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
世界近现代建筑风格

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英国国会大厦与大本钟 国会大厦的大厅
浪漫主义建筑
3.折衷主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 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 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 样式,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 醉于“纯形式”的美。也称为集仿主义。 如: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 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法国巴黎万神庙
法国巴黎凯旋门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表现 分为两个阶段:
①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 调。 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②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 如:英国国会大厦。
巴黎歌剧院 立面是晚期巴洛克风格,加上洛可可的装饰。
巴黎圣心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圣吉尔斯教堂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 思潮的促进者。出现初期功能主义。
初期功能主义代表作品: 巴黎国立图书馆、水晶宫、埃菲尔铁塔、机械馆
三种新结构方法,材料成为推动现代建筑的动力。
水晶宫
水晶宫
1936年11月30日晚毁于火灾
水晶宫特点:
①新材料的大胆应用、②造价和时间的节省、③新奇简洁的造型,这些特点 后来都变成了现代建筑的核心。
2.埃菲尔铁塔——现代建筑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的一个宣言。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艾菲尔铁塔,创 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的新纪录。由工程 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 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 构和新设备体现了工业化初期大工业生产的强大 威力。
建筑风格与流派

建筑风格与流派在建筑领域中,建筑风格和流派是指一组共同特点和风格的建筑设计和构建方式。
它们代表着特定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理念和审美观点。
通过了解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并理解建筑作品的背后含义和价值。
一、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被广泛运用于欧洲的建筑设计中。
古典主义追求对称、均衡和比例感,其特点包括希腊柱式、圆顶、浮雕装饰和三角形楣板等。
著名的古典主义建筑包括帕台农神庙、罗马竞技场和巴黎凯旋门等。
二、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被视为中世纪建筑的巅峰之作。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垂直空间的运用,以尖拱形、尖顶、尖塔和尖窗为特征。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英国约克大教堂和德国科隆大教堂等。
三、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在15至17世纪的欧洲兴起,是一种追求对古典艺术的继承和再创造的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比例、对称和和谐感,采用罗马式和希腊式柱式等元素。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和罗马的斗兽场等。
四、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兴起于17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充满豪华和华丽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注重细节的装饰和运用,以弯曲线条和大胆雕塑为特点。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奥地利美泉宫和意大利圣彼得堡宫等。
五、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技术创新。
现代主义建筑以材料的真实性和结构的明确性为重点,摈弃了传统的装饰和华丽。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建筑、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六、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末,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和对多样性的尊重,其特点包括非直线形状、错落有致的布局和多样化的材料运用。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包括美国弗兰克·盖里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中国广东省的广州电视塔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1、巴洛克风格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
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建筑流派分析

(2)、蒙德里安,以其独特的“水平线——垂 线”和原色、非色组合的极简绘画图式,将现代 抽象绘画带到了一个新阶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他绘画的核心倒并不是抽象,而是某种内在的精 神性追求。评论家乔治施密特说,“他(蒙德里 安)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它们象任 何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大的精神上的成就。一 幅蒙德里安的绘画挂在一所完全按照蒙德里安的 精神设计的住宅或一间房里,那么这里比使用任 何物质对象,都具有一种根本不同的特色和更轩 昂的气概。它是精神观念或态度的最崇高的表现; 它是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均衡的化身;它是平衡状 态中元素的对立的化身;而且这些对立的精神的 作用不低于物质的作用。蒙德里安在他的艺术中 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的每一幅画中永远放 射出精神的和肉体的光彩。”不过,这种以追求 精神性为核心的绘画,其实并没有与客观自然绝 对隔离开来。对蒙德里安来说,精神与物质是相 通的。他认为,“在新造型主义中,那条将心灵 与生活连结起来的纽带并未割断;因此我们绝对 不会把它看作是对真正现实生活的否定,相反, 我们将会看到物——心两重性趋于和谐。”
立面图:
正立面
西立面
东立面
从三个立面上看,建筑立面是由蒙德里安的色彩构成的画演变发展而来, 由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图中缺少弧线,都是简单明朗的直线,这种直来直往 的线条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充满了设计色彩和绘画的感觉,稳重大方,这是对荷兰 风格派最恰当诠释。对后来的建筑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风格派在几何形体、空间 和色彩的组合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对于冲破古典传统、创造现代形 式有着积极作用。它的简单的几何形式,以白、黑、灰等中性色系为主的色彩规划, 以及立体主义造型和理性主义的结构特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 标准符号,直接影响了追求功能合理、结构简洁和造型单纯的现代建筑。
哥特式建筑特征

