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方案研究
沈阳地铁一号线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沈阳地铁一号线土方开挖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56044ffad6195f312ba6f1.png)
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中~七区间土建工程中央大街转盘及七号街道路交通疏解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铁十五局沈阳地铁工程项目部土方开挖和支撑的架设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沈阳市地铁中央大街站~七号街站区间土建工程,位于沈阳市铁西新区开发大路。
本区间起于中央大街,沿开发大路向东,经过七号街。
线路条件简单,左右线均为直线,隧道结构底最大埋深11m(覆土厚度7.0m),最小埋深10.6m(覆土厚度4.0m),平均埋深11.0m(覆土厚度5.1m)。
区间中部设联络通道及排水泵房。
区间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结构采用双线双洞矩形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中隔墙设置在两线间正中间。
区间明挖隧道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钢支撑结构型式。
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φ600@1000,桩顶设冠梁600×800,冠梁以上采用砖砌体支护结构。
桩间采用100mm厚网喷混凝土支护桩间土。
二、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点地面高程变化平缓,地面标高介于33.00~34.37米,最大地面高差1.37米,地面类型为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
根据钻探揭示及对地层成因、年代的分析,本工程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32al-pl)。
各地层描述如下: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厚度0.8~2.70m。
2) 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粉质粘土,中、粗砂,厚度4.30~8.60m;砾砂,厚度1.50~7.70m;粉质粘土,厚度0.70~2.00m。
3) 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Q4lal-pl)中、粗砂,呈层状分布,层厚4.20~7.50m,层底埋深16.23~16.69m。
4) 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42al-pl)粉质粘土,该层分布普遍,揭露厚度2.30~4.10m,层底埋深17.00~21.50m,层底标高12.28~16.71m;粉土,厚度3.50m;中粗砂,呈层状分布,厚为5.70~13.50m,层顶埋深17.00~23.00m,层顶标高10.43~16.71m;砾砂,该层最大厚度5.50m,未穿透,层顶埋深28.50~32.00m,层顶标高1.28~7.19m。
基于客流模拟的沈阳地铁1、2号线换乘站改造设计研究
![基于客流模拟的沈阳地铁1、2号线换乘站改造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c9a8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4.png)
基于客流模拟的沈阳地铁1、2号线换乘站改造设计研究霍扬【摘要】通过对沈阳地铁1、2号线换乘站改造设计过程中引入客流仿真模拟技术,在现状客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该站整体客流密度、高密度分布区域及持续时间,结合其他城市客流发展规律,进行客流预测,建立客流仿真模型,通过客流仿真模拟分析得出该站拥堵原因和改造设计思路,包括提升运能和局部土建改造两个方面,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改造设计提供参考.%The passenger flow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Shenyang metro line 1 and 2,and the metro station's overall passenger flow density,high density distribution area and duration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present passenger flow analysis.With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cities'passenger flow,we are able to forecast the passenger flow and establish the passenger flow simulation model.Thus,by means of the passenger flow simulation and analysis,the causes of congestion of the metro station and two reconstruction design focuses are clarified,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improvement and partial civil reconstruction,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reconstruction design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8(062)007【总页数】6页(P148-153)【关键词】地铁;换乘站;客流仿真;现状客流;客流预测;改造设计【作者】霍扬【作者单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 1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41 概述发达国家的城市地铁建设较早,其中日本地铁站的改造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多样化、人性化设计,并且在满足舒适、快速、便利、安全的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明亮、宽敞、平和、温馨、美观、卫生的车站空间。
暗挖车站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暗挖车站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c9b2e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0.png)
第47卷第4期山西建筑Vei.27Ne.9•96•2021年3月SHANXT ARCHITECTURE Man2021文章编号:1009-6725(2021)06-6094-63暗挖车站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秦建明(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2011)摘要:以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暗挖车站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采用"PBA”工法施工的工艺、洞桩施工、扣拱施工等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洞桩机械改造、固砂材料选取、二衬拱架综合利用等创新技术,以期对类似工程有所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PBA工法,暗挖,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531.2文献标识码:A1概述本站三连拱暗挖车站采用浅埋暗挖洞桩法的施工技术,即PBA工法。
