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通识试题和答案 (1)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全套)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8685434755270722192ef7d4.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判断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对得在题后括号内打“√”,错得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就是教学内容与进展得总与。
( 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得就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就是惟一得结论。
(√)3.教师就是既定课程得阐述者与传递者,学生就是既定课程得接受者与吸收者。
这就是新课程倡导得教学观。
( x )4.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
( √)5.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就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得新教材。
( x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得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应用。
( 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就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得儿童”,从而促进儿童得发展。
( x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就是考试得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x )9.教学反思就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专业发展得重要手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得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得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就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总得设计。
(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得评价改革就就是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得改革。
( x )二、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一项就是最符合题意得。
请把最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得核心目标就是(A )A.实现课程功能得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得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得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新得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得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 A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C.选修 3 3 D。
选修 3 43.学科中得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得终极目得就是( B )A.形成研究性学习得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得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得归纳与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得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得根本目得就是( 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与课程得发展B.形成新得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得功能D.体现最新得教育观念与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得课程就是( C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得认识,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B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得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得相同需求与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与学校得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得健康与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得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得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得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得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得主要条件就是( 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得眼光审视与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得各种问题,对自身得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得答案就是符合题意得,请把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新课程通识习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bf869b307e87100f69623.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 ,???????????????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目标、???????????? 目标和???????????目345678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方式、???????????????? 方式和???????????????? 方式的变革。
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13A.C .14A.C .15指A.C .1617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 (?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 (?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a36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7.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新课程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b. 强调学科知识的掌握c.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d.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答案:a2.新课程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人文素质b. 自然科学素质c. 社会科学素质d. 信息技术素质e.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素质答案:a、b、c、d、e3.新课程通识教育提倡的学科之间的整合是指什么?a. 不再进行学科分类b. 各学科之间相互独立c. 各学科之间相互借鉴d. 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答案:c4.新课程通识教育的核心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a. 爱国主义b. 尊重他人c. 诚实守信d. 友善互助e. 科学求真答案:a、b、c、d、e5.新课程通识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哪些?a. 固定形式考试b. 项目实践评价c. 学生自我评价d. 教师评价答案:b、c、d二、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新课程通识教育的特点。
答:新课程通识教育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跨学科整合: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交叉,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 强调实践与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培养综合素质: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等综合素质。
- 强调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自由平等、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科学求真等核心价值观。
2.新课程通识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答:新课程通识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培养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首先,教育内容强调跨学科整合,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其次,采用项目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标准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419d28762caaedd33d494.png)
新课程通识试卷及答案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案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案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的呈现方式、方式和方式的变革。
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案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案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通识部分测试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通识部分测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40aa0ac1c708a1294a4401.png)
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是什么?
2、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3、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b5E2RGbCAP
5、知识经济时代,“文盲”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有人也把知 识经济称为 “学习经济”。plEanqFDPw
6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DXDiTa9E3d
新课程通识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50分)1、本次课改中提出的“课程”是指“设置
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
2、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教育。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7、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 地方 校本 三级课程管 理。
8、“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9、“交往、互动”是新型教学文化的本质。
10、我们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 要标志。
11、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专业信念 专业知识 专
业能力专业自觉 和专业自主。RTCrpUDGiT
12、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13、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 发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与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1db9f060453610661ed9f4ef.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2009-06-03 19:48:20)分类:教师试题标签:杂谈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C.选修 3 3 D。
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45ddf1ed9ad51f01df2c9.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V”,错的打“X” 0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0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0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0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0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0 ( )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0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0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0()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0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0()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0 ( )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0 (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0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0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0(每小题 2 分,共16 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_______ 课时。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C.选修 3 3 D。
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c0fd1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5.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B. 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答案:B2.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师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知识的创造者D. 学习的监督者答案:B3.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A. 单一学科B. 跨学科C. 多学科D. 综合学科答案:D4.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A. 教师主导B. 学生自主C. 家长参与D. 社会监督答案:B5.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是:A. 接受学习B. 探究学习C. 机械记忆D. 重复练习答案:B6.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检查教学质量D. 评价教师工作答案:B7.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A. 教师讲授B. 学生自学C. 合作学习D. 个别辅导答案:C8.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依靠:A. 教材B. 教师C. 学生D. 社会答案:D9.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方式是:A. 单一评价B. 多元评价C. 等级评价D. 定量评价答案:B10.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是: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D. 网络学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理念是__________。
答案:以人为本2.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方式是__________。
答案:课程整合3.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__________。
答案:引导学生学习4.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
答案:自主、合作、探究5.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的主体是__________。
答案:学生6.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
答案:课堂7.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bdfdc0856a561252d36fc6.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C.选修 3 3 D。
