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级统计学复习题
应用统计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2. 在统计学中,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通过()来衡量。
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极差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平均数D. 标准差答案:C4. 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对估计的准确性()。
A. 没有影响B. 有正向影响C. 有负向影响D. 影响不确定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图最适合展示变量间的关系?()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C6. 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A. 原假设一定错误B. 有充分证据表明原假设不成立C. 有充分证据表明原假设成立D. 无法确定原假设是否成立答案:B7. 以下哪个统计量不是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众数答案:D8.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B. (-1, 1)C. [0, 1)D. (0, ∞)答案:B9. 回归分析中,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程度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决定系数D. 残差答案:C10. 在方差分析中,F统计量用于检验()。
A. 总体均值是否相等B. 样本均值是否相等C. 总体方差是否相等D. 样本方差是否相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中心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E. 方差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平均数D. 标准差E. 极差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众数E. 极差答案:BCE4. 以下哪些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建立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确定显著性水平E. 做出决策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回归分析中常用的诊断方法?()A. 残差图B. 方差膨胀因子C. 相关系数D. 决定系数E. 多重共线性检验答案:AB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它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8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正相关B.单相关
C.负相关D.复相关
E.完全相关
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8%,职工人数减少了10%,则()。
A.平均工资指数为108%B.职工人数指数为90%
6.任何两个总体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时,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7.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8.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9.某地区某年人均工资7500元,这是个相对指标。
1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四.计算题(20%,每小题10分)
E.平均增长速度
7.某企业产品总成本报告期为183150元,比基期增长10%,单位成本综合指数为104%,则(ABC)。
A.总成本指数为110%
B.产量增长了%
C.基期总成本为166 500元
D.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了7 044元
E.产量增产使总成本增加了9 606元
8.简单随机抽取调查单位时其方法有(ABE)。
2.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如表5-21所示。
表5-21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
耕地每公顷生产量分组(千克)
耕地面积(万公顷)
5 250以下
5 250~6 000
6 000~6 375
6 375~6 750
6 750~7 050
7 050~7 500
3.将某地区40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D)。
A.产值B.工厂数
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工厂数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高级统计师考试,以下为部分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A. 随机性B. 偏见C. 平均数D. 方差答案:A. 随机性2. 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预测未来B. 描述现状C. 分析历史D. 解释原因答案:B. 描述现状3. 常见的统计图表中,用于比较各组数据大小的是?A. 饼图B. 条形图C. 散点图D. 折线图答案:B. 条形图二、填空题4. 方差是指数据同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
答案:Σ(xi-μ)²/n5. 在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
答案: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6. 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__________。
答案: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情况三、计算题7. 某统计调查显示,甲、乙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如下:甲组:85、90、88、92,乙组:78、85、90、82,请计算两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判断哪组成绩更稳定。
答:甲组平均值为88.75,标准差为2.5;乙组平均值为83.75,标准差为4.04。
由标准差可知,甲组的数据更加稳定。
8. 某工厂连续三周的日产量数据为:300、320、310、330、325、315,请计算这三周的平均产量和每周产量的标准差。
答:三周的平均产量为318.33,每周产量的标准差为8.56。
以上为部分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应用统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A.正态分布B.F分布C.t分布D.卡方分布A.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B.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A.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D.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A.越接近于-1B.越接近于1C.等于0D.越接近于0A.具体化B.抽象化C.一般化D.形象化A.相同B.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SST大C.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D.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中的SST大A.限定研究范围B.确定具体构成C.划分各组界限D.选择分组标志A.变量B.标志C.标志值D.指标A.甲数列均值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B.乙数列均值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C.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无法比较A.演绎与归纳相结合,以归纳为主导B.纯粹的演绎C.演绎与归纳相结合,以演绎为主导D.纯粹的归纳A.从定性到定量B.从个体到总体C.从总体到个体D.从定量到定性A.理论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C.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D.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A.抽样调查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全部误差B.偶然性代表性误差C.系统性代表性误差D.登记性误差A.中等B.较差C.较好D.号、中、差A.分组工作量的多少B.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C.分组数目的多少D.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A.200B.180C.210D.230A.5%B.4.76%C.15%D.15.5%A.算术均值B.调和均值C.几何均值D.众数和中位数A.540B.510C.520D.530A.中位数所在组以前各组的累计频数B.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C.中位数所在组以后各组的累计频数D.中位数所在组的累计频数A.无法判断B.提高C.下降D.持平A.观察、测量、计算的失误B.破坏了随机原则C.抽样过程中的偶然因素D.样本容量过小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A.不确定B.否C.是A.考试分数B.年龄C.收入水平D.所有制A.一次性调查B.分层次调查C.多次平均A.这个结果报告一定有错误B.此研究是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C.B因素对因变量影响显著性比A因素的大D.研究中有110个被试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A.商品销售B.商品数量C.以上都不对D.商品流转统计A.整群抽样B.纯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等距抽样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A.定比B.定类C.定序D.定距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A.非全面调查B.全面调查或非全面调查C.以上答案都对D.