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

合集下载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拓展训练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拓展训练
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
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C.社会规律
B.自然规律
D.天的意志
拓展训练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人生自古谁无死, 粉身碎骨浑不怕, 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 文天祥 ——明· 于谦 ——清· 林则徐
“ 贞 节 牌 坊 ”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翻开历史一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 ──鲁迅
重男轻女;轻视个体自由
小结:如何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①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 和谐的意识;
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拓展训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 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 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C.程朱理学 B.老庄哲学 D.陆王心学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 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 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 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 的思想历程。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危机;

浅议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

浅议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

浅议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程朱理学又被称为道学或新儒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儒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仅对宋元明清的历史,甚至对当今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程朱理学摒弃传统的训诂、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指人的本质及其根源),因此被称做“性理之学”简称“理学”;同时认为这种理学是由孔子传给子思,子思再传给孟子的,而他们自己则是继承了孔孟的道统,于是又被称做“道学”。

程朱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与之前传统的儒学又有明显不同,所以现代中国和西方的学者往往将它称做“新儒学”。

我在讲授“程朱理学”的过程中,翻阅了多种版本新教材的相关章节,认为这些章节对“程朱理学形成原因”的阐述都比较简单、模糊。

在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认为,学完之后,仅仅知道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华泛泛之论,对于程朱理学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等问题还是弄不清楚。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回答,我在查阅参考书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政治原因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朝秦暮楚的臣子不少,社会风气及士人的气节败坏殆尽,政治风气也随之腐化,纂弑杀戮时有发生,影响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故宋朝统一后,为了改变社会及政治上的颓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新的政治形式,北宋朝廷要重新确立有效的官方意识形态,实现北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封建统治者确立了重文轻武的统治政策,倡导纲常气节。

宋代学者戒五代之混乱,为挽回世道人心,重新提倡儒学,并为能与佛学相抗衡,同时也吸收道教中关于宇宙的本体的概念,将其作为建构理学“宇宙论”“本体论”的重要部分。

但是,理学家著述立法的目的在于救世济民,从学问修养上挽救社会,寻求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因此,他们仍以伦理为主,自觉地倡导春秋尊王大义,高调倡导孔孟纲常。

于是,儒、道、佛三种思想糅合后,便产生了“理学”。

二、经济原因唐宋之际,中国古代经济领域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私欲享受等现象的盛行;二是随着封建租佃的发展,地主对佃农的直接控制相对地削弱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地主阶级无法阻止的。

一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存天理,灭人欲”通俗理解:封建伦理道德、封建制 度和封建统治秩序等都是天理,是永恒存在的,是不以 人的意志而移易的,是不可改变的。人欲是一切罪恶的 根源,人们要通过自我修养克制欲望,要防范个人欲望 的过度膨胀,要循规蹈矩安分守己,遵从三纲五常,使 自己的一切言行符合“天理”,实际就是每个人的言行 要符合现存的统治秩序,应绝对服从于现行的统治秩序。
【解析】“悟性自足,不假外求”含义是天地 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是心 学理论,王阳明思想是心学。 【答案】C
(2013· 广东省百校高三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 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 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 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 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
③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通过学习实践探究 万物明白天理)
程朱理学的影响
•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 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 • 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理学主要有两个派别: (1)程朱理学 (2)陆王心学
三、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
(1)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陆九渊)
(2)宣扬“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
陆九渊,南宋理学大师。提出“心即理”。他认为 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 心即是宇宙”。认为穷理不必外求,只需反省内心,甚 至连书都不必多读。陆九渊号召人们“存心”而“去 欲”,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与朱熹的格物致知有 分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为封建统治提供了 理论根据,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 者进行斗争。

国学经典 中华香火的传承者朱熹:对程朱理学的理解(2)

国学经典 中华香火的传承者朱熹:对程朱理学的理解(2)

国学经典中华香火的传承者朱熹:对程朱理学的理解(2)二、朱熹所处的时代――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任何一个理念的产生和它所处的时代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宋朝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朝代。

