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100题及答案
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以下88道题为常考文学常识及平时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紫钗记》答案:B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答案:B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XXX好问B.XXXD.XXX答案:A4.“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答案:C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答案: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6.XXX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条B.10条C.15条D.22条答案:A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答案:A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答案:CA.XXX佛山镇9、“爆仗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XXX”,这里的“XXX”指的是什么?АXXXC.洒D庄稼答案:C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答案: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织D.双手相狐11、我国的京剧脸语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答案:AA.忠职正直B阴险狡诈C.神怪形条D.凶尽残忍12、以下哪项不属于宋朝五大名窑?答案:BA汝窑B.耀州窑C定窑D.钧窑1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里包孕多少首完全的诗?A.300首B.305首C.350首D.500首答案:B15.《孙子兵书》的作者是谁?答案:AA.XXXB.XXXC.XXXD.XXX16、喝念做打是中国戏曲扮演的四种艺术手腕,也是戏曲扮演的四项根本功,共中"做"指的是什么?答案:BA.西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武打技艺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XXX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我待D.失之不再答案:A18、XXX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B.仲夏C.XXX.深秋答案:A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站午市D.七夕节答案:B20.“竹林七贤”中不包孕以下哪位?A.XXXB.向XXX.XXXD.XXX答案:C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XXXB.XXXC.XXXD.XXX答案:A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XXX五岳不包括以下哪座山?A.XXX.高山D.黄山答案:D23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XXXD.已答案:A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答案:BA.赤眉起义B.XXX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25.被后世称为“XXX”的是谁?答案:DA.XXXB.XXXC.XXXD.XXX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汗青上的哪位才女?A.XXXB.XXXC.XXXD.XXX答案:C2XXXXXX27、下面哪个成语与XXX有关?答案:C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D.—诺千金2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XXXB.XXXC.XXXD.XXX答案:B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答案:AA.XXXB.XXX.XXXD.XXX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谁?答案:AA.XXXB.XXX.XXXD.XXX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什么样的品质?答案:AA.为政清简B.安然长乐C.恬淡名利D.骄奢淫逸32在古代,人们怎样尊称对方的妻子?答案:BA.令爱B.令正C.令堂D.令尊33、以下哪位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答案:BA.XXXB.XXXC.XXXD.诸遂良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答案:BA,两位B.三位C.四位D.五位35、XXX在《·赤壁怀古》中提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以"羽扇纶巾"形容的下面哪位历史人物?答案:BA.XXXB.XXXC.XXXD.黄盖36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答案:BA.来俊臣B.XXX.XXXD.XXX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XXX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XXXB.XXXC..XXXD.XXX答案:B38目前经常利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文雅和浅显的文艺作品,叨教这两个成语最后指的是什么?答案:CA.文章B.画作C.乐曲D.刺绣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AXXXB.XXX.XXXD.老子答案:B40、“杏林”指代的是什么?答案:B3fǔXXXA.教育界B.医学界C.商界D.曲艺界4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答案:AA.《山海经》B.《世说新语》C.《封神演义》D.《左传》42.《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答案:BA.气候酷热似火B.气候逐步转凉C.流星反常呈现D.气候逐步转暖43上面哪个是农历XXX的别称?答案:C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44.“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描述的是汗青上哪位书法家的字?A.XXXB.XXXC.XXXD.XXX答案:C4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谁?答案:A注:XXX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C.一位诗人D.八位诗人4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答案:XXXXXXB.XXX.XXXD.XXX47.以下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XXX的故事?答案:A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XXXB.XXX.XXXD.老子答案:B4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答案:BA.21点至23点B.23点至波展1点C.凌展1点至3点D.凌晨3点至5点50.唐宋八人人中不包孕以下哪一位?答案:BA.XXXBXXXC.XXXD、XXX5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答案:CA.早上B.中午C.傍晚D.XXX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XXX生麻中,不扶而直答案:BC.XXX,偏生暗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答案:AA.《孟子》|B.《庄子》C.《荀子》D.《老子》4dā54,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XXXB.XXXC.XXXD.XXX答案:B55,文学史上被称作“XXX”的是XXX和谁?A.XXXB.XXXC.XXX.XXX答案:B56.XXX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XXX 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谁?答案:CAXXXB.XXXCXXXD.XXX57、文人对各栽种物有自己的偏幸,XXX喜爱菊花,XXX 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成什么?答案: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60,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A.期颐B.耄耋C.花甲D.古稀答案:A61.“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答案:BA.同伙B.学生C.同事D财产62.“XXX”形容的是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笔法?A.XXXB.XXXC.XXXD.XXX答案:B63、俗称“金銮殿"的是以下哪座大殿?答案:A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养心殿6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的什么礼节?A.从丈夫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B.从妻子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C.