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素材课本电子版 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_一年级下册_电子书
(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4)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
复习
假日小队
苏教版数学_一年级下册_电子书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1)加、减计算分别教学,交叉安排。 (2)每一段都按照由易到难、由特殊到 一般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
24+6→24+9 34+16→65+28 30-8→33-8 50-26→43-27
苏教版数学_一年级下册_电子书
③ 估计物品的数量。
P.45
苏教版数学_一年级下册_电子书
第四单元 加法和减法(一)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不 退位)的口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 笔算。
苏教版数学_一年级下册_电子书
分六段安排: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2)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3)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4)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6)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复习
(2)关于用日常用 语表示两数相差状 况的教学。
① 在具体情境中体 会词语的含义;
② 不要在数量上予 以界定;
③ 尊重学生的词语 选择。
苏教版数学P._3一9 年级下册_电子书
6.重视数感的培养。
(1)联系现实生活认数、 读数。
P.26
P.30
P.36
P.42
苏教版数学_一年级下册_电子书
P.45
“空间与图形”领域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领域
用作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简单的统计表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苏教版数学_一年级下册_电子书ppt课件
.
26
2.借助直观认识计数单位和两位数的数值 (1)借助直观有什么好处?
.
27
(2)有哪些直观材料? 小棒
计数器
P.24 .
28
P.30
P.29
.
29
其他
P.25
P.31
.
30
(3)两个注意点: ① 几十九添一。
P.29
P.31
.
31
② 数的组成。
P.25 P.31
P.26
P.30
P.34
.
39
P.45
P.44
.
40
(2)初步认识 单数和双数, 练习五个五个 地数数。
P.41
P.42
P.30
.
41
(3)安排估计和猜数的内容。 ① 判断一个数接近哪个整十数。
P.37
P.41
P.42
.
42
② 组织猜数游戏。
P.26
P.43
.
43
③ 估计物品的数量。
P.45
.
44
第四单元 加法和减法(一)
P.58
.
57
④ 对于方程解法不提倡,出现后予以引导。 ⑤ 开始写单位,提倡口头作答。
.
52
P.58 P.51
P.54
P.60
P.57
. P.65
53
3.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难度。
(1)逆叙的求和、求差问题。
P.55 P.49
.
54
教学时注意五点: ① 仔细审题。
P.49
P.5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5
② 联系情境列式计算,再反思算法,研 究数量关系。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37页 0165页 0206页 0232页
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 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小小商店 七 期末复习
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 认识图形(二)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五 元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六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我们认识的数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ppt完整版可编辑全文
一共有11个蘑菇。
(1) 有6个, 有多少个? 11 - 6 = 5 (个)
(2) 有5个, 有多少个? 11 - 5 = 6 (个)
和同学说说你 是怎样计算的。
21.看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14 - 8 = 6 14 - 6 = 8
12 - 9 = 3 12 - 3 = 9
2. 12 -7 = 5 12 -5 = 7
70 + 8 = 78 8 + 70 = 78 78 - 70 = 8 78 - 8 = 70
3. 70 + 2 = 72
56 - 6 = 50
74 - 70 = 4 7 + 30 = 37
60 + 8 =68 84 - 80 =4
4. 加 数 加 数
和
30
9
39
40
7
47
8
50
58
被减数 减 数
17 - 9 = 8 18 - 9 = 9 19 - 9 =10
十几减8、7
拿走8 把,还剩多少把? 15 - 8 = (把)
15 - 8 = 7 (把) 用小棒摆一摆,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5-5 = 10 10-3 = 7
10-8 = 2 2+5=7
8 +(7)= 15 15-8 = 7
你喜欢哪种 方法?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先横着选几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行数,再竖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着选几列数,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
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
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
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