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变态心理学讲义

合集下载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PPT课件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PPT课件

二、性心理障碍
指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性兴奋、性满 足方式偏离正常。
❖ 性身份障碍(易性症) ❖ 性偏好障碍 (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
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 性指向障碍 (同性恋)
祝您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谢谢观赏!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项为之强 2、 素帐 3、徐喷以烟 4、鹤唳云端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想起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
❖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
一贯性紧张不安,需要别人的关心和接纳,敏感于别人的批评, 夸大生活潜在的危险,回避意向明显。
❖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无助。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倾斜的词语:
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果然鹤也 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 徐喷以烟 盖 一癞蛤蟆
1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 之冲烟而飞鸣,
2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 别院。
定心细看,把草丛看作树林,把虫子、 蚂蚁看作野兽,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丘陵,低陷部分当
做山沟,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 又满足。
神游大自然 把草丛(想树像林成 ) 把虫蚊(想像野成兽 )
把土砾(想像丘成陵 ) 把低凹处想(像山成沟)
1、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慢慢的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
2、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丘陵低陷部分当做山沟。

《变态心理学》讲义(1)

《变态心理学》讲义(1)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第一章概述一、变态心理学的含义与研究内容。

(一)、含义:1、佩奇:是心理学的分支,它主要研究变态的精神行为过程。

2、科里曼:是心理学的特殊领域,主要通过发展和综合的心理学原则来分析变态行为。

3、基斯卡:是特定研究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学科。

4、罗森、福克斯、戈里高里:试图了解和解释在常态和普通人格结构中的变态行为。

总结: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规律及其矫治的学科。

对定义的理解:1、是一门特殊学科;2、都强调研究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3、在研究变态的时候需要参照常态;4、既是理论研究,又是应用研究,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原则,应用研究更注重预防、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既研究主观世界(主观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客观的环境。

(二)、研究内容。

以上方面出现问题时,就是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二、变态心理学研究范畴。

1、发展历史、研究方法;2、划分变态和正常心理的标准;3、介绍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原因(病因学)。

4、症状和综合征;5、预防和治疗。

三、变态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历史回顾。

1、早期阶段(迷信时期,奴隶制之前)。

(1)、考古学的发现;(2)、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印度、中国、古巴比伦)认为精神病的病因是魔鬼附体,治疗者是神父或者巫师,治疗方法:烧屎尿、鞭打、饥饿等,治疗原则:对身体的侮辱,使善良的精灵不忍呆在这儿,使恶鬼不愿呆在这儿。

2、中世纪前的光明时期(自然主义时代,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1)、古希腊、古罗马的贡献希波克里特(气质体液说:黄黑、胆汁、血液、黏液),古希腊医学之父。

①朴素唯物主义:首次提出病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模式,用大脑疾病解释大脑的变态疾病。

②对病因的解释:遗传、情感、环境、肌肉和神经紧张;③病因分类:a、躁狂症;b、抑郁症;c、谵妄症。

(谵妄:由高热、中毒以及其他疾病而引起意识模糊、短时间内精神错乱的症状。

如说胡话,不认识熟人等)总结:他是病理学和人道主义的丰碑。

变态心理学 课件

变态心理学 课件

精神障碍 人群心理 活动并不 全是异常
人格有缺 陷并伴有 思维障碍
感知觉可能 是正常的
系统治疗后 异常部分能 得到改善或 完全矫正
正常与异常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在人群中永远并存
一、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定义: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 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行为主义解释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狗→骨头→分泌唾液 经典条件反射:狗→骨头+铃声→分泌唾液
狗→铃声→分泌唾液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生是由于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 程的冲突造成的。
行为主义解释
斯金纳(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行为与其后果的关系上 例如,一个个体的行为如果马上随之以一个愉快的后果, 那么该个体将更频繁地做这一行为,这种通过愉快或不愉 快的后果来改变行为通常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行为主义解释
班杜拉(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研究 领域,探索认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行为调节中的作 用;强调行为与认知结合;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 性,强调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班杜拉(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
1.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 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 断的交互作用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潜能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
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
善的特征受到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存在焦虑 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存在焦虑” “存在焦虑”就是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两者的对立跟随人的一生。 这种对立造成的焦虑,又称为人的“基本焦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PPT专业课件

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PPT专业课件
• 3. 人格严重偏离正常,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 自知力。
• 4. 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生活无目标,易 受本能欲望支配。