哥特式建筑特征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建筑艺术的一种流派,其独特的特征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建筑风格之一。
哥特式建筑最初出现在12世纪的法国,随后传播到整个欧洲。
它以其高耸的拱顶、尖塔和复杂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哥特式建筑的特征,探索其内涵背后隐藏的意义。
一、垂直线条与尖塔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垂直线条和尖塔。
相较于罗曼式建筑的厚重感和平面结构,哥特式建筑通过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使建筑物尽可能地向上发展,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
这种垂直线条的构建是通过拱形结构、精巧的飞扶壁和高耸的尖塔实现的。
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标志,其尖锥形状象征着向上的渴望和对天堂的向往。
二、飞扶壁和尖拱哥特式建筑内部的扶壁和拱形结构也是其独特的特点。
扶壁是连接支撑柱和尖拱的构造元素,不仅起到了结构稳定的作用,还赋予了建筑物空灵和优雅的外观。
哥特式建筑中的拱形结构通常被称为尖拱,其形状与罗曼式建筑中的圆拱形成鲜明对比。
尖拱具有更大的开口角度,使建筑物能够更高地延伸,并将重量分散到支撑结构上,从而实现了更大的内部空间。
三、玫瑰窗和尖顶哥特式建筑中的玫瑰窗是其最受欢迎的装饰元素之一。
玫瑰窗通常位于建筑物的正立面,其直径较大,呈花瓣状的布局,富有艺术性和装饰性。
这些窗户不仅具有美丽的造型,还通过色彩玻璃的运用展现了绚丽的色彩,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的魅力。
哥特式建筑的尖顶也是其独特之处,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壮观,充满力量感。
四、尺度感与空灵感哥特式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尺度感和空灵感。
由于采用了垂直线条和尖塔等元素,哥特式建筑给人一种向上发展的感觉,远超过了其实际高度。
尺度感的增强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具震撼力,给人一种敬畏和敬意。
此外,哥特式建筑设计的空灵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荣耀,与中世纪的宗教信仰相吻合。
总结起来,哥特式建筑以其独特的特征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垂直线条、尖塔、飞扶壁、尖拱、玫瑰窗和尖顶等元素不仅为建筑物带来了壮观的外观,也给人以向上发展和内心舒适的感受。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流派介绍讲解

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流派介绍一: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
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
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
西方房屋 风格 分类

西方房屋风格分类西方房屋风格丰富多彩,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地理区域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这些房屋风格各具特色,传达出不同的建筑理念、审美观念和社会背景。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西方房屋风格进行的分类和介绍,帮助理解西方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古典风格1.1 古希腊复兴风格特点:古希腊复兴风格的房屋通常采用大理石、石膏和铁艺等高贵材料,强调对称、比例和简洁的设计。
建筑元素:多柱廊、希腊柱式、浮雕、矩形窗户等。
1.2 古罗马风格特点:古罗马风格的房屋强调奢华、壮丽,使用大理石、石膏和铜等贵重材料。
建筑元素:拱门、穹顶、多柱廊、浮雕、镂空雕塑等。
2. 文艺复兴风格2.1 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特点: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注重对古典文化的回归,建筑线条流畅,装饰精致。
建筑元素:圆顶、拱门、壁柱、对称布局、绘画壁柱等。
2.2 弗朗西斯康风格特点:弗朗西斯康风格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法国风格,注重对称和装饰的细节。
建筑元素:雕刻细节、拱门、壁柱、尖塔、对称造型等。
3. 巴洛克风格3.1 巴洛克风格特点:巴洛克风格追求奢华、繁复和夸张,注重雕刻和装饰。
建筑元素:曲线形的线条、浮雕、壁柱、拱门、多彩的壁画等。
4. 乔治亚风格4.1 乔治亚风格特点:乔治亚风格强调对称、简洁、经典的设计,是英国乔治亚时代的代表。
建筑元素:方正的形状、对称布局、经典柱式、大门风格等。
5. 维多利亚风格5.1 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特点: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注重尖顶、尖拱和复杂的装饰,展现出中世纪哥特式的影响。
建筑元素:高尖顶、尖拱、花岗岩或砖石墙壁、窗户花饰等。
5.2 第二帝国风格特点:第二帝国风格强调奢华、多样性,采用石雕、铁艺和大型窗户。
建筑元素:精致的石雕、对称设计、尖顶、大型阳台等。
6. 现代主义风格6.1 包豪斯风格特点:包豪斯风格注重功能性、简洁、开放的设计理念,采用现代材料如钢和玻璃。
建筑元素:平屋顶、大面积玻璃窗、几何形状、简洁的线条等。
各国别墅建筑风格介绍

