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从GATT到WTO)【圣才出品】
张二震和马野青《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详解(世界市场)【圣才出品】

第四章世界市场一、名词解释1.商品交易所答:商品交易所指根据货样进行大宗批发交易的场所。
交易所中通常没有商品,买卖时无需出示和验看商品,而是根据规定的标准和货样进行交易。
成交是在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
商品交易所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调节价格的作用。
在交易所买卖的商品,往往具有同质性。
它们主要有:有色金属、谷物、纺织原料、食品和油料等。
这些商品买卖,基本上可分为实物和期货交易两种。
实物交易是进行实际商品的买卖活动,合同的执行以卖方交货、买方收货付款来进行;期货交易是一种按交易所制定的标准期货合同达成交易后,远期进行交割的交易。
目前,商品交易所中大部分交易是期货交易。
2.加工贸易答:加工贸易是指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加工贸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来料加工是指甲国家按照乙国家的要求,将乙国家商人提供的原料、辅料加工后把成品交给乙方,收取加工费用的方式;②进料加工又称以进养出,是指进口原料进行加工,把成品销往国外的购销方式;③来件装配是指甲国商人向乙国厂商提供零件与元件,由乙国厂商装配,再交给甲国商人,收取装配加工费的方式。
3.补偿贸易答:补偿贸易又称产品返销,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形式,是买方在信贷基础上从卖方进口机器、设备、产品、技术或劳务,然后用商品与劳务支付货款的方式。
补偿贸易有以下三种方式:①回购。
回购又称返销,是指买方以进口的设备开发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贸易方式;②互购。
互购是指用双方商定的其他产品或劳务偿付货款的贸易方式;③部分补偿。
部分补偿是指买方对进口设备的货款,可以部分用商品补偿,部分用现汇支付的贸易方式,也有第三方参与,负责接受、销售补偿产品或提供补偿产品的,此为多边补偿。
补偿贸易的特点:①它不是用货币,而是用产品作为主要的支付手段;②由于货款偿付是分次进行的,所以它不是一次性的买卖行为,而是多次才能完成的买卖行为;③贸易与生产相联系。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2.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1)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
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
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指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0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国际贸易额,是指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国际贸易值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通常都用美元来表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出口值加上进口值之和就是该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2.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1)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
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是以数量来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
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指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0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国际贸易额,是指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

xx〈〈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一、名词解释1、净进口: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净出口 :出口量大于进口量2、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3、总贸易:总进口加上总出口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主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
专门贸易: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就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
专门贸易额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主要反应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二、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有什么区别?国际贸易量的计算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3)2、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1)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2)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
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好事。
巨额顺差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调控能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使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
相对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它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完整版)国际贸易学笔记

《国际贸易学》复习笔记绪论前言1、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贸易量:是指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用不变价格表示贸易发展规模的一个指标】对外贸易量:指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以基期价格作参照,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可更准确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动。
国际贸易量: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
2、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选择里会有计算,判断贸易条件改善还是恶化】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交换比率。
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
它用贸易条件指数反应。
当贸易条件指数>100时称贸易条件改善;当贸易条件指数<100时称贸易条件恶化;当贸易条件指数=100时称贸易条件不变。
【例】假设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90年为基期是100,1998年时出口价格指数较基期下降6%,进口价格指数较基期上升12%,通过计算以数字说明该国1998年净贸易条件的变化。
答:以1990年为基期,净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出口价格指数=100-100×6%=96 进口价格指数=100+100×12%=112净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 96/112)×100 =85.7因为净贸易条件85.7小于100,所以贸易条件恶化。
即1990年1个商品换回1个国外商品,而1998年1个商品只能换回0.857个国外商品。
说明1998年贸易条件恶化。
【例】假定某国以1995年的年价格及出口数量为基期;其200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80%,进口价格指数为12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50%。
