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区别
有丝分裂
1知识聚焦概念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
(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
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脱氧核苷酸链。
4、有丝分裂:大多数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5、细胞周期: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
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的变化。
例如,蛙的红细胞。
公式: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语句:1、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第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
第二,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点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姐妹染色体)。
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
人教版生物必修1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1课时 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
3.实验结果及分析
(1)在相同时间内,NaOH 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 度 基本相同 ,说明 NaOH 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 速率是 相同的 。
(2)请计算直径为 20 μm 和 30 μm 的球形细胞 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球体的体积公式 V=4πr3/3, 表面积公式 S=4πr2),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②(a+d)不是一个细胞周期,因为一个细胞周期在 时间上是连续的。
[总结升华]
1.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 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细胞周期。如洋葱表皮细胞、 成熟叶肉细胞、动物肌肉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等。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 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 正常分裂的细胞)等。 (3)细胞周期必须是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
[共研探究] 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就要进行细胞分裂,保证细胞体积微小。 请分析教材实验过程,找出细胞趋向于小的原因: 1.实验原理
(1)酚酞遇 NaOH 呈 紫红 色。 (2)用琼脂块的大小模拟 细胞 的大小。 (3)用 NaOH 扩散的体积 与 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之比
表示物质运输效率。
2.实验步骤
(2)染色体数目根据着丝点数目计数,有几个着丝
点就有几条染色体。 (3)着丝点分裂 不是纺锤丝牵引 所致。但是
移向两极的过程是 纺锤丝牵引 的结果。
(4)染色体与 DNA 的数量关系:无染色单体时,
染色体∶DNA= 1∶1
;有染色单体存在时,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1∶2∶2
。
3.辨析赤道板和细胞板
(6)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唯 一原因。( )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概念的区分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概念的区分。
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
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前中期其实就是一条染色体复制,产生两条染色体,但着丝点未分裂,那一条染色体上就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说着两条染色单体式由复制形成的,应该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彼此联会(配对),并且能够形成四分体,然后分裂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可见是在联会后才会有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所以是减数分裂前中期出现。
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两条不同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出现在减数分裂前中期呃,特点,部分片段可以互换,进行交叉互换,也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判断数量的话,首先你要搞清楚是什么细胞的什么时期,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前中后期,然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去数PS:数染色体数量要计数着丝点,那样不容易错数染色体就数着丝点,一个着丝点就是一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数X形态的染色体,再乘2DNA,没复制的染色体,一条就一个DNA;复制后的染色体,一条两个DNA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可以配对的就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组:二倍体的配子含的就是一个染色体组笔记: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
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前中期其实就是一条染色体复制,产生两条染色体,但着丝点未分裂,那一条染色体上就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说着两条染色单体式由复制形成的,应该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彼此联会(配对),并且能够形成四分体,然后分裂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1.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基因组成部分。
Chromatin is the genetic material inside the cell nucleus.2.染色质由DNA、蛋白质和RNA组成。
Chromatin is composed of DNA, proteins, and RNA.3. DNA缠绕在蛋白质核小体上形成染色体。
DNA is wrapped around protein histones to form chromosomes.4.染色体是细胞有丝分裂时可见的染色质结构。
Chromosomes are visible structures of chromatin duringcell division.5.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分为23对。
Human cells have 46 chromosomes, organized into 23 pairs.6.每对染色体中包含着一条由父母遗传的一对基因。
Each pair of chromosomes contains a set of inherited genes from the parents.7.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会复制成姐妹染色体。
During mitosis, chromosomes replicate to form sister chromatids.8.每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包含着特定的基因序列。
