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萃取分离技术PPT
合集下载
第五章萃取技术.课件
有机溶剂中胶束 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 疏水尾部向外,而亲 水头部向内,称为反 胶束。
当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 反胶束时,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线性增大。
通过测定有机相中平衡水浓度的 变化,可以确定形成反胶束的最低 表面活性剂浓度。
反胶束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分子 自发形成的纳米尺度的聚集体,是热 力学稳定的体系。
K a AH
(5-3)
其中,Ka为弱酸的解离常数;
[AH]和[A-]分别为游离酸和其酸根离 子的浓度。
如果在有机相中溶质不发生缔和, 仅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则游离的单分 子溶质符合分配定律,其分配常数为
Aa
AH
AH
(5-4)
其中,AH 表示有机相中游离酸的
浓度,Aa为游离酸的分配常数。
利用一般的分析方法测得的水 相浓度为游离酸和酸根离子的总 浓度,故为方便起见,用水相总
3.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
物理萃取
定义:溶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两相间 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间不发生 化学反应。
应用: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及天然植物中 有效成分的提取。如利用乙酸丁酯萃取 青霉素。
化学萃取
定义: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的化 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使溶质 向有机相分配。
应用:用于氨基酸、抗生素和有机酸 等生物产物的分离回收。
液体
双水相萃取
萃取剂
液固萃取(浸取)
固体原料 超临界流体
液体原料
2.反 萃 取
定义: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 转入水相的操作。
作用:为了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后续 分离操作。
洗涤:常常加在萃取与反萃取操作之间,目 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 质,提高反萃取液中目标产物纯度。
当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 反胶束时,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线性增大。
通过测定有机相中平衡水浓度的 变化,可以确定形成反胶束的最低 表面活性剂浓度。
反胶束的形成是表面活性剂分子 自发形成的纳米尺度的聚集体,是热 力学稳定的体系。
K a AH
(5-3)
其中,Ka为弱酸的解离常数;
[AH]和[A-]分别为游离酸和其酸根离 子的浓度。
如果在有机相中溶质不发生缔和, 仅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则游离的单分 子溶质符合分配定律,其分配常数为
Aa
AH
AH
(5-4)
其中,AH 表示有机相中游离酸的
浓度,Aa为游离酸的分配常数。
利用一般的分析方法测得的水 相浓度为游离酸和酸根离子的总 浓度,故为方便起见,用水相总
3.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
物理萃取
定义:溶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两相间 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间不发生 化学反应。
应用: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及天然植物中 有效成分的提取。如利用乙酸丁酯萃取 青霉素。
化学萃取
定义: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的化 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使溶质 向有机相分配。
应用:用于氨基酸、抗生素和有机酸 等生物产物的分离回收。
液体
双水相萃取
萃取剂
液固萃取(浸取)
固体原料 超临界流体
液体原料
2.反 萃 取
定义: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 转入水相的操作。
作用:为了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后续 分离操作。
洗涤:常常加在萃取与反萃取操作之间,目 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 质,提高反萃取液中目标产物纯度。
生化工程下游技术知识课件第五章溶剂萃取和浸取
03
浸取技术简介
浸取技术的原理
01
浸取技术是一种分离和提取固体物料中可溶性组分的方法,其 原理是利用溶剂将固体物料中的可溶性组分溶解,然后通过固
液分离,将溶剂和溶解的组分分离。
02
浸取过程中,溶剂和固体物料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接触,使可溶 性组分从固体物料表面逐渐扩散到溶剂中,形成浓集。
03
浸取过程通常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进行,根据不同物料和 组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操作条件。
