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咽喉部影像解剖咽喉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咽喉部影像解剖咽喉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组织的侵犯情况。
MRI检查的优点是软组织分辨率 高、无辐射损伤,但费用较高,
且检查时间较长。
04 咽喉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流 程
初步诊断
了解病史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家族史、用药史等,以便 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
观察影像特征
医生通过观察咽喉部影像,如X光片、CT或MRI等,初步判断病 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
CT检查可以发现咽喉部肿瘤、炎症、囊肿等病变,以及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CT检查的优点是分辨率高、可以多角度观察,但费用相对较高,且存在辐射损伤的 风险。
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咽喉
部软组织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MRI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肿瘤、炎 症等病变,以及了解病变对周围
确诊与治疗方案制定
病理诊断
对于需要确诊的病变,医生可能会进行病理诊断,即通过活检或 手术后进行病理组织检查。
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根据确诊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放疗等。
治疗效果评估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 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咽喉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案 例分析
会厌囊肿的影像诊断案例
总结词
会厌囊肿是咽喉部常见的良性病变,通 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囊肿的大小和位 置。
VS
详细描述
会厌囊肿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喉镜和CT 检查。喉镜可以直接观察囊肿的大小和位 置,而CT则可以显示囊肿与周围组织的 界限。大多数会厌囊肿没有症状,但如果 囊肿较大或继发感染,可能会出现喉咙不 适、异物感等症状。治疗会厌囊肿的方法 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喉咽部病变类型与影表现01会厌囊肿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咽喉部
正常影像解剖
4、颈动脉间隙 • 为颈动脉鞘包绕而成的 筋膜间隙,又称茎突后间隙 • 位于咽旁间隙后方,咽后间隙外侧,腮腺 内侧,左右各一 •内含颈内、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第Ⅸ至 Ⅻ对颅神经、颈交感丛、淋巴结等
咽喉部
正常影像解剖
颞下窝及翼腭窝 · 颞下窝:为中颅凹底下头颈部三角形窝
内含颞肌、咀嚼肌、腮腺深叶及下颌骨喙突等 · 翼腭窝:位于颞下窝前方,蝶骨翼突与腭骨垂直 板之间,在上颌窦后内方与蝶骨翼窦之间一狭长裂 隙,内含上颌神经,蝶腭神经节及颌内动脉
1.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充满 鼻咽腔,并经后鼻孔长入充满同侧鼻腔
2. 平扫CT等密度,MRIT1WI呈均匀的等信 号
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 3. 增强扫描有明显增强及延时增强效应,
较小肿瘤强化均匀,较大者强化不均匀。 4.邻近结构受压、移位,颅底骨质破坏。
瘤内或周围大血管因流空效应,MRI可
概述 . 鼻咽癌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 . 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俗称“广东癌“ . 好发于40~60岁之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 . 鼻咽癌好发于鼻咽的顶壁和侧壁 . 发病因素: 种族、家族因素,EB病毒 因素,环境致癌因素
鼻咽癌
咽喉部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鼻咽癌
咽喉部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临床表现:
1)耳鼻症状:鼻塞,鼻出血或血性鼻涕 耳鸣,耳闷塞及听力下降
2)颅神经症状:偏头痛,复视及眼球运动 障碍等。
3)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远 处转移。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
4)鼻咽镜检: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 5)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VcA-IgA增高

