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案设计
《长城和运河》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情况。
讲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长城和运河的了解和看法。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长城的历史和文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对长城作为中国象征的认同感。
2.2 教学内容讲解长城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长城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的重要作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城的历史图片和文化遗址。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长城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运河的建设和作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河的建设背景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运河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赞叹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运河的建设过程和水利技术。
分析运河在交通、经济和文化上的重要作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运河的建设图片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运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现状和传承意义。
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措施和修复工作。
探讨长城和运河的传承意义和文化价值。
4.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图片和修复工作。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长城和运河》精彩教学设计优秀8篇
《长城和运河》精彩教学设计优秀8篇《长城和运河》教案篇一学习目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过程:课前导语:〔略〕导入新课:一、出示中国地图,说说中华奇迹1、听说同学们上课前,都作了预习,对吗?对课于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你们一般都通过什么方法去理解?那么,在字典中,奇迹是怎样解释的呢?〔出示幻灯:〕2、中国地图。
这是我们居住的国土,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的中华奇迹,谁能说说看,你都知道哪些奇迹?3、学生的答复力求简练,只要说知名称即可,不必具体描述。
二、在图上找出长城和运河的位置,导入新课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盘古开天劈地,到现在,有过多少人间奇迹啊!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人间奇迹请看地图,图上有两条线,一条从东到西的横线运河〕2、谁去过长城?谁游过运河?今天啊,佘老师就带着304班的同学们去看一看长城,去游一游运河。
3、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飞机上,从长城和运河的上空去观看〔俯瞰〕,长城和运河会是怎样的。
一种景象呢?想知道吗?哪赶快翻开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第一局部:长城的教学三、了解长城的特点,指导美美地诵读1、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像巨龙穿行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因为长城长〕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俗称万里长城。
〔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2〕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长城?对,飞机上,穿行更生动〕〔3〕穿行的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录像〕〔4〕什么叫连绵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因为长城是顺着山势而建,随着山势,自然有起伏,有曲折〕〔5〕词语积累:山峰可以有起伏,长城可以有起伏,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麦浪〕有时候,心情的变化,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有起伏。
名师教学设计《长城与运河》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长城与运河》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途径,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城和运河的概况。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长城和运河的价值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长城和运河的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价值。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长城和运河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准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情况。
(2)搜集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资料,如图片、故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处文化遗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搜集到的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资料。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雄伟壮观”、“历史悠久”等。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分析长城和运河的建筑特点,如长城的城墙、烽火台等,运河的河道、桥梁等。
(3)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长城和运河的价值和意义,如保卫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等。
4. 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长城和运河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长城和运河》的教案设计
《长城和运河》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中国的两大文化遗产——长城和运河为主题,通过对其历史、文化、建筑、地理等方面的深入学习,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两大文化遗产的兴趣,为后续章节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1.3 教学内容1.3.1 长城概述1.3.2 运河概述1.3.3 长城与运河的共同点与不同点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第二章:长城的历史与文化2.1 课程背景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章将从长城的历史、建筑特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演变,掌握长城的建筑特点,理解长城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3 教学内容2.3.1 长城的历史演变2.3.2 长城的建筑特点2.3.3 长城的文化价值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实地考察法等,生动形象地展示长城的历史与文化。
第三章:运河的地理与建筑3.1 课程背景运河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水运通道,具有重要的地理和建筑价值。
本章将从运河的地理特点、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
3.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河的地理特点,掌握运河的建筑风格,培养学生对运河的地理和建筑价值的认识。
3.3 教学内容3.3.1 运河的地理特点3.3.2 运河的建筑风格3.3.3 运河的现代利用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地图展示法、实地考察法等,直观地展示运河的地理与建筑特点。
第四章:长城与运河的保护与传承4.1 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长城和运河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章将从政策、社会、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两大文化遗产。
4.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提高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传承责任感。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
(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2)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长城和运河的建筑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价值。
(2)长城和运河的建筑特点。
2. 教学难点:(1)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建筑工艺。
(2)如何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城和运河的背景知识。
(2)准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情况。
(2)准备发言稿,分享自己对长城和运河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长城和运河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情况。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课堂讲解(1)讲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
(2)分析长城和运河的文化价值。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长城和运河的认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动手绘制长城和运河的图片。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深入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3. 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出具体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了解程度、思考深度以及表达能力。
长城和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概念。
掌握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概念。
讲述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探讨长城和运河对中国的影响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和视频。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长城和运河的了解和看法。
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长城和运河,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二章:长城的历史和文化2.1 教学目标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
