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说课讲解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一等奖说课稿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一等奖说课稿《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
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古典诗歌的鉴赏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
尽管学生在前面几课中尝试了诗歌的鉴赏,但鉴赏仍然是初步的,尚未把握鉴赏的技巧,形成基本能力,更不用说对作品进行审美鉴赏。
因此教学本课,仍然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文技巧,逐步把握鉴赏规律,最终形成鉴赏能力。
整篇课文我计划用三课时讲完,我所说的这节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三课时。
根据大纲以及单元学习要求,结合课程进度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部分重点词语以及铺陈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把握女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特征以及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和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分析《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
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诗歌需要反复诵读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品味法和讨论点拨法。
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三、学法分析学生在学习诗歌和文言文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鉴赏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孔雀东南飞获奖教案
孔雀东南飞获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孔雀东南飞》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孔雀东南飞》的诗意、诗韵和诗境。
2.2 教学难点:古诗中的意境描绘和文化背景。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简要介绍《孔雀东南飞》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诗文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意境、诗韵和诗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4.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4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诗意的角度欣赏《孔雀东南飞》,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4.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孔雀东南飞》:要求学生认真抄写诗歌,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5.2 作文练习:5.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让学生预习《孔雀东南飞》的相关背景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6.2 作业完成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诗文理解程度。
6.3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在作文中对《孔雀东南飞》主题的把握和创作能力。
7.1 教学内容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7.2 教学方法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7.3 教学效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篇」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孔雀东南飞》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1. 介绍《孔雀东南飞》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2. 解释课文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教学活动】1. 向学生简单介绍《孔雀东南飞》这首诗。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3. 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二章:作者介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作者背景的了解和关注。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分析作者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3. 鼓励学生思考作者的生平对作品的影响。
第三章:诗歌结构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孔雀东南飞》的诗歌结构和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的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孔雀东南飞》的诗歌结构和形式。
2. 解释诗歌中的韵律、节奏和意象等元素。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分析《孔雀东南飞》的诗歌结构和形式。
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韵律、节奏和意象等元素。
3. 鼓励学生思考诗歌结构和形式对作品表达的影响。
第四章:主题和意象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和意象。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象的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和意象。
2. 解释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分析《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和意象。
2.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鼓励学生思考主题和意象对作品表达的影响。
第五章:作品欣赏和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欣赏《孔雀东南飞》的作品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意思维。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欣赏《孔雀东南飞》的作品魅力。
孔雀东南飞获奖教案
孔雀东南飞获奖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孔雀东南飞》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古诗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文学技巧。
1.2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孔雀东南飞》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孔雀飞翔的诗歌。
诗歌内容解析:通过描绘孔雀飞翔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诗歌文学技巧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对仗等文学元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内容和文学技巧。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思考能力。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欣赏诗歌,感受其美丽和韵味。
第二章:诗歌背景介绍2.1 诗人李白简介生活年代:唐代,约公元701年至762年。
诗人背景: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代表作品: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
2.2 诗歌创作背景《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李白正值中年,对自由和理想充满追求。
诗歌背景:描写的是孔雀飞翔的美丽景象,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第三章:诗歌内容解析3.1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结构:诗歌共四句,每句五言。
句子意义:第一句描绘孔雀展翅飞翔的景象,第二句表达诗人对自由的向往,第三句描绘孔雀飞翔的美丽,第四句表达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3.2 诗歌意象分析孔雀:象征自由和美丽。
飞翔:象征追求和超越。
东南:象征远方和希望。
第四章:诗歌文学技巧分析4.1 意象运用诗人通过描绘孔雀飞翔的景象,创造出一幅美丽自由的画面,使读者产生共鸣。
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感染力。
4.2 韵律运用诗歌采用了五言绝句的韵律形式,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韵律的运用使诗歌更加悦耳动听,增强了其音乐性和艺术魅力。