真正推崇儒家的是宋朝。

推论其原因:残唐、五代割据的局面到宋终于归于统一。

赵匡胤(927――976,在位17年)在《咏初日》诗中写到:“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在这种欢快的心情之下,宋的统治者选择了儒教作为治国之策。

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儒教的地位之高。

儒教是大乱之后走向大治的社会在思想、方法上必然的选择,儒教也为宋带来空前的繁荣。

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的巅峰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

政治上,必须加强集权,削除藩镇。

没有稳定,一事不成,宋太祖深明此理。

建隆二年七月的一个晚上,赵匡胤宴请石守信等高级将领,酒酣耳热之际,说道:“我是靠你们出力,到了这个地位,感念你们的功德。

但做皇帝也太为难了,我彻夜难眠,不敢安枕。

”石守信等人惊问其故,宋太祖说“这很明白,皇位谁不想要?”石守信等人听了大吃一惊,忙顿首曰:“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敢有异心?”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你们部下却想要富贵,一旦黄袍加身,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等纷纷上表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

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千古佳话。

它本身就说明了战乱之后,人心思定的大众心态。

也体现了赵匡胤不同于列朝杀功臣的仁慈之心。

宋朝政治清明,没有历史上的外戚、太监、权臣、暴君等弊政。

难能可贵的是:“帝尝读《尧典》,叹曰:‘尧、舜之世,四凶之罪,止从投窜,何近代宪纲之密邪!’”立下密约于祖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誓不诛大臣、言官”,“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专门建立了言官谏言制度。

宋朝是自春秋战国以来唯一的一个学术自由的时期。

苏轼说:“历观秦汉以及五代,谏争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

程朱理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程朱理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程朱理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程朱理学简称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程朱理学产生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程朱理学产生的原因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

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

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故如对宋明理学的概念不做特别规定的话,在通常的意义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学。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

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

在人性论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

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

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

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

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

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

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

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结合高中历史简析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其成因

结合高中历史简析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其成因
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 , 给予 系统的哲学 并 纪的破坏 , 大力提倡 “ 以仁义礼乐 为学”宣传儒家道统说。 , 宋仁 宗庆历年间 , 周敦颐在他的著作《 太极图说》 , 中 用简洁、 抽象的 化, 整顿人心 , 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 , 重建 儒学道德形而上学 的主
( ) 朱 理 学 的 特 点 是 儒 、 、 三教 长 期 论 争 和 融 合 的 结 2程 释 道 论 证 。如北 宋 初 期 , 当时 名 儒 孙复 等人 有 感 于 五代 君 臣父 子 伦 观努力。程朱理学适应 了唐末 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创 造 了条 件 。
教 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 ,三是北 宋学者 大胆创新 为其 产生 论方面 , 二程提 出“ 格物致知” 的认识论 , 认为“ 物皆有理 ” 只有深 ,
关键词 : 高中; 程朱理学; 特点 ; 因 成
在讲解人教 版高 中历史必修 三“ 宋明理学” 这部分 内容时 。

种现象 的原 因, 了这部分 内容本身 比较抽象外 , 除 主要 的还是 欲” 的修养论 、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 、 由修齐而治平 的功能论等等 ,
程朱理学的特点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 、 、 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 。 道 佛 它 把人的 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 置, 强调 “ 存天理 , 灭人欲”对 , 道德规 范和修养方法 , 与以前 的儒学相比, 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 : 儒学相 比, 程朱理学 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 理论化。 我 们知道 , 佛教传人 中国以后 , 其所具有 的哲学 思辨性 深深吸引
・视 野 ・ 【 戍才新 观察】 安阳 ●刘 振 东 .

