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危急值(Critical Value)在临床医学中是指一些的检查指标达到一个临界值,需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开展适当的治疗措施,避免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发生。

由于危急值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危急值的准确、及时、专业处理,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的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部设立针对危急值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危急值识别、报告、通知、处理、记录、反馈等各个方面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

1. 危急值的定义:详细列明每个检查项目所对应的危急值参考值,便于临床医师确定危急值所对应的标准。

2. 危急值的识别:针对各类检查项目设置危急值的参考范围,并及时针对各项检查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和质量控制,发现异常、错误、疏漏及时处理。

3. 报告方式和条件:通过设定危急值报告的统一渠道,确定各类检验报告的报告对象和报告时限。

健全危急值报告的信息系统流程,确保信息周转的及时、准确和安全性。

4. 危急值的通知:建立危急值通知渠道和流程,推行主动通知机制。

医疗机构内各部门人员要能够应急处理危急值的通知,并正确判断患者的情况,进而做出适当的治疗。

5. 危急值处理流程:各部门根据工作流程要求进行危急值的处理,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同病例讨论,以便开展适当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

同时对病例进行跟踪、纠错和反馈,从中反思管理流程不足,完善管理制度和优化管理流程。

6. 安全措施和惩戒制度:建立安全意识培训和管理教育机制,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标准,并建立相应的惩戒制度。

二、工作流程介绍临床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流程具体如下:1. 检查项目:以各类化验、检查项目为例,设置相应的危急值。

2. 检查结果计算:各项检查项目的数据应由技术人员在质量控制严格的检验系统中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及登记本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及登记本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及登记本在医院中,临床危急值是指病情突发、病情危重或病情恶化的状况,需要立即进行治疗或干预的情况。

为了提高临床危急值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许多医院都建立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并使用临床危急值登记本进行记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并解释临床危急值登记本的作用。

一、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1.制定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医院应根据现有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制度应明确临床危急值的定义和范围,规定临床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并明确危急值报告的时间和方式。

2.临床危急值报告的流程(1)发现危急值: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临床危急值,应立即采取措施稳定患者病情,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2)临床危急值的报告:报告者可以是直接发现的医务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如护士、实习生、检验人员等。

报告者应立即向相应的医生或负责人报告危急值。

(3)确认危急值:接到报告的医生或负责人负责核实危急值,并确认患者病情是否属于危急值范围。

如确认属于危急值范围,则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危急值处理:根据临床危急值的特点,医生或负责人应立即通知相关科室或专家,组织针对患者的紧急治疗措施。

(5)危急值报告的追踪和反馈:医院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的追踪和反馈机制,对每一次危急值的报告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改善工作流程。

二、临床危急值登记本1.记录危急值信息:登记本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以及具体的危急值信息,如诊断、分级、发现时间等。

2.统计和分析危急值:通过登记本可以统计和分析临床危急值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效果,为医院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并及时发现和改进相关问题。

3.提供参考和参考:登记本可以作为医生的参考和参考,记录患者的危急值处理情况,为后续的医疗决策和诊断提供依据。

4.便于查询和回顾:登记本的记录清晰明确,便于医务人员查询和回顾危急值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院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及时诊断和治疗危急病情而制定的一套规
范化的报告制度。

下面是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的一般步骤:
1. 定义危急值:医院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学标准制定危急值的范围和标准,一般包括生
命威胁、需要立即干预或治疗的病情。

2. 危急值识别和报告:医院通过各种途径(如医院信息系统、电话等)识别危急值,
并及时向相关医务人员报告,包括主治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3. 危急值信息传递:报告危急值的人员需要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包括患者体征、实
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便获取快速有效的医疗干预。

4. 危急值确认和记录:接收到危急值报告的医务人员需要确认报告的准确性,并将相
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的电子病历中,以方便日后追踪和评估。

5. 危急值处理和干预:医务人员根据危急值的紧急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及时采取适
当的处理和干预措施,包括紧急手术、快速诊断、药物治疗等。

6. 立即反馈:医务人员处理完危急值后,需要及时向报告人员反馈处理结果,确保信
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7. 追踪和评估:医院要做好对危急值的追踪和评估工作,包括对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
和及时性进行评估,并对处理结果和患者结局进行追踪和分析,以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以上是一般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的主要步骤,不同的医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细化或调整。

临床危急值的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的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的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一、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

