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万恶之源
贫穷便是一种原罪_人生感悟
贫穷便是一种原罪_人生感悟
贫穷便是原罪,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很现实,但是也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对于金钱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一起随小编来看一
下这篇文章吧。
我不知道我说这句话有多少人能理解。
我也没指望多少人明白,因为明白这句
下玩耍的孩子,这么说,是虚伪,是吃不着的酸葡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不公平的时代。
父辈的岁月风化在方亩田地,我们呢?职业无高低,但我还是想做体面的工作。
这不是虚荣,是对人性与社会的失望。
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上级吃下级,富人吃穷人,不再是野蛮的生吞活剥,
套上文明的外衣,吃的从容淡定。
我不想被吃,这个年纪的灵魂正发育的白白胖胖。
行万里路,不是为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用旅途的感悟触动人心,锻造出最适合
自己的铠甲。
权比钱重要,钱比尊严重要。
面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有了一切的人才有资格谈尊严。
收起玻璃心,活着,就是进行无数次赌博,赌每次选择的输赢。
过去的那若干年我错的有些离谱。
真的没人在乎,你是不是高风亮节,是不是
吃苦才不是一种美德。
我曾经输给这世界的,我会一点一点拿回来。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本
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本早上翻开报纸,一条消息触目惊心:《工头拐骗凉山童工批发东莞》,"普遍13-15岁的童工当街排队接受挑选,劳动收入被层层盘剥"。
说的是一些黑心的工头与工厂主,在四川凉山地区拐骗童工后,批发到东莞做苦工。
本来应该是上学年龄的孩子,竟然做着基本没有报酬的苦工不说,其中有些未成年的女孩子还被强暴。
如果单纯谴责黑工头没有良心、工厂主没有良心、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足的话,虽然也能够言之成理,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也可以如江河滚滚而来。
但仔细读这篇非常优秀的深度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其实是被他们的父母出卖给那些黑工头的。
虽然有些是被黑工头拐卖过去的孩子,但也有些父母就是想把孩子送出那个穷山沟。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种情况应该被称为是一次"合谋",除了那些孩子以外,成人社会的某些成员"合谋"伤害了这些孩子。
这么说固然有些不厚道,但这是一个事实。
只是合谋的原因不一样。
工厂的老板为了利润自然是不必说,那些父母们参与这个合谋只有一个原因:贫穷。
中国古语有云:衣食足而知礼仪。
过于贫穷或者始终挣扎在生存底线上下,别说礼仪了,就连最基本的廉耻与智力都会失去的。
当年卖儿卖女的惨状,也不过如此了。
长期的贫穷从来就没有产生过什么高尚的行为,只能产生更多的悲剧。
所以,这件事如果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只能是再次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因为长期的、极度的贫困,使工厂主、黑工头、某些孩子的父母成为了一个为了各自利益的合谋团体。
可以这么说,只要贫困还存在一天,这种情况就不会消失。
即使在这里消失,在其他地方依然也会死灰复燃。
还记得山西黑砖窑事件刚出的时候,举国哗然。
其实这个事情早就被曝光过,也打击过。
东莞当年不也是有血汗工厂的历史?那个时代离现在还不算遥远吧?现在居然都已经升级为儿童或者少年的血汗工厂了。
这就是贫穷的罪过。
如果只是把责任推到那些黑工头或者工厂主身上,只能是今天打击就少一点,明天稍微一放松,依然是遍地童工。
人为什么会贫穷原因是什么
人为什么会贫穷原因是什么贫穷,是个很广泛的观念,造成贫穷的原因也有很多。
以下就是店铺做的人为什么会贫穷的内容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贫穷的原因个人因素:“病态性”的因素,即将贫穷视为是行为、选择或缺乏能力所导致的后果;家庭因素:将贫穷归因于家庭的教养过程;还有可能是因为高昂的医药费而陷入贫穷;次文化因素:将贫穷归因于一个社群中借由学习及分享所得的生活模式;社会因素:将贫穷视为其他人(包括政府及经济体系)所造成的后果;结构性因素:立论贫穷是社会结构所导致的。
文化因素:把贫穷归咎于过度消费。
气候暖化因素:气候暖化带来极端天气及影响水资源,令土地不宜耕种及畜牧,形成粮食供应短缺及生计问题而陷入贫穷。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贫穷及失业是因为懒惰所造成,然而即便是世界上每个国民平均最富有的国家如美国,计划,以致其无法跨越贫穷线。
贫穷的定义人类物质上的所需,包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服务的不足,这些不足有没有改变、改善。
经济上是否丰裕,钱财、资源(天然资源)是否足够。
“足够”一词在世界各地的文化、政治、经济上,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欧盟国家对“贫穷”的定义就包含了资源分布是否平等。
社会人际关系,面临贫穷的人有否被边缘化、是否对他人依赖、能否过着普遍认为“正常”的生活模式。
家庭每个月的人均实际收入最常见的计算公式是:家庭每个月的人均实际收入 = [家庭总收入-必然开支]/家庭供养人数经计算后所得的结果会分成3组:家庭每个月收入高于生活所需的开支愈大,家庭环境愈富裕;家庭每个月收入和生活所需的开支取得平衡,家庭环境会保持不变;家庭每个月收入低于生活所需的开支愈大,家庭环境愈贫穷。
应该区分“贫穷”与“极端贫穷”的差别。
