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渗氮技术及检验(课堂PPT)

合集下载

十三、钢铁零件渗氮(氮化)后的硬度及厚度检测方法: ----随着工业的

十三、钢铁零件渗氮(氮化)后的硬度及厚度检测方法: ----随着工业的

十三、钢铁零件渗氮(氮化)后的硬度及厚度检测方法:----随着工业的发展,渗氮处理被更多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对渗氮处理的检测要求也日益提高。

下面为您简单阐述钢铁零件渗氮处理后的硬度及厚度检测。

----渗氮(气体渗氮、离子渗氮、碳氮共渗、辉光离子氮化)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有效渗氮层深度,表面硬度和局部硬度。

某些零件还有渗氮层脆性等级评定要求,完成以上要求,都需显微维氏硬度检测进行测定。

----渗氮层从金相组织划分,包括从最外层化合物层(白亮层)到扩散层与基体组织明显分界处为止的深度。

显微维氏硬度检测,依据从工件表面测至与基体有明显界定硬度值处的垂直距离。

----渗氮层深度以字母DN表示。

渗氮层深度硬度检测方法:1、试样的准备a、试样应从渗氮零件上切取,如工件不能破坏,也可用与零件相同材料和相同处理工艺的小试样切取后检测。

b、试样切取时要注意,应垂直渗氮层表面取样(详见金相试样取样方法),取样后进行必要的磨抛处理,在磨抛过程中应注意冷却,不能使工件过热,边缘不要出现倒角等。

c、检查渗氮层脆性的试样,表面粗糙度要求>Ra0.25-0.63um,但不允许把表面化合物层磨掉。

2、检测a、根据国标规定,一般选用显微硬度计,检测力通常选用0.3--1KG,从试样表面测至比基体维氏硬度值高50HV 处的垂直距离为渗氮层厚度。

(通常采用梯式硬度测法,即从试样表面开始,每间隔一定距离打一点)b、基体硬度的取点与测定,一般在3倍左右渗氮层深度的距离处测得的硬度值(至少取3点,平均值)做为基体硬度值。

c、对于渗氮层硬度变化很平缓的钢种,(如碳钢、低碳合金钢制件),其渗氮层深度可以从试样表面沿垂直方向测至比基体维氏硬度高30HV处。

d、当渗氮层深度有的特别浅,有的则较深时,检测力可以在0.2KG范围内选择(并注明,如HV0.2)e、结果的表示,渗氮层深度用字母DN表示,深度以毫米计,取小数点后两位。

(如:0.35DN 300HV0.3,表示渗氮层厚度为0.35mm,界限硬度值为300HV,检测力为0.3KG)。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钢铁零件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具有硬度高、耐磨损、抗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钢铁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高温、高压等环境的影响,使得表面渗氮层深度变化,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性能。

因此,对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和金相组织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钢铁零件渗氮层的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渗氮层深度测定渗氮层深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氮渗入钢铁表面形成的一层具有一定深度的硬化层。

一般来说,渗氮层的深度越大,表面硬度就越高。

因此,准确测定渗氮层深度对于评估钢铁零件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显微镜,它可以通过放大样品的表面,观察样品的金相组织以及渗层的深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金相腐蚀去除渗氮层外的材料,然后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测定。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渗氮层的深度和金相组织的情况。

(2)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测定材料硬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间接地反映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性能。

在测定渗氮层深度时,通常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或者维氏硬度计进行测试。

通过硬度测试,可以确定渗氮层的硬度值,从而间接推断出渗氮层的深度。

2.金相组织检验金相组织检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的形貌和结构,以评定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对于钢铁零件而言,金相组织检验可以直观地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为进一步的工艺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1)金相显微镜观察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相组织检验的重要工具,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材料的晶粒结构、相界分布等情况,从而评定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金相组织检验时,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精细的金相腐蚀处理,然后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2)显微硬度测试显微硬度测试是测定材料微区域硬度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金相显微镜下通过测定微区域的硬度值,直接了解材料的硬度分布情况。