试计算该国2000年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
答:(1)以1995年为基期,净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净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80/120)×100 =66.7因为净贸易条件66.7小于100,所以贸易条件恶化。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基本范畴-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 国际贸易的基本范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要素流动。
1.2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售商品和服务。
- 进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 自由贸易:指国家间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不设限制或关税。
- 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关税: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等。
2.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通过专业化和自由贸易,各国可以最大化全球生产效率和福利。
2.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相对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即生产一种商品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力。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1.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也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2.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1)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2)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
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是以数量来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专注考研考证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
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指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0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1)国际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国际贸易额,是指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国际贸易值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通常都用美元来表示。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贸易条件)【圣才出品】

第五章贸易条件一、名词解释1.贸易条件答: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物物交换来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牵涉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
另一种用价格来表示,这种贸易条件就是一国所有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由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种贸易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
2.各类贸易条件指数的概念答:贸易条件价格指数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表示不同意义的贸易条件。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以x P 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m P 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则商品贸易条件指数T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为:()/100x m T P P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与要素生产率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得到的指数,其可分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两种。
①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
其计算公式为:()/x m xS P P Z =⨯其中,S 表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x Z 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②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将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和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综合进行考察。
其计算公式为:()()//100x m x m D P P Z Z =⨯其中,D 表示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m Z 表示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8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7.1 复习笔记一、关税1.关税的含义及其作用(1)关税的定义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2)关税的特点①强制性。
它是海关凭国家权力征收的,纳税人须无条件服从;②无偿性。
海关代表国家从纳税人方面征收,国家无任何补偿;③预定性。
海关据预先规定的法律与规章加以征收,双方不得随意变动;④间接税。
关税的纳税主体为进出口商。
但最终承担者为消费者。
(3)关税的作用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生产。
①财政关税(Revenue T ariff)是指以增加一国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财政关税的税率视国库的需要和对贸易数量的影响而制定。
财政税率不宜过高。
否则便会阻碍进口,达不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②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关税的保护程度主要决定于税率的高低。
低税率所起的保护作用小,高税率所起的保护作用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关税起着部分保护的作用。
如今各国征收关税很难再区分财政性与保护性关税。
以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关税客观上也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以保护为目的的关税,其税率只要不高到禁止关税的程度,也会增加财政收入。
2.关税的种类关税依据征收方向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进口税中按差别待遇又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关税和普遍优惠制关税。
(1)进口税进口税(Import Duties)是指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Normal T ariff)。
正常进口税通常可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
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低,二者税率差幅往往很大。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圣才出品】

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考点一:贸易发展与要素流动1.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以及自然资源要素。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构成不断发生变化,流动性也在不断的增强。
