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下物理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下学期的物理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光学、声学和电学。
下面是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的复习知识点。
一、光学知识点: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和曲面镜。
-镜子和镜面的特点:平面镜只有一个镜面,镜面是光滑并且反光的表面。
2.光的折射和透镜:-折射定律和折射率:折射定律是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界面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透明度和不透明度:透明物体可使光线透过,不透明物体不能使光线透过。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
3.光的颜色和光的波动性:-光的颜色和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对应着不同的波长,红色的波长最长,紫色的波长最短。
-光的变色和色散:光经过一个光学器件(如三棱镜)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会发生色散现象。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同时作用在同一点上,互相合成或相互抵消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窄缝或物体的边缘时,发生弯曲或扩散的现象。
二、声学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压缩区和稀薄区,形成波动并传播。
-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传播的传递方式分为空气传声、固体传声和液体传声。
2.声音的特性和现象:-音速:声音在其中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旋转回声和混响:回声是声音在遇到较硬建筑物反射后,返回到发声者处的现象;混响是声音在遇到多个反射面后在空间中持续反射的现象。
三、电学知识点:1.静电和电流:-静电:当物体带有静电时,会产生电场力的作用。
-电流:电流是载流子在导体中移动所产生的电荷流动现象,单位为安培(A)。
2.电路和电流的路径:-电路:电流在闭合电路中流动,由电源、导线和电阻组成。
-串联和并联:串联是指将电器件依次连接在电路中,形成一个回路;并联是指将电器件同时连接在电路中,形成多个回路。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物理,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在九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各种物理知识点,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下面将对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进行全面汇总:1. 动能和动能定理在物理学中,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定理则是告诉我们,当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动能的变化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在学习中,我们要掌握动能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动能定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
2. 功和功率功是指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而功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能力大小。
学习中,我们将学会如何计算功和功率,并且了解功率与机械能的关系。
3. 质量、重力、引力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引力则是物体间相互吸引的力。
我们要认识到质量、重力、引力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4. 压强和液体静力学压强是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大小,而液体静力学则关注液体静止时的力学性质。
在学习中,我们要理解压强和液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情况。
5.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机械振动是物体围绕平衡位置来回摆动的过程,机械波是由物质的振动传播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我们要了解机械振动和波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6.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反射是光线被物体表面反射的现象,折射则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学习中,我们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7. 热量和热传递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部分,热传递则是热量在物体间传递的过程。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理解热量和热传递的机制,以及应对不同热传递方式的策略。
8.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的路径。
我们要学会计算电流大小和电路中不同元件的作用,掌握电流与电路的基本理论。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至此结束。
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个⼈的知识⾯是⼀个圆圈,知识储备越多,圆圈越⼤,接触到的⾯积便越⼴阔,便能掌握和窥视更多的机会。
下⾯⼩编给⼤家分享⼀些初三下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初三下物理知识点1⼀、分⼦热运动1. 分⼦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1) 物质由分⼦组成的(2) ⼀切物质的分⼦都在不停地做⽆规则的运动(3) 分⼦之间有相互作⽤的引⼒和斥⼒2.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对⽅的现象叫扩散。
⽓体、液体、固体均能发⽣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切物质的分⼦都在永不停息地做⽆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间存在间隙。
3. 分⼦间的相互作⽤⼒:既有引⼒⼜有斥⼒,引⼒和斥⼒是同时存在的。
(1)当两分⼦间的距离等于 10-(-10)⽶时,分⼦间引⼒和斥⼒相等 , 叫做平衡位置。
(2)当两分⼦间的距离⼩于 10-(-10)⽶时,分⼦间斥⼒⼤于引⼒,表现为斥⼒;(3)当两分⼦间的距离⼤于 10-(-10)⽶时,分⼦间引⼒⼤于斥⼒,表现为引⼒;(4)当分⼦间的距离很⼤ (⼤于分⼦直径的 10 倍以上 ) 时,分⼦间的相互作⽤⼒变得⼗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间⽆相互作⽤⼒。
⼆、内能1. 内能(1)物体的内能从宏观的⾓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都有关。
⼀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个物体,温度升⾼,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运动物体内部⼤量分⼦的⽆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如静⽌在地⾯⼟的物体。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导语】学习效率的⾼低,是⼀个学⽣综合学习能⼒的体现。
在学⽣时代,学习效率的⾼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影响。
当⼀个⼈进⼊社会之后,还要在⼯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个⼈学习效率的⾼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作成绩,继⽽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
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的学习效率,对⼈⼀⽣的发展都⼤有益处。
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仅供⼤家参考。
【篇⼀】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压强和浮⼒》 ⼀、固体的压⼒和压强--- 1、压⼒: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上的⼒叫压⼒。
⑵压⼒并不都是由重⼒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则压⼒F=物体的重⼒G ⑶固体可以⼤⼩⽅向不变地传递压⼒。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上静⽌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的⼤⼩。
2、研究影响压⼒作⽤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说明:受⼒⾯积相同时,压⼒越⼤压⼒作⽤效果越明显。
⼄、丙说明压⼒相同时、受⼒⾯积越⼩压⼒作⽤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的作⽤效果与压⼒和受⼒⾯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积上受到的压⼒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压⼒作⽤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顿(N)S:⽶2(m2)。
A使⽤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F(⼀般F=G=mg)和受⼒⾯积S(受⼒⾯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体、长放体等)对桌⾯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张报纸平放时对桌⼦的压⼒约0.5Pa。
成⼈站⽴时对地⾯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站⽴时,其脚下每平⽅⽶⾯积上,受到脚的压⼒为:1.5×104N ⑸应⽤:当压⼒不变时,可通过增⼤受⼒⾯积的⽅法来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全解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全解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可以通过位置的变化来描述。
运动的描述包括:1. 位移:描述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距离与方向变化。
位移可以是直线位移或曲线位移。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可以分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可以分为匀加速度和非匀加速度。
4. 图表中的运动:通过图表分析物体的运动,如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
第二章:力和运动力是引起物体运动的原因,常用的力有以下几种:1. 弹力:是物体表面产生的恢复力,它使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状态。
2.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下落的原因。
3. 摩擦力:是物体之间存在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4. 化学力:是物体之间通过化学作用施加的力,如化学反应中的爆炸力。