Each chromatid of a chromosome contains specific gene sequences.9.染色单体是DNA和蛋白质的结合体。
Chromatid is a complex of DNA and proteins.10.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hromatids play important roles during mitosis and meiosis.11.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会缩短变厚。
人类染色体及染色体病---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人类染色体及染色体病1.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染色质:存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DNA的螺旋结构松散呈细丝状,形态不规则,弥散在细胞核内。
●染色体: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折叠而缩短变粗,形成条状或棒状。
组成成分: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
●从DNA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DNA→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人的46条染色体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为23对染色体,称为二倍体(2×23),精子和卵子称为单倍体。
●人类染色体的结构:主要结构包括染色体臂,着丝粒,初级缢痕,次缢痕,核仁组织区(异染色质区),随体,端粒。
2.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细胞周期:细胞从前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全过程。
●有丝分裂期的染色体行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体细胞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得到2个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
●减数分裂期的染色体行为Ⅰ:Ⅱ: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原细胞或卵母细胞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最后形成4个精子或1个卵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3.人类染色体分析技术●人类染色体研究常用技术的发展:低渗法制片技术:1952年,美籍华人徐道觉(T.C.Hsu);使细胞遗传学进入低渗时期。
秋水仙素处理法:1956年,华裔学者蒋有兴(Tjio J.H)和Levan A应用秋水仙素和压片技术,在流产胎儿肺组织中发现人类染色体数是2n=46条,标志着现代细胞遗传学的诞生。
目前国际认可的三大细胞遗传学技术共存:染色体显带技术、FISH、ACMG &ISCA 共同推荐芯片技术。
●人类染色体检测技术: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CGH)4.核型分析●核型(Karyotype):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
细胞分裂一、知识归纳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无丝分裂分裂间期前期过程中期特征图像分裂期后期有丝分裂末期意义方式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分裂特征图像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形成意义二、基础知识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2、特点:分裂间期历程时期大于分裂期(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亲细胞染色体数表示为2n,DNA数表示为2a时期染色体行为其他变化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间期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2n 2a→4a4n细胞分裂前期染色质→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出现纺锤丝核膜解体、核仁消失2n 4a4n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形成纺锤体2n 4a4n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纺锤丝收缩4n 4a0末期染色体→染色质纺锤丝消失,核仁、核膜形成,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2n 2a 01、在有丝分裂中始终看不到核仁和核膜的时期是:(B)A、间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前期、中期和后期D、中期、后期和末期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内活动最旺盛的细胞是(B)A、线粒体B、高尔基体C、中心体D、核糖体3、大多数动、植物细胞数目增加的方式是(B)A、无丝分裂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D、以上三种方式4、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B)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4、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的数目是(C)A、1B、2C、4 D 、85、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C)A、N和QB、N/2和Q/2C、N和Q/2D、N/2和Q(三)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生物体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
细胞分裂过程中,棒状结构,有利于 平均分配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
(一)染色质
间期核中,染色质以两种状态存在: 常染色质(enchromatin):
位于核中央,伸展开的呈电子透亮状态, 一定条件下可活跃的复制转录。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一般是卷曲凝缩状态。
一条染色体有常染色质,也有异染色质。
人类NOR位于13、14、15、21、22号 染色体短臂的次缢痕上。
6、端粒(telomere):
端粒为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位于染 色体的端部,由端粒DNA与端粒蛋白构成。 功能: 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保证DNA的完全复 制和染色体在核内的分布有关。
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端粒能结合在核膜上; 端粒长时,细胞能分裂和存活;端粒短时, 细胞不能分裂甚至不能存活。这与端粒酶的 表达与否有关。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纺锤体 细胞周期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与世代交替
第一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Chromatin)和染色体 ( Chromosome)是细胞核内同一物 质(遗传物质)在细胞增殖周期中不 同阶段的存在形式。
染色质:
间期细胞,网状不规则,有利于复制 和表达
Eucaryotic Cell Cycle
细胞分裂间期(interphase):
包括G1期、S期和G2期;
主要进行DNA复制、中心粒复制、 细胞体积增大等准备工作。
纺锤体有四种微管结构:
①极间微管(polar mt)两极间的微管, 在纺锤体中部重叠,重叠部位结合有分子 马达 。 ②着丝点微管(kinetochore mt),是从 着丝点到另一极的微管; ③星体微管(astral mt),由中心粒放射 出来的微管。植物没有中心粒和星体,其 纺锤体称无星纺锤体。 ④ 中间微管,不与两极和着丝点相连。
生物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概念的区分
『高中生物』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概念的区分.