要素流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1)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动力;(2)世界范围内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要素流动创造了条件;(3)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助推剂;(4)现存的国际贸易壁垒促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5)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成本的差异是产生要素流动的客观原因。
2.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见表9-1)表9-1 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由此可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会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进而促进各国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扩大。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并不会替代国际间贸易的发展,要素的流动和国际贸易可同时用来达到加快各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3.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内容不同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例如土地无法流动,自然资源的流动性较差,甚至有些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很高。
主要在在国际间流动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类。
(1)第一类较具流动性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
由于各国自然和历史存在的差异性,劳动力在不同国家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特点,这使得人口的国际流动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其原因历来都是出自经济层面的考虑。
而对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要加以具体分析,并非所有的劳动力流动都能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
(2)第二类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要素是资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过剩资本,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获得较高利润,因此纷纷流向国外。
如今资本流动已从最初的由资本过剩的国家流向资本短缺的国家,逐步发展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互投资,资本流动成了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3.1 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1.国际经济贸易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使得国际经济贸易具有了举足轻重的社会经济意义。
它使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入到国际性的生产和流通体系中来。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形成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度追求,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世界性的剥削关系。
(2)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社会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由于客观上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想得到发展,都必须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
2.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基础(1)国际分工能促进各国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原则,发挥本国本地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专门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而使本国的生产和消费规模得以扩大。
(2)各国通过贸易分工,能得到使用价值上的好处、增进消费者的福利,还能调剂资源的余缺、满足生产的需要。
3.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只有在专注考研考证充分地比较劳动的社会属性前提下,即在包括各民族经济活动在内的世界市场上,才能够完全地展现出来。
因此,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同样由价值规律来支配。
但是,由于经济环境不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1)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生产某种商品的世界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它是所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耗费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
国际价值的形成还要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科技进步等的影响。
但各国生产商品中的直接劳动消耗是决定因素。
(2)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可以稳定地获得大大高于国内市场的超额利润。
张二震和马野青《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详解-第一~五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一、名词解释1.净进口和净出口答:出口与进口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其中,出口(Export)是指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进口(Import)是指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
净进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的情形。
净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情形。
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2.出口部门与进口竞争部门答:国民经济可分为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两大部门。
其中,出口部门是指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如果一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政府就可以采取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如果进口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政府就可以适当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和WTO规则的保护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答: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指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标准时的一国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活动的总和。
根据这个标准,凡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均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总进口额和总出口额相加称为总贸易额。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指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标准时的一国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活动的总和。