要 :程朱理 学的特点有三 :一是使儒 学进 一步思辨 万物都有天理 , 天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 中。朱熹更强调作为道德 规范 的三纲五常就是天理 , 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认为 : 人性本来 了能显现人性 的美德, 他提 出了“ 存天理 , 灭人欲 ” 的命题。在认识 刻探究万物, 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 。他们把知识 、 理” 道德和天理 联系起来 , 认为“ 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 ”掌握天下之理, “ , 达到 对普通天理的认识 。朱熹更认为 ,物” 指天理 、 “ , 人伦 、 圣言 、 世故。 “ 格物致知” 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 的 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可见 , 除

明朝的教育改革程朱理学与大学教育的兴起

明朝的教育改革程朱理学与大学教育的兴起

明朝的教育改革程朱理学与大学教育的兴起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教育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时期,程朱理学的兴起以及大学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程朱理学、大学教育的兴起以及对教育改革的影响等角度,探讨明朝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一、程朱理学的兴起程朱理学是明朝时期的主流教育思想,由程颢和朱熹创立,主要倡导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

程朱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并将这些道德观念与学术知识相结合。

程朱理学的兴起对明朝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程朱理学强调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其次,程朱理学对学校机构的建设和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

明朝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校体系,实行了科举制度来选拔优秀人才,为后来的大学教育打下了基础。

二、大学教育的兴起大学教育的兴起是明朝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明朝建立了大量的书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进修学问的机会。

在明初,书院主要是由私人举办,后来被朝廷逐渐收编,形成了一种以大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大学教育在明朝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大学教育采用了一系列科学的教学方法,如以经世致用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等。

大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三、明朝教育改革的时代意义明朝教育改革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教育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首先,明朝的教育改革强调道德教育,注重人的修养和德行培养,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

这为后来的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其次,明朝的大学教育体系完善了教育机构和教学方法,为后世的教育发展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大学教育的兴起推动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大批有专业素养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明朝教育改革对科举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二历史知识复习:宋明理学

高二历史知识复习:宋明理学

高二历史知识复习:宋明理学高二是两极分化的重要阶段,希望大家好好把握,打好基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总结了高二历史知识复习:宋明理学,希望大家喜欢。

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着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宋代程朱理学发展历史背景及其影响解析

宋代程朱理学发展历史背景及其影响解析

属性决定 了依靠创 收增 加职 工收入 不仅 不现 实更有 可 能把
医生推 向乱开药 , 开高 价药 的地 步 , 对经 济能 力差 的农 村居 民无疑是雪上加霜 , 也与基层医疗机构 公共卫 生为主 的定位 不符 。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工作到 一定年 限的 , 自愿服务农 村
的医疗水平 , 让重 大患 者不 出本县 就能 解决 病患 , 在 一定 程
那些愿意长期服 务基层并 有发 展潜力 的技 术骨 干根 据本 地 实 际需要 , 基 层医院选 择部分急需技术 去专业性强 的大 医院 进行进修 、 培训。有效 的培 训可提 升 医院 的技术 水平 , 提 升
大对 医疗硬件投资 的同时, 大幅度提 高农 村地 区医疗 人员 的
福利待遇 , 是吸引 、 留住 优 秀人才 的根 本 。基 础 医疗 的公 共
技能 的培养 、 培训 。这 是提 升农村 居 民就 医满 意度 , 缓解 城 乡资源矛盾 , 提升农村 地区医务人员 水平 的关 键。
1 . 政策倾 斜 , 全 科 培 养。专 门制 定 面 向农 村 尤其 是 偏 远、 贫穷 地区全科 医生 定 向培养 、 定 向就 业 、 专项 激励 政策 。 国家在培养基层 医疗人 员时 , 应充 分考 虑 到农村 、 农 民的实 际特点。农村基础医疗主要 以预防 、 妇幼、 保健为 主 , 临床也 以常见病 、 多发病居多 , 所 以培 养“ 全科 医生” 更符 合农 村 的
宋学之间的斗争是宋代政治斗 争在政 治领域 的体现 , 而 政治斗争风云变幻 , 此 消彼长 , 也 必然 对宋 学发 展变 化产 生
相对应的影响 。宋代朝廷的政治 斗争和学 术之争互 为 因果 、
的经历和理学发展轨迹为论述程朱理学发展的角度。

