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复习练习三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押题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押题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押题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1)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2)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作者)《劝学》)(3)杜甫《月夜》一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突出表现对妻子的思念、担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澄江一道月分明(2). 吾尝跂而望矣(3). 荀子(4). 遥怜小儿女(5). 未解忆长安【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分”“跂”“遥”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本题还涉及诗词标题等,需要注意。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2021年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乐器往往具有多重功能,它既能用来演奏音乐,也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器具。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人们把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制成鼓。

又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进行演奏,于是发明了石磬。

先民们还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伴奏,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相辅相成。

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呜金收阵、击鼓升堂等。

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

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

至周代,我国制作乐器的材料有金、石、土、革、丝、木、犯、竹八类,“八音”分类法即由此得名。

在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

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编钟,还是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均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冶炼、丝织等技术。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民族。

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竖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锁呐等等。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逐渐形成,乐器的音质、音律、音量、转调、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等不断进步提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取材于刘承华《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材料二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2019-2020学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沁源县有个牛家庄。

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有个种地的叫老韩。

老丁和老韩是好朋友。

做买卖的人,本该爱说话,但老丁一天说不了十句话。

种地的整天和牲口、庄稼打交道,本该不爱说话,但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

一个不爱说话,一个爱说话,本不该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爱上山打兔,爱唱上党梆子。

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

老丁平日不爱说话,但一到唱戏,像换了一个人,口舌翻飞,字正腔圆,精神焕发。

两人本是朋友,但唱起戏来,或是夫妻,或是君臣,或是父子。

有时唱一个折子,有时连走一本戏,全看二人的兴致。

唱起戏来,往往忘了打兔。

两人是朋友,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

老丁的小女儿胭脂和老韩的小女儿嫣红,常在一起割草。

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背着草回家,看见前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

两人都想捡这物件,嫣红比胭脂大一岁,跑得比胭脂快,早一步跑到物件前。

捡到手里,原来是一只布袋。

嫣红便将这只布袋搁到自己草筐里,背回了家。

老韩老婆打开布袋,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

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七块。

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

两口子夜里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

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漏出半点风声,我用绳子勒死你。

”把嫣红吓哭了。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老韩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老丁笑了:“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要是没人认呢?”老韩有些不高兴了:“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Ⅲ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1. C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

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C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

故选C。

2.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没有对“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因为二者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都不是保护。

故选C。

3. D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使其‘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对能否获得成功,并未有明确的说明。

B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并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

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

故选D。

4. A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

2019届全国高三名校联考试卷(三)语文

2019届全国高三名校联考试卷(三)语文

2019届全国高三名校联考试卷(三)语文2019届全国高三名校联考试卷(三)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文化。

这一战略文化力斥强权与霸道,以重道尚义为价值取向,提出‚慎战‛与‚重战‛交互为用的国防理念,主张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讲求谋略,强调实力是制胜的基础。

这构成了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核心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平主义情怀与卓越的政治智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道尚义、以德立国的处世之道,认为暴力、强权绝非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各国在处理邦交关系上应遵循亲仁善邻的和平之道。

在中华文化中,穷兵黩武一向被斥为‚霸道‛。

先秦诸子对于治国之道虽各持己见,但对于‚霸道‛则同声谴责,其中儒、墨两家的‚非战‛思想就是反对‚霸道‛的典型代表。

中国古代王朝的邦交之道大多以道义德教为价值取向,倡导XXX以德,不闻以兵‛的和平外交原则。

中国自古疆域空阔,强邻代兴,周边XXX从未曾停息。

面对险峻的地缘环境,中华民族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以强盛的国防力量为后盾震慑强敌、维护和平。

面对来自周边的安全威胁,我国古代先哲提出了‚慎战‛‚重战‛交互为用的战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慎战观,即以高度理性、谨慎的立场对待战役。

2019年最新高三题库 上海交大附中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试卷(语文)

2019年最新高三题库 上海交大附中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试卷(语文)

上海交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终试卷高二语文(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

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

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

但是,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很讲究家族封闭与合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倘若在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⑵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族更为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族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

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⑶更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价狂升,尤其中国突然冒出十二亿人,很难容忍旧式宅院那样奢侈的建筑容积率。

