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标本采集标准化
静脉采血标准化流程
![静脉采血标准化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4d57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6.png)
静脉采血标准化流程静脉采血是临床医学中非常常见的操作,正确的采血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和诊断结果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采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对静脉采血的标准化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下面将介绍静脉采血的标准化流程。
1. 术前准备。
在进行静脉采血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避免采错血样。
其次要向患者详细解释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采血的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同时,护士需要准备好采血所需的器材和标本管,确保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2. 选择采血部位。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是保证采血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静脉采血的常用部位是患者的前臂内侧腕部或者肘窝处。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护士需要注意患者的皮肤情况和血管通畅度,避免选择静脉曲张或者其他异常情况的部位。
3. 皮肤消毒。
在确定采血部位后,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时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消毒方法和时间进行消毒,避免造成患者皮肤刺激或感染。
4. 采血操作。
在完成皮肤消毒后,护士可以开始进行采血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采血技巧,避免造成患者疼痛或者血管损伤。
5. 采血后处理。
采血完成后,护士需要及时停止出血,拔出采血针,并在采血部位进行适当的包扎处理。
同时,护士需要标注好采血标本管的相关信息,确保采血样本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6. 术后观察。
采血完成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注意观察患者采血部位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出血、肿胀、疼痛等。
同时,护士需要妥善处理采血废弃物和污染物,保持采血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通过以上的标准化流程,可以有效提高静脉采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血液样本。
同时,护士在进行静脉采血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采血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静脉采血评价标准和标本采集评价标准
![静脉采血评价标准和标本采集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4acda09a5e9856a561260c4.png)
4.当血液流至所需量时,立刻松开止血带,将采血针从试管中取出。
5.拔出针头,用棉签压迫穿刺点。
6.将采血针头放入利器盒。
7.抗凝试管轻轻颠倒摇匀5~10次。
8.再次核对采血项目和患者身份。
9标本送检。
针头外套破损,勿使用。
如有较多的试管,继续把针头固定在静脉中,重复步骤2~4。
根据化验项目要求采集血量。采血标本顺序:血培养管-没有添加物试管-抗凝管。
单手回套,防止手被刺伤。
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合均匀。
35
未将针头直接放入利器盒扣2分,抗凝试管未摇匀扣2分,未再次核对扣3分,未单手回套针头扣5分。试管顺序错误扣2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注射器采集
血培养
1.用75%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周围区域皮肤。
35
未询问了解扣3分,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扣3分,采血量错误一项扣3分,采集方法错误扣5分,采血顺序错误扣2分,含抗凝剂的标本未混匀扣3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4.洗手,戴口4~6cm处扎上止血带。
患者无手腕带,勿采血。
15
未核对身份扣3分,未解释扣2分,未评估皮肤情况扣2分,未戴手套扣5分,其他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真空
采血
1.拔掉针套,以针头斜面向上15~30度角穿刺皮肤,直到有针头进入静脉的突空感。
2.用拇指及食指握住试管凸缘,将采血针插入试管中。
11.标本送检。
避免采血过程中正常皮肤菌群对血培养标本的污染。
采血者的手指如需触摸穿刺部位应用复合碘消毒。
尽可能不从静脉或动脉置管处采集血培养标本。
需再次血培养,应从不同部位采血。
采血:儿童及婴儿1~3ml;成人8ml~10ml;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15ml。
静脉采血指南标准的解读PPT课件
![静脉采血指南标准的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10534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7.png)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将不断增加,静脉采血服务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如采血部位的 选择、采血时间的安排等。
跨学科合作与融合
