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Nested-Logit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客流预测中的应用
Nested-Logit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客流预测中的应用于文平;李季涛;何南【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合理衔接,不仅与衔接方式有关,而且与出行者的个人属性有关.结合出行者的出行目的,建立了多层的Nested-Logit选择模型预测轨道交通的衔接客流,用于轨道交通衔接方式的设计.选用中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背景进行实例分析,设计出轨道交通衔接方式的配置规模,为建设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的城市提供参考.%The rational conne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mode of connection,but also to the personal attributes of bined with the travel purpose of the traveler,a multi-layer Nested-Logit choic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connection passenger flow of the rail transit,which is us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connection mode of the rail traffic.Based on the example of Zhongshan Rail Transit Line2,an exam-ple is given to design the configuration scale of the connection mod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urban rail transit.【期刊名称】《大连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Nested-Logit;衔接【作者】于文平;李季涛;何南【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为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构建轨道交通一体化的运输体系已成为各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共识,但轨道交通仅能提供点与点之间的快捷客运服务,为了实现“点”到“面”运输功能的扩张,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对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进行了研究.Brown等人针对轨道交通衔接客流建立ML模型预测各衔接方式所占的比例[1],Beckmann等人就城市交通流量分配模型和算法进行了研究[2-3],郭子渝在考虑出行者体能消耗的基础上,对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全出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4],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规划、客流分配、运营组织与管理上[5- 8],对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客流分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NL(Nested-Logit)模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的客流预测问题,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1 模型的标定及分析对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的研究,不仅要考虑衔接方式的交通服务水平,还应考虑乘客的个人因素.本文的模型主要研究在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为出行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出行者的出行目的对轨道交通衔接方式的二次选择.1.1 Nested-Logit模型简介针对Logit模型的IIA特性,Williams等人提出了巢式Logit模型(Nested-LogitModel,简称NL模型).NL模型选择树如图1所示.图1 NL模型选择树状图NL模型是由多个MNL模型构成的多层树状结构,每一独立层中的选择肢具有相关性,NL模型通过条件概率实现上层对下层的约束,通过内涵值进行下层对上层的反馈.模型从底层开始参数标定,从上层开始预测.m为出行者n第1层的选择方案数;rmn为出行者n与节点m相结合的第1层的选择方案数.出行者n选择第2层上的任意选择方案(rm)的概率Pn(rm)为在选择了m条件下选择r的条件概率Pn(r|m)与选择了m的概率Pn(m)的乘积.即:Pn(rm)=Pn(r|m)Pn(m)(1)(r=1,2,...,R;m=1,2,…,M)(2)(3)Vrmn和Vmn是出行者n选择方案rmn和mn的效用函数,Vr|m是出行者n在选择m的条件下选择rm方案的效用函数,模型通过内涵值Logsum实现下层对上层的反馈,表达式为:(4)(5)(6)Vmn=Vm+Vr|m(7)1.2 多层Nested-Logit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模型考虑居民出行具有目的性,在轨道交通路线及站点确定后,结合居民出行目的构建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乘客选择衔接方式的多层NL模型,选择树如图2所示.确定各衔接方式的分担率,结合《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10]的换乘设施配置准则,对常规公交、出租车、自行车、步行换乘设施进行计算,获得相关设施用地规模.图2 多层NL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选择树状图根据NL模型的基础理论得到概率公式:Paij=Pa×Pi|a×Pj|ai(8)(9)(10)(11)式中,Paij为出行者以a目的出行,选择出行方式i选择衔接方式j的概率,为出行者在选择了a出行目的,i出行方式的条件下选择j衔接方式的条件概率Pj|ai,与出行者选择a出行目的的条件下选择i出行方式的条件概率Pi|a,与选择a出行目的的概率Pa的乘积;Pa为出行者以a目的出行的概率;Pi|a为出行者以a目的选择出行方式i的条件概率;Pj|ai为出行者以a目的选择出行方式i出行,选择衔接方式j的条件概率.其中Va、Vai、Vaij表示各层的效用函数,Vi|a、Vj|ai表示各层之间的联系.每层的效用表达式为:第一层效用函数:Van=Va+Vi|a(12)(13)(14)第二层效用函数:Vain=Vai+Vj|ai(15)(16)(17)第三层效用函数:(18)式中,θk为变量参数;Xk为各阶段模型中影响效用函数的变量;k为参与第三层模型中效用函数中变量的个数;k1为参与第二层模型中效用函数中变量的个数;k2为参与第一层模型中效用函数中变量的个数;βm、βd为待估计参数[11].2 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衔接实例分析(1)轨道线路及站点规划中山市在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1、2号线,其中1号线(福源路站-博爱路站段)线长12.3 km,设站11座,起始于港口世纪东路的福源路站,到达博爱路站;2号线(环镇北路站-中山站段)线长31.0 km,设站19座,始于小榄环镇北路站,到达中山站,如图3所示.本文以2号线为例,根据现状调查,轨道交通2号线各站点周边交通设施现状如图4所示.图3 轨道交通线路走向示意图图4 站点周边交通设施现状图(2)站点客流预测城市现状人口为320万人,规划年2020年常住人口为435万人,在模型中考虑5种出行目的:上班、上学、休闲娱乐、回家和其他,影响出行目的选择的因素分为:时间、费用、年龄、性别,职业.出行方式的选择包括5种:常规公交、出租车和小汽车、轨道交通、非机动车、步行,其影响因素分为:时间、费用、步行距离.轨道交通衔接方式的选择包括4种:常规公交、出租车和小汽车、非机动车、步行,其影响因素分为:时间、费用、步行距离.利用软件对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通过,将影响因素作为效用函数中的变量,带入模型中标定相关参数,结合交通需求客流预测,预测出轨道交通2号线的远期客流数据如表1所示.表1 2号线站点的远期客流数据表序号站名全日客流人次高峰时段客流/人次1环镇北路站2306540002长堤路站2533745133新华路站1592520354文成路站2048130095小榄站2188042046同乐大街站3147063937龙昌路站2575453728东成路站2119943359工业大道站22505271010勤政路站28845358911隆平路站166****2612彩虹大道站24917504213中医院站49388650914岐港站37304497915湖滨路站34684604916东明路站32185658517康华路站801401241318五马峰公园站22579355419中山站422356641(3)衔接设施规模得出轨道交通各衔接方式常规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步行的分担率,通过相关经验公式,计算各衔接设施的配置规模,如表2所示.表2 2号线站点交通接驳设施规模序号站点站点类型非机动车停车场(面积:m2)公交车停靠站(泊位:个)出租车、小汽车停靠站(泊位: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桩位:个)1环镇北路站ⅡE97048402长堤路站ⅡF143944583新华路站ⅡF94144404文成路站ⅡF106644605小榄站ⅡA113244526同乐大街站ⅡF172648807龙昌路站ⅡC1047610408东成路站ⅡF118042409工业大道站ⅡF10774460表2 2号线站点交通接驳设施规模(续表)序号站点站点类型非机动车停车场(面积:m2)公交车停靠站(泊位:个)出租车、小汽车停靠站(泊位: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桩位:个)10勤政路站ⅡF900445211隆平路站ⅡF562424012彩虹大道站ⅡF806445613中医院站ⅡC17998146014岐港站ⅡF1155445215湖滨路站ⅡF1317446416东明路站ⅡF488447217康华路站ⅡC1520848018五马峰公园站ⅡF882445419中山站ⅡA18846880备注:各换乘设施规模仅考虑轨道换乘需求,并不包括站点周边城际铁路、长途客运、周边用地开发等所需配套交通设施规模.3 结论在各大城市采用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输体系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原则,为使轨道交通的衔接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结合出行者的出行目的与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方式的基础上衔接方式的选择建立了多层NL 模型,运用模型得到衔接方式的分担率,进而设计轨道交通的衔接方式.