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0f7b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d.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A.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 强化学科知识体系C.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答案:B2.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思维与创新C.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与创新D.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参与答案:A3.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A. 教师的主导作用B. 学生的主体地位C. 教材的权威性D. 课堂的纪律性答案:B二、判断题1.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正确)2.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大量的知识,而不需要关注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错误)3. 新课程改革鼓励学校和教师自主开发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答案:新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将学生置于真实或模拟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行为。
2. 描述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评价方式”的特点。
答案: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评价方式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评价注重过程,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其次,评价方式多元化,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鼓励多角度、多主体参与评价;再次,评价内容全面,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评价学生的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最后,评价结果具有激励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1. 论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答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新课程标准》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617d56c850ad02de8041d9.png)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新课程标准》复习资料(一)(答案只供参考)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D)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12。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fe12d3453610661fd9f4df.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转载标签: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v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x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v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 x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x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x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v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v )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x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x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 A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C.选修 3 3 D.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课标通识专业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通识专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704d9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3.png)
新课标通识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新课标通识教育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B. 增强学生的跨学科知识C. 只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D.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C2. 新课标通识教育强调的学习方法是:A. 死记硬背B. 独立思考C. 单向灌输D. 机械重复答案:B3. 在新课标通识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严格的监督者D. 权威的命令者答案:B4. 新课标通识教育中,学生应该:A. 只关注自己的专业课程B. 积极参与课外活动C. 完全依赖老师的指导D. 避免与他人合作学习答案:B5. 新课标通识教育鼓励学生:A. 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B. 探索未知领域C. 忽视实践的重要性D. 只关注考试分数答案:B6. 新课标通识教育中,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A. 增强学生对单一学科的掌握B. 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了解和整合C. 减少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负担D. 限制学生对某一学科的深入研究答案:B7. 新课标通识教育中,评价学生的标准是:A. 单一的考试成绩B. 学生的整体表现和进步C. 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D.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答案:B8. 新课标通识教育中,课程设置应:A. 严格按照学科划分B. 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C. 只包含理论知识D. 避免涉及实践技能答案:B9. 新课标通识教育强调的价值观是:A. 个人主义B. 集体主义C. 功利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D10. 新课标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A. 培养专业人才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培养考试高手D. 培养技术专家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新课标通识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新课标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c5f69fad6195f302ba65a.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转载标签: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v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x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v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x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x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x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v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x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 A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C.选修 3 3 D。
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问题详解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f9b381c67ec102de2bd89f5.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的呈现方式、方式和方式的变革。
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355df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d.png)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二颗C. 第三颗D. 第四颗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希腊答案:D二、填空题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千米/秒。
答案:2997922.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______。
答案:英国三、简答题1. 简述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答案:-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请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并简述其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表反射的红外辐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 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四、论述题1. 论述网络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网络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它使得远程工作和在线教育成为可能,加强了全球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
2. 分析全球化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答案:- 经济上,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加速了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但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等。
- 文化上,全球化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也可能造成文化同质化和本土文化的消失。
- 社会上,全球化加强了国际合作,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可能带来社会不安定和移民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案例:某科技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成功开发了一款新型智能手机,迅速占领市场。
答案:- 关键因素包括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及良好的客户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错)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对)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错)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错)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错)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错)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错)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错)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错)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 A)A.必修 3 3 B。
必修 1 1C.选修 3 3 D。
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 ABC)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ACD)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ABD)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BCD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四、简答题(共21分)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6分)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6分)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
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 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
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2.多元性特点: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
3.形成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4.激励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5.实践性特点: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2. 3.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7分)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50分)1、本次课改中提出的“课程”是指“设置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过程”。
2、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知识经济时代,“文盲”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 ” 。
6、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的功能。
7、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和三级课程管理。
8、“一切”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9、“ ”是新型教学文化的本质。
10、我们把的变和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1、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和专业自主。
12、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提出的。
13、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者、者和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14、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另一种是,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简答题:(每题7分)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是什么?2、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3、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具有哪些特点?4、学生是“发展的人”,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5、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处理学生的考试结果?三、论述题:(15分)新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探索与学习的机会,但这样就给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带来一定困难,因而常常会出现铃声响,而意未尽的情况,拖堂也就难免。
你是怎样看老师上课拖堂的?一、2、新课程标准 3、义务教育 4、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5、学习经济6、学生发展、教学实践7、国家地方校本8、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9、交往、互动10、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11、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觉 12、加德纳 13、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互动14、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二、1、(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信息技术教育(4)劳动与技术教育2、(1)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2)综合性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
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
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着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标、目标和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的呈现方式、方式和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