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合集下载

一句话总结水浒传核心思想

一句话总结水浒传核心思想

一句话总结水浒传核心思想《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忠义”为核心思想,在描绘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中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民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触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水浒传》以无数英雄豪杰为主人公,通过他们的斗争与奋斗,展示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其中最突出的核心思想就是“忠义”二字。

忠意呈现在每个主人公身上,无论他们是草寇还是抗倭英雄,他们都秉持忠于国家、忠于天子的忠义之心,为正义与公道而战。

他们通过招兵买马、组织起义、打击贪官污吏等方式,希望能够改变那个深受压迫的社会现实,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念体现在每个英雄身上,他们以忠诚为待人处事的准则,不断努力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力量,体现了他们对家国、对正义的热忱之心。

例如,林冲在梁山组织起义前,曾向梁山一众义士发表感慨:“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汉家江山!”。

同时,《水浒传》也通过描绘一些腐败官员的聚敛贪污等恶行,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现象。

忠义观念的凸显和腐败现象的揭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了《水浒传》的核心思想。

李逵、关胜、武松等人在面对贪官污吏的时候毫不畏惧,不惜舍身勇敢面对,他们敢于正面挑战权贵,为百姓申冤。

他们通过对抗腐败的行为,彰显了忠义之心,以身作则,以生命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此外,忠义思想还体现在水浒英雄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守望相助的精神上。

他们组织起义,结成义军,共同对抗腐败和黑暗势力,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凝聚力量,共同战斗。

在梁山泊的这个大家庭里,英雄们相互信任、互相支持,有时甚至为了救助同伴舍弃了自己的性命。

他们的友谊和团结精神表达了对忠义的崇尚,彰显了忠诚和道义底线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水浒传》的核心思想是“忠义”,通过英雄们对国家、人民和正义的忠诚与奉献,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呼唤社会的正义与公平,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在这个作品中,忠义既体现在英雄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也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崇尚忠义的传统价值观,让人们思考和反思社会的不公与不义,呼吁人们向往和追求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

水浒传读后感忠义之道

水浒传读后感忠义之道

水浒传读后感忠义之道水浒传读后感——忠义之道《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描绘108位江湖豪杰的故事著称。

这部小说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矛盾与斗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忠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读完《水浒传》,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忠义之道的价值,并对其深入思考。

在《水浒传》中,忠义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

所有登上梁山泊的英雄豪杰,无一例外都忠于自己的朋友和义士兄弟。

他们有的是因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有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但最终他们都选择了忠于正义的一面。

他们在梁山泊上建立了一个自由的世外桃源,通过反抗腐败的官员和恶势力,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他们的拳拳赤子之心,让我深受感动。

忠义之道贯穿了整个故事,不仅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也为后世传递了正能量。

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不仅体现在男性角色身上,女性角色也同样展现了坚定的忠诚与义气。

如史进的妻子宋江娘子和李逵的姐姐李瓶儿,她们为了守护丈夫的忠诚而不惜生命。

尽管她们的角色不如男性英雄豪杰那样嘹亮,但她们的付出同样让人动容。

她们的忠义成为整个故事中的亮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的崇高评价。

忠义之道在《水浒传》中并不局限于个人层面,更展现在整个社会的构建与维护上。

梁山泊的英雄们曾多次劝诫朝廷要善治国家,尤其是对于百姓的生活要有更多的关照。

例如,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就是为了抢救被贪官污吏所折磨的百姓,给予他们以正义的援助。

他们秉持着保护弱小,伸张正义的忠义信念,为普通百姓争取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这种宏观层面的忠义使我感叹不已,也让我深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忠义之道依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们身处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面对着众多诱惑和利益冲突。

如何在物质的纷扰中保持自己的正直和忠诚呢?《水浒传》给予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忠义精神的传承与坚守。

它告诉我们,忠义,在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无论是对待家人、朋友还是社会,我们都应该秉持着坚定的忠诚与义气。

水浒传中忠义的理解

水浒传中忠义的理解

水浒传中忠义的理解《水浒传中的忠义:为兄弟两肋插刀》在《水浒传》里,忠义那可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啥是忠义?看看那些梁山好汉就知道啦!就说鲁智深吧,那可真是个忠义的好汉。

金翠莲被镇关西欺负,他路见不平一声吼,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这可不是冲动,这是他心中的正义,对弱者的同情和保护,这就是忠义的表现。

他为了一个不相识的女子,不顾自己的安危,这就是义!还有武松,为了给哥哥武大郎报仇,不惧西门庆的权势,手刃仇人。

哪怕知道会因此惹上大麻烦,他也在所不惜。

这是对亲人的忠诚,是对兄弟情的坚守,这就是忠!梁山好汉们聚在一起,不就是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忠义的心嘛。

他们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种忠义之情,让他们成为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团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有这样的忠义之心。

对朋友要真诚,看到不公平的事要敢于出手相助。

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里的忠义:生死与共的情谊》读《水浒传》,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里面的忠义之情。