萃取剂的再生与循环使用
01
萃取剂的再生与循环使用是溶 剂萃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 过再生和循环使用可以降低生 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02
萃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蒸馏、 结晶、吸附等,根据不同的萃 取剂和分离需求选择合适的再 生方法。
03
为了实现萃取剂的循环使用, 需要将再生后的萃取剂进行纯 化和浓缩,以便再次用于萃取 过程。
浸取技术的应用领域
矿物浸取
通过浸取技术提取矿物中的有价组分,如铜、 金、银等。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通过浸取技术提取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组分, 实现资源化利用。
植物资源提取
利用浸取技术提取植物中的有用成分,如草 药、茶叶、香料等。
环境治理
利用浸取技术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如土壤修 复、水处理等。
04
溶剂萃取与浸取的比较与选择
进料液与萃取剂的混合。
混合过程中还需注意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萃取过程
03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分相过程
分相过程是将混合后的料液与 萃取剂进行分离,使各个组分 得到分离。
分相的方法包括静置分层、离 心分离等,根据不同的分离需 求选择合适的分相方法。
分相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 压力等参数,以获得较高的分 离效果和纯度。
生物分离工程-第五章-萃取技术PPT课件
mCl
[R Cl - ] [Cl - ]
则
mAKeC mlCl1[H K 2][K H 1 K ]2 21
43
-化学萃取平衡之分配平衡(2)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氨基酸为例,其所对应的离 子交换反应
A2(H2RA ) R(3H H R )
KeH[A[AR]([(HH3R]R[2)H])]
氨基酸的表观分配系数为
6
生物产品萃取根据分子量大小划分
小分子类 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约小于1000,如氨基酸、 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等,采用有机溶 剂萃取
大分子类 相对分子量大于1000,如酶,抗体,蛋白 质等,有机溶剂不适用,可选用反胶团萃 取、双水相萃取等
7
工业上生产青霉素
大多采用醋酸丁酯为萃取剂,pH=1.8~2.2, 相比VO/VW=1/2~1/2.5,温度5℃,反萃取过 程采用碳酸氢钾或碳酸钾水溶液为反萃取剂。
A
A+
A+
AA+
A AClA
有机相
R+Cl-
RR++CA-l-
R+Cl-
R+Cl-
R+Cl-
42
化学萃取平衡之分配平衡
季胺盐萃取氨基酸为例,其所对应的离子交换反应
R C lA R A -C l
[RA-][Cl- ] KeCl [RCl- ][A- ]
氨基酸和氯离子对应的表观分配系数分别为
[R A- ] mA cA
51
2、双水相形成
当两种高分子聚合物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 用时,即一种分子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 排斥异种分子,则在达到平衡时,就形成 分别富含不同聚合物的两相 。
超临界萃取ppt课件
3、从甘草中提取甘草素
T = 40oC, p = 35 MPa, 采用SCCO2 – C2H5OH – H2O体系作萃取剂
甘草素为白色针状结晶, 难溶于水, 能溶于乙醚,有抗氧、 抗过敏、抗霉菌、防止皮肤老化和有效清除超氧离子等 用。
4、青蒿素 (Artemisinin)
无色针状结晶,味苦, 熔点156-157℃,溶于 氯仿。由黄花蒿中分离 而得。抗疟药物,高效、 低毒、速效。目前,该 药物在疟疾发病率很高 的东南亚地区得到广泛 的应用。
蛋白质、树胶和蜡很难萃取。
(v)相对挥发度较大或极性(介电常数)有较大 差别时,可以在不同的压力下使混合物得到分馏。
夹带剂效应
增加溶解度 加入适量 为夹带剂(一般不超 过5% ) ,能使溶解度提高到10倍以上。
提高溶质的分离因子 增加溶质溶解度对温度、压力的敏感程度 可用作反应物 能改变溶剂的临界参数
具有低的沸点; 对所提取的物质要有较高的溶解度。
生物碱、类胡萝卜素是不溶的。
脂肪酸及其甘油三酯具有低的溶解性。然 而。单酯化作用可增强脂肪酸的溶解性。
超临界流体萃取:以茶叶为原料,以甲醇为改性剂在CO2的 超临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进行萃取。
第四节:超临界流体萃取的过程及操作特性
1、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的组成
气体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气体液体临界体超临界体常温常压常温常压738mpap4p密度06103061602050409kgm粘度pas131040231021310439104扩散系数01104011090710702107041042104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溶剂残留不可避免完全无溶剂残留纯净存在重金属无重金属溶剂的溶解能力为定值溶解能力随温度和压力变化可能使用高温热敏物质分解通常在较低温度下不分解存在无机盐被萃取的问题无无机盐残留溶剂选择性差选择性好需额外的操作单元来脱除溶解在线分离有效物质收率高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对溶质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11超临界流体具有选择性溶解物质的能力并随着临界条件tp而变化