稍微明了国情的人,就不难理解高楼大夏是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

看到某些洋人对四合院之类津津乐道,不必去过分地凑热闹。

⑷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

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

2019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高考复习练习测试卷(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高考复习练习测试卷(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练习测试卷(三)语文试题(解析版)一、基础知识1.阅读语段,完成题目要求: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青黄,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xǐ lín,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1)请给加点的字词注音:花苞.()(2)请根据拼音写出词语:xǐ lín()【答案】(1). bāo (2). 洗淋【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要依据语境、词义来分析读音和字形。

第一小题,“花苞”的“苞”应读bāo,是对植物花朵的蓓蕾期的称呼;第二小题,“xǐ lín”,结合“春雨”可知,这里是说春雨对花苞的冲洗,应为“洗淋”。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这个战场,没有硝烟;这场战争,尚未停歇。

早在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以虎门销烟的壮举,发出了中国人禁烟护国的强音;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禁毒工作仍然。

面对毒品的危险,谁都不能袖手旁观。

为了自己,为了民族,为了整个人类,我们必须对罪孽深重的毒品大声说“不”!这声音,气贯长虹;这决心, !A. 由于所以绵绵不绝众口一词B. 尽管但是任重道远众志成城C. 既然那么纷至沓来众望所归D. 尚且何况数不胜数众所周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词语的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结合上下文可知第二三句为转折关系,因为前面说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展禁烟活动,后面说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这个工作依然存在,应选择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尽管……但是”;第三处,“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绵绵不绝”,绵绵不绝指连续不断的样子;“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语境是表示 100 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毒品现象的存在,强调打击毒品工作的难度,所以选“任重道远”;第四处,“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众所周知”,意指大家都知道的;语境是形容禁毒的决心,应使用“众志成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五丈原却说姜维见魏延踏灭了灯,心中忿怒,拔剑欲杀之。

孔明止之曰:“此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

”维乃收剑。

孔明吐血数口,卧倒床上,谓魏延曰:“此是司马懿料吾有病,故令人来探视虚实。

汝可急出迎敌。

”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

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

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

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

切勿轻忽!”维哭拜而受。

孔明又曰:“吾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

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

汝可依法造用。

”维亦拜受。

孔明又曰:“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

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

”又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授以密计;嘱曰:“我死之后,汝可依计行之。

”岱领计而出。

少顷,杨仪入。

孔明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

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

”孔明一一调度已毕,便昏然而倒,至晚方苏,便连夜表奏后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

回到帐中,病转沉重,孔明令取文房四宝,于卧榻上手书遗表,以达后主。

【区级联考】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区级联考】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浦东新区第二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⑴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⑵小楫轻舟,_____。

(周邦彦《_______》)⑶士“任重道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答案】(1). 楼船夜雪瓜洲渡(2). 梦入芙蓉浦(3). 《苏幕遮》(4). 仁以为己任(5). 不亦重乎(6). 死而后已(7). 不亦远乎【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渡”“浦”“已”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按要求选择2.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A. 寒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大家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 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言献策。

C. 昨天下午,千人团队游览了日月潭,领略了巧夺天工的宝岛风光。

D. 为了铁路的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克服了重重困难。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生活中有自信和不自信的人,还有一种过度自信的人,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情,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

而且平均而言,他们比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

①当那些有自知之明者还在苦苦计算得失概率时,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

②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

③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④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么?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②④①D. ③④②①【答案】2. B 3. D【解析】【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2019年最新高三题库 上海市交大附中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

2019年最新高三题库 上海市交大附中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终试卷(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阅读(60分)(一)阅读语段,回答1—4题(11分)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埃及]阿巴斯·马哈茂德·阿①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

②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并不能在时间上延长它。

③你的思想是一个思想。

你的感觉是一个感觉。

你的想象是一个想象——如果你限制了自己的想象的话。

但是,你若借助你的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相会,借助你的感觉与另一种感觉相会,那么,事情就不止于此了:你的思想变成了两个思想,或者,你的感觉变成了两种感觉,你的想象变成了两个想象。