静脉采血作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未来将与更多学科进行跨界合作与融合,如与检验医学、护理学 、信息学等学科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静脉采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环节的深入解析
针对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采血部位选择 、采血器材准备、采血操作规范等,进行了详细的 解析和讨论。
实践经验的分享与探讨
通过分享静脉采血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 探讨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应用指南标 准,提高采血质量和安全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静脉采血过程将更加智能化,如通过自动识别技术、机器人辅助采血等方式,提高采 血的准确性和效率。
02
指南标准内容概述
国内外相关指南标准介绍
世界卫生组织(WHO)采血指南
WHO发布的静脉采血指南,为全球范围内的静脉采血操作提供了标准化的建议和规范。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采血指南
CLSI发布的静脉采血指南,详细阐述了采血前、采血中和采血后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
静脉采血目的
获取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为疾 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
适用人群及采血部位选择
适用人群
适用于需要进行临床检验的患者,包 括门诊、急诊、住院等各类患者。
采血部位选择
常用的静脉采血部位包括肘部静脉、 手背静脉、内踝静脉等,选择时应考 虑患者的年龄、病情、血管条件及操 作便利性等因素。
鼓励员工积极报告静脉采血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标准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ac6db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6.png)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标准1. 操作准备- 准备所需要的设备:采血针、采血管、适量的一次性消毒用品、输血检验申请单等。
-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采血椅或床的高度合适,保证采集者和患者的舒适度。
- 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医嘱和过敏史。
- 与患者进行交流,解释采血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 患者准备- 患者在采血前应保持局部清洁,特别是手臂内侧肘窝附近的皮肤应干净。
- 让患者松开衣袖,露出上臂。
3. 操作步骤3.1 洗手- 采集者需正确洗手,采用正确的洗手步骤,保持手部清洁。
3.2 准备采血部位- 用一次性消毒用品清洁采血部位,如内侧肘窝。
- 轻轻按压局部静脉,使静脉充分明显。
3.3 穿刺- 采集者拿起采血针,以30度至45度的角度刺入静脉。
- 连通管穿透静脉后,保持稳定并等待血液进入管内。
- 采血完成后,须立即停止穿刺,还要及时将针头收回,防止血液外溢。
3.4 顺利导管- 一旦血液充满管道,就可以顺利导管。
- 同时,注意不要使导管脱落或移位。
3.5 拆除装置- 在血液充满采血管之后,可以将采血管从导管上拆除。
- 拆除时要保持导管的稳定,避免血液外溢。
4. 采血后处理- 将血液样品妥善保存。
- 对采血点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清洁,可以使用一次性消毒用品。
- 将采血管等一次性用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标准- 操作过程应规范,医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
- 采血设备和用品应为一次性,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 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交流,尊重患者权益,取得患者的同意。
- 操作时应使用正确的穿刺角度和运用适度的力度。
- 操作者应遵循洗手流程,确保操作区域和操作者的清洁。
- 采血完成后,应及时处理废弃物并妥善保存采血样品。
- 针头和一次性用品等应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防止传播感染。
以上是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标准的简要介绍。
在进行静脉采血时,请确保遵循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以确保采血的卫生和安全。
静脉血标本(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 规范
![静脉血标本(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 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f223095482fb4daa48d4b2b.png)
静脉血标本(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1、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2、正确留取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为输血患者做好准备工作。
二、评估要点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1)是否空腹(有空腹要求的血标本);(2)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3)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碘伏、棉签、止血带、采血针、试管架、采血试管及信息、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手套、弯盘、医嘱单;2、其他: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及试管信息。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及试管信息,确认一致。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采血部位。