全面调查A.整群抽样B.类型抽样C.机械抽样D.纯随机抽样A.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B.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A.直接计销法和间接推算法B.直接调查法C.普查法D.查询法A.最小一个B.平均值C.最大一个D.中间一个A.数值型变量与分类型变量之间的关系B.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C.数值型变量之间的关系D.分类型变量与数值型变量之间的关系A.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B.都是随机变量C.都不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A.生产工作B.返修C.废品D.经营管理A.包括直接资料和二手数据B.只包括直接资料C.只包括二手数据D.是统计分析的结果A.越不真实B.越不显著C.越真实D.越显著A.否B.是C.不确定A.每一名职工B.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水平C.500名职工D.5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A.t分布B.卡方分布C.正态分布D.F分布A.口头讯问法B.直接观察法C.开调查会法D.通信法A.nB.k-1C.n-kD.n-1A.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B.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D.统计预测和统计决策A.销售活动B.管理活动C.生产活动D.经营活动A.重点调查B.普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A.年初在册职工数目B.工资总额C.年末库存量D.单位产品成本A.概率度B.抽样平均误差C.抽样极限误差D.概率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B.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C.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D.在一定的同度量因素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A.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B.是无区别的C.是一致的D.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A.8.26%B.4.13%C.4%D.9.18%A.离散型无限个,连续型有限个B.都是有限个C.都是无限个D.离散型有限个,连续型无限个A.相对指标中的动态指标B.质量指标C.绝对指标D.品质指标A.以上都不对B.商品标价C.商品销售总量、商品批发、商品零售D.商品数量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A.全部汽车B.每辆汽车C.一个停车场D.所有停车场A.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人额的多少C.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D.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A.填报单位B.调查对象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A.变量值B.变量C.数量标志D.量的个数A.5倍B.3倍C.4倍D.2倍A.平均数B.绝对数相对数D.文字A.检验结论是正确的B.犯了第I类错误C.抽样是不科和学的D.犯了第Ⅱ类错误A.估计标准误差B.相关系数C.决定系数D.回归系数A.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B.众数为零C.众数不能确定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A.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加权调和平均法A.小于B.大于C.大于或等于D.等于A.是B.否C.不确定A.当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B.当原假设错误时拒绝原假设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A.乙企业较大甲企业较大C.不能做出结论D.相同A.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D.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A.3.13B.2.88C.2.9D.3A.可以放心地接受原假设B.备择假设是错误的C.没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备择假设D.没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原假设A.众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A.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数值是不固定的依存关系B.函数关系C.因果关系D.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数值是固定的依存关系A.增加1倍B.不变C.减少1/2D.增加2倍A.组内任意一变量值B.组间变量值C.上限与下限的平均数D.总体单位变量值A.报告期的数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基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质量指标A.皮尔逊B.凯特勤C.约翰•格朗特D.高尔登A.两种产品个体指数的几何平均数B.利用个体指数和报告期生产费用计算的加权调和平均数C.利用个体指数和基期生产费用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D.利用个体指数和固定权数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A.均值高低的影响B.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D.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工人学历B.工人工龄C.工人工资D.工人身高A.方差B.标准差C.异众比率D.众数A.学号B.民族C.钢产量D.性别A.时效性B.适应面广C.准确性高D.经济性准确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随机性原则A.8.6B.8.9C.9D.7.6A.检验结果犯第I类错误的最小概率B.H1为真时拒绝H1的概C.H0为真时拒绝H0的概率D.根据样本计算的拒绝真实Ho的概率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实而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 )A.社会统计学派B.数理统计学派C.政治算术学派D.国势学派A.不等于1B.大于1C.等于1D.小于1A.随便归入任何一组B.归人上限所在组C.另立一组D.归入下限所在组A.数量描述的准确性B.各单位的同质性C.总量的分配D.平均值的代表性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全面调查A.变量性质不同B.组距与组中值C.组限与组中值D.选择的分组标志E.变量值的大小A.每次抽选样本时,总体各单位抽中的机会不相等B.各次抽选样本时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样本时,总体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相等D.每次抽选样本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E.每次抽选样本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A.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B.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C.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D.一个回归方程只能做一种推算E.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A.以“数理统计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B.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C.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D.以“政治算术学派“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A.分层抽样B.纯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A.它是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单位的B.抽样推断产生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C.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D.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可节省开支E.根据部分资料对全部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A.拉普拉斯B.拉格朗日C.威廉•配第D.约翰•格朗特A.1.66,0.6677B.1.67,0.6677C.1.66,0.6644D.1.67,0.6644A.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好B.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好C.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差D.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差A.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B.求平均比率时C.具有等比关系的变量数列D.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E.标志值的代数和等于标志值总量A.固定资金占用率B.流动资金周转速度C.全部资金占用率D.流动资金占用率A.统计资料B.统计设计C.统计学D.统计工作E.统计分析F.统计调查A.统计分析B.编制统计表C.拟定整理纲要D.统计设计E.数据搜集A.组限不应重叠B.不应出现开口组C.组间有差异D.组内属同质E.各组应等距A.能够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的那些单位B.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C.在总体中它们的数目不多D.它们在总体单位中占很大比重E.在总体中举足轻重的单位A.众数和中位数B.几何均值C.算术均值D.调和均值A.期望天数是3.3天B.