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注意诗歌中的重音和停顿,增强朗读的表现力。
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新授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的代表作品。
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孔雀东南飞》是基于民间流传的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通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结构巧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流畅而生动,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二、教学目标(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化常识等文言基础知识。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故事情节,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分析悲剧产生的深层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分析悲剧产生的深层原因。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步入经典,知其地位1.《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它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乐府(1)概念流变(2)文学史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3)特点:①叙事性强:叙事曲折,情节较完整,人物有个性。
②艺术手段丰富:赋、比、兴能继承,描写见细节,人物重刻画,对话有个性。
③形式多样: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言,句式和押韵灵活自由。
3.古时刻表达4.修辞——互文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
孔雀东南飞优质课教案孔雀东南飞一等奖教案
孔雀东南飞优质课教案孔雀东南飞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一、要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二、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三、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一:中国是一个充满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
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导语二:在标题下面写了两行字: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
其实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剧“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动地的梁祝化蝶就是这种悲剧的延续,而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仍在上演着……投影:陆游的《钗头凤》,师生齐读,教师简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
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
不久,唐婉抑郁而亡。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不同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是怎样的一段爱情呢?让我们随着录音走进课文——(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
)二、释题1、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歌,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
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教案(优秀10篇)
《孔雀东南飞》教案(优秀10篇)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案「优秀篇」篇一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3、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4、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
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不足为奇。
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以得美丽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梦只有在死后才能实现。
二、解题《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乐府” 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它整理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
“乐府”又分为两汉乐府和南北朝乐府。
汉乐府民歌:内容上注重写实;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取代《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写作技巧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
(一) 听朗诵,总结古汉语知识1、请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公姥伶俜腰襦葳蕤聘礼磐石拊掌否泰赍钱踯躅冥冥摧藏晻晻仕宦2、注意课文中重要的通假字终老不复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通“奁谓言无誓违应作“愆”,愆违,过府吏见丁宁写做“叮咛”,嘱咐恐此事非奇应为“宜”,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3、请注意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词语古义今义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同工作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限制约可怜体无比可爱怜悯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器具再拜还入户两次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相信,信任;信件渠会永无缘他指人工开凿的水道处分适兄意处理违反法律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处罚任本自无教训教养失败的经验便可作婚姻结为亲家结为夫妻叶叶相交通交接与运输有关4、注偏义复词(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目标](一)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三)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北朝民歌。
师:乐府诗歌是自《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
谁能讲讲关于“乐府”和“乐府诗”的知识呢?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因此,“乐府”,就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
句式灵活自由,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较浓。
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
3、课本所选的这首《孔雀东南飞》最先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后又有人将其题作《焦仲卿妻》。
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
它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师: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的文章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
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
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孔雀东南飞获奖教案