从夫妻头上各取一些头发,合而作一结D.把头发都剪掉65,“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答案: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浩瀚宫殿D.艳丽的地方66.《西纪行》中XXX的原型是谁?答案:A5XXXXXXlíA.XXXB.XXX.XXXD.道明僧人67.XXX曾御封“三绝" ,除XXX的诗和XXX的草书外,另有什么?答案:AA.XXX的剑舞BXXX的画 C.XXX的曲D.XXX的棋6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答案:BA.忠义B.孝悌C.礼义D.廉耻69.以下植物中,不该当呈目前《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哪个?A.菊B.XXX..竹D.松答案:A70.“楚河”和“汉界”在本日的哪个省?答案:BA.XXX.河北D.湖读71.“鼎”的最后用处是什么?答案:CA.祭祀用礼器B位置意味物C.烹煮用具D家居粉饰72.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答案:AA.十个B十二个C.六个D.三十二个73.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答案:BA.颐和园B圆明园C.静明区D.西花园74.“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答案:AA.象形字B.表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75.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答案: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7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答案:A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77、下列哪个不是南京的别称?答案:CA.建康B.XXX78、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是哪一部?答案:BA.《古今图书集成》B《永乐大典》C.《太平御览》D.《册府元龟》79.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人人”这幅春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答案:BA.XXX、XXX、XXXB.XXX、XXX、XXX6XXXC.XXX、XXX、XXXDXXX、XXX、XXX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答案:CA.XXXB.XXX.XXXD.XXX81、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C.古代的一种告别礼仪D绘画的一种方法答案:A82.成语“白驹过隙”一般用来比喻什么?答案:BA.速率缓慢B韶光飞逝C.世事变革D.变革多端83.XXX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答案:BA.鹤B.鹅C.鸡D鱼8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答案: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8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答案:AA.《三都赋》B.《长六赋》C.《两都赋》D.《二京赋》86、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共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A.长度B面积C.容积D.重量答案:D87、《红楼梦》的作者XXX是家喻户晚的文学家, "XXX"是他的什么称谓?A.名B.字C.号D.姓答案:C 8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XXX"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答案:BA.XXX和XXXB.XXX和XXXCXXX和XXXD.XXX和XXX8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XXX有关?答案: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90.“孔门四教",详细指的是什么?答案: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C.仁、义、礼、信D.文、忠、智、礼91,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共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7fǔA干B.XXX.都是D.都不是答案:A92.《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忍?答案:AA.上古B.崇尚C.官名D.顺序93、下面哪向话出自《孟子》?答案:D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行测文化常识题100道
行测文化常识题1. 题目: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谁?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2. 题目:《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
3. 题目:《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部分?答案:风、雅、颂。
4. 题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答案:状元。
5. 题目:中国古代的“五经”指的是哪五部经典?答案:《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6. 题目: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包括哪些?答案: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7. 题目:中国书法的“四体”是指什么?答案:楷、行、草、隶。
8. 题目:《史记》的作者是谁,它记载了哪个时期的历史?答案:司马迁,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9. 题目: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什么?答案:礼、乐、射、御、书、数。
10. 题目:中国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角色?答案:生指男性角色,旦指女性角色,净指花脸角色,末指年轻男性角色,丑指滑稽角色。
11. 题目:《论语》是记录哪位古代思想家言行的书籍?答案:孔子。
12. 题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答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3. 题目: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答案:魏、蜀、吴。
14. 题目: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答案: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
15. 题目: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还包括哪三部?答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16. 题目:中国茶文化中的“茶道”起源于哪个朝代?答案:唐代。
17. 题目:中国古代的“八股文”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什么形式?答案:一种固定的文体。
18. 题目:中国京剧的“四大名旦”指的是哪四位艺术家?答案:梅兰芳、尚小云、程硕英、荀慧生。
19. 题目:中国古代的“五音”是指什么?答案:宫、商、角、徵、羽。
20. 题目:中国书法中的“草书”是由哪位书法家发展到高峰?答案:张旭。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及答案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及答案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题及答案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紫钗记》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B.柳永C.晏殊D.李煜4.“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6.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条B.10条D.22条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D.双手相握11.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A.忠耿正直B.阴险狡诈C.神怪形象D.凶暴残忍12.下列哪项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B耀州窑C.定窑D.钧窑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A.300首B.305首C.350首D.500首1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孙武B孙膑C.孙权D.孙良16.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什么?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武打技艺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我待D失之不再18.