钢的渗氮技术及检验ppt精选课件

钢的渗氮技术及检验ppt精选课件
钢的淬透性和淬火工艺 氮化钢在氮化以前要进行调质处理,因此就必须考 虑钢的淬透性和其它淬火工艺性能。
➢ 铝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铝的存在并不增加钢中碳化物的 溶解温度;
➢ 铬、钼是增大钢的淬透性重要的元素; ➢ 钛、铌、钒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存在时,需要提高淬火温
度,使含钛、铌、钒的碳化物溶于奥氏体中,增大钢的淬 透性。 ➢ 要使氮化过程中扩散进入α相的氮原子能与钒、钼、铬、 铝等原子形成超细微的氮化物,对α相基体起有效的硬化 作用,那么,在调质处理淬火时,首先要使这些元素较多 地溶入奥氏体,淬火成马氏体时使这些元素被保留在马氏 体中。
• 离子氮化处理温度可从350℃开始,由于考虑到材质及其相关机械性质 的选用处理时间可由数分钟以致于长时间处理,本法与过去利用热分解 化学反应氮化的处理法不同,本法系利用高离子能之故,过去认为难处 理的不锈钢、钛、钴等材料也能简单的施以优秀的表面硬化处理。
完整编辑ppt
13
渗氮钢及预先热处理
氮化钢的特点
钢的渗氮技术及检验
2013年7月
完整编辑ppt
1
目录
• 渗氮基本原理 • 氮化方法 • 渗氮钢及预先热处理 • 渗氮工艺及实践 • 渗氮设备 • 渗氮件的品质检验 • 渗氮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 氮化常见问题分析
完整编辑ppt
2
渗氮基本原理
➢ 渗氮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 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 合金元素与氮的亲和力越大,所形成的氮化物越稳定 ,熔点、硬度也越高。
➢ 氮化物的稳定性按下列次序降低,即Ti、Al、V、Nb、 W、Mo、Cr、Mn、Fe的氮化物。
完整编辑ppt
6
氮化方法
• 氮化工艺方法

钢的氮化及碳氮共渗讲解

钢的氮化及碳氮共渗讲解

钢的氮化及碳氮共渗
钢的氮化(气体氮化)
概念:氮化是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

它是利用氨气在加热时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钢吸收后在其表面形成氮化层,同时向心部扩散。

氮化通常利用专门设备或井式渗碳炉来进行。

适用于各种高速传动精密齿轮、机床主轴(如镗杆、磨床主轴),高速柴油机曲轴、阀门等。

氮化工件工艺路线: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除应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

由于氮化层薄,并且较脆,因此要求有较高强度的心部组织,所以要先进行调质热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提高心部机械性能和氮化层质量。

钢在氮化后,不再需要进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大于HV850)及耐磨性。

氮化处理温度低,变形很小,它与渗碳、感应表面淬火相比,变形小得多钢的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作氰化。

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碳氮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是广。

