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良好生活》陈嘉映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采用的是唯名论的分类法。 如对阶层的分类中包含者这些人与我们的关系
第四章 实践中的目的
从我们的一些日常活动入手,分析了目的—手段 的思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些目的并不外在于 手段—途径之外,而是内在于手段—途径之中。如下 棋不是好玩的手段。
有些活动单单求取外部效用,如为了谋生的挖沟。有些活动并 非仅有外部的效用,还有自身的内部意义,例如绘画;即使外部效 用很强的活动,也不能全依效用来评价这种活动的价值,例如行医。 通过对游戏和单纯取效两种极端活动的分析开始,作者透视了我们 实际活动的复杂内容。进而区分出活动的内向效用和外向效用,以 便我们更合理地看待和评价一种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一种研究只涉及实然,与我或我们应当怎样做没有 关系,那就是科学研究;如果研究只涉及应然,而没有实 然为据,那就是道德说教。道德上的应然是“生活中的深 层道理”,给予生存以深度。在典范那里,伦理生活中的 实然与应然和合在一处,“实然展示了应然”。
和自然科学比起来,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包含自我理 解和相互理解,涉及价值、动机和意义,但是是以研究对 象所含有的意义与价值客体化来达成的。
在讨论才与德问题时,作者认为,对于很多人类活动中, 优异的成就既依赖特定的才能也依赖特定的德性。如一个懦夫 不可能学到高超的格斗技巧,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做不出好学问。
热爱一个行业才能调动他的心智,引发他的热情。
在讨论理想问题时,作者认为,对于个体的人而言,并不要谈 论抽象的理想,而是只能在具体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形成品 德和技能,而非高谈抽象的理想。作者以“行医是为了悬壶济世吗”, 为例,说明踏实的深入具体而微的事情更重要。没有谁一开始就通 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是因为我们不聪明,而是本性只能在盘根 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的展开。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已把人类活动分 为:理论活动、实践、制作。与此相适应,学科分为三类: 理论学科(形而上学、数学、物理学)episteme译为理 论知识,实践学科(伦理学、政治学)prhonesis译为实 践之知,陈主张译为明慧,制作学科(诗学等)。
第二章 功效主义与自私的基因
从社会上传播最广泛的功效主义( utilitarianism,旧 译功利主义)入手开始反思伦理生活。在对功效主义的主 要观点做了一番考察之后,作者认为幸福计算本身就有种 种困难,而仅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待我们的生活则使 “最有意义的的东西------都落到了眼帘之外”。(遮蔽) 利益最大化的流行观念降低了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力,现实 会变得抽象、单薄。
和社会科学比起来,人文科学则是联系着研究者和研 究对象的价值和意义一起得到领会、评价、评判。如“何 为良好生活”问题,只对那些自己在问这个问题的人才有 意义。
伦理学探究跟我们自己相连的道理,“意义和价值对伦 理学探究本身具有构成性(有我之知)”。人文现象的研 究者不仅需要知道“研究对象”在做什么,而且需要知道他 们都知道什么,都有什么看法。我们只有联系于自己的特 定经验才能对之有真切的认识。
《何为良好生活》
陈嘉映 著
作Hale Waihona Puke Baidu简介
1952年生,1977年高考入北京大学,后留校任教。
北京大学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紫江学者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
被认为“中国可能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
推荐本书理由: 何为良好生活是一个非常具有哲学品质的提问,而又是以日常
生活的方式进行表述,这种方式提问提示我们,人文学科的强关联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问题。该书尽力用易懂的语言来向读者讨论伦理 学的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对于教师了解伦理学基础理论和观点有积 极作用,对于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教学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意义和价值的探究不是单向的,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交 谈或对话”。作者认为,“各种伦理学都或明或暗含有特定伦 理评价与伦理理想”,但评价并非全是主观的。在伦理学中, 我们要避免全是主观的评价,而非不做评价。事情的关键不在 于我们是否做出评价,而在于所做的评价是否有道理。
背景材料或相关知识举要:
自然科学采用的是唯实论的分类法。 如对盐的分类,是以盐的性质中物与物交互作用显现, 而不是依赖于盐对我们的关系。
第一章 伦理与伦理学
首先分析了伦理、伦理学、道德、道德哲学这些概念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谈了伦理学和语言的关系。
接着,从“人该怎样生活”这一问题开始,作者对一些关于 伦理学学科性质的传统观点做了一番批判性的考察,最终初步阐 述了自己的观点:“伦理生活总是从默会或明述的规范开始,这 些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磨打出来,由圣贤提炼出来,是些多多少少 有道理的规范,后世乃得演绎其中得道理,相互质疑、驳斥、辩 护、补充,辨名析理,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道理系统,是为伦理 学。”
系统地追索纷繁道理背后的更根本更普遍的道理,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活动,从前则称作“穷理”。所 谓穷理,不是在平面上追索,而是向纵深处追索。
“把说理视作不同的经验之间求取理解的努力”,而 非“从说服、达到共识(劝善)之类的‘效果’来看待说 理”。“人际理解远不止是一种智力活动,而首先是一种 伦理态度,视对方为理性存在者的态度。”
单从劝求效果着眼,说理并无优势或并不能实现。但 惟说理最能体现出理性存在者的本质。
与其问“伦理学有什么用”,不如问“穷理是怎 么来的”若我们坚持用“有什么用”来追问伦理学, 那我会说,理知是文字时代人领会世界及自我领会的 一个有机部分,而种种德性必深入理知,从而形成理 性人的新型人格。
背景材料或相关知识举要:
功效主义注重看行为的结果,属于后果论,与之 相反还存在着道义论的伦理学理论,那就是更侧重于 关注行为者的动机和原则,典型代表是康德。
第三章 事实与价值
从“事实”和“价值”的两分,探讨了从“是”(实然) 能不能推出“应当”(应然)这一问题,进而区分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阐述伦理学的学科属性。
本章还揭示了“自私的基因”这种似是而非的社会生 物学概念对人们的误导,(只能被叫为自利、自营)告诉我 们“科学只能揭示机制意义上的原因”,而对人性的总体研 究——发现人的本质——需要我们从有别于科学的另一个层 面上来思考。解释人的行为时,我们需要查看的不是人的基 因——而是人的文化传统。
背景材料或相关知识举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