像宋江和李逵,那真是铁打的关系。

李逵这人性子急,脾气暴,但对宋江那是忠心耿耿。

宋江说啥他都听,哪怕是去死,他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还记得攻打方腊的时候吗?兄弟们死伤无数,可大家没有一个退缩的。

为啥?就因为他们心中有忠义,他们要为了梁山的荣誉,为了兄弟们的情谊去拼杀。

林冲被高俅陷害,走投无路。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他,一路护送。

这就是忠义,在朋友最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不离不弃。

这种生死与共的忠义,不是嘴上说说的,是要用行动去证明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希望能有这样的朋友,在困难的时候拉我们一把,和我们一起面对。

《聊聊中的忠义:忠诚于内心的信仰》《水浒传》里的忠义啊,那得好好说道说道。

比如说吴用,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他选择跟随宋江,为梁山出谋划策,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份对正义的追求,对兄弟情的珍视。

这就是忠诚于自己内心的信仰。

再看卢俊义,原本是个大员外,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但他被梁山好汉的义气所感动,毅然上了梁山。

水浒传忠义之情令人动容

水浒传忠义之情令人动容

水浒传忠义之情令人动容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节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部作品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忠义之情,让人深受感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水浒传中的忠义之情。

一、智勇双全的忠义在水浒传中,有许多英勇的英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智勇双全和忠诚义气赢得了读者的赞赏。

比如,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聪明机智,勇猛无敌,一直保护着自己的兄弟。

他在梁山泊中立下赫赫战功,但他对忠义的追求从未放松。

他的动人情节展现出了他对忠义的真诚追求。

二、兄弟情深的忠义水浒传中最令人动容的一点就是其中英雄豪杰兄弟般的情谊。

这些人物之间的友谊是深厚的,他们忘我地为了同仇敌忾而奋斗。

他们是像兄弟一样相互扶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义不容辞地去帮助对方。

这种兄弟情深的忠义在整部作品中贯穿始终,令人感动。

三、对家国的忠义水浒传中的忠义还包括对家国的忠诚。

许多英雄们对家园的忠心耿耿,不惜舍身忘死,保卫自己的祖国。

这种忠义的情感令人敬佩,因为他们不仅为了自己的利益,更为了家国的安宁和繁荣而奋斗。

四、对亲人的忠义水浒传中的忠义还体现在对亲人的忠诚和关爱上。

许多英雄人物在面对亲人的困境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他们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和照顾亲人。

这样的情节动人心弦,让读者感受到了忠义的伟大和纯净。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忠义之情的确令人动容。

无论是智勇双全的忠义,还是兄弟情深的忠义,又或者是对家国和亲人的忠义,都展现出了人性中最高尚的一面。

这些动人的情节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忠义的伟大和美好,更激励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忠义,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水浒传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们铭记其中的忠义精神并加以传承。

水浒传中的忠义观

水浒传中的忠义观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和歌颂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的形象,尤其是在思想和见地方面给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它直接鼓舞了封建人民大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斗争,因此,《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传奇故事。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祖国、亲人、朋友尽心竭力。

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尽,这也是忠。

在当今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的内容太多了。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了一个“义”字。

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

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李逵,生性鲁莽,性情暴躁,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

但他却路见不平,能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这样惊心动魂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1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1

【内容提要】《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是被很多前辈学兄、老师探讨过的话题,其中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本文针对近年来在各种资料上所出现的观点,力求以一个新的思路,把《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重新探讨梁山起义失败而以悲剧收场的原因,并把“忠”即“赤诚无私、尽力而为”,义即“诚实做人、真诚待人”的观点同我国的当今社会相融合,以实现“忠义”思想可以在每个平凡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体现的目的。

【关键词】“忠义”思想、传统文化、悲剧原因、现实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民族之一,茫茫浩宇,悠悠宙流。

勤奋智慧的中国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

我们说,中国古典文化是人类封建时代文化中发展水平最高且贡献最大的文化,这一说法并非基于民族主义感情的武断。

当我们翻开中华民族数千载的历史画卷,我们都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不仅拥有悠久的史学传统,瑰丽的文学艺术以及宏富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她还拥有人类历史上最为博大精深与睿智的科学智慧。

而哲学智慧又无疑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中最活跃,最敏感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民族道德与伦理的至高境界。

而同时,“忠义”思想又伴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思想相始终的一个基本内涵。

一.“忠义”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内涵。

翻开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历史的历史画卷,我们当即会发现中国哲学史波澜起伏,川流不息的律动,但无论是中华文化与哲学思想发展到哪个阶段,其中的伦理道德思想无不闪烁出“忠义”这一基本内涵。

孔子曾提出“克已复礼”的济世之方。

但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爱”。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起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具为仁之本与!”(《学而》)从上文我们不难读出老夫子对于“仁”“爱”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诠释。

即一:“孝悌”,也就是对长辈尽孝道,对朋友要尽悌道,而孝悌之人,不至于犯上作乱;二“爱人”即要求人们之间互相友爱,尤其是统治者要推行“博爱”;三“忠”即臣下对统治者要绝对忠诚。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以忠义思想为主题贯穿全书。