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凡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功能科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时,临床实验室根据质量技术与管理水平,选择是否复查后报告,可能时,建议直接报告,但须沟通检验结果与临床指征的符合性,以决定是否查找原因及复查。

如复查后报告,在复查结果与首次结果一致的情况下,应报告首次结果。

危急值报告信息至少包含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项目、危急值、报告时间(精确到分钟)、报告实验室、报告人与被报告人全名,且报告与被报告方均须完整记录危急值报告信息。

(三)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回读”一遍危急值。

(四)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在《危急值登记本》逐项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检查项目、危急值结果、接报时间、报告者、报告医生时间、报告医师姓名、医生处理意见、接报者签名等。

(五)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进一步抢救的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若为住院医师,需记录向上级医师报告的内容、上级医师查房情况。

(六)医生/护士按诊疗权限逐级上报/及时处理;情况特殊者,立即报告科主任;必要时逐级上报医务科/总值班。

(七)医护人员如认为“危急值”报告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或标本采集/检查过程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再次检查进行复查。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及登记本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及登记本
经验: a. 建立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明确了报告流程和责任人 b. 设立了专门的登记本,记录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情况 c. 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a. 建立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明确了报告流程和责任人b. 设立了专门的登记本,记录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情况c. 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不足之处: a. 部分医护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宣传 b. 登记本的信息填写不规范,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c. 缺乏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定期检查和评估,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a. 部分医护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宣传b. 登记本的信息填写不规范,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c. 缺乏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定期检查和评估,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规范医疗行为:登记本可以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生在处理危急值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漏报、误报等情况的发生。
方便患者管理:登记本可以方便医院对患者的管理,特别是对于危重患者和需要特殊关注的患者,可以通过登记本快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登记本的格式和内容
登记本格式:统一纸张、统一格式、统一封面
医院在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中的责任和义务
01
遵守法律法规:医院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
02
完善制度流程: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确保危急值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和处理。
03
规范登记本使用:医院应规范临床危急值登记本的使用,确保记录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可追溯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登记本的维护:确保登记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补充和完善登记内容

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

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

======================================================================= =====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一、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必须严格按照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字迹清晰,不得瞒报。

医护双方签字确认。

4、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在接到医技科通知时,一方面尽快检查核对标本采集方式、方法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5、临床科室医师在接到医技科室通知的结果时,一方面通知护理人员尽快观察患者病情,另一方面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6、更改治疗方案、实施抢救措施前,应及时与患方沟通,并记载于病程记录中。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机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医技科室检查“危机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2、临床科室接到“危机值”报告时,需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2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机值检查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3、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机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如果复查结果与上一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机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临床危急值是指当某项或某类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并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临床危急值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给临床医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和范围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危急值的范围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来确定。

常见的危急值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血常规:如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血小板计数过低、血红蛋白过低等。

2、生化指标:如血钾过高或过低、血钠过高或过低、血糖过高或过低、肌酐过高、尿素氮过高、胆红素过高、心肌酶谱显著升高等。

3、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过高、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显著延长等。

4、血气分析:如动脉血氧分压过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过高或过低、酸碱度异常等。

5、微生物检查:如血培养、脑脊液培养等检出致病菌。

二、危急值报告的责任部门和人员1、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是危急值报告的责任部门。

2、各科室的检验检查人员是危急值报告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及时发现和确认危急值,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报告。

三、危急值报告的流程1、检验检查人员在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进行复查,确认结果无误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电话或网络系统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

2、报告时应遵循“谁报告,谁记录”的原则,详细记录报告的时间、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报告接收人员姓名等信息。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记录相关信息,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治疗措施实施后,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并将复查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立即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或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辅助检查科室“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辅助检查科室要将检验(查)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1、重复检查或复核,有必要时须请上级医生复核。

2、对于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检验(查)者应立即向送检临床科室报告检验(查)结果及检查人员姓名,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姓名。

3、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详细记录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查)结果(包括复核结果)、向送检科室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查人员姓名等。

4、检验科必要时应保留标本备查。

(三)临床科室“危急值”接警及处理工作流程:1、临床科室医生接危急值电话时同时在《危急值接警登记本》上做好记录,记录项目包括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接电话的时间、报告人姓名、接获人姓名、通知医师姓名及时间。

2、接电话的医生作完记录后依以下次序通知医生:当日值班医生,主管医生,科主任。

特殊情况时,报医院行政值班人员。

3、被通知医生应当在登记本上确认签字。

4、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30分钟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若为住院医师有向上级医师报告的内容、上级医师查看及处理情况记录。