6、穿刺部位下方垫一次性治疗巾。
7、选择适宜的静脉,在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约 6 厘米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8、戴手套,再次核对患者及试管条码信息。
9、嘱患者握拳,以一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
一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 15 -30 度角自静脉上方或者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
10、酌情固定采血针,另一端插入试管,使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反折采血针针管,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针头,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按压。
11、轻轻摇匀试管,按压穿刺点至无出血。
12、再次核对,撤去治疗巾,脱手套。
1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将呼叫器置于易取处,询问病人需要,予相关知识宣教。
14、整理床单位。
15、处理用物。
16、洗手,取口罩,记录。
17、根据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
1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 10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1、采血的目的及送检的项目。
2、告知患者采血前的准备,如空腹及采血后的按压方法。
六、注意事项1、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2、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0ec62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6.png)
成年人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在医疗诊断和疾病治疗过程中,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操作。
本指南旨在为成年人的静脉血液采集提供一些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以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一、术前准备1.仪器准备:确保采血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和材料准备充分,包括适量的血管穿刺针、采血管、一次性手套、消毒剂、胶布等。
2.患者告知:在进行静脉血液采集前,向患者详细解释采集过程,并获得其知情同意。
3.患者准备: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如坐立或平卧,并告知患者血液采集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
二、操作步骤1.洗手:采集者需认真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2.静脉选择:根据经验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合采集的静脉。
常用的静脉有前臂的桡动脉和尺动脉,以及手背和手腕的静脉。
3.皮肤消毒:采用消毒剂擦拭采血部位,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碘酒等。
消毒时要遵循从内到外、由下向上的原则。
4.血管穿刺:以血管穿刺针沿着血管方向刺入皮肤,并保持适当的角度和深度。
穿刺后迅速进入血管,观察血液回采情况,确认穿刺准确。
5.固定采血管:将采血管连接在穿刺针上,并用胶布固定,避免血管脱出或漏血。
6.采集血液:通过采血管获取足够的血液样本,根据需要选择抽血量。
在采血过程中,可以适度旋转或轻轻按压采血管以促进血液流出。
7.停止出血:采集足够的血液后,迅速拔出穿刺针并用干净的棉球轻按穿刺点,直至止血。
8.处理标本:将采集的血液标本移入采血管收集管或试管中,轻轻倒置数次以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9.处理废弃物:将使用过的针头和一次性物品放入医疗废弃物容器中,确保安全处理。
三、注意事项1.遵循无菌操作:在整个采集过程中,采集者要做好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选择合适的针头规格: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针头规格,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
3.尽量避免静脉破裂:穿刺时要避免过度插入或过度旋转血管穿刺针,以免损伤静脉导致血液外溢。
4.观察采血部位:在采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采血部位是否有血肿、出血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静脉血标本采集
![静脉血标本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1267fde67c1cfad6195fa79a.png)
步骤
1.准备 查对医嘱,根据检验项准备真空采血管并贴标签 (试管上写姓名)。抽血者手肖毒,戴口罩。 2.核对病人,解释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3.选血管 治疗巾于采血垫上,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姿势露出
采血部位,选取合适血管。
4.消毒 用典酒、酒精/爱尔典常规消毒两次。
步骤
5.采血 在采血部位上端约6cm处扎压脉带,
注意事项
• 扎压脉带的时间不能过长、绑扎不能过紧, 以免淤血和血液浓缩,最好不超过1min。 • 血液加入抗凝试管中应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颠倒混匀5次。注意抗凝比例。 • 注射器采血不能过快,血液注入试管时要 取下针头,用力过大推出时易产生大量气 泡。 • 污物正确处理。
多管采血顺序
• 血培养 • 抗凝血:凝血象、血粘度、血常规、血沉 • 干燥试管:肝功、输标等
采血量