1987年,若瑟‧赫忍斯基(Joseph Wresinski)在法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发表了《极端贫穷与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报告书,他在此报告中对极端贫穷提出的定义,后来被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的特别报告员Leandro Despouy引用于《人权与极端贫穷的最后报告》。
贫穷与富有作文800字
贫穷与富有作文800字
贫穷与富有
①贫穷的危害
贫穷是人类最大的诅咒,贫穷的影响是很大的,它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教育程度和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
(1)贫穷影响身体健康:贫穷的人们往往缺乏正确的营养,他们可能没有钱买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也没有足够的钱买保健品。
这些缺乏容易导致营养缺乏,从而使他们更易患疾病。
(2)贫穷限制了教育机会:贫穷的人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孩子上学所需要的开销,因此许多贫穷的孩子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是因为太贫穷而辍学。
(3)贫穷降低了生活质量:贫穷的人们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生活福利,生活条件艰苦,没有安全的住房、便利的交通和安全的食品档案。
②富有的福音
富有就意味着财富,所以这个词是否有积极的意义,取决于具体人们如何去使用他们的财富。
(1)通过富有可以改善贫困和灾害:有钱的人可以为贫困的人提供资
金,救济饥饿的灾区,并且可以通过捐赠书籍、捐献教学设备等等形式来帮助改善社会的非财务状况。
(2)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有钱的人可以用他们的财富买到各种福利,他们给自己家里的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更安全的条件,使他们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
(3)可以改善家庭教育:富有的家庭可以支付更好的学费,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以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③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贫穷与富有都有各自的利弊,贫穷使人们饱受苦难,而富有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家庭教育水平,并且可以用来帮助贫困的人,但是,富有的人也应该对贫困的人慷慨,把自己的财富用来帮助他们,而不只是私自享用。
经典句子关于赚钱
经典句子关于赚钱
1. 人生如梦,唯金钱是实。
2. 富贵险中求,贫穷枉自怨。
3.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4. 赚钱不难,难的是如何保持财富。
5. 经济独立是自由的基础。
6. 钱是万恶之源,但也是万事之先。
7. 别让钱控制你,而是你控制钱。
8. 金钱是衡量价值的标准。
9. 投资是赚钱的最佳方式。
10. 做生意要有眼光,能看到商机。
11. 创业是一种赚钱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12. 懂得理财才能赚更多的钱。
13. 节制开支是积累财富的第一步。
14. 暂时的牺牲换来的可能是长期的财富。
15. 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通过努力争取。
16.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17. 时机不等人,赚钱要抓住机会。
18.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19. 赚钱需要勇气和智慧。
20. 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能帮助你赚大钱。
21. 赚钱不是目的,而是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手段。
22. 学会抓住机遇,才能不断赚钱。
23. 省吃俭用是致富的一种方法。
24. 尽早开始投资,尽早积累财富。
25. 财富的增长是通过长期积累而来的。
26. 做生意要善于创新,才能不断赚钱。
27. 赚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
28.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商业竞争中赚到更多的钱。
29. 赚钱要有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30. 创造价值才能赚到真正的钱。
初中的英语谚语
初中的英语谚语关于初中的英语谚语大全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谚语吧,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的艺术语句。
那么,都有哪些广为流传的谚语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的英语谚语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的英语谚语 11、Fact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2、Soundless and empty and empty and half bottle.实磨无声空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
3、Fear always springs from ignorance.恐惧源于无知。
4、Fools grow without watering.朽木不可雕。
5、Don‘t try to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不要班门弄斧。
