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32d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7.png)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引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是一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突发事件,因此对于灾害的管控和事故的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定义、处置方案的制定流程以及常见的处置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公众提供参考。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定义和特点危险化学品泄漏是指在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危险化学品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外部因素等原因,造成其泄漏到环境中。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 突发性:事故发生往往是突然的,无法预测和避免;2. 污染性:泄漏的化学品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3. 危害性:泄漏的化学品可能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严重的危害;4. 难以处置:处置过程中需要考虑化学品的性质、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
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的制定流程制定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是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般情况下,处置方案的制定流程如下:1. 事故调查与评估: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程度和可能的后果。
2.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事故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责任和流程。
3.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事故并做出响应。
4.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人员、设备和技术支持。
5. 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6. 信息宣传与培训:组织危化品知识普及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的常见方法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常见的处置方法包括:1. 事故报告与警示:在发生泄漏事故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发布警示信息,提醒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 人员疏散与封锁:根据泄漏事故的性质和程度,组织周边人员进行疏散,同时封锁事故现场,防止危险蔓延。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性质、危害及处置的探讨(天安文继军)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性质、危害及处置的探讨(天安文继军)](https://img.taocdn.com/s3/m/f147e82ab9d528ea81c779bf.png)
4% 4%
4% 3%
11%
生产 使用 存储 运输 经营 废弃
74%
第二篇 危险化学品的特点、性质、 危害
• (一)危化品的三重危险性 •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三种后果 • (四)危化品危险特征与事故类型
危化品的三重危险性
• 1、危化品本身固有的危险性 • 2、危化品之间反应的危险性 • 3、危化品工艺过程的危险性
• 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规模,目前能生产45000余 种化学品,其中,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有3823 种,列入剧毒化学品的有335种,现在我国的一 些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已位于世界前列。
第一篇 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现状
• 危险化学品各环节事 故比例
生产占74%,使用占 11%,存储占4%,运 输占4%,经营占4%, 废弃3%。
பைடு நூலகம்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性质、 危害及处置的探讨
第一篇 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现状。 第二篇 危险化学品的特点、性质、危害。 第三篇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探讨 。
什么是化学品、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天然的或人造的各类化学元素、化合 物、混合物。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 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 用和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 财产损毁、污染环境的化学品。
火灾
• 火球:大量易燃液体或气体突然释放,并立即被 点燃,由于初始功能和热火焰的浮力而上升,形 成一个火球迅速燃烧。压力气体和液化烃罐事故 会导到火球。
• 闪火:挥发性液体燃料或压力气体泄漏产生蒸气 云,遇火源被瞬时点燃,气体烧尽而灭。
爆炸
• 蒸气云爆炸(VCE):泄漏物料形成蒸气云,遇点 火源爆炸。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https://img.taocdn.com/s3/m/001ae4e0856a561252d36f43.png)
长期吸入—慢性呼吸道炎症 大量吸入—化学性肺水肿、 化学性肺炎 硫酸二甲酯—咳嗽、胸闷 二异氰酸甲苯酯—哮喘
(3)血液系统 苯—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再障—白血病 铅—低色素性贫血 砷化氢—急性溶血
亚硝酸盐类及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高 铁血红蛋白症 一氧化碳—组织缺氧 (4)消化系统 四氯化碳、三硝基甲苯—中毒性肝病 汞盐、三氧化二砷—急性胃肠炎 铅、铊—铅绞痛、腹绞痛
8、扑救放射性物品火灾的基本方法:
(1)测试辐射量和范围。
(2)对辐射量大于0.0387C/kg 的区域,灭火 人员不能深入辐射源纵深灭火;对辐射量小于 0.0387C/kg 的区域,可快速出水灭火或用泡沫、 二氧化碳、干粉扑救,并抢救受伤人员。
(3)对燃烧现场包装没有破坏的放射性物品, 可在水枪的掩护下佩带防护装备设法疏散,无 法疏散时应就地冷却。 (4)对已破损的容器切忌搬动或用水流冲击。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救援和应急处理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事故概述
一、事故的定义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 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 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 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伯克霍夫)
事故的含义:
1、特殊事件 2、意外事件
3、迫使生产、生活停止的事件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定义:
(4)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将遇湿 易燃物品迅速转移。
6、扑救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的基本方法:
(1)迅速查明着火或反应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 化物以及其他燃烧物的品名、数量、主要危险 特性、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和能否用水和 泡沫扑救。
(2)能用水和泡沫扑救时,应尽一切可能切断 火势蔓延,限制燃烧范围,同时抢救受伤和被 困人员。
危化品事故的特点与规律
![危化品事故的特点与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ac06e03856a561253d36fd7.png)
5.2 危害识别的范围
物的不安全状态:
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
物质:火灾、爆炸性物质;毒性物质; 物体: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5.2 危害识别的范围
有害作业环境:
作业场所缺陷:间距不足;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当;物体堆放不当。 作业环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
或过低;湿度不当; 外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等自然危害
安全管理缺陷:
➢ 设计、 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纠正措施不当;(人机工效学) ➢ 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缺乏检查 ;超负荷;禁忌
作业等
➢ 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 ➢ 相关方管理缺陷。
风险 = 可能性
X 后果严重性
发生的频率 △ 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
射阳氟源化工爆炸事故
2006年7月28日8:45, 位于江苏射阳县临海镇的 严惩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一 车间在投料调试过程中反 应器发生爆炸,继而发生 连续爆炸,造成硝化、氯 化两车间厂房全部倒塌。 事故造成22人死亡、5人 重伤、24人轻伤。