• 凝血象:枸橼酸钠蓝头盖1.8ml 比例1:9 • 血沉:枸橼酸钠黑色头盖1.6ml 比例1:4 • 血粘度:肝素抗绿色头盖3.0-4.0ml(不能 少于3.0ml)。 • 血常规、糖化、BNP:EDTA-K2紫色头盖 1.5-2.0ml • 肝功、输标等: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3.0ml • 血糖:草酸钾-氟化钠灰色头盖2.0ml • 血培养:5.0-10.0ml(专用)
静脉血标本采集
临检室
目的
1.全血标本:血沉、血常规、血粘度、糖化 血红蛋、血培养 2.血浆标本:凝血象、淀粉酶、生化、BNP 3.血清标本:血清酶、脂类、肝功、肌钙蛋 白等 4.动脉血:血气
用物
• 典酒、酒精/爱尔典、无菌注射器或真空采 血针、消毒棉签。 • 止血带、采血垫、治疗巾、标本容器、记 号笔。 • 锐器收集器、感染性垃圾桶、消毒剂。
真空采血针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1530°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和血管,见少量回 血 后,松开压脉带,针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
wst661-2020团体标准
![wst661-2020团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b774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5.png)
wst661-2020团体标准
WST 661- -2020是一个关于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团体标准,该标准由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委托国家卫健委法制司制定。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提高采集质量和安全性。
标准中规定了饮食、体位、穿刺部位、采血器材、操作步骤、样本处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样本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包括采集前评估、样本标识、样本处理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同时,它也提供了-种通用的参考依据,以便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能够遵循统-的标准和规范。
制表:审核:批准:。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2700999a32d7375a5178004.png)
采血管信息标记
根据检测项目选择采血管 数量与种类,标记患者及 检测项目信息,宜使用电 子条形码进行信息标记。
采血部位的暴露
坐位采血
要求患者侧身坐,上身与地面垂直,将手臂置于稳固的操作台面上,肘关节 置于垫巾上,使上臂与前臂呈直线,手掌略低于肘部,充分暴露采血部位。
卧位采血
要求患者仰卧,使上臂与前臂呈直线,手掌略低于肘部,充分暴露采血部位。
采血时间
采血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 a) 血培养:寒战或发热初起时,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最佳,其他特殊要求见 WS/T 503; 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生理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常规采血时间点为 8:00、16:00 和 24:00; c) 女性性激素: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有显著差异,采血日期需遵循医嘱,采血前与患者核对生理 周期; d) 药物浓度监测:具体采血时间需遵循医嘱,采血前与患者核对末次给药时间; e)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前 3 d 正常饮食,试验日先空腹采血,随后将 75 g 无水葡萄糖 (相当于 82.5 g 含一水葡萄糖)溶于 300 ml 温水中,在 5 min 内喝完。在第一口服糖时计时, 并于 2 h 采血,其他时间点采血需遵循医嘱; f) 其他功能试验:根据相关临床指南推荐的功能试验方案所设定的时间采血; g) 血液疟原虫检查:最佳采血时间为寒颤发作时。
绑扎止血带
绑扎位置 穿刺
止血带绑扎在采血部位上方5 cm~7.5 cm的位置,宜在开始采集第一管血时 松开止血带,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 min。如某些情况止血带需要在一个部位 使用超过1 min,宜松开止血带,等待2 min后再重新绑扎。如需绑扎止血带 的部位皮肤有破损,宜选择其他的采血部位。
在穿刺时可让患者攥拳(不可反复拍打采血部位),使静脉更加充盈,以利 于成功穿刺。穿刺成功后宜让患者放松拳头,尽量避免反复进行攥拳的动作。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cad9b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c.png)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1. 术前准备 (10分)
- 进行必要的洗手和穿戴防护设备。
- 准备所需的采集工具和材料。
-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采集过程。
2. 采集技术 (40分)
- 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步骤执行静脉血标本采集。
- 选择适当的静脉穿刺部位,确保顺利插管。
- 在采集过程中保持稳定手的姿势和适当的角度。
- 控制插管深度,以避免血管穿透或未达到血管腔。
- 保持轻柔扎带的紧固程度,以便促进血液流动。
- 使用适当的针头和大小,以确保充分填充血管。
- 在采集结束后,正确拔除针头,并进行止血处理。
3. 采集效果 (40分)
- 能够成功采集到足够的血液样本。
- 在采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血液溢出或血栓形成。
- 保持采集区域的清洁和干净。
- 能够正确标识和储存采集到的血液标本。
4. 安全和卫生 (10分)
- 采用正确的生物安全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 注意个人卫生,包括手部清洁和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采用正确的废物处理方法,避免环境污染。
以上是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考核评分标准的内容。
评分标准涵