6、Don‘t have too many irons in the fire.不要揽事过多。
7、Good watch prevents misfortune.谨慎消灾。
8、Genius is nothing but labor and diligence.天才不过是勤奋而已。
9、Heart disease still needs medicine medicine.心病还需心药医。
10、Fields have eyes, and woods have ears.隔墙有耳。
11、He sets the fox to keep the geese.引狼入室。
12、Friends also keep their distance.朋友之间也会保持距离。
13、Easier said than done.说得容易,做得难。
14、Example is better then percept.说一遍,不如做一遍。
15、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16、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
辩题: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正方一辩稿】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很高兴与对方辩友在经济与金融学院辩论赛的决赛赛场上讨论贫穷和富有哪个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这道横跨哲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辩题。
很遗憾今天我们不得不用“贫穷”和“富有”这样的字眼,因为着太容易让我们想到直至今日仍然居高不下的贫富差距,想到那些为了炫富而大摆筵席的纨绔子弟,想到那些为了争一个馒头打得头破血流的贫苦百姓抱怨着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欲望的无限性是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无论贫穷或是富有,人们的本性当中都有对事物占有和支配的欲望,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蒙昧,有了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
从儒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到现代法律对道德底线的严厉规制,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人性之恶”,就是对事物不合法占有和支配的欲望。
而所谓“暴露”的意思,则是原本不想为人所知的事物通过一定的途径为他人所知。
而所谓贫穷与富有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的多少。
而何者更容易,指的是何者暴露人性之恶的概率更大。
我方认为,由于贫穷比富有拥有更少的社会资源,更有可能缺乏掩盖人性之恶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其一,贫穷比富有更缺乏掩盖人性之恶的意识。
贫穷的人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
即使当今中国普及了义务教育,也很难保证贫困地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再者,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有十分严重的局限性。
优质教育的缺失导致身处贫困地区的人们文化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普遍低下,缺乏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
印度的贫民窟,污水流成河,垃圾堆成山,盗窃、强奸行为随处可见,他们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掩盖之意,因为他们的生活几乎接近于原始状态,他们习以为常,认为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无可指责,所以他们不觉得自己在作恶,于是不会遮遮掩掩,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相对而言,富有的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更多,受到良好文化道德法律精神的熏陶,有意识地克制自己,即便作恶,也会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尽力掩盖自己的恶行,不容易被他人发现。
有关于学习的英文谚语150句
有关于学习的英文谚语150句有关于学习的英文谚语150句1、Great hopes make great man.伟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
2、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3、if you want to be happy, make yourself useful.让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才能获得幸福。
4、Growth in wisdom may be exactlyi measured by decrease in bitterness.智慧的增长可用痛苦的减少来精确衡量。
5、A great man once said it is necessary to dill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he more you apply it in real situations, the more natural it will become.一位伟人曾说,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就变得越自然。
6、The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practice speaking it as often as possible.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就是要尽量多地练习说。