根据这个标准,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之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凡是离开关境的商品都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
专门出口额和专门进口额相加称为专门贸易额。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主要有以下区别:①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数额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关境和国境的划分不同以及两者对某些特殊形式的贸易的处理方式不同。
②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反映的问题不同。
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主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专门贸易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主要反映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一、名词解释1、净进口: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净出口:出口量大于进口量2、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3、总贸易:总进口加上总出口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主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
专门贸易: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就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
专门贸易额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主要反应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二、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有什么区别?国际贸易量的计算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3)2、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1)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2)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
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好事。
巨额顺差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调控能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使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
相对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它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4-6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世界市场4.1 复习笔记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作用1.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间市场和各国国内市场的总和。
广义的世界市场包括世界商品市场、世界服务市场和世界金融市场。
(1)世界市场萌芽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通过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西欧国家与殖民地、落后国开始形成国际分工,于是形成了世界市场。
在这个时期的世界市场上,作为中介人的商人资本占主要地位。
(2)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范围继续扩大。
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输出起了重要作用。
2.世界市场的作用(1)世界市场对资本主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不可缺少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来源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它的特点是交换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形式,它是立足于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之上的。
②世界市场有助于缓和资本主义各个社会生产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资本主义各个社会生产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
竞争引起一些生产部门的比较迅速的发展和另外一些生产部门的落后。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不可避免地增长,使得寻找国外市场成为必要。
③世界市场是资本扩张的结果和条件资本的本性就是扩张。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只是引起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促使它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生产更多的资本,而且扩张已成为一个强制性的规律,成为资本家生存的经济条件。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国际贸易的产生(1)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含义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
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
其中,对外贸易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
(2)国际贸易的产生①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b.出现了政治实体。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2.奴隶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1)特点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有:①范围狭窄,多为近海贸易。
②商品种类少,比重小,贸易品多为奴隶、奢侈品。
③民间自发,政府较少参与。
(2)作用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有:①奴隶买卖,提供了奴隶社会的支撑作用。
②支持了手工业的发展。
③货币作用范围扩大,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1)贸易范围扩大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集中体现为:在欧洲:地中海沿岸→阿拉伯→意大利→北欧,由南向北扩大到整个欧洲。
在亚洲,以中国为中心,与周围国家贸易扩大。
(2)商品结构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手工业比重上升。
4.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1)地理大发现的诱因①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需要更大规模的贸易。
专注考研考证②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及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欧洲国家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张二震和马野青《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详解(从GATT到WTO)【圣才出品】

第八章从GATT到WTO一、名词解释1.最惠国待遇答: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必须同样给予对方。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贸易条约和协定中的一项重要条款。