【医学课件】咽喉部影像诊断课件

【医学课件】咽喉部影像诊断课件
咽喉部影像诊断
咽喉部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二、超声检查
三、CT检查 四、MRI检查
咽喉部大体解 剖
咽喉部以软腭和会厌为界
鼻咽 鼻腔后方,前壁鼻后孔及
鼻中隔后缘,顶壁颅底 后壁枕骨
口咽 上起软腭,下至会厌游离
缘,前为舌根
喉咽 上至会厌游离 下环状软骨
下缘
鼻咽部影像解剖
4
1 2 3
1.咽鼓管咽口2.咽隐窝3.咽旁间隙4.咽鼓管隆突
咽喉部
喉部正常影像解剖
喉既是呼吸道,又是 发音器官, 位于颈前正中,上通 咽腔下接气管,上界 为会厌上缘,下界为 环状软骨下缘,
分为声门区,声门 上区及声门下区。
声门上区
声门区
声门下区
喉癌 病理:鳞状细胞癌La最ny常g见ea,l c约ar占cin9o0m%a。
①声门型癌,发生于声带;最多见,60% ②声门上型癌,其次(30%),发生于会厌、
鼻咽纤维血管瘤
• MRI 影像表现 肿瘤信号不均匀 ,T1中等信号 T2高信号 其内见夹杂血管影,呈椒盐征 增强明显强化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咽 纤维血管瘤
鼻咽 纤维血管瘤
(图)
鼻咽 纤维血管瘤
(图)
鼻咽部淋巴瘤
粘膜下浸润及颅底骨质破坏均较NPC轻,但淋巴结肿大多而广泛。
三、鉴别诊断
1、鼻咽部淋巴残留或增生 <10岁 密度均匀 两侧头长肌间的脂肪间隙
鼻咽癌 临床表现
1.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中晚期鼻咽癌 因肿瘤的侵犯范围不同而表现各异
2.颈部淋巴结增大常为首要症状,可出 现回缩性鼻涕,鼻出血,晚期可鼻 塞、耳鸣、听力减退或丧失。
3.引起声嘶、吞咽困难。头痛、面麻 舌偏上睑下垂、复视等临床症状

喉部疾病影像诊断医学影响诊断

喉部疾病影像诊断医学影响诊断

④混合型癌(亦称跨声门型癌),为喉癌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晚期表现。
医学ppt
28
喉癌 Lanygeal carcinoma
临床表现
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咽喉痛,喉部不适 等,发生溃烂者常有咽喉痛和痰中带血等 症状。
喉镜检查可见肿瘤。 淋巴结转移肿大
医学ppt
29
喉癌 Lanygeal carcinoma
医学ppt
30
医学ppt
27
喉癌 Lanygeal carcinoma
病理: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90%,其次 为腺癌,肉瘤少见。
①声门型癌,发生于声带;我国此类型最多 见,60%
②声门上型癌,其次(30%),发生于会厌、 杓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处;
③声门下型癌,少见,发生于声带下缘至环 状软骨下缘之间;多为声带癌向下蔓延
医学ppt
3
检查方法
咽喉部
•二、CT
•1 常规采用横断面扫描,喉腔
• 中轴与扫描线垂直
•2 扫描范围自环状软骨下缘至下颌角会厌上
• 缘,层厚3-5mm
•3 发音状态扫描:让病人连续发“E“音,

• 时声带内收,可较好显示声带、梨状窝、
• 咽后壁及杓会厌壁的形态及病变
医学ppt
4
咽喉部
检查方法
• 三、MRI • 采用颈部线圈,下颌上抬,垫高肩部以抬高喉部 • 横断面扫描与声带平行,扫描范围自会厌上缘至
环状软骨下缘,层厚3-5mm • 冠状面显示声带、室带、喉室、胸廓入口等情况
较好
• 矢状面显示舌根、会厌、会厌前间隙、声带前联 合较好
• 检查时病人喉部放松,平静呼吸,尽量减少吞咽 动作以减少伪影。

咽喉部影像诊断

咽喉部影像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根据患者的 症状、体征和病史,综合分析影像 学表现,做出准确诊断
鉴别诊断
咽喉部炎症 性病变的鉴 别:如急性 咽炎、扁桃 体炎等
咽喉部肿瘤 性病变的鉴 别:如喉癌、 扁桃体癌等
咽喉部异物 性病变的鉴 别:如鱼刺、 骨头等异物 卡在咽喉部
咽喉部先天 性或发育性 病变的鉴别: 如喉蹼、喉 裂等
咽喉部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对照 分析
同一疾病不同病程的影像表现与病 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不同疾病类型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 果的对照分析
不同治疗方法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 果的对照分析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症状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喉镜、CT等手段观察咽喉部病变情况 临床评估: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治疗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诊断思路
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
掌握咽喉部正常解剖结构
识别常见病变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观察咽部结构:注意咽部黏膜是否 充血、肿胀,扁桃体是否肿大等
诊断技巧
观察颈部淋巴结:注意淋巴结的大 小、形态、位置等,判断是否有炎 症或肿瘤转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观察喉部结构:注意喉腔黏膜是否 充血、水肿,声带是否闭合等
超声波可以辅助诊 断咽喉部疾病
炎症病变
急性扁桃体炎: X线表现为扁桃 体增大,密度增 高,隐窝口可见 脓点
慢性扁桃体炎: X线表现为扁桃 体增大,密度增 高,隐窝口可见 脓点
咽后脓肿:X线 表现为咽后间隙 增宽,密度增高
咽旁脓肿:X线பைடு நூலகம்表现为咽旁间隙 增宽,密度增高