期望天数是3.2天C.概率是0.6概率是0.7A.统计数据B.统计学C.统计方法D.统计工作A.不存在误差B.经济性C.时效性D.主观性强A.相对性B.综合性C.平均性D.有效性A.单变量值分组B.以上都对C.组距多变量分组A.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B.计算相关系数C.绘制相关图D.编制相关表A.性别B.民族C.工种D.年龄E.工资A.以上都对B.分层抽样C.非概率抽样D.概率抽样A.职工人数B.产值厂房面积D.原材料消耗量E.设备报废数量A.一致性B.鲁棒性C.有效性D.无偏性A.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个体工业B.事业单位C.附属于其他部门的非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D.独立合算的工业企业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αD.在H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E.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β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C D甲是一名射击手,他的射击技术是8环概率是0.3,9环的概率是0.1,10环的概率是0.6,那他的射击环数的数学期望不是()A.9.6B.9.3C.9.2D.9A.《政治算术》B.《概率论书简》C.《概率论分析》D.《论赌博》A.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得到的B.统计指标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值C.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E.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A.显著性水平a变小,意味着拒绝域缩小B.显著性水平a变小,意味着拒绝域扩大C.显著性水平a变小或变大,不影响拒绝域的变化D.显著性水平a变大,意味着拒绝域扩大显著性水平a变大,意味着拒绝域缩小A.方差B.标准差C.极差D.平均差A.反映工业生产成果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B.反映工业生产效率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C.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统计指标体系D.反映工业生产条件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A.均值B.分位数C.中位数D.众数A.都增加B.减小,增加C.都减小增加,减小A.家庭的消费支出随工资收入的增加而增加B.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则愈低C.商品产品成本越高,则利润越低D.产量增加,则产品成本随之降低A.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C.一次性调查D.全面调查A.全面调查B.经常调查C.一时调查D.非全面调查E.专门调查A.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B.量的方面去研究其质的方面C.质的方面去研究其量的方面D.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A.集中趋势B.偏态C.峰度D.离散程度A.质量指数,时间性指数和数量指数,区域性指数B.时间性指数,区域性指数和数量指数,质量指数C.数量指数,区域性指数和质量指数,时间性指数D.数量指数,质量指数和时间性指数,区域性指A.样本均值B.总体均值C.样本容量nD.显著性水平E.总体方差A.调和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A.分群抽样法B.分层抽样法C.简单抽样法D.判断抽样法A.8.9B.8.7C.9.6D.9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总体单位E.填报单位A.单位产品成本B.上交利税总额C.产品合格率D.资金利润率E.废品数A.职工文化程度B.产品使用寿命C.企业所有制性质D.学生年龄E.教师职称F.产品等级A.按照统一的表式B.按照统一的报送时间C.按照统一的报送程序D.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础E.按照统一的指标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B C D E 离散程度测量值的主要作用是A.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B.科学地确定必要抽样单位的因素C.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专门调查D.经常调查E.直技观察法A.两段式分群抽取样本B.统计判断抽取样本C.多段式分群抽取样本D.专家判断抽取样本A.时效性B.工作量小C.全面性D.精确性A.所选样本除数据本身的准确性B.可比性C.充分性D.代表性A.在任何情况下,指标和标志都可以相互对调B.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C.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E.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相互对调A.表头B.列标题C.数字资料D.行标题A.专门调查广泛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B.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C.对调查对象进行科学的估计和推断的方法专门调查E.非全面调查A.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B.确定调查项目C.确定调查的目的D.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E.确定调查对象的单位A.以上都对B.试验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C.每次试验哪个结果出现是未知的D.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且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A.平均差B.方差C.离散系数D.异众比率A.无偏估计以上都对C.点估计D.区间估计A.从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B.从生产者购进C.出口D.商品购进总额(量)A.品质分布(分配)数列B.次数分布(分配)数列C.品质数列D.变量分布(分配)数列E.变量数列A.组距与组数B.组限C.组中值D.总体单位实际分布的特征或类型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进行B.适应被研究对象的特征C.必须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D.以上都对A.平均数大的标准差小,平均数小的标准差大B.两数列的平均数相等C.平均数大的标准差亦大,平均数小的标准差亦小D.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E.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A.定比数据B.调和平均数C.以上都对D.定距数据A.报告法B.统计报表C.直接观察法D.一时调查E.A.入库原则B.度量原则C.时限原则D.质量原则A.总体单位数的多少B.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C.样本单位数目的多少D.总体被研究标志变动程度的大小E.样本被研究标志变动程度的大小A.组间方差中不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B.方差分析中应拒绝原假设C.组间方差中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D.方差分析中应接受原假设E.组内方差中不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A.不等距式的B.C.等距式的D.有组限的E.闭口式的A.电信报表B.基层报表C.非全面统计报表D.地方报表E.月度统计报表A.算术平均指数B.调和平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指数A.抽样总体是不确定的B.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C.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D.抽样指标是随机变量E.全及指标是唯一确定的A.样本容量不足B.抄录错误C.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D.没遵循随机原则A.汇总表B.调查表C.简单分组表D.简单表E.复合分组表A.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B.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C.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D.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E.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A.审核B.筛选排序D.分类A.对单个综合指数的编制有指导意义B.以上都对C.可用于对指数进行推算D.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析A.受各组变量值和频数的共同影响B.受各组值大小的影响C.只受各组变量值的影响D.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A.重点调查B.统计年报C.典型调查D.快速调查E.抽样调查A.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程度样本容量C.各组内标志值的变异程度D.各组样本容量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A.综合性B.同质性C.数量性D.变异性E.具体性错误正确错误错误正确正确。
高级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1.描述性统计方面:(1)请简述以下概念及其意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中位数是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用来表示数据的中间位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用来表示数据的出现频率;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平均程度,用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2)何为偏度与峰度,描述其统计特征分别代表的含义。
答案:偏度是一组数据分布偏离正态分布的程度,正偏表示数据分布向右偏离,负偏表示分布向左偏离;峰度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的尖锐程度,正峰表示分布较尖锐,负峰表示分布较平缓。