明朝的儒学复兴程朱理学的兴起

明朝的儒学复兴程朱理学的兴起

明朝的儒学复兴程朱理学的兴起明朝的儒学复兴——程朱理学的兴起明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王朝之一,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儒学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在明朝,儒学被奉为国家的官方学说,而程朱理学成为儒学的主流。

本文将探讨明朝儒学复兴的历程以及程朱理学的兴起,并分析其对明朝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一、明朝儒学复兴的历程明朝自洪武年间开始,就高度重视儒学的传承和发展。

洪武帝朱元璋在位初期,就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儒学,并修缮礼仪制度,以儒学思想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方针。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儒学的推崇,以至于明成祖时期的儒学发展被称为“成祖之治”。

明成祖在位期间,通过创设国子监、加强科举考试等方式,为儒学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平台。

他还亲自主持修订《大学》、《中庸》和《论语》等经典著作,以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儒学教育体系。

在明成祖的倡导下,儒学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广,儒者逐渐成为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

二、程朱理学的兴起明代中期,程朱理学逐渐崛起,成为明朝儒学的主流思想。

程朱理学主要由程颢和朱熹所倡导,他们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将其与宋代理学进行了结合和发展。

程颢是明代中期著名的儒学家,他提倡“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通过观察事物表象来揭示其本质,并通过学习和修身来实现人的完善。

程颢的理学思想对后来的程朱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熹是明朝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朱子(熹)外讲”。

他深入研究儒家经典,提出“以心为心”的思想,认为人的心灵是认识世界和实现道德修养的关键。

朱熹还强调经典的系统阐释和演绎,他的《四书章句集注》和《大学章句集注》等著作被誉为儒学经典。

程朱理学主张“天人合一”,即通过贯通天理和人事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程朱理学还重视道德修养,认为修养个人的德行和儒家礼仪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这一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对明朝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后代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所谓天理,复是何 物?仁、义、礼、智岂不 是天理?君臣、父子、兄 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 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 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 欲而存天理”。
理 学 集 大 成 者
朱 熹
1)世界观: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
2)道德观:天理就是作 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存天理,灭人欲

实质 影响
世界本原
异 哲学范畴 认识论 影响
格物致知 朱子学派
• 材料一: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材料二:鲁迅:‚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 两个字是‘吃人’。‛ 戴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 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 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其核心是理。
儒(根本)
目的
核心
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程朱理学
• 1、创立:北宋二程 • 人物:程颢、程颐
程颢
程颐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创立:
2、二程理学(北宋)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万事皆出于理”
程 颢
程 颐
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 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 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 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才过来,就说明此花不 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的同门、南 派首领慧能所作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结合高中历史简析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其成因

结合高中历史简析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其成因

结合高中历史简析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其成因作者:刘振东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07期摘要:程朱理学的特点有三:一是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二是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三是在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的因素。

其成因也有三:一是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二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三是北宋学者大胆创新为其产生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高中;程朱理学;特点;成因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这部分内容时,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感到难,特别是“程朱理学”部分,感到更难。

老师感到难讲明白,学生感到难理解。

本人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这部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外,主要的还是没有把握好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程朱理学的特点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

它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与以前的儒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程朱理学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相比,程朱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理论化。

我们知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道家和儒家。

但是,儒学家们并没有像道教那样快速作出反应。

唐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

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

他们在消化吸收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

如北宋初期,当时名儒孙复等人有感于五代君臣父子伦纪的破坏,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传儒家道统说。

宋仁宗庆历年间,周敦颐在他的著作《太极图说》中,用简洁、抽象的语言论述了宇宙生成和万物化生的问题,提出了一切本于“太极”的观点。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程朱理学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

