴趣,可以关注,这里有很
多海洋灾害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