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B.仲夏C.孟夏D.深秋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20.“竹林七贤”中不包括以下哪位?D.阮籍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李商隐B骆宾王C.王昌龄D.李白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其中五岳不包括以下哪座山?A.泰山B.华山C.嵩山D.黄山23.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戍C.戌D.己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A赤眉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25.被后世称为“梅妻鹤子”的是谁?A.梅尧臣B.晏殊C.苏舜钦D.林逋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才女?A.朱淑真B.卓文君C.李清照D.蔡文姬27.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D.一诺千金28.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B武则天C.唐太宗D.赵匡胤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白居易B.李白C.苏东坡D杜甫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谁?A.李煜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什么样的品质?A.为政清简B.平安长乐C.淡泊名利D.骄奢淫逸32.在古代,人们怎样尊称对方的妻子?A.令爱B.令正C.令堂D令尊33.以下哪位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A.颜真卿B.赵孟頫C.柳公权D褚遂良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A.两位B.三位C.四位D.五位3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以"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黄盖36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A.来俊臣B.周兴C.李林甫D.赵高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李商隐38.现在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A.文章B.画作C.乐曲D.刺绣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A.孔子B.屈原C.孟子D.老子C.商界D.曲艺界4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山海经》B.《世说新语》C.《封神演义》D.《左传》42.《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D.天气渐渐转暖43.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44.“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吴道子4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谁?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C.一位诗人D.八位诗人4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4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4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D.凌晨3点至5点50.唐宋八大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位?A.韩愈B.李白C.柳宗元D.苏轼5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黎明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A.《孟子》B.《庄子》C.《荀子》D.《老子》54.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欧阳修B.欧阳询C.欧阳锋D.欧阳生55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李贺B.李商隐C.李约D.李询56.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谁?A.司马相如B.崔莺莺C.白居易D.杜甫5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什么?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58.《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哪一部文学经典?A.《诗经》B.《陌上桑》C.《楚辞》D.《孔雀东南飞》59.“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A伍子胥60.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A.期颐B.耄耋C.花甲D.古稀61.“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A.朋友B.学生C.同事D.产业62.“吴带当风”形容的是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笔法?A.张僧繇B.吴道子C.顾恺之D.吴昌硕63.俗称“金銮殿”的是以下哪座大殿?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养心殿6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的什么礼节?A.从丈夫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B.从妻子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C.从夫妻头上各取一些头发,合而作一结D把头发都剪掉65.“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66.《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谁?A.玄奘B.鉴真C.义净法师D.道明和尚67.唐文宗曾御封“三绝”,除了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外,还有什么?A.裴旻的剑舞B.吴道子的画C.李龟年的曲D.顾师言的棋6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A.忠义B.孝悌C.礼义D.廉耻69.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哪个?D.松70.“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71.“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D.家居装饰72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C.六个D.三十二个73被誉为“万囯之园”的是哪个?A.颐和园B.圆明园C.静明园D.西花园74.“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象形字B.表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75.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7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77下列哪个不是南京的别称?A.建康B.江宁C.吴中D.金陵78古代最大的类书是哪一部?A.《古今图书集成》B.《永乐大典》C.《太平御览》D.《册府元龟》79.“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81.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C.古代的一种告别礼仪D.绘画的一种方法82语“白驹过隙”一般用来比喻什么?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C.世事变化D.变幻莫测83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A.鹤B.鹅C.鸡D.鱼8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A.京剧B.黄梅戏。