咽喉疾病影像诊断共68页

咽喉疾病影像诊断共68页

鼻咽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
咽喉部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三、MRI诊断
(1)局部软组织肿块:T1WI等信号,T2WI 稍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度强化。
(2)深部浸润: (3)鼻窦炎症:窦腔粘膜增厚或积液。
T2WI明亮高信号 (4)颅底骨质破坏:常见破裂孔、蝶骨大翼
咽喉部
检查方法
咽喉部
二、CT
1 患者体位:仰卧位,尽量保 持左右对称
2 横断扫描:扫描线平行听眦线或硬腭, 与咽喉部长轴相垂直
3 冠状面:显示病灶经颅底向颅内侵犯 4 层厚=3-5mm,鼻咽包括蝶鞍至硬腭下1cm 5 增强扫描:怀疑肿瘤颅内侵犯或血管性
病变
检查方法
三、MRI
采用头部线圈 横断面为最常用的成像平面,一般平行于硬
二、正常鼻咽部CT表现
正常喉部CT
正常喉CT
正常影像表现
咽喉部
咽喉部组织在MR成像时信号:
1 咽喉部气体: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 2 粘膜:T1WI等信号,T2WI较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3 肌肉:T1WI等信号,T2WI略低信号 4 骨骼组织:翼内外板因无骨髓腔,T1及T2像
2 可用于放疗后随访及疗效观察,有无复发 3 对早期局限于粘膜的病变不敏感
鼻咽癌
咽喉部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鉴别诊断
(1)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腔内生长为主, 周围侵犯及破坏征像较少,增强扫描 有明显强化。
(2)鼻咽部增殖体增生:见于儿童,不伴 有周围侵犯及破坏征像。
二.CT诊断
(1)局部软组织肿块: 好发于咽隐窝及顶后壁,

喉部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喉部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喉部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喉部是人体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喉部疾病的影响不容小觑。

然而,很多喉部疾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症状可能会被掩盖或与其他疾病混淆。

因此,影像学检查成为了喉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影像学检查的种类在喉部疾病的诊断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普通X线检查、经口喉镜、纤维支气管镜、CT、MRI等。

其中,常用的为纤维支气管镜和CT。

纤维支气管镜是通过将一根细长的镜头插入喉部进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喉部的情况。

而CT则是通过多次横切扫描,将喉部的情况呈现出来。

CT相比纤维支气管镜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同时观察喉部周围的其他器官(如甲状腺、淋巴结等)。

二、喉部疾病的影像学检查诊断1. 喉癌喉癌最早的症状是喉咙疼痛和声音嘶哑。

如果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喉头溃疡、吞咽困难和气息短促等症状。

以往,喉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和经口喉镜检查。

然而,随着CT和MRI技术的进步,现在更多地采用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来诊断喉癌。

CT检查能够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可以检查喉部深层组织的情况,包括声带附近的结构和颈部的淋巴结。

MRI则相对于CT而言更加精细,可以区分肿瘤与周围组织。

因此,CT和MRI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和是否扩散至周围组织。

2. 音乐家结节音乐家结节是由于声带过度使用造成的结节,主要发生在歌唱和说话频繁的人群。

如果患者经常感到声音疲劳和嗓子干燥,且声音不如以前那么清晰,有嘶哑或变调的情况,就应该考虑做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可以测量声带结节的大小和形状,并确定结节是否扩散至喉部周围的组织。