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模具钢渗氮层金相分析 PPT

模具钢渗氮层金相分析 PPT

注:其中2点以上处于相同级 别时,才能定级,否则 ,需重 复测定1次。
模具钢渗氮工艺基础知识
5、显微硬度
①选取一个粗糙度较小的渗氮面,将 维氏硬度计设置力值为0.5kgf,保荷 时间为15s; ②每个试样打取三个硬度值,并做好 记录。
模具钢渗氮层的金相分析
模具钢渗氮工艺基础知识
模具钢渗氮层的金相分析
模具钢渗氮层的金相分析 38CrMoAl二段氮化工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具钢渗氮工艺基础知识
3)三段氮化:
三段氮化基于二段氮化,特点是提高第二 阶段的温度来进一步缩短氮化速度,达到 一定的氮化深度后再将温度降至相当于第 一阶段的温度或稍高的温度继续氮化,使 表层氮达到最佳浓度,而不致使表面硬度 过低。 缺点:工艺过程不太容易控制,尤其是在 硬度和变形量方面容易出现超差,所以在 生产应用上收到一定的限制。
模具钢渗氮工艺基础知识
2、渗氮层氮化物检验
将拍完渗氮层深度的样品放大至500×观察 其扩散层氮化物,参照渗氮层氮化物级别 图进行评定 。
模具钢渗氮层的金相分析
模具钢渗氮工艺基础知识
模具钢渗氮层的金相分析
3、白亮层检测
(是指渗氮工件表层的ξ相、ε相和γ’相或其中的一相或两相所组成的化合物层,故又称 为化合物层或化合层。因其不易为普通腐蚀剂所着色,在显微镜下呈白亮状态而得名。其 可以提高零件的抗蚀性,但具有一定的脆性,容易造成表面剥落。)
①将上一步样品放大至1000×, 上下白亮层各拍取一张照片; ②通过测量软件,每张照片各测 取三个白亮层厚度。
注:我们做模具钢渗氮层分析,不 一定有白亮层存在,如没有实验过 程中可省略这一步。
模具钢渗氮工艺基础知识
模具钢渗氮层的金相分析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钢铁零件的品质往往决定了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火,空冷,校直。 3)去应力处理:精车外圆及锥孔,粗刨键槽后进行(600~620)℃×(1
0~12)h去应力退火。
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2.渗氮前准备 (1)设备、工具、材料准备 1)检查、清理渗氮罐、加热炉及管道系统,使其达到气密性良好, 无泄漏并且畅通。 2)设备、电气、管道阀门及各种仪表工作正常。 3)停炉后首次开炉及每隔2~3炉应清理、烘干干燥箱或更新干燥剂。
的氮、氢混合气体占炉气总体积的百分比。
图14-8 氨分解率对38CrMoAlA 钢渗氮层硬度及深度的影响
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表14-1 不同渗氮温度下氨分解率的合适范围
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通常采用氨分解率测定计测定氨分解率,生产上常用的氨分解率 测定计如图14-9所示。
图14-9 氨分解率测定计 1—盛水器 2—进水阀 3—进气阀 4—排水、排气阀
进行的渗氮处理。
表14-3 抗蚀渗氮工艺规范
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三、加速渗氮的方法 渗氮工艺时间很长,为了缩短渗氮的时间,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加
速渗氮过程的方法,其中包括洁净渗氮、感应加热气体渗氮、超声 波渗氮等,目前有些已经投入生产,有些尚处于试验阶段。
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四、渗氮件性能特点 (1)渗氮层硬度、耐磨性及脆性 (2)疲劳强度 (3)热硬性
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图14-1 Fe-N相图
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二、纯铁渗氮层组织与性能 由Fe-N相图可知,当在低于共析温度590℃进行渗氮时,首先在表
面形成α相,当α相的氮浓度达到饱和时就转变为γ′相,当γ′相的氮浓 度达到饱和后就会形成ε相。
第十四章 钢 的 渗 氮
三、碳及合金元素对渗氮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碳的影响

不锈钢表面离子渗氮技术

不锈钢表面离子渗氮技术


渗氮后的不锈钢硬度和耐磨性均有显著提高。但是常规的离子渗氮容易 在不锈钢表面形成CrN而使基体出现贫铬,进而降低不锈钢的耐蚀性。所以, 尽管经离子渗氮处理后不锈钢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擦伤、抗胶合能力有 大幅度提高,但若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表层剥落、硬化层(渗氮层) 厚度不均 匀以及耐腐蚀性大幅下降等质量问题。
不锈钢表面离子渗 氮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不锈钢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面对当前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采用各种强 化措施来改善已开发不锈钢钢种的性能,进一步发挥各种不锈钢的优势,拓 展其应用范围,是一项迫切而意义深远的工作。表面改性处理是低成本而有 效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的重要方法。

由于不锈钢表面氧化膜的存在,使一般的气体渗氮很难进行。虽然表面 活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可以进行气体渗氮处理,但是工序复杂,不易控制,所 以人们逐渐采用了一些新的渗氮工艺技术。离子渗氮技术就是其中应用最广 的一种。常规离子渗氮是在 500~560℃温度下的N2和H2或NH3混合气氛中 进行的。由于离子渗氮能直接去除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并易于实现局部渗 氮和较容易控制氮势,在不锈钢表面强化方面显示出较大优越性。对一些马 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的结果表明,离子渗氮可有效地在不锈钢表面形成 一定厚度的渗氮层,而不需要进行去除氧化膜的预处理。

