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一节信息技术优质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备好一节信息技术优质课
最近,佛山市教研室领导到笔者所在学校检查教学工作,就各学科开展了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而学校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上的一节优质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选自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二节《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教学环节完整,过程流畅,教师能做到讲练结合,时间分配合理,学生也很配合,能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任务。这节课貌似很不错,但总让人觉得有些缺憾,算不上是一节真正的优质课。佛山市教研室的专家对这节课的设计也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如何上好信息技术优质课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一次更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优质的信息技术课堂?信息技术优质课到底应该怎样备课和上课呢?下面,笔者结合从教多年在学习、观摩、实践中总结的几点经验,谈谈自己对如何备好信息技术优质课的看法。
•明晰方向,确定优质课评价标准
教师在进行优质课设计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优质课的评价标准,才有可能上好优质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课程内容、知识点,评价的标准肯定不完全一致,但优质课的评价标准还是有共通的地方,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优质课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衡虽
1.体现课程思想与理念
一堂真实、有效、有意义的课,必须能体现课程的思想和价值,因此,真正好的信息技术课也必须具有文化、艺术价值。课堂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调尊重个性,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教育过程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2.符合一般优质课的要求
一节优质课离不开以下基本特点:教师基本功过硕,语言表达规范、简明生动、富有情感;教态亲切自然,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层次清楚, 过渡自然,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当然,没有哪位教师可以把上述思想、理念、评价标准都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但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心里装着这些思想、理念和评价标准,并尽H用这些标准设计自己的课堂。只有把课堂的设计与优质课的思想、理念和评价标准密切的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实在在地上好一节优质课。
•聚焦目标,定好优质课教学核心
1.依据课程目标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是专家、上级教育部门制定学科教学内容的主
要依据,是教师执行教学的指南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
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优质课制定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目标去设计,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一致。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从三个维度去制定,并让三个目标相互渗透,将它们有机联系起来。
2.吃透教材,搜集素材
教师备课时应具有全局意识,先熟悉该单元的全部内容,避免孤立地看待本节课的知识点,要注意整个单元内容的延续性和
连贯性,找出重难点,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教师要以教材
为本,但不能教教材,一定要注意搜集网络、书籍和相关素材,
充实自己的课堂内容。
3.依据目标,选好案例
教师要顺应时代,搜集富有时代感、代表性和实际意义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时,笔者引入了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发布的触控玻璃屏幕的设想视频, 视频展示了未来在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很多方面都会使用的触控技术,整个视频充满了科幻色彩,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4.巧设任务,达成目标
课堂任务设置也非常关键。任务设置太简单对知识的生成、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难有促进,学生会觉得没意思; 任务设置太复杂,学生无从入手,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
任务设计应该既要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
获。
•选用模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每个章节都有重难点,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并引入到学生的任务中,使重难点不但看得见,还摸得着,让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中逐个击破,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灵活引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科学处理各教学环节,让知识互相关联,使课堂环环相扣,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系统的有机整体。
讲授式教学模式适合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时使用,它常有课件演示配合,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效果较差;讲练结合教学模式采用教师边讲边练的方式进行,适合教学各种应用软件时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教师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一个或几个任务中,让学生对这些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之后学生在自助探究、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非常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立足实践的学科特征,是教师比较多用的教学模式;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着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题的探究者、学习问题的发现者、活动协作的参与者、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主题的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模式,在高
中阶段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选择,有时还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模式结合使用。
•做好准备,及时关注教学环境
1. 关注不同教学环境
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情况就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大也就不足为奇,备课时,教师应重视学情分析,如果是外出授课,教师则更加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了解上课对象学习的内容,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免精心准备的课堂“水土不服”。除了关注
学情,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环境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需要。教师机、学生机上是否已经安装有上课需要的软件?学生收发作业如何更高效?这些细节很重要,考虑不周轻则影响上课进度,重则使整节课瘫痪。
2. 集思广益,备听课者
要备好一节优质课,尤其要注意收集集体的智慧。正所
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把备课组的成员集中起来,
共同出谋划策,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教师要善于对集体的智慧
进行整合,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优秀的教学设计。
优质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达成状态,还应
该给听课教师一种美的享受,让他们受到启发,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