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阻断预防与管理

合集下载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篇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一、背景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病毒性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为降低母婴传播率,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母婴阻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本方案旨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为母婴阻断工作提供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
二、目标
1.降低母婴传播率,实现母婴零传播目标。
(2)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母婴阻断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6.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母婴阻断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母婴阻断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3)加大投入,保障母婴阻断工作所需经费。
(4)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母婴阻断工作取得实效。
五、评估与监测
(2)对高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咨询,提高其预防母婴传播的意识和能力。
2.孕期管理
(1)建立孕产妇档案,定期进行孕期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管理感染孕产妇。
(2)对感染孕产妇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3)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3.分娩期管理
(1)提倡住院分娩,确保母婴安全。
5.健康教育
(1)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及家庭成员的防治知识知晓率。
(2)利用各类媒体,加大母婴阻断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6.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母婴阻断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母婴阻断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3)加大政策支持,保障母婴阻断工作所需经费。
2.提高孕产妇及婴幼儿的检测率、治疗率和随访率。
3.提高孕产妇及家庭成员的艾滋病、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

母婴阻断整改措施_母婴传播整改措施

母婴阻断整改措施_母婴传播整改措施

母婴阻断整改措施_母婴传播整改措施母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亲传播给胎儿或婴儿的一种传播方式,其中以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母婴传播最为常见。

为了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整改。

本文将针对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母婴传播,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

一、完善孕前和孕期保健服务1. 加强孕前健康教育:普及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基础知识,提高备孕夫妇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倡婚前检查和孕前咨询。

2. 提高孕期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孕期保健服务,确保孕妇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孕期感染。

3. 推广乙肝疫苗接种:鼓励孕妇及其家庭成员接种乙肝疫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二、加强新生儿免疫预防1. 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确保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的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2. 推广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用:对于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

三、加强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母婴阻断治疗1. 早期诊断:加强对孕妇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筛查,确保早期发现感染。

2.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载量高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3. 定期监测: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妇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治疗效果。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支持1. 普及母婴传播知识:通过多种渠道普及母婴传播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

2. 消除歧视:倡导社会消除对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为母婴阻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政策,为母婴阻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总之,母婴阻断整改措施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从多个层面进行完善和整改,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保护母婴健康。

母婴阻断(医学)

母婴阻断(医学)

02
母婴阻断的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增强防范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孕产妇和家庭成员对母婴阻断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母婴阻 断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传播途径
让孕产妇和家庭成员了解母婴阻断的传播途径,如产道传播、母乳传播等,以 及避免传播的方法。
免疫接种
接种疫苗
为孕产妇和家庭成员提供必要的疫苗接种,如乙肝疫苗、艾滋病疫苗等,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母婴阻断(医学)
2023-11-12
目录
• 母婴阻断概述 • 母婴阻断的预防措施 • 母婴阻断的监测与评估 • 母婴阻断的挑战与对策 • 母婴阻断的未来展望
01
母婴阻断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母婴阻断是指通过医学干预措施,预防或降低母婴传播( MTCT)的风险,以保护母婴健康。这些干预措施包括为母 亲提供抗病毒药物、提供疫苗接种、检测和治疗疾病等。
提供培训和教育
政府可以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母婴阻断服务。
05
母婴阻断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与创新
新技术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编辑、纳米技术等新技术将在母婴 阻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预防和治疗母婴传播提供更多选择。
诊断试剂研发
研发更灵敏、更便捷的诊断试剂,用于检测孕期感染和新生儿感染 ,及时发现并阻断母婴传播。
全球疫苗接种计划
积极参与全球疫苗接种计 划,共同推进全球母婴阻 断工作的发展,实现联合 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THANK YOU
对策二:社会参与
加强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社区组织和教育机构,加强对母婴阻断必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 公众的认识和理解。

母婴阻断(医学课件)