2.概率与统计方面:(1)请解释以下概念:独立事件、条件概率、贝叶斯公式。
答案:独立事件指两个或多个事件之间互不影响,发生一个事件对其他事件的发生概率没有影响;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个条件下发生某个事件的概率;贝叶斯公式是一种计算条件概率的公式,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概率和先验概率推导出新的概率。
(2)请简述伯努利试验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伯努利试验是指只有两种可能结果的一类实验,成功与失败,且重复进行多次,每次实验结果相互独立;伯努利试验在概率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模拟各种实际问题,并进行概率分析。
3.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方面:(1)请简述以下概念及其应用:假设检验、显著性水平、拒绝域。
答案:假设检验是一种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来对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检验的方法;显著性水平是在假设检验中选择的判断错误的概率,常用的显著性水平有0.05和0.01;拒绝域是指根据显著性水平和样本数据,确定的使得接受原假设的区域。
(2)请给出一个假设检验的步骤,并简要说明每个步骤的目的。
答案: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设定显著性水平、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根据检验统计量的值作出决策、给出结论。
目的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能够对总体参数做出准确推断的结论。
高级工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高级工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值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2. 以下哪种图形最适合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A. 折线图B. 条形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B3.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什么?A. 集中趋势B. 离散程度C. 偏态分布D. 峰态分布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参数估计中点估计的特点?A. 估计值是唯一的B. 估计值是随机变量C. 估计值是固定的D. 估计值是可变的5. 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意味着什么?A. 原假设是正确的B. 原假设是错误的C. 无法确定原假设是否正确D. 需要进一步收集数据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计算标准差C. 进行假设检验D. 制作频率分布表答案:C7. 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无关D. 随机关系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方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断法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概率分布的类型?A. 二项分布B. 正态分布C. 泊松分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离散型随机变量?A. 掷骰子的次数B. 工厂生产的零件数量C. 某地区一天的降雨量D. 某地区一天的降雨概率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数据整理方法?A. 制作频率分布表B. 绘制直方图C. 计算相关系数D. 计算平均数答案:ABD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非参数检验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回归分析中可能遇到的问题?A. 多重共线性B. 异方差性C. 自相关D. 完全共线性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统计学中数据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应用》期末复习参考题

《统计学应用》期末复习参考题一、填空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或的名称。
2、统计整理包括、、和四个方面的内容。
3、当相关系数等于0时,则变量之间完全不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而小于等于0.3时,则认为变量之间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3而小于等于0.5时,则认为变量之间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5而小于等于0.8时,则认为变量之间相关;当相关系数大于0.8而小于1时,则认为变量之间相关。
4、年内各月月末职工人数属于指标,其数值相加是意义的;年内各月商品零售额属于指标,其数值是相加的。
5、在未分组资料中,若总体单位数是,则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若总体单位数是,则中间位置的两个标志值的就是中位数。
6、是非标志的算术平均数是,标准差是。
7、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志的变动程度的大小(即总体的标准差)成,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如其他条件不变,抽样平均误差减少,则样本容量应。
8、若总体单位数为N,样本容量为n,则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条件下,总共可以构成个可能的样本;而在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条件下,则总共可以构成个可能的样本。
9、在人口总体中,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计算的是相对指标。
10、标志是说明的,指标是说明的。
11、在组距数列中,用来代表各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设各组中变量的值是分布的。
12、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志的变动程度的大小(即总体的标准差)成,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如其他条件不变,抽样平均误差减少,则样本容量应。
13、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为同度量因素。
14、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时,是以个体指数为变量,以物值为权数的;而在计算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时,是以个体指数为变量,而以物值为权数的。
15、统计具有、和三大职能。
16、标志是说明的,指标是说明的。
17、统计整理包括、、和四个方面的内容。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

应⽤统计学复习题应⽤统计学复习题⼀、在德国的汽车拥有者中,有⼀辆Porsche的概率是0.07,有⼀辆Mercedes的概率是0.29。
1、有⼀辆Porsche或者⼀辆Mercedes的概率是多少?2、有⼀辆Porsche以及⼀辆Mercedes的概率是多少?(假定有两辆车是独⽴事件)3、这两种车⼀辆也没有的概率是多少?⼆、对于如下数据,计算样本容量、中位数、样本均值、众数、样本⽅差:0,2,2,2,5,10 ,14三、随机抽检了14袋产品的重量(单位:千克):195,210,210,193,195,198,212,182,190,210,204,206,200,201 给出这种产品袋装含量的区间估计。
四、设两个分类变量X、Y的观察值如下,对变量X、Y作卡⽅分析。
Y y1y2Xx1 2 5x2 4 6参考答案⼀、1、0.36,2、0.0203,3、0.66;⼆、样本容量7,中位数2,样本均值5,众数2,样本⽅差26.33;三、区间估计:(195.31,205.55);四、p值为0.63,不能拒绝零假设,因此认为两个变量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第⼀章习题第⼀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思想 (16)单选题下列学科那个是是研究如何收集、分析与处理数据,并且由此作出决策的⼀门学科?A.逻辑学 B. 数学 C. 统计学 D. 社会学2.⼀家⼩⾷品加⼯⼚,为了了解⼀种新产品是否受欢迎,以问卷形式做了市场调查,请问这种以问卷形式做市场调查的⽅法属于统计学中的那类:A.收集数据 B. 分析数据 C. 计算数据 D. 由数据作出决策3. ⼀家⼩⾷品加⼯⼚,为了了解⼀种新产品是否受欢迎,以问卷形式做了市场调查,该家⼚将收集来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表1.1性别⼥性男性对新产品的喜欢程度喜欢102 15 不喜欢23 85总计125 100请问这种将数据以表格形式表⽰出来属于统计学中的那类:A.收集数据 B. 分析数据 C.计算数据 D. 由数据作出决策4. ⼀家⼩⾷品加⼯⼚,为了了解⼀种新产品是否受欢迎,以问卷形式做了市场调查,该家⼚由调查来的数据进⾏推断:这种新产品更受⼥性消费者的欢迎。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2013级毕业班)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2013级毕业班)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街头访问D.问卷调查2. 年收入分组,其分组依次为10万元以下,10万-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则( ) A.10万元应归入第一组 B.20万元应归入第二组 C.20万元应归入第三组 D.30万元应归入第三组3. 频数分布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 )。
A.大于100%B.小于100%C.不等于100%D.等于100%4.若按考试成绩分为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几组。
请问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值为( )。