探究长城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述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
分析长城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
讨论长城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2.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研究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长城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第三章:运河的地理和经济3.1 教学目标了解运河的地理特点和经济作用。
探究运河在中国历史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经济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述运河的地理特点和经济作用。
分析运河在中国历史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讨论运河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分析运河的经济作用和保护利用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设计运河保护和利用的计划。
第四章: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4.1 教学目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掌握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述长城和运河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介绍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探讨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的挑战和机遇。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研究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课文《长城和运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长城和运河》。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长城和运河的雄伟与壮观。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举世闻名”和“伟大的工程”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
(2)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长城和运河的认识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勇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长城和运河的雄伟与壮观。
3.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举世闻名”和“伟大的工程”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述长城和运河的句子,感受其雄伟与壮观。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特别是“略”的用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课文课件或幻灯片。
2. 有关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
3.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出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交流对长城和运河的认识和感受。
3.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重点讲解“略”的用法。
(3)学生跟读,巩固生字。
4. 课堂小结:5.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用“举世闻名”和“伟大的工程”各造一个句子。
(3)查阅资料,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分享长城和运河的历史故事。
2. 组织学生进行长城和运河的绘画创作,展示各自的想象力。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导游,向同学们介绍长城和运河。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长城和运河》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案关于《长城和运河》教案3篇《长城和运河》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2. 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3. 生齐读课题)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2) 引出主要内容的.(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3) 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3)指名解释词语.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 奇异的景象.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2 学生自学后讨论.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3 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5 自己的话说一说.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7 诗篇. 不朽有哪8 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9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10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11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12 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13.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14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15 指名读, 生评议.16 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4) 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4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5 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6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7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8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9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10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11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3.师总结.四.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2.课后作业.《长城和运河》教案篇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课文。
长城和运河教案及反思
长城和运河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夯土筑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理解长城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意义;3.了解运河的历史、意义及对交通发展的影响;4.掌握长城和运河的区别和联系。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长城和运河的概念、原理、历史和意义。
教学难点:运河和长城的联系和区别。
3.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时间:45分钟内容: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实物,激发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兴趣;2.讲解夯土筑墙的原理和方法;3.讲解长城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意义。
第二课时时间:45分钟内容:1.回顾第一节课学习的内容;2.讲解运河的历史、意义及对交通发展的影响;3.探究运河和长城的联系和区别。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观察、探究等教学方法。
5. 教具与材料1. 教具:PPT、投影仪、视频资料、长城和运河实物模型。
2. 材料:1.认识夯土筑墙的实用技术;2.长城与万里长城;3.中国古代运河。
6. 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个人作业等方式,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评价:通过个人总结、小组展示、课堂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反思1.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中,采用了讲授、观察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而且,在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尽可能选择和学生有关联的内容,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出了不够认真的态度,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理解本课的内容。
因此,需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反思中出现的问题,我决定采用以下措施加以改进:1.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教学比赛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2.在教学前清晰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3.对于那些表现不够认真的学生,采取一对一指导或者作业批改等方式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名师教学设计《长城与运河》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长城与运河》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了解长城和运河的文化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 运河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及其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3. 长城和运河共同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
4.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
(2)长城和运河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长城和运河的建筑艺术特点。
(2)如何理解长城和运河共同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长城和运河的历史价值。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长城和运河的景观。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处文化遗产。