本文以中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在轨道站点和线路走向确定的基础上,运用模型,结合交通需求客流预测,预测出轨道交通2号线沿线各站点的衔接客流,结合标准设计出中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衔接方式的配置规模,缓解城市的交通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参考文献:[1]BROWN C W.Queens subway options study accessforecasts[C].Transportation Reasearch Recor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Board,1985.[2]MCFADDEN D.Econometric models of probabilistic choice[M].Structural Analysisof Discrete Datawith Econometric Applications,1981:198- 272. [3]DIAL R B.Bicriterion Traffic Assignment:Basic Theoryand Elementary Algorithms[J].Transportation Science,1996,30(2):93- 111.[4]郭子渝.考虑出行者体能消耗的城市轨道交通路径选择模型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5]李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换乘客流分配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6]卞兆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协调优化[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7]WENDLER E.The scheduled waiting time on railwaylin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2007,41(2):148- 158.[8]RODRIGUEZ J.Aconstraint programming model for real-time train scheduling at junction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2007,41(2):231- 245.[9]林湛,蒋明青,刘剑锋,等.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的改进Logit模型及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12(6):145- 151.[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J].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2015,47(6):47.[11]李华民,黄海军.基于一种新效用函数形式的分层Logit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s2):63- 65.。
中山轻轨时刻表
中山轻轨时刻表中山轻轨是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作为该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中山轻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山轻轨的运营和时刻表信息,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山轻轨的时刻表和相应的运营规则。
中山轻轨路线和站点中山轻轨全长约31.8公里,线路贯穿中山市东西向,共设置有20个车站。
其中包括12个地面站和8个高架站。
中山轻轨路线覆盖了中山市的主要商业区、居民区和旅游景点,方便市民和游客进行日常出行和观光旅游。
中山轻轨的开通和时刻表中山轻轨于2020年10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
根据中山轻轨的时刻表,车辆一般在早上6点30分开始运营,晚上10点结束运营。
具体的发车间隔时间为7分钟左右,高峰期则缩短至5分钟。
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刻表略有不同,车辆的发车间隔相对宽松一些。
中山轻轨的票价和支付方式中山轻轨的票价根据行驶的距离而定。
目前,中山轻轨采用了非接触式IC卡作为主要的支付方式。
乘客可以使用中山轻轨专用的IC 卡进行支付,并在进出站时刷卡。
如果没有IC卡,乘客也可以使用二维码进行支付。
此外,为了方便乘客,中山轻轨还提供了移动支付的选项,乘客可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进行乘车。
中山轻轨的运营规则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乘车环境,中山轻轨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营规则。
首先是乘客进站和上下车时需要排队,并按照指示牌指示的区域乘车。
在车厢内,乘客需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得吸烟、吃东西或乱扔垃圾。
此外,乘客要注意行李的摆放,避免占据过多的空间,以免影响其他乘客的乘车体验。
中山轻轨的特色服务为了提高乘客的满意度,中山轻轨还提供了一些特色服务。
首先是列车内设置了无线网络,乘客可以随时随地上网。
其次是车站内设置了无障碍设施,方便有特殊需要的乘客使用。
此外,中山轻轨还设置了多语种广播,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便利。
总结中山轻轨作为中山市的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
通过详细了解中山轻轨的时刻表和运营规则,乘客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行程,并享受到中山轻轨提供的优质服务。
2025地铁规划图
常码头 金山大道 城华路
王家墩北
范湖 王家 墩东
菱角湖
香港路
黄浦路 铁机路
礼和路
王家墩中心 王家 墩南
新华路 苗栗路
徐家棚 三阳路 大智路 武车路 徐东
二郎庙
欢乐谷
台北路 青年路 中山 公园 利济北路 友谊路 循礼门
双墩
湖北 大学
汪家墩
红庙
新生路
江汉路
沙湖路 新河街
积玉桥
岳家嘴 东亭
中南民族大学 文馨街
南湖 东山头 壕沟 南湖桥 关南园 软件园 湖口 奥体中心 关南园四路 光谷三路 二妃山
驿山南路
三角湖
太子湖北路
车城东路
体育中心北
省农科院
国博中心 江城大道 老关村 八坦路 张家湾 烽胜路 南湖大道
周庄路 高科园路 生物园路 神墩二路 同力路 梨山路
未来二路 毛坦村 板桥村
丁字桥南路
体育中心南
水蓝路
当代国际花园
南太子湖 沌阳大道 白沙四路 车城南路 东荆河路 枫树三路
全力一路
科技四路 华师园路
野芷湖
青菱南路
汤湖 车城大道 万家湖
黄家湖大学城北
金融港
生物园路
城铁汤逊湖站
大桥新区
高科园路
黄家湖大学城南
金樱街
滨湖路
九凤街
藏龙东街
光谷一路
汪田村
佛祖岭二路 东湖保税区西 东湖保税区 东湖保税区东
崇仁路 太平洋 硚口路
梨园
古田三路 古田四路 汉西一路
烟霞路
青鱼嘴 楚河汉街
省博物馆 蔡家嘴
试用限制
古田路
友谊南路 汉正街 武胜路
中山路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的批复-中府函〔2017〕398号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的批复
正文:
----------------------------------------------------------------------------------------------------------------------------------------------------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的批复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0日文号:中府函〔2017〕398号市交通运输局:《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审定〈中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报批稿)〉的请示》(中交请〔2017〕88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同意《中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
二、《规划》作为我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你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我市交通行业的发展。
三、《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有关规划相衔接,重点抓好区域交通、城市交通等几大方面工作,确保体制、机制、规划、资金等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中山市人民政府2017年6月20日
——结束——。
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案总图规划背景:为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及市政府建设“省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的工作要求,同时为中山市打造一体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开展了本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为提升城市活力、环境品质和改善民生,推进“三个适宜”更加美丽中山建设。
研究范围:中山市域全境,陆域总面积1800.14平方公里。
其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主城区为规划研究重点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近期、远期两个阶段。