A.30B.35C.45D.55 5.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总量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B.商品库存量C.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D.职工人数6.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是( )。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7.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 )A.集中趋势B.离中趋势C.变动趋势D.分布特征 8.如果一组数据呈现出右偏分布,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 中位数9.某公司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
A.7% B.7.1% C.10% D.11% 10.下列相关系数的取值不正确的是( )。
A. 0B.-0.96C.0.87D.1.0611.回归方程 中的回归系数数值表明: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 ) A.增加1.5个单位 B.平均增加1.5个单位 C.增加123个单位 D.平均增加123个单位12.某企业“十二五”计划目标是,每年的利润必须保持15%的速度增长。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80分)1. 样本调查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
以下关于样本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样本调查适用于所有统计研究的场合。
B. 样本调查可以完全代替总体调查。
C. 样本调查只适用于大样本量的情况。
D. 样本调查可以通过随机抽样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答案:D2. 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推断方法。
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样本数据是否反映了总体的真实情况。
B.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先提出一个原始假设(H0)和一个备择假设(H1)。
C.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过计算样本观察值与理论值的差异来确定假设的可信程度。
D. 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α一般选择0.05或0.01。
答案:C3.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A. R方值B. 回归系数C. 标准误差D. P值答案:A4.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一种抽样方法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A. 方便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回归抽样答案:C5. 某统计学研究发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并不能说明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由另一个变量引起的。
以下哪个词可以描述这种情况:A. 因果关系B. 直接相关性C. 随机现象D. 非线性关系答案:C(以下省略部分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解释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区别,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描述性统计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概括和描述的统计方法,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差、频数等指标来对数据进行了解。
例如,对一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分和标准差可以了解整体的成绩水平和分散程度。
推断统计是指通过从样本中收集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或者两个或多个总体之间的差异。
例如,抽取一部分人口进行调查,通过统计推断得出全国人口的某项特征,如平均年龄。
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应用]高级统计学复习题
![[应用]高级统计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4315ebc850ad02df804186.png)
[应用]高级统计学复习题4(某加油站经理希望了解驾车人士在该加油站的加油习惯。
在一周内,他随机地抽取100名驾车人士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平均加油量等于13.5加仑,样本标准差是3.2加仑,有19人购买无铅汽油。
试问:(1)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是否有证据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2)计算(1)的p-值。
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来说,是否有证据说明少于20%的驾车者购买无铅汽油,(3)(4)计算(3)的p-值。
(5)在加油量服从正态分布假设下,若样本容量为25,计算(1)和(2)。
解:(1)(2)假设检验为。
采用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H:,,12,H:,,120010,x,0。
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6。
计算统计量值z,,,/n13.5,12。
因为z=4.6875>1.96,所以拒绝原假设。
对应p值,2(1-F(z)) ,z,,4.68753.2/100查表得到F(z)在0.999 994和0.999 999之间,所以p值在0.000 006和0.000 001之间(因为-F(|z|),直接查表即得表中给出了双侧检验的接受域概率,因此本题中双侧检验的p值,1F(|z|))。
p值<0.05,拒绝原假设。
都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
(3)(4)假设检验为。
采用成数检验统计量H:p,20%,H:p,20%01P,pz,。
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64和1.65之间。
计算统计量值,,,p1,p/n0.19,0.20z,,,2.5,因此z,,2.5<-1.65(<-1.64),所以拒绝原假设。
p值为,,0.21,0.2/1000.00062(因为本题为单侧检验,p值,(1-F(|z|))/2 )。
显然p值<0.05,所以拒绝原假设。
,x,0H:,,12,H:,,12z(5) 假设检验为。
采用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
,0010/n,13.5,12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6。
应用统计复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众数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C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 1]B. (-∞, +∞)C. [0, 1]D. [0, ∞)答案:A4.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但被错误地拒绝,这种情况称为()。
A. 第一类错误B. 第二类错误C. 正确决策D. 错误决策答案:A5. 以下哪种分布是对称分布?()A. 正态分布B. 均匀分布C. 指数分布D. 泊松分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统计图可以用于展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2.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回归方程的准确性?()A. 样本大小B. 变量间相关性C. 异常值D. 多重共线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答案:正确2.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性越小。
()答案:错误3. 相关系数为0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对于足够大的样本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正态分布,无论总体分布的形状如何。
2. 什么是置信区间?它在统计推断中有何作用?答案:置信区间是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估计,它以一定的置信水平给出了总体参数可能落在的值的范围。
在统计推断中,置信区间帮助我们了解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一种量化不确定性的方法。
五、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10+12+15+18+20)/5 = 15;标准差= √[(1/5) * ((10-15)^2 + (12-15)^2 + (15-15)^2 + (18-15)^2 + (20-15)^2)] = √[(1/5) * (25+9+0+9+25)] = √[(1/5) * 68] ≈ 4.042. 如果一个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求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统计学(Statistics)是研究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解释数据的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应用统计学的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统计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量不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度量指标?A. 平均值B. 方差C. 中位数D. 相关系数答案:D2. 如果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那么其中约有多少比例的数据会落在1个标准差范围内?A. 34%B. 68%C. 95%D. 99.7%答案:B3. 在某班级的成绩中,小明的成绩排在全班第80%的位置,那么小明的排名在班级中大约是第几名?A. 第16名B. 第20名C. 第24名D. 第32名答案:C二、填空题1. 某产品的年销售量(单位:万件)如下:18、21、25、16、19、23、20。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