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

扩展资料
程朱理学产生的原因
1、政治原因
唐五代以后,政治风气腐化,时有杀戮现象出现,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宋朝统一后,为改变这种局面,稳定社会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确立有效的官方意识形态,实现长治久安,人们迫切需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思想,一些学者就把儒、释、道三中学说杂糅结合,产生了理学。

2、经济原因
随着唐宋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本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控制力削弱。

为了促进地主阶级的剥削统治,加强巩固地主本身的中央集权,迫切的需要一种能把自然观、认识论、道德修养这些学说有机结合的哲学体系,全面的对地主阶级的`统治产生新的、可以让人信服的理由,成为统治阶级奴役农民阶级的思想武器,进而更好的控制农民阶级,为自己服务。

因此,程朱理学便由此产生。

3、思想原因
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迫切的想要建立一种新的意识学说,这种学说仍要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思想,融合汉唐的经学,把韩愈的儒学复兴集成起来,再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佛学,以相互杂糅,取长补短,去粗取精等方式,创立了一种以儒释道三家学说紧密融合的学说,就是理学。

程朱理学的前世今生(之一)

程朱理学的前世今生(之一)

程朱理学的前世今生(之一)后人在评价宋明理学时,有人说“夫孔孟之道,闻于程朱;程朱之源,开于孙石。

”不知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什么?如果没有程朱理学,孔孟之道在后世就很难普及。

程朱理学的来源,开端于孙复和石介。

孙复和石介是什么人呢?有必要介绍一下。

孙复、石介、胡瑗被后世并称为“宋初三先生”。

孙复比胡瑗大一岁,石介是孙复的学生。

胡瑗就是我在上篇文章中谈到的给程颐“授于学职”的校长。

我们爱恨交加又熟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邦国之大经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禽兽之道也,人理灭矣”,既不是先秦儒家明确的表述,也不是二程先提出来的。

这是孙复的原话。

石介也明确主张恢复孔孟之道至高无上的地位,肯定韩愈提出的道统论。

这又有韩愈什么事呢?要弄清程朱理学兴起的原因,还真得追朔到韩愈那里。

在中唐时期,韩愈就认为孔孟之道在他所处的时代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早已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韩愈作为唐宋八家之首,著名的《师说》、《原道》和《谏迎佛骨表》等文章。

有个一贯的思路,唐代没有认真践行孔孟之道,在《原道》中明确提出:从孟子以后,儒家的道统就中断了。

(注意,此道统之“道”非老子所创立道家之“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一直传到孔子,孔子传之孟子,孟子再也没有传下去的道统。

可能有人会说,科举从隋唐以来就在中国确立下来,科举一直考试儒家经典,怎么会说孔孟之道在中唐就不占主导地位呢?虽然唐朝时科举作为一项国家制度已经固定下来,但在唐代科举考试大大不同于明清。

简要介绍一下唐代的科举考试。

唐代科考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此外,还有制科和武举科等。

唐初的秀才可不是明清时代的秀才。

这是最难考的一科,从隋代延续下来的。

整个隋代秀才科先后录取不过10人,唐代秀才科每次录取的仅一二人,秀才科录取后,按八品中的四等(正八上、正八下、从八上和从八下)授予官位。

高中历史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程朱理学

高中历史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兴起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程朱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

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求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1、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代表思想主张程颢、程颐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核心思想。

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朱熹哲学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2、程朱理学的世俗化程朱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程朱理学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

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构建了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的一套周密社会秩序。

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

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

这些读物都是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三字经》更为典型,几乎家喻户晓。

辽宋夏金元程朱理学背景

辽宋夏金元程朱理学背景

辽宋夏金元程朱理学背景
1、魏晋以来佛道盛行,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出现儒学危机。

2、魏晋以来的三教合一的潮流,促进儒学的发展。

3、唐代后期至宋代前期,割据政权以及民族政权并立,导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需要调整官方儒学以巩固统治。