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分裂期内绝对存在不会消失,在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组成.
判断染色体个数:有一个着丝点就有一个染色体
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前中期,其实就是一条染色体复制,产生两条染色体,但着丝点未分裂,那一条染色体上就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说着两条染色单体式由复制形成的,应该是相同的.染色单体是染色体在间期复制的结果,染色单体的存在要么是染色体的两倍,要么是0.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为零.染色单体出现个数为偶数
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两条不同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出现在减数分裂前中期.特点,部分片段可以互换,进行交叉互换,也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如果不考虑件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那么姐妹染色单体完全相同.
P.S.说得简单些,你看到一个像有两条中间黏在一起的油条,那么这就是经过复制的染色体,黏在一起的部分叫着丝点.每一条“油条”就叫染色单体,又叫姐妹染色单体.
而没经过复制的染色体中只有一条,也只有一个着丝点
也可以说当看到一个有两条“油条”的染色体就有染色单体.
而要知道染色体数目,就要看着丝点的数量.。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关系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关系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间的关系:一、染色体是DNA的细胞存储载体1、染色体是特殊的DNA结构,在染色体内部有非常多的DNA分子。
它位于细胞核内,是细胞遗传信息的载体,由一条细线构成,称为染色质。
染色质的组成由DNA和蛋白质组成;2、染色体的形状可分为长柱状(单倍体)和X形状(双倍体)。
每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目不完全相同,在动物细胞多于植物细胞;3、染色体内部DNA分子是由一系列碱基对组成的双螺旋,这种双螺旋结构被称为DNA双链。
染色体的长度取决于其内部的DNA分子的数量。
二、染色单体是DNA的基本单位1、染色单体是DNA的基本单位,是由碱基组成的最小的基因结构,它包含了细胞继承的所有遗传信息。
2、染色单体是由一条链或者双链组成的细小分子,它们是被孤立的只有一条碱基链的核苷酸碱基,或者双链组成的,它们由十二种碱基组成;3、每一个染色单体都有一个有序结构,它们组成染色体的碱基对,以存储和传输细胞基因信息。
三、 DNA是有机物的基本结构1、DNA是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它由碱基组成,是有机物基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细胞发生新陈代谢时,进行永久地复制和储存基因信息;2、DNA结构主要由碱基对组成,是控制细胞功能和复制的基础,可以将碱基对分离出染色单体来,而这些染色单体组装成染色体;3、染色体不仅是DNA的存储容器,而且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染色体内的多个DNA分子能够安全存在于细胞核,起到关键的作用。
总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染色体是DNA的细胞存储载体,染色单体是DNA的基本单体,DNA是有机物的基本结构,染色体内部的DNA分子是由一系列碱基对组成的双螺旋,染色单体是由一条链或者双链组成的细小分子,而它们组装成的染色体的长度取决于其内部的DNA分子的数量,每一个染色单体都有一个有序结构,它们组成染色体的碱基对,以存储和传输细胞基因信息,染色体不仅是DNA的存储容器,而且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DNA才是控制基因功能和复制的基础,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首先介绍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有丝分裂”的知识梳理与重难点透析一、掌握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判别方式1.判别方式染色体(个): 4 4 4 4识别:着丝粒的数目说明:①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形态;描述变化时应区分染色质、染色体,计算数量时应合并计算。
染色单体(个):0 8 8 0说明:染色单体往往以姐妹染色单体的形式存在,故肯定为偶数存在。
DNA(个): 4 8 8 4识别:画图的笔画数。
(染色质与染色体无非线条粗细差异)同源染色体(对):2 2 2 2识别: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状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提醒:①同源染色体来源不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
故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粒断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相同,但来源不是分别来自父方、母方,故不叫同源染色体。
②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存在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但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
③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不同,但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
2.概念辨析图形说明1(1)A、B、C细胞中都含有2条染色体。
(2)A、B、C都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3)C细胞可能为一个四分体,因为四分体只存在于减数分裂。
(4)B、C细胞中都有染色单体。
(5)A细胞内有2个DNA分子,B、C细胞内有4个DNA分子。
(6)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3.典例分析例1、下图是二倍体植物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此植物细胞处于分裂的期。