直接原因:在氯化反应塔冷凝器无冷却水、塔顶没有产品流出的情况下没有 立即停车,而是错误的继续加热升温,使物料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最终导致其 分解爆炸。
二、《安全标准化规范》编制说明
《规范》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要 求为依据,将“双基”工作和安全生产“五要素”融入 其中,吸收借鉴了国内外有关管理体系中好的做法和经 验。
《规范》包括责任、风险管理、管理制度等10个A 级要素,51个B级要素。并含有《考核评级办法》和 《考核评价标准》2个附件。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ac3395d1f34693daef3e84.png)
上述14个步骤,是包括危化品事故在内的 各类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调查处理、结案 一般性程序。然而由于危化品事故的固有特点, 危化品事故在一些关键步骤处理上具有鲜明的 特点。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的特点
(一)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特性布置现场抢 救和应急处理,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316#罐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 轻伤。
事故原因是:316#罐区R202球罐出料管弯头母材焊缝 热影响区存在组织缺陷,致使该弯头局部脆性开裂,导 致碳四物料大量泄漏,泄漏汽化后的碳四物料蔓延至罐 区东北侧丙烯腈装置焚烧炉,遇焚烧炉明火引燃爆炸
316#罐共有各类储罐29个,分为3个罐区,主要储存 石脑油、拔头油、三苯、丁二烯、碳四及其烷烃类物料。 针对此种情况,现场抢救和应急处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2013年10月
(二)在事故调查组技术小组人员与现场清理人员的 配合下,妥善处理现场,注意收集现场物证材料
3.具有连锁性。 危化品事故具有连锁发生的特点,易发生次生事故、 环境污染事件等,如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7·16” 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曾造成了大面积海域污染。 4.救援、救治难度大。 危化品事故现场往往存在发生次生事故的隐患,并 且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 的配合协调,致使危化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工作 难度很大。 5.后果严重。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
1.生产、储存环节事故发生的几率大 。 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危化品事故在各个环节的 分布是:生产环节54起,使用环节5起,运输环节3起, 储存环节2起,其他环节2起。 2.爆炸、火灾、中毒窒息事故所占比重大。 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共发生危化品事故122起, 其中爆炸事故58起,中毒窒息事故41起,火灾事故14 起,这三种类型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2.6%。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实例分析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6625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f.png)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定义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 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泄漏事故:指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 因引起泄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危险性大、后果严重、救援难度大。
对泄漏区域进行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针对泄漏物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如使用吸附材料、中和剂等,减少泄漏 物的危害。
04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 预防措施
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 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员工遵守。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和演练,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应急 处理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 测和预警系统,及 时发现和处置安全 隐患。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的实例分析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概述
04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的预防 措施
02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案例介 绍
05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的法律 法规与标准
03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的应急 处理
06
危险化学品泄 漏事故的未来 发展趋势与展 望
01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概 述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 修,确保设备正常 运行,防止泄漏事 故的发生。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规范员工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行为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设备故障:管道、阀门等设备出现破裂或泄漏。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5fed2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b.png)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有以下特点:〔1〕危险化学品在事故起因中起重要的作用。
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直接影响到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
这些性质包括毒性、腐蚀性、爆炸品的爆炸性〔包括敏感度、安定性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蒸汽压力、易燃性和助燃性、易燃液体的闪点、易燃固体的燃点和可能散发的有毒气体和烟雾、氧化剂和过氧化剂的氧化性等等。
具有毒性或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可能直接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如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灼伤〔或腐蚀〕、环境污染〔包括水体、土壤、大气等〕。
不燃性气体可造成窒息事故。
可燃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遇火源或高温热源即可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爆炸性物品受热或撞击,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容器超压或容器不合格极易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生产工艺、设备或系统不完善,极易导致危险化学品爆炸或泄漏。
〔2〕危险化学品在事故后果中起重要的作用。
事故是由能量的意外释放而导致的。
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能量主要包括机械能和化学能。
危险化学品的能量是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主要能量。
机械能主要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产生物理爆炸的势能,或化学反应爆炸产生的机械能热能。
危险化学品爆炸、燃烧、酸碱腐蚀或其他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
或氧化剂和过氧化物与其他物质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
毒性化学能有毒化学品或化学品反应后产生的有毒物质,与体液或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阻隔能力。
不燃性气体可阻隔空气,造成窒息事故。
腐蚀能力。
腐蚀品使人体或金属等物品的被接触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在短时间内造成显然破损的现象。
环境污染。
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往往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必定有危险化学品的意外的、失控的、人们不希望的化学或物理变化。
这些变化是导致事故的最根本的能量。
〔4〕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发生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但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单位。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识别和现场控制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识别和现场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648fce5b8f67c1cfad6b8b4.png)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识别和现场控制摘要:化工生产是一个危险性很大的行业。