MRI则可以提供更加精细的图像,显示结节的详细形态和位置。

3. 喉炎喉炎是喉部粘膜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喉部疼痛、刺痛、发热、乏力等。

如果患者的喉咙痛,喉部有红肿、充血,或有脓液分泌,则应考虑进行CT检查。

CT可以检查喉部深层组织的情况,包括颈部的软组织,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等。

特别是对于一些患者,由于喉部颈部淋巴根由常常难以检查,CT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炎症的范围。

咽喉疾病影像诊断

咽喉疾病影像诊断

鼻咽纤维血管瘤
临床表现:
咽喉部
(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
•反复大量出血为临床主要症状, •肿瘤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可有鼻塞、 耳鸣和听力下降; •若侵及骨质,长入邻近结构或压迫颅神经, 可产生相应症状
鼻咽纤维血管瘤
咽喉部
(Nasopharyngeal Hemangiofibroma) 一、X线 • 侧位平片可发现突向鼻咽腔的软组织肿
咽喉部
正常影像解剖
3.咽旁间隙 •左右各一,上起颅底, 下至舌骨平面,呈倒臵 锥形,脂肪、血管、神经 •其受压移位常有利于对病变来源的判定: 如咽旁间隙向外侧移位提示病变来自咽粘膜 若向内移位提示来自腮腺深叶或嚼肌间隙 若向前移位则提示病变来自颈动脉鞘
咽喉部
正常影像解剖
4、颈动脉间隙 • 为颈动脉鞘包绕而成的 筋膜间隙,又称茎突后间隙 • 位于咽旁间隙后方,咽后间隙外侧,腮 腺内侧,左右各一 •内含颈内、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第Ⅸ至 Ⅻ对颅神经、颈交感丛、淋巴结等
咽后及咽旁脓肿
三、MRI
咽喉部
(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
• T1WI见脓肿呈均匀偏低信号强度区,T2WI 脓肿呈较均匀高信号,脓肿范围显示清楚, 压迫周围组织器官移位。 • MRI增强脓肿壁强化,脓液无强化。
咽后及咽旁脓肿
诊断:
咽喉部
(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
正常影像解剖
口咽部 前上方经咽峡部与口腔相通 前下方为舌根, 后方是咽后壁, 两侧是舌腭弓和咽腭弓,其间形成扁桃 体窝,内有腭扁桃体
咽喉部
咽喉部
正常影像解剖

咽喉影像诊断学

咽喉影像诊断学

咽喉影像诊断学
58/93
鼻咽癌(T1WI)
咽喉影像诊断学
59/93
鼻咽癌(T2WI)
咽喉影像诊断学
60/93
咽喉影像诊断学
61/93
鼻咽癌(增强)
咽喉影像诊断学
62/93
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
咽喉影像诊断学
63/93
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
咽喉影像诊断学
64/93
二、喉部 (一)、喉部影像学检验价值及程度
喉癌——声门下区型
咽喉影像诊断学
89/93
喉癌——声门下区型C+
咽喉影像诊断学
90/93
MRI表现: (1)、肿瘤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2)、肿瘤强化显著; (3)、MRI可显示肿瘤累及范围和侵犯程度。
咽喉影像诊断学
91/93
【诊疗与判别诊疗】 (1)、喉水肿:粘膜弥漫增厚,边缘光滑,两 侧对称,喉功效无显著改变。 (2)、声带息肉:一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小 结节状影,基底较窄,喉内其它结构正常。 (3)、喉淀粉样变:肿块表面光滑,T2WI呈等 或略低信号,而喉癌高信号。
咽喉影像诊断学
32/93
【影像学表现】 侧位平片可见咽后壁肿胀,咽后壁组织
超出正常厚度,并呈弧形向前隆突,咽气 道变形变窄,椎体结核脓肿尚可见椎体破 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咽喉影像诊断学
33/93
咽喉影像诊断学
34/93
咽后壁脓肿
咽喉影像诊断学
35/93
咽喉影像诊断学
36/93
颈椎结核
咽喉影像诊断学
【临床与病理】 喉癌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93%~96%为
鳞癌。发生于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临床表现为喉异物感、喉痛、声嘶、呼吸困 难、喉部肿块、淋巴结肿大等。