近期至2023年,远期至2030年。
规划目标:践行“公交都市、公交优先”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建设以“公交+慢行”为主导的集约、绿色、和谐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支撑中山市大湾区西翼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建设。
发展策略: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内涵发展、低碳理念,强化“多元网络体系、设施支撑体系、城市空间体系”建设,实现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管理精细化、运营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全域一体化”发展,支撑中山市“公交都市”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中山市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与方向。
公共交通体系规划:以客运走廊为纽带,以换乘枢纽为节点,建立以轨道交通+快速化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水上巴士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层次分明、模式多元、适度竞争的一体化大公交体系。
轨道交通规划:结合中山市“两轴两带、一主三副、一城双核、五组团”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向东发展及“两核”联系要求,以“全域中山”为目标,强化对外交通联系,规划线网串联城区以及各主要镇区,并全面对接周边广州、佛山、珠海、深圳、江门等周边城市。
快速公交规划:构建快速公交系统,强化公交骨干走廊,全力提升地面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协同打造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快速公交网络覆盖全市80%公交骨干走廊,快速公交通道网络化。
乘坐快速公交出行外围组团至主城区控制在60分钟以内,市中心至主城各主要枢纽30分钟可达。
中山2019交通规划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中山2019交通规划方案# 中山2019交通规划方案## 引言随着中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山市政府制定了2019年的交通规划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山市2019交通规划方案的内容和目标。
## 1. 规划目标中山市2019交通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1. 提升中山市整体交通效率;2. 减少交通拥堵;3. 改善居民出行体验;4. 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山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划措施和项目。
## 2. 规划措施### 2.1 公共交通发展为了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中山市将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具体措施包括:- 扩大公交车辆的数量和覆盖范围;- 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包括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率;- 推广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车辆的使用;- 提供更多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
### 2.2 道路网络改善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中山市将改善道路网络。
具体措施包括:- 扩建现有道路,增加道路的数量和宽度;- 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提高信号灯的调整和协调能力;- 完善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监控和管理的效率;- 建设快速公路和高速公路,提高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 2.3 骑行和步行推广为了鼓励居民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中山市将进一步推广骑行和步行。
具体措施包括:- 建设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更安全和便捷的骑行和步行环境;- 提供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方便居民短途出行;- 开展骑行和步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意识和积极性。
### 2.4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为了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中山市将建设智能交通系统。
具体措施包括:- 建设交通管理中心,集中监控和管理交通流量;- 安装交通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 推广智能交通支付系统,方便居民支付公共交通费用;- 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包括实时交通状况和最佳路线导航。
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简介
《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04-2030)简介来源:时间:2010-08-13 [打印] [关闭]随着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的调整、珠三角区域战略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山市用地空间布局的更新,1996年编制的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山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为了理清公路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改善中山市公路运输情况,提高中山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山市城市建设的发展,2004年,中山市交通局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中山市规划设计院重新编制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规划目标:在现有公路网基础上,增加中心城区与各组团片区的快速联系通道,尤其是与经济发达的镇区的联系,加强中心城区的中心地区;加强各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实现市域“30分钟生活圈”;高速公路枢纽与市域干道有较好的连接,充分发挥和扩大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影响范围,同时实现“镇区15分钟上高速”公路的目标;加强与周边城市以及发达地区的联系,增强接受辐射和向外辐射能力;提高现有市域干道公路等级及交通条件;提高中山市的交通区位条件。
规划期限:本次干线公路网规划的规划期限定为2004年到2030年。
近期为2004年至2010年,中期为2011年至2020年,远期为2021年至2030年。
规划方案:根据《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04-2030),确定公路网规划年2030年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归纳为“四高速、五横、六纵、九加密”的路网布局。
即规划四条高速公路、“五横、六纵、九加密”一级干线公路的布局方案。
“四高速”,即京珠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由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确定。
1、京珠高速公路。
经中山市三角、民众、中心城区、南朗,已通车。
是中山与广州以远及珠海的快速联系通道。
2、沿海高速公路。
经中山市坦洲、三乡,目前正在实施。
是中山市与粤西联系的重要通道。
3、江中高速公路。
经中山横栏、小榄、东升、港口、民众。
该高速公路规划东与深圳机荷高速公路相接,西与广西连接,是中山东部接受深圳、香港辐射,西部拓展腹地的重要通道。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01•【字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业经市十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山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1日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2月6日市十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目录第一章坚定重振虎威信心决心矢志加快高质量崛起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三节指导思想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二章把握“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全面融入湾区城市群发展体系第一节推动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第二节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第三节携手推动都市圈建设第四节深化与港澳合作发展第三章提振创新发展动力打造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第一节提升创新发展能级第二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三节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