忠义思想包含了对忠诚和义气的崇尚,并表现在人物的行动和人物关系中。

1. 忠诚:《水浒传》中的众多人物都展现了对忠诚的追求。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08位好汉,他们为了保卫山寨和民众的利益,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反抗腐败官府的斗争中。

他们舍弃了个人的享受和幸福,选择了为民众和正义而奋斗的道路。

这种忠诚表现在他们对自己的职责的忠实履行,对山寨和战友的忠心耿耿。

2. 义气:《水浒传》中的人物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义气情感。

好汉们出生入死,同甘共苦,血战不死的事迹展示了他们对义气的高度追求。

他们不仅相互帮助、关心,而且甘愿为义气而牺牲自己。

《水浒传》中的哥哥之情、结拜兄弟情、兄弟姐妹之情都是义气的具体表现。

3. 对忠义的讴歌和赞美:《水浒传》通过描绘忠诚和义气的形象,来讴歌和赞美这种品德。

书中多次强调了忠诚和义气的重要性,称赞了这种品德的高贵和伟大。

例如,在描写豪杰死后的墓志铭中,总结了他们的忠义行为,抒发了悼念之情。

整部小说通过描述这些忠义形象,鼓励人们学习他们的品质并追求忠诚和义气。

总之,《水浒传》中的忠义思想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忠诚和义气的追求和崇尚。

这种思想通过塑造众多的忠诚义气的形
象,来表达对这种品德的赞美和推崇。

同时,这也激励着读者追求忠诚和义气,为正义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忠义水浒的理解

忠义水浒的理解

忠义水浒的理解摘要:一、水浒传的概述二、忠义水浒的主题思想三、忠义水浒的主要人物及特点四、忠义水浒的现实意义正文:《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忠义水浒传》,作者是明代的施耐庵。

作品以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山寨聚义、抗击官府腐败的故事。

一、水浒传的概述《水浒传》以宋江、李逵、武松等梁山好汉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故事从宋江怒杀阎婆惜开始,到梁山好汉接受招安结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间英雄的抗争精神。

二、忠义水浒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是忠义。

梁山好汉在面临官府压迫时,选择了挺身而出,捍卫民众利益。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忠义精神,既是对封建统治的反抗,也是对民间道义的坚守。

作品通过展示梁山好汉的忠义行为,传递了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观念。

三、忠义水浒的主要人物及特点《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其中宋江、李逵、武松等主要人物最具代表性。

1.宋江:性格沉稳,善于谋略,有着极高的威望。

他主张招安,希望通过归顺朝廷,实现民间正义。

2.李逵:性格豪爽,忠诚耿直,勇猛无比。

他是最早加入梁山的好汉之一,对宋江忠诚至极。

3.武松:性格刚毅,疾恶如仇,武艺高强。

他的故事如“景阳冈打虎”、“血溅鸳鸯楼”等,展示了他的英勇事迹。

四、忠义水浒的现实意义《水浒传》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反映了民众对正义的渴望。

作品中的忠义精神,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示作用,呼唤人们坚守道义,捍卫公平正义。

水浒传忠义的体现

水浒传忠义的体现

水浒传忠义的体现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108位英雄好汉的故事。

其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忠义。

在这部小说中,忠义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义气。

义气是忠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水浒传》中,好汉们的义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林冲为了保护好友花荣而不惜犯下杀人之罪,宋江为了救助好友在封建官僚中被迫辞职等等。

第二,忠诚。

忠诚是忠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水浒传》中,许多好汉都表现出了对朋友、对家庭、对国家的忠诚。

比如,武松为了为兄报仇,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晁盖为了为父报仇,不惜忍辱受尽屈辱。

第三,仁爱。

仁爱是忠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水浒传》中,好汉们不仅相互之间表现出了仁爱之情,还表现出了对弱者的仁爱。

比如,宋江救助了被迫害的良民,李逵救助了受欺凌的妇女,一干好汉都表现出了对弱者的保护和关爱之心。

总之,《水浒传》中忠义的体现贯穿始终,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它告诉我们,忠义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 1 -。

水浒传主题思想

水浒传主题思想

水浒传主题思想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描写革命英雄为主题的史
诗性作品。

在小说中,描绘了108位水泊梁山好汉在宋朝末年对抗腐败官员和阶
级压迫的故事,彰显了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和主题思想。

忠义为主题
水浒传以忠义为主题,通过主人公梁山泊的好汉们展现出了对忠诚、义气和正
义的追求。

故事中,梁山好汉们聚义以来,以忠诚、义气和正义为准则,相互扶持、团结一致,对抗贪官污吏和邪恶势力,明确表达了保护弱者、打击不义的价值观。

反抗压迫为主题
水浒传突出了反抗压迫的主题,展现了普通百姓对封建统治下的不满和反抗。

小说中的悲惨命运和社会不公,激起了人们对压迫的愤怒和反抗的冲动,表现了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对追求自由平等的向往。

人性善良为主题
水浒传揭示了人性善良的主题,尽管梁山好汉们身处险恶环境,但他们仍保持
着对美好的向往和对善良的追求。

故事中展现了梁山好汉们的仁爱、宽容和同情心,表达了人性本善的信念,对人性的观察和探讨。

总结
水浒传作为一部古典小说,蕴含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包括忠义、反抗压迫和人
性善良等。

