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原理与设计—第二章对称振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输入阻抗
l / 0.25, l / 0.25, 等效于RC串联电路 等效于RLC谐振状态 等效于RL串联电路 等效于RC串联
0.5 l / 0.25, 0.75 l / 0.5,
l / 0.5, 等效于RLC并联电路谐振
l/a 越 小 , Za 越 小 , 曲 线越平坦, Q 值低,频
直线偶极天线可等效为一有耗的均匀传输线,无耗时的等效特 性阻抗为:
有耗时的等效特性阻抗为
将辐射功率看成是沿传输线均匀分布的电阻 R1产生的损耗功率, 则有
2.1 对称振子
等效传输法计算输入阻抗
将电流表达式代入得到
得到
利用开路有耗传输的输入阻抗公式得:
2.1 对称振子
等效传输法计算输入阻抗
当αl较小,2βl不在2π附近时
二. 对称振子
张展
2.1 对称振子
2.1 对称振子
上下导线的电流方向由原来 相反的方向变成方向相同, 使他们产生的场同向叠加, 形成有效辐射
2.1 对称振子
电流分布
确定电流分布 根据电流分布确定远场
2.1 对称振子
不同长度振子的电流分布
2.1 对称振子
远场
z处的微分电流源Idz在P点产生的远区电场为 z
l
上式只适用于细振子 ,且电长度在 0~0.35λ, 0.65λ~ 0.85λ,其输入电抗就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电抗,其输入电 阻就是归入输入端电流的辐射电阻:
1 1 | I in |2 Rin | I M |2 Rr 2 2
Iin I M sin l
Rin |
IM 2 Rr | Rr Iin sin 2 l
远场
E dE .... j
0
l
60 I M cos(kl cos ) cos kl jkr e r sin
H
0
E
对称振子最常见的长度是λ/4, 即全长L=2l=λ/2, 称为半波振子, 有:
cos( cos ) 60 I M 2 e jkr E j r sin E H 0
2.1 对称振子
方向图
方向图函数
f ( , ) | E ( , ) | cos(kl cos ) cos kl 60I M sin r
半波振子
cos( cos ) 2 f ( , ) sin
全波振子
f ( , ) cos( cos ) 1 sin
2.1 对称振子
辐射电阻
1 2 Pr I M Rr 2
Pr
2
0
0
| E |2 2 r sin d d 240
2 [cos(kl cos ) cos kl ] 2Pr Rr 2 60 d 0 IM sin
2.1 对称振子
辐射电阻
2.1 对称振子
θ1
θ
-z
P
r1 r
r2
θ2
• -z处的微分电流源Idz在P点产生的远区电场为
(1) (2) (3)
1 2 ,
ˆ ˆ ˆ 1 2
r1 r | z | cos r1 r | z | cos 1 1 1 r1 r r2
2.1 对称振子
2.1 对称振子
方向图
2l=λ/2
2l=3λ/2
2.1 对称振子
方向图
2.1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的方向性系数
| E ( , ) | cos(kl cos ) cos kl f ( , ) 60I M sin r
对于l<0.7λ, 最大的方向都在θ=90方向,则:
等效传输法计算输入阻抗
对于一般传输线,其特性阻抗为:
2.1 对称振子
等效传输法计算输入阻抗
其中R1,G1,L1,C1为传输线单位长度电阻、电导、电感和电 容;Z0为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传输线的衰减常数和传播常 数为
从而有
对于双线传输线有 其中D为线间距离;a为线半径。
2.1 对称振子
等效传输法计算输入阻抗f M 来自1 cos kl,D
2
for l 0.7
0
0
2(1 cos kl ) 2 [cos( kl cos ) cos kl ]2 2 f ( , ) sin d d d 0 sin
2 4 f M
2.1 对称振子
对称振子的方向性系数
带越宽
2.2 平衡器
平衡器(BALUN)
当用同轴线直接向对称振子馈电时,振子两臂上的电流不是 对称分布
2.2平衡器
扼流套
2.2 平衡器
双线平衡器
IL
I
IR
Id
2.2 平衡器
缝隙平衡器
2.2 平衡器
U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