4、宋代重文的政治风气以及科举制度的完善,提供良好的条件。

5、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儒家学者研究现实(物欲横流追求享乐的社会思潮,以及经世致用思潮的形成),同时也提供了经济基础。

6、儒学自身过于神学化,宣扬天命,流于形式,思辨性、理论性不强,不适应时代需要。

南宋理学与程朱理学的兴起

南宋理学与程朱理学的兴起

南宋理学与程朱理学的兴起南宋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潮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南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之一。

它起源于北宋的理学思想,经过明理学的发展,最终在南宋达到巅峰。

然而,南宋理学并非一蹴而就,它与程朱理学的兴起密不可分,本文将就南宋理学与程朱理学的兴起进行探讨。

1. 理学思想的发展背景南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这对于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表现为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社会秩序的动荡。

随着北方政权的阵亡,南宋成为了中国的统治中心,这使得南宋时期的学者面临新的政治和社会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应新政治环境的哲学体系。

2. 北宋理学的奠基北宋理学的奠基人是周敦颐和程颐,他们继承了唐代儒学的传统,主张“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通过研究自然现象来认识天理。

北宋理学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的修养可以通过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来实现。

北宋理学对于后来的南宋理学和程朱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明理学的发展明朝时期,理学继续发展并与佛教、道教进行了深入对话。

明理学主张儒家道德伦理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明理学将原始的理学观念与佛教、道教的思想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南宋理学和程朱理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4. 南宋理学的兴起南宋理学通过吸收北宋理学和明理学的优点,并结合新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南宋理学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追求“性理合一”。

南宋理学开始注重经典文献的研究,提倡“经世致用”的实践态度。

5. 程朱理学的兴起程朱理学是南宋理学的重要流派,由程颢和朱熹创立。

程朱理学继承了北宋理学的思想,注重理性的运用和对经典的解释。

程朱理学强调杂学的学习,在自然科学、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涉猎。

这种广泛涉猎的学术态度为后来的理学思潮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总结:南宋理学与程朱理学的兴起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

南宋理学通过对北宋理学和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为后来的程朱理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的理学》卞恒沁解读

《历史上的理学》卞恒沁解读

《历史上的理学》卞恒沁解读关于作者包弼德是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的查理斯·卡威尔讲座教授,他同时也主持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IS) 以及《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关于本书今天这本《历史上的理学》可以帮助你掌握一段以理学为中心的中国历史,因为它详细梳理了理学和中国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听完这本书,你将会了解到,原来理学原本并不是禁锢思想的枷锁,而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

理学家甚至一度是中国社会中最活跃的改革家。

到了明朝以后,理学才成为一种保守的力量。

核心内容第一,程朱理学是怎样产生的?第二,为什么说程朱理学一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第三,程朱理学在明朝以后是怎样走向保守的?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前言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我是卞恒沁。

今天要给你讲的这本书叫《历史上的理学》,这里的“理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程朱理学,程就是北宋的程颢和程颐兄弟,合称“二程”,朱就是南宋的朱熹。

程朱理学是儒学在宋代发展出的一种新形式。

我们过去说起程朱理学,可能会觉得,那是特别腐朽的东西,束缚思想,压抑人性。

对于中国在近代的落后,程朱理学也要负上一定的责任。

不过,程朱理学作为宋代以后的主流思想,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那可是非同一般的。

比如我们今天说一个人坏到了极点,会说他“伤天害理”。

这四个字里面的“天”和“理”,合起来叫作“天理”,这就是程朱理学的核心观念,理学家朱熹有一句名言就叫“存天理,灭人欲”。

更重要的是,程朱理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思想,还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国家的统治哲学。

如果不了解一点程朱理学,你对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就很难有深入的认识。

这就好比说你如果不懂基督教,那就很难搞懂欧洲中世纪的历史。

今天这本《历史上的理学》可以帮助你掌握一段以理学为中心的中国历史,因为它详细梳理了理学和中国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略论程朱理学的形成和演变