与渗氮相似,对不锈钢进行渗碳处理也可分为气体渗碳和离子渗碳两大 类型。传统气体渗碳温度很高,一般在800~1000℃,所以对不锈钢很少使 用,主要采用低温离子渗碳技术。低温离子渗碳处理通常在550℃以下进行, 所用气体为H2和CH4或C2H2的混合气体。/

为了避免高温下形成CrN,损害不锈钢固有的耐蚀性,必须发展低温处 理方法。上世纪80年代研发了等离子体低温渗氮研究,很好地解决了奥氏体 不锈钢经处理后耐蚀性降低的技术难题。该技术的关键是在低温下(350~ 450℃) 进行,以避免形成CrN而使基体贫铬后耐蚀性下降。

钢的渗碳和渗氮讲解

钢的渗碳和渗氮讲解

钢的渗碳和渗氮钢的渗碳---就是将低碳钢在富碳的介质中加热到高温(一般为900--950C),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以获得高碳的渗层组织。

随后经淬火和低温回火,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及疲劳抗力,而心部仍保持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渗碳钢的化学成分特点(1)渗碳钢的含碳量一般都在0.15--0.25%范围内,对于重载的渗碳体,可以提高到0.25--0.30%,以使心部在淬火及低温回火后仍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但含碳量不能太低,否则就不能保证一定的强度。

(2)合金元素在渗碳钢中的作用是提高淬透性,细化晶粒,强化固溶体,影响渗层中的含碳量、渗层厚度及组织。

在渗碳钢中通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锰、铬、镍、钼、钨、钒、硼等。

常用渗碳钢可以分碳素渗碳钢和合金渗碳钢两大类。

(1)碳素渗碳钢中,用得最多的是15和20钢,它们经渗碳和热处理后表面硬度可达56--62HRC。

但由于淬透性较低,只适用于心部强度要求不高、受力小、承受磨损的小型零件,如轴套、链条等。

(2)低合金渗碳钢如20Cr、20Cr2MnVB、20Mn2TiB等,其渗透性和心部强度均较碳素渗碳钢高,可用于制造一般机械中的较为重要的渗碳件,如汽车、拖拉机中的齿轮、活塞销等。

(3)中合金渗碳钢如20Cr2Ni4、18Cr2N4W、15Si3MoWV等,由于具有很高的淬透性和较高的强度及韧性,主要用以制造截面较大、承载较重、受力复杂的零件,如航空发动机的齿轮、轴等。

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渗碳温度为900--950C,表面层w(碳)为0.8--1.2%,层深为0.5--2.0mm。

渗碳后的热处理---渗碳工件实际上应看作是由一种表面与中心含量相差悬殊码复合材料。

渗碳只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含碳量,而其表面以及心部的最终强化则必须经过适当的热处理才能实现。

渗碳后的工件均需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在表面形成高碳马氏体或高碳马氏体和细粒状碳化物组织。

钢的表面热处理:钢的气体渗氮

钢的表面热处理:钢的气体渗氮

第三章钢的热处理
第4节钢的表面热处理
第3讲表面化学热处理/钢的气体渗氮
钢的气体渗氮
渗氮方法:气体渗氮、液体渗氮、离子渗氮、低温氮碳共渗
渗氮是一种以氮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形成一层以氮化物为主的渗层的化学热处理方法
渗氮有三个基本过程
(1)活性氮原子的产生
以气体渗氮为例
氮源:氨气
2NH3 3H2+2[N]
(2) 氮原子在钢件表面的吸收
(3) 氮原子在钢件表层的扩散
气体渗氮处理工艺的特点
•渗氮工艺温度(500 ~ 650℃),比渗碳
低,工件变形小
•渗层薄(0.15~0.75mm)
•使用专用合金钢
38CrMoAlA
35CrMo
18CrNiW
•工艺简单
•渗氮时间长
渗氮钢件的性能特点
(1)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比渗碳的效
果还好
(2)疲劳强度高(原因:渗氮后表层体积
增大,产生了压应力)
(3)耐蚀性及热硬性优良(在600~650℃
温度下仍保持较高硬度)
渗氮强化原理
渗氮用钢通常含有铝、铬、钼、钒、钛等
35CrMo18CrNiW
与氮形成各种氮化物
Al、Cr、Mo、V等与N形成氮化物
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硬度很高、热稳定性好
碳氮共渗
同时向钢的表层渗入碳和氮原子的工艺
C-N共渗后零部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疲
劳强度、抗压强度,并兼有一定的耐蚀性
特殊热处理工艺
真空热处理
可控气氛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共30张PPT)