盖了术前准备、采集技术、采集效果以及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在考核过程中,请确保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评分,并根据实际情况给
予相应的分数。
WST 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
![WST 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cc62c65f240c844769eaee91.png)
5.1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采血物品的准备
5.1.6
垫巾 宜选择一次性垫巾或消毒垫巾。
5.1.7
锐器盒 锐器盒宜一次性使用,使用容积不宜超过3/4。
5.1.8
个人防护 医用手套、口罩及帽子等。
5.2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个人防护
开始采血前佩戴医用帽子、口罩与手套。宜在完成每一位 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后更换新的手套;如条 件不允许,至少在 完成每一位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如采血过程中手套沾染 血液或破损,应及时更换。如采血对 象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呼吸道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且有血液、 体 液喷溅风险的患者,按照WS/T 311及GBZ/T 213进行个人 防护。
➢ 在穿刺时可让患者攥拳(不可反复拍打采血部位),使静脉更加 充盈,以利于成功穿刺。穿刺成功 后宜让患者放松拳头,尽量 避免反复进行攥拳的动作。
注:乳酸如使用静脉血检测(首选动脉血检测)宜在不绑扎止血带的 情况下采血,或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待血液流动至少2 min后采集。
5.8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操作—消毒
使用蝶翼针且仅采集柠檬酸钠抗凝标本时,宜弃去第一支采血管。被弃去的采血管用于预充采血组 件的管路,无需完全充满。
如使用注射器采血,血液从注射器转注至真空采血管中的顺序与真空采血系统的采集顺序相同。不 宜拔除真空采血管的胶塞,不宜对注射器针栓施加压力,由血液自行流入采血管,直到血流停止,以确 保正确的血液与添加剂比例,并减少溶血的发生。
患者过敏史及其他禁忌信息确认 确认患者是否有乳胶过敏、禁用含碘制剂、酒精过敏或禁用等情况。 对于乳胶过敏的患者,需使用不含乳胶材料的手套、止血带、医用 胶带等物品。对于禁用含碘制剂的患者,宜使用75%的医用酒精或 其他不含碘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对于酒精过敏或禁用的患者,可 使用碘伏、双氧水等不含酒精成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规范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38d4187eff9aef8951e063e.png)
1.4患者准备
原则
患者准备前,采血人员首先应介绍自己的身份、建立和谐的气氛并获得 患者的信任。应根据规章制度获得患者对采集过程的知情同意。采血人 员不得违反患者或看护者的意愿采集血样。
患者准备
患者识别
患者评估
患者体位准备
1.5绑扎压脉带
Ø 在穿刺上方7-10cm,绑扎压脉带 Ø 绑扎压脉带不应该超过1min1
ü 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常 规消毒待皮肤干后静脉穿
刺, 见回血后松拳、 松压脉带,采集静脉血2
卡扣式压脉带使老年患者采血穿刺成功率提高:卡扣式压脉带有一定的宽度,可随意调节 松紧度,与皮肤接触面积大,以较小的力量使浅静脉阻断,使静脉充盈明显,柔软舒适,操 作方便,易扎紧,进针时血管固定不易滑动,使老年患者疼痛刺激减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Lima-Oliveira G, Lippi G, Salvagno G L, et 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 and Quality of Blood Collection/Laboratorijska Dijagnostika I Kvalitet Uzimanja Uzoraka Krvi[J]. Journal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2015, 34(3): 288-294.
2.4按顺序采血
操作步骤
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采血器,另一手将真空采血管依次插入采血器中。首 支采血管有血液流入时,松开压脉带。
要点说明
根据 WHO 推荐 采血顺应应为血培养瓶→无添加剂试管→凝血管(蓝)→ 促凝管(红)→血 清分离管(黄)→肝素钠(绿)→ EDTA(紫)→葡萄糖酵解抑制剂 (灰)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8cbf8b21ed9ad51f11df2d7.png)
5 1.未双人核对医嘱、患者、执行单 各-1.5
②操作过程关心病人,随时询问病人感受,观察病 5 2.关爱病人不够,无观察病情变化 各-2.5
情变化
2.实施
①洗手,戴口罩、手套
2 1.未洗手,戴口罩、手套
-2
②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侧肢体下垫治疗巾
5 2.未垫巾
-3
③扎止血带,选血管,松止血带,消毒皮肤,备采 12 3.静脉选择不当
7.扎止血带时间过长,超过 1 分钟 -5
后再刺入另一采血管
8.多管采血顺序错误
-5
⑥嘱患者松拳匀
-6
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5min
10.采血注射器采血的,拔针后未 -6
⑦含抗凝剂的采血管要立即摇匀 5-10 次
6 取下针头,直接刺入采血管
⑧采用注射器采血的,拔出针头后需取下针头,将 6
所需血量沿管壁注入采血容器中,如有抗凝剂要充
分摇匀
1.用物妥善清理归原处
2 1.用物未妥善处理
-2
操作后
2.合理安排病人,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2 2.未整理床单位,病人体位欠舒适 -2
(6 分)
位后洗手
评分
项目
操作要领
3.教会患者自我护理 操作
评估 1.患者病情、进食情况、是否有正进行的静脉药物治疗 2.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情况 3.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通过使用止血带、重力、热敷、挤压血管或者嘱患者 握拳松拳等方法以使静脉充盈