5. 法向力:是物体受到支撑面施加的垂直于支撑面方向的力。
第三章:受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包括物体的平衡和运动,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有以下几种:1. 物体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物体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会产生运动,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多个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时,可以使用合力和分解力的方法来分析力的效果。
4.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第四章:机械能与能量守恒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
1. 动能: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势能: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
3.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反之亦然。
4. 能量守恒:系统内能量的总量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第五章:光的传播和成像光的传播和成像是光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约为3×10^8m/s。
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 知识点
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RJ)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能和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1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1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二)机械和功1.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九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下物理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册物理主要包括了“电磁学”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重要的板块。
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相关的知识点。
一、电磁学1、磁现象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极)和北极(N 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3、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其磁极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
4、电磁铁定义:内部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特点:磁性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磁极方向可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5、电磁继电器定义: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作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控制。
6、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7、磁生电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一是闭合电路,二是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发电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源家族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详细归纳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详细归纳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电功率知识点总结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
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 为电量);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毫瓦(mW)8. 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9.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U0时,则P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U0时,则P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生活用电知识点总结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九年级下物理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下物理全部知识点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九年级下的物理课程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
下面将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九年级下物理的全部知识点。
一、运动物理1. 运动的基本概念- 位置、位移、速度、速率、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与图像的表示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原理的概念与应用- 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对的特点与性质3. 弹性力学- 弹力的概念、特点与计算- 弹簧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 橡皮筋劲度系数的计算4. 重力与运动- 地球上物体的重量与质量的区别- 重力与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阻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二、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的特点与应用- 光的反射能够形成图像的原理与方法2. 光的折射与透镜- 折射定律与折射率的概念与计算-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与利用- 透镜成像的原理与方法3. 光的色散与光谱- 光的色散现象与实验- 光的三原色与彩色图像的形成- 光谱的产生与应用三、电学1.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定义、计量单位和电流表的使用-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与欧姆定律的应用2. 电压与电阻- 电压的概念、计量单位和伏特表的使用- 电压与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阻的种类与特点3. 电能与电功- 电功的概念、计算及其单位- 电功与电能的关系- 电灯、电炉等电器的功率计算和用电安全4. 磁学基础- 磁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磁力线的表示和磁力的作用- 磁铁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与应用5. 电磁感应- 线圈中感生电压的成因和计算- 变压器的原理与应用- 发电机和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上是九年级下物理的全部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机会,努力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大全【导言】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基础科学。
作为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九年级物理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是一种机械波。
b. 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通过向前移动传递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音的特性a. 音调和音高:与声源的频率有关,音调越高,频率越大。
b. 音量和声强:与声源振幅有关,声强越大,音量越大。
c. 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反射后返回形成回声。
3. 声音的利用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b. 声音的隔绝和吸收: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来减小声音传播和衰减。
【第二章: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与反射a.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和某些介质中传播。
b.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发生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 光的折射a.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遵循折射定律。
b. 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光传播的阻碍程度,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慢。
3. 光的色散与光的合成a. 光的色散:光经过介质后分解成不同波长的颜色,形成彩虹等现象。
b. 光的合成:光的三原色与光的加法混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第三章:声光电的应用】1. 光的反射与成像a. 镜面反射:光线顺利通过反射,形成清晰的镜像。
b. 凹凸面镜的成像:根据光线的特性,凹镜和凸镜的成像方式不同。
2. 光的折射与成像a. 透镜的折射和成像:根据透镜形状和光线入射角度的不同,成像方式各异。
3. 声光电的应用a. 声音的应用:扩音器、电话等。
b. 光的应用:光通信、激光等。
c. 电的应用:电路、电器等。
【第四章:能源与能量转化】1. 能量的概念与转化方式a. 能量: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
1. 动能和功:动能、动能定理、功、功率、功率单位、功的计算方法、功率的计算方
法
2. 机械振动和波动:简谐振动、周期、频率、振幅、相位、受迫振动、波动传播、波
的特性、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
3.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
定律、透镜和镜面的成像、光的色散
4. 电流与磁效应:电流、电荷守恒定律、电阻、电压、电阻定律、等效电阻、电功率、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 电磁波: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的谱、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6. 静电场和电荷运动:电场、电势、静电场的性质、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