危险化学品一旦排放或泄漏后,污染空气、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
因此,提高对化工装置中泄漏事故的认识,做好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泄漏侦查隔离疏散防护泄漏处置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简介化学品泄漏作为化工装置常见的事故之一,有着各种各样的特性,大约有145种基本危险特性,如化学品泄漏与空气混合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水分解产生有毒气体等。
1.危化品泄漏的特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1泄漏事故危险性大,随时可能出现火灾和爆炸。
1.2危害性大,这就要求采用的堵漏技术必须迅速有效;1.3突发性强,泄漏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意想不到的环境下发生,要求所采用的堵漏技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能在复杂的几何约束和恶劣的理化环境中进行有效堵漏;1.4处置难度高,泄漏有时要边漏边堵,技术比较复。
2.危化品泄漏的原因造成危化品泄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①自然灾害。
②设计方面存在缺陷。
③设备、技术方面存在问题。
④违反操作规程。
⑤交通运输事故引发危化品泄漏。
其中③,④,⑤条在事故原因所占比例较大,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处置中的难点3.1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事故处置过程中,不是一个人在作业,往往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成果。
所以相互之间的配合显得格外重要。
3.2风险意识差,个人安全防护不到位。
在分析许多事故的原因中,往往是由于工人的风险意识差,对事故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防化服、呼吸器等安全保护不够,导致了事故中的意外情况的发生。
3.3侦查难度大、堵漏难度及风险较高。
对于每一起泄漏事故,由于发生的原因,物质的不同,所以其危害程度也不同。
当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必须先进行侦查,去判断泄漏的确切地点的,为作出堵漏战术提供信息。
3.4泄漏事故控制困难、废物处置不易等。
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指南
![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6d27ac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3.png)
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指南危险化学品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指南至关重要。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没有任何预兆。
这对应急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
2. 危害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因此,应急响应要考虑到不同程度的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复杂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涉及多个因素,如化学品的性质、事故发生地的环境条件等。
因此,应急响应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的原则在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指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防范为主:在事故发生前,应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测,预防事故的发生。
应急响应不仅仅是对事故的响应,更是对事故的预防。
3. 快速响应:危险化学品事故需要迅速响应,尽快控制事态发展。
因此,应急响应需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采取行动。
4. 综合施策: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需要综合施策,包括事故现场的救援、事故原因的调查、环境的修复等。
应急响应应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协调各方力量。
三、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的步骤1. 事故发生初期的处置:当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同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规模,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 事故现场的救援与控制:在事故现场,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控制工作。
救援队伍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尽快控制事态发展。
化工火灾事故五大特点是什么
![化工火灾事故五大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09337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9.png)
化工火灾事故五大特点是什么一、爆发性:化工火灾事故往往具有爆发性,燃料是其中最为主要的能源,它突然遇热或遇电或遇火源即可燃烧。
而化工企业中存放的大量化工品,包括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容易发生爆炸或引发大面积火灾。
而且在大多数化工企业中使用大量的高温高压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冷却液及其它容易引燃的物品都会被大量释放,导致严重的爆炸灾害。
二、化工品种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和产品,这些原料和产品大多数都是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生产,因此在这些过程中容易引发火灾。
化工品种繁多,不同的化工品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分解特性和毒性特性,一旦火灾发生,对人员和环境的伤害都是可观的。
同时,化工品的种类繁多,给火灾事故的扑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三、难以控制:化工火灾事故的燃烧速度非常快,火势较大时在短时间内很难控制。
而且化工品燃烧时释放出的烟气和有毒气体对扑救人员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对扑救行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化工品的燃烧往往会引发爆炸,从而加大了火灾事故扑救的难度。
四、后果严重:化工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常常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更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且在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的时间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后果常常是不可挽回的。
火灾的迅速蔓延,往往导致火势失控,难以控制,从而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安全风险高:化工火灾事故由于其本身的燃烧性和化学性质,其在安全风险方面也是非常高的。
企业要遵循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危险化学品的管控,保障生产设备和生产场所的安全,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人员的安全操作。
综上所述,化工火灾事故的五大特点是:爆发性大、化工品种多、难以控制、后果严重、安全风险高。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要重视企业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好化工品的安全管控和员工安全培训,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b8a2f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2.png)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大分类化工企业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大多是危险化学品,发生的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大的大多是危险化学品事故。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定义的研究,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分为6类:(1)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3)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4)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6)其他危险化学品事故(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小分类上述6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分为若干小类,具体分类如下:(1)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指燃烧物质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的火灾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易燃液体火灾、易燃固体火灾、自然物品火灾、遇湿易燃物品火灾、其他危险化学品火灾。
易燃液体火灾往往发展到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单纯的液体火灾一般不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由于大多数危险化学品在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因此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原因往往是中毒窒息。