决不仅仅如此!由于这一相会,你的思想变成了数百个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思想。

一个思想是一条被分开的小溪。

但许多相会在一起的思想,则是融汇全部溪流的大海。

这二者的区别,正如广阔的天际和汹涌的波涛同狭窄的堤岸和有限的轻波之间的区别。

④很多问题,也许表面上或标题上有所不同,但你若将其归到这个本源上来,那最遥远的也像最切近的了。

例如,昆虫的天性和宗教哲学有什么关系呢?宗教哲学与一首抒情诗和一首讽刺诗有什么关系呢?这首诗或那首诗与一段复兴史或一场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的生平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呢?从表面上看,许多事情风马牛不相及。

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种生命的物质,都是从一眼泉中涌出的溪流,还要归回到那里去。

昆虫的天性是对生命初始的一种研究。

抒情诗或讽刺诗,是一个人的生命在爱情和报复时的两块燃烧的木炭。

民族的复兴或革命,是千百万人心中生命波涛的汹涌澎湃。

伟大的个人的生平,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展示。

所有这些都在同一个大海中相会。

它们把我们从溪涧引向浩瀚的大海。

⑤在我阅读时,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寻求这一切,也不知道这一爱好是从这一愿望中产生出来的。

2019年高考语文3试卷及答案解析(免费)

2019年高考语文3试卷及答案解析(免费)

2019年高考语文3试卷及答案解析(免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语文3试卷及答案解析(免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语文3试卷及答案解析(免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卷)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而不应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练习试题三(含解析)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练习试题三(含解析)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练习试题三(含解析)一、基础知识1.阅读语段,完成题目要求: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青黄,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xǐ lín,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1)请给加点的字词注音:花苞.()(2)请根据拼音写出词语:xǐ lín()【答案】(1). bāo (2). 洗淋【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要依据语境、词义来分析读音和字形。

第一小题,“花苞”的“苞”应读bāo,是对植物花朵的蓓蕾期的称呼;第二小题,“xǐ lín”,结合“春雨”可知,这里是说春雨对花苞的冲洗,应为“洗淋”。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这个战场,没有硝烟;这场战争,尚未停歇。

早在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以虎门销烟的壮举,发出了中国人禁烟护国的强音;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禁毒工作仍然。

面对毒品的危险,谁都不能袖手旁观。

为了自己,为了民族,为了整个人类,我们必须对罪孽深重的毒品大声说“不”!这声音,气贯长虹;这决心,!A. 由于所以绵绵不绝众口一词B. 尽管但是任重道远众志成城C. 既然那么纷至沓来众望所归D. 尚且何况数不胜数众所周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词语的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结合上下文可知第二三句为转折关系,因为前面说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展禁烟活动,后面说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这个工作依然存在,应选择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尽管……但是”;第三处,“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绵绵不绝”,绵绵不绝指连续不断的样子;“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语境是表示 100 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毒品现象的存在,强调打击毒品工作的难度,所以选“任重道远”;第四处,“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众所周知”,意指大家都知道的;语境是形容禁毒的决心,应使用“众志成城”。

2019年最新高三题库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

2019年最新高三题库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

A 、素善留侯张良B 、籍吏民C 、道芷阳间行D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满分 100 分, 120 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文学文化常识和课内文言文。

(10 分)(一)文学文化常识。

(3 分)1、元曲四大家是、 、白朴、郑光祖。

2、《长亭送别》节选自《 》,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

3、杂剧角色分、 、 等。

4、柳永,原名,字耆卿。

秦观,字,一字太虚,号。

5、《想北平》作者是 ,主要作品有(举出一部即可)。

6、下列人物和典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望帝啼鹃苌弘化碧六月飞霜 亢旱三年A 杜宇苌弘 窦娥 东海孝妇B 邹衍苌弘 杜宇 于定国C 杜宇窦娥 邹衍 于定国D 杜宇苌弘邹衍东海孝妇(二)课内文言文。

(3 分)7、选出加点字和“沛公军霸上”中的“军”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 8、选出句式和“客何为者”相同的一项()A 、我持白璧一双B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 、沛公安在D 、置之坐上9、写出出自《鸿门宴》的三个成语或俗语。

①② ③(三)默写。

(4 分,任选 8 空,超过 8 空,按前 8 空评分) 10、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雨霖铃》)②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③可堪孤馆闭春寒, 。