各国别墅建筑风格介绍◎ 美国风格(Ametican Colonial Revival)美国风格根基于殖民时期美洲大陆各地的民居(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创造性的发挥而逐步形成的,所耗建材较多。
在全国铁路网建立起来后,因建材的运输较为方便,大规模的建设这类住宅成为可能。
经过200 多年的复兴和发展,这种风格逐步稳定下来,并成为美国别墅的主要形式,它重建筑的居住功能,轻风格特征。
A 型,正立面双山墙式(双称Shotgugun);B 型,L 形式;C 型,四面坡屋顶式。
◎ 荷兰风格(Dutch)荷兰风格包括殖民风格和殖民复兴风格。
荷兰殖民建筑在纽约州和新泽西州首先兴起,它有两大明显的往特点:(A)双折线屋顶;(B)侧墙沿街面开数扇老虎窗。
荷兰殖民、复兴风格根基于风格根基于1880 年复兴时期的诸建筑风格,吸取了辛格风格的建筑特征,显非对称式(L 形式),屋顶上有时开一个巨大的辛格窗。
荷兰风格建筑布局合理,通风与采光性好。
◎ 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1893 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主会场的设计方案一开始就决定采取古典主义的思想与风格,后各分会场展出的一大批建筑设计都将古典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这届博览会的空前成功,新古典主义就成为美国19 世纪最后的一个流行风格,它源于古典传统,确将其魅力推向极限。
该类别墅的特征是:A、正立面一般设计成豪华的与屋檐等高的门廊,对称而平衡;B、门廊的三角楣由厚实的古典柱子支撑(柱头花角常为科林斯或爱奥尼亚式);C、屋檐装饰很精细。
它有五种形态:门廊与屋檐等高;部分门牌号廊低于屋檐;正立面是全断面门廊;正山墙门廊;一屋四坡顶。
◎ 法国殖民风格(French Colonial)法国别墅风格对美国的最初影响是从中部的几个州流行法国殖民风格开始的。
其特征为:A、高大陡峭的四坡屋顶或侧山墙屋顶,别墅常常是一层;B、大门和窗户细而长,门和窗上都有沿垂直方向的小网格,成排列。
各类设计流派与风格(名词解释)

【艺术设计流派】【古典主义】 17 世纪一种艺术思潮,由法国流传世界。
它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
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佩劳的卢浮宫东立面建筑设计。
【新古典主义】又称“典雅主义” “形式美主义” “新复古主义” 。
兴起于18世纪。
资本主义初期一种设计思潮。
把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作为创作源泉。
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
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
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
英国大笨钟。
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
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
【形式主义】或“形式主义设计”。
对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
20 世纪形式主义美学,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
【现代主义】兴起于 20 世纪初。
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
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
特点是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度理性化。
幕墙架构,梁柱支撑。
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
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 。
美国的弗兰克·赖特。
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
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和包豪斯校舍。
【粗野主义】也就“野性主义” “朴野主义” 。
以柯布西埃的粗犷的建筑风格为设计倾向。
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形式美。
以毛糙、粗鲁为建筑美的标准。
只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涂抹和装饰。
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代表人物:柯布西埃。
路易康的达卡政府大楼。
【纯粹主义】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
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
由建筑师兼画家勒 ?柯布西埃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
1920 年以后,在柯布西埃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
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的美学观,提倡由经济法则和数字计算形成不自觉的美。
几种设计风格主义

