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成果报告doc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成果报告一、时代背景与课程的重新认识“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行设计和开发的个性化课程,具体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和评价的各种活动。
在新课改中,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成为三级课程之一。
其开发策略有以美国的施瓦布和英国的斯腾豪斯为代表的“实践模式”和“过程模式”理论。
如今,新课改已逐步深入推进,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题研究就是这一需要的实际探索。
二、拓展真实成长的追求目标学校因教师而存在,因学生而发展,因师生闻名而享誉。
而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育人理念往往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
作为我校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和主要定位是:以校本课程为契机,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的创造热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学校的特色,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课程决策中心的作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关注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有差异的个性发展,其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灵魂。
1.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追求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学生的当下和未来需要,“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依据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对学生的终生幸福负责”的新的教育理念,我校从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主要从两个维度上展开校本课程开发: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指导鼓励教师以个人的爱好和特长为基础积极设计。
当然,我们也对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和动态调整。
2.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选题人文素养系列、社会生活系列、学科拓展系列、科学素养系列、艺体特长系列、身心健康系列、兴趣活动系列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开发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学生也可以组织开发或要求学校教师帮助开发自己感兴趣的校本课程。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学校应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培养综合素质。
本研究旨在探索和实践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研究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研究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探索和实践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评估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研究的影响和效果;- 提出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实践研究:1. 文献综述:对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经验进行综述和分析,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2. 课程设计与实施:选择适合的校本课程主题,制定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并在实践中进行课程实施;3.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成绩和观察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4. 结果评估与讨论:对实践研究的结果进行评估和讨论,并分析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优缺点。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得到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较高。
然而,研究也揭示了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 校本课程资源不足,需要增加教师培训和支持;- 评价体系与标准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研究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2. 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3. 加大对校本课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学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度。
结论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重要且具有前景的教育改革举措。
本研究通过探索与实践,证明了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研究的积极影响。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材料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教学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引言如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教师根据学校的特殊需求和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和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
本文将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入手,探讨其意义、方法、挑战以及提升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途径。
一、概念与意义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情况等因素,由学校教师自主设计和开发的教育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团队在特定环境下,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通过思考、设计和制定教学活动的方案,使教学与学习过程更加切实有效,并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满足学校的特殊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真正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出更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早进入社会及就业的能力与素质。
二、方法与步骤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与步骤,以下是常用的开发流程:1. 需求分析:教师团队要深入了解学校的需求和目标,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全面收集和分析有关数据和信息。
2. 课程制定: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特性,进行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制定。
3. 教学实施:根据制定的课程方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4. 评价与反思:通过课程实施后的评价与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为下一阶段的课程开发提供指导。
三、挑战与问题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1. 缺乏时间:很多教师抱怨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2. 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一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
3. 控制和评价难题:如何控制课程开发的过程和评价其效果,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面临的难题。
四、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途径为了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 支持政策: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更多支持政策和资源,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提供保障。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一、研究背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
在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极端之间寻找自己的立足点,以期待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
我国加入WTO,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迎接世界的挑战,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也必须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南充市五星小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师资优势,以及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人文教育环境。
建立起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内容的课程结构,形成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必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理论思考1、概念界定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于满足学生需要所缺少的内容。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1.背景介绍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个性化教育的时代,一刀切的标准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2.确定课程开发的目标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制定课程开发的原则课程开发的原则应该包括科学性、系统性、个性化和开放性。
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内在逻辑,个性化和开放性则能让学生在课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造性。
4.确定课程开发的内容课程开发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确定,尽可能地涵盖各个学科和知识领域。
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5.明确课程开发的方法课程开发的方法应该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可以采用项目制、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实施课程开发的步骤课程开发的步骤可以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等环节。
通过逐步实施,不断反思和完善,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7.引入校外资源和外部专家为了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引入校外资源和外部专家。
他们能够给予学生更全面和深入的指导,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8.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重要环节,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9.评价课程的效果和成效课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形式化的考试成绩。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指标,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
10.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学校之间应该进行课程开发和研究方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有效性。
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在不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