7、If you don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you may never learn.如果你年轻时没有学会思考,那就永远学不会思考。
8、Learning is the eye of the mind.知识是心灵的慧眼。
9、Relax! be patient and enjoy yourself.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should be fun.放松点!要有耐性,并让自己快乐!学习外语应该是乐趣无穷的。
10、Take one thing with another由此及彼。
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困更容易滋生丑恶多想案例,夯实定义,厘清逻辑。
实际上,此三者是辩论的万能钥匙。
掌握了就OK。
所谓丑恶,肯定不是贫穷本身(虽然反方经常自觉或者不自觉混淆二者),而是一种行为。
而行为主体肯定是人。
所以本题考察的是——人在两种状态下的行为动因。
因为,人的欲望是同质的。
尤其是在这个信息时代。
骄奢淫逸的的欲望,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有。
我们不能说只有温饱思淫欲,而不温饱就没有淫欲。
只不过后者的欲望被现实所压制了。
第二,外在的约束条件中,法律是同一的。
记得高中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中,就有单一变量。
在现实社会,法律就是这个单一变量。
道德准则是另一个同一变量。
这些都是无论贫富,在行为考量中,肯定会有的两个外部条件。
好了,有了以上两个前提条件。
就开始比较吧。
什么叫更容易。
那就是对照组,富有或者贫穷的环境,对同质的人的动因考量的影响。
哪个更容易让人的做出丑恶的行为。
很显然,富有的人,在行为能力上,比贫穷的人更强。
他们掌握更多的资源,无论是金钱,人力还是智识,都明显多于穷人。
而这个能力上的悬殊往往会在欲望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假使穷人和富人都想操更多的女人的话,那么后者显然由于能力的更胜一筹而更容易将想法转化为行动。
而法律和道德这两个外在约束,实际上第二个约束在贫富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在经验世界中,反而是富人更容易摒弃道德。
而法律这个约束条件。
在正常条件下,富人的能力手段甚至可以在动因考量上将法律视为次要因素。
最简单的例子是通过请更好的律师来降低法律责任。
而穷人在化解法律制裁这方面,基本是无力的。
所以穷人的动因考量中,法律在很多时候就是位于第一重要的考量因素。
从而很多想法都不能转为实际行动。
但是反方有特例的情况,那就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在这种情况下,动因考量的第一要素就是,温饱。
但是这样的极端情况下,他们的行为我们是否还能定义为丑恶,我认为是不能的。
以上,是正方的架构。
下面是一组数据:刑事犯罪率最高的10个国家:(数值为一年中每10万人口中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案件)。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的名言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的名言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那么有哪些名言蕴含着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的哲理的呢?今天店铺为你分享的是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的名言(经典版)1) 最恰当的财富是:当我在路上步行遇雨,手中能有余钱可让自己随便买一把伞,这就是很惬意的生活了。
——罗兰2) 人们不应该拿财富作为花天酒地、寻欢作乐的通行证,应该把财富作为抵御不幸和灾祸的保护伞。
——(德)叔本华3) 财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缺乏理性的人手中,就可能会成为一种诱惑和一个陷阱。
——(英)塞繆尔•斯迈尔斯4) 财富本身就是危险。
那会招引虚伪的朋友来到你的身旁,贫穷就可能使虚伪的朋友离开,使你安静下来。
——(法)雨果5) 人类最悲哀的错误,是愚蠢得不愿一顾自然赋予之礼物的价值,反而认为,不可能得到手的财宝才是贵重的。
—(德)海理6) 时间是人的财富,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的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成果。
——(法)巴尔扎克7) 财富应当用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应当慎重地使用,应当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时应当无留恋地与之分手,当然也不必对财富故作蔑视。
——(英)培根8) 人生最本质的财富,是你自己,你自己就是一座巨大的矿藏,只要开发,就能有无穷的潜力。
也只有开发,你的一切才能显现出来,才能熊熊燃烧起来,才能闪出光彩来。
9) 倘使每个人都完全自己照顾自己的财产,很长时间之后,变得极其衰老了,那他的财产也会像他的精力和意志一般消逝的。
他和他的财产就会烟消云散,不知去向。
——(美)德莱赛10) 人必须努力生产财富,因为他不能没有财富而生存。
在每人胸中都有一种欲望,想要在人世间提髙自己的地位和改善自己的境遇,这就使他不得不设法节约和积累。
—(英)麦克库洛赫11) 财富和力量应该被赋予那些不遗余力地奉献财富和力量的人。
如果我们使用我们的肌肉,我们的肌肉就会变得更加发达;如果我们勤于思考,我们的思想就会更加深刻;而如果我们运用我们的精神力量,那么这种力量也会得到加强。
贫穷的本质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第一个,贫穷对一个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第二个,贫穷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穷人难以摆脱贫穷的陷阱。