答案:平均值= (18 + 21 + 25 + 16 + 19 + 23 + 20) / 7 = 142 / 7 ≈ 20.292. 某网络游戏每天的在线人数(单位:千人)如下:12、10、9、14、15、11、13。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答案:首先将数据排序:9、10、11、12、13、14、15。
中位数为中间值,即第4个数和第5个数的平均值,所以中位数为 (12 + 13) / 2 = 12.5三、计算题某班级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1.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答案:首先计算平均值:(85 + 76 + 92 + 88 + 79 + 81 + 90 + 84 + 87 + 93) / 10 ≈ 85.5然后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并求和:(85-85.5)^2 + (76-85.5)^2 + ... + (93-85.5)^2 ≈ 230.5标准差= √(230.5 / 10) ≈ 4.82.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相关系数。
答案:首先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并求平方:(85-85.5)^2,(76-85.5)^2,...,(93-85.5)^2然后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乘积,并求和:(85-85.5)(76-85.5),(85-85.5)(92-85.5),...,(93-85.5)(87-85.5)最后计算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 (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乘积的和) / √[(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的和) × (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的和)]计算结果为相关系数≈ 0.757四、应用题某超市的顾客每天购买的商品件数如下:1.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众数。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级统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A. 频率分布B. 平均数C. 方差分析D. 中位数答案:C。
方差分析是一种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 在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以下哪个假设是必须满足的?A. 数据呈正态分布B. 数据呈指数分布C. 数据呈均匀分布D. 数据呈非正态分布答案:A。
线性回归分析要求数据呈正态分布,否则分析结果可能不准确。
3.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卡方检验?A. 比较两个样本的均值B. 比较两个样本的方差C. 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独立性D. 检验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答案:C。
卡方检验适用于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独立性。
4. 以下哪个选项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方法?A. 趋势分析B. 预测分析C. 因子分析D. 主成分分析答案:A。
趋势分析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方法,用于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
5.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方差分析?A. 比较两个样本的均值B. 比较三个及以上样本的均值C. 比较两个样本的方差D. 检验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答案:B。
方差分析适用于比较三个及以上样本的均值。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显著性水平α=0.05,则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0.05。
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为真时,却错误地拒绝原假设的情况。
7.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表示______。
答案: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8. 若要检验两个样本方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使用______检验。
答案:F检验。
9.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______是描述时间序列数据变化趋势的指标。
答案:趋势指标。
10.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切比雪夫距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方差答案:C3.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标准误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参数答案:ABCD2. 描述统计中常用的图表包括()。
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
()答案:√2.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答案:×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
()答案:√四、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相互独立且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其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这一定理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为许多统计推断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在样本量较大时,即使原始数据分布未知,也可以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近似处理。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对数据集的描述和总结,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目的是呈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估计总体参数和进行假设检验,目的是从样本数据中得出对总体的结论。
五、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为15,中位数为15,标准差为4.24(保留两位小数)。
2. 假设某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重量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若从该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个样本,计算样本平均重量的标准误差。
高级统计师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常数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极差3. 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意味着什么?A. 原假设是正确的B. 原假设是错误的C. 无法确定原假设的正确性D. 需要进一步研究4.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指标?A. 平均数B. 众数C. 标准差D. 相关系数5.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常见方法?A. 回归分析B. 因子分析C. 移动平均法D. 聚类分析6.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众数D. 极差7.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A. 测量误差B. 抽样误差C. 系统误差D. 随机误差8.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建立假设B. 收集数据C. 选择统计方法D. 编写报告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相关性检验10. 以下哪个是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A. 主成分分析B. 线性回归分析C. 相关性分析D. 因子分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分布类型?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计数数据D. 顺序数据1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1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类型?A. 单尾检验B. 双尾检验C. 方差分析D. 非参数检验1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方法?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推断性统计分析C. 探索性数据分析D. 预测性数据分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
应用统计学参考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A、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D、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参考答案:D2、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参考答案:B3、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