总结: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方案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引言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意义、现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一、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需要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在小学校本课程中,可以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培养,开展个性化的课程设计,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校本课程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水平。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打造富有个性的教育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我国各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地区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而另一些地区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由于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一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只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简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设计的一种独特的课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发展背景、开发与研究的过程等多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校本课程的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需求、教学资源和社会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自主设计和改进的一种与学校特色相适应的课程。
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二、校本课程的发展背景校本课程的发展背景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 教育改革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需要更多具有个性化、创新性的教育方式。
2. 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在迅速发展,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3. 深度和广度的需求:传统课程缺乏深度和广度,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包括以下过程:1. 需求分析:学校通过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需求和期望,为开发定位提供依据。
2. 课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学校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策略,并确定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3. 实施与评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实施和开展校本课程,通过评估和反思来改进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4. 研究与分享: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式,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促进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四、开发与研究中的挑战与机遇开发与研究校本课程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培养、课程资源、评估方法等。
但同时也有很多机遇,如技术支持、教育改革等。
教育部等相关机构也提供了多种支持和指导,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校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1. 适应学生需求:校本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促进创新能力: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一、背景介绍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自主开发、实施的一种课程。
与传统的统一课标相比,校本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和实施评估。
首先,学校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结合社会的要求,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
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最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和改进课程。
三、体制机制建设与多元化合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体制机制,包括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社区、高校、企业等多元化合作,利用外部资源和专业知识,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四、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校本课程的制定与实施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校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校本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分析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学生学习上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实施效果的分析可以从学生成绩、学习兴趣、社会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师的抵触情绪可能影响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其次,学校资源有限和课程评估机制不完善等也会对校本课程的实施带来困难。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和资源建设,并不断完善评估机制。
七、国内外案例研究国内外一些学校和地区已经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可以作为借鉴和参考。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作为重要教改措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依托,立足地方需求,旨在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以确保其能够真正发挥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一、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定位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特色和地域文化,立足本校,适应学生需求的一种课程实施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校本课程的定位是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深入化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制定校本课程的目标与原则制定校本课程的首要目标是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变革要求,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的培养。
同时,制定校本课程需要遵循多样性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外,课程的科学性原则也很重要,需要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确立教师的角色与能力要求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角色在校本课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教学设计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学生指导能力等。
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优化校本课程资源的配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合理配置优质的资源。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资讯共享平台,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丰富校本课程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资源的配置要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保障课程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
五、开展课程评价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进行有效的课程评价与研究。
通过定期的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调查和专家评估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此外,还需要进行跟踪研究,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参考。
六、构建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校本课程的有效管理是保障其实施效果的关键。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估机制,加强课程研究与反思,及时修订和改进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学需求,由学校自行组织研发的课程体系。
本文将从学科课程、特色课程、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并分析其优势和遇到的挑战。
一、学科课程的开发研究学科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学科课程开发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够精确把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将其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数学课程开发研究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特色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因此,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打造有别于其他学校的课程体系。
例如,某高中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实践环节融入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学校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三、跨学科课程的开发研究跨学科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新兴方向。
它不再以学科为单一划分,而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解决复杂问题。
例如,某中学开设了“可持续发展”课程,将地理、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跨学科课程的开发研究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养。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某小学开设了“创意绘画”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勇于表达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需要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
教师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具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例如,某初中通过建设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定条件和实际情况,以学校为基础,总结和挖掘教育资源,自主开发出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如何科学制定和实施校本课程,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定义和目标校本课程是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色,自主开发的课程。
其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符合个体差异化需求的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调研和需求分析在制定校本课程前,学校应进行全面的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以及社会需求。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
只有准确了解学生和社会对课程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三、确定课程设置基于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学校需对校本课程的设置进行科学规划。
课程设置应关注学科的延伸和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鼓励跨学科合作。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发展建议、专业需求等因素。
四、课程组建和人员培养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需要组建专门的课程开发团队。
这个团队应由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以保障多元声音的参与。