国际式风格派国际式风格伴随现代建筑中的功能主义及其机器美学理论应运而生。
代表人物为密斯·凡·德·罗、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
这几位第一代建筑大师都提出了现代建筑的系统理论;格罗皮乌斯强调工业化对建筑的影响、讲求功能,大量采用装配式结构,建筑立面简结,屋顶平整,采用大片玻璃窗。
柯布西耶提出了著名的“建筑是居住的机器”的观点。
密斯强调建筑设计与技术的精美及注意空间流动这换等论点。
他们的设计风格虽不同,但都是以新的观念指导创作,其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样,注重功能和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反对虚伪的装饰,对后来的建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特点被归结为“国际式”,风靡全球。
鲍豪斯学派在推广国际式风格方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影响至今,仍有许多设计是在他们美学理论与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其条件而加以发展。
国际式风格派的室内设计特征可归纳为:(1)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称为流动的空间。
不受承重墙限制的自由平面设计。
(2)室内墙面、地面、天花以及家具、陈设、绘画、雕塑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
(3)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用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
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
(4)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门窗尺寸根据模数制系统设计。
(5)室内选用不同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
国际式风格的缺点是千篇一律、表情冷漠少人情味,在以后受到众多非议。
但是,这个设计时期同时出现象赖特那样的建筑大师,他在注重功能的同时也注重与自然的结合及人情味,注重细部细腻的表现。
他的草原式住宅对后来影响深远。
极少主义派是盛行于六、七十年代的室内设计流派。
光洁派的室内设计师们擅长于抽象形体的构成,常常用雕塑感的几何构成来塑造室内空间,室内空间具有明晰的轮廓,功能上实用舒适。
在简洁明快的空间里运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加工技术的高精度的装修和家具传递着时代精神,使这些产品、部件的高精密度表象成为欣赏的对象。
ArtDeco建筑风格

ArtDeco建筑风格“ArtDeco ”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发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
Artdeco也被称为装饰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上的一种运动与风格。
风格常用方形、菱形和三角形作为形式基础,创造出许多繁复,缤纷,华丽的装饰图案。
以装饰艺术派的图案和纹样,如麦穗,太阳图腾等等,显现出华贵的气息。
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马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以新的装饰替代旧的装饰,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显现时代特征。
ArtDeco建筑风格起源于1925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当时的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是勒·柯布西埃设计的新精神馆,这是一座小型的住宅,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尽可能地使用标准化批量生产的构件组装,设计这座新精神馆时,勒·柯布西埃想要表达的是这样一个理念:新精神涉及一切领域,从国土、城市、街道到住宅,甚至覆盖日用品。
这座建筑犹如一架机器,舒适,实用而又美观,应用了工业生产的纯净产品,新精神馆提倡城市生活的新形式。
ArtDeco并非新古典主义。
ArtDeco是从新古典主义过渡到现代主义的一种艺术风格。
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要素——工业化建筑的表现形式。
(在造型艺术中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线条硬朗;大胆采用钢铁、玻璃等新材料,运用豪华的装饰来提升设计品味;色彩构成上强调强烈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系,彰显时代的特征。
当然也包含有来自古典主义的造型元素。
如其在拱券、柱式、雕塑等在立面设计上的运用,源自古典主义的装饰题材和图案。
但是ArtDeco的雕塑和浅浮雕比起新古典主义更加样式化,趋于几何和简化,更具现代感。
)是古典对称和现代简约的完美结合体。
ArtDeco风格表现在以下方面:⊕整体布局上讲究古典秩序感,纵三段的立面构图,几何的形体,强调对称,营造一种古典秩序感。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风格特点

东方园林
•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 它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不仅影响这亚洲汉文化圈内 的朝鲜、日本等地,甚至远播欧洲。中国传统园 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 化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 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 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 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对人造园 的深刻影响。
•
19世纪,造园风格停滞在自然式与几何式两者互相交
融的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的模仿与拼凑,
直至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导致新的园林风格的诞
生。
•
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花园风格更加简洁、浪漫、高
雅,用小尺度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构筑花园,并强调自然
材料的运用。这种风格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
•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 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 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 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规则
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
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风格特点风格特点欧洲园林欧洲园林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读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风格特点
欧洲园林
• 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 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 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 艺术造诣精湛读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世界园林的四大流派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以湖泊为主体,融合了江南园林的 特色。
03
欧洲园林
起源与历史
起源
欧洲园林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传统,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
历史发展
从古希腊的庭园到古罗马的别墅园林,再到中世纪的修道院园林,以及文艺复兴 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的古典园林,欧洲园林历史悠久,发展过程中不断融 合了各种文化和艺术风格。
04
日本园林
起源与历史
起源
日本园林起源于古代日本文化,受到中国 和韩国园林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VS
历史
日本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左 右,当时佛教传入日本,带动了寺庙园林 的发展。到了平安时代,贵族们开始建造 宅邸园林,形成了“池泉庭”的园林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园林逐渐发展出 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筑山庭”、 “茶庭”、“石庭”等。
著名园林案例
01
案例一:京都金阁寺( Kinkakuji)
02
03
金阁寺是日本最著名的园林之 一,也是日本园林史上的经典 之作。它以一个金箔覆盖的舍 利塔为中心,周围环绕着池塘 和假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园 林景观。
案例二:东京上野公园( Ueno Park)
04
上野公园是日本最大的公园之 一,也是东京都民喜爱的休闲 场所。公园内有各种不同的园 林景观,如日本庭园、西式庭 园和浮动花园等,让游客可以 在不同的景致中漫步和放松。
特点与风格
特点
日本园林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追求和谐、平衡和自然的感觉。在设计中,注重利用自然地形、植物和 水体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雅致和和谐的氛围。
风格
世界园林的四大流派