第四节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第四章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节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第三节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第四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第五章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第一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第二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第三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第六章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创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第一节加大形成有效市场改革力度第二节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第三节建设服务型高效有为政府第七章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城市发展承载力吸引力第一节高标准塑造现代化都市形象第二节提升高端公共服务能力第三节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第八章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建设高品位文化强市第一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第二节擦亮特色文化品牌第三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四节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第九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第一节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第二节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第三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第十章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彰显美丽宜居城市新魅力第一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第二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第三节提高生态系统质量第十一章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打造和谐幸福城市典范第一节提高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第二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第三节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第四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十二章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第一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第二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三节筑牢安全屏障第十三章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加强规划统筹实施第三节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四节加强规划监督考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关键五年。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6•【字号】粤府函〔2023〕195号•【施行日期】2023.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粤府函〔2023〕195号中山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审批〈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中府〔2023〕5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中山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支撑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二、中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国家自主创新型制造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中山市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中山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路线。
要全力推进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携手共建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
做强做优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推进“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三、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中山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13平方公里(9.3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5.20平方公里(8.28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63.80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72.12平方公里以内。
中山北沿江高铁站规划方案
中山北沿江高铁站规划方案引言中山市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中山市需要建设更为先进的交通网络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需求。
在交通规划中,高铁站的选址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讨论中山市北沿江高铁站的规划方案,旨在为中山市的发展提供支持,并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更便捷的选择。
环境分析中山北沿江高铁站位于中山市北部,紧邻珠江岸边。
该地区地势平坦,交通相对较为拥堵。
然而,该地区接近珠江核心区域,面对广州市增长极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规划中的高铁站应能够满足大流量的乘客需求,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推动力。
设计理念中山北沿江高铁站的设计应注重人性化、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设计方案:1. 环保节能高铁站建筑应优先选取环保节能材料,建筑外墙应增加保温层,以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高铁站设施应大量采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借助自然光源满足部分能源需求。
2. 交通便利高铁站应与周边交通网络相连,方便广大市民前来乘车。
此外,高铁与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也是必要的,方便市民从高铁站出发到达市内不同区域。
3. 设施齐备高铁站内应设施齐备,包括出发大厅、候车厅、售票窗口等基本设施。
此外,应依据客流需求合理规划商业区域,为乘客提供休闲、购物和就餐等便利。
4. 环境美化高铁站周边地区应进行美化和绿化工作,增加植被覆盖率,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设计中要加强景观照明,增强夜间站区的美感。
建设方案中山北沿江高铁站的建设方案如下:1. 选址中山北沿江高铁站选址在北部的临时工业园区附近,紧邻珠江边。
该选址离市中心相对较近,也易于与未来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对接。
2. 异地拆迁高铁站选址可能需要涉及一定的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事先进行全面的社会调研,合理处理涉及的土地和房屋问题,保障受影响市民的权益。
3. 建筑设计高铁站建筑设计上应采用现代化、简约风格,结合中山市的城市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铁站。
最新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5)(草案)资料
(4)新增28号线:加强前海蛇口自贸区内部联系以及自贸区与宝安中心区联系的功能。线路主要沿前海蛇口自贸区、宝安中心区、西乡片区滨海地区布设,串联自贸区内部、新安、西乡片区,并转向东西向沿航城大道布设,线路长约22.3公里,其中西乡段为弹性发展线路,长约7.2公里。
(1)新增24号线:线路自妈湾经前海路,连接南头(直升机场)、高新园北、侨香、香蜜湖、莲花北(北大医院),经笋岗路、爱国路至罗湖东部的线路,线路长约36.5公里。
(2)新增26号线:对接1号线、12号线、20号线连接中心城区,规划线路自机场东枢纽往北,经福永中心转向107国道,顺107国道至松岗燕罗的线路,线路长约25.6公里。
3、中部轨道线网方案
△中部轨交网规划
(1)新增27号线(联系前海南山):线路起自前海铲湾片区,经创业路至后海片区,沿沙河西路经高新园、西丽转向大学城、龙悦居,然后转向梅龙路布设至清湖片区后转向坂雪岗,同时为增加龙华北部轨道覆盖,规划27号线支线至观澜富士康,线路长约50.1公里,其中支线长约11.9公里。
(7)5号线南延至太子湾:规划5号线由赤湾延至太子湾,线路全长约52.2公里,延伸段为弹性发展线路,长约1.9公里。