咽喉部影像诊断

咽喉部影像诊断
右声带癌
喉癌影像诊断
软组织肿块突向喉腔内;梨状窝变小消失。 肿瘤跨前联合侵犯对侧;向外侵犯喉旁间隙,破坏甲状软骨板。 肿瘤强化明显。 颈部淋巴结肿大。
右声带癌
左声门上肿瘤(喉咽癌)
谢谢欣赏
鼻咽癌
喉部
喉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喉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上通喉咽,下接气管。喉上端为 会厌上缘(第三颈椎上缘),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第六颈椎 下缘)
喉的主要机能是呼吸、发声、参与保护、吞咽
检查技术
X线、喉镜检查:显示腔内粘膜表面情况 CT、MRI检查:显示腔外及深部结构形态变化。CTVE与喉镜
所见腔内结构相符,能显示肿块部位与邻近组织关系
声门下区:声带下缘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正常喉部薄层CT扫描
会厌前间隙层面
室带层面
声带层面
声门下区层面
正常喉部MRI
喉内含气的喉前庭、喉室、梨状窝等,T1WI和T2WI均呈低信 号
含脂肪的喉旁和会厌间隙呈高信号 声带类似或稍高于肌肉信号 室带信号略高于声带 喉软骨钙化与骨化呈低信号;含脂肪的骨髓呈高信号
CTVE CT MRI
喉部解剖-喉软骨
喉软骨包括单一的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成 对的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后两者很小,隐 藏于杓会厌襞下后部
喉的支架由五块软骨和舌骨构成
喉软骨
喉内间隙
➢ 会厌前间隙:为会厌、甲状舌骨中韧带及舌骨会厌韧带三者 之间的楔形间隙,内充满蜂窝状脂肪组织
➢ 喉旁间隙:声门两侧狭长的脂肪裂隙
喉腔
声门上区:位于声带上缘以上,包括会厌、杓会厌襞、杓状软骨、室带、 喉室。喉入口与室带之间为喉前庭;室带与声带之间狭长的裂隙为喉室, 其前端可向上形成喉室小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
★ ★
★ ★
喉气囊肿又称喉膨出 (laryngocele) 或喉憩室,为 喉室小囊病理性囊状扩张于喉室 前端 , 甲状软 骨和会 厌软骨之 间,由于先天性异常扩张或因长期用力和屏气 动作,或因小囊口部水肿堵塞,引起喉室小囊 内压力增高,逐渐扩张形成 囊内除气体外,常含有液体 分三型:喉内型、喉外型、混合型
五、喉部肿瘤(4)
(二)喉恶性肿瘤 喉癌 ★ MRI

第七节
T1WI与肌肉相似呈等或略低信号(长T1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长T2信号) 坏死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
易于显示病变范围

混合性喉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图)
左侧声门上型癌(图)
右侧声门型喉癌(图)
六、喉气囊肿
第三章 头颈部
第七节 喉部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七节
熟悉喉部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各自价值和限度
熟悉喉部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掌握喉癌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第七节
X线
◆ ◆

CT
◆ ◆ ◆ ◆
侧位 软线(钼靶)摄影 包括会厌-声门下区 横断面3mm~5mm 容积扫描:三维重建、仿真内镜技术 增强检查 颈线圈 常规T1WI、T2WI,层厚 3mm~5mm;三维显示;脂 肪抑制 增强检查
喉部血管瘤(图)
五、喉部肿瘤(2)
第七节
(二)喉恶性肿瘤 喉癌 好发于声门区(60~70%)、其次是声门上区和梨 状窝,声门下区少见 声门型
★ ★
◆ ◆ ◆
原发于声带或前联合,以声带前、中1/3最常见 早期为声带局部增厚,表面欠光滑 前联合软组织厚度≥3mm为肿瘤侵犯可靠依据 原发于会厌、杓会厌皱襞、室带、喉室、杓间区,以会 厌喉面最常见
原发于声门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仅占喉癌的5%

