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苏教版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苏教版

《湖心亭看雪》◆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是其小品的传世之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教学重难点朗朗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个春天,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春意盎然;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份柔情,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作者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景物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作者简介。

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2、熟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语新课(2分)赏析:(张岱《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

之人耶有用没用?”提问你觉得这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这样一个看上去几乎一事无成的人,他却能身兼诸君之长,成为了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

这个人就是张岱。

有人说,没有看过西湖冬景的人,看看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够了,也有人说,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百读不厌,诵读之,品味之,言有尽而意无穷。

那么,张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目标(1分)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学生预习,初步感知文意(6分)(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句全班解决。

(四)品读文本(25分)1.指名学生朗诵全文,说说他读的如何?(师生简评)2.女生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痴”)4.理解痴意“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是其小品的传世之作,写于明王朝衰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旧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当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通过,刻画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漠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孤单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乐趣。

表达了作者碰到知己的喜悦与别离时的可惜,表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和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一辈子渺茫的慨叹。

作者通过追思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爱恋和感伤的情怀。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有关情形,积存文言词语,培育阅读能力;2、明白得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学习白描手法,明白得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进程与方式目标】反复朗诵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明白得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明白得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教学重点】朗朗背诵,积存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窗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假设作者心中有一个春天,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春意盎然;假设作者心中有一份柔情,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温柔缠绵。

可是,若是,作者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景物会是什么样子呢让咱们随张岱一路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作者简介。

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思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忧愁。

八年级《湖心亭看雪》教案

八年级《湖心亭看雪》教案

八年级《湖心亭看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诗词的结构和韵律。

(3)了解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韵味和美感,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诗词的结构和韵律。

(3)了解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有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2)对作品中意境和情感的深入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湖心亭看雪》的原文及注释。

(2)作者张岱的简介和相关背景资料。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提前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2)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湖心亭看雪》。

2. 朗读感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诗词的韵律和美感。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3. 词语解析(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

(2)学生通过注释和课后练习,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4.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总结作品的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湖心亭看雪》。

2. 完成课后练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对课文感悟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优秀7篇)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本页是壶知道细心的帮大伙儿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优秀7篇),欢迎参考。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艺术境界。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预习导航:1、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

2、了解作者——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

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

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3、了解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4、了解“白描”——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采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3、认真朗读课文,试着给加点字注音:更定()拏()毳衣()雾凇沆砀()()()一芥()铺毡()更有此人()喃喃()长堤()自主学习: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人鸟声俱绝()2)是日()3)更定()4)余挐一小船()5)雾凇沆砀()6)上下一白()7)焉得更有此人()()8)强饮三大白()()9)客此()10)莫说相公痴()2、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用原文回答问题: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点明主旨,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助第3题的提示,快速背诵短文。

《湖心亭看雪》 教案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湖心亭看雪》全文。

2.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绘雪景的技巧。

3. 能够理解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能够运用文中描写方法,创作一篇以“雪”为主题的短文。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湖心亭看雪》。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深层次的含义。

2. 运用文中描写方法进行创作。

二、教学准备教材:《湖心亭看雪》原文。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白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湖心亭看雪》产生兴趣。

二、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湖心亭看雪》,理解文意,标出生字词,查找注释。

三、课堂讲解(25分钟)教师讲解文中的生字词,解释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如白描手法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背诵《湖心亭看雪》,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有关《湖心亭看雪》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讲解(20分钟)教师深入讲解《湖心亭看雪》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作,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创作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评价并给予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背诵、创作展示等多个环节,评价学生对《湖心亭看雪》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湖心亭看雪》。