(2)提问:“你们对长城和运河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
(2)分组讨论,总结长城和运河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 课堂讲解:(1)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讲解运河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及其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3)分析长城和运河共同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
4. 欣赏与思考:(1)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古代建筑艺术。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9篇)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9篇《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欢迎查阅与参考。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搜索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学习运河片段,了解运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搜索长城、京杭大运河以及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
读下面的诗句,看看我在飞机上看到的运河是怎样的一种奇异的景象?二、学习运河片段1.像绸带飘落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喻好吗?为什么?2.出示:银光闪闪(abcc):微波粼粼、金光闪闪波涛滚滚、细雨蒙蒙凉风习习、烈日炎炎逃之夭夭、气势汹汹3.指导读诗句三、为什么说,京杭大运河也是人间的奇迹呢?1.它长: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47公里2.它连通五省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3.实现了南北的运输。
我们知道,现在的交通形式很多,由陆路的汽车、火车;水上的水运、天空的空运,现在进入太空的运输都有了。
但在当时,北面的物资要运到南边来,确实不方便。
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运河,将五大水系贯通,这是何等的想象和创造?4.所以书上说,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这种创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相关知识。
2. 实地考察或观看长城和运河的图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长城1. 导入:介绍长城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教学长城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3. 分析长城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课时:运河1. 导入:介绍运河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教学运河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3. 分析运河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长城和运河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建筑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关爱环境、珍惜文化遗产的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资源1. 与长城和运河相关的书籍、资料。
2. 长城和运河的图片、视频资料。
3. 实地考察长城和运河的安排。
4. 讨论交流的模板或指导性问题。
七、教学进程第一课时:长城1. 导入新课,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讲解长城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雄伟壮观。
3. 分析长城的象征意义,如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长城的知识。
《长城和运河》的教案设计
《长城和运河》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掌握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长城的概述(1)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分析长城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第二课时:运河的概述(1)介绍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分析运河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 第三课时:描绘长城和运河的自然风光(1)引导学生观察长城和运河的自然风光,学会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展示各自对长城和运河自然风光的理解。
4. 第四课时:描绘长城和运河的人文景观(1)引导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人文景观,学会描绘人文景观的方法。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展示各自对长城和运河人文景观的理解。
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长城和运河的认识。
(2)布置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手抄报。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方法。
4. 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长城和运河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能力。
长城和运河教案(精选7篇)
长城和运河教案(精选7篇)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篇一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工程,我们语文书的第一篇课文就热情地赞美了我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引读课题)2、上一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懂课文,领略长城和运河的美。
3、让我们在聆听播音员阿姨的朗读中开始今天的学习,好吗?打开书本,仔细听,认真看。
注意两节中的相同部分。
二、精读感悟1、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共两节。
第一节写了长城,第二节写了运河。
有哪些内容是相同的?(出示)指名读。
男、女生齐读。
(注意句子中的停顿)2、(出示书上的两幅图)这就是作者看到的长城和运河,作者是在哪里观察到长城和运河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读一、二行。
3、(在“奇异的景象”下加上点)注意这些带点的字,再读读这两行,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读出作者那惊喜的感情。
4、这两个“奇异的景象”一个是(),一个是()。
它们分别“奇异”在哪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用括号标出来,并且读一读体会体会。
5、交流所划的句子。
(出示)6、看看图,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长城像巨龙,有多长?东起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西到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是长城的终点),(看地图)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100多天才能走完长城。
(读好“万里长城”,读出它的“长”)——想象一下,“巨龙”爬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借助动作演示来读懂、读好“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看看图,长城通过的地形怎么样?(有陡峭的山坡、深深的山沟、高高的山顶)正因为长城修筑在高低不同的地方,又那么长,所以——(引读第二、三行)——课前,大家读了《新补充读本》上的《长城》一文,从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交流)——师:几千年以前,国家之间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长城和运河》的课程教学设计优秀3篇
《长城和运河》的课程教学设计优秀3篇苏教版3年级下《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媒体:长城、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师简介,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城运河。
3、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赞美长城运河的诗歌。
出示课题:长城和运河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边听边想: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分别向我们赞美了什么?2、学生交流。
3、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5、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三、研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节1、媒体出示。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驾驶、壮丽、创造、中华民族”。
(1)字音重点:“壮、创”,读准翘舌音、三拼音。
(2)字形重点“壮”:出示形近字“状”进行比较区别。
(3)词义重点:壮丽(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学习中进一步理解。
)2、再读第一节,想一想: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了什么?用曲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3、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1)做动作表演理解“穿行”。
(2)出示句式: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3)思考:者为什么把长城比作巨龙?(板书:像巨龙)(4)再看媒体,感受“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含义。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不仅仅是形似,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长城更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5)出示填空: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这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
(再次理解“壮丽”)(6)指导朗读:“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语音前重后轻,语速前快后慢,读出自豪的感情。
)4、同桌共读第一小节。
5、男女生比赛读,挑战读。
6、师引读:万里长城万里长,它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穿行在祖国大地上。
她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板书:不朽)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长城和运河》的教案设计