(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指危险化学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爆炸事故或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爆炸品的爆炸,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的火灾爆炸,易燃液体的火灾爆炸,易燃气体爆炸,危险化学品产生的粉尘、气体、挥发物的爆炸,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其他化学反应爆炸。
(3)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指人体吸入、食入或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或者化学品反应的产物,而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吸入中毒事故(中毒途径为呼吸道)、其他中毒和窒息事故。
(4)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指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意外地与人体接触,在短时间内即在人体被接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明显破坏的事故。
腐蚀品包括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不显酸碱性的腐蚀品。
化学品灼伤与物理灼伤(如火焰烧伤、高温固体或液体烫伤等)不同。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责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f3b65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d.png)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是指能够引起爆炸的化学物质,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在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上,安全责任制度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对于减少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健康和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安全责任的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详细介绍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一、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特点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具有以下特点:1. 爆炸性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迅速放出大量能量,产生爆炸。
2. 危害范围广: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爆炸后,可以造成爆炸现场以及周围环境的大面积破坏。
3. 后果严重: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爆炸后,可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二、安全责任制度的内容1. 上级安全责任制度: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
2. 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负责人应制定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安全要求。
3.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安全操作规程制度:根据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符合安全要求。
5. 事故应急处置制度: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培训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技能,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6. 安全检查制度: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的安全。
7. 安全考核制度:制定岗位安全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考核,确保责任到人。
三、安全责任制度的实施1. 责任落实到位: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监督各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责任,确保安全责任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岗位责任明确:岗位负责人应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和职责,做好安全工作。
3. 培训培养人员:对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
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特点
![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de7b3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f.png)
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特点
1、突发性强,扩散迅速。
化学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突发性强,瞬间发生爆炸、火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外泄,段时间形成毒气团,污染迅速扩散,并产生一系列次生灾害。
2、危害范围广,伤害途径多。
灾害事故发生后,有毒有害危险化学物质随着空气、河流等介质迅速扩散,污染空气、地面、水源和生产、生活设施等。
并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眼睛、皮肤粘膜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无防护人员中毒。
染毒人员和沾染的物品和车辆随意移动也会造成异地污染和伤害。
3、侦检不易,救援难度大。
灾害事故发生后,知情者往往伤亡或逃离现场,救援人员无法及时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又因化学危险物品种类繁多,想要准确侦检的难度很大。
事故区由于燃烧、爆炸可能形成高温、高压、缺氧、有毒的小环境,给救援人员带来危险。
4、污染环境,洗消繁琐。
灾害事故发生后,有害粉尘污染空气和物体表层,毒气云团滞留,有毒液体污染地表甚至地下水源,持续时间少则几小时或数日,甚至更长时间,对事故现场的人员、物品、车辆等装备的清理和洗消是一个复杂细致、而充满危险的工程。
5、社会涉及面广,政治影响大。
为控制和消除特大化学灾害事故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救援行动一般是围绕切断(控制)事故源、对污染区实施警戒、组织污染区内人员疏散、对污染区进行清理洗消等任务展开。
救援过程中造成周边地区企事业单位不能正常运转,扰乱居民正常生活,每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在国际上产生不良影响。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定义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3a38a6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17.png)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有毒、易燃、易爆、腐蚀等危害性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多发生在化工厂、石化厂、油库、仓库和运输途中等地方。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身安全的危害: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火灾现场,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会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火灾会产生高温、烟雾和火焰,造成人员烧伤和窒息,危害人员的身体健康。
2.对财产的损失: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发生后,会造成厂房、设备、仓库等财产的严重损失,甚至引发爆炸,造成整个生产基地的毁坏。
这不仅会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企业停产、市场信誉受损,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3.对环境的污染: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会导致有毒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有些化学物质还会造成生物毒性和生态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当、违章操作、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消防设施未及时检查、维护和更新等。
2.设备设施失效:包括设备老化、设备故障、设备失效、设备维护不及时等。
3.环境因素:包括恶劣的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4.管理不善:包括企业管理不善、企业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位。
2.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对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意识。
3.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储运设施、设备的检测、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4.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合理布局储存设施,定期检查和清点存货。