通过对108位梁山好汉的生动描绘,小说传达了对忠诚、对正义的追求,对压迫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人性善良的坚信。

这些主题思想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特殊价值观,也对当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引发人们对道德伦理和社会正义的深刻思考。

水浒传忠义的定义与追求

水浒传忠义的定义与追求

水浒传忠义的定义与追求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忠义是一个核心主题,贯穿于整个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落。

忠义不仅是水浒传中众多英雄们的精神信仰,也是他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本文将探讨水浒传中忠义的定义和追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忠义的概念。

忠义在水浒传中被定义为忠于国家、忠于官府、忠于家族以及忠于兄弟交情。

它是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期许和追求。

在水浒传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对于忠义的理解和追求。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角之一,认为忠义是对国家的忠诚,他对金国入侵的辅佐,尽显忠诚。

林冲则将忠义视为对兄弟情谊的忠诚,他与晁盖、秦明等人结义,立下血誓,以此彰显他们之间的忠心与义气。

而在水浒传中,也有一些角色对忠义有着不同的理解。

例如,李逵是一个极具豪爽个性的人物,他认为忠义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重视的人群,他对于朋友的保护和兄弟义气是他追求忠义的表现。

不仅仅是个人追求,忠义在整个故事中也体现为一种集体精神。

无论是梁山泊的义军,还是他们对抗王府军的努力,都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公平,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他们的行动被视为是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和反抗,代表着正义与真理。

忠义的追求也经常与家族的荣誉联系在一起。

水浒传中的一些角色,如武松和武大郎,都将忠义视为对家族的忠诚。

他们对家族的荣耀和传统有着深深的留恋,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

忠义的追求并不仅限于水浒传中的虚构世界,它也对应着现实社会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忠义被视为一种道德高尚的行为准则,被人们所推崇和追求。

无论是对家庭的忠诚、对工作的尽责、对友情的维护,亦或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都是忠义的体现。

然而,在追求忠义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审视其中的弊端。

有时候,盲目追求忠义可能会导致对个人利益的牺牲和道德上的困扰。

因此,在追求忠义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和权衡。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忠义的定义与追求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小说描写了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接受招安后,这批“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的英雄,仍被误国之臣、无道之君一个个逼向了绝路。

作者为这样的现实深感不平,发愤而谱写了这一曲忠义的悲歌。

最能体现作者这一编写主旨的是宋江这一形象。

宋江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就是“忠义”的化身。

他的性格在既矛盾又统一的“忠”和“义”的主导下曲折地发展。

《水浒传》在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全忠仗义”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第一次如此广泛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并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是很有意义的。

但作者在这里要强调的乃是这样一个悲剧:“全忠仗义”的英雄不能“在朝廷”、“在君侧”,而反倒“在水浒”;“替天行道”的好汉改变不了悖谬现实,而最后还是被这个“不忠不义”的社会所吞噬。

作者在以“忠义”为武器来批判这个无道的天下时,对传统的道德无力扭转这个颠倒的乾坤感到极大的痛苦和悲哀,以致对“忠义”这一批判武器自身也表现出了一种深沉的迷惘。

“忠”与“义”从来就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中的重要范畴,自宋元以来在社会上特别流行。

显然,“忠义”中有“为君”而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故“士大夫亦不见黜”,但在“忠”字中也包含着“保境安民”、“杀尽贪官”等爱国精神和民本思想;对“义”字的强调,更反映着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

小说中讴歌的“仗义疏财,济危扶困”,不仅仅在一般意义上反映了下层群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戮力相助”,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由于城市居民、江湖游民等队伍的不断扩大,社会道德规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总之,“忠义”的内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础,但也融合着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的愿望和意志,它不是蒙在《水浒》外面的一层道德正义的保护色,而是能使小说被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的基本精神。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读后感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读后感

《水浒传》关于忠义的读后感《水浒传》这部古代名著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等吸引着读者。

其中,忠义是《水浒传》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忠义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其中的忠义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敬佩。

在《水浒传》中,忠义的表达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作为忠义之士的好汉们不畏强权,勇往直前,为民除害,维护正义。

他们组成了一个个小团体,无论是李逵、施琅、卢俊义等等,他们或身负重任,或声名远扬,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心怀忠义之心,为民伸张正义。

他们与悍匪斗智斗勇,最终保护了无辜百姓的生命和财产,让大宋朝廷受害者得到了安宁。

他们的行动虽然曲折,但是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精神无疑是忠义的最好注解。

《水浒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宋江。

宋江原本是一个忠诚的官员,他与宋朝大臣同心协力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不少贡献。

然而,由于被陷害,他被迫过起了草寇的生活。

但是,即便身陷囹圄,他依然保持着忠诚、义气的品质。

浩然正气的宋江,虽然常常暴露于鲁智深、林冲等劣行之中,但是他不仅没有被这些劣行所染,还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