溶剂萃取法ppt课件
料
轻 相
液 重相入
轻相入
入
入
口
轻相出
第一级
第二级
轻相出
第三级 萃余液出口
轻相出
重相出38
多级错流萃取未被萃取分率和理论收率
设第一级萃取因素为E1,经过一级萃取后,未被
萃取的分率φ1为
1 1
E1 1
设第二级萃取因素为E2,经过二级萃取后,未被
萃取的分率φ2为
2 1 1
1
E2 1 (E1 1)(E2 1)
AB
( CLA / ( CRA /
CLB ) CRB )
KA KB
β=1 KA = KB 分离效果不好; β>1 KA > KB 分离效果好; β越大,KA 越大于KB,分离效果越好。
13
两元素相互分离的判据
一般来说,要使共存于同一体系的A和B分离,A的 萃取率q应在99%以上,而B的萃取率q应小于1%, 此时:
乳浊液类型:水包油型;油包水型
油滴 O/W
水滴 W/O
水
油
亲水性基团强度 > 亲油性基团强度,O/W; 亲油性基团强度 > 亲水性基团强度, W/O
发酵液的乳化现象主要由蛋白质引起。
24
乳浊液类型
当将有机溶剂(通称为油)和水混在一起搅拌时,可 能产生两种形式的乳浊液。
乳浊液类型:水包油型;油包水型
5杂质溶质原溶剂萃取剂lightphaseheavyphase溶剂萃取概述6分液漏斗有机相水相溶剂萃取概述7萃取洗涤反萃取萃取剂稀释剂料液待分离物质杂质萃取液待分离物质少量杂质洗涤剂萃残液杂质杂质少量待萃物质产物待萃物质待返回使用萃取剂稀释剂反萃剂待萃物质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溶剂萃取概述8生物萃取与传统萃取相比的特殊性?生物工程不同于化工生产主要表现在生物分离往往需要从浓度很稀的水溶液中除去大部分的水而且反应液中存在多种副产物和杂质使生物萃取具有特殊性
化工原理课件12萃取(LiquidExtraction)
05
萃取过程的优化与改进
提高萃取效率的途径
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根据待分离物质的特点和分离要 求,选择具有高选择性、高溶解
度、低能耗的萃取剂。
优化萃取工艺参数
通过调整温度、压力、浓度等工 艺参数,提高萃取效率和分离效
果。
强化传质过程
采用多级萃取、逆流萃取等工艺, 增加萃取剂与待分离物质接触机
会,提高传质效率。
3
萃取技术的优化
根据不同天然产物的性质和目标成分,选择合适 的萃取剂和工艺条件,提高萃取效率和纯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它由多个塔板组成,液体在塔 内逐板下降,同时与上升的气 体或液体逆流接触,实现传质 与分离。
塔式萃取器的优点是处理能力 大、分离效果好,但结构复杂、 造价高、操作维护困难。
离心萃取器
离心萃取器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两液 相实现分离。
离心萃取器的优点是处理能力大、分 离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 制造成本较高。
04
萃取过程的设备
混合-澄清槽
混合-澄清槽是一种简单的萃取 设备,适用于两相接触后能迅速
分离的情况。
它由一个混合室和一个澄清室组 成,混合室用于使不相溶的两液 相混合,澄清室则用于分离两液
相。
混合-澄清槽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但处理能力较小,且分离效
果不够理想。
塔式萃取器
塔式萃取器是一种常见的萃取 设备,适用于处理大量物料。
双水相萃取技术
利用两种水相间物质分配的差异,实现高效分离和纯化。
06
萃取过程的实例分析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萃取应用
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01
工业废水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
第一节溶剂提取法ppt课件
有水、甲酸、甘油、二甲基亚砜。
8
水作提取溶剂具有以下特点:
极性大,溶解范围广、经济易得。 浸出成分:生物碱盐类、苷、有机酸盐、
鞣质、蛋白质、树胶、水溶性色素、水溶 性多糖类、酶、少量挥发油。 缺点: 浸出范围广,选择性差,易浸出大量无 效成分造成后续工序困难,有时引起有效 成分水解或发生化学变化。提取液易霉坏 变质。
3
一、提取溶剂的选择
(一)溶剂选择的依据 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溶剂不能与欲提取成分起化学变化; 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化合物倾向于 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倾向于溶于非 极性溶剂,分子量太大的化合物往往不溶于 任何溶剂。
4
(二)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极性规律
9
2.中等极性溶剂及其提取特点
也称亲水性有机溶剂,能与水混 溶。
如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等。
它们既能溶于水,又能诱导非极性物 质产生一定的偶极距,即产生一定的极性, 使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因此对天然 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对动、植 物细胞穿透力强,提取成分比较全面。
其中乙醇最常用。
10
亲水基团: 指与水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氨基、 磺酸基、羟基、羧基、巯基等;
疏水基团: 也叫憎水基团或亲油基团,是指和油有较 大亲和力的原子团。
天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 团多,则极性大;亲水性基团少,则极性 小。
5
植物化学成分的极性估计
①葡萄糖、蔗糖:是分子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 具有强亲水性;
