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简介
2020年第5批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清单【模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学
38
********
基于多场协同的煮糖设备全局协调设计优化方法研究
**大学
39
********
一种凝汽器循环入水口的过滤装置
广西投资集团北海发电有限公司
40
********
点检信息管理系统V1.0
广西投资集团北海发电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6
********
一种风挡玻璃涂胶系统的上料机构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7
********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模态优化方法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8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支架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9
********
知识学习(Learn knowledge)平台V1.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3
********
一种多轴自动焊接装置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4
********
一种高柔性焊接拼台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5
********
一种滑撬精确定位装置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6
********
一种模块化定位夹具及定位夹具组件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
********
一种汽车门铰链整体式安装工具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
********
一种汽车尾门安装定位装置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的公告
根据广西科技厅的通知,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开始接受申报。
本次项目旨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地帮助广西科技工作者了解并参与到本次成果登记项目中,特发布本公告,具体内容如下:一、申报范围1. 本次成果登记项目主要面向广西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对于在科技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进行登记。
2. 科技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成果、技术成果、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各类成果。
二、申报要求1. 申报单位需认真填写《广西科技成果登记申报表》,详细描述科技成果的基本情况、技术特点、应用前景等内容,并附上必要的证明材料和附件。
2. 申报材料真实合法,不得有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
三、申报流程1. 申报单位下载并填写《广西科技成果登记申报表》,并将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交至指定办公地点。
2. 经审核合格的申报材料将会得到成果登记编号,并公示一段时间。
3. 公示期结束后,确定并公布最终登记的科技成果,并颁发成果登记证书。
四、奖励政策1. 获得成果登记的科技成果将获得一定的奖励,奖励金额将根据成果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评定。
2. 对成果登记单位和完成人,将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五、通联方式有关成果登记项目的申报材料、流程、奖励政策等详细信息,可登入广西科技厅冠方全球信息站xxx查询,也可致电交流。
六、其他事项1. 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以广西科技厅名义发布、传播相关成果登记项目的信息,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 欢迎各类单位和人员踊跃参与成果登记项目,共同推动广西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繁荣。
以上就是本次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的公告内容,希望各相关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广西科技事业的发展。
针对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的公告,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成果登记对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意义。
关于2017年5月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的公告
关于2017年5月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的公告
根据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实施细则(修订)》(桂科成字〔2015〕72号)的规定,按照推荐在先的原则,现将2017年5月设区市科技局、区直中直有关部门推荐的“一种木薯饼及其制作方法”等520项科技成果登记项目予以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
自公布之日起30日之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成果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等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自治区科技厅成果处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
提出异议的个人或者单位应当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以匿名方式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异议期满后,无异议或异议已解决的科技成果,其完成单位、完成人凭原受理通知书可到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办理《广西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的领取手续。
联系人及电话: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XXX XXXX
通讯地址:XX
邮政编码:XX
自治区科技厅成果处XX XXX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XX年XX月XX日。
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简介
附件2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简介畜禽健康养殖及疫病快速检测诊断技术平台建设登记号:201713326分类号:S;Q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兴业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博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陆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灵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灵山县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要完成人员:庞耀珊、黄和明、龙罡、汪艳华、何国青、劳永任、唐海亮、覃军、周锐、刘加镇、劳志林、张伟、梁廷文、赖春英、何春慧、庞寿容、邓朝鸿、范晴、滕有登、邓显文、张艳芳、宋诗川、张民秀、王盛、覃敏、尤愉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登记日期:2017年11月2日一、项目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2014年自治区科技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畜禽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重大专项)”,合同编号:桂科重14121003-5。