本工法在传统浅埋暗挖法的基础上吸收了盖挖法的特点,把地面框架施工技术和传统的导洞技术、桩技术、拱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是一种适合地面由于各种因素不具备明挖条件和对地层沉降要求严格的多层多跨地下暗挖结构的地下工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其施工方法也因主体结构设计原理、周围环境和地质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全国多座城市暗挖车站均有应用[16],尚需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不断完善。
2工程概况2.1设计简介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位于中华路与胜利大街的交叉路口,沿中华路方向东西布置,与规划中的三号线在交叉路口十字换乘。
本标段所在的中华路与垂直于车站的胜利大街为城市交通主干道,路面交通十分繁忙,车辆密集。
地下管线密集主要分布在中华路及胜利大街下,有给水管、污水管和煤气管道等对地面沉降要求较高,车站两侧为沈阳饭店和沈铁大旅社等保护建筑同样对沉降要求严格。
沈阳站车站主体结构总长为109.4i采用明暗结合的施工方法;暗挖段共143叫覆土厚度为6m,大部分为中粗砂。
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
采用PBA工法施工,主体结构采用双层三跨三连拱顶直墙形式。
2.2地质及水文情况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浑河新扇冲洪积砾砂层(④J和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砾砂、圆砾层(⑤.6,⑤6)中,属孔隙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7血d〜144id,稳定水位埋深为6.50m〜12.50m。
沈阳地铁可行性研究报告
![沈阳地铁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b17d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5.png)
沈阳地铁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人口数量逐年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沈阳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探讨建设地铁的可行性。
本报告旨在对沈阳地铁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相关建设意见。
二、沈阳市交通现状分析1.城市发展现状沈阳市是辽宁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金融中心,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但受到城市道路设施狭窄、公交车辆过少等问题的影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2.公共交通现状沈阳市目前的公共交通主要以公交车为主,辅以出租车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但由于城市道路狭窄、公交线路不足、车辆拥挤等问题,导致公共交通无法满足居民出行需求,通勤效率低下。
3.城市交通问题沈阳市的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道路拥堵、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现象,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在城市交通问题的背景下,沈阳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探讨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包括建设地铁。
三、沈阳地铁可行性分析1.城市人口规模沈阳市人口数量庞大,约为800万人,属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是地铁建设的基础,也是地铁使用率的保证。
2.城市道路条件沈阳市的城市道路条件较为狭窄,难以容纳更多的汽车通行,车流量大导致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建设地铁可以有效减轻道路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3.城市交通需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居民出行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的公共交通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建设地铁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4.城市规划与发展沈阳市为了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需要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之一,符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建设沈阳地铁是符合城市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的,具有可行性。
四、沈阳地铁的建设规划1.地铁线路规划沈阳地铁的建设应考虑城市主要交通枢纽、人口密集区域和商业中心等地段,建设地铁线路覆盖城市主要区域,并与公交线路衔接,形成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
沈阳地铁1号线中央大街站方案研究
![沈阳地铁1号线中央大街站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f493e1172ded630b1cb638.png)
图 1 沈 阳 地 铁 1号 线 西 延 段 地 理 位 置 示 意
参考 文献 :
[ ] G 5 1 7 20 地铁设计规范[ ] 1 B 0 5 - 0 3, s.
[ 查 尔 斯 ・ 克斯 , 尔 ・ 罗 普夫 . 2] 詹 卡 克 当代 建 筑 的理 论 和 宣 言 [ . M]
北 京 :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0 5 中 20 .
随着城市 设计 的先进 理念 的注入 及城 市轨道 交通 的建设 , 合理 调整 城市布 局 , 高城市 综合 效益 至关重 提
10 1
[ ] 中 国 城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 京 大 兴 新 城 规 划 ( 0 5年 ~2 2 3 北 20 00
地 铁 1号 线 中 央 大 街 站 决 定 采 用 侧 式 站 台车 站 。 车 站 为地 下
8 站址 属于城 乡结 合部 , 站 条件 较好 。 0m, 设 ( ) 站根据 提供 的 客流 资 料确 定 超 高峰 系数 为 1本
12 ( 1 。 . 5 表 )
表 1 中 央 大 街 站 远 期 (0 5年 ) 高 峰 小 时 客 流 23 早
2 工 程 难 点
根据 车站 的周边 环 境 条 件 以及 规 划 部 门 的要 求 , 合理地 选定 站位 、 布设 车站 出入 口、 通道 、 亭等设施 , 风 使乘 客安 全 、 便捷 地进 出车 站 ; 还应 恰 当地处 理好 车站 附属设 施 与周边 建 筑物 、 路 、 地 、 交 站 点等 之 间 道 绿 公
沈阳地铁规划方案
![沈阳地铁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098908c1c708a1294a444a.png)
沈阳市都市迅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一、规划名称及概况(1)规划名称沈阳市都市迅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规划概况按照沈阳市政府规定,沈阳市第二批迅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年限为至,总规划规模约160km。
到,加上已运营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50km,线网建设总规模可达210km,由“二横、三纵、两L”7条线构成。