母婴阻断(医学课件)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母婴阻断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良 好氛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背景
一位孕妇感染了HIV,经 过母婴阻断,成功地避免 了新生儿感染HIV。
母婴阻断措施
孕妇在孕期接受了抗病毒 药物治疗,同时新生儿在 出生后接受了预防性药物 治疗。
成功原因
孕妇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有 效降低了病毒载量,同时 新生儿的预防性药物治疗 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案例二:母婴阻断的失败案例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高效、安全、便捷的检测和 治疗手段应用于母婴阻断领域,如基因编辑、免疫疗法等。
社会支持
政府和社会将加大对母婴阻断领域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和资金保障,以促进母婴阻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母婴阻断的研究方向与热点问题
1 2 3
病毒变异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母婴阻断面临着新的挑 战,研究如何有效应对病毒变异成为当前的重 要研究方向。
背景
一位孕妇感染了HIV,尽 管进行了母婴阻断,但新 生儿仍然感染了HIV。
母婴阻断措施
孕妇在孕期接受了抗病毒 药物治疗,同时新生儿在 出生后接受了预防性药物 治疗。
失败原因
孕妇的病毒载量没有得到 有效控制,同时新生儿的 预防性药物治疗可能存在 一些不足。
案例三:母婴阻断的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
背景
对一组孕妇进行了母婴阻断的预防措施,并观察 了其效果。
2023
母婴阻断(医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母婴阻断概述 • 母婴阻断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 母婴阻断的治疗与护理 • 母婴阻断的案例分析 • 母婴阻断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

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

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一、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保障母婴健康。

梅毒在孕妇中的传播率较高,而患者本身可能无自觉症状,易造成母婴感染。

通过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可以提前诊断和治疗梅毒,降低感染率,保障母婴健康。

2.减少儿童先天性梅毒发生。

儿童先天性梅毒对婴儿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导致死亡。

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可以在早期发现感染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阻断梅毒传播,减少儿童先天性梅毒发生。

3.降低梅毒感染率。

及时发现并治疗梅毒感染的孕妇,可以有效降低梅毒在孕妇中的传播率,减少患者对周围人群的传染风险,从而降低梅毒感染率。

二、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内容1.早期筛查。

孕妇首次产检时应进行性病筛查,包括梅毒抗体检测,排除患者是否感染梅毒。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性伴侣多、性不安全等,应定期进行梅毒筛查。

2.宣传教育。

对孕妇进行关于梅毒传播途径、症状、检测方法、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治疗管理。

对于梅毒感染的孕妇,应及时进行治疗,建议配偶也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避免在孕期传播至胎儿。

4.随访管理。

建立梅毒感染孕妇的随访制度,对治疗后的孕妇进行定期随访,以监测治疗效果,并预防感染复发。

5.儿童筛查。

对于患有梅毒的孕妇所生的婴儿,应定期进行儿童梅毒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梅毒感染,减少儿童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6.监测评估。

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梅毒感染孕妇和儿童的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措施。

三、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实施1.建立健全的制度。

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部门、工作流程、监测指标等内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针对孕妇、孕妇家属、医护人员等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梅毒感染者档案和随访记录,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感染者的追踪管理和数据统计。

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方案

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方案

摘要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传染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降低母婴传播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本文针对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预防策略、治疗方案、随访管理以及相关支持措施等。

一、预防策略1. 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2. 加强孕产妇筛查: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HIV)筛查,尽早发现感染者。

3. 实施安全性行为教育:推广安全性行为,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4. 建立母婴阻断咨询门诊:为孕产妇提供专业咨询,指导其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

二、治疗方案1.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为HIV感染孕产妇提供ART,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1)孕期ART:自孕早期开始,持续至分娩后42天,包括以下药物组合:- 奈韦拉平(Nevirapine)+ 齐多夫定(Zidovudine)+ 利托那韦(Ritonavir);- 替诺福韦(Tenofovir)+ 利托那韦(Ritonavir)+ 奈韦拉平(Nevirapine)。

(2)产时ART:分娩时给予奈韦拉平(Nevirapine)口服,剂量为200mg,并给予齐多夫定(Zidovudine)静脉注射,剂量为2mg/kg,每4小时1次。

(3)产后ART:分娩后继续给予奈韦拉平(Nevirapine)+ 齐多夫定(Zidovudine)+ 利托那韦(Ritonavir)或替诺福韦(Tenofovir)+ 利托那韦(Ritonavir)+ 奈韦拉平(Nevirapine)治疗,持续至婴儿出生后42天。