(8)7号线东延至学府医院:为保障学府医院、大学城轨道交通服务,规划7号线由西丽湖东延至学府医院,线路全长约32.4公里,延伸段长约2.2公里。
(9)9号线西延至宝安中心区:承担促进大铲湾转型开发(约280万平方米)、大铲湾与宝中轨道联系以及宝中南北向线路串联的功能。规划9号线跨前海湾西延至大铲湾,与15号线换乘,然后转向宝安中心区沿裕安一路、上川路布设,线路全长约46.9公里,其中西延段长约11.3公里。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8-
2035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10.08
•【字号】中府函〔2022〕336号
•【施行日期】2022.10.08
•【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8-2035年)
的批复
市自然资源局:
你局《关于申请批准〈中山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8-2035年)〉成果的请示》(中山自然资报〔2022〕955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中山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8-2035年)》(下称《专项规划》),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
二、《专项规划》是本市绿道建设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专项规划》开展绿道建设。
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划管控,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规划实施过程中涉及规划调整的,需按原规划审批程序报请市政府审批。
三、按照《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府办〔2020〕2号)要求,你局应当在本规划批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
中山市人民政府2022年10月8日。
交通部门访谈内容(修改稿)
交通部门访谈内容镇地处中山市北部腹地,北与三角镇、黄圃镇、南头镇隔河相望,东南临口岸镇,西接东凤镇,南隔小榄水道与东升镇相邻,位于西北镇区组团的地理核心,同时又是中山市北上的必经之所,地理位置优势得天独厚,但却是中山市最后通公路的镇区,进展起步较晚。
可是随着经济的进展,**镇慢慢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专门是在一级财政的支持下,对高品级公路的修建改建和对村路的修建和硬底化工程建设都进入了快速进展的时期。
一、**镇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一)骨干道路情形及与周边镇区、地域的联系。
**镇目前养护公路总里程45.516千米,其中省道8.3千米,县道5千米,四级公路25千米,等外公路7.216千米,骨干道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3千米,而且干线路段照明设施全数采用LED节能灯。
影响**镇的路网有“一高速、一横、二纵、一加密”,包括: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经中山市南头、阜沙(东凤)、东升、沙溪、板芙、神湾、坦洲,是中山西部与广州及珠海的快速联系通道;横二线,由顺德经东凤、阜沙、口岸、民众、东部沿海(深中通道路段)。
增强东部沿海与西北组团的联系,增强中山与顺德、佛山的联系;纵四线,正进行初步施工设计。
纵三线已经在建。
加二线,即新沙水公路,也正在建设。
上述路网建成后**镇将拥有“南北逢源、东联西拓”的交通通道,接收区域经济核心城市的辐射,成为周边城市和镇区拓展经济腹地。
其中东阜公路与东凤镇相连,阜港公路与口岸镇相连,经东阜大桥可到黄圃镇,并于三角镇、小榄镇、东升镇隔水相望,周围围绕中山经济强镇,广珠西线贯通顺德、佛山、广州、东莞和珠海。
随着最近几年来经济加速进展,**镇的地理位置优势越发凸显,道路设施经受的压力也愈来愈大。
为了知足日趋增加的车流量的需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在必行,专门是广珠西线高速东阜收费站开通,给阜沙带来了进展的机缘,也给镇区交通带来了影响,骨干路车流量增加显著。
而阜港公路的改建工程,将直接通畅了向南的通道,改变镇内以往南北交通不平衡现状,使交通枢纽的作用越发显现,使**镇与周边地域的交通情形完全改善。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中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中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28•【字号】中府办[2009]79号•【施行日期】2009.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中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府办〔2009〕79号)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设在市交通局,联系电话:88860683)。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中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中府〔2008〕40号),促进公共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拟定实施方案如下:一、职责分工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市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中府〔2008〕40号)中提出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中山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制定各项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落到实处。
(一)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本方案的落实、检查和监督工作;督促各镇区及各有关单位落实公共交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市交通局:负责制定和实施公交发展规划,加强公交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整合市域组团公共交通资源,完善和优化公交系统,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打击和取缔非法营运,加强公交服务质量监督,编制公共交通补贴支出预算;会同市财政局、物价局对公交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年度审计与评价,合理界定和计算政策性亏损,为政府实行公交补贴提供科学依据。
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
一、背景介绍中山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交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山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是为了规范道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交通环境,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对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二、总体设计原则1. 以人为本: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应以人民裙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并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应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减少私人汽车占道行驶的现象,降低交通拥堵。
3. 综合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结合城市用地、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规划,科学合理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
4. 生态保护: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动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三、交通组织与建设1. 道路等级设置:根据城市规模和交通需求,合理设置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道路等级,便于交通组织和规划。
2. 路口布局与交通信号控制:科学规划路口布局,合理设置交通信号,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3. 公共交通优先道路建设:在城市主要道路中,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道路,保障公共交通的畅通和优先通行。
4. 倡导绿色出行:在城市各个区域,建设便捷的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通行系统,倡导居民绿色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交通设施建设1. 道路标线和标识设置:合理设置车道标线、行车标识、交通警示标志等道路标线和标识,提高驾驶员和行人的识别能力,减少交通事故。
2. 行人通道建设:加强城市人行通道建设,设置便利的过街通道和人行天桥,提高行人交通安全。
3. 车辆停靠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停车位,引导车辆规范停放,减少乱停车现象,改善城市交通秩序。
中山轻轨公交线路图