初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3.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儒家4. 《诗经》有多少篇?:305篇5. 京剧中著名的“四大名旦”指的是哪四个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6.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武7. 长城全长多少公里?:超过2万公里8.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吴承恩9.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张择端10.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11.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什么?:鄱阳湖12.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老子(李耳)13. 《史记》的作者是谁?:司马迁1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秦始皇嬴政15.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施耐庵1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牡丹17. 《离骚》的作者是谁?:屈原18.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19.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谁?: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20.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李时珍21.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书籍?:神话传说与地理知识22. “五岳”指的是哪五座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3. 《论语》的主要编纂者是谁?: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24. 中国的十二生肖包括哪些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25. 《周易》又称为什么?:《易经》或《变易》26.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长安(今西安)27. 中国的四大菜系是指哪四种?:鲁菜、川菜、粤菜、苏菜28.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宋应星29. 中国的第一大岛是什么?:台湾岛30.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蒲松龄31. 中国的国石是什么?:寿山石(或和田玉,有争议)32. 《黄帝内经》属于什么类型的文献?:医学经典33. 中国的四大民间爱情故事是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34.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司马光35.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哪一个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36.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王羲之37.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38. “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样东西?:笔、墨、纸、砚39. 《九章算术》是哪个时期的数学著作?:东汉40. 中国的国粹之一是哪种艺术形式?:京剧41. 《金匮要略》的作者是谁?:张仲景42. 中国最早的字典是什么?:《说文解字》43.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谁?:王勃44. 中国的四大古典美女分别对应哪些历史人物?:杨玉环(唐朝)、王昭君(西汉)、西施(春秋)、貂蝉(东汉)45. 《窦娥冤》的作者是谁?:关汉卿46.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通常指哪三位?:伏羲、女娲、神农4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状元”是第几名?:第一名49. 《桃花扇》的作者是谁?:孔尚任50. 中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圣”的是谁?:王羲之51.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谁?:张若虚52. 中国的“国酒”指的是哪种酒?:茅台53. 《洛神赋图》的作者是谁?:顾恺之54.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资治通鉴》55.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什么?:立春56. 《阿Q正传》的作者是谁?:鲁迅57.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老舍58. 《边城》的作者是谁?:沈从文59.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谁?:路遥60. 《雷雨》的作者是谁?:曹禺61. 《围城》的作者是谁?:钱钟书62. 《茶馆》的作者是谁?:老舍63.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作品集?:鲁迅65. 《白鹿原》的作者是谁?:陈忠实66. 《废都》的作者是谁?:贾平凹67.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谁?:史铁生68. 《文化苦旅》的作者是谁?:余秋雨69. 《狼图腾》的作者是谁?:姜戎70. 《尘埃落定》的作者是谁?:阿来71.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谁?:莫言72.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加西亚·马尔克斯(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73.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谁?:欧内斯特·海明威(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74. 《飘》的作者是谁?:玛格丽特·米切尔(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75. 《简爱》的作者是谁?:夏洛蒂·勃朗特(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76.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是谁?:J.K.罗琳(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77.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是谁?:阿瑟·柯南·道尔(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78. 《悲惨世界》的作者是谁?:维克多·雨果(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79. 《茶花女》的作者是谁?:亚历山大·小仲马(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0. 《红与黑》的作者是谁?:司汤达(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1.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谁?:列夫·托尔斯泰(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2.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谁?:列夫·托尔斯泰(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3. 《罪与罚》的作者是谁?:陀思妥耶夫斯基(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4.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谁?:居斯塔夫·福楼拜(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5. 《高老头》的作者是谁?:巴尔扎克(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6. 《双城记》的作者是谁?:查尔斯·狄更斯(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7. 《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谁?:查尔斯·狄更斯(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8.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丹尼尔·笛福(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8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谁?: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90. 《童年》的作者是谁?:高尔基(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91. 《在人间》的作者是谁?:高尔基(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92. 《我的大学》的作者是谁?:高尔基(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93. 《母亲》的作者是谁?:高尔基(非中国籍,但常被提及)94. 《海燕》的象征意义是什么?:革命先驱或自由精神(非选择题,但常被讨论)95. 《致橡树》的作者是谁?:舒婷(中国当代诗人)96.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是谁?:海子(中国当代诗人)97.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谁?: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98. 《雨巷》的作者是谁?:戴望舒(中国现代诗人)99.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谁?:艾青(中国现代诗人)100. 《乡愁》的作者是谁?:余光中(中国现代诗人)。
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含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竞赛之文化常识(一)(50题每题3分共150分)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人民日报发布,中国文化知识100题(附答案),确实长知识!