近期建设方案体现三大功能特点,一是在地铁1号线、2号线十字形骨架基本上,通过导入两条L线,一横两纵,形成网络化布局;二是加强金廊线、银带线建设,以南北向为重点,侧重大浑南,优化都市空间构造,带动三大产业区发展;三是重点连接沈阳北站和桃仙空港,打造东北地区交通枢纽中心,合理衔接城际铁路和市域快线,推动沈抚、沈本、沈鞍、沈铁一体化进程。
各条线路概况见示意图和下表。
沈阳市都市迅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名称研究长度(km)敷设方式(初定)通过重要区域及环境敏感目的1、一号线东延线 16KM 地下+高架沿和睦路、东陵路、沈棋公路、沈通公路敷设,重要通过黎明社区、良辰美景、保利阳农业大学科技区、东陵公园、世博园2、二号线南延线 10KM 地下+高架起于二号线一期工程终点上深沟站南端,钻过机场高速公路,沿沈本大道向南,至机场路后右拐向西至桃仙机场3、二号线北延线 10KM 地下起于二号线一期松山路站,沿黄河北大街向北,下穿三环高速和于虎铁路联系线后沿道义南大街向北,下穿南小河后拐向东北,下穿蒲河后进入规划学子街至终点进步村停车场4、四号线+八号线 41KM 地下+高架线路重要沿沈苏路、南京南街、中山路、和平北大街、北站路、北大营街、203国道敷设。
沿线重要通过新沈阳站、沈阳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砂山、望花、虎石台、蒲河岛等居住区,沈阳大学、浑南产业区、欧盟工业区等科教产业区5、三号线+五号线 16KM 地下线路起于洪新城西部甘官屯站,沿汪河路向东北行进,至大通湖街后沿汪河路向东至凌空二街,之后转向滑翔路,穿越长大铁路线后转向东沿砂阳路、文化路,穿越浑河后至杨官屯,继续向东到达终点祝科街站6、六号线 18KM 地下线路通过平罗镇,造化地区,长江街商业区,北站商贸区,中街商贸区,南塔鞋城,浑南居住区7、九号线 26KM 地下线路北起崇山西路与塔湾街交叉路口,沿淮河街、兴华大街南行,在沈辽路路口进入艳华街,转至腾飞二街,下穿揽军路公铁桥,在大通湖街左转,沿规划道路东南向走行,下穿沈抚城际铁路和哈大高速铁路后,向东沿桂花路、浑南三路走行,过慧缘新村后右拐至新加坡工业园站8、十号线 23KM 地下起于丁香湖公园北侧大转弯桥,经元江街向东南经向工街、昆山路后从西北角进入一环,沿崇山西路、崇山中路、崇山东路、北海街、滂江街,至长青街后右拐沿东方大街南下,过东南三环后经营城子、桑林子四、工作程序和重要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收集资料、现场踏勘、调查分析、环境现状监测、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综合分析(公众参加、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保办法、事故风险)、得出结论、编写报告书、专家评审、送环保部门审批。
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方案研究
![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4d75ea102de2bd9605887b.png)
2007年4月第4期(总103) 铁 道 工 程 学 报JOURNAL OF RA I L WAY E NGI N EER I N G S OC I ETY Ap r 2007NO.4(Ser .103) Ξ 收稿日期:2007-02-06 ΞΞ作者简介:孙明,1975年出生,女,工程师;高兴,1974年出生,男,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6-2106(2007)04-0103-05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方案研究Ξ孙 明 高 兴ΞΞ(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300251)摘要:研究目的:解决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的设置问题。
研究方法:通过对火车沈阳站站前现状的分析,将地铁在此设站的问题分解为几项,再针对每项展开分析研究,采取不同方式解决。
研究结果:对火车沈阳站的老站房及其它主要历史风貌建筑予以保留,对部分既有建筑物分别采取迁移、改造利用的手段,解决地铁的建设问题。
并在地铁车站与火车站之间留出发展空间,满足铁路及市政远期建设要求。
研究结论:在老城市中历史风貌街区修建地铁,设计中要结合周边既有建筑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完全保留、合理利用、适当改造的不同手段,处理好地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于难以与地铁同步完成的市政配套工程,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未来地铁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研究;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Sche me Study of Shenyang No .1Subway St ati on at Shenyang Ra ilway St ati onSUN M i n g,GAO X i n g(The Third Rail w ay Survey and Design I nstitute Gr oup Cor porati on,Tianjin 300251,China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s:This paper s olves the p r oble m of the establish ment of Shenyang No .1Sub way Stati on at Shenyang Rail w ay Stati on .Research m ethods:By analysing the status in fr ont of Shenyang Rail w ay Stati on,we f or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ub way stati on at this stati on int o categories,make analysis and study for each ite m t o s olve this p r oble m in different ways .Research results:Keep Shenyang Rail w ay Stati on r oom s and itsmain hist oric buildings .A s t o part of existing buildings,we take the means of re moval and reconstructi on t o s olve the constructi on of subway .W e als o leave devel opment r oom bet w een sub way stati on and rail w ay stati on t o meet the de mand of rail w ay and l ong ter m munici pal constructi on .Research conclusi on s:For the matter of building sub way in hist orical bl ock of ancient city,it combines actual situati on of surr ounding buildings and takes the means of keep ing,reas onable utilizati on and p r oper reconstructi on in its design t o deal with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subway and envir onment .A t the sa me ti m e,f or munici pal auxiliary p r oject that hardly finished synchr onistically with sub way constructi on,it is necessary t o leave enough devel opment r oom in order t o fulfill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of sub way and urban constructi 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henyang No .1Subway;stati on at Shenyang rail w ay stati on;study;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规划范围,线网规划方案为环形加放射形,由2条东西线、2条南北线和1条环线共5条线组成,线网总长182.5k m 。