首站发车时间末站发车时间14铺锦工业区6:30-19:00沙岗墟6:30-19:00铺锦工业区.浅水湖桥.群富工业区.港口理工.港口医院.港口镇政府.港口市场.民主东.星港湾.木河迳西路.民营科技园.城轨中山北站.大信海岸家园.东盛花园.东明花园.大信新都汇.厚兴.中山学院北门.永怡花园.沙岗墟增加“城轨中山北站.大信海岸家园”站1520213星晨花园6:20-22:00五桂山职业教育园区6:20-22:00星晨花园.城轨中山北站.大信海岸家园.东盛花园.东明花园.大信新都汇.三家村.石岐职中.人民医院.华柏市场.柏苑新村.市政府.竹苑市场.盛景园智海人才市场.紫马岭公园西门往星晨花园.新村市场.和景花园.市一中.交警支队.恒心酒店.博爱医院.军分区.旧车交易中心.中港英文中学部.广东药学院.威斯达公司.力响公司.五桂山工业区.五桂山办事处.马槽.五桂山石鼓.广东理工学院.五桂山职业教育园区增加“城轨中山北站.大信海岸家园”站取消“水禾园.木河迳西路.民营科技园”站1015315城轨中山北站6:40-19:00马岭6:40-19:00城轨中山北站.大信海岸家园.东盛花园.东明花园.石岐区办事处.厚兴.中山学院西门.市人大.中山图书馆.柏苑新村.华柏市场.老干中心.恒信花园因中山三路封路临时改道地税局.体育场.翠闲庭.南下市场.南下.悦来新村往马岭方向.交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万科城市风景.公路局养路费征稽所.南区市场.永安新城.南区健身广场.上塘.沙涌.盛柏纺织有限公司.芦溪.南区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点.马岭增加“城轨中山北站.大信海岸家园”站1520416城南客运站6:30-19:00华南师大附校6:30-19:00城南客运站.恒美.南区医院.南区市场.公路局养路费征稽所.万科城市风景.交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银星花园.恒海花园.安山工业区.安山市场.海悦酒店.永胜数码广场.中恳百货.电机厂.员峰桥.富逸装饰广场.精细化工厂.轴承厂.清溪花园.张溪北.张溪海港酒楼.城轨中山北站.民营科技园.丽江花园.港口大道往城南方向.美景东路.华南师大附校增加“张溪北.张溪海港酒楼.城轨中山北站”站取消“业成无纺布厂”站1520521城南客运站6:30-22:00港口医院6:30-22:00城南客运站.恒美.南区医院.南区市场.公路局养路费征稽所.万科城市风景.交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悦来新村.交通局.悦来中路.中医院悦来门诊部.太平市场.华侨新村.健民医院.张溪.东明花园南.东明花园.东盛花园.大信海岸家园.城轨中山北站.民营科技园.港口大道往城南方向.丽江花园.美景花园.星港湾第一期.民主东.港口市场.港口镇政府.港口医院增加“大信海岸家园.城轨中山北站”站1015629港口6:30-21:30大涌全禄6:30-21:30港口医院.港口镇政府.港口市场.民主东.星港湾.水禾园.城轨中山北站.团结.建材市场.星晨广场.狮滘口桥.奥理德眼科医院.富华酒店.富洲酒店.小商品市场.西区邮局.中山汽车总站.溪角.云汉.坎溪.龙聚环.申明亭.岚下.沙溪路口.沙溪百货.港园.涌头.涌边.岗背.水溪.旗峰路北.小洋工业区.大涌市场.安堂.岚田.南村.南村市场.石井.石井工业区.吕力制衣厂.大涌全禄增加“城轨中山北站”站914739城轨中山北站6:00-19:30坦洲怡乐园6:00-19:30城轨中山北站.张溪海港酒楼.东明花园南.大信新都汇.三家村.石岐职中.人民医院.假日广场.中山图书馆.地税局.体育场.体育馆正门.孙文公园.博爱医院.军分区.旧车交易中心.中港英文中学部.广东药学院.威斯达公司.力响公司.五桂山工业区.五桂山办事处.马槽.五桂山石鼓.石场.国防教育基地.南桥.南桥村委会.城桂收费处.三乡物流中心.三嘉鞋厂.三乡沙岗.大布.乡泉酒店.温泉.雍陌.水乡居.巨龙古玩城.前陇.前陇工业区.水截头.古鹤工业区.古鹤.华财古玩城.界涌北.安骅汽车.界涌.界涌工业区.和平市场.沥溪.南溪.坦洲路口.同胜工业区.金山城.洲际新村.汇翠山庄.安阜工业区.汇昌酒店.杰士美厂.坦洲怡乐园增加“城轨中山北站”站8128032原32城轨中山北站6:30-22:00健康花城6:30-22:00城轨中山北站.张溪海港酒楼.张溪南.健民医院.华侨新村.延龄路.人民医院.假日广场.半山翠苑.顺景新一居.土瓜岭.奕翠园.齐东.濠东小区.濠头牌坊.丽港城.五星管理区.五星美居中心.窈窕.开发区医院.张家边市场.开发区一幼.鸿兴印刷集团.开发区一中.得能湖南门.群英华庭.太阳城.健康花城.现32路线调整线路编号线路取直并延伸增加“城轨中山北站.鸿兴印刷集团.开发区一中.群英华庭”站取消“国华包装.逸港花园.工业大道.火炬职院国丹中医院.番中路口.中山港交警大队.中山港客运码头.开发区建委.会展中心”站12179205中山五路嘉域集团6:00-19:30黄圃客运站6:00-19:30山五路团.山海.马公园.盛景园智海人才市.市.市.山图书.假日场.人民医院.石岐职中.三家村.大信新都汇.东明花园.东盛花园.大信海岸家园.城轨中山北站.水禾园.星港湾.民主东.港口市场.港口镇政府.港口医院.港口理工.群富工业区.浅水湖桥.崇高玩具厂.大南沙大桥.前进.老河村.文安.上南.大有.阜沙市场.阜沙镇政府.东阜大桥.马安.二丘.黄圃客运站新沙.黄圃镇政增加“城轨中山北站”站812首站发车时间末站发车时间15城南客运站6:30-23:00城轨中山站6:30-23:00城南客运站.恒美.南区医院.南区市场.公路局养路费征稽所.万科城市风景.交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悦来新村.交通局.悦来中路.中医院悦来门诊部.中山纪念堂.石岐职中.三家村.厚兴.中山学院北门.永怡花园.沙岗墟.社保局东区分局.白沙湾.白沙湾工业区西.城轨中山站增加“社保局东区分局.白沙湾.白沙湾工业区西.城轨中山站”站1013218中山汽车总站6:30-23:00城轨中山站6:30-23:00中山汽车总站.西区邮局.小商品市场.富洲酒店.富华酒店.光明市场.中山公园北门.华侨新村.健民医院.万延电子厂.宏基工业村.东华花园.石岐户证办理中心.岐头村.沙岗墟.社保局东区分局.白沙湾.白沙湾工业区西.城轨中山站增加“社保局东区分局.白沙湾.白沙湾工业区西.城轨中山站”站815调整原因途经站点调整内容计划间隔时间分钟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附件中山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调整004路等33条公交线路接驳各城轨站情况表计划运行时间途经站点调整内容计划间隔时间分钟关于调整开通城轨站接驳公交线路的公告为配合城际轨道各站场的枢纽站运作和疏散客方市民乘坐城际轨道车出根据《中山市中心城区常规公共交通近期改善规划2008-2010》、《中山市市域公共交通规划报告》等结合目前市域八个城际轨道站的道建设和配套设施完成情况我公司将于广珠城际轨道开通当日调整开通公共汽车004线等33条线接驳城轨站因翠亨站暂未完工公告未含该站布设公交线情况。
干线公路
《中山市干线公路网定线规划》(批后公布版)1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12-2030年)》已通过省交通运输厅和中山市政府联合组织的评审会,也已获得中山市人民政府的批复。
根据该规划,中山市干线公路的总体格局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六纵五横十五加密”普通干线公路,总里程为10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6公里,普通干线公路668公里。
《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12-2030年)》虽然确定了全市干线公路网的总体方案和布局结构,以及各条干线公路的总体走向和功能定位,但其深度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平面线位方案,以及不同路段的控制宽度、横断面形式、退让控制等,因此,沿线各个镇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出现干线公路的线位和标准不协调等问题,如中线错位,宽度和横断面衔接不上等,不利于今后的规划控制管理,从而影响干线公路的设计和实施。
我市曾在2007年针对04版干线公路网规划(《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04-2030年)》),编制了《中山市干线公路定线及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该规划明确了每条干线公路的具体线位走向和控制宽度,并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但该规划是针对04版干线公路网规划编制的,与新版的干线公路网存在一些区别(如二环路中原纵四线连接沙港公路),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干线公路沿线的用地情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路段线位需要更新调整。
因此,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必要对原有规划方案进行复核、优化和调整。
因此,为指导今后的工程设计和用地控制,需要对每条干线公路进行定线控制规划,确定每条道路准确的平面线位、不同路段的控制宽度和横断面形式、交叉口初步规划方案,并对沿线开口控制等提出相关建议,最终形成中山市干线公路控制管理一张图,并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便于用地控制和实施建设。
1.2 规划范围中山市全市普通干线公路(不含高速公路):六纵五横十五加密。
图1 中山市普通干线公路规划布局图2 干线公路控制标准2.1 设计标准根据《中山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12-2030年)》,我市干线公路的技术标准,为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版)的通知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28•【字号】中府〔2024〕52号•【施行日期】2024.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版)的通知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现将《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
中山市人民政府2024年3月28日《中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4年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号)要求,现就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加强中山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衔接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建立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撑,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建设绿美中山、加快实现高质量崛起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先决条件,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落实到区域空间,持续优化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山轨道新动静!3、5号线有调整,马山片两站点取消!