(秦观《踏莎行》) ④,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⑤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

(周邦彦《苏幕遮》)⑥?,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⑧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⑨,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⑩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1 分)①我国传统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 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大附中语文练习卷三一、基础知识1.阅读语段,完成题目要求: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青黄,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xǐ lín,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

(1)请给加点的字词注音:花苞.()(2)请根据拼音写出词语:xǐ lín()【答案】(1). bāo (2). 洗淋【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要依据语境、词义来分析读音和字形。

第一小题,“花苞”的“苞”应读bāo,是对植物花朵的蓓蕾期的称呼;第二小题,“xǐ lín”,结合“春雨”可知,这里是说春雨对花苞的冲洗,应为“洗淋”。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这个战场,没有硝烟;这场战争,尚未停歇。

早在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以虎门销烟的壮举,发出了中国人禁烟护国的强音;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禁毒工作仍然。

面对毒品的危险,谁都不能袖手旁观。

为了自己,为了民族,为了整个人类,我们必须对罪孽深重的毒品大声说“不”!这声音,气贯长虹;这决心,!A. 由于所以绵绵不绝众口一词B. 尽管但是任重道远众志成城C. 既然那么纷至沓来众望所归D. 尚且何况数不胜数众所周知【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词语的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结合上下文可知第二三句为转折关系,因为前面说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展禁烟活动,后面说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这个工作依然存在,应选择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尽管……但是”;第三处,“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绵绵不绝”,绵绵不绝指连续不断的样子;“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语境是表示 100 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毒品现象的存在,强调打击毒品工作的难度,所以选“任重道远”;第四处,“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众所周知”,意指大家都知道的;语境是形容禁毒的决心,应使用“众志成城”。

据此可以排除ACD 三项。

故选B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许多精神财富。

B. 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 5000 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

C. 亚航 QZ8501 客车失事,再次引发人们对马航 MH370 失联航班的追忆。

D.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A 项,“留下了灿烂的许多精神财富”语序不当,属于多重定语语序不当,多重定语排列如下:表领属+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名词+中心词,“许多”是数量词,应放在形容词“灿烂”的前面,应改为“留下了许多灿烂的精神财富”;B 项,“近 5000 多辆”不合逻辑,“近”和“多”前后矛盾,应删去“近”或“多”; D 项,“防止孩子不玩手机”不合逻辑,“防止”意思是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本身已经包含否定的意思,“防止”和“不”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应删除后面的“不”。

故选C 。

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是A.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难。

B. 近日,《丝路梵韵——西夏佛教文物精品展》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开展,这些文物集中体现了西夏王朝精湛的佛教艺术和璀璨的文化。

C.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充满关中韵味的民间音乐“华阴老腔”与谭维维的美妙高音混搭组合在东方卫视亮相,令全国观众耳目一新。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标点使用正确”,然后回顾标点的常见用法,再结合具体选项分析。

A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后面应是分号,而不是逗号,因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和“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难”结构一致,内容相关,属于句子之间的并列;B项,“《丝路梵韵——西夏佛教文物精品展》”,书名号改为引号,因为这不是书籍报刊,而是属于活动;D项,去掉“华阴老腔”上的引号,然后在前面加上破折号,表示前后是解释说明关系。

故选C。

古诗文默写5.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①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②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③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④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绍翁《游园不值》)⑤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⑥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⑦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⑧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答案】 (1). 城春草木深 (2). 青山郭外斜 (3). 烟笼寒水月笼沙 (4). 一枝红杏出墙来 (5). 老骥伏枥 (6). 落花时节又逢君 (7). 潭影空人心 (8).莲动下渔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郭、斜、笼、骥、枥、逢、渔。

名著阅读6.六年级三班举行“四大名著”读书会,你作为主持人,请向同学们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名著,并且阐述理由。

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我向大家推荐施耐庵先生写的《水浒传》。

这本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水浒传》的语言丰富而生动,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构置的情节引人入胜,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发配、杨志卖刀。

如果你打开《水浒传》,你就会发现,扑面而来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簇拥在我们周围的就是这样一群好汉,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豹子头林冲,有了一百零八将的陪伴,我们的生活一定更精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内容以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考生应该从四大名著中选出一本比较熟悉的,结合书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展现出的精神以及书本的意义价值等陈述理由,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要得体”。