2. 婴儿预防性用药: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奈韦拉平(Nevirapine)口服,剂量为2mg/kg,并给予齐多夫定(Zidovudine)口服,剂量为4mg/kg,每6小时1次,持续至婴儿出生后6周。

三、随访管理1. 定期监测:对孕产妇和婴儿进行定期随访,监测HIV感染状况、ART治疗效果及母婴传播风险。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母婴阻断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母婴阻断是指针对母婴传播途径进行干预措施,以阻止母亲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婴儿。

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增加,母婴传播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一大挑战。

为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母婴阻断实施方案对于预防母婴传播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婴儿的健康状况;提高孕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率。

2. 原则:a. 科学性原则: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b. 公平性原则:确保方案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对所有孕妇和婴儿都给予同等的关注和保护。

c. 效益原则:方案要经济可行,且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阻断母婴传播能力。

三、实施策略1. 孕妇阻断策略:a. 高危人群筛查:对有艾滋病高危行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因素的孕妇进行筛查和检测。

b. 预防措施:为筛查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确保病毒负荷低于检测限,并受到良好管理。

c. 避免哺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应避免母乳喂养,提供替代喂养方案,以避免母婴传播。

2. 产前阻断策略:a. 孕妇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评估:评估孕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包括妊娠期间ART治疗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等。

b. 计划剖宫产: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推荐计划剖宫产,以降低婴儿受感染的风险。

c. 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在分娩前一段时间内开始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3. 新生儿阻断策略:a. 即刻治疗:对于出生于艾滋病病母亲的新生儿,即刻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降低感染风险。

b. 化验检测:进行新生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检测,确保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四、实施程序1. 孕妇阻断:a. 第一步:对所有怀孕妇女进行风险评估和筛查。

b. 第二步:对高风险孕妇进行抗体检测,若初筛阳性,则进行病毒负荷检测和第4代HIV抗体抗原联合检测。

c. 第三步: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为了降低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保障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婴阻断工作的制度要求和实施流程,以期为我国母婴阻断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母婴阻断工作制度1.成立母婴阻断工作督导小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母婴阻断工作督导小组,负责对辖区内母婴阻断工作进行定期督导,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

2.孕产妇健康管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母婴传播的咨询和检测服务,确保孕产妇及时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为她们提供生育指导和干预措施。

3.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试剂管理和检测工作。

确保检测工作准确、高效,并对检测结果保密。

4.医务人员培训:定期对村级医务人员进行母婴阻断知识培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5.信息管理: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上报母婴阻断工作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完整,不得泄露侵犯他人隐私的信息。

三、母婴阻断工作流程1.宣传与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群的防范意识。

2.孕产妇筛查: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筛查,及时发现感染者,为她们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3.阻断措施:对确认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的孕产妇,根据病情实施阻断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剖宫产等。

4.随访与关怀:对实施阻断措施的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阻断效果,为她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5.资料整理与上报:将母婴阻断工作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按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四、总结母婴阻断工作是降低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病毒母婴传播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母婴阻断工作制度与流程,确保母婴阻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防范意识,为我国母婴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母婴阻断工作总结与计划

母婴阻断工作总结与计划

一、工作总结1. 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母婴阻断工作,旨在预防和减少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播。

通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母婴阻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工作成果(1)提高了孕产妇对母婴阻断工作的认识,普及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2)完善了母婴阻断工作机制,加强了相关部门的协作。

(3)提高了母婴阻断工作的服务质量,降低了传染病母婴传播率。

(4)推动了母婴阻断工作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 存在的问题(1)部分地区母婴阻断工作宣传力度不足,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

(2)部分地区母婴阻断工作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部分地区母婴阻断工作与临床医疗相结合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

二、工作计划1. 工作目标(1)进一步提高孕产妇对母婴阻断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2)优化母婴阻断工作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协作。

(3)提高母婴阻断工作的服务质量,降低传染病母婴传播率。

2. 工作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母婴阻断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社区宣传等,普及母婴阻断知识,提高孕产妇对母婴阻断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母婴阻断工作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

(3)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卫生健康、计划生育、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母婴阻断工作。

(4)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定期组织母婴阻断工作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母婴阻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5)完善政策法规,保障母婴阻断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母婴阻断工作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母婴阻断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 工作时间安排(1)2024年第一季度:开展母婴阻断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孕产妇对母婴阻断工作的认识。