6
5. 情感发育不成熟,极不稳定,易激惹, 对自己的行为无内疚感和负罪感。 6. 人际关系失调,难以相处。 7. 矫治困难,预后欠佳。 8. 一般早年(童年或少年期)即有所表 现。
•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以心理行为治疗
为主;
• 4. 控制治疗环境尤为重要; • 5. 适当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矫正治疗是一个难度很 大和值得探讨的课题 。途径:综合性治疗
16
(四)、实践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 教学录象: 抢劫 • 讨论:马家爵案例人格心理分析
17
人格障碍 概述
.
1
一、人格概念
• 又称为个性,是在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在某 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 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个体相对独特和稳定的 心理行为模式。它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兴趣、 爱好等内容。
• 人格是独特的行为模式。
•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
• 人格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第四节 人格障碍的分类研究
•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悖德型人格障碍,它
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它是最常见的一类人格障碍。也是精神病学家和
心理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类型。美国一项调查报
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约占人口的3。9--4。9%
(男性)和0。7%(女性)。国外报道男性3%,
神经症、精神病与人格障碍: 研究报告:50%同时患有人格障碍
3
2.概念: 人格障碍又称变(病)态人格、人格异 常,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 常为主的障碍,患者形成特有的行为模式, 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 能,或者患者感到痛苦。

讲义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ppt课件

讲义变态心理学人格障碍ppt课件
6
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各不相同。 个性是人格的独特性 个性差异是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各不相同的
现象。其中最主要的个性差异是能力、动机、气质 和性格上的差异。
7
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 社会的人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的。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 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淼淼在与女友来往的早期对女友十分关心和体贴,女 友也十分满意,自认为找到了如意郎君。然而在确立了恋爱 关系之后,他变得疑心越来越重,总怀疑女友私下与其他男 人交往,非常不放心女友的行踪,每天都要多次给女友打电 话询问其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干什么。一旦发现女友和 其他男人接触就发脾气,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后来就开始 打女友,有时会把女友朝死里打,但打过之后又会痛哭流涕 求女友原谅。女友实在无法忍受他的折磨提出分手后,他威 胁说不会放过她和她的家人。
16
核心特点:疏离 对与他人建立社会性联系很少或根本没有
17
情绪的不稳定,常抱有暴力问题
18
例:李某,男,26岁,工人,汉族,已婚。因喜表现自己,感情用事。不
明原因逐渐表现爱模仿戏装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打扮自 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 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 许别人使用,并常紧锁门户,防止他人进入。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 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 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病人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 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因此病人常与家庭地位、经济情况、个人外貌等不如 他的人交往,而对强于他的人常常无端抵毁。病人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 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 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因此许多 人说他不知好歹。与别人争论问题时,总要占上风,即使自己理亏,也要编 造谎言,设法说服别人。病人常到火车站站口或公共汽车上帮助检票、售票。 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别人稍违于他,就与别人吵架,从而导致关系破裂, 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 麻烦。

心理健康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讲义(变态心理学)

心理健康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讲义(变态心理学)

第九部分变态心理学第一章变态心理学的概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正和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由此形成了心理正常的群体和心理异常的群体。

即使是心理异常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

例如,他们的人格可能有某方面的缺陷并伴有思维障碍,但是,他们的感觉、知觉可能是正常的。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有心理异常的人经过系统治疗,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

因此,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会永远并存。

一、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等。

1.神经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神经病学研究的范畴。

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疾病。

2.精神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广义的精神病概念类似于精神疾病的概念,狭义的精神病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和某些(具有精神病性质的)心境障碍。

精神病有三个特点: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损;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缺乏症状的自知力。

精神病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前者包括脑器质性精神病、症状性精神病和中毒性精神病等,后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及情感性精神病等;而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属于较轻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有时也译为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含义大致相同,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