钢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共30张PPT)
渗碳气氛 木炭+碳酸钠
气电氛极::氨工气件、气-氮阴气极氛和容氢:器氨气-阳混极气合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
渗碳材料 0、1-0、25%C 碳钢或低合金钢
压力:133-1333Pa 影响因素:温度、时间、合金元素、原始组织。
功率 30-400kW
1大气压=101300Pa
电压:—500V 4、相变特点:扩散型相变
将加钢热铁 温零度件浸93入0 几℃待±镀1种金0 ℃属元盐溶素液中渗并入接负零电极件,加表一定层直,流电以压使改零件变表面其形表成一面层所化需金学属的成镀分层。、组织和性能
工艺。 1、上B 550-350 ℃
无扩散、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变温形成、高速长大、转变不完全性。
分类 渗碳 第四节 钢的退火与正火
2.固体渗碳
设备 箱式电阻炉
渗碳气氛 木炭+碳酸钠
加热温度 930 ℃±10 ℃
加热时间 3-7h
渗层深度
表面碳浓度: 0.85-1.05%
渗后不能直接淬火
适合小件和单件
3真空渗碳 比气体渗碳节约时间2/3. 4.渗碳后热处理 预冷直接淬火
缓冷一次淬火
缓冷二次淬火
二.钢的渗氮
目的:提高硬度\耐磨性\疲劳性能\抗咬合性 渗氮用钢38CrMoAl 渗氮方法:气体\离子
四、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A建立 金相法 热分析法 膨胀法 B分析 C影响 碳、合金元素、加热温度、保温时间
2、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第四节 钢的退火与正火
一、退火 (炉冷)
1、完全退火
2、球化退火
3、等温退火
4、均匀化退火
5、去应力退火
二、正火
AC3+30-50℃ 空冷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是现代工程材料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化学热处理全套PPT

化学热处理全套PPT
(2)化学热处理的种类:渗碳和渗氮。
三、渗碳工艺
定义 将低碳钢放入高碳介质中,在900~950℃加热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以
获得高碳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渗碳的主要目的
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同时保持心部的良好韧性。
渗碳用钢 渗碳钢含碳量一般为0.1%~0.3%,常用的渗碳钢有20、20Cr、20CrMnTi、
渗碳层表面的含碳量以0.85%~1.05%为最好
含碳量过低
表面耐磨性差,疲劳抗力小
含碳量过高
渗层变脆,易剥落
渗碳层的厚度应根据工件的工作条件及具体尺寸来确定
渗层太薄
引起表层疲劳剥落
渗层太厚
耐冲击载荷的能力降低
渗碳件的技术要求
表面含碳量 表面硬度
0.85~1.05%
回火后为58~64HRC
四、氮化工艺
(二)特点
(1)通过改变表面成分,使工件表层组织与性能皆发生变化。 (2)有效地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抗疲劳性能,其工序地位均属于最终热处理。
二、基本过程
化学介质的分 解
释放
待渗元素的 活性原子
控制扩散层深度
钢件表面吸收和溶 解
控制保 温时间
原子向内部扩散
注:(1)上述三个过程同时发生并相互制约。加热温度越高,整个过程越快,渗层 越深。但过高会使奥氏体晶粒粗化,使钢的性能变差。
(二)
例如45钢(轴类),正火后力学性能为:250 HBS, σs =320 MPa, σb=750 MPa,δ =18%,αk=70 J/cm2,经淬火+高温回火后, 250 HBS,σs =450 MPa, σb=800 MPa,δ =23%,αk=100 J/cm2

第三章表面课件课件氮化

第三章表面课件课件氮化

第三章 钢的氮化钢的氮化是仅次于渗碳的重要的化学热处理之一。

本章首先介绍涉及钢的氮化的有关基本知识,然后讨论氮化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为制定合金钢的强化氮化工艺打好基础。