(2)2024年第二季度:加强母婴阻断工作资源整合,提高服务质量。

母婴阻断质控工作制度

母婴阻断质控工作制度

母婴阻断质控工作制度是指在预防母婴传播疾病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阻断措施的质量和效果,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母婴阻断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防止孕妇感染疾病后将其传给胎儿或新生儿的过程。

质控工作制度旨在确保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质量,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1. 成立母婴阻断质控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妇产科、儿科、感染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组长负责母婴阻断质控工作的全面领导,成员负责各自部门的母婴阻断质控工作。

2. 设立母婴阻断质控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妇产科,由妇产科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3. 各部门职责分工:(1)妇产科:负责孕期保健、分娩及新生儿护理,实施母婴阻断措施,监测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2)儿科:负责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和治疗,参与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

(3)感染科:负责孕妇感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实验室:负责病原体检测,为母婴阻断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二、工作流程与质控措施1. 筛查与诊断(1)孕期筛查:孕妇首次产检时,进行感染病史询问、体检和病原体检测。

对高危孕妇进行进一步筛查,必要时进行羊水穿刺或绒毛取样。

(2)产时筛查:分娩前对孕妇进行再次筛查,了解孕妇近期感染情况。

(3)新生儿筛查:对出生时疑似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病原体检测。

2. 母婴阻断措施(1)药物治疗:根据孕妇感染情况,给予抗病毒治疗、抗真菌治疗等。

(2)剖宫产:对于高风险孕妇,在充分告知风险后,可选择剖宫产。

(3)人工喂养:对于感染性疾病孕妇,建议人工喂养。

(4)新生儿免疫干预:对新生儿进行免疫干预,提高免疫力。

3. 质控措施(1)制定母婴阻断工作手册,明确工作流程、筛查指标、治疗方案等。

(2)定期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母婴阻断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质量监测:对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4)数据上报:定期将母婴阻断工作数据上报至母婴阻断质控办公室,便于分析和管理。

母婴阻断工作计划

母婴阻断工作计划

母婴阻断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母婴阻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旨在阻断母婴传播途径,减少和预防母婴传播的发生。

母婴传播是指母亲将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的现象,严重危害了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制定一份全面有效的母婴阻断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实施母婴阻断工作计划,实现零母婴传播,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

2. 原则:科学、综合、持续。

制定计划时,必须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充分综合各方面因素,并持续关注和改进工作。

三、工作内容1. 宣传教育工作(1)加强性教育:向育龄妇女和男性提供全面、科学的性健康教育,重点强调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避孕方法。

(2)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咨询热线和网络平台,为孕妇和有关人员提供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咨询服务。

2. 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1)筛查目标:将孕产妇纳入筛查对象,通过筛查工作及早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进行专门的干预和治疗。

(2)筛查方法:使用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

3. 预防母婴传播干预(1)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的干预活动:加强孕妇在妇幼保健机构的建册孕前保健,对感染的孕妇提供专业的艾滋病咨询和干预服务,规范妊娠期、分娩期和哺乳期的艾滋病监测与护理。

(2)及早用药:对确诊感染的孕妇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以降低感染病毒的水平,减少传播风险。

(3)人工喂养:鼓励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通过人工喂养方式喂养婴儿,避免通过母乳传播。

(4)接触药物:对新生儿进行暴露预防,即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4. 跟踪监测与评估(1)建立婴儿追踪系统:对母婴阻断工作所涉及的婴儿建立追踪系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及早发现感染,继续干预措施。

(2)定期评估:对母婴阻断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率、孕产妇筛查率、感染孕妇干预率和感染婴儿的阻断率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年终总结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年终总结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年终总结一、背景介绍母婴阻断是指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母婴分离的现象。

这种情况会对母婴双方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预防母婴阻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今年的预防母婴阻断工作进行年终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二、工作回顾今年,我们在预防母婴阻断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孕产妇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她们对母婴阻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开展系列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我们向孕产妇传达了预防母婴阻断的相关知识,使她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其次,我们加强了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我们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了规范指导,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母婴阻断的关注度和应对能力。