(2)该细胞此时有对同源染色体;个染色体组。
(3)该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
(4)①、④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属于;①、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是经过形成的。
(5)若①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④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为。
(6)若①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⑤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为,若出现基因a,其原因是。
细胞遗传学名词解释1
染色质(chromatin)最早是1879年Flemming提出的用以描述核中染色后强烈着色的物质。
现在认为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
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它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复合物。
常染色质euchromatin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组成性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除S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 DNA包装比基本不变,可构成多个染色中心。
又称,结构性异染色质,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
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在一定的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呈现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在一定时期的特种细胞的细胞核内, 原来的常染色质可转变成兼性异染色质。
异染色质化heterochromatinization常染色质转变为异染色质的过程。
Y染色质:男性Y染色体长臂远侧由异染色质构成,如用荧光染料染色时,可出现强荧光。
凝聚染色质condensed chromatin处于凝缩状态的染色质。
核小体nucleosome核小体的形状类似一个扁平的碟子或一个圆柱体。
染色质就是由一连串的核小体所组成。
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染色质凝聚chromatin condensation;chromatin agglutination染色质凝缩进一步形成染色体的过程。
核小体核心nucleosome core由4种组蛋白各两分子组成的八聚体结构。
核小体核心颗粒nucleosome core particle由长度为146 bp的DNA区段与各两分子的H3/H4/H2A/H2B组蛋白八聚体组成。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第二章1.染色质:真核细胞分裂期间,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均匀的网状、丝状的物质(或称核蛋白纤维丝)。
2.染色体:细胞分裂期,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折叠盘曲而成的杆状小体,形态结构相对稳定。
3.常染色质:染色质线中较浅且均匀的区段4.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
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
5.结构异染色质:是各类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
此类染色质多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区,次缢痕,以及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段,含有高度重复的DNA序列,没有转录活性,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
6.兼性异染色质:是在特定细胞的某一发育阶段由原来的常染色质失去转录活性,转变成凝缩状态的异染色质,二者的转化可能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例如,女性体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是有活性的常染色质,约在胚胎发育的第16天,其中一条x染色质失去活性转变成异染色质,在核膜内缘形成高度凝聚的浓染色小体,即x 染色质。
7.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
8.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9.灯刷染色体:灯刷染色体形如灯刷状,是一类处于伸展状态具有正在转录的环状突起的巨大染色体。
常见于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
因此它常是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的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二价体。
卵母细胞发育中所需的全部mRNA和其他物质都是从灯刷染色体转录下来合成的。
10.多线染色体: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一种缆状的巨大染色体,见于有些生物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里的某些细胞中。
由核内有丝分裂产生的多股染色单体平行排列而成。
11.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两条分别来自双亲。
12.额外染色体(B染色体/副染色体):亦称多余染色体,是被称为A染色体的常染色体的对应词。
染色体的发现及染色体与染色质、DNA、染色单体的关系
染色体的发现及染色体与染色质、 DNA、染色单体的关系染色体的发现1883年,一些研究人员做了相关实验后,认为遗传基因出现于染色体上。
之后不久,它便被称作染色体。
后来,相关研究人员鲍维里等人也进行了大量遗传实验,得出这样一个说法,细胞数量与前面谈到的研究对象存在平行关系,同时证实了前面学说的正确性。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对此也做了大量研究。
