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经典课件(上)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劳动者 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 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包括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5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4
2、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55
人们的生活自古以 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 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 生产上面,这种社会生 产的关系,我们恰恰就 称之为经济关系。
第四,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 用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然要 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23
反对“人口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人口决定论”将人口因素视作历史进 程中的决定力量。是一种夸大人口数量作用 的错误的历史观和人口观。它将人口过剩现 象视作现代社会一切灾祸的根源。
马尔萨斯的“人口自然规律”
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2,4,8,16, 32······
40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 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 用。
41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 不平衡性。
落后的社会意识
先进的社会意识
42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 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制约着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直接制约着劳动组织形式和劳
动方式。 ☆制约着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49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的东西。
50
劳动对象的种类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进
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自然界,即自然界直 接提供的用于生产的自然物;
51
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 即原料。
32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由艺术、道德 、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 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 要素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33
艺术:通过塑造生动、 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 会生活并表现作者审美评 价的一种意识形态。
34
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 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5
31
(3)从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 看:有社会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社会意识形式大部分都属于社会科学,是社会经济基 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在阶级社会都有阶级性。但同 时存在没有阶级性的部分。比如人们对社会存在中自然现 象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对人类自身 的思维与逻辑的认识等等。因此,我们把社会意识形式中 有阶级性的部分称为社会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的(自然 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没有阶级性的部分如语言学 等)称为非意识形态。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政治制度、 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关系的 思想、观点的总和。 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法的关系、法律制度、 规范和设施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36
wenku.baidu.com
宗教观念: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 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
37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46
1.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 物质力量。
生产力
劳动 劳动 劳动 科学 科学 资料 对象 者 技术 管理
实体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
47
劳动资料 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 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 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
48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核心 ☆在人与自然之间起中介作用,
艺术
哲学
政治法 律思想
道德
宗教
43
辩证法的发展过程
赫拉克利特 黑格尔
马克思
44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 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 的反作用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促进作用
阻碍作用 程度深浅 范围大小 时间久暂
45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6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 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生产方式
决定
基本 阶级 政治 法律 制度 结构 观点 观点
道德 观点
27
第三,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变化发展决定整 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 到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马克思
56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57
它还为人类审美活动等精神活动提供了自然的 对象和客体要件。
11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其次,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 再次,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
会的制约。
12
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这种理论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片面夸 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
3
唯物史观
4
唯心史观
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究

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动因和经济根源

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生活资料则以算术级数增加,2,4,6,8, 10······ 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灾 难。
24
(3)生产方式的作用
物质生活的生 产方式制约着整个 社会生活、政治生 活和精神生活的过 程。
——马克思
25
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 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 首要前提。
38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9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性 质与形式。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 的变化发展。 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阶级性。
9
地理环境:人类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 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构成。
大气圈
地理环境
水圈
岩石圈
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
10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 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资源。其优劣影响生产的发展, 进而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开发与保护的程度也影响着人们的经 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生活质量。
人口生产的特点:与物质生产不同,人口 生产的周期较长;人口生产的形式是在家庭范 围内进行的;人口生产的结果是为延续后代; 人口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
22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第二,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 作用是不同的。
第三,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 作用,这是因为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 的性质和更替。
孟德斯鸠认为:热带 气候使人体变得软弱无力, 其懦弱又往往使自己处于 奴隶的地位;寒带民族则 有着强悍不羁的性格,因 而使自己保持着独立和自 由的地位。
13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人类通过劳动和其他活动深刻地影响 着自然界。这种影响有两种情形:一方面, 人类做了许多有利于自然发展和保持生态 平衡的工作;另一方面,人类也做了许多 不利于自然发展和破坏生态平衡的事情。 由于后者,给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了不 良的影响,于是出现了为今人所特别关注 的环境问题。
社会意识形式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对社会存在 自觉的、系统的、比较深刻的反映。社会意识形式是相对稳定 的体系,形式主要有: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 学、科学等。形成了一定的思想体系,在社会现实中起指导、 教育、审美、宣传、熏陶、教化等作用。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 心理的基础上概括而来,又反过来指导和影响社会心理。
5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7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 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 口因素。
8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 指人类生存和 发展所依赖的 各种自然条件 的总和,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不可缺少 的条件,是人 类社会的自然 物质基础。
第一,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类进一步 确立自然界的整体观念。
第二,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类正确认 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类全面看 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21
(2)作为人类社会主体条件的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 :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发 展、分布、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 等各种因素的综合。
14
引起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 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科技、政治、经济 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影响的积累,也有 现实加剧的因素。
15
森林破坏
16
物种减少
17
水资源的破坏
这将会是滇池吗?
18
空气污染
19
可持续发展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
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0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哲学意义
群体意识是社会共同体的共同认识,它不是个人意识 的简单汇集,而是人群集合体与整个社会关系的反映。群体 意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民族意识,比如民族自尊心、民族自 信心、民族自豪感。
30
(2)从社会意识的层次看:有社会 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之分。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自发产生的,具有 不系统、不定型、盲目等特性。社会心理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 活相联系,表现为感情、情绪、习惯、成见等各种自发的倾向、 民族心理、社会思潮等。
28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9
(1)从意识主体(现实的人)看:有 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之分
个人意识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实践经验和社会地位 的反映,形成个人独特的看法与思维形式:对各种自然、社 会现象的认识、对世界的发展潮流的认识、对未知世界的认 识、对自己的认识,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都不可避 免地要打上个人意识的烙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