广西是畜禽养殖大省,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疫病风险高,是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业务部门,维护着当地畜禽养殖健康安全。
但由于条件限制,目前这些单位无论是在实验条件还是人员技术水平上都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是畜牧业中的短板。
如何加大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力度,及时应对各种动物疫病,一直是各级政府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项目从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和人员实验技术能力培训两个关键要素入手,通过在广西4个科技示范县建设动物疫病检测诊断技术平台,系统地提高这些县级单位的检测诊断技术水平和条件能力,同时为科研成果转化搭建应用平台,实现高端实验技术前移至最需要的养殖一线。
既解决了我区兽医行业科研成果转化难题,又破解了基层兽医部门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的瓶颈,使大量积压的先进科研成果成了基层临床强有力的技术工具,进一步加强了春秋两防及日常疫病防控技术能力。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通过实验条件建设和技术培训,整合现有资源,在县级兽医业务单位建立一个畜禽健康养殖与动物疫病快速检测诊断技术平台,并集成一批先进实用的兽医新技术在平台上进行应用示范,以推动基层兽医部门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面的科技进步,为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后盾。
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书写
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书写
摘要:
一、广西科技奖简介
二、广西科技奖成果的具体内容
三、广西科技奖成果的创新点和价值
四、广西科技奖成果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五、广西科技奖成果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广西科技奖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旨在表彰和奖励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该奖项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科学技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广西科技奖的成果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等。
这些成果都是各领域内的顶尖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比如,某项关于水稻病害防治的研究成果,通过多年的实地研究和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科技奖的成果都具有明显的创新点和价值。
它们或是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或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科研人员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
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不仅提升了广西科技水平,也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广西科技奖的成果在实际应用和推广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比如,某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果,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动力系统,使得新能源
汽车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科技奖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广西的科技水平,也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它们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1. 引言广西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为了促进其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广西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建立了一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以鼓励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本文将就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该主题。
2.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定义和重要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指将科技研发的成果转化为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创新项目。
广西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认定标准来评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质量和潜力。
3.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技术创新程度:评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涉及的技术与知识的创新程度,包括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性等。
- 经济效益:评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力等。
- 社会效益:评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社会影响等。
- 可行性评估:评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
- 战略对接:评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广西经济发展战略的契合度,包括政策支持、区域协同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明确的认定标准,可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认定标准的设置也有助于选拔和培育具有潜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广西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动力。
5. 总结和回顾通过对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的全面评估,我们了解到该认定标准涵盖了技术创新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行性评估和战略对接等多个方面。
这些评估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潜力,促进广西经济的创新发展。
我从中也获得了对广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科技成果登记表-广西大学科技处
广西科技成果登记材料卷内目录项目名称:成果登记号:广西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成果名称:第一完成单位:(盖章)研究起始日期:□□□□年□□月研究终止日期:□□□□年□□月推荐单位:(盖章)批准登记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批准登记号:桂科成登字□□□□□□□□□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制二○一三年广西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填写内容要求:①课题来源与背景;②研究目的与意义;③主要论点与论据;④创见与创新;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⑥历年获奖情况;⑦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请不要填写商业秘密内容。
成果完成人员名单说明:按贡献大小排序填写(如表格空间不够,可另附纸)。
其中:职称:按所获技术职称分别填写。