第三个,个人如何才能摆脱贫穷陷阱,逆袭人生。
贫穷的本质一、贫穷对一个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1、贫穷会危害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这是肉体上的,也是最直接的危害。
穷人收入本来就低,在吃穿住行上,本来就入不敷出。
在生命健康的支出上,更是少之又少。
穷人宁愿花钱治病,也不会花钱去体检及预防。
在饮食上,富人关注的是营养,穷人关注的是口感。
同样的生病,穷人只能苦熬等死,富人却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甚至完全可以治愈。
越穷的地区,人的寿命越短,死亡率越高,人们的身材越矮小,人们的健康状况越糟糕的原因。
贫穷的本质1.2、贫穷会使人少读书,扼杀一个人的潜力,造成人才浪费。
教育对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可是现实中却很难做到平等。
有钱人家的孩子,即便天性愚笨,家长也会给予他们无限学习的机会。
他们不仅可以去教学质量更高的学校,还可以在学校里享受很好的待遇,从而使他们的潜力得到真正的挖掘。
而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去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如果表现不突出的话,可能还会在学校遭受歧视。
穷人的孩子很少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
大多都是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辍学回家或者外出打工。
也许他们有成为大人物的潜质,但由于所处环境最终,潜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人才面临极大的浪费。
贫穷的本质1.3、贫穷会导致短视行为,这是贫穷对一个人精神上的一种摧残。
人生在世,总是会遇到各种诱惑。
如果诱惑足够大,大多数人都可能缴械投降,但对穷人来说可能很小的诱惑,比如酒和茶,他们也会失控。
对富人来说,多喝杯酒,多喝杯茶,对自己的经济状况不会有任何改变,但对穷人来说可不一样。
穷人本来手头就紧,再在这些不必要的物品上增加开支,又会使得经济雪上加霜。
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古人说得好,苍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一个人整天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时候,谁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畅想未来,努力上进,能养家糊口就足够了。
社会保障案例集锦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推开以来,首批启动的试点县(市、区)有304个,2004年增加到333个。
至2005年6月底,全国已有64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1.63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当然,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具体可以表现为如下几种:第一,在具体的政策导向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保大病为主,即政府补助和农民自缴的资金,都“主要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费用”,可目前的筹资水平过低,不仅不能满足农民大病治疗的需求,连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要都很难实现。
依据测算,2003年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15元,但合作医疗的筹资总水平才人均30元,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第二,资金筹集困难。
由于各地市的乡镇经济相对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政府面对复杂繁重的日常工作如退休金的发放、城镇医疗保障等都已经心急火燎了,很难再有精力去解决农村医疗保障的问题,更难把合作医疗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去做。
除此之外,集体经济的弱化也使得新制度中由集体参与筹资的规定难以实现。
第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虽然《意见》中指出农民自愿参加,但一些基层工作同志却坦言那是“合法的增加农民的负担”,这从客观上使发展合作医疗失去了国家政策的刚性,在利益发生冲突时,无法顺利展开筹资工作;第四,农民的参保率低。
虽然新制度的模式使农民负担减轻,风险小,但农民的受益面却小了,大大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况且,新制度的宣传力度也不足,有的农民认为参保毫无意义,有的不理解“大病统筹”的含义,有的还把合作医疗交费跟交纳农业税、乱收费等混为一谈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民的参保率不高;第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不规范、运营费用过高,再加上我们国家的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新制度不免面临困境。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目标是正确的,政策实施阶段是明确的,制度试点初始阶段的情况也是理想的,但这并没有意味着该制度在实施以后的发展会是一帆风顺。
Removed_贫穷并不可怕48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贫穷两字是分开解释的. 贫指的是没有钱的意思. 穷指的是没有官爵的意思.