人民日报发布,中国文化知识100题(附答案),确实长知识!《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杀青”原意指什么?“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100个文化常识,带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让你真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充实你的知识库,扩展你的视野。
快来测试一下吧,看看能答对多少?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B)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C)屠苏,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妾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传统文化常识100题附答案
传统文化常识100题附答案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的《》。
6.“天下第一关”指()。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和()。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神农。
24.“三教”指儒教、()、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28.“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传统文化常识题100道
传统文化常识题100道答案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紫钗记》答案:B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答案:B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B.柳永C.晏殊D.李煜答案:A4.“滥竿充数”出自哪部书?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答案:C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C6.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条B.10条C.15条D.22条答案:A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A.《史记》B.《资治通鉴》C.《汉书》D.《后汉书》答案:A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答案:C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答案:C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怎么样?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双手相握答案:A11.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作,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A.忠耿正直B.阴险狡作C.神怪形象D.凶基残忍答案:A12.下列哪项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A.汝窑B.耀州窑C.定窑D.钧窑答案:B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答案:B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诗?A.300首B.305首C.350首D.500首答案:B1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孙武B.孙膑C.孙权D.孙良答案:A16.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什么?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武打技艺答案:B17.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我待D.失之不再答案:A18.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晚春B.仲夏C.孟夏D.深秋答案:A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答案:B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A.期颐B.觉重C.花甲D.古稀答案:A61.“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A.朋友B.学生C.同事D.产业答案:B62.“吴带当风”形容的是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笔法?A.张僧繇B.吴道子C.顾恺之D.吴昌硕答案:B63.俗称“金銮殿”的是以下哪座大殿?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养心殿答案:A6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的什么礼节?A.从丈夫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B.从妻子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C.从夫妻头上各取一些头发,合而作一结D.把头发都剪掉答案:C65.“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答案:C66.《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谁?A.玄奖B.鉴真C.义净法师D.道明和尚答案:A67.唐文宗曾御封“三绝”,除了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外,还有什么?A.裴旻的剑舞B.吴道子的画C.李龟年的曲D.顾师言的棋答案:A6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A.忠义B.孝悌C.礼义D.廉耻答案:B69.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哪个?A.菊B.梅C.竹D.松答案:A70.“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答案:B71.“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D.家居装饰答案:C72.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C.六个D.三十二个答案:A73.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A.颐和园B.圆明园C.静明园D.西花园答案:B74.“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象形字B.表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答案:A75.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答案:B7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A77.下列哪个不是南京的别称?A.建康B.江宁C.吴中D.金陵答案:C78.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是哪一部?A.《古今图书集成》B.《永乐大典》C.《太平御览》D.《册府元龟》答案:B79.“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A.曹操、曹玉、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答案:B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00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00题(附答案解析)00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00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003、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炼石补天、钻木取火、衔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分别是:()A、女娲、燧人氏、精卫、盘古B、燧人氏、精卫、盘古、女娲C、盘古、女娲、燧人氏、精卫D、精卫、盘古、女娲、燧人氏004、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B、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C、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D、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005、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006、“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00 题(有答案)
【人民日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 题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2.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3.