比如1928年,morgan做了很多科学遗传实验,还发表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取得了很大的荣誉。
再接着,1953年的时候,一些研究人员再次做相关实验,并得出一些结论。
为此,《自然》杂志报道了这部分相关人员的研究成果,即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个学说的发表带给医学界巨大轰动,同时给为后来研究人员做相关实验提供了巨大空间。
1956年,研究人员Levan等人,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人体内的染色体有46条的学说。
这个言论的发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人类细胞遗遗传做出重要贡献。
了解了前面关于染色体的研究历史下面我们再来细致了解它。
通常染色体男女人都是23条,其中1到22对是普通染色体,即常染色体,但区别就在最后一对,最后一对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呢?因为她它是区别男女性别的染色体,具有特殊性质,而且这部分染色体差异非常明显。
染色体与染色质染色体包含这些DNA等。
它是具有遗传性质的,存在于人体特殊部位,即细胞核,另外,如果需要细致了解它,可以借助特殊设备,比如显微镜下呈杆状等。
为什么它又有这个称号,追究其原因是这个,由于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受碱性染料影响着色,所以我们就不难明白了。
其次,我们再了解无性与有性繁殖物,并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染色体与染色质内含一样。
实际上,染色体和染色质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了解前面的基础上,再了解性细胞如精子等是单倍体,同时,染色体数目也会存在差异,在进行该阶段细胞分裂后,会经历细胞的消亡等过程。
1.在染色体没有进行复制之前,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蛋白质复合在一起),没有染色单体形式出现,如图所示;2.在染色体进行细胞分裂以后,一条染色体中DNA会和蛋白质一起再合成,就有两条染色单体的形式了,而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和蛋白质通过细胞分裂的形式复合结构在一起了,看图所示。
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染色质是指存在于细胞核内的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它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调控基因的表达和遗传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染色质的结构以及其功能。
一、染色质的结构染色质的结构包括核小体、链粒体、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等多个层次。
1. 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组装而成。
一个核小体由两个线状DNA分子绕绕成球状,并与组蛋白紧密结合而形成。
核小体的主要作用是将DNA有效地组织和压缩成紧凑的结构,保护DNA免受损伤。
2. 链粒体:链粒体是一种线状结构,在核小体之间连接。
它们是由一条DNA链组成的,其长度和特定位置的序列决定了染色质的形状和结构。
链粒体在染色质中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使染色质保持适当的形态。
3. 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是染色质的进一步组织,由多个核小体通过链粒体连接而成。
一个染色单体通常由10至100个核小体组成,并在细胞分裂时可进一步压缩成染色体。
4. 染色体:染色体是染色质的最高级组织形态,在有丝分裂时具有最高的可见度。
每个染色体由两条同源染色单体连接而成,它们在中心处通过着丝粒相连。
二、染色质的功能染色质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基因组稳定性维护、基因表达和遗传信息传递。
1. 基因组稳定性维护: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对于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染色质能够通过紧密排列、包装和压缩DNA,保护其免受损伤、断裂和丢失。
此外,染色质还参与DNA修复和DNA复制的调节,确保基因组的准确复制和传递。
2. 基因表达:染色质在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染色质的组织和压缩程度可以影响基因的可及性和转录效率。
在开放染色质中,DNA更易于与转录因子结合,从而促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相反,在紧密压缩的染色质中,DNA难以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导致基因的沉默。
3. 遗传信息传递:染色质在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必须精确地复制和分离,确保基因组的准确传递给子代细胞。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区别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区别(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
它们在核内的螺旋程度不一,螺旋紧密的部分,染色较深,有的螺旋松疏染色较浅,染色质在光镜下呈现颗粒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形成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的形状。
不同生物的染色体(习惯不称染色质)数目、形态不同,具有种的特异性,而且比较恒定。
(2)每个染色体一般具有两个臂或一个臂,两臂之间有着丝点(是纺缍丝附着的地方)。
细胞分裂间期由于染色体(习惯不称染色质)复制形成由一个共同着丝点连在一起的两个染色单体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这时的染色体仍为一条染色体。
当细胞进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各有了自己的着丝点,这时就不再是染色单体而叫染色体了,随之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
①染色体的组成:一个染色体一般呈棍棒状(如图),包含一个着丝点(c)和两个臂(a、b)。