中山轨道新动静!3、5号线有调整,马山片两站点取消!最新!中山轨道3号线、5号线有调整!刚刚(5月6日),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中山市中心城区马山片区(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0)>E1-03、E1-04、E1-07地块公益性用地调整》草案的公示!|图源: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其中特别提到,中山轨道3号线、5号线在马山片区的站点有变!|图源:中山市自然资源局轨道3号线、5号线有变马山2大站点均取消!文件显示,马山片区规划南起富华道,西至长洲片区,北到狮滘河,东临石岐河,总面积约122.78公顷。
本次调整的区域位于片区的南部,马山以南,规划区用地总面积4.29公顷。
据介绍,本次规划区位于马山旧改的整体拆迁区内,现状已基本拆除完毕。
规划区现状北侧为后山大街,南侧为现状居住小区德顺苑,西侧为现状商业广场富业广场,东侧为现状中山一路。
文件提到,本次调整拟对服务设施用地等公益性用地经系统一街区内的等面积的位置置换,从图示可以看到,主要是幼儿园的位置做出了调整。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公示中还特别提到,城市轨道3号线、5号线以及富华道站、马山站,均被取消!结合《中山市西区马山片区城市设计》和用地的实际用途,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现调整为广场用地!据了解,2017年的相关规划文件显示,当时马山片区内规划有城市轨道3号线和5号线,以及富华道站和马山站两个站点。
|中山市中心城区马山片区控规图(2017年)而从早前曝光的站点图也可以看到,城市轨道3号线、5号线均途径西区,并在马山片区规划有富华道站和马山站2个站点!|图源:中山新闻此外,早前公示的马山片区城市设计中,也提及到马山片区将引入城市轨道3号线和5号线,设置富华道站以及马山站。
不过有关建设,则一直没有新消息传出。
如今,马山片区内,城市轨道3号线、5号线以及富华道站、马山站2大站点取消,能更好地支持片区居住用地的建设开发,对改造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马山旧改全面清拆!拟造万象城综合体就在4月1日,马山片区全面清拆!(点此回顾)从地图来看,本次公示的规划区靠近马山,根据设计方案,将打造成河滨社区+幼儿园(下图22+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中山市城乡规划局二零一五年十月目录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1)二、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 (1)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 (2)四、线网调整方案 (4)五、线网实施规划 (6)六、车辆基地布局 (8)一、规划期限与范围(一)规划期限本次规划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同时适度超前规划远景线网。
远期:2020年;远景:展望2050年。
(二)规划范围规划空间范围包括中山市域全境,陆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
其中以中心城区为规划研究核心范围。
(1)中山市域:包含中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即陆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76平方公里。
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420万人。
(2)中心城区:包含石岐、东区、西区、南区4个区组成的主城区及沙溪、大涌、港口、五桂山办事处、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陆域总面积为760.6平方公里。
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185万人。
二、规划思路与发展目标(一)规划指导思想全域中山、城乡一体;强化枢纽、提聚内核;功能清晰,结构合理。
(二)线网规划布局思路⏹适应中山发展战略,以“全域中山”为理念,以提升中山中心城区首位度为目标;⏹适应城市规划发展要求,支撑中心城区“一城双核多片区”城市构架、市域“一主两副四组团”空间布局;⏹遵循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理念,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体现轨道交通与BRT公交一体化规划思路,构建互为补充的公交系统。
(二)发展目标根据中山市城市和现状交通特点,以及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战略,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为全市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快速出行方式。
⏹轨道交通分区服务水平目标:(1)中心城区范围内10min可达区域轨道枢纽;(2)中心城区范围内30min可达市中心;(3)中心城区组团副中心20min可达市中心,全市范围内1h可达市中心;(4)依托城市轨道和区域轨道,30min可达相邻城市。
⏹轨道交通分区分担率目标:(1)中心城区范围内轨道交通出行方式出行占公交比率约为35~45%;(2)全市范围内轨道交通方式出行占公交比例约为25%-35%。
三、功能定位与网络层次(一)功能定位轨道交通将在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中发挥巨大作用,但由于轨道交通造价高昂,建设周期较长,鉴于中山市的财力状况和城市发展趋势,轨道交通并不应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方式,但应发展为中山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方式。
中山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为:在中运量公交系统及传统公交系统的配合下,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构建多层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服务中山市主要客流走廊和客流集散点,支撑中山市建设珠江口西岸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广东省生态、投资环境良好“三宜”城市目标的实现,支持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网络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满足不同范围,不同服务要求下的线路功能定位,需具有一定灵活性,构建分层次、多样化的线网技术体系。
构建相对较高强度、较低密度的线网,具备较高的运输效率,覆盖主要客流集散点和交通走廊,但根据线路功能、性质不同可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覆盖,以体现其城市交通骨干作用;线网根据功能定位差异分为市区线和市域线两个层次。
市区线:重点解决中心城区范围大运量客流通道的交通问题,覆盖主要客流走廊,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缓解发展中的交通供需矛盾,同时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并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对外交通枢纽的合理衔接,加强中山市中心城区与珠三角城市群及其他沿海大城市的快速联系,承担对外交通的集散功能。