精神疾病内容包括了精神障碍的所有内容,例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

精神障碍是一种综合征,其特征表现为个体的认知、情绪调节或行为方面有临床意义的功能紊乱,它反映了精神功能潜在的心理、生物或发展过程中的异常。

变态心理学第十章人格障碍总论整理.ppt

变态心理学第十章人格障碍总论整理.ppt

分裂样型
反社会型
冲动型 表演型(癔症型)
强迫型
其他 未特定
偏执型 分裂样型
ICD-10 (1993)
社交紊乱型
情绪不稳定型: 冲动型 边缘型 表演型
强迫型 焦虑(回避)型 依赖型 其他 未特定
偏执型
DSM-IV (1994)
分裂样型
分裂型
反社会型
边缘型 表演型 自恋型 强迫型 回避型 依赖型
未注明 15
9
DSM-IV中对人格障碍的描述
A.明显偏离了患者所在文化所应有的持久的内心 体验和行为类型,表现为下列两个方面以上:
(1)认知(即对自我、他人、和事件的感知和 解释方式);
(2)情感(即:情绪反映的范围、强度、脆弱 性、和适应性);
(3)人际关系; (4)冲动控制。
10
DSM-IV中对人格障碍的描述
B.这种持久的类型是不可变的,并且涉 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很多方面。
C.这种持久的类型导致临床上明显的痛 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 方面的功能缺损。
D.这种类型在长时间内是相当稳定不变 的,至少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或早期成年 时。
11
DSM-IV中对人格障碍的描述
E.这种行为类型不可能归于其他精神障 碍的表现或后果。
3
1、历史简介
人格障碍英文原称作“性格障碍 (character disorder)”
引起现代医学的重视始于19世纪初 Pinel(1809)提出不伴妄想的躁狂 Prichard(1845) 提 出 悖 德 狂 ( moral
insanity)概念
4
1、历史简介
U.Trelate(1861)提出神志清醒精神病 K.Schneider ( 1923 ) 提 出 病 态 人 格

变态心理学第五章人格障碍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第五章人格障碍PPT课件

人格障碍不同于“精神病”
或者说它不是真正的精神病。原因: ①缺乏作为一种疾病单元所具有的特征,如具体 的起病时间,病程和转归等特征。 ②智力正常,无意识障碍和认知缺陷; ③并不脱离现实,且有一定的社交能力。 ④人格障碍的行为模式持久少变。 但是,人格障碍患者都有一个终生顺应不良的 历史,而且容易滑上严重的精神障碍。

(二)人格障碍概念的演化历史
1944年却联(Carran)等人提出病态人格的三种 类型:①脆弱型人格:耐挫力低,容易发生神 经症等病态人格反应。 ②反常或异常型人格:这种人性格异常,超出 正常人轨道,很难与人相处。 ③“社会病型”人格:主要表现为反社会行为, 越轨行为等。 (与施奈德的观点类似,后者提出了对病因的 看法)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 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 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 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 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三、人格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
1、心理动力学观点 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认为人格障是个性的 障碍,源自早年的亲子关系受到了损害 导致自我(ego)虚弱。反社会人格障碍 是超我发展不良的结果,可能源自幼年 时与同别家长认同的失败,也可能这个 家长本身就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 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 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 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 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 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 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引导患者顺应自然、接受现实, 减轻症状带来的困扰。
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需求和治疗师建议,选 择其他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06
预防措施和康复支持体系 构建
预防措施制定思路
基于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变 态心理风险,制定针对性 的预防措施。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公众对变态心理的认 识和理解,增强自我防范 意识。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避免主观臆断
重视患者主诉
谨慎使用标签
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客观、 中立的态度,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关注其内心体验和需求。
避免随意给患者贴上 “精神病”等标签,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遵循伦理原则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 私权,保护其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05
变态心理治疗原则和方法
焦虑障碍类型、特点及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持续感到紧张和不安,无法控制担忧, 常伴随躯体症状如头痛、心悸等。
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伴随濒死感或 失控感,常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 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强烈不安和害怕被负 面评价,常导致回避社交场合。
特定恐惧障碍
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惧,如恐 高、恐蛇等,常导致回避行为。
的风险。
认知偏差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如过度概括、选择性注意等,可 能导致其对自身和他人产生不准 确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引发变态
心理。
社会支持不足
缺乏社会支持、孤独感强烈等社 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个体出现 变态心理。同时,社会支持不足 还可能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和心
理健康水平。
03
常见类型变态心理及其表 现