声门上型


声门下型

五、喉部肿瘤(3)
(二)喉恶性肿瘤 喉癌 CT

◆ ◆
第七节



肿瘤部位软组织不规则增厚和肿块,喉腔变形 声门上型癌: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受侵,低密度脂肪 间隙消失 声门型癌:早期局限于声带内,双侧声带不对称,一侧 声带毛糙、增厚或结节,前联合厚度超过 2mm,邻近软 骨及喉旁间隙受累 声门下型癌:如声带下气管与环状软骨间,内侧软组织 厚度大于1mm,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混合型:晚期表现,肿瘤占据整个喉腔。声带和室带同 时受累,周围软组织广泛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骨性结构显示不佳
疾病诊断

第七节
五、喉部肿瘤

㈠喉良性肿瘤 ㈡喉恶性肿瘤


六、喉气囊肿 七、喉外伤 八、喉异物


五、喉部肿瘤(1)
(一)喉良性肿瘤

第七节
发生率极低,有乳头状瘤、血管瘤、纤维瘤、 软骨瘤等

多数好发于声带附近,亦可见喉腔各部
血管瘤和软骨瘤可发生钙化


乳头状瘤多发生于儿童,常位于声带或室带


喉气囊肿(图)
七、喉外伤

第七节
★ ★ ★

各种暴力作用,如打击、挤压、自缢、被 扼、锐器、弹片或插管处理不当等 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骨折多见 粘膜可出血和水肿 骨折片刺伤软组织可导致与咽、喉相通,出 现皮下气肿 晚期因肉芽组织增生,而发生粘连及持续性 喉狭窄
八、喉异物

第七节


★ ★

口含食物或异物偶然吸入所致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异物吸入气道多停留在气管或支气管内,存 留于喉部或声门下区较少见 声门裂是呼吸道最狭窄处,异物常停留于此 病情紧急应首先行气管切开或内镜检查取出 异物 若病情许可,可行X线或CT检查
影像学表现

第七节
CT



MRI

表现为与喉室相通的囊袋样结构,囊内若为气体, 呈极低密度;若为液体,则为水样密度,若同时含 有气体和液体,则可见到气液平面 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如继发感染,囊壁可出现 强化 MR多平面成像,对显示囊肿形态及分型优于CT:喉 内型表现为一个边缘清楚的囊状结构与一条索影从 喉室自上延伸至喉旁间隙;喉外型表现为囊状影向 侧方穿过甲状舌骨膜向外膨出 含气囊肿在T1及T2WI均无信号;含液体者,T1WI呈 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 囊内感染时,T1WI信号增高

喉部平片检查只能依靠喉腔内空气显示轮廓和腔表面形态的
改变,通过侧位平片可观察会厌软骨、喉前庭、声门区、声
门下及喉后壁,通过正位体层摄影呼吸相和发音影像可评价 声带活动情况

CT已成为喉部病变的常规检查技术 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可满足对

解剖结构和病变形态、信号、与毗邻关系等全面观察,但对

MRI
◆ ◆

声门上、下区的解剖关系

第七节
喉上起会厌,下达环状软骨上缘

声门上区:
▲ ▲ ▲ ▲
从会厌软骨的游离缘开始,下界是假声带和喉室 侧壁为杓会厌皱襞 喉前庭 咽部鳞状上皮黏膜向下延伸入声门上区 真声带及声门裂 前连合处两侧声带会合并附着于中线的甲状软骨上 后面附着于杓状软骨声带突 声带部位没有淋巴管,只有当声门区肿瘤侵及声门上、下区时, 才会发生淋巴转移 上界真声带游离缘的下表面,向下到气管软骨

声门区:
▲ ▲ ▲ ▲

声门下区


喉软骨包括:舌骨、甲状软骨、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
声门上、下区的CT解剖
第七节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
第七节

喉腔狭窄或闭塞 喉部肿块
见于炎症、肿瘤、外伤等

见于肿瘤、炎症 见

喉壁增厚或喉周异常密度和 / 或信号影 于炎症或肿瘤

喉周间隙移位或消失
见于炎症或肿瘤
三、观察、分析和诊断 四、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