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以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以 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 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思考:北魏在实行均田制之后,为何要实行 “三长制”?“三长制”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作 用?
“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 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使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 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 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与文化 相比,鲜卑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 “每有骑战,驱夏 人为肉篱”。
民族矛盾激化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 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 方。政府由于无力消灭豪强势力,被迫承认其合 法性,地方的赋税、徭役也由他们代管、征收。 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均田制与三长制 2、整顿吏治
俸禄制度:规定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筹集,三个月发放一次。各 级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也不得接受馈赠,违者严惩。
官吏任期:按照政绩的好坏来决定。对官吏三年一考核,以能 否劝课农桑、克己奉公、推荐贤才、惩治盗贼为主要考核内容。
思考:吏治的重要性是什么?孝文帝的吏治改革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
经济上: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需要; 政治上:平城地处偏僻,北魏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 军事上:摆脱柔然的威胁;便于南下灭齐,实现统一; 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迁都洛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孝文帝迁都,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 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穿裤褶服的南朝人
北魏书法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 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胜, 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人安可不重?
两晋
南北朝 东 北
魏齐
十北
东 汉


西 晋
六魏 国
西北 魏周


东 晋宋齐梁陈
一、北魏统一北方
1、鲜卑拓跋部的兴起
嘎仙洞的发现
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颠之东麓,天然 石洞,洞内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可容纳数千 人,是鲜卑族拓跋部发祥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曾派人来此祭祖,现在祝文仍镌刻于石壁之上。
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贵族 为了各自的利益,连年混战。各 族人民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加 快了各民族的交融。崛起于北方 的鲜卑族拓跋部,经过了一系列 的战争,统一了北方。北魏孝文 帝独具慧眼,进行改革,促进了 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融合。
第5 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与民族融合
东汉至隋朝的朝代发展线索示意图
三国
什么是均田制?北魏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什么?均田 制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须向政府缴纳租 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国家为了吸引劳动力重新回到土地上,以增加政府的 财政收入,也为了抑制豪强对土地的兼并而推行均田制。
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促 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 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经过整顿,北魏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加上赋役负 担减轻,使得农民可以安心从事生产,北方的农业生产得 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均田制与三长制 2、整顿吏治 3、迁都洛阳
孝文帝说: “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虽富 有四海,文轨未 一,此间用武之 地,非可文治, 移风易俗,信为 甚难。崤函帝宅 ,河洛(洛阳) 王里,因兹大举 (迁都),光宅 中原。”
北魏前期,地方官吏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 且没有俸禄。这就使得当时的吏治非常混乱,各级官员贪污 的现象相当严重。官员的贪污不仅影响北魏的财政收入,同 时也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吏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孝文帝是在何种背景下进行 改革的?他应该如何进行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均田制与三长制
——《资治通鉴》
孝文帝:凡属鲜卑族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政权 机构的设置、官吏的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 制。
孝文帝为何要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是便于骑马打 仗的紧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 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 一样。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
嘎 仙 洞 遗 址
汉魏以来,鲜卑族拓拔部逐来自百度文库南迁,过 着游牧生活。公元315年,鲜卑族拓拔部建 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



从公元316年 到439年的120 多年中,内迁 的少数民族和 汉族先后在黄 河流域建立了 16个国家,史 称十六国。
其中,鲜卑人建立的政权有:前燕(337-370)、后燕 (384-409)、西秦(385-431)、南凉(397-414)、南燕 (398-410)。
一、北魏统一北方
1、鲜卑拓跋部的兴起 2、北魏的建立及统一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后, 前秦的统治瓦解。 3 8 6年,拓拔部的 首领拓拔珪乘机复 国,改国号魏,后 来定都平城(今山 西大同),历史上 称之为北魏。
4 3 9年北魏统 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
一、北魏统一北方
1、鲜卑拓跋部的兴起 2、北魏的建立及统一北方 3、统一下的危机
宗主督护制影响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 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 同地区。可实际征税时,并不按这个征收。一是由于世家大 族隐瞒田地和人口;二是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 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
税收制度混乱,人民负担沉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均田制与三长制 2、整顿吏治 3、迁都洛阳 4、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穿汉服 姓汉姓 与汉族通婚 说汉话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长孙 穆 陆 贺 刘
胡服俑
汉服俑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帝曰:“夫名不正, 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 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 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