2. 写一篇以“雪”为主题的短文,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湖心亭雪景的图片,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描绘情境。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分享心得,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美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苏教版
(课件展示,师引导学生齐诵《江雪》、《记承天寺夜游》、《归隐》中的名句)
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并积累课外知识
总结
总结: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最后让我们动情地来朗诵《湖心亭看雪》,体会作者心中的情感。
配乐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布置作业
(1)请以“我读了湖心亭看雪之后”为话题,写一篇富有新意的短文,题目自拟,100字左右
(1)五十多岁的张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回忆二十多年前夜游西湖的的旧事?
……
(2)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作者的这种心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通过课外资料的阅读,体悟作者的情感。并通过合作交流,以文本为主来找到作者情感的根据,理解作者张岱的痴情。
拓展延伸
1、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还有没有像张岱这样的痴人?
《湖心亭看雪》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课题
湖心亭看雪
课型
公开课
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
教法
提问、朗读、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
朗读、探究、设疑
时间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赏析奇特雪景,体会写景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入理解和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
(1)、探究三个与,痕、点、芥、粒
(天人合一)
(2)讲解白描的手法。
①概念的讲解
②有关白描手法例子的展示《<天净沙秋思><故乡>》
③课件展示一些描写的句子分辨是不是白描?

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五篇】.篇二一、教学目标: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 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

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

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你表现很棒,因为你懂得借助工具书、注解来预习课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

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顺,读通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字音你都读准了吗? 桡毳衣雾凇沆砀一芥铺毡强饮 (幻灯) 下面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

好,你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有板有眼。

2、读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的字。

“痴”“痴”说通俗点就是什么? 傻,笨,举止异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呆气。

比如:有一位老师,研究数学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数学题。

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杆,他忙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举止也有些异常。

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湖心亭看雪》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湖心亭看雪》教学案

《湖心亭看雪》教学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语汇,翻译课文;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理解游湖人的雅趣。

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2、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理解游湖人的雅趣。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法讨论点拨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欣赏西湖四季美景,品味美妙诗句。

二、走近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三、资料链接1、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白描手法: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四、朗读课文1、生字注音崇祯chóng zhēn 是日更定gēng 毳衣炉火cuì雾凇沆砀sōng hàng dàng喃喃nán nán更有此人gèng铺毡对坐zhān 强饮三大白 qiǎng2、朗读节奏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苏版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苏版语文《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苏版语文《湖心亭看雪》授课方案【授课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有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认识白描的手法。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3、感情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谈论作者的性情。

追求人生的启迪。

【授课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授课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掌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授课时间】一课时。

【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刚领悟了钱塘潮的雄奇壮丽,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去领悟西湖的明丽风光。

自古西湖就是文人墨客梦萦魂牵,在西湖留下了很多交口夸赞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想这些诗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二、学生朗诵课文三、学生疏组研究1、语词破译组:负责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2、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领悟他游西湖时别开生面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

3、性情价:作者在古代文人中找出知己,尔后价作者的人的性情终究可取是不可以取。

4、写法析:文中的写法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行析。

四、交流探的果1、破可能出的:⑴ :更( gēng)定:更,古代夜的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两小。

定,完了,束。

拿:撑,划。

:裹。

毳( cuì)衣:毛皮衣。

( sōng)沆(hàng)(dàng):冰花一片洋溢。

: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白气洋溢的子。

一白:全白。

堤一痕:形容西湖堤在雪中只露出一道印迹。

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 ji è):一棵小草。

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哪能。

更( gèng):大白:酒杯名客此:在此地旅居。

客,旅居,作用。

及:等到。

舟子:船夫。

者:⋯⋯的人。

⑵ 文:崇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当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声都迹了。

一天,更声完,天将清早,我划了一叶小船,衣着毛皮衣,着炉火,单独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湖心亭看雪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湖心亭看雪教案 苏教版

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

下雪啦,多好!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

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

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

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

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

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

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线索〗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明确: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目的地——西湖湖心亭;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合作探究〗(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