孔雀东南飞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孔雀东南飞》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3)分析并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从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鉴赏;(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表现的美好情感,提升对文学艺术的热爱;(2)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孔雀东南飞》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时代背景、诗歌地位等;2. 诗歌原文诵读: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生词难句解析:分析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意;4. 诗歌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意境美;5. 情感主旨探讨: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旨,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原文诵读、生词难句解析、意象分析、情感主旨探讨;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理解,以及对诗歌情感主旨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2. 运用提问、讨论、朗读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原文诵读: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生词难句解析: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进行讲解和分析;4.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取关键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美;5. 情感主旨探讨:分组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旨,分享彼此的感悟;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 请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和感悟;3.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首类似风格的诗歌。
2024年孔雀东南飞教案一等奖十
2024年孔雀东南飞教案一等奖十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孔雀东南飞》全文,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2.分析诗中描绘的孔雀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孔雀东南飞》的诗歌背诵。
2.孔雀形象的描绘和情感分析。
3.古诗文阅读理解技巧。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和情感把握。
2.古诗文阅读理解的策略。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描绘孔雀的诗歌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孔雀的兴趣。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孔雀的印象和了解。
2.诗歌朗读学生齐读《孔雀东南飞》,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领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诗歌解析教师逐句解析《孔雀东南飞》,重点解释生僻字词和意象。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加深理解。
4.孔雀形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孔雀的形象,如美丽、高洁、孤独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孔雀形象的理解。
5.情感把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如赞美、哀伤、无奈等。
学生通过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感受诗人的情感。
6.阅读理解训练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写作训练教师给出一个与孔雀有关的写作题目,如《我心中的孔雀》。
学生根据自己对孔雀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
8.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1.背诵《孔雀东南飞》全文。
2.根据课堂学习,写一篇关于孔雀的作文,题目自拟。
3.阅读一首描绘鸟类的古诗词,分析其意象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学习效率。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孔雀的生活习性,增强直观感受。
2.邀请专家进行鸟类知识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开展古诗文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1.导入教师以轻松的语调开场:“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雀开屏的壮观景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就是一首描绘这种美景的诗。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一曲悲伤而浪漫的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并序)》品鉴【教学设想】《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民歌,除了一些文字疑难需要教师点拨,整体上语言朴实自然,对高二的学生而言理解难度不大。
本诗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青春年少的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只不过部分学生容易陷入批判焦仲卿的极端,从“怒其不争",到斥其为“妈宝男”“渣男"。
以现代视角看,焦仲卿的行为确有不妥,但更应引导学生探究二人悲剧的根源,即封建家长制、无由的孝道等封建观念。
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教授本课时应设置富有意义的情境任务。
如请学生变换视角,分别以焦仲卿或焦母的身份介绍刘兰芝;通过比较阅读《搜神记》中韩凭夫妇以及《述异记》中陆东美夫妇的故事,探究作品的浪漫主义结局及其意义;将本文与本单元同题材诗歌《氓》进行比较阅读等。
设计这些学习活动,目的是以一篇带动一类,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按照兰芝被遣、抗婚、殉情的情节发展,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兰芝形象,讨论其被驱遣的原因;借助补充材料,探究古代女子被休一般被视为耻辱为何还会有人提亲等问题。
引导学生在互文联读中,理解爱情悲剧的普遍意义,认识本诗在当下社会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并积累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多义词等重点文言实词;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设置情境任务、文本细读,引导学生感受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讨论其被驱遣的原因;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诗铺陈排比的手法及表达效果;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比较阅读与联想想象,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爱情悲剧)结局及其普遍意义,认识本诗在当下社会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讨论其被驱遣的原因;2.理解爱情悲剧的普遍意义,认识本诗在当下社会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课时设置】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恩爱不疑,锦瑟和鸣,但又有多少人爱而不得,劳燕分飞。
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一等奖说课稿3篇
1、高二语文孔雀东南飞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
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
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式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设定为: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
另外因为新课标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了强调,所以我将能力目标设定为:人能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学法分析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
探索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其他课程的借鉴意义
重视文学经典
将《孔雀东南飞》的课程经验应 用到其他文学经典教学中,引导 学生关注和欣赏传统文学的魅力。
跨学科融合
借鉴《孔雀东南飞》课程中跨学 科的教学方式,促进文学与其他 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
野。
强化人文素养
音频资源
配乐朗诵、诗歌吟唱等 音频素材,提高学生的
审美体验。
视频资源
相关历史文化纪录片、 讲座等视频资料,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思维活跃度等表现,作为评价
的重要依据。
作业完成
布置相关作业,如诗歌鉴赏、 人物分析等,检验学生对课程 内容的掌握情况。
期末考试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 现代意义,激发学生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课程内容
01
02
03
04
《孔雀东南飞》的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汉乐府诗歌的特点、发展历程 和影响。
《孔雀东南飞》中的意象、意 境和修辞手法。
《孔雀东南飞》的现代意义和 价值。
02 《孔雀东南飞》教学方法
CHAPTER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
目录
CONTENTS
• 《孔雀东南飞》课程介绍 • 《孔雀东南飞》教学方法 • 《孔雀东南飞》课程效果 • 《孔雀东南飞》课程特色 • 《孔雀东南飞》课程展望
01 《孔雀东南飞》课程介绍
CHAPTER
课程背景
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拓展课程形式