通过在中山北站、中山站、沙溪站、南区站、西区站等车站与珠三角城际铁路及沿海高速铁路的衔接,增强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及其他沿海大城市的联系,使中山更好地融入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市域线:由中山市域范围内的城际线和本规划新增加的市域线共同组成,服务于市域范围;目的是连接城市中心、副中心与主要镇区,承担市域内的城市中心、副中心与主要镇区间的交通联系。
通过市域轨道交通的建设,改变中山市自下而上、分散发展的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强化主城区的服务职能,与城际轨道交通一起,促进小榄、南朗市域副中心及外围镇区组团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缩短组团间时空距离,加快中山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实现城市发展目标。
同时,加强城市中心、副中心及主要镇区与珠三角城市群的快速联系,使中山更好地融入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四、线网调整方案(一)远期规划线网调整方案远期线网由3条线路构成“一纵两横”线网形态,与BRT整体构建形成“一环一纵两横”公共交通主骨架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长91.2km,设站54座,其中轨道内部换乘站2座,与区域轨道车站换乘站4座。
1号线(港口-中山北-石岐-东区-南区):中心城区南北向城市轨道交通核心骨架通道、中山北站客流集散重要方式,响应和引导城市向北、向东发展,实现港口-中山北站-石岐-东区快速联系,覆盖港口商圈、中山北综合交通枢纽、紫马岭商圈、岐江新城、体育场及沿线多个居住区,主要沿港口世纪路、港口大道、起湾道、博爱路、城南路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19.7km,设站15座,平均站间距1.41 km。
2号线(小榄-东升-西区-石岐-东区-中山站-火炬区-马鞍岛):中心城区与北部副中心市域快速轨道联系通道、中心城区东西向“两核”联系主通道,及中山站、小榄站、客运港客流集散重要方式,实现小榄-东升-西区-石岐-东区-中山站-火炬开发区-马鞍岛的快速联系,覆盖小榄镇区、东升镇区、沙朗市场、中医院、康华路商圈、中山站、火炬区商圈及沿线多个居住区,主要沿民安路、同乐大街、彩虹大道、翠沙路、康华路、沙边路、世纪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规划线路长54.6km,设站27座,平均站间距2.10km。
3号线(沙溪-西区-石岐-东区):中心城区东西向补充通道,实现了沙溪-西区-石岐-东区沿南部走廊的东西向联系,覆盖富华道、中山路商业走廊,主要沿岐江公路、富华道、中山路交通走廊布局,规划线路长16.9km,设站12座,平均站间距1.54km。
(二)远景规划线网调整方案在远期线网基础上,结合城市向东发展、“两核”联系要求,以“全域中山”为目标,形成“主城区两横三纵、东部新城两放射、西北组团一放射、南部组团一放射”网格+放射线网形态,规划线网由7条线组成,全长246.5km,设站124座,其中城市轨道内部换乘站13座,与区域轨道车站换乘站9座。
1号线(港口-中山北-石岐-东区-南区-大涌):中心城区南北向城市轨道交通核心骨架通道、中山北站客流集散重要方式,线路在远期方案基础上继续向西南延伸至大涌,线路全长29.1km,设站20座,平均站间距1.53km。
2号线(小榄-东升-西区-石岐-东区-火炬区-马鞍岛):中山中心城区与北部副中心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通道、中心城区东西向“两核”联系城市轨道核心骨架通道、中山站和小榄站重要客流集散方式,线路走向同远期推荐方案,线路长54.6km,设站27座,平均站间距2.10km。
3号线(古镇-横栏-沙溪-石岐-东区):中心城区东西向沿中山路骨干通道、古镇、横栏与中心城区联系重要轨道通道,实现了古镇-横栏-沙溪-西区-石岐-东区的东西向联系,在远期推荐方案3号线基础上远景考虑沿旧岐江公路向西延伸至古镇,规划线路长32.3km,设站18座,平均站间距1.90km。
4号线(西区-中山北-岐江新城-翠亨新区):主城区与翠亨新区“两核”联系补充通道,实现了岐江新城-中山站-火炬区南部-翠亨新区核心区-翠亨起步区的联系,同时换乘7号线实现了南头、黄圃、三角与翠亨新区的联系,规划线路全长24.7km,设站12座,平均站间距2.25km。
5号线(中山北-西区-大涌-板芙-三乡-坦洲):中心城区与南部副中心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预留通道,覆盖西区、大涌、板芙、神湾、三乡、坦洲,主要沿中山一路、古神公路、茅湾路、坦神公路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52.7 km,设站22座,平均站间距2.51 km。
6号线(南头-东凤-小榄-古镇):西北组团古镇、小榄、东凤、南头之间的纵向联系补充通道,主要沿中兴大道、东岸西路、环镇北路、南头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23.1km,设站12座,平均站间距2.10km。
7号线(南头-黄圃-三角-港口-中山站):中心城区与西北及北部三角、黄圃、南头等镇区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预留通道,以及岐江新城两岸互动联系轨道通道,覆盖岐江新城、港口、三角镇区、黄圃镇区、南头镇区,主要沿福源路、金三大道、兴圃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30.0km,设站13座,平均站间距2.50km。
五、线网实施规划(一)建设时序1、2、3号线沿线大部分处于城市建成区内,中段均穿过城市中心人口较为密集区,其中1、2号线作为线网的核心骨架线路,与城市既有交通走廊适应性好,与城市空间吻合程度相对较高,能很快形成客流规模,同时3号线中段也具有较好的客流基础和实施条件;4号线则对应中心城区向外拓展,支撑市域空间结构的形成;5、6、7号线为补充完善的市域轨道线路,支撑市域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建议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7条线路总的建设时序为1-2-3-4-6-5-7号线。
每条线路根据预测的分段客流情况和城市发展需要,可考虑分段建设、分段运营,具体考虑如下:2号线向马鞍岛延伸段可结合翠亨新区发展需要适时建设,3号线向古镇延伸结合城市空间布局需要逐步延伸。
(二)线网实施方案根据建设时序规划原则,将中山市轨道交通线网分成四大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20年前实施1号线中信凯旋-博爱段、11.8km;2号线小榄环镇北路-玉泉路段、36.2km;共计48.0km。
形成中心城区以石岐区为中心辐射港口、东区、火炬区、西区以及北部副中心的放射状线网主骨架,强化中山北站、中山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在满足中心城区交通需求情况下,构筑中心城区与北部副中心的联系,尽快形成轨道交通对中心城区相当规模的覆盖,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功能。
第二阶段:完善1号线、2号线,建设3号线、4号线,形成“主城区一纵三横、东部新区两放射、西北组团一放射”轨道交通主骨架,重点强化中心城区“两核”联系,提升中心城区的轨道网覆盖,提高系统服务水平。
第三阶段:建设5、6号线,在中山市快速轨道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后,在加密中心城区轨道网覆盖同时,配合城市向外拓展需要,重点考虑城市轨道网向南拓展,逐步完善中心城区对外轨道网覆盖,支撑“一主两副四组团”城市构架的形成。
第四阶段:逐步完善轨道网,在中山市快速轨道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后,逐步加密、完善城市轨道网覆盖。
六、车辆基地布局中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置3处厂架修车辆段、6处定修车辆段、9处停车场,车辆段及停车场用地控制总规模约251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