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苏教版(2017)八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1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苏教版(2017)八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1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湖心亭看雪》的背景和主题。这篇文章是张岱对雪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表达。它展示了文言文的简洁美和深邃意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如“雾凇沆砀”等句子的运用,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手法表现雪景的宁静与壮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词汇的掌握和对比句式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和现代语境下的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2.教学难点
a.对比句式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文言文中对比句式的运用及其效果。
-突破方法: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模仿并创作简单的对比句,加深对这种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b.文言文阅读的断句与理解: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常常遇到断句困难和词汇理解不准确的问题。
-突破方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断句练习,通过上下文推断词汇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不够到位。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大家在围绕“文言文中的意境美”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互动。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提问的方式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尽量让问题更具开放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c.抒发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慨。
4.文学特色:运用白描手法,简练而富有意境。
5.重点词汇与句式:如“雾凇沆砀”、“湖光掠影”等,以及对比句式。
6.课后习题: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湖心亭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的优秀教学设计1学习目的:1、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提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学习难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前准备1、借助注释、工具书,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了解。

2、预习课文,疏通文义,发现并提出问题。

学习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一、同学说雪,激趣引读。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看看他又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简介作者: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

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明亡后隐居山中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

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

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读一读:①教师范读小品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教师指导:首先要读得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是节奏合理。

其次要读得流畅,一是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

第三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版)湖心亭看雪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版)湖心亭看雪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湖心亭看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雪天里有没有观察过周围的景色,感受到过特别的宁静和美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张岱是如何在雪景中找到他的文学灵感的。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尝试仿写一段描绘自然景色的文言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并欣赏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新课讲授中,我对文章的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进行了重点讲解,但我也反思,是否可以通过更多互动的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文本的理解和鉴赏中来。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还能促进他们对古文知识的内化。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的写作练习让我看到了他们对古文写作的尝试和努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古文写作的指导还需更加细致,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教学反思
在教授《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时,我意识到古文教学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文化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课堂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张岱的文字和情感。
我发现,通过提问和情景创设的方式导入新课,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对雪景的好奇和向往,这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环节,可能需要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古文的难点,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
1.教学重点

《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作者: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了解作者张岱的生活背景及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湖心亭雪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湖心亭看雪》。

(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意境。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

(2)文章意境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作品《湖心亭看雪》。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2)教师检查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意境。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目聆听课文朗读,感受文章意境。

(2)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湖心亭看雪》。

2. 分析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 写一篇关于《湖心亭看雪》的读后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章意境。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4. 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精选5篇)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精选5篇)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语设计1: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西湖,无数文人墨客曾为它留下佳作。

关于西湖的诗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

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见,拥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就能看见不同的西湖。

导语设计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

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进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生字注音更(gēng)定拥毳(cuì)衣崇祯(zhēn)沆砀(hàng)(dàng)余舟一芥(jiè)铺毡(zhān)对坐余挐(ná)一小船喃喃nán雾凇(sōn g)2生词注解(1)通假字挐一小船挐:通:“桡”撑船。

(2)一词多义。

一:①上下一白全②长堤一痕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更:①更定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②更有痴似相公者还是:①是日更定这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绝:①绝消失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3)古今异义。

苏版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苏版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苏版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明白得文意,当堂成诵。

2、学习白描手法,了解这种写作方法的差不多特点。

3、认真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精妙,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展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显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1、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难点:明白得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预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伙儿明白我国散文史上什么时候成绩最引人注目吗?先秦和唐宋时期,如先秦诸子和唐宋八大伙儿。

明清小品也占有一席之地。

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二、学生介绍张岱及明清小品三、朗读课文1、请同学结合书下注音自由朗读课文,把语音读准,语意读顺。

2、听录音,学生学读,尽力依照文章意境明白得文意。

3、自主研读课文,明白得文意,如有不明白,请教旁边同学。

还不能解决的,划出来。

4、集中问题,全班交流。

可能的问题:1、痴:⑴对张岱最确切的评判。

他迷恋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迷恋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迷恋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⑵“痴”表现了美好的乐趣,对生活的热爱。

⑶“痴”在中国艺术中,常被用来指创作中最动人,最不可解,执着而又用心,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情境。