[ATKINS]沈阳市地铁一、二号线延伸线及四、九、十号线沿线城市规划及土地使用优化研究(101页)草案200904
![[ATKINS]沈阳市地铁一、二号线延伸线及四、九、十号线沿线城市规划及土地使用优化研究(101页)草案200904](https://img.taocdn.com/s3/m/d7f1aadab14e852458fb5734.png)
0(草案)1导言•项目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内容•本阶段研究成果•项目进度规划评估与城市发展政策分析•沈阳市城市总体概况•沈阳市分区发展概况•上层次规划对地铁线路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城市总体轨道交通情况•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规划分析与研究•总体说明•规划评价与参考数据•规划转换标准•现状与规划区别土地利用分类汇总•土地利用分区编号与地块编号索引•土地利用分区图则潜在优化地区•研究步骤与目标•优化研究方法•分区优化潜力•潜在优化地区•下阶段工作附件一现状调研工作说明目录INTRODUCTION 附件二2009现状年及2020、2030基础年数据组2导言INTRODUCTION1项目背景3沈阳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沈阳中心区为重点,统筹考虑城市未来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客流分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形成未来以地铁为主体,市域快线和城际铁路为补充的轨道交通系统。
规划预计沈阳市在2030年前,沈阳市将建成地铁一、二、三、四、五、六、九及十号线总长度约240公里的地铁网络。
远景展望,沈阳将规划地铁线网总长400公里,由“四横、四纵、两L、一弦线”共11条线组成。
沈阳站、沈阳北站和新沈阳站均有三条线路经过,各副城与主城之间有两条以上的线路连接,通过两个L线构成环线。
为了能将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在香港的“轨道+物业”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应用于沈阳市的轨道项目开发当中,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地铁集团)和港铁沈阳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港铁公司)联合组织,阿特金斯作为主编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参编单位,对地铁一、二号线延伸线及四、九、十号线沿线作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优化的研究工作。
研究范围、目的与内容4 Array研究范围本次规划研究工作的研究范围是地铁一号、二号线延伸线和四、九、十号线沿线1000米范围内的用地,线中总长路约为120公里,总研究面积约240平方公里。
根据目前最新数据,包含了86个地铁站点,其中换乘站点19个(截止至2030年)。
沈阳地铁一号线出行目的特征分析
![沈阳地铁一号线出行目的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f2222c482fb4daa58d4bb2.png)
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背景简介 (4)1.1调查背景 (4)1.2调查意义 (4)1.3调查方法 (4)2沈阳市地铁简介 (5)2.1沈阳地铁一号线运营区域 (5)2.2地铁一号线车站设置 (6)3调查前期准备 (7)3.1调查问卷设计 (7)3.2调查时间段设计 (7)3.3调查数据确定 (7)4出行目的分析 (8)4.1各站点周边情况及调查数据 (8)4.2调查数据分类 (42)4.3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43)五小结 (49)1 背景简介1.1调查背景随着沈阳地铁逐渐成网,在网络效应和服务区域扩大的刺激下,地铁客流记录不断被刷新.在客流不断增加的同时,如何合理的设计各个车站扩大服务区域,让乘客顺畅地进出站并方便换乘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成为业内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对沈阳市地铁1号线车站设施进行了实地调研,探索各个时段客流量与车站位置设置的关系,为既有线路改造和新线设计提供决策参考.1.2调查意义沈阳地铁为发展公共交通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分析,到2010年,全市日出行总量将达到1518万人次,有20—30%市民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其中,轨道交通占5—10%。
随着地铁网络建设逐步健全,换乘更加方便,乘坐人数将越来越多。
预计到2030年,沈阳日出行量将达到2049万人次,其中乘坐公共交通人数占55%,乘坐地铁的日出行量将达到600万人次左右。
届时,地铁将成为大部分沈城普通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而和地铁有并行线路的公交汽车将配合地铁合理调整运营线路。
这次进行的客流的出行目的调查分析可以为日后完善地铁站口周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商圈布置等提供数据理论支持。
1.3调查方法我们此次进行的地铁站点客流换乘特征调查按实际客流量的0.3%进行抽样调查,进行为期一周的地铁附近客流情况调查,从5:30——22:00,按上下班时段和平常时段对调查时长进行相应划分,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对样本数据汇表制图统计,结合周围公交车站点、商圈、学校、医院、企业分布分析客流出行目的并得出结论。
沈阳地铁1号线中央大街站方案研究
![沈阳地铁1号线中央大街站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33f0dbd5bbfd0a78567308.png)
房屋建筑依托轨道交通建设,重新调整城市布局,体现了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连接,创造以人为本、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接驳环境,从而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发挥城市综合效益。
3个方案各有短长,考虑到方案一中车站与公交枢纽结合紧密,方便使用,且车站埋深最浅,降低了土建工程造价及工程风险,故推荐采用。
4 结语随着城市设计的先进理念的注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合理调整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综合效益至关重要。
笔者以为,通过研究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形态,使整个城市显得生机勃勃是轨道交通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研究的根本,而简单地采用夸张、变异等设计手法去处理地下空间,从而达到标新立异的 形似!则是舍本逐末。
从医药基地站的设计方案中,设计通过对现有规划的分析入手,因地制宜地调整规划,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一体化设计方案。
罗素所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理论指导下,依托车站的建设,完成对城市空间设计的一体化。
对于先进经验有选择地借鉴,兼收并蓄,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将车站作为融合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设计节点,表达兼具交通特性和城市公共特性的空间是轨道交通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核心。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实施方案上尽量选择设计、建设、管理界面明晰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