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A、十个B、十二个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A、颐和园B、圆明园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B 、表意字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B、中都C 、上都D、南京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 、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 、干B、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A、花旦B、青衣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B、崇尚C、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 和84 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A、阴文印B、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A、鼓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A、《弟子规》B 、《三字经》C、《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B、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B)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能B、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A、晚春B、仲夏机构是:(A)A、尚书省B、中书省C 、门下省35、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A、秦始皇B、武则天36、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3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A、《金陵记》B 、《石头记》3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A、黄河B、长江C 、淮河39、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40、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A、八条B、二十二条41、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A、都江堰B、秦始皇陵42、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A、令爱B、令正43、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A、有关B、无关44、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 、佛山镇45、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46、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A、制造琵琶的材料B、演奏琵琶的方式47、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A、静脉B、动脉48、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A、文章书画稿费B 、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49、“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B、医学界50、《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A、《汉书》B 、《史记》C 、《三国志》D 、《左传》51、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A、东B、西C、南D 、北52、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A、子路B、子张C、子贡D 、颜回5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54、“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A、元稹的《莺莺传》B、王实甫的《西厢记》55、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A、土地之神B 、五谷之神56、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57、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58、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A、丝B、竹59、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A、品德高尚B、子孙成群60、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61、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三玉玺62、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63、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64、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A、期颐B、耄耋6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A、南狮B、北狮6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A、裴旻的剑舞B、公孙大娘的舞蹈D、吴道子的画6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A、除夕B、正月初一C、立春D、春分70、《齐民要术》是关于:(B)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7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72、《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A、秦朝B、清朝7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74、“鼎”的最初用途是:(C)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7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A、《史记》B、《论语》C、《庄子》7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21 点至23 点B、23 点至凌晨1 点C、凌晨1 点至3 点7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A、狮子B、金钱豹C、河马D、长颈鹿7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8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B、尺81、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82、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B、范蠡C、屈原83、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A、青铜器B、药材C、墓碑D、竹筒84、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A、玄B、皂C、青D、苍85、《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A、赵云B、张飞C、周瑜D、鲁肃86、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A、孔子B、诸葛亮C、班固D、程顾87、“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C、表演者巧舌如簧88、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A、阴晴圆缺B、风花雪月C、梅兰竹菊D、春夏秋冬89、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A、舞鞋B、上朝穿的朝鞋C、登山鞋90、《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9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100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
100 道中华文化常识选择题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有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什么?A. 《金陵记》B. 《石头记》C. 《西厢记》D.《紫钗记》答案:B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A、黄河 B.长江 C.淮河D、珠江答案:B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元好问B.柳永 C 晏殊 D.李煜答案:A4.“滥竽充数”出自哪部书? 答案:CA.《孟子》 B. 《墨子》C.《韩非子》 D. 《庄子》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谁? 答案:C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6.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8 条B.10 条C.15 条D.22 条答案:A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答案:AA.《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汉书》 D. 《后汉书)8、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答案:CA.汉口镇B.景德镇 C.朱仙镇 D.佛山镇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А苏州 B 房屋 C.洒 D 庄稼答案:C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敬重,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当怎么样? 答案: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穿插D.双手相狐11、我国的京剧脸语颜色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 那么黑色一般表示什么? 答案:AA.忠职正直B 阴险狡诈 C.神怪形条 D.凶尽残忍12、以下哪项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 答案:BA 汝窑 B.耀州窑 C 定窑 D.钧窑1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绘画D.刀工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 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完整的? 诗A.300 首B.305 首C.350 首D.500 首答案:B15.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答案:AA.孙武B.孙朕C.孙权D.孙良16、喝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根本功,共中“做“指的是什么? 答案:BA.西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武打技艺17、成语“机不行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什么?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我待D.失之不再答案:A18、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A.晚春B.仲夏C.孟夏D.深秋答案:A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站午市D.七夕节答案:B20.“竹林七贤”中不包括以下哪位?A.山涛B.向秀C.谢灵运D.阮籍答案:C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李商隐B.骆宾王C.王昌龄 D.李白答案:A 2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称,共中五岳不包括以下哪座山? A.泰山 B.华山 C.高山 D.