同时,我们对医疗机构开展了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按照规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母婴阻断的发生。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相关人员(如家属、社区工作者等)的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课程,我们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母婴阻断的风险,保护孕产妇和婴儿的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在预防母婴阻断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

有些孕产妇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对母婴阻断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渠道,确保更多的孕产妇能够接受到相关知识的传达。

其次,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还需要加强。

虽然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医务人员对母婴阻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效果不理想。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母婴阻断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最后,相关人员的培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我们已经对他们开展了培训,但仍然存在一些人员培训不到位的情况。

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我们需要制定更为具体和有效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

虽然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但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母婴传播指的是孕妇将HIV传递给胎儿或新生儿,这可能发生在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中或哺乳期间。

为了阻断母婴间的HIV传播,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方案。

1. 宣传教育向公众、妇女和医疗保健工作者提供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信息非常重要。

通过传播正确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母婴传播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因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首要任务之一。

2. 及时检测与治疗怀孕期间,医疗机构应该为孕妇提供HIV 检测服务。

如果孕妇被发现携带HIV阳性,医疗机构应该立即采取措施,提供适当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阻断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ART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HIV病毒在孕妇体内的水平,还可以减少母体对胎儿的传染风险。

3. 安全分娩措施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应该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剖腹产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分娩方式,因为它可以避免孕妇和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可能携带病毒的体液。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提供洁净、无菌的分娩环境,以减少感染风险。

4. 阻断哺乳传播新生儿如果感染了HIV,母乳喂养会成为继续传播病毒的途径。

因此,对于HIV阳性的母亲,应该鼓励她们选择以人工喂养为主的替代喂养方式。

此外,母亲在哺乳期间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按指导喂养并加强自身的卫生习惯,以避免病毒传播。

5. 支持与咨询面对艾滋病诊断和相关的母婴阻断方案,许多妇女和家庭会面临许多心理、社会和经济上的挑战。

因此,为HIV感染的孕妇和患有艾滋病的儿童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咨询非常重要。

这包括心理辅导、社会服务和经济援助等方面的支持。

6.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收集数据和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方案的效果以及改进和调整的机会。

2023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2023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2023母婴阻断实施方案概述2023母婴阻断实施方案是为了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保障母婴健康而制定的一项阻断措施。

本方案旨在加强母婴阻断工作力度,提高艾滋病防治效果,减少母婴传播率,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目标与任务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将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控制在较低水平;2. 提高孕妇艾滋病感染检出率;3. 提高婴儿艾滋病感染阻断率。

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方案将开展以下几项任务:1. 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阻断工作的认识和重视;2. 完善孕妇艾滋病感染筛查工作,提高孕妇感染检出率;3. 加强孕妇艾滋病感染咨询和干预服务,提供妥善的治疗和阻断方案;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艾滋病阻断工作的水平和能力;5. 完善艾滋病儿童及其家庭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服务;6.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阻断工作进展情况。

实施措施宣传教育1. 制作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宣传资料,通过各种途径传达信息;2. 在学校、社区、医院等地开展艾滋病知识普及活动;3. 制定并实施媒体宣传计划,加强对大众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感染筛查和干预服务1. 建立健全孕妇艾滋病感染筛查机制,对孕妇进行定期筛查;2. 加强对感染孕妇的咨询和干预,提供针对性的阻断方案和治疗服务;3. 提供孕妇艾滋病阻断的咨询热线和咨询服务,解决相关问题和困惑。

医务人员培训1. 组织医务人员参加阻断工作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阻断工作的正确实施。

儿童服务1. 建立儿童艾滋病阻断机制,提供针对儿童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服务;2. 加强对艾滋病儿童家庭的关怀和支持,提供相关援助和帮助。

监测和评估1. 建立阻断工作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阻断工作的进展情况;2. 对阻断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经验,改进工作措施。

财务保障为了保障母婴阻断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相关部门将提供足够资金支持,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医院母婴阻断管理制度

医院母婴阻断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母婴传播疾病,保障母婴健康,降低母婴传播疾病的发生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涉及母婴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艾滋病、乙肝、梅毒等。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母婴阻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母婴阻断工作的开展。