告知 1.静脉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后自我照护事项
准备 1.操作者:衣帽整洁 2.环境:私密性好、宽敞、清洁、采光好 3.用物:常规消毒物品 1 套、止血带、按检查项目准备 相应的真空采血管容器或普通试管、软式双向采血针或 一次性注射器、手套 4.患者:舒适平卧位或坐位
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94fb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7.png)
5
提问
10
10
总分
100
评委:日期:
采集静脉血培养标本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单位专业姓名成绩
项目
总分
项目要求
分值
扣分
实得分
护士素质
5
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
5
环境及物品准备
10
环境清洁舒适,光线明亮;
物品齐全,治疗盘,弯盘,消毒液,棉签,压脉带,注射器,标本瓶2,酒精灯,火柴;
10
评估病人
10
查对病人、自我介绍,解释采集血样方法指导其配合,了解病人病情,观察局部皮肤、血管状况,取平卧或坐卧。
10
操作项目
5
检查无菌物品及容器,选择合适的静脉
5
皮肤消毒方法正确
5
穿刺进针角度深度合适,穿刺一针见血
10
采血量正确,拔针方法正确
10
收集处理血标本方法正确,不污染
10
血标本标记清楚
5
整理用物
10
安置病人舒适卧位
将标本连同化验单及时送检
10
操作后
5
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护士岗位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技能操作标准
![护士岗位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技能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c0d75c9f12d2af90342e6be.png)
护士岗位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技能操作标准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及配合程度,询问、了解患者采血前准备:需空腹采血者是否空腹。
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
三、操作要点1、真空采血法。
(1)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
(2)核对医嘱,解释目的,取得配合。
(3)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4)选择适宜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
(5)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真空采血管,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
(6)按要求正确处理标本,采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
(1)根据标本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
(2)核对医嘱,解释目的,取得配合。
(3)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4)选择适宜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
(5)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入真空采血管,采集适量血液后,松止血带。
(6)采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本所需血量,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容器内,轻轻混匀,勿用力震荡。
(7)按要求正确处理标本,采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3.经血管通路采血法。
外周血管通路仅在置入时可用于采血,短期使用或预期使用时间不超过48h的外周导管可专门用于采血,但不能给药。
采血后,血管通路要用足够量的生理盐水冲净导管后的残余血液。
四、指导要点1.按照检验要求,指导患者采血前做好准备。
告知患者血标本采集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如需空腹采血应提前告知。
2.采血后,指导患者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五、注意事项1.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2.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应从非输液侧肢体采集。
3.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采血管说明要求依次采集血标本。
4.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溶血因素。
5.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血标本采集标准化
一、静脉采血时间标准化
1、人体内血液中的许多成分受季节、月经周期、昼夜节律等因素影
响。
1.1、季节影响:25羟基维生素D3夏天比冬天高,T3夏天比冬天低
20%:
1.2、月经周期影响:胆固醇、无机盐和铁在经期下降,血浆蛋白在
排卵时减少,纤维蛋白原在经期前最高;
1.3、昼夜节律影响:
1.3.1、胆红素以清晨最高。
1.3.2、生长激素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
1.3.3、血浆蛋白在夜间降低。
1.3.4、血钙往往中午出现最低值。
1.3.5、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清晨5-8时达峰值,而夜晚21-3时处于
低值,其变化幅度可达180-200%。
●为保证测定结果的相对稳定,采血时间应标准化,尤其是对于需要每天或定期检测的患者更应定时采血,采血尽可能在上午7-9点之间进行,如不得不在其他时间急查一些项目,评价检验结果时应注意上述影响因素;
●某些与生殖有关的激素,如黄体激素(LH)、卵泡刺激激素(FSH)、和睾酮,因为它们每两分钟释放一次,需间隔采血,测得结果取平
均值;
●在进行临床治疗药物检测(TDM)时,应在药物的稳定期采血,各种药物的稳定期不同,但通常是该药的五个半衰期左右。