英国园林中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许多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品种。同时,英国园林中的花坛也非常精美,通 常由不同的花卉组成,形成一种丰富多彩的效果。
02
亚洲园林
日本园林
特点
日本园林以其精致和简洁的景 观设计而闻名,注重自然与建 筑的和谐融合,以及禅宗思想
的表现。
典型元素
包括石庭、茶庭、瀑布、池塘、 岛、桥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巴西园林
历史背景
巴西的园林艺术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葡萄牙殖民者带来了欧洲的园林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西园林逐渐融入了本 地文化和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特点
巴西园林以其丰富的色彩、多样的植物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它们通常以大型水景、雕塑和建筑为特色,同时结合了 葡萄牙和非洲的设计元素。这些园林还经常使用本地材料和植物来创造独特的景观。
世界园林的四大流派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欧洲园林 • 亚洲园林 • 美洲园林 • 非洲园林
01
欧洲园林
法国园林
总结词
法国园林是以其精致的景观设计和对细节的关注而著称的。
详细描述
法国园林通常以轴线为引导,将观景点、水景、雕塑和植物景观统一起来,展现 出一种整体的美感。其中,水景是法国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喷泉、水 池和水渠等不同形式的水景设计,创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法国园林
总结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国园林以其对称性和几何形状为特点。
详细描述
法国园林的设计中常常使用直线、圆圈和曲线等几何形状,以及对称和平衡 的布局,给人一种秩序感和稳定感。同时,植物也被精心修剪和排列,以符 合设计的要求和目的。
外国建筑风格总结

外国建筑风格总结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些风格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艺术表达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著名的外国建筑风格,包括古罗马、哥特、巴洛克、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
古罗马风格古罗马建筑风格源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实践。
它采用了许多大规模的建筑技术,例如拱门、穹顶和圆形建筑。
古罗马建筑强调坚固和永恒的特性,通过使用大理石、混凝土和石头等材料来实现。
一些著名的古罗马建筑包括罗马斗兽场、万神殿和罗马浴场。
哥特风格哥特建筑风格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并在整个欧洲迅速传播。
哥特风格注重垂直线条和尖顶,以及复杂的拱门和花窗玻璃。
它的建筑结构通常是坚固而宏大的,使用石头和砖块进行构造。
著名的哥特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温莎城堡和科隆大教堂。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各地迅速发展。
巴洛克建筑注重对称和典雅的装饰,以及使用金色和白色等亮丽的颜色。
这种风格的建筑通常具有曲线和雕塑的形式,展示出宏伟和繁复的外观。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凡尔赛宫、圣伯多禄大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
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整个欧洲流行起来。
这种风格的建筑对古典古罗马的影响很大,注重对称和比例的完美表达。
文艺复兴建筑通常使用大理石、石灰石和砖块等材料进行建造,展现出优美和精细的细节。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和梵蒂冈宫殿。
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和简约的原则,摒弃了传统的装饰和繁复的结构。
它通常采用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新材料,展现出直线和几何形状的外观。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勒·柯布西耶的洪堡大学图书馆、路易·康的国家艺术中心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总结起来,外国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代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和历史。
园林建筑的设计— —世界建筑风格及流派