最惠国待遇分为两种:①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即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立即无条件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对方;②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即如果缔约国一方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是有条件的,那么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条件,才能享受这些优惠和豁免。
2.国民待遇答:国民待遇就是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经济上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国民待遇条款是法律待遇条款之一。
国民待遇条款的目的:①保证缔约方能真正享受关税减让的成果,使国外产品能在平等的条件下与进口国国内产品竞争;②保障进口产品在经销过程中不受歧视性待遇。
国民待遇条款适用的范围:①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②外国产品应交的国内税;③利用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的条件、船舶在港口的待遇、商标注册、版权、专利权等等,但不包括沿海贸易权、领海捕鱼权、土地购买权等。
3.非歧视原则答:非歧视原则又称无差别待遇原则,是指一缔约方在实施某种限制和制裁措施时,不得对其它缔约方实施歧视待遇。
非歧视原则是WTO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体现了WTO多边互惠互利的特点。
非歧视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一个成员方给予另一个成员方或非成员方的贸易优惠、特权和豁免,必须自动地、无条件地给予所有其他成员方。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在贸易方面成员之间相互保证对方的公民、企业、船舶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样的待遇。
4.关税保护原则答:关税保护原则包括两层含义:①是以关税作为各成员方唯一的保护手段;②是各成员方应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关税减让谈判,逐步降低关税水平,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
关税保护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①直接降低关税;②在谈判期不得提高现行税率,不得增减免税税目;③固定现行各项税率;④规定税率的最高限。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共15页word资料

第一章导论1.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思路: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斯密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差异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还有一些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为什么发生贸易,主要从偏好差异和收入差异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2.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思路: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的差异(1)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
(2)新古典学派假设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而且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
(3)当代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递增或者生产技术会随时间变动。
3.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思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要素市场的供求、价格和福利变动情况,而总体均衡分析不仅要分析那种商品或要素市场,还要分析与之相关的商品或要素市场,所以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时主要用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国际贸易学:第1-2章课后答案(第五版张二震)

・、名词解徉1.净将菓种誦品的出IJ«tWftiSMfiKffiIttt. tiiUVk小于fiU:n:净:HM: til Utt大于进口貳2.rtiUffin:一国能够的产貼销往MfoilJ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进口A7»n«fh -ta^ii口产絡在木is市场匕进的务类产业的总和3・总故楊* 0进II加丄总岀II就堆•偵的总贸坍检•总贸妙包抓斷有逬岀入该D9的商品,卜娶反咬ffl/£田唸簡丛渝通中所处的地位・<pnw«;&ni4u»加上号门出I」Kttfi is的只包搐那叫进【1足用干谡田生产和消费的商品・NH甩山该田生产和制适的商品.主要反应国作为生产者和浦费《■金闪M贾易中起的作用.6、国际贸易恋拈结构,冶3类商品在国勺•贸妫中所处的地位.迩前以界;11口总额中的比二.出考題K什么是田际皺易?它与国内贸助冇什么区別?的计体1》田际册易:損世界各田(或地IS zrn】e商閉和眼务方何的交换活动它足$$国农(戒地区)住国际分工的从础卜・相促联系的左妥形式.2 )3}2、什么是贸協垫獗?它与I4的腔济发楓有什么关系?1)布定时期内(通宗沟年)个IR*的出II总値焉逬门总值之何的签獗•祢为贾易««?2 >馭场并独足動站阳肘外贾易状况的皿《折标. •般敬禺颍并衣明田&炜外贾易收支匕处寸仃利地依贸易逆莊龜去明一闪冇対外做易收支I•处I卜利境地.但足长期侃持烦片也不•定址好“・n»®x:还会影呎也内货币致策对医蛭济的调控能力.3、什么是W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偷看馆卩:床婕易地理方向的级”匕分m?1〉国际贸易地理加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界x个地区或徉个国家在IW敏易中所山的地位. 通常他用它们的出门協易約(iinw««o 占世界出门究易Si (ill 【1贸热粧〉的比亟來洪乍・相xf j X 个国家或地区來说・它就文对外・衣刃•个国窣或地区进II亜肚的来潭和出门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M打氏他闪城或地X之偵|笛经济対易联系用哎2〉対外货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16各有优劣•集中冇利Tfefi的交说、扩大出口附品在进II田的影响.但无论对进II还ttllJli而?(・•国对外留乌堆理力向过于集中.耳公使该LN弃易芟制丁人,从而di対外贸易屮处丁不利境地’対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分ftk 则町以障低国在对外贸如I嵋临临的嵯济和政治凤购、遍免进山口厂商2间垂性克争.但其不利Z处/f.-f.|i场肿分散可能加兀交厉庞》二很附熾H的利滋出I I I.业別成品,发廉中国家进口工业別成品,出爭血型分」I是描发达国球进口Ift材料,口哝材料的N涿分T水平住分T:是指各的在匚业生产Z何的令业化合作. 前同联系:簾个部门弭吸收它的产出的祁门之何的联系.兀财联甌某个部门网问它捉供投入的部门间的联系.1・仆么毘国际分丁?卄代刖辭分Tfrft 么筋转点?答:阖际分I :是描备国在从事囱品生产时.相4何实行的掰动分工和产阳分1:・它是朴 会分T 向国族范憎扩展的结d呼点仁国除分匸的形璇机制发件:变化2・发达闪家之何的工业分1即到迅廷发展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側的传统••垂“笊分I -国际分I :的主派地位已经itfer “水平型“的阳麻分T4、 产业部门Z ⑻的国杯分匸口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斷;分工.以产品为界固的国标分 匸巡渐转竇为以生产妥木为界限的W 汗分工.2.试述IHIR.®易对 国不川利益块团的影响?国脉贸易町以給妙与各方帶来UJg 利益.从弊态角反來彩察.开取贸必坊・贸型《方町 H 在资源总命不ift 加・牛产技术*件没有厲进的惰况卜•・通过勿邸分丁崗实现毎利的总 体堆长・但与此网财,国硼易会在国内不何的利兰臬团之间产生利益再分配.从理论 hi»,住I'l 由贸易的条件卜.菜神产品的出口金使国内出口JR 团艮益・消療样受轨 某 种产品的进口会伎国内进「I 北争集团歿损.汹啜石燮微・因此.刃内不同的利益仗团甘 国际欲P 的态度往往不致.3・试述佝乩般易的动态利益・片谈谈•国如何创ifi 条件・ 利用IQ 际贸易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竟爭肌糾充分发幷作川・从ifliM®企业忒质的良&・ 审强企业的国际克争力.埶・・ 开展田莎贝妨・存利F 开Ifa 新的市场.促迅经济均匕 开展国标负易・必悠滋笈•企业的创新机別・用动技木进步.羽四・ 开展国际羽易能加速贡金枳毘・第几 开展国杯贸对・冇利『促进•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六.开展风杯贸射,必悠帝来人员的空流.文化的传桥和恩迫的交换,从而对•国 的政洽.文化祁社会进如产牛枳极恋响. •C。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教材配套题库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教材配套题库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第四章世界市场