如完成人具有院士资格,加填院士,并写明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工程院院士。
文化程度: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其他分别填写。
是否留学归国:按“是”、“否”填写。
工作单位:按本成果研发期间完成人所属的工作单位填写。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根据完成人在成果研发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做出的主要贡献填写,不超过100字。
评价委员会名单说明:指在以鉴定、验收、评估等形式对本成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发挥咨询、评价作用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
其中:评价委员会职务:按在评价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择一填写。
工作单位:指本成果评价期间专家所在工作单位。
所学专业:指专家个人获得最高学历学习期间的专业。
从事专业:指专家在现工作单位从事的专业。
职称:按专家所获技术职称分别填写。
如评价专家具有院士资格,加填院士,并写明是中科院院士还是工程院院士。
一、登记目的及要求(一)登记目的通过科技成果登记,对科技成果进行认定、统计工作,掌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技开发状况,避免重复立项,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科技宏观管理服务。
(二)登记原则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或行业管理原则向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不得重复申请。
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书写
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书写(实用版)目录一、广西科技奖简介二、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的书写要求三、具体成果简介案例分析正文【广西科技奖简介】广西科技奖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用于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该奖项旨在推动广西科技创新,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广西科技奖分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个类别,每年评审一次。
【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的书写要求】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的书写要求如下:1.成果简介应简洁明了,突出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2.成果简介应包括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获奖等级、获奖年份等基本信息。
3.成果简介应重点介绍成果的背景、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4.成果简介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便于非专业人士理解。
【具体成果简介案例分析】以“广西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荣获 2019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简介如下:项目名称:广西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等完成人:张三、李四等获奖等级:二等奖获奖年份:2019项目简介:广西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广西稻米生产现状,开展了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工作。
项目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1.成功选育出优质稻米新品种 10 个,其中多个品种在广西稻米品质鉴评中名列前茅。
2.研究建立了一套广西优质稻米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包括精确定量栽培、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
3.在广西多个市县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应用面积达到 100 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广西科技奖成果简介的书写要求是简洁明了、突出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广西科技成果登记项目简介畜禽健康养殖及疫病快速检测诊断技术平台建设登记号:201713326分类号:S;Q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兴业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博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陆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灵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灵山县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要完成人员:庞耀珊、黄和明、龙罡、汪艳华、何国青、劳永任、唐海亮、覃军、周锐、刘加镇、劳志林、张伟、梁廷文、赖春英、何春慧、庞寿容、邓朝鸿、范晴、滕有登、邓显文、张艳芳、宋诗川、张民秀、王盛、覃敏、尤愉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登记日期:2017年11月2日一、项目来源与背景本项目为2014年自治区科技厅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畜禽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重大专项)”,合同编号:桂科重14121003-5。
广西是畜禽养殖大省,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疫病风险高,是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业务部门,维护着当地畜禽养殖健康安全。
但由于条件限制,目前这些单位无论是在实验条件还是人员技术水平上都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是畜牧业中的短板。
如何加大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力度,及时应对各种动物疫病,一直是各级政府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项目从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和人员实验技术能力培训两个关键要素入手,通过在广西4个科技示范县建设动物疫病检测诊断技术平台,系统地提高这些县级单位的检测诊断技术水平和条件能力,同时为科研成果转化搭建应用平台,实现高端实验技术前移至最需要的养殖一线。
既解决了我区兽医行业科研成果转化难题,又破解了基层兽医部门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的瓶颈,使大量积压的先进科研成果成了基层临床强有力的技术工具,进一步加强了春秋两防及日常疫病防控技术能力。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一)技术原理通过实验条件建设和技术培训,整合现有资源,在县级兽医业务单位建立一个畜禽健康养殖与动物疫病快速检测诊断技术平台,并集成一批先进实用的兽医新技术在平台上进行应用示范,以推动基层兽医部门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面的科技进步,为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后盾。
(二)技术性能指标1、分别在四个科技养殖示范县:兴业县、陆川县、灵山县和博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畜禽健康养殖及疫病快速检测诊断技术平台各1个,各平台建成后具备了独立开展动物病原基因检测诊断和血清学检测技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2、为上述4个平台分别采购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微量移液器、普通高速离心机、冷冻高速离心机、微型离心机、生物安全柜、高速分散器、酶标仪等开展疫病检测工作必需的先进配套仪器设备及试剂和耗材,满足各平台建设单位开展工作所需的技术条件。