2020年2月初稿2022年3月修订1。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协议一、关键信息项1、危急值项目及阈值2、报告流程及责任人3、接收部门及责任人4、处置流程及时间要求5、记录与存档要求6、培训与考核要求7、监督与评估机制二、目的1、建立有效的临床危急值报告和处置体系,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2、规范危急值的报告、接收、处置和记录流程,减少医疗风险。

三、适用范围1、本协议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相关医务人员。

四、危急值项目及阈值确定11 医院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临床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危急值项目及阈值清单。

111 危急值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112 阈值的设定应基于医学科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经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五、报告流程及责任人1、当检测到危急值时,检验、检查科室的操作人员应立即核实结果的准确性。

11 确认无误后,按照规定的报告流程,通过电话或网络系统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

111 报告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报告时间等关键信息。

112 报告人应在报告记录上签名,并记录接收人的姓名。

2、临床科室应设立专门的接收危急值报告的岗位,并确保在工作时间内有人值守。

21 接收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记录危急值信息,并复述确认。

211 接收人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六、接收部门及责任人1、临床科室作为危急值的接收部门,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为接收责任人。

11 接收责任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处理。

七、处置流程及时间要求1、接收责任人应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的规定时间内(如 30 分钟内)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处理。

1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复查、调整治疗方案、紧急会诊等。

111 处理措施应记录在病历中,包括处理时间、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

2、若需要紧急抢救,应立即启动医院的急救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临床危急值管理上报制度与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管理上报制度与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管理上报制度与工作流程篇1:临床危急值管理上报制度与工作流程"危急值"管理上报制度与工作流程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量."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3.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2.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己复查",。

检验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一、临床危急值的定义二、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1.组织机构:医院或临床实验室等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质控科室,负责制定和管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2.制度标准:医疗机构应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如《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3. 危急值范围:根据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状况,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的范围及其对应的指标或结果。

例如,血红蛋白浓度低于50g/L、血糖浓度低于2.0 mmol/L等。

4.危急值登记: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危急值登记系统,记录所有报告的危急值情况,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危急值发现时间和报告时间、报告人等。

5.危急值报告流程: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报告的流程,包括危急值的发现、报告、确认、通知以及处理和追踪等。

6.报告人员:医疗机构应选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担任危急值的报告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资质认证。

8.报告响应: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响应,确认和处理危急值,并将处理结果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

9.跟踪追踪: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的跟踪追踪机制,对患者的危急值情况进行追踪,确保危急值的处理和处置的效果。

10.报告分析: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临床危急值报告程序1.危急值发现:由医学检验和临床诊疗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验或诊疗过程中发现患者的指标或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应立即判断是否为危急值。

2.报告责任人:医生或医学检验师等相关人员应立即将危急值情况报告给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3.报告确认: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应确认危急值的准确性,并记录在危急值登记系统中。

4.通知处理: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并告知危急值的具体情况和处理方法。

5.处理结果报告:相关医务人员在处理危急值后,应向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报告处理结果,包括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等,并记录在危急值登记系统中。

完整版)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

完整版)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

完整版)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临床医疗中的“危急值”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的情况。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患者的安全甚至生命。

因此,各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一旦确认检查结果为“危急值”,就必须立即报告患者所在的临床科室,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处理。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确保医疗安全。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

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

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或门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并在《检查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检验科对原标本妥善处理后冷藏保存一天以上,以便复查。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并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

临床医师需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如果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危急值”报告涉及所有门、急诊及病区病人,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放射科、CT室、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

为了确保该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所有与危急值报告有关的科室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危急值数值及报告、处理流程。

8、科室管理评价中,“危急值”报告是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医务科会定期检查和总结科室的危急值报告工作,重点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危急值报告是否对改善病情产生了影响。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为加强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危急值报告程序1.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流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误,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详细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向上级医师(检验师)或科主任报告。

2. 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并及时将结果告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

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病历中。

(二)危急值登记制度1. 医技科室应设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危急值项目、患者基本信息、报告时间、报告人员、接收人员等信息。

2. 临床科室应设立危急值接收登记本,详细记录危急值项目、患者基本信息、报告时间、接收人员、处理措施等信息。

三、危急值报告范围1. 实验室检查危急值范围:根据实验室检查项目,参照相关指南和规范,制定各项目的危急值范围。

2. 影像学检查危急值范围:根据影像学检查项目,参照相关指南和规范,制定各项目的危急值范围。

3. 其他检查危急值范围:根据其他检查项目,参照相关指南和规范,制定各项目的危急值范围。

四、危急值报告责任1. 医技科室负责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危急值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临床科室。

