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技能 , 职业 岗位 的要 求 ; 满足 就业 创业 接 口课 程 以企业特 色
需求和学生职业规划需求为依据, 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
就业创业需要。
系统化工学结合课程体 系和实训实 习基 地的基 础上 , 积极探 索“ 产学合作 、 工学结合 ” 的新模式 。根据河南饲料企业实际 情况和用人需求及 专业 培养 目标 , 打破传统 的学期模式 , 实 施弹性的“ 双体系” “ 、三段式” 工学结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 “ 双体系” “ 、三段 式 ” 人才 培养模 式是指 围绕 配合 饲料 生产和应用两个技 能方 向的培养 , 三个 阶段 实施 。第一 阶 分
作者简介 : 刘庆华 (9 5一) 男 , 南郑 州人 , 16 , 河 副教授 , 硕
士。研 究方向: 营养与饲料科 学。 动物

确定了饲料 与动物营养专 业的 配合 饲料生 产和应用 两个技 能 方 向和对 应 的岗位 。 并按 照职业 岗位 分别确定 了典 型职
88 一
表1
1 以行业需求和 现实条 件为依 据 。 准确 定位专 业人 才培 养
方 向与 规 格 ’
科层次 的设备维护人 才 , 且需求 量减少 ; 四是企 业科 技攻 关
意识 的提升 , 多数企业偏重本科层次甚 至研究生层次 的产 品
设计人才 , 对专科层 次 的技 能型 人才需求 减少 ; 五是企业 产 品服务 能力 的加强 , 需求 更多配 合饲 料应用 的技 能型人才 。 六 是随着行业管理 的更为 规范 , 要求一 些关键 岗位 , 如要 求 配合饲料生产企业至少 饲料检 验化 验员与 中央 控制室操 作 工必须持证上 岗。另外 , 从不 同院校 的同类专业 比较来看 ,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中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中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说明1.就业领域:畜禽养殖企业、畜禽良种繁育场、饲料加工与销售企业、兽药生产与销售企业、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

2.工作岗位:分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两类.(1)初始岗位:养殖企业技术员;饲料厂、兽药厂技术服务和营销人员;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技术员等岗位。

(2)发展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一线连续工作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可以从初始岗位升迁到发展岗位。

发展岗位包括:畜禽养殖企业业务经理、技术主管、技术总监、技术场长,饲料或兽药生产及销售企业区域经理或部门经理,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管理员等岗位。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畜牧兽医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畜牧兽医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适能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够完成畜禽健康养殖、疾病防治、良种繁育等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将来职业迁移发展为现代畜牧企业培养技术骨干、生产区区长、分场场长经理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与职业态度(1)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3)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精神。

(5)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8)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2.知识与技能(1)职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2)职业岗位能力(专项能力)3)职业拓展能力四、职业证书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五、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学年六学期划分为3个阶段,让学生从课堂到养殖场“工学交替";把专业课程教学搬到养殖场,围绕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基本素养、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预就业顶岗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养、繁、防、销、管”岗位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畜牧站人才培训计划方案

畜牧站人才培训计划方案

畜牧站人才培训计划方案一、背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畜牧站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畜牧站人才的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畜牧站人才培训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1. 培养符合畜牧站业务需要的专业人才;2. 树立科学、务实、创新、合作的培训理念;3. 提高畜牧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4. 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训内容1. 畜牧专业知识提供畜牧饲养、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帮助畜牧站人员熟练掌握畜牧业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

2. 畜牧管理对畜牧站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3. 营销和市场开拓对畜牧站销售人员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其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业绩。

4.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知识对畜牧站工作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增强其对环保和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意识。

5. 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培养畜牧站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四、培训方式1. 班内培训开设各种专业培训课程,邀请畜牧业专家和学者授课,配备实验室和操作平台,对学员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培训。

2. 线上培训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教学,组织学员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和在线测试,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灵活性。

3. 实地实习安排学员到国内外知名畜牧站进行实地实习,亲自感受和学习先进的畜牧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4. 培训辅导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辅导,帮助学员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评估机制1. 成绩考核定期对学员进行考试和实际操作测试,评估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确保培训效果。

2. 实习评估对学员的实地实习进行评估,掌握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和表现情况,为学员提供反馈和指导。

3. 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计划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员满意度调查、培训成本效益分析等,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饲料和动物营养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此,建立一套有效的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不可少。

首先,要明确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定位。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是在农业发展领域中,为农业生产提供咨询、技术服务和领导的专业。