比如,他凭借谋略、胆识和正义感使一些犯罪分子放下屠刀,实现了自己的救贖。

这无疑是忠义的传承者的典范。

除此之外,曾经的冢中侠无阻挡。

81位水浒好汉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他们有曾经的荣耀,也有不得不牺牲的终点,但他们在那段极乱的时代里维护了基本的公道。

在仪仗队被悍贼劫持时,在背叛人民与庙神联手的卢俊义选择背叛文江,在宋江盟军丧失信心时,林冲为保住冲家庄的住宅,在大哥的帮助下救出被害的李宅人,在与晁盖决裂战争后担当了人生的责任。

以及梁山好汉誓言和求中山相逢的经历都伴随了忠字.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忠义精神。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忠义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忠诚是对家人、朋友和国家的真挚的情感,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义气则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坚守。

水浒传体现义的故事

水浒传体现义的故事

水浒传体现义的故事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宋江等108位好汉为主人公,描写了他们的忠义、仁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一部体现义的故事。

在水浒传中,有许多故事都体现了忠义、仁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下面就来看看其中的一些故事。

故事一,宋江义释梁山泊。

宋江原是一个忠良之人,但因为被人陷害,不得已投身梁山泊,成为了一名草寇。

然而,他并不忘初心,一直怀着报效国家的愿望。

后来,宋江和梁山好汉一起为朝廷平定了各地的叛乱,表现出了他们的忠义之心。

最终,朝廷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并赐予他们官职,让他们为国效力。

这个故事体现了宋江等人的忠义精神,他们虽然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但内心始终怀着报效国家的愿望,最终得到了救赎。

故事二,李逵义犯杀身之祸。

李逵是梁山泊中的一员好汉,他性格豪爽,义气为先。

有一次,他因为误杀了好人而感到深深的懊悔和愧疚,于是决定去投案自首。

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伙土匪欲加害于他,但他却义无反顾地保护了一位无辜的妇女。

最终,他被土匪所杀,但他的行为却感动了当地的百姓,大家为他立碑纪念,称他为“忠义李逵”。

这个故事体现了李逵的忠义精神,他在面对错误时,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最终以生命换来了百姓的尊敬和纪念。

故事三,武松打虎。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好汉,他以一己之力打死了一头猛虎,保护了村民的安全。

这个故事体现了武松的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战胜困难的关键,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水浒传中还有许多其他体现义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们传承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做一个有忠义、仁爱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

水浒传忠义之心

水浒传忠义之心

水浒传忠义之心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描绘宋朝末年忠义英雄的故事而闻名。

这部作品中,忠义的精神在每一个角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本文将以水浒传中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为例,阐述他们的忠义之心。

第一章:宋江,忠义的领袖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忠诚、正直、勇敢的人,对朝廷充满忠诚之心。

尽管他被冤枉成了梁山大王,但宋江在梁山聚义后,一直致力于与腐败政府作斗争,以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不仅在战斗中表现出英勇无比的一面,还主张严守忠义,注重礼仪和法治。

他的这种身教,成为了梁山英雄们忠义之心的楷模。

第二章:晁盖,无私的忠义晁盖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非常有爱心的角色。

他在传说中被冤枉成了盗贼,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他在梁山聚义后,成为了一个保护百姓的英雄。

晁盖的忠义之心体现在他对朝廷和百姓负责任的态度上。

他在战斗中经常向朝廷军队投降,并为百姓们打抱不平,是一个完全无私的人。

第三章:林冲,坚守忠诚林冲是水浒传中的忠义英雄之一。

尽管他在梁山聚义后曾经叛变,但在封建社会束缚下,他对忠诚的追求从未改变。

他能够保持忠诚的原因是因为他深知忠义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背叛只会导致更多的痛苦。

在遭遇困境时,林冲忠诚于宋江,投降于梁山,并参与到抗击腐败政府的行动中。

他深信只有坚守忠义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尊严。

第四章:秦明,忠诚于朋友秦明是水浒传中的一位典型忠义角色。

虽然秦明并非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是他非常忠诚于自己的朋友。

在水浒传中,他是宋江的忠实战友和朋友,始终与他并肩作战。

秦明的忠诚体现在他与宋江共同经历了患难和困苦的岁月,并一起承担了抗击腐败政府的责任。

他是一个真正理解忠义真谛的人,心甘情愿为朋友付出一切。

结论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经典之作,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忠义精神。

通过宋江、晁盖、林冲和秦明等人物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忠诚、正义和友情的追求,以及他们在困境中保持忠义的不屈不挠的信念。

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念

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念

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念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忠义之曲。

在这个故事中,忠义成为了主题之一。

故事中的英雄们以他们的忠诚和义气闻名于世,他们为了正义和公平而战斗。

本文将探讨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念,从故事情节、人物表现和社会背景三个方面来探究。

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念贯穿始终。

故事围绕着一群被逼成江湖豪杰的英雄展开,他们原本是朝廷的忠臣,但因为各种原因被迫离开朝廷,成为了江湖上的盗匪。

然而,尽管他们在江湖上犯了法,他们的心中却依然怀有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义气。