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参考答案:D4、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A、条形图B、饼图C、散点图D、直方图参考答案:B5、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参考答案:C6、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在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理学院参考答案:B7、有8名研究生的年龄分别为21,24,28,22,26,24,22,20岁,则他们的年龄中位数为()A、24B、23C、22D、21参考答案:B8、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正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均值D、中位数>均值>众数参考答案:B9、某品牌袋装糖果重量的标准是(500±5)克。
为了检验该产品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现从某日生产的这种糖果中随机抽查10袋,测得平均每袋重量为498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样本容量为10 B、抽样误差为2C、样本平均每袋重量是估计量D、498是估计值参考答案:B10.第一个2χ分布的方差20,第二个2χ分布的方差为30,则它们的和仍然服从2χ分布,自由度为( )A、50B、20C、30D、25参考答案:D11、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平方服从( )A、 F分布B、正态分布c、2χ分布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12、在某高校中,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占10%,如果从该高校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样本中管理理学专业学生所占比例的期望值为( )。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应用统计学》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具有()特点A. 数量性和总体性B. 数量性和差异性A .所有工业企业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D.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答案:C答案:CC. 每一个学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可以归于无限总体内。
()C.总体性和差异性D.数量性和 答案:A2、统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名词,以下哪项不是其含义( A.统计工作 B.统计资料C.统计数据D.统计科学答案:C3、专业、性别属于以下哪项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 答案:A 4、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5、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B. 统计资料C.统计工作D.统计方法 6、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A. 100个学生 B. 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A.中国目前居民B.电脑内所有零件C.某快递公司所有订单D.报警电话E.美国现在的农业科研所数答案:CD2、要了解100个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则统计指标有()。
A.100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B.每一个工人的月工资C.全部工业企业D. 一个工业企业的工资总额E.全部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答案:AE3、下面哪些属于变量()。
A、可变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可变的数量标志E、某一指标数值答案:BCD三、判断题1、总体性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答案:错2、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答案:对3、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在一定的概率下,如何用样本资料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答案:对4、全国人口数量是统计总体。
()答案:错答案:5、人口的性别是说明总体的品质标志。
()答案:错6、人的年龄是离散变量。
()答案:错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要了解居民消费支出状况,应该采用()A.普查B.重点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抽样调查答案:D2、以下哪种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适用于任意分布类型。
《应用统计学》复习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思考题及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3.统计活动具有 . . .和的职能。
4.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5.在人口总体中,个体是“”,“文化程度”是标志。
6.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如大量观察法. .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等。
7.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它分为和两种。
8.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 .个体是。
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或两种结果。
10.一件商品的价格在标志分类上属于。
11.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 . . . 和等构成。
1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和。
13.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指标称为指标。
14.统计活动过程通常被划分为 . 和三个阶段。
15.经过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统计学。
16.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17.《关于死之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一书的作者是,他第一次编制了“生命表”。
18. 提出了著名的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
19.统计研究的数量性是指通过数来反映事物的量的 .量的 .量的和量的。
20.统计学包括和两部分容。
21.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
22.总体中的一个组或类,可被称为一个研究域或。
2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
24.统计理论与方法,事实上就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
25.总体的三大特征是 . 和。
26.总体的差异性要求体现在至少具有一个用以说明个体特征的。
27.企业性质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产品质量等级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利润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产量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
28.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抽象化称为。
它按其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可分为和两种,按其数值的变化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和两种。
高级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高级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在统计学中,用于度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众数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数据的预测答案:D3. 一个正态分布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那么其95%的值落在:A. 30到70之间B. 40到60之间C. 20到80之间D. 10到90之间答案:B4. 以下哪个统计量不能用来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差异?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非参数检验答案:A、D2. 以下哪些是回归分析的类型?A. 简单线性回归B. 多元线性回归C. 逻辑回归D. 时间序列回归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答案:置信区间是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范围,它表明了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总体参数落在该区间的概率。
在统计推断中,置信区间提供了对总体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的量化,有助于我们对总体参数进行更准确的估计。
2. 描述一下什么是假设检验,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一个关于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它通常涉及一个零假设和一个备择假设,并计算在零假设为真的情况下观察到当前样本数据的概率。
如果这个概率很小,我们就有理由拒绝零假设。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研究者可能会对新药的有效性进行假设检验,以确定新药是否比现有药物更有效。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40分)1. 假设我们有一个样本数据集{3, 5, 7, 9,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答案:均值 = (3+5+7+9+11)/5 = 7;中位数 = 7;标准差= √[(3-7)²+(5-7)²+(7-7)²+(9-7)²+(11-7)²]/5 = 2.5812. 给定一组数据,其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样本容量为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高级统计学复习题4(某加油站经理希望了解驾车人士在该加油站的加油习惯。