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授课方式,利用多媒体和 数字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孔雀东南飞》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记忆故事《孔雀东南飞》的情节及细节。
2. 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故事情节与细节的理解与记忆。
2. 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与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黑板、教学录音机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孔雀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孔雀的注意和兴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孔雀的了解。
Step 2:阅读故事(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故事《孔雀东南飞》的故事题目,并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
2.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并利用教学录音机进行录音,以便学生随时回顾。
3. 学生小组讨论故事的情节和细节,并答题。
Step 3:理解与记忆(1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来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例如:主人公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孔雀为什么想要飞到东南方向?等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思考并讨论有关孔雀的各种信息。
Step 4:词汇与表达(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中一些关键词汇,例如:孔雀、东南、飞翔等,并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并运用故事中的词汇进行表达。
Step 5:启发思考(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为什么孔雀只在东南飞翔?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Step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故事的情节和细节,并重点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与保护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根据故事中的情节,编写自己的故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课外活动,如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或参观生态保护区等。
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诗的艺术成就,辨析文言词句,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人物对话、动作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
3.认识封建家长制摧残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敢于同腐朽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的艺术效果。
【教法学法】朗诵法、圈点批注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开启了中国诗歌的悠久历史;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有很多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而且很多以爱情为主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个断人心肠的爱情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人生悲歌。
二、文学常识1.《孔雀东南飞》是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2.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采集、创作的歌词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鼎足而三,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哺育了后代诗坛。
三、整体感知1.阅读诗前小序,讲故事。
2.概括情节发展脉络:自遣——离别——抗婚——殉情3.理解重要词句:偏义复词,相的用法等。
四、合作探究(一)鲁迅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思考:文中美好的东西有哪些?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1.忠贞的爱情。
找出描写刘兰芝和焦仲卿表达爱情的语句,分角色朗诵、表演二人分别时的对话、诀别时的对话。
体会二人的感情,并做交流,谈理解、感悟。
2.美丽、美好的刘兰芝。
①找出描写刘兰芝的语句,朗诵、理解。
开头自述、离别严妆、拜别阿母小姑、夫妻诀别。
总结刘兰芝形象:对婆婆:自谦自责,柔中有刚,有修养,识大体;对小姑:情深义厚,依依不舍;对焦仲卿:温柔体贴、忠贞不渝;其他:勤劳善良、聪慧多才、坚强独立、不慕富贵、自尊理智、果敢有主见②刘兰芝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自尊、善良、坚贞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孔雀东南飞教案是指以孔雀为主题,将孔雀在自然界中展翅高飞的精神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设计一份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计划。
该教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探究和学习孔雀的特点和飞行方式,了解孔雀的生态习性和适应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孔雀的特点和习性:介绍孔雀的外貌特征、飞行方式、鸣叫声和繁殖习性等。
2. 学习孔雀的生活环境:了解孔雀的生活区域、饮食习惯和栖息地等。
3. 学习孔雀的舞蹈:观看孔雀的舞蹈表演视频,并学习其中的舞姿和动作。
1. 导入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孔雀图片,让学生描述孔雀的外貌特征并猜测孔雀的习性。
2. 孔雀特点介绍:通过多媒体资料或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孔雀的特点和习性,并解释孔雀的鸣叫声和繁殖习性。
3. 孔雀的生活环境学习:利用图片、地图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孔雀的生活区域和饮食习惯,并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设计一个适合孔雀生活的理想栖息地。
4. 学习孔雀的舞蹈:观看孔雀舞蹈的视频,并向学生介绍孔雀舞蹈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故事。
鼓励学生模仿孔雀的舞姿和动作,并进行群体舞蹈表演。
5. 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讨论孔雀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珍惜孔雀这样的珍稀动物。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活动作品,评估学生对孔雀特点和习性的理解程度。
2. 结合小组讨论和舞蹈表演的过程,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鼓励学生通过书面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分享他们对孔雀舞蹈和保护动物的思考和体会。
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亲身观察孔雀的生态环境和行为习性。
2. 鼓励学生开展孔雀保护宣传活动,制作海报或宣传册,提高学生对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目标](一)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三)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
教学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导入。
谁记得,《木兰诗》选自何处?北朝民歌。
师:乐府诗歌是自《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是文学史上的珍品,《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齐名,与之并誉为“乐府双璧”。
谁能讲讲关于“乐府”和“乐府诗”的知识呢?乐府诗是指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上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因此,“乐府”,就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
句式灵活自由,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较浓。
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
3、课本所选的这首《孔雀东南飞》最先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后又有人将其题作《焦仲卿妻》。
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题为《孔雀东南飞》。