他们以忠义为准则,为正义而战,保护百姓不受欺压。

他们在水泊梁山上建立了一个义军,成为了朝廷的忠诚战士,为社会带来了安定与和谐。

其次,水浒传中的人物表现也反映了忠义观念的重要性。

在整个故事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以他们的忠诚和义气赢得了读者的赞赏。

例如,林冲是一个忠诚正直的将领,他为了保护百姓而反抗朝廷的腐败和暴政;李逵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汉,他保护朋友不被迫害,同时也表现出对朋友的忠诚;宋江则是一个有智有勇的领导者,他建立了梁山泊义军,通过打击贪官污吏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些人物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让读者感受到了忠义观念的力量和价值。

最后,水浒传中的社会背景也为忠义观念的形成和传承提供了土壤。

在宋代,社会腐败和贪官污吏盛行,百姓饱受压迫。

水浒传通过描写英雄们的故事,揭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对抗腐败和不义的解决办法。

英雄们的忠诚和义气成为了百姓们的希望,他们在水泊梁山上聚集,形成了一个抵抗不义的力量。

忠义观念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扬。

总之,水浒传中的忠义观念贯穿了整个故事,从故事情节、人物表现和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展现出来。

故事中的英雄们以他们的忠诚和义气为世人所敬仰和崇拜。

他们为了正义和公平而战斗,保护百姓不受欺压。

忠义观念的传承和弘扬,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和希望。

水浒传以其独特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让人们深受启发,并使忠义观念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得以延续。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浒传》通常被认为是一部反映和歌颂农
民起义的小说。

现又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实,水浒英雄中真正的农民很少,它更多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水浒传》中的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是值得注意的:
、宣扬忠义思想。

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

其一,作品名冠以“忠义”。

明杨定见《忠义水浒全传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

”其二,“忠义”是梁山英雄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

梁山泊高悬的杏黄旗上,大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作为梁山起义的口号。

在“皇权天授”的封建社会,其中含义显而易见。

其三,塑造了以宋江为首的一批忠义之士。

尤其是宋江成了忠义的化身。

忠是对皇帝而言的,宋江表现出来的愚忠,既是作者无法逾越的道德界限,也是小说得以在过去广泛流传的政治道德保证。

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宋江的“忠”换来的却是被毒死的结局,这无疑是对作者宣扬忠的讽刺。

如果说《三国演义》宣扬的“义”主要表现为感恩戴德的话,那么,《水浒传》所宣扬的“义”则主要表现为
拔刀相助、平等相处,这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1。

水浒传 的义胆忠肝

  水浒传 的义胆忠肝

水浒传的义胆忠肝水浒传的义胆忠肝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一群具有英雄气概的好汉们为了正义与公道,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中。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展现了自己的义胆和忠肝,用生命捍卫了心中的信仰。

下面将从几个角度论述水浒传中的义胆和忠肝。

一、先知的义胆在水浒传中,有许多人物展示出了先知的义胆。

比如,晁盖,他起初并不是想以反抗统治者为己任,而是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

然而,当他意识到农民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时,他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并带领水泊梁山的强盗舍命反抗。

他的这种义胆让人们看到了其心胸的宽广和正直,也影响了很多人。

二、忠义的胆识水浒传中的人物不仅有的有义胆,还有的有忠肝。

忠肝就是表现出对朋友、亲人和国家的忠诚。

比如,宋江是一个以忠肝见长的人物,他将忠诚与正义放在首位,并在心中承诺要保护老百姓、抵抗邪恶势力。

他在梁山的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和诱惑,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忠诚和信仰,没有动摇。

三、护民的义胆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无不以护民为己任,他们的义胆表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

比如,宋江等人在梁山起义后,不仅主动帮助受到压迫和迫害的民众,还与朝廷展开斗争,维护草民的权益。

他们为民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四、血性的忠肝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们展现出了血性的忠肝,他们为了信仰和正义,不惜用生命去捍卫自己的信念。

比如,花荣为了不受污名,痛下杀手,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决绝;武松为了替哥哥报仇,斗死斗活,表现了他的血性和忠诚。

五、发扬的义胆水浒传的人物对于正义与公道的坚守,与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

水浒传中的义胆给予我们启迪,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正义与勇气,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总之,水浒传中的人物展示了他们的义胆和忠肝,使我们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

他们的信念、勇气和忠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激励我们在面临困难和诱惑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摘要]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故事,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的梁山,直至接受招安政使农民起义失败的全过程,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中的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中最突出的思想倾向。

作品中,施耐庵塑造了一个多重性格的人物——宋江。

作品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塑造宋江的忠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重性格人物,而我认为宋江是一个忠义双全的人。

又因为宋江是梁山头领,英雄代表,故梁山好汉乃一批忠义之士,这就是作品所盛赞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忠义观。

水浒“忠义”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现实意义是积极的,有益的,应该在开发梁山资源、弘扬水浒文化中,不断加以完善、光大。

[关键词]《水浒传》“忠义观” 价值和意义《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撰写,它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

从小说整体内容看,笔者认为作者写作的目的一是借梁山英雄的侠义行为,抒发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二是希望封建统治阶级能够面对现实,接受教训。