因此,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培养方向应主要倾向于饲料和动物营养科学的应用,以及饲料和动物营养技术的开发、应用和管理。

其次,要明确培养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首先,要培养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饲料与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应用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培养能够开展饲料和动物营养密度检测、饲料添加剂控量、动物营养调控等技术服务的专业人才;再次,要培养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领导服务的专业人才。

接着,在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培养内容。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有层次,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饲料原理课程、动物营养学、饲料科学、动物离体实验、动物饲料加工工艺、动物营养组成等,以及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基本课程。

最后,在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各科目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和研究内容应以实验室实践教学、国内外饲料及动物营养的调查和应用实习、农村实地考察等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

总之,要建立有效的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从明确专业定位、确定培养目标、深化学科层次、完善实践内容四个方面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教学、科研及企事业管理、生产部门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献身农业;治学态度严谨,作风扎实,有探索创新精神;服从国家需要,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服务社会。

2、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的能力。

3、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及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二、研究方向1、动物营养与调控2、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3、饲料添加剂机理研究与利用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制一般为3年。

因客观原因,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研究生处审核,校长批准,可适当缩短(但不得少于两年半)或延长(全脱产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原则上不超过3年半,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1、思想政治工作硕士生除了学习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必须参加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

要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导师负责制实行导师负责制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尤其在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等重要环节,指导教师具有一票否决权。

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积极进取,与导师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做到教学相长。

3、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并重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较好的实验技能,必须学好必修课和选修课。

注意因材施教。

课程学习采用百分制,形式上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和讨论及导师指导下自学指定书刊、撰写学习报告等方式,培养独立获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与最新科技成就;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理论或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1. 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2. 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营养3. 动物营养与安全养殖4. 动物营养与免疫三、学习年限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7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

至少应修满12学分。

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学分,实验课不限。

(一)必修课1. 公共必修课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36学时)② 博士生英语(Ⅰ)(2学分,36学时)或博士生英语(Ⅱ)(2学分,36学时)(二选一)2. 专业必修课①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进展(3学分,54学时)(二)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全校范围内选修,具体课程请参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课程库”。

(三)补修课以同等学历和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研究生,至少应补修该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2门。

如果补修的课程已经在我校修过,可以按规定申请免修。

补修课不计学分。

① 高级动物营养学② 高级配合饲料学五、培养环节博士研究生除了完成规定的最低应修课程学分外,必须完成以下必修环节。

1. 开题报告及综合考试在第二学期启动开展论文开题工作,开题报告需得到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讨论通过。

提交开题报告至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8个月。

在进行开题报告的同时进行综合考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动态。

2. 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答辩前必须交回毕业论文实验的所有原始数据,由导师或所在实验室存档。

论文答辩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专业背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是农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该专业以培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涉及动物的食物消化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与饲养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培养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旨在为农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中动物饲养的技术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2.培养目标(1)全面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2)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开展饲料配方和营养要求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3)具备较高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动物饲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道德素养,能够适应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创新发展需求。

3.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2)实践课程: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管理、饲料检测等实践技能训练;(3)专业课程:包括瘦肉型和肉独立型商品猪的营养与饲养、蛋鸭的营养与饲养、禽类营养与饲养等,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专业知识;(4)论文研究: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并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等工作,最终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硕士论文。

4.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利用教师授课、研讨会、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系统学习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2)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开展饲料配方、饲养管理、饲料检测等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科研实训: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4)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相关的饲养试验场或养殖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动物饲养的实际操作。

5.培养评价(1)课程考核: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考试或评价方式,以考察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2)论文评审:对学生的硕士论文进行严格评审,评价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水平;(3)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实验操作、实习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和评估;(4)学术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等活动,评价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表现。

农牧技术人才培训计划方案

农牧技术人才培训计划方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牧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农牧民的技术水平,增强农牧业生产效益;2. 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牧技术人才;3. 推动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三、培训对象1. 各级农牧民;2. 农牧企业、合作社等涉农单位的技术人员;3. 农牧院校毕业生及有意从事农牧业工作的年轻人。

四、培训内容1. 农业生产技术:包括作物种植、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2. 畜牧生产技术:包括畜禽饲养、疫病防治、饲料加工等;3. 农牧经营管理:包括市场分析、项目管理、品牌建设等;4. 农村电商:包括电商运营、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等;5. 农村金融:包括农业保险、信贷政策、风险防范等。