7.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的波动性、光的反射实验、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光的粒子性、光的量子性
8. 压强和浮力:液体的压强、浮力、浮力的计算方法、测压和压力计
9.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10. 能量守恒和机械能:机械能的定义、势能、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11. 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产生、楞次定律、自感现象、自感现象的应用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和细节还需结合教材进行学习。
初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初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初三物理下学期的学习是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们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初三物理下学期主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力与机械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等。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其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 = mg,其中 g = 98N/kg。
4、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等。
5、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根据力臂的关系,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6、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压强和浮力1、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S,单位是帕斯卡(Pa)。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2、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计算公式为 p =ρgh。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九班级物理下册学问点最新总结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试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试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的运动。
参照物:推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需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互相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试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物体运动状态转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转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章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始终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始终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肯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讲解一、力和运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形状。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单位通常为米每秒(m/s)。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单位通常为米每二次方秒(m/s²)。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当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受力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相等、方向相反,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
单位通常为焦耳(J)。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二、光学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1. 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是光线在遇到介质边界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定律。
2. 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色散是光在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导致光的分散现象。
光的成像是指光经过透镜折射或反射后聚焦到一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3.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可以使光线汇聚到一点上,形成实像。
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使光线发散,形成虚像。
三、电学电学是研究电荷、电流、电场等与电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计量单位为安培(A)。
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不断努力学习,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了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篇1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5、电荷在金属杆中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是导电的。
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导体。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二、电流和电路1、电路的组成:1)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2)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导线:连接电路2、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只有一条通路,逐个通过各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负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断开;开关可以串联在电路中的任意位置,并不影响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并联电路的分支点。
从电源两级到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间的个条电路叫支路。
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仍然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通断。
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代表,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1)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流出。
3)估测、试触,选择合适量程五、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进户线:火线、零线2)电能表: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3)总开关(闸刀开关):控制户内与户外的通与断4)保险丝:当电路中又过大电流,保险丝熔化,自动切断电路(其保护作用)2、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初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
初三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初三物理下学期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几个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力学:- 力的合成与分解:理解力的矢量性质,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 重力:了解重力的产生原因,计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 摩擦力:学习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理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 压力与压强: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力和压强的计算方法。
- 浮力:理解浮力的产生原理,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2. 热学:- 温度与热量:了解温度的概念,学习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膨胀与收缩:掌握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规律。
- 热机: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学习内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3. 电学:- 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的组成,学习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 欧姆定律: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串联与并联电路: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掌握其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 电功与电功率:学习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的概念。
- 磁场:了解磁场的产生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4. 光学:- 光的反射:掌握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和曲面镜的成像特点。
- 光的折射:学习折射定律,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
- 光的色散: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光谱的产生原理。
- 光的直线传播: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学习影子、日食和月食等现象。
5. 能量守恒与转换:- 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的概念,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能量转换:学习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方式,如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等。