此外,本章还对诸如辉光粒子氮化合氮化钢件的质量检验等作了介绍。

§3-1. 氮化基本知识本节介绍了Fe-N 二元系相图,进而讨论了纯铁和碳钢的氮化层组织与性能,说明了纯铁和碳钢不能进行强化氮化的原因后,研究了合金钢的氮化层的强化机理。

一. Fe-N 状态图。

铁氮状态图示研究氮化层组织、相结构及氮浓度沿渗氮层分布的重要依据。

图3-1为铁氮系状态图。

从该图上可知:铁与氮可以形成五种相。

分别介绍如下:1. a 相。

为氮在a -Fe 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格。

在590˚C 时氮在其中的最大固溶度约为0.1%,室温下仅含氮0.0004%。

其晶格常数受含氮量的影响在2.8664-2.877Ǻ范围内。

含氮的亦称含氮铁素体,它具有逆磁性。

1. γ相。

是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式含氮固溶体,也称含氮奥氏体。

氮原子无序地分布于八面体间隙内。

γ相在共析温度以上存在,共析点含氮量为2.35%。

在650˚C 时氮的最大固溶度为2.8%。

在温度为590˚C 时,γ相发生共析转变:5902.35%0.11% 5.6%'oC γγ−−−→∂+←−−− 当过冷度大时,γ相会发生马氏体转变,得到含氮马氏体,称为a'相。

a'相回火后得到亚稳定的a''相(相当于氮化物Fe 16N 2),随后才转变成稳定结构的氮化物Fe 4N (即γ'相)。

3. γ'相。

它是一种以氮化物Fe 4N 为基的固溶体。

在590˚C 时含氮量为5.3-5.75%。

γ'相仅存在于5650±˚C 以下,高于此温度后即发生分解而成为ε相。

4.ε相。

它是以氮化物Fe 2-3N 为基的固溶体,存在于含氮4.55-11.0%的很宽的成分范围。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最新国标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最新国标

钢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钢制零件渗氮及氮碳共渗渗层深度的测定方法和渗氮金相组织的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气体渗氮、离子渗氮、氮碳共渗处理后的渗氮硬化层深度和化合物层厚度的测定,以及渗氮层脆性、疏松、脉状氮化物和渗氮前组织的检验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4340.2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 7232 金属热处理术语GB/T 18449.1 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18449.2 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3 术语和定义GB/T 72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渗氮硬化层深度nitriding hardness depth (NHD)从渗氮层表面至比心部高出50 HV硬度界限处的垂直距离。

注:心部硬度是3个以上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按四舍五入取10 HV的整数。

化合物层厚度compound layer thickness (CLT)化学热处理时渗入元素与基体中金属元素形成的表面化合物层厚度。

原始组织prior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original structure钢件在渗氮处理前的显微组织。

渗氮层脆性brittleness of nitrided layer在一定的试验力作用下,渗氮件表面维氏硬度压痕边角碎裂的程度。

渗氮层疏松porosity of nitrided layer渗氮件表面化合物内微孔的密集程度。

脉状氮化物nervation and wave like nitride渗氮件扩散层中与表面平行走向的脉浪状氮化物。

金属的渗氮

金属的渗氮

5.3 金属的渗氮向金属表面渗入氮元素的工艺称为渗氮,通常也称为氮化。

钢渗氮可以获得比渗碳更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渗氮后的表面硬度可以高达HV950—1200(相当于HRC65~72),而且到600℃仍可维持相当高的硬度。

渗氮还可获得比渗碳更高的弯曲疲劳强度.此外,由于渗氮温度较低(500一570℃之间),故变形很小.渗氮也可以提高工件的抗腐蚀性能.但是渗氮工艺过程较长,渗层也较薄,不能承受太大的接触应力。

目前除了钢以外,其它如钛、钼等难熔金属及其合金也广泛地采用渗氮.一、钢的渗氮原理(请观看视频演示)1.铁—氮状态图铁氮状态图是研究钢的渗氮的基础。

Fe-N系中可以形成如下五种相:α相——氮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氮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度为0.1%(在590℃)。