第一章 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技术
1
溶剂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技术 升华法 /压榨法 分子蒸馏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分子印迹技术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 酶法提取技术
8
水作提取溶剂具有以下特点:
极性大,溶解范围广、经济易得。 浸出成分:生物碱盐类、苷、有机酸盐、
鞣质、蛋白质、树胶、水溶性色素、水溶 性多糖类、酶、少量挥发油。 缺点: 浸出范围广,选择性差,易浸出大量无 效成分造成后续工序困难,有时引起有效 成分水解或发生化学变化。提取液易霉坏 变质。
3
一、提取溶剂的选择
(一)溶剂选择的依据 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溶剂不能与欲提取成分起化学变化; 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化合物倾向于 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化合物倾向于溶于非 极性溶剂,分子量太大的化合物往往不溶于 任何溶剂。
4
(二)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极性规律
9
2.中等极性溶剂及其提取特点
也称亲水性有机溶剂,能与水混 溶。
如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等。
它们既能溶于水,又能诱导非极性物 质产生一定的偶极距,即产生一定的极性, 使非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增加,因此对天然 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对动、植 物细胞穿透力强,提取成分比较全面。
其中乙醇最常用。
10
亲水基团: 指与水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氨基、 磺酸基、羟基、羧基、巯基等;
疏水基团: 也叫憎水基团或亲油基团,是指和油有较 大亲和力的原子团。
天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 团多,则极性大;亲水性基团少,则极性 小。
5
植物化学成分的极性估计
①葡萄糖、蔗糖:是分子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 具有强亲水性;
第一章 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技术
1
溶剂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技术 升华法 /压榨法 分子蒸馏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分子印迹技术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 酶法提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A / DB
A:易萃取组分 B:难萃取组分
要实现A与B的一次萃取完全分离,应
选择或控制萃取条件,使得DA≥102, DB≤10-2。
在萃取中, 当lgKD不满 足定量分离要求时,可采 用逆流型多级萃取方式, 经过若干级萃取后也可满 足定量分离的要求。
新鲜 水相
新鲜 水相
物料(A+B)
有机相 水相
第三章 溶剂萃取分离技术
第三章 萃取分离
3.1 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参数 3.2 萃取过程和萃取体系分类 3.3 螯合物萃取体系 3.4 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 3.5 有机物的萃取 3.6 常用的萃取方法与萃取装置
§3.1 溶剂萃取基本原理及参数
溶剂萃取是利用液-液界面的平衡分配关系进行的分离操作。液液界面的面积 越大,达到平衡的速度也就越快。因此要求两相的液滴应尽量细小化。平衡后, 各自相的液滴还要集中起来再分成两相。通常溶剂萃取指物质由水相转入另一与 水相不互溶的有机相后实现分离的方法。
KD表示在特定的平衡条件下,被萃物在两相中的有效浓度(即分子形式一样) 的比值;而D表示实际平衡条件下被萃物在两相中总浓度(即不管分子以什么形 式存在)的比值。分配比随着萃取条件变化而改变。
分离系数: A/B = DA / DB “表示两种分离组分分离的可能性和效果”
问题: DA 和DB相差不太大,如何处理?
E%
D
1
9
99 999
E % 50 90 99 99.9
萃取率与萃取次数的关系─多次萃取
设水相体积为V水(mL),水中含被萃物W0 (g),用V有 (mL)萃取剂萃取一 次,水相中剩余W1 (g)被萃物,则
D [ M]有 [ M]水
(
w0 w1 FW
)
/
V有
(
w1 FW
)
/
V水
(w0 w1 )V水 w1V有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所关注的是被萃物分配在两相中的实际总浓度各为多 少,而不是它们的具体存在的型体。
分配比
D CA(有) C A( 水 )
即,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萃取平衡时,被萃物质 在有机相和在水相的总浓度之比。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的比较
●概念不同,关注的对象有差别 ●两者有一定的联系
分配比随着萃取条件变化而改变。因而改变萃取条件,可使分配 比按照所需的方向改变,从而使萃取分离更加完全。
萃取分离特点:简便 、快速、应用广
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
1.为什么溶质会转移? 2.如何达到分配平衡?