黄山答案:D23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挨次的第五位?A戊w ù B.戍s h ù C.戌q u D.已y ǐ答案:A2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答案:BA.赤眉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25.被后世称为“梅妻鹤子”的是谁? 答案:DA.梅尧臣B.晏y àn殊s h ū C.苏shùn钦q īn D.林逋b ū2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 B.卓文君 C.李清照 D.蔡文姬答案:C27、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答案:C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 D.—诺千金28、陕西省一块有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B.武则天C.唐太宗D.赵匡胤答案:B29、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答案:AA.白居易B.李白C.苏东坡D.杜甫30.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是谁? 答案:AA.李煜y ù B.苏轼C.陆游 D.辛弃疾3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什么样的品质? 答案:AA.为政清简B.平安长乐C.淡泊名利D.骄奢淫逸32 在古代,人们怎样尊称对方的妻子? 答案:BA.令爱B.令正 C.令堂 D.令尊33、以下哪位不是唐代有名书法家? 答案:BA.颜真卿B.赵孟頫f ǔC.柳公权D.诸遂良34、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答案:BA,两位 B.三位 C.四位 D.五位3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以“羽扇纶巾“形容的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B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黄盖36 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答案:BA.来俊臣B.周兴C.李林甫D.赵高3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杜甫B.李白 C..白居易 D.李商隐答案:B38 现在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答案:CA.文章B.画作C.乐曲 D.刺绣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A 孔子 B.屈原C.孟子 D.老子答案:B40、“杏林”指代的是什么? 答案:BA.教育界B.医学界C.商界D.曲艺界4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答案:AA.《山海经》 B. 《世说语》 C. 《封神演义》 D.《左传》42. 《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什么? 答案: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特别消灭D.天气渐渐转暖43 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 答案:C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44.“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吴道子答案:C45.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答案:A 注:朱耷d ā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C.一位诗人D.八位诗人4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答案:CA 陆游 B.岳飞 C.辛弃疾 D.李清照47.以下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答案:A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答案:B4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答案:BA.21 点至23 点B.23 点至波展1 点C.凌展1 点至3 点D.凌晨3 点至5 点50.唐宋八大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位? 答案:BA.韩愈 B 李白C.柳宗元D、苏轼51.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进展? 答案:CA.早上B.中午C.黄昏D.拂晓5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以下哪句话最相像?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莲生麻中,不扶而直答案:B C.公生明,偏生暗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 答案:AA. 《孟子》|B. 《庄子》C.《荀子》D.《老子》54,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欧阳修B.欧阳询 C.欧阳锋 D.欧阳生答案:B55,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李贺B.李商隐C.李约D.李询答案:B56.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谁? 答案:CA 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 白居易 D.杜甫5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宠爱菊花,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行什么? 答案: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58.《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哪一部文学经典? 答案:AA. 《诗经》B.《陌上桑》C. 《楚辞》D. 《孔雀东南飞》59.“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A.伍子胥 B 勾践 C 夫差 D.范蠡l í答案:B60,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什么?A.期颐B.耄m ào耋d i éC.花甲D.古稀答案:A61.“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答案:BA.朋友B.学生 C.同事 D 产业62.“吴带当风”形容的是我国古代哪位画家的笔法?A.张僧繇y áoB.吴道子C.顾恺之D.吴昌硕答案:B63、俗称“金銮殿“的是以下哪座大殿? 答案:A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养心殿64、“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的什么礼节?A.从丈夫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B.从妻子头上取一些头发,作一结C.从夫妻头上各取一些头发,合而作一结D.把头发都剪掉65,“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答案: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秀丽的地方66.《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谁? 答案:AA.玄奘B.鉴真C.义净法师D.道明和尚67.唐文宗曾御封“三绝“ ,除了李白的诗和张旭的草书外,还有什么?答案:AA.袋旻m ín 的剑舞 B 吴道子的画 C.李龟年的曲D.顾师言的棋68、《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什么? 答案:B A.忠义 B.孝悌 C.礼义 D.廉耻69.以下植物中,不应当消灭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哪个?A.菊B.梅C..竹D.松答案:A70.“楚河”和“汉界”在今日的哪个省? 答案:B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读71.“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 答案:CA.祭祀用礼器 B 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D 家居装饰72.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答案:A A.十个 B 十二个 C.六个D.三十二个73.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 答案:BA.颐和园 B 圆明园C.静明区 D. 西花园74.“水”字属于以下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答案:AA.象形字B.表意字C.形声字D.假借字75.京剧《贵妃醉酒》是依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答案: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 《南柯梦》76、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见的无为而治? 答案:A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77、以下哪个不是南京的别称? 答案:CA.建康B.江宁C.吴中D.金陵78、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是哪一部? 答案:BA.《古今图书集成》B《永乐大典》C. 《太平御览》D. 《册府元龟》79.“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 答案:BA. 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 D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答案:C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81、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 B.加工茶的一种方法C.古代的一种告辞礼仪 D 绘画的一种方法答案:A82.成语“白驹过隙”一般用来比方什么? 答案:BA.速度飞速 B 时间飞逝 C.世事变化D.变幻莫测83.王羲之对一种动物格外偏爱, 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这是什么动物? 答案:BA.鹤B.鹅C.鸡 D 鱼84、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 答案:CA 京剧 B.黄梅戏C.昆曲D.越剧85.“洛阳纸贵”比方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答案:AA.《三都赋》B.《长六赋》C.《两都赋》 D.《二京赋》86、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共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B 面积 C.容积 D.重量答案:D87、《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晚的文学家, “雪芹“是他的什么称谓? A.名B.字C.号D.姓答案:C8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答案:B A.牛郎和织女 B.唐玄宗和杨贵妃C 马相如和卓文君 D.梁山伯和祝英台89、以下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答案:DA.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f ǔ沉舟90.“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C.仁、义、礼、信D.文、忠、智、礼91,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共中哪个指的是防范武器?A 干B.戈 C.都是 D.都不是答案:A92.《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忍? 答案:AA.上古B.崇尚C.官名D.挨次93、下面哪向话出自《孟子》? 答案:D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化常识100题答案】