换句话说,作者强烈希望改变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但这种强烈希望并不是自上而下来一次彻头彻尾的革命,而只是希望统治阶级的改良运动来实现。

正如李贽在《忠义水浒全传·序》中所说:“一读此传,则忠义不在水浒,而皆在于君侧矣。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它首先把社会上遭人唾弃的“反贼”、“草寇”写成武艺高强、形象可爱的英雄,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替天行道的侠义行为是何等地痛快,历来被人们所颂扬。

而最后受招安,使得梁山好汉走的走,亡的亡,从而使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其结局更是令人悲痛伤感,因而人们对《水浒传》忠义思想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下面就本人的理解谈一谈《水浒传》中封建忠义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一、作者的忠义观。

在《水浒传》中,所谓“忠”就是忠于大宋皇帝,这是《水浒传》所一贯标榜和宣扬的书名《忠义水浒传》,梁山原来的聚义厅后被宋江改成“忠义堂”。

作者还特意为宋江安排了“九天玄女授天书”,在这位娘娘的指示中有两个最主要的内容,即“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

”小说同时还指责方腊起义,其理由也不外乎他自立朝廷,违反了“忠”的大伦。

甚至最后写宋江临死之际,仍然表白忠心,“宁可朝廷负我,我不可负朝廷。

”这种“忠君”思想当然是封建正统思想,它给起义事业带来了莫大的危害,终于使得艰难缔造的义军接受“招安”,导演出悲剧的结束。

而《水浒传》中的“义”比之《三国演义》又大不相同,主要在于被压迫者之间的相互帮助的关系。

“义”与“不义”,在很大程度上指是否同情与支持被压迫被剥削者,是否参加与坚持革命反抗。

具体来说,鲁智深打抱不平,是“义”,李逵误信人言而要杀宋江,也是“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品自始至终均把“义”放在“忠”和“孝”之下,使“义”服从于“忠”,服从于“孝”。

由此可见,“忠”与“义”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

如同我国历代文人,思想者一样,“忠义”已经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存在于中华民族所有子女其中也包括梁山好汉们心中,同时,在《水浒传》中,“忠义”的思想内涵又是极为复杂的。

《水浒传》第55回说:“忠为君王恨贼臣,义连史弟且藏身,不因忠义心如一,安得团圆八百人”,“忠义”中有“为君”,即把“国”与“皇”等同起来,这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同时“忠”还包括有“保境安民”、“杀富济贫”等更具积极意义的爱国思想和民本思想在内,对“义”强调,更反映着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

小说自始自终证歌“仗义疏赌,济困扶危”,不仅一般意义上反映了下层群众的利益,且更深刻地反映了城市居民江湖游民等队伍的扩大,社会道德规范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

总之,《水浒传》中的“忠义”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基础,又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现实秩序的一面。

这正是小说成书以来,被各阶层普遍接受和广为传颂的原因。

二、《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忠义观。

宋江作为梁山英雄的核心人物,他的思想内涵无疑是整个《水浒传》思想的高度集中,他也就成为了忠义思想的最大承载者。

他有别于其他好汉的最大特点是:忠义集之一身又相互矛盾冲突,即努力使之协调又无法真正将二者完美统一。

“忠”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

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

围绕“忠义”这一核心,作者大致是按照三个阶段来演绎宋江生活的轨迹:一是侠义英雄时期;二是亡命江湖、落草为寇时期;三是招安以后。

第一个时期是宋江人生的重要铺垫。

作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突出描写宋江的“义”。

这不仅是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也是整部小说的基础,所以人物出场就为他定下了基调。

小说第十八回对宋江有一个总的介绍,写他平生只好结交江湖好汉,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

因此,天下不论识与不识,提起宋江来莫不交口称赞,俱以结交宋江为荣。

在这一时期,宋江最大的一次义举是私放了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

虽然他出于“义”救了他们,但内心里又觉得他们犯下了弥天大罪,于法度上却饶不得。

可见,其所以之“义”,是以不触及封建专制统治为前提的,但是“义”和“忠”毕竟又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思想。

当这两种思想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就难免要做出抉择。

顾及了对晁盖的义,就不可以顾及对朝廷的“忠”。

“忠”和“义”的矛盾本来就潜在,只不过在这一时期没有明朗化罢了。

总的来看,侠义英雄时期的宋江,仗义疏财,扶贫济困,是一个心怀忠义,品格完美的英雄人物。

潜伏在宋江身上的“忠”和“义”之间的矛盾,从亡命落草到后来的招安这一阶段表现最为明显,斗争最为激烈。

当宋江因怒杀阎婆惜逃走江湖、四处流浪,再到后来亡命清风寨时,宋江性格中的反抗思想和兄弟之义占了上风,只是这种状态不久即为宋太公的一封家书所扼杀。

出于忠孝,宋江一再拒绝了晁盖等人邀其上山的建议,宁可沦为朝廷的囚徒,也不肯落草为寇与朝廷为敌!这种“孝”的内涵,骨子里是对封建王朝的“忠”,而这种思想上的“忠”与行动上的不忠矛盾地纠缠在一起。