γ相——氮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存在于共析温度590℃以上。

共析点的氮含量为2.35%(重量)。

γ’相——可变成分的间隙相化合物。

其晶体结构为氮原子有序地分布于由铁原子组成的面心立方晶格的间隙位置上.氮的含量为5.7、6.1%(重量)之间.当含氮量为5.9%时化合物结构为Fe4N.因此,它是以Fe4N为基的固溶体。

γ’相在680℃以上发生分解并溶解于§相中。

§相——含氮量很宽的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为在由铁原子组成的密集六方晶格的间隙位置上分布着氮原子。

在一般渗氮温度下,§相的含氮量大致在8.25—11.0%范围内变化。

因此它是以Fe3N为基的固溶体。

∑相——为斜方晶格的间隙化合物,氮原子有序地分布于它的间隙位置。

也可认为是§相的扭曲变体(为六方晶格),含氮在11.0—11.35%范围,分子式为Fe2N。

其稳定温度为450℃以下,超过450℃则分解。

在Fe-N系中,有两个共析转变温度,即650℃,§→α+γ’,及590℃,γ→α+γ’。

其中γ相即为含氮奥氏体。

当其从高于590℃的温度迅速冷却时将发生马氏体转变,其转变机构和含碳奥氏体的马氏体转变一样.含氮马氏体α’是氮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具有体心正方晶格,与含碳马氏体类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软氮化:软氮化实质上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钢 的氮原子渗及的同时,还有少量的碳原子渗入,其处理结 果与前述一般气体氮相比,渗层硬度较低,脆性较小,故 称为软氮化。
• 软氮化方法分为气体软氮化和液体软氮化两大类。 7
氮化工艺方法
• 软氮化
– 常用的共渗介质有尿素、甲酰胺和三乙醇胺,它们在软氮化温度 下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活性碳、氮原子。活性碳、氮原子被工 件表面吸收,通过扩散渗入工件表层,从而获得以氮为主的碳氮 共渗层。气体软氮化温度常用560-570℃,因该温度下氮化层硬 度值最高。氮化时间常为2-3小时,因为超过2.5小时,随时间延 长,氮化层深度增加很慢。
➢ 钢的渗氮通常在480~580℃进行,抗蚀渗氮或 含钛2%以上的钢种的渗氮温度一般也不超过 650℃.渗氮层表面硬度高而且表面处于压应力 状态,能显著提高钢的耐磨性与疲劳强度,改 善耐蚀性和抗擦伤性能。500℃以下长时间加 热,渗氮层硬度可基本保持不变。
➢ 渗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钢铁制件的表面硬度 ,耐磨性,疲劳性能及抗腐蚀性能。
– 软氮化层组织和软氮化特点:钢经软氮化后,表面最外层可获得 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白亮层,它是由ε相、γ`相和含氮的渗碳体 Fe3(C,N)所组成,次层为0.3-0.4毫米的扩散层,它主要是 由γ`相和ε相组成。
– 软氮化具有以下特点:(1)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 (2)不受钢种限制,碳钢、低合金钢、工模具钢、不锈钢、铸铁 及铁基粉未冶金材料均可进行软氮化处理。工件经软氮化后的表 面硬度与氮化工艺及材料有关。(3)能显著地提高工件的疲劳 极限、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干摩擦条件下还具有抗擦伤和抗咬 合等性能。
• 对于结构零件通常选用的钢种为含铬、钼、钛、铝等合金元素的专用钢, 也有在其它钢种上进行渗氮的,例如不锈钢、模具钢等。
• 渗氮处理的温度通常在480~540℃范围(既要保持工件的心部的调质硬 度又要使渗氮层的硬度达到要求值),处理的时间按照要求深度不同,一 般为15~70小时,甚至更长。
• 渗氮的着眼点是希望获得较深厚度(0.1~0.65mm,也有要求更深一些的) 具有高硬度的呈弥散状的合金氮化物层(即扩散层),对于出现外表层的 化合物层(白亮层)则希望尽可能的浅簿,甚至希望没有。体渗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 流动的氨气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 解产生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 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 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
➢ 如果在渗氮过程中同时渗入碳以促进氮的扩散, 则称为氮碳共渗。
➢ 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氮化层的组织习惯上都说成由白亮层、α+γ′、 α这三层组成。
Fe-N状态图中的相
5
氮化原理
合金钢中氮化层的形成,氮不仅与铁发生作用, 而且与合金元素也发生作用。
➢ 如果在590℃以下进行氮化,氮首先溶入α-Fe中形成α 相。
➢ 当氮达到α-Fe的饱和浓度后,便与氮化物形成元素发 生作用,按照氮与合金元素亲和力的强弱,依次形成 氮化物。例如38CrMoAlA,先形成极为弥散的氮化铝 ,然后形成氮化钼,最后形成氮化铬。
0率.0视2~流0量.2的m大/m小,与其温性度质的极高硬低H而v 1有00所0改~变12,00流,量又愈极大脆则,分NH解3度之愈分低解
,流量愈小则分解率愈高,温度愈高分解率愈高,温度愈低分解率
亦愈低,NH3气在570℃时经热分解如下:

NH3 →〔N〕Fe + 3/2 H2
• 经 渗氮分,解一出般来缺的点N,为随硬而化扩层散薄进而入氮钢化的处表理面时形间成长。。相的Fe2 - 3N气体
➢ 合金元素与氮的亲和力越大,所形成的氮化物越稳定 ,熔点、硬度也越高。
➢ 氮化物的稳定性按下列次序降低,即Ti、Al、V、Nb、 W、Mo、Cr、Mn、Fe的氮化物。
6
氮化方法
• 氮化工艺方法
– 硬氮化:学名‘渗氮’,也有人称为常规氮化。渗入钢表 面的是单一的‘氮’元素,在方法上有气体法和离子法等。
4
氮化原理
零件经过氮化以后,它的表层组织由于氮的渗 入而发生了变化。由铁氮系状态图中可知,其 形成五种相,即α相、γ相、γ′相、ε相和ζ相。
➢ α相是氮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α相在缓慢冷却 过程中将析出γ′相。
➢ γ相是氮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即含氮奥氏体。 缓冷时γ相发生共析反应,生成共析组织(α+γ′)。
8
氮化方法
• 渗氮方法:
– 气体渗氮 – 液体渗氮 – 固体渗氮 – 离子渗氮。
9
氮化方法
10
气体氮化
• 气体氮化系于1923年由德国AFry 所发表,将工件置于炉内,利
NN钢HH的33气 气表直分面接解产输为生进原耐子5磨0状0、~态耐5的腐50(蚀℃N之的)化氮气合化与物炉(层内H为,)主保气要持而目2进0的~行,渗10其氮0小厚处时度理,约,使为在使
➢ γ′相是有序面心立点阵的间隙相,存在于680℃以 下。γ′相有较高的硬度(HV550)和韧性。
➢ ε相是含氮范围很宽的间隙相化合物,室温时含氮 量为8.1-11.1%,成分近似于Fe2-3N。随着温度的 降低,ε相中不断析出γ′相。
➢ ζ相是以密排六方点阵为化合物Fe2N为基的间隙固 溶体,含氮在11.1-11.35%范围内,性脆、耐腐蚀。
• 气 化之体钢氮种化,因分如含解有NHA3l进,行Cr渗,氮Mo效等率氮低化,元故素一,般否均则固氮定化选几用无适法用进于行氮, 一般使用强韧化处理又称调质,因Al,Cr,Mo等皆为提高变态点温 度之元素,故淬火温度高,回火温度亦较普通之构造用合金钢高, 此乃在氮化温度长时间加热之间,发生回火脆性,故预先施以调质 强 研磨韧,化而处且理时。间NH长3气不体经氮济化,,用因于为塑时胶间射长出表形面机粗的糙送,料硬管而及较螺脆旋不杆易的 氮化。
钢的渗氮技术及检验
2013年7月
1
目录
• 渗氮基本原理 • 氮化方法 • 渗氮钢及预先热处理 • 渗氮工艺及实践 • 渗氮设备 • 渗氮件的品质检验 • 渗氮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 氮化常见问题分析
2
渗氮基本原理
➢ 渗氮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 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