此外,学校还应通过培训和外聘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他们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支持。
五、资源整合和利用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各种内外部教育资源。
这包括图书馆、社会机构、科研机构等。
通过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学校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六、课程实施与管理实施校本课程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课程教学计划、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另外,学校应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通过数据和实地观察等方法评估校本课程的效果,为后续开发提供指导。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与改革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评价指标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一、背景介绍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需求,开发适合本校特色和发展方向的课程,并针对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改进。
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二、意义和价值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发与研究,学校可以更好地融入地方文化特点,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教育目标。
三、理念和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应立足学生个体发展、全面培养和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开发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过程分为需求调研、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评估五个阶段。
首先,学校需进行学生需求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需求。
然后,根据学生需求和学科要求,设计出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
接着,根据课程设计编写教材,并进行教学实施,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
最后,对课程进行评估,了解课程的效果和问题,并进行改进与调整。
五、开发要素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需要注意以下要素:一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开发的主题和方向。
二是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开发与研究。
四是与社会资源结合,注重实践和应用。
六、困难和挑战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是学校资源有限,团队组建和经费投入需要充分考虑。
二是教师教育理念和课程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和培训。
三是评估方式和标准的确定需要科学合理。
七、成功案例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过程中,中国一些中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例如,某中学开发的STEM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另外,一些中学开展了艺术类、体育类和社会实践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经验。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学校教育课程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
在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教学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的要求,通过综合实施各种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一、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意义重大。
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教育目标的可持续发展。
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下,学校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它是增强学校办学特色和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更好地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要实施的策略有很多。
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明确开发的重点和重要性。
要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素质。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素质。
要积极引入校外专家和资源,借鉴和参考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和典型案例,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和效益。
要注重课程改革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是理念和观念的矛盾和冲突。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传统教育观念和课程结构相适应,面对理念和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学校要积极引入新的理念和观念,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一、引言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意义、目标、挑战、策略和实施效果。
二、意义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资源,研究和开发一套适应本校特点的、能够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够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2.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提升教育质量: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人才。
三、目标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四、挑战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不足: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需要具备深厚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但目前许多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2.评价体系不完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但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针对传统学科教学的评价,难以评价校本课程的效果。
3.资源不足: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但目前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很多学校无法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策略为了克服上述挑战,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工作。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本工作计划旨在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主要内容包括:一、研究现状与需求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兴趣、特长和需求,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优缺点,为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二、课程开发与设计:结合学校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学科拓展、实践活动、综合素质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三、教师培训与团队建设:组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建立课程开发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长效机制。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明确课程实施的时间、地点、对象和责任人,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课程内容。
五、总结与推广: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教训,形成可供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通过校内外的交流与分享,提高校本课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本工作计划注重实效,旨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选择,助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在开展校本课程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为此,本工作计划聚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旨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工作内容1.开展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兴趣、特长和需求,为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2.课程开发与设计:结合学校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学科拓展、实践活动、综合素质等方面。
3.教师培训与团队建设:组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建立课程开发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云南民族地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学为例)
云南民族地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学为例)1.研究背景云南省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民族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有25个民族,涵盖了57%的总人口。
民族地区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教育部门极为重视的领域。
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加快,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加强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融合,已成为云南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2.研究意义(1)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云南是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混合在一起学习,促进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2)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不同民族的学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通过开发小学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效果。
(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教师的投入,激发教师对不同文化的重视和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小学教育的质量。
3.研究内容(1)根据各民族小学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文化背景设计适合他们的小学校本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等。
(2)建设小学校本教材,根据各民族的文化特点编写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
(3)开展小学校本教材的教学实践,根据实践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
(4)建立小学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确保小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标准协调一致,保证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4.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有关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为我省民族地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不同民族小学学生和家长对小学校本课程的需求和意见,为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依据。