参考文献:[1] 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2] 查尔斯 詹克斯,卡尔 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兴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Z].北京:2007.收稿日期:2007 11 26作者简介:杨彦东(1963∀),男,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工学学士。
沈阳地铁1号线中央大街站方案研究杨彦东(吉林交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吉林 132001)摘 要:通过对车站所在地周边环境条件等现状的分析,沈阳地铁1号线中央大街站决定采用侧式站台车站。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建筑方案研究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建筑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a915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e.png)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建筑方案研究韩静【摘要】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自开发区13号街至沈阳地铁1号线张士站.起点设在开发大路与13号街交口附近,线路一直沿开发大路路中敷设前行至张士站.全线设13号街、中央大街、7号街、4号街共4座车站.针对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道路横断面状况、道路规划以及周围地面建筑环境,结合车站埋深、结构形式及建筑布置等综合因素,对中央大街站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车站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详细介绍.【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9(000)005【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地铁车站;车站建筑;方案【作者】韩静【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41 工程概况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是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中1号线的一部分,是一期工程的延伸段,线路全部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基本走向由西向东,是沈阳市与辽西联系的重要走廊。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自开发区十三号街至张士站。
起点DIIIK0+68.500设在开发大路与十三号街交叉口附近,线路一直沿开发大路路中敷设,过中央大街、七号路、四号路后,在三号街转向东北方向,下穿沈大高速公路,线路沿开发大路前行至张士站。
线路全长5.685 km,全部为地下线。
全线设十三号街、中央大街、七号街、四号街共4座车站,均为地下站。
中央大街站为中间站,本站站位周边基本为已建或在建的工业厂区,车站北侧为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南侧有沈阳华丽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共和村养鸡场等。
车站四周均有绿化用地可征用,开发大路路中有宽约14 m的绿化带,设站条件较好。
2 车站方案比选中央大街站地处沈阳张土开发区内,该地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沈阳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沈阳今后投资建设的重点地区,现状面积4.4 km2,人口5.3万人。
沈阳重工街地铁车站施工方案
![沈阳重工街地铁车站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7630140b4e767f5acfce38.png)
2007年3月15日保证重启区间调头。
1.4.3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伤亡事故,达到《JGJ59-99》、《JGJ46-2005》和《沈阳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要求。
1.4.4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遵守国家与相关部门、辽宁省和沈阳市颁布的文明施工标准规定,达到《沈阳地铁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及管理规定》的要求。
杂填土:杂色,松散,由粘性土、砂、碎石、砖块、建筑垃圾等组成。该层分布连续,层厚0.50~1.60m。
1.3.1.2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
①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硬塑状态,刀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见铁锰结核及铁质浸染。该层分布连续,层厚0.50~2.70m。
②粉细砂:黄色、黄褐色,稍密~中密状态,稍湿~湿,分选较好,含少量砾石,可见最大粒径20mm,该层分布较连续,层厚1.60~3.20m。
1.1.1.5我公司现有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实力、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
1.1.2编制原则
1.1.2.1科技领先,安全可靠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先进的施工技术措施。
1.2
本工程系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第四合同段,本标段工程包括重工街车站,洪湖北街站~重工街区间。
1.2.1重工街站
重工街站位于重工街立交桥东侧,富工四街、富工一街之间,建设西路南侧的景观绿化带下,沿建设西路呈东西向布置,建设西路北为沈阳康利巴士有限公司,车站西南侧主要为多层住宅楼,车站周围有沈桥市场、汽车修理厂等,重工立交桥对线路走向有很大的影响。
沈阳地铁一号线东延线方案研究
![沈阳地铁一号线东延线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220fbaad51f01dc281f1ad.png)
沈阳地铁一号线东延线方案研究沈阳地铁一号线东延线方案研究线东延线主要位于沈吉发展轴的东部现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一号线的市郊路段,代旅游休闲度假区,是沈.抚同城化进程是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重要组的前沿地带,是沈阳市实施“东优、西进、成部分。
东延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轨南拓、北统”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区道交通线网建设,提高城市地铁覆盖率,域。
目前,沈阳主导交通方式依然是步有利于沈阳地铁规模化运作。
笔者通过行、自行车和公交车,根据国内外的经分析该线路的走向及沿线情况,比较两验,当建成区在300平方公里以下时,采个行车交路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用常规公交基本可以满足市民的出行,出优化方案,以及加强车站管理诸方面当建成区进一步扩大时,需要有大运量的设想。
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地铁系统)才能解决一、线路平面走向方案概况由空间拓展带来的出行距离增长的沈阳地铁一号线东延线起点为在建题。