《长城和运河》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长城和运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说明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长城和运河的背景知识学生分享对长城和运河的认知和印象第二章:长城的历史和文化2.1 教学目标了解长城的建造背景和历史发展探索长城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2 教学内容介绍长城的起源和建造原因讲述长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价值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学生分组讨论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第三章:运河的建设和作用3.1 教学目标了解运河的建造背景和建设过程认识运河在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3.2 教学内容介绍运河的起源和建设过程讲述运河在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运河的建设和作用的资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运河的重要性和影响第四章: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4.1 教学目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4.2 教学内容介绍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措施讨论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和建议第五章:总结和反思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收获反思个人对长城和运河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学生分享对长城和运河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5.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讨论第六章:长城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活动6.1 教学目标了解长城的旅游资源分布探索长城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庆典6.2 教学内容介绍长城的著名景点和旅游资源讲述长城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庆典6.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长城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活动资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长城旅游资源和文化活动的看法第七章:运河的历史和文化7.1 教学目标了解运河的历史和文化特点探索运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7.2 教学内容介绍运河的历史和文化特点讲述运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7.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运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第八章: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8.1 教学目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8.2 教学内容介绍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措施讨论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和建议第九章:长城和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9.1 教学目标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9.2 教学内容介绍长城和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讲述长城和运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9.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资料学生分组讨论长城和运河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第十章:总结和反思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收获反思个人对长城和运河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学生分享对长城和运河的认知和态度的变化10.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和第七章的教学内容是重点。
名师教学设计《长城与运河》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长城与运河》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和文化价值;(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长城和运河的保护现状;(2)学会欣赏和评价长城与运河的美学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2)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城与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和文化价值;(2)长城与运河的保护现状及其美学价值。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长城与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2)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保护长城与运河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城与运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大文化遗产;(2)简要介绍长城与运河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长城与运河的地理特点、文化价值及保护现状;(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长城与运河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和文化价值;(2)分析长城与运河的保护现状及其美学价值。
4. 案例分析(1)选取有关长城与运河的保护实例,让学生了解保护工作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长城与运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城与运河的文化价值及保护意义。
四、作业布置1. 结合课后练习,深入研究长城与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长城与运河的美丽风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城与运河的保护现状,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3. 采用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长城和运河3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
地, 银光闪闪 , 伸向天边 。 第15页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蓝天, 一幅壮丽景象出现在我眼前: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感人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
第16页
(
)长城
(
)大运河
第5页
京杭大运河:我国大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 伟大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人 造运河。大运河北工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 2700千米。
第6页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波折蜿蜒。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蓝天, 一幅壮丽景象出现在我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波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
第18页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还创造了许多像长城、 运河一样人间奇迹,你也想用诗来赞 颂它吗?
我驾驶着
,
一个奇异
:
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或祖先)。
第19页
杭州湾跨海大桥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
在祖国蓝天,看
到
,
它像
。
第20页
秦始皇兵马佣
第21页
乐山大佛
第22页
赵州桥
第23页
天堂 壮丽 创造 中华 北京
(
)长城
(
)大运河
第2页
驾驶
zhuàng
chuàng
航行 壮丽 创造
qū wān yán
huá
连绵起伏 波折蜿蜒 中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和运河-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长城和运河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
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或插图)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不读破词、破句。
(2)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民族创造奇迹不朽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蜒族
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
四、理请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五、指导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课文赞颂了我国的哪两大建筑工程?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这样看长
城?
2、阅读探究:
(1)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2)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
(3)你觉得长城怎样?可用哪两个词概括它的特点?“东起山海关,
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
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
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
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4)“祖先”该怎么理解?
比较句子: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4、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5、指名读, 生评议。
6、齐读.
7、学用结合,延伸拓展
让学生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等词写一
段话。
三、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作者在蓝天中除看到了长城奇异的景象外,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运河奇异在哪些方面?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有关句子。
2、探究: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5、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6、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7、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8、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四、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