2. 设立母婴阻断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母婴阻断工作。

四、工作内容1. 母婴传播疾病筛查与评估(1)对所有孕产妇进行母婴传播疾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乙肝、梅毒等。

(2)对筛查结果阳性的孕产妇进行详细评估,确定母婴传播风险等级。

2. 母婴阻断干预措施(1)对高风险母婴传播疾病孕产妇,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疏导等。

(2)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母婴传播疾病防控意识。

3. 母婴阻断效果评估(1)定期对母婴阻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母婴传播疾病发生率、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母婴阻断策略。

4. 母婴阻断信息管理(1)建立健全母婴阻断信息管理系统,对母婴传播疾病孕产妇信息进行保密管理。

(2)定期对母婴阻断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五、工作流程1. 孕产妇筛查(1)孕产妇在产前检查时,进行母婴传播疾病筛查。

(2)筛查结果阳性者,由母婴阻断办公室进行评估。

2. 母婴阻断干预(1)评估后,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并告知孕产妇及家属。

(2)实施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疏导等。

3. 母婴阻断效果评估(1)定期对母婴阻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母婴传播疾病发生率、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

(2)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母婴阻断策略。

4. 母婴阻断信息管理(1)对母婴阻断信息进行保密管理,确保孕产妇隐私。

(2)定期对母婴阻断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六、保障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母婴阻断业务水平。

2. 落实资金保障,确保母婴阻断工作顺利开展。

3. 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母婴阻断工作规范有序。

母婴阻断工作管理制度

母婴阻断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母婴阻断工作的管理,提高母婴阻断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减少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母婴传播风险。

2. 提高母婴阻断工作服务质量,确保母婴阻断效果。

3. 建立健全母婴阻断工作体系,提高母婴阻断工作管理水平。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依法管理,科学指导。

3. 全民参与,共同推进。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母婴阻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母婴阻断工作,制定母婴阻断工作计划,监督实施母婴阻断工作。

2. 母婴阻断工作办公室:负责母婴阻断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宣传、培训、咨询、检测、治疗、随访等工作。

3. 医疗机构:负责为孕产妇提供母婴阻断服务,包括咨询、检测、治疗、随访等工作。

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的母婴阻断工作,包括宣传、咨询、检测、治疗、随访等工作。

五、工作内容1. 宣传教育(1)宣传母婴阻断政策,提高孕产妇对母婴阻断的认识。

(2)普及母婴阻断知识,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咨询与指导(1)为孕产妇提供母婴阻断咨询服务,解答孕产妇关于母婴阻断的疑问。

(2)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母婴阻断方案。

3. 检测(1)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检测。

(2)对新生儿进行相关传染病检测。

4. 治疗(1)为孕产妇提供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等。

(2)对新生儿进行相关传染病治疗。

5. 随访(1)定期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随访,了解母婴阻断效果。

(2)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母婴阻断方案。

六、工作要求1.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母婴阻断工作制度执行,确保母婴阻断工作质量。

2.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母婴阻断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母婴阻断工作水平。

3. 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母婴阻断工作档案,确保母婴阻断工作可追溯。

4.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关怀,提供心理支持。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实施方案母婴阻断是指在孕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母婴关系中断或者受到不良影响的现象。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需要。

为了有效预防母婴阻断,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向广大孕产妇和家庭传达母婴健康知识和预防母婴阻断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母婴健康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二、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

建立母婴健康档案,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导致母婴阻断的因素。

同时,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和公安机关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三、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

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面的医疗、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服务,确保她们在孕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

同时,加强对高风险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重点关注和干预,降低母婴阻断的风险。

四、加强法律和政策保障。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母婴健康的保护力度,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合法权益。

同时,建立健全的政策扶持体系,为有需要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经济和社会支持,减轻她们的生活压力。

五、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体系,对各地母婴健康工作开展定期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同时,加强对母婴健康工作的宣传和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母婴健康,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母婴健康的良好氛围。

在实施预防母婴阻断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公安机关、媒体和广大市民。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母婴阻断,保障母婴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预防母婴阻断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总结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总结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预防母婴阻断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母婴阻断的发生。

母婴阻断是指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母婴无法顺利进行相互作用和亲子关系建立的现象。