专题一文化常识考点预测1:天文历法类1.【答案】A。
解析:二十四节气依次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2.【答案】D。
解析:A项寒兔泛指月亮;B项白兔也是玉兔的意思,是月亮的意象;C项狡兔和妖蟆都是月亮的意象。
故选D。
考点预测2:称谓别称类1.【答案】B。
解析:女孩12岁-金钗之年,13岁-豆蔻之年,15岁--及笈之年,16岁-碧玉之年,出嫁-梅之年。
2.【答案】A。
解析: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
3.【答案】C。
解析:花甲指60岁,古稀是70岁。
考点预测3:民俗节日类1.【答案】D。
解析:重阳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2.【答案】A。
解析:春节是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
3.【答案】C。
解析:诗中提到的“直臣”是指楚国大夫屈原,屈原忠而被黜,投楚江自尽。
传说中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4.【答案】D。
解析: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5.【答案】C。
解析:A选项中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B选项中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D选项中云南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故答案选择C。
6.【答案】A。
解析:B是朝鲜族服饰,C是维吾尔族服饰,D是苗族服饰。
考点预测4:地理名胜类1.【答案】D。
解析: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750米,有“高原大陆”之称。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题库100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题库1. 中国的国粹京剧脸谱中,红色通常代表什么性格特征?A. 忠诚勇敢B. 阴险狡诈C. 刚直果断D. 智慧聪明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主角孙悟空,他的武器是什么?A. 金箍棒B. 七星剑C. 九齿钉耙D. 方天画戟答案:A3.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为什么?A. 老人节B. 儿童节C. 教师节D. 青年节答案:A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5. 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为什么?A. 情人节B. 元宵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是哪个国家的女子?A. 齐国B. 楚国C. 越国D. 吴国答案:C7.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谁?A. 屈原B. 孔子C. 孟子D. 祖先答案:D8. 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筝有多少根弦?A. 16根B. 21根C. 25根D. 30根答案:B9.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时,人们常说的“拜年”是指什么?A. 放鞭炮B. 吃饺子C. 贴春联D. 互相祝贺答案:D10.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是在农历的几月几号?A. 十二月初八B. 十一月初八C. 十月初八D. 九月初八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医之一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物?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汉朝12.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时,人们常吃的食品是什么?A. 粽子B. 月饼C. 汤圆D. 饺子答案:C1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人们常赏的是什么?A. 月亮B. 梅花C. 桃花D. 樱花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最初用于什么活动?A. 航海B. 军事C. 农业D. 占卜答案:D15. 中国的传统节日龙舟节是为了纪念谁?A. 屈原B. 孔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A16. 中国的传统节日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孟子C. 屈原D. 介子推答案:D17.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又称为什么?A. 鬼节B. 神节C. 佛节D. 仙节答案:A18.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民间俗称为什么?A. 小年B. 大年C. 中年D. 晚年答案:A19.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时,人们常做的活动是什么?A. 登高B. 游泳C. 滑雪D. 赛马答案:A20.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时,人们常做的活动是什么?A. 扫墓B. 赏花C. 划船D. 放风筝答案:A2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人们常说的“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吃了什么药?A. 长生不老药B. 返老还童药C. 忘忧草D. 灵芝答案:A22. 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时,人们常说的“牛郎织女”故事中,他们相会的桥梁是什么?A. 彩虹B. 银河C. 长江D. 黄河23.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时,人们常说的“屈原投江”故事中,人们为了避免鱼虾侵扰屈原的身体,做了什么?A. 撒米B. 划龙舟C. 放鞭炮D. 包粽子答案:D24.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时,人们常说的新年祝福语“恭喜发财”后面常接的一句是什么?A. 红包拿来B. 身体健康C. 万事如意D. 学业进步答案:A25.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时,人们常说的一种猜谜游戏叫什么?A. 灯谜B. 字谜C. 诗谜D. 画谜答案:A由于篇幅限制,我将提供更多的题目和答案,但可能无法一次性达到100道。
文化常识100题答案
文化常识100题答案1.D【解析】①“忌食鱼肉荤腥”说法不全面,“斋戒”,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④“镬,古代的一种鼎”说法错误,镬,古代的一种大锅;⑦“'黄门驸马’宫中掌管宫门守卫的官员”说法错误,“黄门驸马”是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员;⑨“也变成明清对秀才的雅称”说法错误,应为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对举人的雅称;⑪“也是天子的象征”说法不准确,“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只有皇帝能够赐予臣下,而臣子如果持节出行,就意味着他是奉天子钦命,代表皇帝;⑬“'视事’指上级官员到地方视察工作”说法错误,“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故选D。
2.答案:C【解析】C项,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故C错误。
3.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D项,“六艺:六经,指礼、乐、射、御、书、数”错误,该项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
故选D。
4.答案:D【解析】A项,“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拥有弹劾纠察之权”说法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
秦设御史大夫,职副丞相,位甚尊;并以御史监郡,遂有纠察弹劾之权,盖因近臣使作耳目。
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而文书记事乃归太史掌管;B项,“秦始皇时始设太学”说法错误,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C项,“五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说法错误,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
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
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
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
13.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1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1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A.陛,是宫殿。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合称“三秦”。
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
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
“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