萃取体系有水机相相::样萃品取液剂
试剂 / 溶剂
含Ni2+水溶液(水相) 丁二酮肟萃取剂
氨性缓冲液(pH9) 加入CHCl3有机相
萃取过程
振荡萃取
静置分层
物质的亲水性和疏水 性
非极性基团
极性基团
无机盐类溶于水,发生离解形成水合离子,它们易溶于水中,难溶于有机溶剂, 物质的这种性质称为亲水性。离子化合物,极性化合物是亲水性物质。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A水 A油
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下,当萃取分配过程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互不相溶的 两相中的浓度比为一常数。即
分配系数
KD
[A]油 [A]水
例如,I2稀溶液在H2O//CCl4的分配
例 含有I-的I2溶液在H2O//CCl4的分配,水溶液不仅有I2 ,还有I3-,这时分配 系数并不是一个常数。
有机物萃取的溶剂选择: 难溶于水的物质用石油醚等溶剂; 较易溶者,用乙醚或苯萃取;易溶于水的物质用 乙酸乙酯或其它类似溶剂萃取。
● 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混合物 如丙醇和溴丙烷混合物,可加入水萃取丙醇;马 来酸酐和马来酸混合物,可加入苯萃取马来酸酐。
新鲜有 机相
新鲜有 机相
A
B
逆流型多级萃取方式
例 3.1 8-羟基喹啉/氯仿萃取La3+
10mL氯仿一次萃取,E = 95.6% 10mL氯仿分二次萃取:
第一次,E 1= 91.5% 第二次,E 2= 99.3% 可见,连续两次萃取提高了萃取率。
§3.1.2 有机化合物的萃取
有机物的溶解规律: 极性有机化合物,包括易形成氢键的化 合物或盐类,通常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或弱极性 有机溶剂;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化合物则不溶于水, 但可溶于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溶剂。
w1
w0
(
V水 DV有
V水
)
每次用V有 新鲜溶剂,连续萃取n次,则水相被萃物的剩 余量为:
wn
w0
(
V水 DV有
V水
)n
萃取进入有机相的被萃物总量为:
w
w0
wn
w0
[1
(
V水 DV有
V水
)n ]
E (%) w0 wn 100 w0
两种物质的分离
在实际工作中,萃取常用于两种或两 种以上物质间的定量分离。决定两物质 萃取分离效果的是两种溶质的分配比
分配比可以衡量被萃物在一定条件下进 入有机相的难易程度,但它不能直接表 示出被萃物有多少量已被萃取出来。那 么,如何表示萃取完全程度 呢?
萃取率 (Extractability / Percent
Extration被 ))萃物在有机相中的量 E(%)= 被萃物在 两相中的总量 ×100 %
[ M]有 V有 E= [M]有V有 +[M]水V水 ×100
许多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如烷烃、油脂、萘、蒽等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 剂,物质的这种性质称为疏水性(亲油性)。
萃取过程
萃取过程可以看作是被萃物M在水相和有机相中两个溶解过程之间的竞争。 萃取过程为:
(E+ M)/Aq +S Aq + M-E/S
★ 有机物(包括一些在水中不离解的非极性的共价化合物)的萃取原理适用于 “相似相溶原理”。 ★ 从水溶液中将某些离子萃取到有机相,必须设法将离子的亲水性转化为疏水 性。
同除cw Vo
D
= D+( V水 V有) ×100
相比R=Vw / Vo
当R = 1时,
D
E
100
D 1
从萃取率公式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 分配比越大,萃取率越高 ● 有机相的体积越大,萃取率越大 ● 萃取率与被萃物的含量大小无关,这就是所谓的“定量分离”
100
D
1.0
0.01 0
50
100
Ni2+
CH3 C N OH
+2
Ni(H2O)62+
CH3 C N OH
丁二酮肟
H
O
O
CH3 C N
N C CH3
Ni
CH3 C N
N 和电荷
NiDx2/CHCl3
引入疏水基
萃取剂----“运载工具”
亲水性水合阳离子→中性疏水螯合物→萃入有机相
+ 8-羟基喹啉
萃取法基本参数
① 分配定律和分配比 ② 分离系数 ③ 萃取率与萃取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