地铁一号线东延线工程的建设为沿地铁一号线终点黎明化宫站,终点为线提供了方便、快捷、经济、安全、舒适、海洋公园站。
线路沿和睦路、东陵路、沈大运量的客运通道,拉近了东部地区与棋公路、沈通公路敷设,主要经过黎明小城市其它区域的距离,增强了城市集聚区、良辰美景、保利花园、天柱山庄、奥林和扩散能力,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将推动匹克花园、兰乔胜菲等住宅区,沈阳第三沈一抚同城化进程,促进东部现代旅游休粮库厂区,沈阳农业大学科技区,全国重闲度假区的发展。
点保护物古迹——东陵公园,以及棋地铁一号线横跨沈阳市东西6个盘山风景区——世博园(见图l所示)。
区,连接沈阳西部工业走廊、市内住宅商业区、东部现代休闲受假区。
地铁一号线全线建成悔形成一条横跨沈阳市区东西向的快图l沈阳地铁一号线平面走向速客运通线路全长16.1公里,其中地下线7.9道,该线位于城区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上,公里、高架线7.05公里、地面线及敞开沿线地面交通是横贯沈阳市的交通大动段1.15公里。
沈阳地铁最新规划方案
![沈阳地铁最新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d592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d.png)
②地铁2号线:由目前终点站全运路延长至沈北新区;
③地铁9号线:由目前终点站建筑大学延长至苏家屯区。
2.车站及换乘枢纽规划
(1)新增车站规划
结合新增线路规划,新增以下车站:
①地铁6号线:设置车站30座,平均站间距1.2公里;
②地铁7号线:设置车站32座,平均站间距1.3公里;
(3)运营筹备: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步开展运营筹备工作,确保工程完工后顺利投入运营。
五、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1)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2)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带动沿线区域产业升级;
(3)提高城市形象,提升市民幸福感。
2.经济效益
(1)提高地铁票价收入,实现投资回报;
(2)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优化运营时间:根据市民出行需求,调整地铁运营时间,延长晚间运营时段;
(3)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地铁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增设便民设施,提升乘客满意度。
四、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
1.投资估算
本规划方案预计总投资约XX亿元。
2.实施计划
(1)前期工作:开展线路规划、勘察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2)工程建设:按照规划线路及车站,分阶段开展地铁工程建设;
①地铁6号线:连接沈阳北站与苏家屯区,途径沈河区、和平区、皇姑区、铁西区、于洪区;
②地铁7号线:连接沈阳站与沈北新区,途径铁西区、和平区、皇姑区、大东区、沈河区、浑南区;
③地铁8号线:连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与铁西区,途径和平区、皇姑区、铁西区、于洪区。
(2)既有线路延长规划
为提高地铁服务水平,规划对以下既有线路进行延长:
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中街站降水方案研究
![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中街站降水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21e620915f804d2b16c1e9.png)
的部分裙房 、橱窗等 附属建筑 ,为 降水 提供 布井和施 工的
场 地 空 间条 件 ;第 二 ,牺 牲 部 分 建 筑 功 能 向 内 收 缩 结 构 宽
峰排量预 计达 2 4 0 m/ 。而 胡同内没有满 足条件 的市政 5 0 0 。d
布设管井封闭降水场地空间条件 。
( ) 建施 工方 法 二 土
车站 主体和风道 结构采用洞桩法暗挖 施工,在上导洞
内 向下 施 工 围 护 桩 ,围护 结 构 采 用 钻 孑 灌 注 桩 加 桩 间 锚 喷 L 支 护 , 井 明挖 并 兼 做 车 站 施 工 竖 井 。出入 口通 道 结 构 明 风
高 段 仅 43 。 .m
口 ,中街 步 行 街 下 ,沿 中街 步 行 街 东 西 向布 置 与 规 划 四 号 线 在 交 叉 路 口十 字换 乘 。 包 括 车 站 主 体 、出 入 口通 道 、疏 散 通 道 、直 升 电 梯 、 风 道 、风 井 等 。沿 中 街 步 行 街 东 西 向布 置 与 规 划 四 号 线 在 交 叉 路 口十 字 换 乘 。 端 与 盾 构 区 间 相 接 、东端 与 矿 山法 西 暗 挖区间相接 。 车 站 为 双 层 岛 式 地 下 车 站 ,1 米 站 台 。车 站 有 效 站 l 台 中心 处 地 面 高 程 5 . 8 0 O m,拱 顶 覆 土 8 5 m . 6 ,轨 面 埋 深
除 个 别 位 置 — — 如 中街 与 朝 阳街 交 叉 路 口 ( 中街 和 朝 阳 街 红 线 宽 均 为2 . m 2 O )、沈 阳 北 方 贸 易 大 厦 东 侧 胡 同 ( . ̄ . m 宽4 4 6 3 )、老 边 饺 子 馆 与 沈 阳 商 业 城 之 间 胡 同 ( 宽
沈阳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方案
![沈阳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c924d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9.png)
沈阳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方案盾构区间施工方案一、盾构区间工程概况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第八合同段(云峰北街站~沈阳站)盾构区间起止里程为DK10+573.295~DK11+955.650, 区间左线全长1412.477m,右线全长1395.112m,在DK11+395.00设左右线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建),区间为单圆隧道,线间距为13~25.66m,区间从云峰北街站起,穿越云峰北街,沿线经过沈阳市第三橡胶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市第二锻造厂,横穿兴工北街、向东北下穿沈阳火车站所有铁路股道(有正线、到发线、调车线、货物线、专用线等40余条线路)、高架候车室及进站通道和主站房第三候车室至沈阳站站止。
线路纵向呈“V”型坡,最大纵坡25‰,覆土深度约17.08~28.42m。
采用盾构机施工单圆隧道。
盾构衬砌采用C50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片拼装而成,每环由3块标准管片、2块邻接块和1块封顶块组成,管片内径φ5400m,厚度300mm,环宽1.2m,采用错缝拼装。
二、总体施工方案本合同段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采用一台Φ6280mm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
根据线路纵断面、区间隧道周边环境、地铁一号线工程总体筹划,以及施工场地等情况,区间隧道的掘进施工总体施工工序分别为:云峰北街站~沈阳站站区间先施工右线,盾构机由云峰北街站大里程端头井始发,到达沈阳站站小里程端头井调头,再施工区间左线,在云峰北街站大里程端头井解体、转场。
联络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初期支护为格栅及C25网喷支护,二次衬砌为C30防水钢筋混凝土。
在盾构机到达该段前,先采用地表注浆对联络通道所在区域进行加固,当右线盾构机通过后,即从左右线相向暗挖施工联络通道。
三、盾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3.1施工准备盾构区间的施工首先进行洞门的施工和进洞地层的加固,之后进行盾构机组装及施工过程所需的配套设备的安装,然后开始盾构机的掘进施工,包括盾构机就位组装、始发、试掘进、以及正式掘进。
沈阳地铁一号线施工方案