五、培训方式1. 面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实践经验丰富的农牧技术人才进行授课;2. 现场观摩:组织学员参观优秀农牧企业、合作社等,学习先进经验;3.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参与农牧生产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 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论坛交流等,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六、培训时间1. 短期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为5-10天;2. 长期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为3个月。

七、培训地点1. 各地农牧技术推广中心;2. 农牧院校;3. 农牧企业、合作社等涉农单位。

八、师资力量1. 邀请国内知名农牧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2. 招募实践经验丰富的农牧技术人才担任实践操作指导教师;3. 培养一支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

九、经费保障1. 政府财政拨款:各级政府加大对农牧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2. 企业赞助:鼓励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参与培训活动,提供资金支持;3. 学员自筹:鼓励学员自筹部分培训费用。

十、组织实施1. 成立农牧技术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2. 各级农牧部门、涉农单位、农牧院校等共同参与培训工作,形成合力;3. 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代码:510303)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饲料分析、检测、生产、营销、畜牧兽医等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面向饲料分析、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推广、饲料营销、售后服务等领域,从事饲料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面临饲料与动物营养学科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提高,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制定新形式下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基于此,本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了新的修订。

1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针对目前的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业能力是根本目的。

培养方案中具体体现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岗位资格技能要求等几方面。

各个结构中设置不同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2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范围主要集中在: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饲料企业管理、销售以及技术工作;养殖场的生产管理工作;自主创业,从事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经营及从事养殖、诊疗、技术服务等工作。

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英语、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动物营养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畜禽饲养、动物保健的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饲料原料生产、饲料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并掌握饲料检测的方法和技术;掌握饲料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基本知识。

毕业生同时获得以下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英语会王琤韡,张水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13)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制定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建立了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三个教育模块,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于社会需求,并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饲料与动物营养;应用型人才;教研中图分类号:G42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37(2019)05-0021-02--21话和阅读能力;具体熟练操作、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动物营养、饲料生产、饲料检测的技能;具有一定的畜禽饲养、畜禽保健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养殖场组织管理和经营的技能;具有从事动物养殖、技术服务等工作的能力;具有饲料企业经营管理、营销的技能;具有自主创业,经营兽药、饲料添加剂的能力[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02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 学专业领域中的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良好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 业人才。

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 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献身农牧业,品德高尚,学风严谨,遵纪守法,具有较强 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艰苦奋斗的作风,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应具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 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 备从事科研工作,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 会话能力;在各项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身心健康,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压 力。

3.身体健康二、研究方向根据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结合本地区、本单 位的特点和导师的专长,现阶段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动物营养研究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规律,动物营养需要量和饲养技术的关系;研究动物营 养与动物产品质量的关系与调控机制;研究各种饲料添加剂的营养作用及机理。

探索运用生 物活性物质生产功能性动物产品、改善动物产品质量的技术。

2.动物饲养该方向主要研究:动物营养需要量与饲料配方技术;动物营养与禽病防治关系, 主要包 括免疫营养学、肠道微生态调控、饲用酶制剂等方面);基因型与营养互作对畜禽产品质量影 响以及日粮成分与屠体参数之间相关的关系;规模化养殖生产技术与动物的生产性能的关系。

3.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该方向包括配合饲料配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青绿饲 料与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开发,饲料安全评价 与监控等研究内容。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专业培养方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专业培养方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一、学科简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畜牧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并揭示饲料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高效生产、产品质量以及与环境响应的定性定量规律,为动物生产和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实践指南。

我校于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湖南省“百人计划”教授1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1人、湖南省121人才人选3人;学科牵头建设湖南省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拥有饲料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新饲料评价机构、等研究平台和研究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学位点与美国普渡大学、农工(A&M)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外多所科研院所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科在本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一大批科技成果。

二、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全面了解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有坚实宽广的动物营养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深入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同品种、不同生产目的和条件下畜禽的营养需求,以及养分调控和饲料利用的方法和技能,具有开展学科交叉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畜牧产业发展分析、畜牧科学研究方案制定与设计能力,能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够从事教学科研、产业技术和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畜牧 人才培训计划