⑷从文中看,你认为作者痴在哪里呢?从哪里可看出他的痴呢?“独”:充分展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绝”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强饮”,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现在,逢此人却不可不饮。

(配乐朗读)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⑴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聆听教师的解说
齐读并记录作者的相关信息。




整体阅读把握全篇
1、仔细听录音朗读,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毳(cuì ) 雾凇(sōng )沆(hàng )砀(dàng )更(gēng )定铺毡(zhān)拏(ná)
强(qiăng)芥(jiè)(课件展示)
2、自由读
3、个别读(请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分别朗读)
《湖心亭看雪》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课题
湖心亭看雪
课型
公开课
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
教法
提问、朗读、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
朗读、探究、设疑
时间




1、知识与能力: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赏析奇特雪景,体会写景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入理解和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
(1)五十多岁的张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回忆二十多年前夜游西湖的的旧事?
பைடு நூலகம்……
(2)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作者的这种心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通过课外资料的阅读,体悟作者的情感。并通过合作交流,以文本为主来找到作者情感的根据,理解作者张岱的痴情。
拓展延伸
1、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还有没有像张岱这样的痴人?
2、金陵人认为张岱是他们的知己,那张岱呢?你认为张岱认为他们是自己的知己吗?(答案不是唯一,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教师说说自己的倾向)
1、朗读并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痴行,初步体会作者的痴心。
2、各抒己见,探究作者眼中的金陵人,对比体会作者的痴心。
赏其痴景
1、课件展示《西湖总记·明圣二湖》
2、超凡脱俗的张岱,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读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1、认真听读,请一生注音。
2、自由读
3、个别读(请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分别朗读)
4、全班齐读
3、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课文。
5、生找,老师给予引导
观其痴行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探究“相公痴” (抓住大、三、绝、更定、独、拥)
(大雪奇寒,人鸟声俱绝,相公却要出外看雪;要看雪,又偏拣“更定”之后拥毳衣炉火独往,这在舟子看来,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痴”举。)
教学过程
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自古以来,西湖一直是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风景胜地,在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关于西湖的名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展示相关诗歌)
……
一说起西湖我们会想到白居易、苏轼、杨万里、林升……但其中有一个人我们不能不提,那就是——张岱。张岱对西湖情有独钟,他在《西湖梦寻》里就写了八十多篇有关西湖的山山水水亭亭院院,我们如果想更多的了解西湖,张岱无疑是最好的导游,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张岱的行踪,去湖心亭看雪。
2、作者简介
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风格流丽清新,写家破人亡之痛,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西湖的诗句:(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并欣赏课件的展示。
(1)、探究三个与,痕、点、芥、粒
(天人合一)
(2)讲解白描的手法。
①概念的讲解
②有关白描手法例子的展示《<天净沙秋思><故乡>》
③课件展示一些描写的句子分辨是不是白描?
1、找出并朗读
2、探究作者的写景技巧。对于这个学生可能不易于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总结和赏析。
3、理解白描的手法
解其痴情
1、(课件展示背景图片资料)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张岱《西湖梦寻·自序》
《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的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
(2)品读美好画卷
教学重点
重点:1、品味文章的语言。欣赏雪后奇景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难点: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湖心亭看雪》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教师要作的是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
(课件展示,师引导学生齐诵《江雪》、《记承天寺夜游》、《归隐》中的名句)
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并积累课外知识
总结
总结: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最后让我们动情地来朗诵《湖心亭看雪》,体会作者心中的情感。
配乐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布置作业
(1) 请以“我读了湖心亭看雪之后”为话题,写一篇富有新意的短文,题目自拟,100字左右
4、全班齐读
5、自由读,对照课下注解翻译、疏通文意,积累文词语。
(1)指名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重难点字词。
强、白、芥、沆砀、更、客、是(课件展示)
(2)教师点拨难句。
(3)学生理读,提出质疑。
6、再读课文,回答两个问题
(1)、从文中找出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
(2)、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评价张岱。(痴
(2)用白描的手法写你的同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