●病人采血应禁食10小时,餐后及延长空腹时间(饥饿)对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从科学角度讲,医院采血时间不能一味延长。
●采血英尽量安排在检查和治疗之前进行。
二、采血时体位标准化
1、坐立位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一部分水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组织中。
2、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相当于血液浓缩)。
血管内大分子物质(颗粒大于4nm)不能透过血管壁转移到组织中,使血管内大分子浓度增加,其血浆含量可升高5-15%。
胆红素等与白蛋白结合的小分子物质也不能透过血管壁,测定值坐位时高于卧位。
3、患者取卧位时,组织液从血管外向血管内转移,使血容量增加,蛋白质和与其结合的物质相对被稀释,它们的浓缩势必减少,与蛋白结合的激素、药物浓度也会降低。
4、采集静脉血标本时应注意体位的一致性,比较检验结果时,要考虑到体位的影响。
5、建议采血体位标准化,取血时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为宜,以保证血液相对平衡,避免体位的影响。
三、静脉采血操作步骤标准化
采血步骤:标记试管、消毒双手、选择静脉、检查抽血针、扎压脉带、选择进针部位、消毒皮肤、插管,松压脉带、拔管、拔针、整理。
1、止血带使用时间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可放松止血带)。
如止血带使用3分钟,Alb、Ca、ALP、AST、Fe等浓度可分别升高5-10%,BUN浓度下降4%。
1.1使用时间长,使血液瘀滞,局部出现缺氧
1.1.1使无氧酵解增加,造成乳酸测定值增高,血PH值下降;
1.1.2导致细胞内钾外移,引起假性血清钾升高。
1.1.3血PH下降可导致Ca、Mg增加,同时导致与蛋白结合的药物
游离,而使游离药物浓度增加。
1.1.4病人反复攥拳会使血钾上升0.8mol/L,如果运动幅度大或从
深静脉采血时,上升幅度会更大,禁止检查血钾时反复攥拳。
2、防止标本溶血
2.1、血液中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很多生化成分在血细胞中的浓度比在血浆中高很多,例如血细胞中乳酸脱氢酶、钾和镁的浓度比血浆中高160倍、22倍和3倍,溶血后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使测定结果偏高,类似的生化项目还有AST、ALT、ACP等等;
2.2、血细胞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对结果也产生影响,例如溶血释放出来的腺苷酸激酶可以影响CK总活力的测定,同时还能干扰CK 同工酶电泳测定,受化学物质干扰的测定还有β-HB、TBIL、DBIL、TC等。
2.3、肉眼可见溶血,是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血浆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已达20mg/dl,称为显性溶血。
2.4、血小板和白细胞破坏时没有血红蛋白释放,称为非显性溶血2.5、血小板破坏可使血清钾、镁、酸性磷酸酶升高,粒细胞破坏可释放多种酶
2.5、当肉眼未见溶血,而上述指标出现异常增高时,应警惕非显性溶血的发生。
3、造成溶血的原因
3.1、采血后将血从注射器注入试管,血细胞受外力而溶血
3.2、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经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而溶血
3.3、混匀含添加剂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时动作过大
3.4、从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血样可能含有以溶血的细胞
3.5、用止血带时间过长,引起血管内溶血
3.6、血液和抗凝剂比例失调(血量不足),由于渗透压的改变而溶血
3.7、静脉穿刺处用酒精消毒,酒精未干即开始采血
3.8、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
3.9、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泡沫而发生溶血。
4、准确适用抗凝剂
4.1正确选择抗凝剂
4.1.1、常用的抗凝剂有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肝素
4.1.2、含有K、Na的抗凝剂不能用于测定K、Na的标本
4.1.3、EDTA、氟化物、草酸盐等不能用于测定Ca的标本,因为Ca能与它们形成不溶性物质
因此正确选择抗凝剂并避免抗凝剂污染,才能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4.2、严格掌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标本的质量。
4.2.1、血液比例过高时(采血过量),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阻塞检验仪器,影响检验指标。
4.2.2、血液比例过低时(采血过少),抗凝剂相对过剩对许多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4.2.3、对凝血试验来说,当血液与枸橼酸盐的比例由9:1降至7:1时,APTT试验的结果就会显著增高,降至4.5:1时,PT试验的结果就会显著改变。
4.2.4、对血常规试验来说,EDTA的最佳浓度是1.5mg/ml的血,当EDTA达到2.5mg/ml时,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使常规检验得出错误结果。
5、输液时采血部位的选择
5.1、一侧手臂静脉输液时应从对侧手臂取血,以免血液被稀释影响结果。
如两侧手臂同时进行静脉输液,应选择输液穿刺点的远心端取血,且避免采血处与输液穿刺点过近。
6、减少标本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
影响标本质量的因素
1、细胞的代谢
2、蒸发
3、化学反应
4、微生物降解
5、渗透作用
6、气体逸散
7、温度
20份标本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后结果比较
上述结果表明,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我们不仅要加强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要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提高
静脉血标本的质量和采血的安全性。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