预防母婴阻断工作对于提高母婴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预防母婴阻断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成效等方面的内容。

二、工作目标预防母婴阻断工作的目标是降低母婴阻断的发生率,最大程度保障母婴的健康与亲子关系的建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提高孕产妇的健康素养,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2.加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产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3.促进母婴早期亲子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4.支持母乳喂养,提高婴儿的营养水平;5.提供系统、综合的家庭教育辅导,帮助家庭建立和谐稳定的环境。

三、工作内容为实现上述目标,预防母婴阻断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孕产妇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孕产妇的健康素养,包括孕期保健、孕期饮食营养、孕期运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孕妇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孕期和产后,女性往往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向孕产妇传授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韧性,减少产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

3. 早期亲子互动早期的亲子互动对于建立牢固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新生儿家长了解早期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包括触摸、言语交流、合理响应等。

同时,提供相关的技巧和建议,帮助父母提供良好的早期亲子互动环境。

4. 母乳喂养支持母乳喂养是最为理想的喂养方式,对于婴儿的健康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活动,提高新生儿家长的母乳喂养意识和信心,并向他们传授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5. 家庭教育辅导家庭环境对于婴幼儿的成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和规范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和规范

母婴阻断工作制度和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梅毒、乙肝等母婴传播疾病,保障母婴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母婴阻断工作,包括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疾病的母婴阻断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母婴阻断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规范、保密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母婴阻断工作的监督管理,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母婴阻断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成立母婴阻断工作领导协调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母婴阻断工作顺利开展。

第六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母婴阻断专业科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母婴阻断工作的技术指导、培训和监测。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母婴阻断病房,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设备和设施,开展母婴阻断医疗服务。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母婴阻断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确保母婴阻断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行。

第三章预防措施第九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管理,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母婴传播疾病的咨询、检测和服务。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疾病的筛查服务,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孕产妇。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提供阻断母婴传播的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关怀服务。