畜牧 人才培训计划

畜牧人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在畜牧养殖领域,培养一批新型的畜牧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需求,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二、培训内容(一)基础知识1. 畜牧动物的分类与特点2. 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3. 畜牧业的基本概念与特点4. 畜牧业相关政策法规(二)饲料与营养1. 饲料的种类与特点2. 饲料的营养成分3. 饲料的加工与贮藏4. 饲料的配方与配料5. 畜禽饲养的营养需要(三)疾病预防与控制1. 畜禽疾病的分类与特点2. 畜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3. 畜禽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 畜禽疫苗的种类与使用5. 畜禽兽医基础知识(四)畜牧管理1. 畜禽品种的选配与繁殖2. 畜禽饲养管理3. 畜禽繁殖管理4. 畜禽疫病防治(五)养殖场管理1. 养殖场规划与设计2. 养殖场环境控制3. 养殖场卫生管理4. 养殖场设备与设施(六)市场营销1. 畜牧产品的价格形成2. 畜牧产品的包装与加工3. 畜牧产品的销售渠道4. 畜牧产品的营销策略三、培训方式(一)课堂教学在相关高校或职业培训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授课,传授畜牧业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

(二)实践教学安排学员到知名的养殖场或养殖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习畜牧业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

(三)现场考察组织学员参观畜牧业领域的先进企业或示范养殖场,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四)在线学习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包括相关视频课程、电子书籍和学习资料,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四、培训对象1. 畜牧养殖企业的管理人员2. 农民养殖户3. 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4. 畜牧业相关从业人员五、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2. 设计实操课程,让学员亲自动手进行畜牧业的操作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3. 开展案例教学,引导学员深入理解畜牧业的管理和经营实践。

六、评估考核1. 定期组织知识测试,考察学员对畜牧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意 见》 , 在 五年制 高 职“ 4 . 5 + 0 . 5 ” 人 才 培 养 新 学 制 的 安 排
下 .如 何 更 加 科 学 合 理 地 安 排 好 五 年 制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过程 . 使 五年 制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进 一 步 得 到 提 升 . 仍
需 我 们 在 今 后 一 系 列 的后 续 研 究 中加 以 解 决 参 考文 献 : r 1 1 黄 芳. 国 外 职 业 院 校 合 作 教 育 互 动 机 制 的 运 行
但 是 “ 技 _ 3 2荒 ”的 问 题 在 “ 珠 三 角 ” 和 “长 三 角 ” 并 没 有
双 体 系 具 体 指 三 个 学 习 阶 段 、五 段 专 业 实 践 、 “ 六 化 ” 教学模 式 、 两个 体系 。
得 到 有 效 缓 解 一 方 面 是 大 量 的 技 能 型 人 才 需 求 — — “ 有 事无 人 干 ” : 另 一 方 面 却 是 大 量 的高 职 高 专 毕 业 生 就 业 困难 — — “ 有 人 无事 干 ” . 这 个 矛 盾 是 对 高 职 高 专
需求 , 融入 校企 合作 、 工学 结合 的运行 机 制 . 与 正 大 集 团 、 大北 农 集 团等 企 业 共 同 创建 和完 善 了 “ 3 5 6 ” 双 体
系校 企 多 元 合 作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如 图 1所 示 ) “ 3 5 6 ”
示 四大 项 业 务 , 曾 经 承 办 r美 的 电 器 、 肯 德 基 快 餐 、 万 豪绿 城 房 地 产 、 徐 州 保 龙 装 饰 、 城 市 人 家 居 家 装 潢 等 品 牌 公 司 的 宣 传 推 广 业 务 . 已 成 为 徐 州 地 方 院 校 成 功 的 创 业 典 型 、

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产 , 岗 实 习 , 业 与 学 校 共 同培 养 学 生 ; 顶 企
43专业 方向课( . 模块课 )
应掌握各 门课程 的基本技 能 、 专业技能 ; 教
431饲料 加 工 与 营销 方 向 。包 括 饲 料 学 实 习 、综 合 技 能 训 练及 岗前 实 习 要 根 据 ..
包 括 动 物 解 剖生 理 、 物 营 养 与 饲 料 、 动
在实 践” 才培 养模式 的构建采 取按 专业 课程 , 人 总计 3 0学时。 6 培养 、 按需 要选择 专业方 向 。一 个体 系是 指动 物营养 与饲料专 业体 系 ; 个方 向是 二 指学 生入学后 , 在第 1 2学期完 成公 共基 ~
动物繁育技术 、畜牧 机械 、动物环境 与环 能力 、 进行科学 实验能力训练 的重要环节 。 实验课 的内容要精选 、 优化 , 保证必开实验
项 目的 开 出率 , 少 验 证 性 实 验 , 学 生 均 减 使
础课 和专业基 础课二个 平 台课 的学 习 , 从 保 、 绿色畜禽产品加工 、 市场营销学等 7门
重在实践 是指培养学 生的 实践能力 , 学生 经过在企业 的实践训 练 , 尽快适 应 岗位需
要。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 习时 间为 1 8周 , 随着各 门课程
432饲 料 应 用 方 向 。 包 括 猪 生 产 技 进行适 当安排 ; .. 综合技能训练共 2 , 周 安排
术、 禽生产技 术 、 牛羊生 产技术 、 济动物 在 第 3学 期 后 2周 进 行 ;岗 前 实 习 安 排 在 经 饲养 、 医基础 、 医临床诊断 、 兽 兽 动物疫病 第 4学期进行 , 1~ 7周 ; 共 6l 教学 实习 、 综 防治技术等 7门课程 , 总计 3 6学时 。 3 44综合素质选修课 . 包 括科技 写作 、 公共 关系 学 、 心理 学 、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言畜牧兽医是与动物相关的重要学科领域,其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在畜牧业和兽医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动物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畜牧兽医人才。