在一周内,他随机地抽取100名驾车人士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平均加油量等于13.5加仑,样本标准差是3.2加仑,有19人购买无铅汽油。
试问:(1)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是否有证据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2)计算(1)的p-值。
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来说,是否有证据说明少于20%的驾车者购买无铅汽油,(3)(4)计算(3)的p-值。
(5)在加油量服从正态分布假设下,若样本容量为25,计算(1)和(2)。
解:(1)(2)假设检验为。
采用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H:,,12,H:,,120010,x,0。
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6。
计算统计量值z,,,/n13.5,12。
因为z=4.6875>1.96,所以拒绝原假设。
对应p值,2(1-F(z)) ,z,,4.68753.2/100查表得到F(z)在0.999 994和0.999 999之间,所以p值在0.000 006和0.000 001之间(因为-F(|z|),直接查表即得表中给出了双侧检验的接受域概率,因此本题中双侧检验的p值,1F(|z|))。
p值<0.05,拒绝原假设。
都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
(3)(4)假设检验为。
采用成数检验统计量H:p,20%,H:p,20%01P,pz,。
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64和1.65之间。
计算统计量值,,,p1,p/n0.19,0.20z,,,2.5,因此z,,2.5<-1.65(<-1.64),所以拒绝原假设。
p值为,,0.21,0.2/1000.00062(因为本题为单侧检验,p值,(1-F(|z|))/2 )。
显然p值<0.05,所以拒绝原假设。
,x,0H:,,12,H:,,12z(5) 假设检验为。
采用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
,0010/n,13.5,12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6。
计算统计量值z,,2.344。
因为3.2/25z=2.344>1.96,所以拒绝原假设。
对应p值,2(1-F(z)) ,查表得到F(z)在0.9807和0.9817之间,所以p值在0.0193和0.0183之间(因为表中给出了双侧检验的接受域概率,因此本题中双侧检验的p值,1-F(|z|),直接查表即得F(|z|))。
显然p值<0.05,拒绝原假设。
1(某湖水在不同季节氯化物含量测定值如表5-3所示。
问不同季节氯化物含量有无差别,若有差别,进行32个水平的两两比较。
表5-3 某湖水不同季节氯化物含量(mg/L)春夏秋冬22.6 19.1 18.9 19.022.8 22.8 13.6 16.921.0 24.5 17.2 17.616.9 18.0 15.1 14.820.0 15.2 16.6 13.121.9 18.4 14.2 16.921.5 20.1 16.7 16.221.2 21.2 19.6 14.8167.9 159.3 131.9 129.3 588.40 X,ij8 8 8 8 32 ni20.99 19.91 16.49 16.16 18.39 Xi3548.51 3231.95 2206.27 2114.11 11100.84 2X ij,3.53 8.564.51 3.47 2 si1(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芳差分析解:H:4个季节湖水中氯化物含量相等,即μ=μ=μ=μ01234H:4个季节湖水中氯化物含量不等或不全相等。
1α=0.0522 C,(X)/n,588.4/32,10819.205,,ij2SS,X,C,11100.84,10819.205,281.635 ij,,总2,[()/],SSXnC,,iji组间2222 ,(167.9,159.3,131.9,129.3)/8,10819.205,141.170SS,SS,SS,281.635,141170,140.465总组内组间表5-8 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 F ,SS MS 总变异 281.635 31 47.057 9.380 组间变异 141.170 3 5.017组内变异 140.465 28查F界值表,。
因F,所以P<0.05。
按α=0.05水准,拒绝H,F,2.95F00.05,3,280.05,3,28接受H,认为不同季节湖水中氯化物含量不同或不全相同。
1用SNK-q检验进行各组均数间两两比较。
H:任意两对比组的总体均数相等,μ=μ0AB H:μ?μ1ABα=0.05表5-9 四个样本均数顺序排序组别春夏秋冬20.99 19. 91 16.49 16.16 Xi位次 1 2 3 4表5-10 四组均数两两比较q检验组对比组两均数之差 q值 P值数1 , 4 4. 83 4 6. 099 <0.011 , 3 4. 50 3 5. 682 <0.011 ,2 1. 08 2 1.364 >0.052 , 4 3. 303 4. 735 <0.012 ,3 3. 42 2 4. 319 <0.013 ,4 0. 33 2 0. 417 >0.05 春与夏、秋与冬湖水中氯化物含量P>0.05,按α=0.05水准,不拒绝H,即不能认为0春与夏、秋与冬季湖水中氯化物含量有差别。
而其它4组均有P<0.01,按α=0.05水准,拒绝H,接受H,即认为春夏两季湖水中氯化物含量高于秋冬两季。
01例1、10对夫妇的一个随机样本给出了如下的结婚年龄数据24 22 26 20 23 21 24 25 22 结婚时丈夫的年龄y2324 18 25 22 20 23 19 24 23 结婚时妻子的年龄x221) 计算样本相关系数r;,2) 求总体相关系数的95,置信区间;3) 以5,的水平,检验“夫妻的结婚年龄之间没有什么线性联系”这一原假设。
解:(1) =由于=22,=23;=?0.3426(2)由于se()=,n=10,df=8=2.306,所以:se()=0.332-2.036<=<=2.306得1.062072(3):夫妻的结婚年龄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夫妻的结婚年龄之间不完全没有线性相关,?0根据第(2)题的计算结果,1.062072由于的原假设落入了该置信区间,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夫妻的结婚年龄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1(设销售收入,为自变量,销售成本,为因变量。
现根据某百货公司1,个月的有关资料计算出以下数据:(单位:万元)22 = 425053.73 ; = 647.88; = 262855.25 ; = 549.8; Y(X,X)(Y,Y)Xtt,,= 334229.09 (Y,Y)(X,X)tt,(1) 拟合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方程中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做出解释。
(2) 计算决定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3) 对β2进行显著水平为,,的显著性检验。
(4)假定明年,月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相应的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的预测区间。
解:(Y,Y)(X,X)334229.09,ttˆ(1) ,,,,0.786322425053.73(X,X),tˆˆ ,,Y,,X,549.8,0.7863*647.88,40.3720122[(Y,Y)(X,X)]tt,2(2)r, 22(X,X)(Y,Y)tt,,2334229.09,,0.999834 425053.73*262855.25222e,(1,r)(Y,Y),43.6340 ,,t2e,t,,2.0889S en,2H:,,0,H:,,0(3) 0212S2.0889eS,,,0.003204 ˆ,22425053.73XX(,),tˆ,0.78632t,,,245.4120 ˆ,2S0.003204ˆ,2t(n,2),t(10),2.228 ,/20.05,t值远大于临界值2.228,故拒绝零假设,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2检验。
(4)(万元) Y,40.3720,0.7863*800,669.41f22XX(,)11(800,647.88)f 所以,Y的置信度为fSS,1,,,2.00891,,,2.1429ef2n12425053.73XX(,)t,95,的预测区间为:Y,t(n,2)S,669.41,2.228*1.0667,669.41,2.3767f,/2ef所以,区间预测为:664.64,Y,674.18 f1.直接月季平均法第一步,计算历年相同月(季)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yy?y?y,,11121i1L,,yy?y?y21222i2L,,,,??????k,,yy?y?y31323i3LY,,,ji,1,,j??????Y,(i,1,2,?12或i,1,2,3,4)i,,Kyy?y?y,,k1k2kikL,, L第二步计算历年所有月(季)的总平均数 Y,ii,1,Y L)平均数,即为各月(季)的季节指数。
第三步,用各月(季)的平均数除以总的月(季在预测中,假定预测年份各对应月(季)的季节指数与之相同.按月(季)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简便易行,但这种方法没有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因为计算过程中是将各年同月(季)的数值所起的作用同等看待了。
实际上,在存在长期趋势的序列中,后期各月(季)的数值所起的作用要比前期同月(季)的作用大。
因此,如果时间序列中存在明显的长期趋势影响,则按月(季)平均法计算的季节比率是不准确的,应先剔除长期趋势的影响后,再计算季节比率。
同期平均法来测定其季节变动。
步骤如下:第一,计算各年同季(月)的平均数,目的是要消除非季节因素的影响。
道理很简单,因为同样是旺季或者淡季,有些年份的旺季更旺或更淡,这就是非季节因素的影响。
因为我们假设没有长期趋势,因此,这些因素通过平均的方法就可以相互抵消。
第二,计算各年同季(或同月)平均数的平均数,也即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目的是计算季节比率。
因为就从测定季节变动的目的讲,只计算“异年同季的平均数”已经可以反映现象的季节变动趋势了:平均数大,表明是旺季,越大越旺;平均数小,表明是淡季,越小越淡。
但是,这种大与小、淡与旺的程度只能和其它季节相比才能有个准确的认识,因此,就需要将“各年同季的平均数”进行相对化变换,即计算季节比率,对比的标准就应该是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第三,计算季节比率。
方法是将各年同季的平均数分别和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进行对比。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季节指数(S)=同月(或季)平均数/总月(或季)平均数×100%• 画法:上升趋势,两个低点相连;下降趋势:两个高点相连由两条平行的上升轨道线组成,反映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