______2__4_1______3___2_1_“_”__________________4__2__40__12_“_”0__12__03__“2_•_”042_“_0•__”83__“0_”_0_7_1__3—2__0__—1__45__80_1_42__84__42“__”56_l“_”4_0_“3”_0_5_0_28“_”01“_”07_“9”0_“0”2“2”•30”“0”“”093124820302130
贫穷是个很广泛的观念。在中文里,贫、穷两字本解作「极度不足」,日常使用 里则指「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乏」(道德标准的;也有人认为可以从科学角度 去理解贫穷的意思。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探讨「贫穷」观念:
人类物质上的所需,包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服务的不足,这些不足有没有改 变、改善。 经济上是否丰裕,钱财、资源(天然资源)是否足够。「足够」一词在世界各地 的文化、政治、经济上,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欧盟国家对「贫穷」的定义就包 含了资源分布是否平等。 社会人际关系,面临贫穷的人有否被边缘化、是否对他人依赖、能否过着普遍 认为「正常」的生活模式--例如,是否能够维持一个健康的家庭、能否教养 小孩、能否参与社会上的活动。
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大纲:定义贫穷—物质资源匮乏,抗风险能力差(面对家庭突发状况常常措手不及),人们面对处于贫穷状况的人更加的宽容富有—物质资源丰富,抗风险能力大,承受的社会责任更大,社会关注更多暴露—恶意的行为从无到有一种的形式,将脑袋中的恶念付诸行动、人性—有善有恶,但是辩题主要讨论的是人性之恶论点一:处于贫穷状态的人其为恶的动机更强,更容易暴露人性。
(贫穷的现状趋使其进行为恶从而解决自己的困境;受教育程度低下使其道德观念不足,极易为了自己的动机而做出恶行而不知;即使知道是恶念,但是因为缺乏教育,转化为恶行的制约减少)大前提:有动机,无知且自我约束小时,人更容易去暴露自己的人性之恶。
小前提:贫穷状态下的人获取社会资源二:处于贫穷状态的人作恶成本更低,因此更加容易暴露人性。
(就所拥有的成本而言,贫穷状态的人几乎一无所有,而富人却拥有权利和资源,为恶可能使其丢失这些,所以在考虑成本时,贫穷的人更容易去暴露自己的人性之恶;注意:比较的是处于两种状况时,何者的人性之恶更容易暴露,而不是何者作恶的程度更大。
共识:1.讨论人性之恶2.暴露是从无到有(行为的展现)3.不讨论恶的大小,只讨论数量及容易暴露的程度后来:1.一辩稿: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暴露人性”是指本性由内而外转化成行动,而不是行动被发现,这个人性在大家看来关于人性是善是恶还是存在争议的。
不过在这个辩题中,人性之善的讨论比较难以进行,一个人做了善行就是一种人性之善的暴露了吗?未必,可能只是伪装。
所以我们今天讨论人性恶的那一方面。
贫穷是指拥有的比较贫穷还是富有何者更容易暴露人性,主要看两个方面,作恶的动机大小以及作恶成本高低,所以我方今天的判断标准就是何者作案动机更大,作恶成本更低则其更容易暴露人性。
我方认为,贫穷更容易暴露人性。
理由如下:第一,处于贫穷状态的人做恶动机更强,更加容易暴露人性。
贫穷的恶是因生活被迫,而富有的情况下相比较没有迫切的生存压力,是可以选择不作恶的。
贫穷人性之恶一辩稿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及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贫穷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首先来定义贫富,我方认为贫富是相对比较而言的,家庭存款只有几千块的人和月薪上万的人相比,贫富差距一目了然,但是对于马云,王健林之类的成功商人来说,他们都显得贫穷。
接着是暴露,暴露在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指显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
再来是人性之恶,即违反道德或法律的心理或行为;暴露人性之恶就是把恶念付之于行动。
人性包括了人性之恶和人性之善,人性时天生所得的,所以不管是人性之恶还是人性之善,也都是天生的。
当外界因素对人本身进行影响的时候,人性之恶或者人性之善才会暴露出来。
我方将从以下两点来论证我方观点。
一是物质角度。
穷人暴露人性之恶的顾虑比富贵的人少。
人虽然是欲望驱使,但做事都会考虑并计算成本,这是人的本能,富有的人与穷人一样,在暴露人性之恶时会进行成本收益计算。
相对而言,富人的顾虑更大,相比于暴露人性之恶后带来权力、地位、金钱的损失,直接用权力、地位、金钱来避免自己暴露人性之恶的成本更小。
而穷人可能被收益几十元的事打动而行恶,富人则可能需要几十上百万才会冒风险去行恶。
敢问在生活之中,是几十块钱的诱惑多呢,还是几十上百万的诱惑多呢?相对富人来说,穷人行恶的底线就低的多了。
二是道德和精神角度。
穷人相对富人,约束力更差一些。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17年公布的数据,犯罪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占据57%,高中专科本科占41%,硕士以上比例不到2%。
数据表明,高知识水平的人更不容易犯罪,大部分情况下,知识水平上升是接受教育的结果。
富人相对于穷人,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更多。