北大精品课件变态心理学 人格障碍PPT58页

北大精品课件变态心理学 人格障碍PPT58页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北大精品课件变态心理学 人格障碍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和人格障碍
? 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 ? 性格: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
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 行为方式上。性格从本质 上表现了人的特征 ? 气质:气质是指人的 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方面的 特点,赋予性格光泽。 ? 气质的体液说
人格和人格障碍
? 你认为的人格障碍是什么?
人格障碍的概念
第一节 人格障碍概述
?CCMD-3中对人格障碍的描述
明显偏离正常的异常行为模式 明显影响个体功能 感到痛苦 难以矫正 18岁以上且至少持续两年
人格障碍的划分
?类别和维度的划分 1.障碍应被看做是程度的问题而不是 种类的问题 2.现有流行的人格维度的观点:大五 模型
大五人格模型
?O:开放性 vs 封闭性 ?C:尽责性 vs 非尽责性 ?E:外向性 vs 内向性 ?A:随和性 vs 不随和性 ?N:神经质 vs 情绪稳定性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 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 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 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 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
CCMD-3,8型 ? 妄想性人格障碍 ? 类分裂性人格障碍 ?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 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 ? 做作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 强迫性人格障碍 ? 焦虑性人格障碍 ? 依赖性人格障碍
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 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 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2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 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 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 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 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
? 案例 ? 表现 ? 诊断 ? 治疗 ? 流行病学
根据课件上的和书上的案例,请同学们 自己总结一下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1.过分警觉,高度敏感 2.猜疑和偏执,总是毫无根据的怀疑别人 3.喜欢寻根究底 4.无幽默感,有攻击性,好夸大 5.倾向于把过失归罪于他人
人格障碍的共病现象
? 许多学者发现,许多人格障碍患者同时或在其发 展过程中往往符合不止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这 就是人格障碍的共病现象 。
?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人格障碍与进食障碍、焦虑障 碍的共病情况。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
? 案例 ? 表现 ? 诊断 ? 治疗 ? 流行病学
电视剧《渴望》中王亚茹角色行为模式表现出 的就是一种典型的偏执型人格。王亚茹几乎是观众 一致公认的“最没人情味”的人,她自负清高、傲 慢不逊、冷漠无情、孤僻多疑、不苟言笑、不善交 际、生性嫉妒、执勘刻板;她与慧芳、小芳、月娟、 刘大妈等人格格不入:对自己的父母及唯一的弟弟, 也常常是怒目以对,对待恋人罗冈更是冷若冰霜、 不近情理;就连唯一与她交往的老同学团莉,也常 因受不了她那古怪的脾气而几次欲撒手而去,她我 行我素、随心所欲,说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及激情 冲动,根本不考虑旁人的喜怒哀乐,不考虑社会影 响,这几乎使她到了人见人恨的地步。
?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
? 一、A组人格障碍——古怪型人格障碍 ? 二、B组人格障碍——戏剧型人格障碍 ? 三、C组人格障碍——焦虑-恐惧型人格障碍
人格和人格障碍
? 什么是人格? ? 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
为的特有的综合模式。 ? 独特性 ? 稳定性 ? 统合性 ? 功能性
? 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 B群:“戏剧化群”
? 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 C 群:“焦虑群”
? 回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划分
? CCMD-3,8型 ? 偏执型人格障碍 ? 分裂样人格障症型)人格障碍 ? 强迫型人格障碍 ? 焦虑型人格障碍 ? 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8章 人格障碍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 什么是人格障碍? ? 人格障碍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 ? 各亚类人格障碍在临床上如何表现 ? ? 人格障碍的病理原因有哪些 ? ? 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为了攻克这些疾病做了哪些
努力?
目录
? 第一节 人格障碍概述
?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 二、人格障碍的分类 ? 三、人格障碍的共病以及发病率
大五人格模型
? O:想象力,审美,感受丰富,尝新,思辨,价值观 ? C:能力,条理性,责任感,追求成就,自律,审慎 ? E:热情,乐群性,独断性,活力,寻求刺激,积极情绪 ? A:信任,坦诚,利他,服从,谦逊,同理心 ? N:焦虑,愤怒和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冲动性,脆弱性
人格障碍的划分
DSM-IV 划分: A群:“古怪群”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
? 案例 ? 表现 ? 诊断 ? 治疗 ? 流行病学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 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 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 多疑,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 或轻视; ④ 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 意追求; ⑤ 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 不忠,但不是妄想; ⑥ 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 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⑦ 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 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
DSM-IV-TR ,三大群,共10型 ? A群:“古怪群”
? 妄想型、类分裂型(类分裂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 B群:“戏剧化群”或“情绪化群”,也叫“不稳定群”
? 反社会型、边缘型、做作型(戏剧化,做作性)和自恋型人格障 碍;
? C 群:“焦虑群”
? 回避(畏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