![沈阳地铁一号线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b178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8.png)
沈阳地铁一号线施工方案概述沈阳地铁一号线是在沈阳市的城市交通建设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项目的施工方案旨在为沈阳市民提供便捷、高效、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施工总体方案施工时间和工期安排沈阳地铁一号线的施工工期预计为3年,具体施工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年:进行地铁线路的勘察设计、方案优化和前期工程准备; - 第二年:进行隧道、地基、桥梁等地铁主体结构的建设; - 第三年:进行地铁线路的电气化和装修工作,并进行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
施工流程和方法1.勘察设计和方案优化:通过对地质、地形条件进行勘察,确定线路走向和站点位置,并优化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合理和高效。
2.地铁主体结构施工:先进行地基处理和桩基建设,在地铁线路沿线进行洞口开挖,同时进行隧道、地基、桥梁等主体结构的施工。
3.电气化和装修工作:进行电力线安装、信号设备安装、车站装修等工作。
4.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进行地铁线路的联调联试,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开展运行试验,确保安全、顺畅和舒适。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 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和监督,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3. 培训施工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 设立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工作。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做好施工安全工作。
施工分项方案勘察设计和方案优化1.进行地质勘察,获取地质信息,了解地质条件。
2.进行地形测量,确定线路走向和站点位置。
3.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线路运营效率和乘客出行便利性。
地铁主体结构施工1.地基处理:进行地下水排除和土壤加固,确保地下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桩基建设:安装各种类型的桩基,如钢管桩、预应力桩等,提供地铁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方案研究
![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5d6f1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c.png)
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方案研究
孙明;高兴
【期刊名称】《铁道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7(024)004
【摘要】研究目的:解决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的设置问题.研究方法:通过对火车沈阳站站前现状的分析,将地铁在此设站的问题分解为几项,再针对每项展开分析研究,采取不同方式解决.研究结果:对火车沈阳站的老站房及其它主要历史风貌建筑予以保留,对部分既有建筑物分别采取迁移、改造利用的手段,解决地铁的建设问题.并在地铁车站与火车站之间留出发展空间,满足铁路及市政远期建设要求.研究结论:在老城市中历史风貌街区修建地铁,设计中要结合周边既有建筑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完全保留、合理利用、适当改造的不同手段,处理好地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难以与地铁同步完成的市政配套工程,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未来地铁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5页(P103-107)
【作者】孙明;高兴
【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
【相关文献】
1.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暗挖段洞桩施工技术研究 [J], 贺栋
2.沈阳地铁一号线运输组织方案优化研究 [J], 薛亮;刘小玲
3.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中街站降水方案研究 [J], 王宁伟;宋桂荣
4.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中街站降水方案研究 [J], 王宁伟;宋桂萦
5.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中街站降水方案研究 [J], 王宁伟; 宋桂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4月第4期(总103) 铁 道 工 程 学 报JOURNAL OF RA I L WAY E NGI N EER I N G S OC I ETY Ap r 2007NO.4(Ser .103) Ξ 收稿日期:2007-02-06 ΞΞ作者简介:孙明,1975年出生,女,工程师;高兴,1974年出生,男,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6-2106(2007)04-0103-05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方案研究Ξ孙 明 高 兴ΞΞ(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300251)摘要:研究目的:解决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的设置问题。
研究方法:通过对火车沈阳站站前现状的分析,将地铁在此设站的问题分解为几项,再针对每项展开分析研究,采取不同方式解决。
研究结果:对火车沈阳站的老站房及其它主要历史风貌建筑予以保留,对部分既有建筑物分别采取迁移、改造利用的手段,解决地铁的建设问题。
并在地铁车站与火车站之间留出发展空间,满足铁路及市政远期建设要求。
研究结论:在老城市中历史风貌街区修建地铁,设计中要结合周边既有建筑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完全保留、合理利用、适当改造的不同手段,处理好地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于难以与地铁同步完成的市政配套工程,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未来地铁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研究;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Sche me Study of Shenyang No .1Subway St ati on at Shenyang Ra ilway St ati onSUN M i n g,GAO X i n g(The Third Rail w ay Survey and Design I nstitute Gr oup Cor porati on,Tianjin 300251,China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s:This paper s olves the p r oble m of the establish ment of Shenyang No .1Sub way Stati on at Shenyang Rail w ay Stati on .Research m ethods:By analysing the status in fr ont of Shenyang Rail w ay Stati on,we f or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ub