第十二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对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疾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第四章诊断与治疗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母婴阻断工作流程,对疑似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进行诊断和治疗。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进行规范化治疗,监测治疗效果,确保母婴安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及其婴儿进行随访,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心理支持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整理课件
17
整理课件
妊娠期梅毒治疗与围产结局
肺炎
窒息 出生缺陷
分组 N
n % n %n %
治疗 3022 7 0.2 26 0.9 12 0.4
未治疗 745 8 1.1 16 2.1 11 1.5
OR and 95% CI 2.7 (1.7–4.4) 1.9 (1.3–2.9) 2.4 (1.6–3.8)
(47.87) (18.62) (9.57) (5.85) (18.09)
(1016) 治疗
416
242
97
28
45
(828)
(50.24) (29.23) (11.71) (3.38) (5.43)
一个
121
72
26
10
30 -2.33 0.02
疗程 (259)
(46.72) (27.80) (10.04) (3.86) (11.58)
58.5
2
12
检索时间:2010-2014年期间出生儿童
整理课件
全省 HIV母婴传播情况
累计早期诊断阳性5例,阳性率3.2%; 累计18月龄阳性2例,18月龄母婴传播率:2.6% (2014年全国3.0%)。 死亡婴儿6例(其中1例意外死亡),校正18月龄母婴 传播率:8.6%(加死亡婴儿校正2+5/76+5) (2014年全国6.1%)。
8
全省
整理课件
图1 2010-2014年全省孕产妇HIV咨询与检测率变化趋势 (%)
2010-2014年全省孕产妇HIV咨询与检测率逐年增加,累计咨询与检
测近330万孕产妇,孕产妇HIV阳性720例,阳性率0.02%。
9
(全国孕产妇HIV检出率0.05%)
整理课件
HIV感染孕产妇人口学特征
2010-2014年累计报告HIV孕产妇720例,其中分 娩324例。
规范治疗 2106 6 0.3 14 0.7 8 0.4
未规范 916 1 0.1 12 1.3 4 0.4
OR and 95% CI 1.2 (0.9–1.7) 0.8 (0.5–1.1) 1.0 (0.6–1.4)
早产
n% 207 6.8 106 14.1 1.8 (1.5–2.2) 125 5.9 82 9.0 1.4 (1.1–1.6)
2006年颁布了《浙江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施方案》 全面启动全省工作。
2010年整合梅毒和乙肝,我省国家试点增至11个。并颁 布《浙江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 方案》。
2011年全省全面铺开整合后的艾、梅、乙母婴阻断工作。 2013年,2015年先后就整合后的母婴阻断实施方案进行调
用药(产时) 用药
金华市区 阳性 2014年
用药(28周) 用药
台州临海 未测
阳性 2011-11-20 未用药 用药
绍兴上虞 阳性 2014-9-5
用药(34周) 用药
14
整理课件
图4 梅毒孕产妇分期
15
整理课件
梅毒母婴传播的危害 可发生自然流产、死产、非免疫性胎儿水肿、宫内
生长受限、早产、围产死亡 先天梅毒 增加孕妇对HIV的易感性
(828) 两个及以上
295
170
71
18
15
(569)
(51.85) (29.88) (12.48) (3.16) (2.64)
治疗 时机 (618)
孕早期 (359) 仅孕晚期 (259)
190
110
38
13
8 -2.50 0.01
(52.92) (30.64) (10.58) (3.62) (2.23)
感染孕产妇年龄范围13~45岁,平均年龄 26.8±5.6岁。
户籍:省外524例占72.8%,境外7例(缅甸、越 南、肯尼亚)
民族: 汉族594例,占82.5%。
10
82.6%
91.7%
整理课件
图2 全省HIV产妇用药比例 (2010-2014年)
图3 全省HIV产妇分娩婴儿用药
(2010-2014年)
0
湖州
4
6
66.7
0
2
2
100.0 0
绍兴
15
33 45.5
1
8
12
66.7
0
金华
5
6
83.3
2
4
6
66.7
0
衢州
2
3
66.7
0
3
4
75.0
0
舟山
2
2 100.0
0
1
1
100.0 0
台州
54
104 51.9
0
26
30
86.7
2
丽水
10
16 62.5
0
3
5
60.0
0
全省
155
301 51.5
5
76
130
13
HIV感染婴儿母子用药情况
报告地区 早期诊断 早诊时间 18月龄 检测时间 孕产妇用药 儿童用药
金华兰溪 阳性 2014-12-7
未用药 用药
整理课件
台州仙居 阳性 2011-7-25 阳性 2012-12-13 未用药 未用药
宁波余姚 阳性 2014-11-24
用药(孕期) 用药
杭州/桐庐、阳下性城 2012-6-28
121
72
26
10
30
(46.72) (27.80) (10.04) (3.86) (11.58)
19
整理课件
孕产妇治疗与新生儿TRUST血清学滴度变化 (N,%)
11
儿童HIV感染情况
整理课件
6月龄早期诊断检测情况
18月龄HIV抗体检测
地市
早诊人数 儿童数 早诊比 早诊阳性 检测数 儿童数 检测比 阳性数
杭州
9
15 60.0
1
3
11
27.3 0
宁波
3
9
33.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4
9
44.4 0
温州
41
88 46.6
0
18
42
42.9 0
嘉兴
10
19 52.6
0
4
8
50.0
整理课件
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预防与管理
1
整理课件
一、项目背景 二、艾、梅母婴传播疫情 三、母婴阻断技术要点
HIV、梅毒
2
一 项目背景 全国
整理课件
舟山普陀 温州鹿城
11个国家 示范区
中央经费 全省覆盖
3
整理课件
浙江
2004浙江普陀、鹿城作为试点,第一批加入全国预防艾 滋病母婴传播(PMTCT)项目。同年,成立了全省项目 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
低出生体重
n% 144 4.7 75 10.0 1.8 (1.5–2.2) 82 3.9 62 6.8
1.5 (1.2–1.8)
18
孕产妇治疗与新生儿RPR血清学滴度变化(N,%)
整理课件
分类
原液 1:2 1:4
1:8 ≥1:16 Z
P
治疗 未治疗
90
35
18
11
34
-2.45 0.01
情况 (188)
整。
4
政策支持
国家文件
省级
整理课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艾滋病 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 婴传播工作的通知
卫办妇社发〔2004〕163号 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河南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 南、陕西省(自治区)卫生厅:
5
整理课件
二 疫情
全国
6
整理课件
7
整理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