比如推荐《三国演义》,可以抓住书中塑造的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结合众人熟知的情节,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进行推荐;如推荐《西游记》,则可以围绕其宏大的规模、完整的结构以及借助幻想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矛盾的写法进行推荐;如推荐《红楼梦》,可以围绕小说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该书的意义价值进行推荐。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风中的草鞋从记事起,就看见爷爷常常坐在院子里编草鞋,他身旁的那一堆草,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着细密的光。

爷爷是村里唯一穿着草鞋的人,每年天气一转暖,他便把草鞋拿出来放在阳光下晾晒。

穿上草鞋的爷爷精神焕发,就像他当红军过草地的时候,穿着草鞋轻快地走在阳光里,仿佛那一双脚被囚禁了整个冬季,终于重获了自由。

我穿过爷爷编的草鞋,柔软清凉,说不出的舒服。

闲暇时,他便坐在院子里编草鞋,有时,我蹲在一旁看着他,我会惊讶于那一双粗糙的手竟能如此地灵巧,把阳光,把那些过去的岁月都编了进去。

干了一天的活儿,爷爷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草鞋,挂在院子里的树枝上。

于是草鞋便在晚风中摇摇晃晃,那些浸透的汗水也挥发于无形,草鞋很快便又变得干爽了。

爷爷夜里去院子里收鞋,怕凌晨的露水重新把它们打湿。

躺在炕上,听到开门的声音,我就会坐起身来,看见那双草鞋在树影中摇曳着,然后一双手轻轻地把它们摘下。

爷爷把草鞋捧在胸前,仰头看着天,静静地站上一会儿,才慢慢地踱回房去。

有一次,爷爷躺在炕上抽烟,由于太劳累,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手中的烟袋掉落在地上。

而地上,堆着他编出的那些草鞋。

于是很快燃烧起来,几十双草鞋终于化成了一堆灰烬。

爷爷一边清扫着草灰,一边说:“幸好外边树上还挂着一双,明天还有得穿!”我问:“你辛辛苦苦了几个月编的草鞋一下子全烧没了,一点儿不心疼吗?”爷爷拍着我的头说:“心疼什么?甸子上有那么多草,还怕没有草鞋吗?”果然,第二天爷爷便又开始编草鞋了。

后来,我在外地工作,起初的日子诸事不顺,许多梦想都一一破灭。

那些日子我心丧若死,为了逃避无所不在的伤痛,我终于又回到了故里。

爷爷在院子里编着草鞋,我像小时候那样蹲在那里看着爷爷。

良久,爷爷放下手里的草鞋,抚着我的头说:“那年,爷爷的一堆草鞋都烧没了!”我轻轻点头,爷爷接着说:“你问我为啥不心疼,我说,甸子上有那么多草,还怕没有草鞋吗?孩子,只要你心里有奔头,还怕干不成事吗?”那一刻,我忽然泪流满面。

那个秋天,爷爷永远地走了。

我们把他留下的那些草鞋在坟前焚化,满甸子的草一片金黄,可是,再没有一双手把它们编成鞋,再没有一双脚带着它们健步如飞。

7.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8.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9. 说一说这句话——“心疼什么?甸子上有那么多草,还怕没有草鞋吗?”的作用。

10. 谈谈你对文中“爷爷”的认识。

11. 你的好朋友在考试中失败了,请从这篇文章中找到一句恰当的话对他进行鼓励。

【答案】7. 本文讲述了爷爷与草鞋的故事。

爷爷辛勤编织草鞋、悉心呵护草鞋,草鞋被烧毁却乐观地重新编织草鞋,并以此向“我”说明了遇到挫折应该乐观坚强、充满信心的道理。

8. 表面含义是说爷爷鞋上的汗很快的干了,深层含义是说爷爷干活的辛苦,表现了我对爷爷任劳任怨辛苦操劳却又乐观坚守的品质的赞扬以及对爷爷的怀念之情。

9. 从结构上来说,引出下文,是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从内容上来说,与“孩子,只要你心里有奔头,还怕干不成事吗?”相照应,突出了爷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要乐观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