落草之后,宋江充分发挥了他的领导才能,整饬山寨,训练队伍,亲率义军攻城掠地,打败官军,严重威胁到宋王朝的生存。

为了壮大自己,他又不择手段地笼络人才,将宋朝的统军将领呼延灼、关胜等“逼”上梁山。

为了招纳卢俊义上山,一方面,宋江大展“义”举,使卢俊义感激非常,另一方面又派人在他北京家中题下反诗,断其归路。

他一方面自称朝廷罪臣,辄称“小吏”,称自己不得已暂居水泊,另一方面,却又轰轰烈烈大造朝廷的反。

无论宋江骨子里如何忠于朝廷,他的行动却把他置于统治阶级的对立面,正因为如此,招安以后,四大奸臣始终对宋江心存芥蒂,他们怎么能容忍一个造过朝廷反的人和自己同殿称臣呢?另一方面,正当起义军取得三败高俅,两赢童贯的辉煌胜利之际,宋江的思想与行动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童贯是个大奸臣,按前七十回的原则,梁山英雄一定会抓紧机会杀死童贯以谢天下,可这里的宋江却有意让童贯逃归,童贯手下的大将鄷美也被释放,甚至还求鄷美“望将军回朝,善言解救”。

尤其荒唐的是,当梁山好汉将头号大敌高俅抓住后,宋江没有杀他,反而“纳头便拜,口称死罪”,还要“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图死报”,又是一再设宴,“肉山酒海”地招待,并且“大小头领,轮番把盏于殷勤相助”。

对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奸臣如此低三下四,肉麻殷勤,这样的人与奸臣本人又有何异?置兄弟之义而不顾,只为自之落得个忠孝之名,这样的人又何有“义”字可言?别说曾与奸党殊死战斗的英雄不会如此,就是一个清高的封建士大夫也会对这样的奴才嗤之以鼻的。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在官军不能消灭自己的情况下投降。

可见,他是把梁山义军的一切胜利当作了向朝廷投降的资本。

招安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为统治者破了大辽,平了方腊,不是一次证明他的忠心吗?可惜这只是宋江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宋徽宗这个无道之君再糊涂,有一点却表现的非常清醒,那就是从未信任过宋江!宋江的悲剧其实在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只不过他并不自觉,反以“义”为借口,让众多梁山兄弟成了“忠”的祭品。

自己死之前还为李逵准备了毒酒,在这种情况下,李逵却说出了“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的豪言,而吴用、花荣却在宋江坟头自缢而死,更是让人动容,这是义举,但在我看来,这是“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愚昧,更是悲哀。

造过朝廷的反,是为不忠;投降朝廷,任人宰割,是为不智;让众兄弟因他而死,是为不义。

而他偏偏以“忠义”相标榜!综上所述,对宋江忠义思想发展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忠义固然是宋江性格的核心,但忠与义的矛盾却始终存在着,只不过在各个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而忠对义的主导作用,又使得宋江一人充满悲剧色彩,而《水浒传》也在这种悲剧色彩中落下了帷幕。

林冲可算是在《水浒传》中“忠义”第二个代表人物,他是替天行道的侠义英雄,也就是刘欢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中所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是就有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报仇雪恨,手刃仇敌上梁山,于是也就有了在晁盖起义上梁山而王伦嫉妒贤能,拒不接纳之时,林冲拍案而起,火拼王伦,而后推晁盖为山寨之主,为梁山事业立基石为替天行道立首功!林冲不只是不意气杀人,而且在被人误解、受气之时,也时时忍让,情愿负辱而行。

如在柴进庄中与洪教头比武之时,面对着洪教头的无礼,他一再迟让;在沧州牢城,面对差拨的谩骂,他陪笑脸,送银子;在初上梁山时,他面着着白衣秀士王伦的百般刁难,也只是暗自叹息“命蹇时乖”。

也许有人会说,林冲这样一味忍让退缩,真是软骨脓色,怎算得梁山替天得道的英雄好汉?是英雄好汉就必须敢作敢为!确实如此。

而林冲这样正是敢作敢为,且敢为人先的英雄好汉!只是他的敢作敢为是当作则作,当为则为,绝不乱作胡为!这正是一个英雄好汉应有的气度。

韩信能于市井受胯下之辱,方成就了开辟汉家天下的千古名将,林冲能在屑小之辈前忍隐以行,才有了梁山水浒替天行道的侠义英雄!如果说,山神庙手刃三贼的林冲,还有报私仇的因素在内,那么,在梁山寨火拼王伦的林冲,还完全是为了替天行道,容不了王伦的小鸡肚肠,于是林冲替天行道,于是火拼王伦。

在此时,林冲决不能忍让,也绝不会退缩,这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林冲,小事可忍,大事敢为,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局,为了替天行道!这一点,从林冲火拼王伦后,力推晁盖为山寨之王,而且甘居吴用,公孙胜之后,更可以看出林冲的高风亮节。

所以作者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是写他革命造反性和正义性,他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写出了一个英雄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