5.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严格遵守运输规程,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6.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做到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相结合。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289cd7a8956bec0875e362.png)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与特点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大分类化工企业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大多是危险化学品,发生的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大的大多是危险化学品事故。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定义的研究,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分为6类:(1)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3)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4)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6)其他危险化学品事故(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小分类上述6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分为若干小类,具体分类如下:(1)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指燃烧物质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的火灾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易燃液体火灾、易燃固体火灾、自然物品火灾、遇湿易燃物品火灾、其他危险化学品火灾。
易燃液体火灾往往发展到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单纯的液体火灾一般不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由于大多数危险化学品在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因此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原因往往是中毒窒息。
(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指危险化学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爆炸事故或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爆炸品的爆炸,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的火灾爆炸,易燃液体的火灾爆炸,易燃气体爆炸,危险化学品产生的粉尘、气体、挥发物的爆炸,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其他化学反应爆炸。
(3)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指人体吸入、食入或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或者化学品反应的产物,而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
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吸入中毒事故(中毒途径为呼吸道)、其他中毒和窒息事故。
(4)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指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意外地与人体接触,在短时间内即在人体被接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明显破坏的事故。
腐蚀品包括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不显酸碱性的腐蚀品。
化学品灼伤与物理灼伤(如火焰烧伤、高温固体或液体烫伤等)不同。
物理灼伤是高温或低温造成的伤害,使人体立即感到强烈的疼痛,人体肌肤会本能地立即避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
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主要危害包括活性与危险性、燃烧性、爆炸性、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
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上述特性,因此危险化学品大量排放或泄漏后,可能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可污染空气、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同时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群体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发生。
总之,危险化学品事故系指一种或数种物质释放的意外事件或危险事件。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激变性、群体性,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可导致严重事故后果,因此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再加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配合协调,致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工作尤其重要。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
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可引起爆炸和燃烧,或中毒,因而常常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
中毒死亡者达28人,送医院治疗285人,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双苯厂一车问发生爆炸,造成当班的6名工人中5人死亡、1人失踪,事故还造成6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爆炸后紧急疏散近1.2万名大学生和3万居民,避免造成进一步的人员伤亡。
危险化学品事故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中毒
引起中毒的危险化学品有以下种类:气体(如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刺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氨、二氧化硫等),有机溶剂(苯胺、三硝基甲苯等),以及有机磷农药等。
能引起中毒的危险化学品一定要有基本条件,即毒物易弥散,而散发时有较多的人接触。
从实际发生的情况看,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多集中在某几种化学物质上:氯气、氨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硫酸二甲酯、光气等,主要由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组成,占全部中毒事故的75%122上。
而其中氯气、一氧化碳、氨气三类化合物所致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占55%左右。
这些物质在化工、石油化工、石油等产业中应用和接触十分广泛和密切。
另外,由于有些化学物质腐蚀性很强,常使设备、管线损坏,发生跑、冒、滴、漏,外逸的气体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导致人体中毒。
2.烧伤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常发生爆炸和燃烧,因此伤员往往出现烧伤情况,并且常伴有复合伤。
3.窒息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这类气体本身毒性很低,但因其中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最降低,肺内氧分压降低,导致机体缺氧;另一类为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氰等,主要危害是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4.死亡
火灾、爆炸等危险化学品事故可直接导致人员死亡,同时,现场的中毒、烧伤,窒息伤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也将导致死亡。
(四)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应急管理
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一系列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被称为毁灭性的灾难。
1976年的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1984年的墨西哥城石油液化气爆炸事故,特别是1984年印度的博帕尔事件,震惊了世界,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纷纷采取应急措施,并加强设备的本质安全。
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及其相应的医学救援是减轻灾害后果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加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依据,要求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重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加强事故急救体系建设,建立相应的组织,配备相应的专业或兼职人员和应急装备,并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