本文将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的畜牧兽医人才;2. 培养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畜牧兽医人才;3. 培养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畜牧兽医人才;4.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畜牧兽医人才。

二、培养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畜牧遗传学等基础科学理论知识;2. 专业知识:包括畜禽繁殖与繁育管理、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畜牧兽医药物学等专业知识;3. 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动物常规检测技术、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动物产品加工技术等实践操作技能;4. 科研能力培养: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学术会议交流等科研相关技能的培养。

三、培养模式1. 课堂教学: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课、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3.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4. 现场实习:安排学生到养殖场、兽医门诊等实地实习,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学术交流: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培养方式1. 本科教育:设立畜牧兽医本科专业,通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 研究生教育:开设畜牧兽医相关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通过深入研究与学术培养,培养高水平的畜牧兽医研究人员;3. 继续教育:定期开设畜牧兽医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班,满足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五、教学资源支持1. 师资力量:增加畜牧兽医领域的专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2. 实验设施:投资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场所;3. 图书资料:完善图书馆的畜牧兽医相关书籍和期刊,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术需求;4. 科研项目: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支持。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陈明张力陈桂银周根来方希修尤明珍任善茂殷洁鑫(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与职业人才规格,按“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机制,成功实现了“五个对接”,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30-04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行业、各领域需要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每年向社会提供约二百多万名毕业生,但是“技工荒”的问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一方面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事无人干”;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困难——“有人无事干”,这个矛盾是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结构的质疑,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也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

在充分了解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为探索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我院项目组根据饲料行业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需求,融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与正大集团、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共同创建和完善了“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356”双体系具体指三个学习阶段、五段专业实践、“六化”教学模式、两个体系。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教学计划(专科)04328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教学计划(专科)04328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素质和专业能力, 主要从事与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有关的营养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推广及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动物营养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掌握饲料机械的种类,性能和使用方法,制定生产管理制度;4.掌握各类畜禽不同生产阶段日粮配方的制定,熟悉各类畜禽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畜牧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6.熟悉动物资源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7.有自主获取知识及较强的协作能力;8.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9.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较为顺利的阅读专业外语。

三、学制学制为3 年。

四、主干学科动物生理生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饲料加工工艺学。

五、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生理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分析与检测、配合饲料学、饲料添加剂学、饲料生产学、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设备、畜牧学。

六、学分与学时毕业生在校其间应修够最低学分要求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教学计划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模块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

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2024

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2024

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概述: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畜牧业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和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创新能力和教学评估等五个大点展开,详细解析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和特点。

正文内容:一、培养目标1.1 培养学生具备畜牧业和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1.2 培养学生掌握畜牧业基础技术和操作能力;1.3 培养学生具备畜牧业管理和市场运营的能力;1.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1.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包括畜牧遗传学、畜牧解剖学、畜牧生理学等;2.2 技术课程:如畜禽繁殖与繁育、畜禽饲养管理、畜禽营养与饲料等;2.3 综合课程:涉及畜牧业产业链管理、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等;2.4 实践课程:通过畜牧实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5 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拓展专业知识和发展兴趣的机会。

三、实习实训3.1 实习环节:学生在畜牧场、养殖企业等实习,接触实际操作和管理经验;3.2 实训项目:通过设置畜牧实验课程和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3.3 产业联合:与畜牧业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实际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创新能力4.1 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提升创新能力;4.2 实施市场调查: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4.3 组织创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畜牧业相关创业实践,培养创业精神。