(3)实地调查法:走进云南省的不同民族小学,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收集实验数据,用于小学校本课程的优化和完善。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在中国的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特色、资源和需求,由学校自主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教育课程。
它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一、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根据学校的文化特点和优势学科,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出符合实际教育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其次,校本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此外,校本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知识。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制定、实施评价和持续改进。
首先,学校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了解学校的资源和环境。
然后,设计制定阶段包括课程设计、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并进行相应的教师培训和资源准备。
接下来,实施评价阶段需要教师根据设计的课程,进行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最后,持续改进阶段根据实施评价的结果,对校本课程进行反思和改进,保持课程的活力和适应性。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过程中,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要加强教师培养和支持。
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提供培训和支持教师的机会,增加他们对校本课程的认同和吸引力。
其次,学校还需要积极与社区、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和合作。
通过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学校应该重视校本课程的评价和反思,通过评价结果和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和完善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省教研室 《小学语文能力评价》 2004 年 6
的实验研究
月
究
担任分工 完成时间 课题负责 2009 年 8 月 人
课题实施 2008 年 6 月
课题实施 2007 年 6 月
情
况
发 表 论 文 出 版 著 作 情 况
参加 各种 教研 活动 情况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 期
《音、形、义结合学馋字 》
情 让学生自己去克服;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把握。”教师的任务就是激 况
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获得成功,获得自信。
对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课题负责人的推荐意见
推荐人姓名 研究专长 推荐意见:
专业职称 工作单位
电话 邮箱
推荐人姓名 研究专长
专业职称 工作单理念,积极倡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
展 想,提出了“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口号,在教 教
学 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全过程,主张“给学生一个空间,
改 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给学生一个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平台,
革 让学生自己去展示;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给学生一个困难,
电话 邮箱
年月日
对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目标、意义的简述 课题提出的背景: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组成。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的资源、地理条件, 我们对横埠中学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有以下意见:
1、从学生角度来说,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 需求。社会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 握的新的能力;且学生毕业后,不少学生留在家乡,一辈子生活在家乡, 他们有着把家乡建设得美丽富饶的愿望,因此他们更需要知道家乡、懂 得家乡,掌握家乡的一切。
对 研 究 途 径、方 法、步 骤 的 简 述 课题研究途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1、以选用和改编为基本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进行再开发 。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各课程中发现最能体现学 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 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 2、以新编和重组为基本方式,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 内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历史与社 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 联系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还可以与教研人员、专家合作。必要 时,学生、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都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二)开发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 泛参与、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活动。 (三)开发步骤:
6、评定:学期(学年)结束后,授课教师按照评价方案对课程进行 考察,形式可自定,但须经过课程指导委员 会监督。对过程管理不严格、 课程评定不规范的科目课程指导委员会有义务报请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或 课程实施办公室对该科目予以取缔。
7、学校在安排校本课程的设置及实施过程中应及时听取课程指导 委员会的意见并作出相应处理。
实施步骤 1、申报:教师结合自身特长,联系学科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报学 校审批。要求在申报表中写明所开设学科的内容、用时、过程管理方案、 评价办法;
2、审议:学校初审通过后,列入当学期(学年)校本课程选修目录 单。
3、选修:学生根据选修目录,结合自身需要自主选择科目,课程 指导委员会作一定的指导。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月日 县(区、市)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
年月日
负责人签字(公章):
市教研室意见:
月日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
省评审专家组意见:
经专家评审,同意该课题(在括号内打“√”) 1、立项为山东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 2、立项为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 ) 3、不予立项( )
3、多人参与研究的课题主要负责人如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含小学高级职称),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含小学 高级)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包括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研究 能力、组织能力等。
4、文字表述清楚,简明扼要。确实需要的,可以附页。 5、填写的内容要实事求是。 6、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对其申报资质和研究条件进行认真 审核,然后签署书面意见。
课程开发的目标、意义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探索校本课程
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 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 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 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等能力,增强学 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3、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 发课程的机会,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仅把 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 识,改善知识结构。 4、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 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训目标 与现有的课程和资源,独立或合作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形成、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组长签字:
年 月日 省领导小组意见:
月日
组长签字: 年
4、编班:根据学生的选修志愿组织编班,每班人数必须达到学校规 定的规模。未达相应规模者自动取消该课程。班额超编者根据学生的候 选志愿进行调整。
5、上课:课程确定后由学校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和地点,初步确定 上课时间为每周五的下午2、3节。授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过程管理方案 进行管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对此进行督察。
《小学语文教师》
2004 年 12 月
《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山东教育》
《馋字教学偶得》
《山东教育》
2005 年 8 月 2005 年 9 月
《触摸春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08 年 6 月
03 年 8 月承担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小学生 学校激励性评价 》的实验研究, 06 年 8 月该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 定,成果 《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06 年获子课题优秀成果 一等奖(位次独立) 。参加的教育部 “十五 ”重点课题 《运用多媒体网 络技术在作文教学中提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作文能力 》的实验研究获省 二等奖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表
课题类别
管理
课题名称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课题负责人 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写说明
1、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认真填写。 2、在课题类别一栏,是具体学科的,填写“小学语文”、“初中 数学”、“高中英语”、“中学历史”等;非具体学科的,如“课堂语 言艺术研究”、“小学生 课堂评价语言研究”、“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 动设计”等,填写“综合”;非学科教学的,如课程与教学管理、校 本教研、招生考试改革、教师评价、“后进生”教育研究(“后进生” 教育研究,如果是以教学方法为主,应为“学科”或“综合”; 如 果是以教育思想和管理举措为主,应为“管理”)等 ,填写“管理”。
2、从教师角度来说,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 应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要求,从而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3、从社会角度来说,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学生们 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教育发展规定了方向。教育要发展,学 校要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合理 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不断探索优质的教育途径, 势在必行。
课题名 称
课题类 别
负责人
姓
名 [来源:]
行政
职务
最后学历
工作 单位
通讯 地址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成果形式
论文、实验报告、校本教材
课题 负责人基本情况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出生年月
专业 职称 大本
中教高级
最后学 位
山东
研究 专长
办公电 话 手机 邮编 邮箱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姓 名 专业技术 工 作 单 位 研 究 专 长
术
职称
中教高级
小学语文教 学
在课题组 中的分工
课题研究与实施
中教高级
小学语文教 学
课题 研究与实施
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工作近况
课题来源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参
全国教育科 《小学生学校激励性 2006 年 8
加 学“十一五” 评价》的实验研究 月
课 总课题组
省教科所 题
《利用网络提高学生 2005 年 9 的作文能力》的研究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