(一)拜占庭建筑
1.穹顶与帆拱 东罗马又习称拜占庭帝国,其建筑也称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 个或者更多的 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教堂 格局大致有三: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即平面为圆形或多 边形,中央有穹窿。
东正教宣扬信徒之间的亲密一致,因而多采用集中式 布局。拜占庭建筑在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 式和古罗马的宏大规模技艺的基础上发展了别具特色的穹 顶技术,即在穹窿覆盖立方体空间中创造了鼓座及用抹角 拱或帆拱作为过渡的方法。
3.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
协和广场是在十八世纪由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 (Louis XV)下令营建的,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集权统 治以及皇权的至高无上,但在之后的法国大革命时期, 它又被法国人民当做摧毁王权的舞台,在此上演了一出 出广为世人所知的人间悲剧。为了得到一个远景透视效 果设计师选择了卡布里耶将协和广场设计成一个开放式 的广场:人们在此可以远眺杜乐丽花园的千叶起舞,可 俯视塞纳河的波光荡漾。广场两端有卡布里耶的另两部 杰作:法国海军总部和克里翁大饭店为协和广场画出了 终点线。
庞贝古城 遗址
(二)宗教建筑 1.梅宋卡瑞神庙 2.万神庙
(三)政治性、纪念性建筑 1.帝国广场—凯撒、奥古斯都、图拉真广场群 2.凯旋门:--塞弗拉斯、君士坦丁、泰塔斯 3.图拉真纪功柱
梅宋卡瑞神庙
罗马 万神庙
罗马 万神庙
凯旋门 帝 国 广 场
图拉真广场纪功柱
四.中世纪建筑
概述
欧洲的封建时期称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主要 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基督教。基督教在中世纪分为两 大宗教,西欧是天主教,首都在罗马,东欧是东正教, 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因此,西欧和东欧的中世纪历史很 不一样,它们的代表性建筑天主教堂和正教堂在形制上、 结构上和艺术上也都不同,分别为两个建筑体系。在东 欧,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形制。在西欧, 则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但是 无论是在哪一方,宗教建筑都是中世纪建筑成就的最高 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1、巴洛克风格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
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4、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
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
这种风格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
5、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同时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
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
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
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就是成熟的实例6、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
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
大体说来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较广而在法国、意大利则不太流行。
7、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
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
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
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
总之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8、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代表人物有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
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
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
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
现代主义思潮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9、后现代主义建筑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
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
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1982年落成的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是美国第一座后现代主义的大型官方建筑。
楼高15层,呈方块体形。
外部有大面积的抹灰墙面开着许多小方窗。
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怪的装饰物排列整齐的小方窗之间又夹着异形的大玻璃墙面。
屋顶上还有一些比例很不协调的小房子有人赞美它是“以古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盒子”。
10、折衷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
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
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11、高技派高技派亦称“重技派”。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
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2、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
高技派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
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间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
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3、另外高技派还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代表作品有由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法兹勒汗的汉考克中心(HancackCenter),美国空军高级学校教堂。
高技派的设计特征可以归纳为:a、内部构造外翻,显示内部构造和管道线路,无论是内立面还是外立面,都把本应隐匿起来的服务上午合计、结构构造显露出来,强调工业技术特征。
b、表现过程和程序。
高技派不仅显示构造组合和节点,而且表现机械运行,如将电梯、自动扶梯的传送装置处都做透明的处理,让人们看到建筑设备的机械运行状况和传送装置的程序。
c、强调透明和半透明的空间效果。
高技派的室内设计喜欢采用透明的玻璃、半透明的金属网、格子等来分隔空间,形成室内层层像叠的空间效果。
d、高技派不断探索各种新型高质材料和空间结构,着意表现建筑框架,构件的轻巧。
常常使用高强度钢材和硬质铝材、塑料以及各种化学制品作为建筑的结构材料,建成体量轻、用材量少、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改建的建筑结构与室内。
e、室内的局部或管道常常涂上红、绿、蓝等鲜艳的原色,以丰富空间效果,增强室内的现代感。
f、高技派的设计方法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
12、风格派风格派起始于20 世纪20 年代的荷兰。
以画家P ·蒙德里安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对室内装饰和家具经常采用几何形体,以及虹、黄、青三原色间或以黑、灰、白等色彩相配置。
建筑与室内常以几何方块为基础。
建筑室内外空间采用内部空间与外部。
空间穿插统一构成为一体的手法。
风格派的特点: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