再引用《中国劳改学大辞典》中的话,文化程度并非是决定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唯一因素,一般认为,行为人由于文化知识贫乏,限制了他们认清事情本质及因果关系,其兴趣和愿望往往是低级的,对本能的欲望缺乏控制能力,往往只顾图眼前的满足,而不考虑行为后果,更易出现犯罪行为。
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辩论稿
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辩论稿【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辩论稿】一、引言在社会生活中,金钱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是导致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金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工具。
本文就此展开辩论,探讨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二、金钱代表着权力金钱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可以使人们更方便地进行交易和交换。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金钱也逐渐成为了权力的象征。
富人可以通过金钱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地位,而贫穷的人往往被边缘化和忽视。
在这个过程中,金钱成为了一种不公平的象征,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三、金钱引发了道德问题由于金钱的诱惑,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甚至会违法犯罪。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员工福利,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
一些人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损害社会秩序。
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发道德问题,甚至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四、金钱是实现梦想的工具然而,金钱不仅仅是万恶之源,它还是实现个人和社会梦想的工具。
有了足够的金钱,人们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况且,金钱可以用于扶贫济困、做公益慈善,促进行善事业的发展。
金钱并不一定是万恶之源,它也可以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
五、结论金钱既是好是坏,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和运用它。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金钱的作用,努力使其成为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工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金钱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更美好未来。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金钱本身并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人性的扭曲和道德观念的淡化才是问题的根源。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看待和使用金钱,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金钱就能够成为实现个人梦想和社会发展的助力。
对待金钱,我们需要既要有理性,又要有道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钱的积极作用。
金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穷是万恶之源
亲爱的女儿,你好:
这是一个遭骂的话题。
心灵鸡汤总喜欢说:贫穷是一笔财富。
那是没有遭受过贫穷的人群的一种矫情。
历史书说某某某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如何如何。
翻开真实的历史,他们说的贫穷,大部分是相对王健林来说的。
马未都曾说过,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来探究这个残存的道理。
贫穷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的贫穷,一类是精神的贫穷,两者都没有的,叫做赤贫。
也许你很难理解什么是赤贫,简单的说收入顶多维持温饱,精神世界一片空白。
一个赤贫家庭是非常危险的,无论是对下一代,还是对整个社会。
如果要让这个世界安宁,消除贫困一定是第一要务,也是从根源上去解决隐患。
很多国家追求社会结构呈纺锤形,让中产阶级成为大多数,正是看清了贫困群体基数越大,社会越不稳定的道理。
我说一下小时候老家的乡村吧。
曾经有一个时期,老家的人口买卖非常猖獗,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买来的媳妇。