way stati on at this stati on int o categories,make analysis and study for each ite m t o s olve this p r oble m in different ways .Research results:Keep Shenyang Rail w ay Stati on r oom s and itsmain hist oric buildings .A s t o part of existing buildings,we take the means of re moval and reconstructi on t o s olve the constructi on of subway .W e als o leave devel opment r oom bet w een sub way stati on and rail w ay stati on t o meet the de mand of rail w ay and l ong ter m munici pal constructi on .Research conclusi on s:For the matter of building sub way in hist orical bl ock of ancient city,it combines actual situati on of surr ounding buildings and takes the means of keep ing,reas onable utilizati on and p r oper reconstructi on in its design t o deal with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subway and envir onment .A t the sa me ti m e,f or munici pal auxiliary p r oject that hardly finished synchr onistically with sub way constructi on,it is necessary t o leave enough devel opment r oom in order t o fulfill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of sub way and urban constructi 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henyang No .1Subway;stati on at Shenyang rail w ay stati on;study;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规划范围,线网规划方案为环形加放射形,由2条东西线、2条南北线和1条环线共5条线组成,线网总长182.5k m 。
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张士开发区的张士站,东至黎明文化宫,全长22.2km,全部为地下线路,设18座车站。
沈阳站站位于铁路沈阳站附近,是地铁一、三号线间的换乘站,也是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站点。
铁路沈阳站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和和平区的交界处,人员密集,交通繁忙,距沈阳市繁华的太原街商业区步行仅5m in。
广场附近有沈阳市长途汽车南站,还有24条公交线路在沈阳站广场前始发或通过。
1 工程难点特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强化出地铁在此设站的意义,地铁建成后将大大缓解交通压力、提升沈阳站及周边地区的层次与格调。
但稠密的周边建筑、复杂的客流和繁忙的交通也相应带来了地铁设计上的诸多难题。
1.1 火车站前稠密的文物保护建筑群沈阳火车南站建于20世纪初期,为典型的三段式构图古典主义建筑,迄今有近百年历史。
胜利大街东侧的沈阳饭店等也是极具保留价值的1912年老建筑群。
中山路、中华路、民主路成放射状与广场前的胜利大街相通,形成以火车站为中心,以中华路为中轴线的古典式对称构图。
1945年为纪念解放沈阳战斗中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在站前广场中央靠近胜利大街位置修建了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它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
1963年9月,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沈阳火车站已成为沈阳市的标志性建筑,站前广场及其周遍建筑也形成了独特的历史风貌街区,是文物保护部门关注的重点。
在总体设计阶段,线路专业经过多方案比较,市规划等有关部门最终确定了地铁一号线沿中华路路中铺设,并继续向前穿过苏军纪念碑、火车站老站房继续向前铁西区延伸的方案。
这就要求地铁车站的设计必须要在这中华路狭小的空间内完成。
如何在完成地铁建设的同时,继续保持火车站街区的历史文脉传承,成为地铁沈阳站站设计一大难题。
1.2 火车站前广场下复杂的既有地下人防为解决站前广场的客流组织及机动车停车问题, 1999年,在广场地下修建了二层的地下人防开发,南北218m,东西35.4m。
地下一层为商场,同时连通两条横穿胜利北街的地下过街通道,广场上客流可由此过街。
地下二层为停车库,来火车站的社会车辆可以来此停放。
地下人防结构底板埋深达广场地下10m。
无从平面位置,还是竖向标高,既有的地下人防建筑都与地铁1号线的线路走向存在不可避免的交叉冲突。
如何合理地与既有人防建筑结合,同时将既有人图1 沈阳站站前街区总平面图防建筑改造减到最少,其原有的功能如何延续,成为地铁沈阳站站设计的又一难题。
1.3 地面复杂的交通环境长期以来沈阳站广场使用的停车场设在广场地面,而地下的人防停车场建成后,却因缺乏与沈阳站的客流组织联系,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在胜利大街东侧,还有汽车长途客运站,加之沈阳站地区始发公交线路达22条,途经公交线路15条,中巴线路7条,大部分公交线路需占用道路停车。
如何妥善解决广场上的交通压力成为燃眉之急。
目前,沈阳站广场改造项目正根据分步改造的方案展开。
售票厅、行包房和邮局的立面改造已经完工。
广场地面和地下人防停车场如何改造结合成为地铁一号线设计时的重点问题之一。
1.4 施工难度现有的中华路车行道宽仅20m,沈阳饭店等保护建筑沿街立面长度84m,建筑前的人行通道宽仅9m 左右。
根据客流计算,地铁沈阳站站的站台宽度需12m,车站的标准结构断面宽度为20.7m。
胜利大街、中华路现状交通非常繁忙,人流、车流均很密集,交通量大。
地下管线虽然埋深较浅,但数目种类较多,在胜利大街和中华路交叉口有交叉敷设。
在车站的工法选择上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和交通疏解方案,确保沈阳火车站站前广场的集散功能不受大的影响。
这些问题,在车站的方案设计阶段都需要认真研究,逐一解决。
2 方案设计过程2.1 站位如何确定由于站后广场已另设地铁站点云峰北街站,本站不考虑在火车站后站场设站方案。
剩下需要选择的就401 铁 道 工 程 学 报2007年4月是靠近火车站房设站和退出站前广场设站2种方案。
如果地铁车站退出站前广场,它的最大优点是避开了大面积改建既有建筑的问题,地铁施工对火车站的影响也大大降低,对设站条件有所改善,左端风亭设在站前广场东侧的绿地内(只需局部改建地下人防建筑),但是车站远离火车站这个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与远期在胜利大街下的地铁三号线车站也只能形成T 型换乘(图2)。
无论从火车换乘地铁还是地铁本身一、三号线之间的换乘,都不是最短换乘距离方案,不符合以人为本、以流为主,把沈阳站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一个高效、快捷的各类交通中转枢纽的设计理念。
且右端的风亭因中华路两侧的新建工程设置非常困难。
由于地铁隧道下穿沈阳火车站采用盾构法能够保证老站房和铁路的安全,但在靠近火车站一端必须留出盾构施工所需的竖井及施工场地。
按如果地铁车站退出站前广场,这端的盾构井就进入了胜利大街主路内,施工期间必须截断交通。
这种做法在交通繁忙的火车站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从施工角度来看,退出站前广场设站是无法实现的。
图2 地铁站远离火车站广场设站方案(图中单点画线为地铁线路中心线)而如果地铁车站该端伸入站前广场,将盾构施工所需的竖井及施工场地设在站前广场,就可以避免施工期间对站前胜利大街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