着丝点是纺锤丝附着的地方,少数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端。
一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
因此,对染色体计数时就是看着丝点的数目。
②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形态有两种,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转化。
下图中,A是通常所说的一个染色体。
B是经过复制的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完全相同的,其含有的物质也与A完全相同。
B的着丝点分裂后,就变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称之为姐妹染色体。
也就是说,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之前,染色体的个数不变,但包含有染色单体,也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染色单体。
③A的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而B的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个染色单体上。
随着着丝点分裂,B形成了C中的2个染色体,因而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④要计算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有染色单体时,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第二章染色质和染色体总结
4.随体:从次缢痕到短臂末端有一种圆形或略呈长形的
染色体节段。可作为鉴定标志之一。
5.端粒(telomere):末端特化的着色较深部位。 由端粒DNA和端粒结合蛋白(TBP)组成。富含G 的高度重复的短序列组成,末端形成t环。
1978年Blackburn E.B.在研究四膜虫的rDNA 时发现染色体末端有6nt的串联重复:5`— G4T2—3`,重复几十次, 总长度为:370-520bp, Cn(A/T)m, n>1,m1~4 单链长14-16nt
(三)非组蛋白(non-histone)
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特性:
• 带负电,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属酸性蛋白。
种类多达数百种,含量少
主要为结构蛋白和酶类
具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 整个细胞周期都合成,组蛋白只在S期合成。
(三)非组蛋白(non-histone)
1.
功能:
参与染色体的构建:帮助染色质纤维的 进一步折叠、盘曲 启动基因的复制 基因表达调节、基因产物转运、核内信 息传递,细胞周期中核亚微结构的变化
2. 3.
p39,表2-1
(四)RNA和酶
含量极少,与同源DNA高度杂交 调节基因表达 染色质是多种酶的底物
三、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功能
是遗传信息贮存、传递及表达(蛋白质) 的物质基础 (一)染色质在遗传中的作用 1、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 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 纺锤体呈现典型的纺锤样。 • 位于染色体两侧的动粒微管长度相等, 作用力均衡。
赤道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区别
(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
它们在核内的螺旋程度不一,螺旋紧密的部分,染色较深,有的螺旋松疏染色较浅,染色质在光镜下呈现颗粒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形成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的形状。
不同生物的染色体(习惯不称染色质)数目、形态不同,具有种的特异性,而且比较恒定。
(2)每个染色体一般具有两个臂或一个臂,两臂之间有着丝点(是纺缍丝附着的地方)。
细胞分裂间期由于染色体(习惯不称染色质)复制形成由一个共同着丝点连在一起的两个染色单体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这时的染色体仍为一条染色体。
当细胞进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各有了自己的着丝点,这时就不再是染色单体而叫染色体了,随之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
①染色体的组成:一个染色体一般呈棍棒状(如图),包含一个着丝点(c)和两个臂(a、b)。
着丝点是纺锤丝附着的地方,少数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端。
一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
因此,对染色体计数时就是看着丝点的数目。
②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形态有两种,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转化。
下图中,A是通常所说的一个染色体。
B是经过复制的
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完全相同的,其含有的物质也与A完全相同。
B的着丝点分裂后,就变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称之为姐妹染色体。
也就是说,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之前,染色体的个数不变,但包含有染色单体,也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染色单体。
③A的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而B的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个染色单体上。
随着着丝点分裂,B形成了C中的2个染色体,因而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④要计算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有染色单体时,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