五、教学评估5.1 定期考核:对学生进行课程考试和实践操作的定期评估;5.2 实习评价:对学生在畜牧场实习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5.3 毕业评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估,确定毕业资格。

总结:通过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畜牧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畜牧业管理和市场运营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代码:510303。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对口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掌握畜禽养殖与饲料生产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畜禽养殖与饲料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
1.德育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了解并掌握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智育规格
(1)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饲料配方设计、配合饲料生产、动物饲养试验的技术技能;
(4)掌握饲料原料检测及饲料质量检测技能;
(5)具备一定的饲料营销及售后服务能力;
(6)具备饲料厂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能力;
(7)掌握一定的畜禽养殖技能与生产管理能力;
(8)掌握畜禽常发、多发疫病的监测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与防控措施;
(9)具有一定的行业技术拓展与创新能力;
(10)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操作技术,按学校规定取得相应的计算机、外语等级证书,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查阅专业资料,处理有关信息;
(11)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基本知识与基本素养;
(12)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还应取得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见附表5)。

3、体育规格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军事、国防等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五、职业岗位分析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经迈入了市场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的新阶段,形成了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我畜禽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需求数量上的急剧增多和结构上的改变,由过去单一型专门人才逐渐转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与培养,其毕业生适应性强,应职范围广泛。

根据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分析,可在以下相关行业与职业岗位应职与就业。

1.各种畜、禽养殖场、良种繁育场;
2.各级畜牧兽医工作站;
3.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4.饲料营养监测与质量管理部门;
5.城乡饲料营销公司;
6.其他与畜牧兽医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六、能力分析(见附表1)
七、主干课程
饲料配合技术、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畜牧兽医技能综合实训。

八、核心技术
畜禽养殖技术、饲料生产与加工技术。

九、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教学采取“2+1”模式。

第1学期-第4学期在校内进行两个学年的课内教学,第5学期至第6学期(连接暑寒假),安排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一学年两段式的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实验、综合实训、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四个主导实践教学环节。

1、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总学时为533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249学时,专业基础课96学时,专业课178学时,专业选修课10学时。

2、综合实训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

根据专业技能要求,结合国家对应的职业工种,共设计8个关键技术环节。

安排在第四学期实施,安排4周时间,每周15学时,共计60学时。

主要利用每天的自习和课外活动(7、8节)等时间空间,分小组进行综合技能实训,每周完成2个实训技术环节。

3、生产实习安排到畜禽养殖和饲料生产企业,要求必须参与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生产一线岗位,在
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和实践指导教师的安排指导下,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强化实践锻炼和技能训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排在第五学期,从第四学期末开始,连接暑期至第五学期末,共计26周780学时。

4、毕业(顶岗)实习以就业为导向,安排到有用人意向的畜禽养殖、饲料生产、饲料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就业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

实习过程结合实习单位生产实际情况,设计并完成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

安排在第6学期,共14周420学时。

5、其他实践环节利用课余时间空间(包换节假日),通过校内养殖协会等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借助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周边地区养殖场户等技术平台,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附表2、表3、表4)
十一、考核方法
1.课程考核凡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均要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记分计算成绩,实验课时少或无实验内容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含课堂考勤、阶段考核、平时提问及作业成绩)。

实验课时多的课程要求安排课程实验考核(可安排在理论考试前1周完成)。

实验成绩可按20%~40%的比例记入课程总成绩(根据实验学时的多少而定),理论考试按60%~80%的比例记入总成绩。

2.综合实训考核实训结束后组织参加国家职业技能测试,含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测试,及格以上成绩可申请获取国家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整个实训课程结合实训日志(10%)、平时考核(20%)、实训总结(10%)、职业技能测试(60%)等四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评,作为本实训课程总成绩,也作为毕业综合考试成绩。

3.生产与毕业实习考核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考核一并安排,由实习鉴定、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分别按4:6比例进行评定。

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直接记入学籍档案,不及格者,不予正常毕业。

5.毕业考核本专业毕业考核主要以职业技能鉴定或测试(含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测试)与毕业(顶岗)实习考核为主要依据,学生在各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凡通过国家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或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测试两项成绩平均及格宜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见附表5)和毕业实习成绩合格者,为毕业考核合格,获得毕业资格。

附表1: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能力分析表
附表2: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附表3: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实践性教学进程表
附表4: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教学时数与比例统计表
附表5: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