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时记趣》教学实录
苏州外国语学校徐余忠
《幼时记趣》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落实了字词篇章的翻译及“读通”的任务。本实录为第二课时教学,主要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认识观察与想象的关系;体会作者幼时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情感,做到“读懂”。
[镜头回放]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回响着快乐的旋律;童年也是一本漂亮的故事集,记载着无尽的趣事。清人沈复在向我们介绍他的快乐童年生活时,说自己童年“时有物外之趣”,谁能说说“物外之趣”(板书)是什么意思呢?
生:“物外之趣”的意思是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师:为了说明这一点,那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件童年的趣事呢?请大家自由大声读完课文后,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生:写了用烟喷蚊子、在山林中游玩和打蛤蟆三件趣事。
师:大家觉得三件事有趣吗?
生:有趣。
师:日常生活中,你们喜欢蚊子吗?
生:当然很不喜欢,总悄悄的吸人血,又疼又痒。
师:如果你用烟喷蚊子,你最想得到什么结果?
生:把蚊子喷昏,然后弄死它。(大家笑)
师:对呀,蚊子是害虫,遭人讨厌,本无什么有趣之处,可怎么觉得有趣呢?
生:他把烟当做云,把蚊子当作鹤,把蚊子在烟中飞鸣比做了“鹤唳云端”,所以觉得有趣。
师:那你觉得这个“趣”是体现在蚊子“冲烟飞鸣”,还是蚊子像“鹤唳云端”呢?
生:趣在烟雾中的飞鸣的蚊子都像“鹤唳云端”。
师:那这个趣是体现在物体本身,还是“物外”呢?
生:物外。(生齐答,微笑,似有所悟)
师:既然“趣”体现在物外,那刚才概括的“用烟喷蚊子”还恰当吗?
生:不太恰当,我觉得这样概括:观看蚊子飞鸣像“鹤唳云端”。
师:意思有了,还欠简洁。
生:我觉得可以再简洁地概括为:观蚊如鹤(师板书)。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我们在一起看看另外两件事概括的恰当吗?
生:“在山林中游玩”概括的不好。因为不是作者真的身在山林,而是他在花台边因为观察花草和昆虫入了神(师板书:观察),忘了自己,所以很自然地把细小的花草和土砾想
象成了山林(师板书:想象),他好像在其中游玩。
师:哦,看来不是“身游山林”。
生:是“神游山林”。(大家齐答,微笑,师板书)
生:这里的山林不是真的山林,是想象的,所以要在山林上加上双引号。
师:很好,你考虑问题真周到。
生:我觉得“打蛤蟆”是三个字,与“观蚊如鹤”、“神游山林”不对称,改为“鞭打蛤蟆”比较好。(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这里的“鞭”什么意思?
生:鞭子。
生:不对。因为“鞭打”是用鞭子打的意思,所以“鞭”应该是用鞭子的意思。
师:你说的很对,那以此类推,课文中“鞭数十”的“鞭”应该是——
生:用鞭子打的意思。
师:同学们悟性真不错。“鞭”字的词性在这里不再是名词,而变成了动词,这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以后我们还会经常遇到的,请大家多留意。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我倒有点纳闷了:蚊子咬人,是害虫,作者不打;而蛤蟆类似青蛙是益虫,作者却鞭打,这个沈复小时侯真是淘气,有点不知道好歹啊!(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老师不应该责怪作者,因为作者生活在清代,他小时候可能还没有科普读物呢,(大家笑)他不分害虫还是益虫,只要好玩就行,这正是说明了作者很单纯、很天真。
师:(幽默的)哦,天真不是错误。(大家笑)
生:我认为作者打蛤蟆有两个原因:一是蛤蟆长得太丑陋了,把作者给吓着了;二是作者正在聚精会神地看虫子打架,看得正带劲的时候,蛤蟆突然窜出来把两只虫子吃了,害得他看不成好戏了,所以很生气。
师:说话可要讲根据呦!大家说说这两个“鞭打蛤蟆”的理由能站得住脚吗?