略论程朱理学的形成和演变

作者: 田建尔
出版物刊名: 晋中学院学报
页码: 45-51页
主题词: 程朱理学 理学的产生 伦理本体 哲学体系 太极 天地万物 理性与经验 中国古典哲学 宋王朝 “理”
摘要: 程朱理学的产生是中国思想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其哲学体系恢宏,代表了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但程朱理学的伦理本体包含着理性与经验的矛盾,包含着否定自己的因素。

讨论程朱理学的产生及其演变对认识理学以致认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程朱理学形成的条件 理学产生的经济基础。

唐宋时期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门阀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通过租佃制对客户进行剥削的“官户”和“乡户”地主。

地主对农民的直接控制相对减弱,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对缓和了。

在北宋时“客户”由“私属”变为封建国家的“编户”,封建国家把“客户”当作“齐民”看待。

地主阶级除强化国家机器外,还需要建立完整的哲学体系以便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作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解释。

程朱理学的产生

程朱理学的产生

程朱理学的产生
宣朝庆
【期刊名称】《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目前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佛道二教与理学产生的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论述。

如人教版认为,理学是儒学融合佛道二教的产物;人民版和岳麓版与之相反。

认为理学是儒学在与佛老思想相抗衡过程中产生的。

面对两种相反的说法,一些高中历史教师提出,哪个观点更符合历史事实呢?本文简要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宣朝庆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天津,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
【相关文献】
1.道家思维模式与程朱理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兼论程朱理学对先前儒学的超越及其对徽州文化的影响 [J], 李霞
2.程朱理学的产生 [J], 宣朝庆;;
3.正邪二赋、程朱理学与贾雨村、贾宝玉的塑造——兼谈曹雪芹的学养与《红楼梦》的主张 [J], 樊志斌
4.程朱理学思想影响下褙子的美学特征研究 [J], 鲍哲
5.程朱理学思想影响下褙子的美学特征研究 [J], 鲍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
程朱理学又被称为道学或新儒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儒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仅对宋元明清的历史,甚至对当今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程朱理学摒弃传统的训诂、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指人的本质及其根源),因此被称做“性理之学”简称“理学”;同时认为这种理学是由孔子传给子思,子思再传给孟子的,而他们自己则是继承了孔孟的道统,于是又被称做“道学”。

程朱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与之前传统的儒学又有明显不同,所以现代中国和西方的学者往往将它称做“新儒学”。

我在讲授“程朱理学”的过程中,翻阅了多种版本新教材的相关章节,认为这些章节对“程朱理学形成原因”的阐述都比较简单、模糊。

在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认为,学完之后,仅仅知道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华泛泛之论,对于程朱理学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等问题还是弄不清楚。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回答,我在查阅参考书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政治原因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朝秦暮楚的臣子不少,社会风气及士人的气节败坏殆尽,政治风气也随之腐化,纂弑杀戮时有发生,影响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故宋朝统一后,为了改变社会及政治上的颓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新的政治形式,北宋朝廷要重新确立有效的官方意识形态,实现北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封建统治者确立了重文轻武的统治政策,倡导纲常气节。

宋代学者戒五代之混乱,为挽回世道人心,重新提倡儒学,并为能与佛学相抗衡,同时也吸收道教中关于宇宙的本体的概念,将其作为建构理学“宇宙论”“本体论”的重要部分。

但是,理学家著述立法的目的在于救世济民,从学问修养上挽救社会,寻求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因此,他们仍以伦理为主,自觉地倡导春秋尊王大义,高调倡导孔孟纲常。

于是,儒、道、佛三种思想糅合后,便产生了“理学”。

二、经济原因
唐宋之际,中国古代经济领域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私欲享受等现象的盛行;二是随着封建租佃的发展,地主对佃农的直接控制相对地削弱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地主阶级无法阻止的。