它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师: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的文章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爱情?让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孔雀东南飞》。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
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
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
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
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
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明确:(1)、主要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2)、矛盾冲突:有“遣与被遣”、“休与不休”、“爱又难爱”、“嫁与不嫁”等,其中焦母与兰芝的矛盾构成故事的主要冲突,也是焦、刘爱情悲剧的根源。
(3)、情节内容:请归求情叙别被遣结誓还家拒媒避婚死别告母徇情合葬3、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故事?它叙述和描写了东汉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却对兰芝百般刁难。
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夫妻只能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遣宰为媒,兰芝践约抗婚,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而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喜庆之日,刘焦双双命赴黄泉。
4、按什么顺序叙述?时间顺序。
以什么为线索?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
写作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否定什么?肯定什么?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课文分析 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2、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离别。
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声化为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1、第9段,“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
用了什么手法?生:本段用了铺陈、排比的手法。
师: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铺陈吗?铺陈,即铺叙,详细地叙述。
师:请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它的内容。
严妆师:此时此刻,刘兰芝为何要“严妆”,并且还“事事四五通”呢?作者着重写装束和仪容,有何用意?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
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
这一段文字优美,请同学们倾听范读,认真揣摩品味它的妙处。
2.师:诗中有多处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同学们能否再找出一两处。
第2段“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写出了刘的聪明能干。
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繁琐?本段还用了什么手法?不繁琐。
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意在强调兰芝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罗列数字,应作互文看,交叉叙述。
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为下文兰芝被休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第13段有类似的内容,是不是有点重复?不重复。
更突出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并且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3.学生读“交语速装束……郁郁登郡门”(21段)师:从另一标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看,这个悲剧故事里,女主人公刘兰芝颇更具人格魅力,主要塑造了这一人物形象。
难道这一段描写对刘兰芝形象的塑造也有作用吗?看来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
郡守家富有、有权势吗?富有、有权势。
那么刘兰芝对这富有的郡守感兴趣吗?不感兴趣。
她嫁给郡守完全是兄长的逼迫。
她的心思依然在焦仲卿身上,那她想怎么做呢?“等待焦仲卿来迎娶她”。
所以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衬托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她对仲卿的爱和忠贞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
而且太守家的喜和兰芝明为允婚、暗作死计的悲凉心境形成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总结: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在我们学习过的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这种手法也有运用。
能否想起来几句?“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课后同学们注意体会比较。
铺陈、排比手法,夸张、渲染地写尽人或事的各方面情态。
它实际上也就是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只是受汉大赋的影响,描写更加细腻更加淋漓尽致,往往一气贯注,渲染某种氛围和情绪。
赋,一般分为三类,赋景观物象、赋事态情状、赋人物形象。
赋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手法,如《沁园春?长沙》上下阕均用了赋,平时要注意鉴赏并运用。
去掉诗的开头、结尾,并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
去掉后与原诗进行阅读比较,体会艺术效果有什么不同?分别说一说它们的作用。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
比兴手法在现代的一些流行歌曲中亦常有运用。
如《花心》:“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
你的心晶莹剔透,心中一定还有梦。
”尾声。
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
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
“相向鸣”,是他们爱情与幸福的歌唱,悲愤与压抑的控告。
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之巧妙、用心之良苦。
故事的尾声与我国一些民间文学相似,“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这是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诗文起了质的飞跃。
主要情节兰芝是不愿离开焦仲卿的,为什么她要自求遣归?“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君家妇难为”兰芝遣归是焦母逼迫的,为什么兰芝在离别前还要向焦母告别?这表明兰芝从小受过很好的教养,有礼有节,举止得体。
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
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
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
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兰芝是忠子爱情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允婚了,这岂不破坏了兰芝的形象?兰芝殉情之意早巳决定,允婚是假,殉情是真。
如果兰芝不允婚,就没有后面太守家准备迎亲的一节,便达不到加强悲剧气氛的效果。
联系上下文,理解“黄泉共为友”的含义。
分析: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此来向焦母求情。
说明仲卿对爱情的珍惜和忠贞。
联系全文,理解“黄泉共为友”。
分析:(1)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2)在焦母的压力下——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4)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5)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6)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技”。
由此可见,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
后来的一切活动,都发端于“黄泉共为友”。
可以想象当初说这句话时,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黄泉共为友”。
分析: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
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
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人物性格分析兰芝:聪明多才,知书达理,不慕荣利,坚强、反抗。
焦仲卿:他是兰芝向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婚姻制度作斗争的伙伴,有正义感,重感情,守信用,有刚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