生:能。
生:课文中“呀然惊恐”一词就表明了作者当时很害怕。
生:作者能把在烟雾中飞鸣的蚊子比作“鹤唳云端”,能把从草当作山林,把虫蚁当作野兽,把土砾当作丘壑,说明作者很有想象力,他这个时候看两只虫子打斗说不定正想象它们之间正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好像在看戏一样呢。“方出神”表明作者看得兴趣正浓,现在蛤蟆冒出来突然坏了好戏,就像看好玩的动画片突然停电了,当然很生气了。(大家笑)师:恩,理由充分。对了,作者“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说明了他又有了“物外之趣”,正像你说的“说不定它们之间正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可是作者并没有像前两件事那样把它说明白啊,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观二虫斗草间”可能会有怎样的“物外之趣”呢?
生:作者可能正把“二虫斗草间”想象成两个大力士在草地上摔交呢。
生:作者说自己会“以虫蚁为兽”,所以他可能把“二虫斗草间”想象成了一只大狮子和一只老虎为了争猎物,正在山林里互相撕咬呢。
师:(幽默的)哦,那可是场重量级争霸赛!(大家笑)
生:作者可能想象成了妈妈正带着孩子在公园里做游戏呢!
生:我觉得这个想象不恰当,因为文中写的是“二虫斗草间”,“妈妈带着孩子做游戏”
不能体现“斗”字争斗的意思。
师:你的思维真敏捷!张开想象的翅膀虽说可以无所羁绊,纵横天地古今,可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也是要考虑想象的合理性的。
生:我们孩子都喜欢看《少林寺》,我想作者把它们想象成了一对小兄弟在练武功。(大家笑。师正欲小结,生急忙抢话)
生:我还补充一点“鞭打蛤蟆”的理由:两只小虫子它们在自己玩自己的,没有招谁惹谁,突然间被癞蛤蟆吃掉了,癞蛤蟆就是罪犯。作者一定觉得两只小虫子很可怜,要为两只小虫子报仇,所以很痛恨癞蛤蟆,于是就用鞭子打他了。
师:作者对癞蛤蟆的痛恨之情体现在用鞭子打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生:还体现在打的数量上,“鞭数十”,就是说打了它几十鞭子。
生:还体现在痛恨到再也不想见到它,把它“驱之别院”了。
生:我觉得痛恨之情首先体现在“捉蛤蟆”。作者认为癞蛤蟆是肇事者,不能让他轻易溜掉,要先逮住它,才能好好惩罚它一下。
师:听了大家这一段分析,我看来是真的误解了作者。原来“鞭打蛤蟆”这件趣事背后还蕴涵着作者小时侯一些很好的情感和品质呢,大家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这种好的情感和品质吗?
生:见义勇为。(大家笑)
生:有同情心。
生:勇敢无畏。
生:爱憎分明。
生:惩强扶弱。
师:大家的词语积累还是比较丰富的。同学们,今天通过沈复向我们讲述他幼时的几件趣事,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个善于观察,想象奇特的幼时沈复,还认识了一个具有惩罚强暴,同情弱者,童心纯真的幼时沈复。课后大家也写一两件童年的趣事,让老师和新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你的趣味童年,好吗?
生:好!(下课)
[教后感思]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老师在课堂中积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其实,新课程要求老师做个“引导者”并非新论,古人早就有过论述,如《孟子》曰“引而不发,跃如也”;《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索,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里的“引而不发”与“道(导)而弗索”的结合便是现在常说的引导了。在今天这个教学模式“泛滥”的时代,我们常会将很多的精力投在这样那样模式的选择上,而忽视看似平常的引导之举。《幼时记趣》的教学既不是评优课,也不是公开课,而是一节“家常课”,我并未刻意套用模式,追求特色,只是想尽量自然地做好一个“引导者”。
首先,引导在思维方法上,突破难点。作者幼时的趣事为什么是“物外之趣”,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文章理解的一个难点。难在学生只重视感性的趣事,而不知理性地理解何为“物外”。以前我在教学此课时,总以为文中的趣事学生很容易理解,而忽视了对“物外”的分析。如何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到“物外”上来呢?以学生概括的第一件趣事“用烟喷蚊子”为例,我利用阅读的“还原分析”法,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得出“用烟喷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