为确保对农民的剥削和统治,地主阶级除强化中央集权外,又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把自然观、认识论以及道德修养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精致哲学,全面地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等作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解释,来维护对农民的剥削和统治。

汉儒的章句训诂之学,当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

赤裸裸的天命论虽然仍是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思想武器,但这远远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于是以“禁欲”“穷理尽性”为主要内容的程朱理学便应运而生。

三、民族原因
初唐、盛唐时期,唐朝统治者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再加上大唐国力强盛,因此,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各民族之间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但是,安史之乱改变了这种状况,安禄山、史思明都是少数民族人,其军队中多数人也属于少数民族。

安史之乱后,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如沙陀、契丹等势力崛起,严重威胁中原王朝的统治秩序以及传统的大一统观念,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也空前的尖锐起来。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认为造成中原王朝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夷狄作乱,因此对少数民族的看法也由开放包容趋向排斥敌视,他们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来强化“夷夏之防”,即丑化或敌视夷狄文明,美化中原汉族王朝的优越地位,论证并非大一统王朝的宋代统治的合理性。

于是,以“尊王攘夷”“内敛”为主要内容的程朱理学受到宋代统治者的青睐和推崇。

四、阶级基础
从唐代到宋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大的变化就是门阀士族解体、庶族地主阶层兴盛(成为“四民之首”)。

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往往是经学世家,掌握了一定的儒家经典的解释权。

庶族地主阶层要在意识形态上有别于没落的门阀士族,体现并保住“四民之首”的特殊地位,就需要建立一种能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指导社会及人生的哲学。

为此,庶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抛弃传统的汉唐章句之儒学,结合时代潮流和社会现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于儒学的理论创新,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意愿,这种新的儒学意识形态就是理学。

五、思想原因
从政治、经济、民族、阶级等方面的分析可知,当时需要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毫无疑问,儒家学说仍然是重建意识形态的主要思想来源。

但传统儒家学说却面临着新的发展危机。

首先是注重训诂考据的汉唐经学,致力文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分析,偏重书本研究而忽视先贤遗志,这种烦杂的治学方法,舍本逐末,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难以满足好学深思之士进一步探求的欲求,与孔、孟、荀“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日远,毫无实际意义;其次是佛教和道教的盛行,严重冲击着儒学的独尊地位。

怎样改造儒家学说呢?现成的办法就是继承韩愈等人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适应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三教融合的趋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吸取佛、道两家的思想武器,从佛、道两家学到儒家历来不擅长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的本领,甚至直接用佛、道两家的概念和命题,创立了以儒家为中心,糅合儒、佛、道三教为一体的新儒学。

要改造,就不能笃守旧法,墨守陈规,搞什么章句训诂之学;要创新,就必须突破藩篱,乃至于攻破本经、删削经文以就已意阐发义理了。

因此,在此过程中,儒家的治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同时,为了适应抽象玄奥的哲学思辨,儒学家刻意抬高了部分儒家文献的地位,如《大学》《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部分章节,但是《大学》《中庸》讨论的问题较为深奥抽象,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有发挥的余地,所以单独提出和《论语》《孟子》一起被尊为“四书”。

另外,抽象玄奥的《周易》、政治性突出的《春秋》的地位也进一步得到强化。

六、其他有利条件
第一,印刷术的更新和应用。

唐代以前的书籍多是手抄本,故流传不久,到唐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至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流传更快,理学传播得更广,从而促进了理学的发展。

第二,私学及书院制度的盛行。

私人讲学之风盛于宋代,私人讲学多重视修身之学,而少谈治世之学,并且重视经义研究和道德教育。

第三,宋代重视文治,思想环境相对宽松。

宋代统治者虽然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但同时尊重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的自由议论。

宋太祖曾立下誓规:“不杀士大夫”,而且“不欲以言罪人”,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宋代诸子凭借自身的睿智和敏感,对儒家经典提出多方面的质疑,从而使宋初的疑传疑经思潮达到高潮,使儒学从章句之学发展成为义理之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