老爸所在的村子,最多时有20多个这种家庭。
如果老爸将所知道的故事都写下来,能够写一本书。
既有伦理喜剧,也有人间悲剧。
但所有的故事,都基于一个原因,贫穷。
那时的家庭,大多5个孩子以上。
父母无力为每个孩子盖房娶妻,于是便有了买卖婚姻,人性的另一面也充分暴露。
我记得最初的解决途径是两家换亲,也就是你家闺女嫁我家儿子,我家闺女嫁你家儿子。
女孩为了哥哥或弟弟牺牲自己对另一半的选择。
这种婚姻模式长辈有一个身份上的尴尬,既是爷爷又是姥爷。
老人在心理上非常抵触。
于是有了新的发明创新,叫做三家换亲。
A家的儿子娶B家的女儿,A家的女儿嫁C家的儿子。
另外两家同理。
身份的尴尬解决了,婚姻的悲剧难以解决。
由于女孩子牺牲了自己的婚姻选择,大多没有幸福感,家庭暴力经常发生,伦理丑剧也时而出现。
这些家庭越来越成为被孤立的群体,他们的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孤立环境中,极易造成心理的扭曲。
或许是换亲的模式太不人性,或许是换亲的操作越来越难以达成。
后来,买卖婚姻就出现了。
最初的买卖婚姻,源于南方放鹰的(婚姻诈骗的一种,大多是两口子,男的冒充女的哥哥,要给妹妹找个婆家。
男的拿到彩礼后,女的伺机逃跑。
然后,再骗下一个)。
我老家村里的第一桩买卖婚姻,就是这种。
男方四处借钱,拼凑了一笔相当于家庭3-5年收入的金额作为彩礼。
3天后,女方和所谓的哥哥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那个家庭从此陷入了绝对赤贫。
老家村里人也由此产生了对外来媳妇的一种极度不信任感。
买卖婚姻并未就此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买方和卖方的斗法也愈加奇特。
先说买方,辛苦大半辈子的积蓄买个老婆,当然不能丢了。
亲属轮流看管,不让女方片刻离开视线。
女方彻底沦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男方的家庭因为增加了看管成本,变得更加贫穷。
再说卖方,不管这个女人是来骗人的,还是被骗的,还是想要找个好人家的。
从进入男方家庭的第一天起,就处于一个被软禁的环境,她的生活肯定没有快乐可言。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管嫁进来的初衷是什么,逃离可能是她不得不做的选择。
这是一个无解的怪圈。
女人因为无法忍受禁锢而选择逃跑,男人因为女人逃跑而禁锢更严。
那些年老爸听了太多的这类惨剧。
有因屡次逃跑被打残的,有因无法忍受喝药而亡的,有奋起抗争而两败俱伤的。
当然,也有感动上天被解救回家或男方主动送回的,但极少极少。
这些人间悲剧的根源,就是贫穷。
由于贫穷而做蠢事,由于怕失去而变丑恶。
一个人要文明和高尚,首先要具备改善自己经济状况的能力。
不需太高,能吃饱穿暖,有一定的储蓄能力用来做长远打算。
如果你身边的人低于这个基本标准,请远离他/她。
因为,当一个人的基本体面都无法维持的时候,有很大的几率会滑向丑恶和疯狂。
再讲一下什么是精神的贫穷。
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的精神贫穷,一类是集体的精神贫穷。
个人的精神贫穷很好理解。
没知识没文化是一种;有文化没操守是一种;永远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是一种;等等。
爸爸以前讲过很多,这里就不再论述了。
我重点说一下集体性精神贫穷。
这种现象的发生与个人无关,但个人一旦进入这个陷阱,一定要尽快远离,否则就可能做出自己事后无法理解的行为来。
简单说,所有要求简单划一的行为,都是趋向精神贫穷的表现。
因为,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就是扼杀多样性,扼杀个人思维。
生活中会有很多团体或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刻意搭建一些让人精神贫穷的陷阱,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
高呼口号的行为,往往是清空大脑,让人失去思维能力
的陷阱。
随便举几个例子。
传销者喜欢高呼口号,为了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发大财。
推销保险者喜欢高呼口号,为了让每个人都坚信保险业是社会保障的未来。
街头卖电话卡的喜欢大声高呼口号,是为了让路人停下脚步,听一个捡便宜的故事。
我们不去评判这些从业者的行为。
我想说的是,一定要警惕被形式所忽悠,个人片刻间失去思维分辨能力。
有一本书叫做《乌合之众》,讲的是不同个体被忽悠成一个群体之后,往往表现出集体性无意识和暴力倾向。
一个个思维健全的个体在群体性事件中作出平时无法理解的不理智行为。
说一个事件你就知道危害有多大了。
某一次国人反日情绪高涨,被挑唆到上街游行。
西安街头,一位开日本车的中国人被另外一个中国人用U型锁砸成重伤。
打人者被判十年,被打者终身残疾。
这就是一次典型群体性无意识的乌合之众事件。
打人者满腔爱国激情,被打者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单方分析都有可以理解的初衷。
但最终的结局不过是中国人打中国人,让全世界说脑残。
那么,问题来了。
一到反美情绪高涨的时候,就有人高呼去砸肯德基,你会去吗?
知识再多,不代表精神富裕。
金钱再多,不代表人格健全。
地位再高,流水的位子不过是暂时拥有。
投机再巧,也不过是下一个投机者的靶子。
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养活自己和家庭。
有独立的思考和人格,不被社会乱象所迷惑。
这是老爸本次想告诉你的。
至于怎样守住这份初心不被熏染,老爸以后再另起话题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