2. 临床科室负责危急值报告的接收和处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一、概述临床危急值指的是在患者体检或治疗过程中,发现的具有严重生命危险性或影响病情稳定的值或结果。

为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质量,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该制度与流程的建立,旨在确保临床危急值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以及及时处理,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1.目标确保医务人员对临床危急值的认识和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水平。

2.责任方制度的执行主体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

3.管理程序(1)识别临床危急值:制定明确的临床危急值范围,对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和评估,判断是否为危急值。

(2)报告临床危急值:医务人员在识别到临床危急值后,应及时向相关的负责人报告。

(3)负责人的职责:负责人负责接收临床危急值报告,并将其及时传达给医生或护士,确保及时处理。

(4)医生或护士的职责:负责处理临床危急值,包括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时向患者进行说明,并记录相关信息。

(5)反馈和总结:制定反馈与总结机制,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过程进行评估与改进。

三、工作流程1.识别临床危急值(1)医学检验师应具备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能力,并能辨认出可能的临床危急值。

(2)医学检验师在发现可能的临床危急值后,应进行二次确认,确保结果准确无误。

(3)根据预定的危急值范围和标准,识别出临床危急值。

2.报告临床危急值(1)医学检验师应立即将识别的临床危急值报告给相关负责人。

(2)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接收和处理临床危急值的报告,并迅速传达给相应的医生或护士。

3.处理临床危急值(1)医生或护士在接到临床危急值的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确认,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在处理临床危急值的过程中,医生或护士应与病患或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说明,以便他们了解病情和治疗进程。

4.反馈和总结(1)医疗机构应建立反馈和总结机制,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一、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1.制定相关政策: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该制度应明确危急值的定义、分类、报告流程、报告责任方和质量管理要求等内容。

2.明确临床危急值的定义:为了避免歧义和混乱,应明确危急值的定义,例如:危急值是指在特定范围内的生化指标异常,临床意义重大,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3.分类危急值:根据临床实践和医学知识,将危急值划分为一般危急值和特殊危急值。

一般危急值是指在一定的临床范围内异常,特殊危急值是指在个体化诊疗中的异常。

4.建立报告流程:明确危急值报告的路径、方式和时间要求。

报告流程应优化和简化,减少报告链条的长度和延迟时间,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规定报告责任方:明确各角色在临床危急值报告中的责任与职能。

例如,医生在发现危急值时负责及时报告,护士在接收到报告后负责通知相应的医师或科室。

6.明确质量管理要求:制定标准化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定期进行临床危急值报告的回顾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进流程,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临床危急值报告流程1.发现异常值:医生或医学技术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异常值时,应及时确认异常结果,并验证是否为危急值。

2.认识到危急程度:医生应根据临床意义和相关指南,判断这个危急值的临床危害程度。

3.立即采取行动:医生应根据危急值的临床意义和危险性,立即采取行动,如调整治疗方案、通知患者停药或进行紧急手术等。

4.报告临床危急值:医生应按照制定的报告流程,将危急值信息及时、准确地报告给相关的医疗团队成员。

5.接受报告并核实:接收到危急值报告的医生或护士应及时核实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记录和跟进:报告后应及时记录危急值相关信息,包括报告时间、处理措施和结果等,以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7.质量管理和回顾: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临床危急值报告的质量管理和回顾工作,评估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一、引言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临床危急值报告的定义、流程、标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临床危急值报告的定义临床危急值是指患者生命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出现异常,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或治疗的情况。

临床危急值报告是指在发现患者出现临床危急值后,医务人员按照规定流程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汇报该情况。

三、临床危急值报告流程1. 发现临床危急值:在医院内,医务人员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式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

2. 确认是否为危急值:医务人员需要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和鉴别诊断,确认是否为临床危急值。

3. 报告:如果确认为临床危急值,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规定流程向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报告。

4. 处理:接到临床危急值报告后,相关部门或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四、临床危急值报告标准化管理为了保证临床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医院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制定临床危急值报告标准:医院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临床危急值报告标准,明确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

2. 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流程: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临床危急值报告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程序。

3. 培训医务人员:医院需要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临床危急值判断和处理方法,并熟练掌握临床危急值报告流程。