项目实施期间,根据当地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特点,编制教材,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81人次。
为平台建设单位开展系统的技能培训,使各平台实验技术人员掌握了相关检测诊断技术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具备了独立开展疫病检测诊断的技术水平。
3、针对多种危害严重的重大和常见动物疫病,如:布鲁氏杆菌病、牛结核、猪瘟、蓝耳病、禽流感、新城疫等,共集成12项病原基因检测技术和14项血清学检测技术,分别在4个技术平台进行应用示范。
结合当地动物疫病防控计划,开展日常检测诊断和疫病防控指导。
项目实施其间(2014-2016),每年为当地两亿多头畜禽(项目实施的4个县,家禽年饲养量2.23亿羽、生猪年饲养量980多万头、牛年存栏量35多万头)的健康进行保驾护航。
解决了养殖企业动物疫病有效防控的后顾之忧,对维护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结合项目要求,选派9名科技特派员为当地养殖业开展技术服务。
举办技术培训18次,培训人数954人次,有效指导养殖企业及基层兽医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5、针对广西奶水牛养殖业相对落后的现状,项目组织有关专家,精心录制了《奶水牛的饲养与疾病预防》科普视频,为促进广西奶水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首次在我区4个县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建设兽医技术服务平台,集成多种先进兽医检测诊断技术进行示范应用,创建了基层兽医动物疫病实验检测诊断技术能力建设模式,突破性地提高了建设单位相关技术水平,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工具。
在提高我区、乃至全国县级基层兽医部门条件能力建设方面有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具有创新性。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集成示范的各项技术分别来源于项目牵头单位近年来取得的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大部分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技术成果和国家发明专利)、国家技术标准及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
其中涉及的国家技术标准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余技术已在研发阶段完成了小批量或小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成熟度高,适用范围广,特别是在市、县一级基层兽医部门及养殖生产企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技术安全性高,无安全隐患。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应用情况:本项目为先进的兽医技术在科研与生产应用中搭建了一道桥梁,实现了先进技术应用转化。
3年来,4个合作单位一共从当地畜禽动物养殖场有计划、有目的地采集样品30640份,其中活体血清样品29164份、动物病原样品1476份,利用平台进行检测诊断。
根据结果,指导养殖场做好相关疫病预防接种、药物治疗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项目实施期间,各地均无重大疫情,有效保证了畜禽养殖生产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技术要在我区乃至我国广泛推广,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以引导推进. 六、历年获奖情况无。
一种澳洲坚果树采后修剪方法登记号:201713357分类号:S66;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郑树芳、王文林、覃振师、陈海生、唐君海、韦持章、赵大宣、汤秀华、黄锡云、徐健、韦巧云、莫庆道、何铣扬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登记日期:2017年11月14日一、专利来源与背景目前,果树、园林、花卉等进行驳枝繁殖种苗时,常用小刀剥树皮,小刀操作不方便,力度难以掌控,剥口不平,且剥皮处不干净,影响枝条生根发芽。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巧、操作简单、省力,适于果树、园林、花卉等驳枝育苗钳。
二、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澳洲坚果采后修剪方法,其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可实现澳洲坚果园持续丰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1)修剪下垂枝条:每年10月份,对果实采收后的澳洲坚果树,将下垂贴近地面的枝条剪去,保留树冠底部枝条离地面50厘米以上;(2)疏大枝:每株澳洲坚果树选留分布均匀的2-5个主枝,主枝上相距30-50厘米留1-2条大侧枝;基部直径小于2.5厘米的细小侧枝保留;(3)开天窗:对生长茂盛,树冠密集的澳洲坚果树,将树冠顶端最强的直立大枝从枝条基部剪除,使树冠顶端成“V”字形,截顶控制树高度在4-5米;(4)修剪徒长枝:澳洲坚果树抽生能力强,生长旺盛,树冠内部及剪口处容易抽生徒长枝,从基部剪去。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2)中大侧枝基部直径大于2.5厘米,且小于主枝直径三分之二,大侧枝生长方向朝树冠外侧。
对于多余的大侧枝从主枝基部剪去,根据不同树势荫蔽度,在主枝上疏剪去2-5个大侧枝,保持树冠内部通风透光。
三、创新性本发明澳洲坚果采后修剪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适合专业及非专业栽培者参考使用。
比传统的修剪方法,缩短修剪时间约1.5倍,效率提高150%,来年单穗挂果率比未经过修剪的提高20%左右,株产量比未经过修剪的提高20%-25%,每亩增加产值1000元左右。
一种山黄皮苗培育方法登记号:201713358分类号:S66;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郑树芳、王文林、陈海生、韦持章、覃振师、赵大宣、何铣扬、莫庆道、汤秀华、黄锡云、许鹏、肖海艳、谭秋锦、宋海云、徐健、韦巧云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登记日期:2017年11月14日一、专利来源与背景山黄皮俗称鸡皮果,又名细叶黄皮,学名C .anisum-olena Merr,为芸香科黄皮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
山黄皮果是夏令水果,也是我国特、稀、优的果品之一。
其果实为浆果,果皮、果肉可食,酸甜且香气怡人。
果肉含17种氨基酸每100g总含量1.029g,维生素C 含量为66-82 mg,总糖含量为9.8%-10%,固形物含量为17.5%-18.3%。
蛋白质为1.3%,总酸度为2.28%,可食率达75%-80%以上,烘干率为11%-14%。
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铁、钙等各种营养元素,营养价值高。
山黄皮枝叶、果实、根茎还具有祛痰化气、消积消滞等药效,有很好的保健药用功效。
山黄皮以其可口的酸甜味及香气在芸香科水果中独具一格,可加工成山黄皮干、果脯、果酱、饮料等制品。
其产品消腻开胃,风味独特。
山黄皮果实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又是肉类调料精品,深受民众的喜爱。
目前山黄皮育苗从种子至嫁接苗出圃一般需要3-3.5年,周期长,出苗不整齐,管理不方便,成本高。
二、发明内容(1)采种选择适应性广、抗性强、生长快的山黄皮树进行采种,选择无病虫危害,果实大小均匀,果实光滑呈黄白半透明,鸡皮腺点明显、充分成熟的果实。
(2)种子处理将采收的果实,用清水或温水(40℃)浸泡半天或1天,用两手指捻压果实,使种子破皮溢出,种子表面附有胶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干水分,待播种用。
(3)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800-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液3-5分钟,然后捞出种子滤干水后放入ABT3 20000倍液中浸泡2小时,取出滤干水后进行播种。
7-8月份,选择土地肥沃、排水灌溉方便地块作为苗床,搭棚盖上遮阳网,每畦整成宽1米,高0.2米,在苗床上均匀撒播山黄皮种子,播后用细土覆盖1厘米,覆盖后淋透水,用薄膜覆盖,待7-10天后便可萌芽出根,有20%芽苗露出土面时,即可掀开薄膜,出苗率达98%。
每亩用种子25-30公斤。
(4)间苗间苗分2次进行,10-11月份,进行第1次间苗,待幼苗生长到10-15厘米,叶片老化后,挑选较大苗30-35%(2.5-3.0万株),移苗前淋透水,移出的苗摆放成堆,用剪刀剪去叶片三分之二,每扎约50株,用预先配置的浆根液(将ABT3 1克用100ml酒精溶解后加水5kg,再加入泥土混合搅拌成泥糊状)处理根部,浆根后定植到营养袋中,移栽后淋透水,成活率达95-98%,苗床留下的70-65%小苗就地培育,待来年1-2月份,进行第2次间苗,操作步骤与第1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