6. 实验技能:- 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如使用天平、量筒、电压表、电流表等。
- 学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7. 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物理下学期学习的重点,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套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套知识点导言:九年级物理下册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本册内容涵盖了能量、功率、电学、光学和声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的核心内容。
一、能量与力学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或系统由于所具有的状态、位置或运动而具有的引起物理现象或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能力。
2. 功和能的关系: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或物体对力做的功,功等于能量的转化。
3.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物体只有受到外力做功或对外力做功的时候,其机械能才能发生变化,机械能的总量在保持不变。
二、功率与机械效率1.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多少,表示能量转移或能量转化的速率。
2. 功率公式:功率等于做功的大小除以做功所需的时间。
3.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机械工作所做的有用功与所耗的能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三、电学知识1.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物质微观粒子所具有的一种物理量,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一截面的量。
2. 电路和电路图: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传输路径,电路图是电路的图示表示。
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电阻率是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导体所具有的电阻的大小。
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物理定律,表达式为U = R × I。
四、光学知识1.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光的传播是指光线在介质中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是光线在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现象。
2. 焦距和透镜公式:焦距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所需要的距离,透镜公式是描述透镜成像关系的物理公式。
3.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的关系。
4. 反射镜和透镜的应用:反射镜和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望远镜、显微镜、凸透镜等。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一、知识网络二、重难点归纳1、功:物体做了功的两个要素: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常见的几种不做功的情况有: (1)有力无距离如推车未动;(2)无力有距离如足球踢出去后运动员并未继续对它做功;(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如提水走在水平的路面上。
功的两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原理: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公式:W=Fs 。
单位:焦耳(J )功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00⨯=总有用W W ηη<1影响η的因素动能 势能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动能势能 定义: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因素:质量、速度。
滑轮:%100%100⨯=⨯=FNGFs Gh η 斜面:%100⨯=fsGhη P=W/t :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瓦特(W )功率物重 机械自重 摩擦功和机械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定义: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因素:质量、被举高度。
机械能 及其转化定义: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无阻力,动能和势能之间总量不变。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且一定要做的那部分功。
如:我们现在要从井中提上来2kg 水,那么我们对2kg 水所做的功为有用功。
(2)额外功:对人们无用但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如:提水时必须要用到一个工具或容器,那么对容器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如把2kg 水和容器一起提起来所做的功为总功。
有: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因此常见的额外功是为克服机械、容器等自身重量和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额外功我们是不得不做的,也是无法消除的,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常见的几种机械效率的计算: (1)、提高重物。
对于%100⨯=Fs Ghη,如果我们不考虑机械自重和摩擦,%100⨯+=重物物G G G η,我们只要将物G 增大,便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
2. 力的测量- 单位:牛顿(N)。
- 测量工具:弹簧秤。
3.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
- 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能量1.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 机械能- 动能:与物体运动相关的能量。
- 势能:与物体位置相关的能量,如重力势能。
3. 功和功率- 功: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移动的结果。
-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
- 计算公式:P=F/A(P为压强,F为力,A为面积)。
2. 液体压强- 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
- 计算公式:P=ρgh(P为压强,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深度)。
3. 浮力- 原理: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 计算公式:F_b=ρVg(F_b为浮力,ρ为液体密度,V为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四、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力臂=阻力×阻力臂。
2. 滑轮和滑轮组- 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
- 滑轮组:多个滑轮的组合,可以更有效地提升重物。
3. 斜面和楔- 斜面:通过增加距离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 楔:一种简单的工具,用于将物体分开或固定在位。
五、热学1. 热传递-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传递。
-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运动传递。
-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2. 热量的计算- 热量单位:焦耳(J)。
- 计算公式:Q=mcΔT(Q为热量,m为物质质量,c为比热容,ΔT 为温度变化)。
物理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
物理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非生物世界的科学。
在九年级下册的物理教材中,我们将接触到许多新的知识点。
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为大家整理了物理九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大全。
一、力和压强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常用单位是牛顿(N)。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力能使物体发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改变。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常用单位是帕斯卡(Pa)。
压强由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共同决定,我们常常在生活中会涉及到压力和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二、声光与电磁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空气、水或其他介质传播。
我们通过耳朵感知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参与。
根据声音的频率,可以分为高音和低音。
光是一种电磁波,是一种电磁辐射。
光的特性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光的颜色通过波长决定,不同的波长对应不同的颜色。
电磁波是指在电和磁的作用下产生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不同,分为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三、机械能和在热传递和光传递中的应用机械能是指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中,机械能总是守恒的。
在热传递方面,我们了解到热是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一种能量。
热能传递的方式有传导、传热和辐射。
在光传递方面,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常常被应用于光学仪器和光学通信中。
四、电和磁电现象是物体之间由于电荷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相互作用。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电的传导通过导体实现,而绝缘体则不易传导电。
磁现象是物体之间由于磁极的作用所产生的相互作用。
磁极有南极和北极之分,不同极之间相互吸引,同极之间相互排斥。
磁的传导通过磁场实现,磁场由磁体产生。
五、物理实验的设计在九年级下册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导读:本文初三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机械能和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
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1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1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