4. 定期检查和评估:医院需要定期对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意义1. 提高医疗质量:在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管理下,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异常情况,避免延误诊治,提高医疗质量。

2. 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保障患者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干预,降低患者风险。

3. 增强医院信誉:建立完善的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增强医院的信誉和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一、概述二、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定义根据医疗机构制定的标准,对各项检查指标的危急值进行统一规定,以确保在达到或超越危急值时能够立即报告给相关医生或医务人员。

2.危急值报告负责人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通常为检验科或影像科的临床危急值报告专员。

该人员负责接收、报告危急值,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3.危急值的报告标准医疗机构应设定明确的危急值报告标准,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清楚危急值报告的标准,并能准确操作。

4.危急值的报告方式三、危急值报告工作流程1.发现危急值危急值首先需要医疗机构设定相关的临床危急值参考标准,并确保检查结果能够在实时返回给相关部门。

一旦检验结果或影像结果超出危急值,就应立即报告。

2.接收报告3.确认危急值接收到危急值报告后,报告专员应立即核实患者的身份以及临床情况,并再次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

如果确认属实,应进一步处理。

4.报告医生报告专员应及时将危急值报告转交给相关医生或医务人员。

为确保报告准确无误,应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示警值及相关临床症状。

5.医生处理相关医生收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包括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报告专员。

6.记录和追踪报告专员应在内部系统中记录危急值的发现和处理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归档。

医疗机构还应设立相应的质控机制,对危急值的报告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追踪,以确保危急值的报告和处理流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总结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为了保证医疗机构及时处理患者危急状况而建立,旨在减少患者因危急状况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危急值报告标准和工作流程,并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危急值报告和处理工作,以确保危急值能够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分诊员),护士(分诊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
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医技科室与门急诊、病区均建立《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 )、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四)处理程序
1 、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 、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 ,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

3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 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
施。

五、“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
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六、“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
室。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1 、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2 、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
附件1:
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一、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临床生化
血钾v 3.5mmol/L 或〉5.5mmol/L; 血钠v 125mmol/L 或〉155mmol/L;
血氯v 90 mmol/L 或〉120mmol/L; 血钙v 1.5mmol/L 或〉3.5mmol/L ;
血糖v 2.5 mmol/L 或〉15.0mmol/L ; 血尿素氮(血BUN > 15.0 mmol/L ;
血肌酐(血CRE > 450卩mol/L ; 丙氨酸转氨酶(ALT > 3u/L ;
抗HAV-lgM阳性。

2、临床检验:
血小板(PLT< 50X 109/L 或〉600X 109/L;
白细胞(WBC v 3.0 X 109/L 或〉40X 109/L ;
血红蛋白(Hb)v 50g/L 或〉180g/L ; PT> 20s;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 40s;
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FIB)< 1.0g/L或》10g/L ;
血液标本检出疟原虫(PLT WBC Hb值血液病结果第一次稳定以后除外)。

3、临床微生物:
血培养阳性;脑脊液培养阳性;粪便检出霍乱弧菌。

4、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制定出特别“危急值”项目
(1)肾病住院病人:血肌酐(血CRE> 1200卩moL,二氧化碳分压PCO客55〜70mmHg (2)肝病区:血小板(PLT)< 30X 109/L 凝血时间(PT)> 30s
(3)烧伤病人:白蛋白(ALB < 15g/L
(4)血液病区:WB& 1.0 X 109/L,血小板(PLT)< 30X 109/L,凝血时间(PT)> 30s
二、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脑干出血;②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
③脑疝;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
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明显加重。

2、脊柱、脊髓疾病:
CT/MRI检查诊断为脊柱外伤后压迫脊髓/脊髓横断损伤。

3、呼吸系统:①气管、支气管异物;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压缩》80憾肺栓塞、肺梗塞。

4、循环系统: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①食道异物;②消化道穿孔、梗阻;③急性胆道梗阻;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三、超声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异位妊娠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者;
2、大量心包积液,右室前壁暗区深度》30mm并出现心包填塞症状者;
3、腹主动脉瘤及腹腔动脉瘤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者;
4、外伤至脏器破裂,伴大量内出血及失血性休克者;
5、临床认定的其他危重患者。

四、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损伤;
3、急性心肌梗死;
4、致命性心律失常:
(1)心室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 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 间期延长;
(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6)心室率大于180次/ 分的心动过速;
(7)二度U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
(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附2: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
诊断、治疗,记录到门诊病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