•第五章贸易条件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第八章从GATT到WTO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第九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
•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
试看部分内容
本题库为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5版)的配套题库,包括考研真题精选和章节题库两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
本部分精选部分名校近些年考研真题中的典型题目,并对所有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通过研究考研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要考点,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
本部分严格按照张二震主编的《国际贸易学》(第5版)的章目进行编排,共分为10章,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并进行解析,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
张二震和马野青《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第十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一、名词解释1.剩余的出路答:剩余的出路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是指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用来生产剩余产品,对外贸易为该国提供了利用过去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机会,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
剩余的出路实质上是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思想: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出口所带来的收益及换回的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
2.干中学答:干中学又称为“学习效应”“边干边学”,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罗提出。
干中学是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逐步积累起有关生产、设备运转、技术设计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有益经验,这些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也会逐步提高,并且逐步发现许多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这样就会使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3.外贸依赖度答:外贸依赖度又称外贸依存度、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和经济开放度,是指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上述情况下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其表达式为:外贸依赖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外贸依赖度是用于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及该国加入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一国外贸依赖度越高,则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大,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越多,经济开放度也越高。
4.进口收入弹性答:进口收入弹性表示国民收入增加1%时,进口增加百分之几的比率,是边际进口倾向除以平均进口倾向的结果。
进口收入弹性主要用于分析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测定。
其表达式是:ε=(ΔM/M)/(ΔY/Y)=(ΔM/ΔY)/(M/Y)其中,M代表进口额,Y代表国民收入。
若ε>1,则称为顺贸易偏向增长,此时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增加;若ε<1,则称为逆贸易偏向增长,这说明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减退;若ε=1,则称为中性增长,此时国内外生产要素得到了最有效利用的一种最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注考研考证
第八章从GATT到WTO
8.1 复习笔记
一、贸易条约和协定
1.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涵义
贸易条约和协定(Commercial Treaties and Agreement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间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所缔结的书面协议,如通商航海条约、贸易协定、支付协定等。
按照参加国的多少,贸易条约可分为双边贸易条约和多边贸易条约两种。
两国之间签订的称为双边贸易条约。
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签订的称为多边贸易条约。
2.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1)贸易条约
贸易条约(Trade Treaty)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依据国际经济法所缔结的,以条约、公约、协定和协议等名称出现的,以调整国际贸易关系为内容的一切有法律拘束力的文件。
贸易条约有广义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贸易条约。
广义的贸易条约是指国家间(包括民间团体)在贸易关系方面缔结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如通商航海条约、贸易协定、换货协定、支付协定、贸易议定书、换文和各种公约、规则,其内容、名称虽不同,但都有法律效力。
②狭义的贸易条约。
狭义的贸易条约是指仅指以条约、公约及协定、协议名称缔结的关于贸易关系方面的书面协议;主要是大型的或综合性的贸易协议,并以国家或政府首脑的名
专注考研考证
义由国家或政府首脑特派全权代表签订,按缔约国法律程序完成批准手续后才能生效。
(2)贸易协定和贸易议定书
①贸易协定。
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是指缔约国间为调整和发展彼此的贸易关系而签订的书面协议。
贸易协定的内容一般包括:贸易额、双方的出口货单、作价办法、使用的货币、支付方式、关税优惠等。
②贸易议定书。
贸易议定书(Trade Protocol)是指对已签订的贸易协定的补充或解释。
它既可以用来修改、补充和解释贸易协定的某些条款,又可以在两国还没有签订贸易协定的情况下,先签订贸易议定书作为两国贸易的临时依据。
(3)支付协定
支付协定(Payment Agreement)是指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的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协定。
支付协定是在外汇管制情况下产生的。
支付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规定清算机构,开立清算账户;②两国间一切债权债务结算,统一在双方清算机构中进行;③债权债务抵偿后余额,用黄金、可兑换货币支付或用双方同意的其他不可兑换货币支付,或转入下年度由逆差国用出口商品来清偿;④规定信用摆动额,只要抵偿后的金额不超过这一额度,债务国不给债权国利息,超过时则需付利息。
支付协定以双边支付协定为主,但也有多边支付协定。
(4)国际商品协定
国际商品协定(International Commodity Agreement)是指某项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就该项商品购销、价格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
国际商品协定主要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初级产品。
国际商品协定用来稳定价格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设立缓冲库存;②签订多边合同;
专注考研考证
③规定出口配额。
3.贸易条约和协定所依据的法律原则
贸易条约和协定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两个: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简写MFNT)
①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必须同样给予对方。
②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的范围一般包括:a.有关进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和其他捐税;b.商品进口、出口、过境、存包和换船方面的有关海关规定、手续和费用;c.有关进出口商品国内管理和使用的法律、规章。
③最惠国待遇原则按照有无条件,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种:
a.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
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立即无条件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对方;
b.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如果缔约国一方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是有条件的,那么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条件,才能享受这些优惠和豁免。
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已极少在国际间使用。
(2)国民待遇原则(Principle of National Treatment)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经济上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它适用的范围通常包括: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私人财产、所得、房产、股票)、外国产品应交的国内税、利用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的条件、船舶在港口的待遇、商标注册、版权、专利权等等。
但沿海贸易权、领海捕鱼权、土地购买权等均不包括在内。
专注考研考证
二、从GATT到WTO
1.GATT的产生
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简称GATT)是指二战后美国从其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联合世界上二十三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的一个临时性的国际多边贸易协定。
GATT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应急协定一直延用至1994年底,共存在47年。
2.GATT的主要职能
GATT的宗旨是通过促进自由贸易而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实际收入及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其存在的四十七年间,GATT的宗旨主要通过以下职能而达到:
(1)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尽力消除各种贸易壁垒;
(2)协调缔约方之间的贸易关系,解决各种贸易纠纷;
(3)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情况,制定国际贸易的新规章;
(4)研究和促进缔约各方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3.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GATT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谈判来完成的。
自1947年至1993年底,GATT 共主持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以第八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涉及范围最广、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影响最大。
(1)乌拉圭回合谈判发起的背景
乌拉圭回合是在前七轮多边贸易谈判后,世界经济和贸易形势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发
专注考研考证
起的。
①通过前7轮谈判,特别是第6、第7回合的谈判,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构筑的关税壁垒大为削减。
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从40%降至5%左右,发展中国家同期也降低至13%左右,关税的保护作用大大下降。
这有力地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增长与繁荣。
②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停滞,加上两次“石油危机”的雪上加霜,世界经济更是长期低迷。
在此情况下,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面对这种形势,各缔约国为了维护GATT的宗旨、扩大世界贸易,于1986年9月15日至20日,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GATT缔约国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发起第8轮多边贸易谈判。
(2)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特点
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93年12月15日结束,与前几轮谈判相比,该轮谈判的特点有:
①谈判的范围广。
乌拉圭回合的参加方和涉及的议题都是空前的;
②时间长。
它从1986年9月开始,到1993年12月15日结束,历时七年有余,是GATT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马拉松式的谈判。
③难度大。
由于该轮谈判涉及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中的新旧议题,其中有的议题非常棘手,同时参加各方又都有着不同的利益,都想“最大索取,最小付出”,致使谈判纷繁复杂,难以协调和妥协。
④责任全。
这次谈判的最终结果采取的是一揽子协议,是一揽予议题的总体解决。
⑤影响深。
该轮谈判不仅就众多议题达成协议,而且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取代GATT。
专注考研考证
4.GATT的历史贡献及其缺陷
(1)GATT的历史贡献
GATT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协定,不是一个权力机构,在国际法上没有法人资格,但它在战后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GATT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减让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与发达国家对话的场所,使它们从总协定中获得贸易实惠。
③有利于及时磋商、调解缔约国的贸易争端,从而加强各缔约国的贸易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通过GATT,有利于各缔约国互相了解贸易情况,取得有关贸易政策的资料,从而有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正是由于GATT的上述作用,GATT/WTO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起被称为驱动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它们各自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2)GATT的缺陷
①非法人主体的身份使其只能以协调者的身份,依靠其权威性来监督各项规则的履行和调解各种贸易争端。
由于其法律约束力不足,难以对违规者做出制裁。
②作为一系列双边协定组成的总协定,其责任不全面,对有些协定其缔约方可以拒绝签署,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平衡。
如民用航空协定,其签字国寥寥无几。
③GATT的争端解决程序分散于各个别协定和总协定中而不具系统性。
有鉴于此,虽然1948年在哈瓦那通过的《哈瓦那宪章》没有得到各国批准。
国际贸易组织胎死腹中,但GATT生效后四十多年间,关于建立WTO的呼声从未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