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的观察与护理
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力衰竭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49157bec3a87c24128c446.png)
心力衰竭一、定义〔一〕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满意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缺乏,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开展的终末阶段。
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场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二〕常见病症呼吸困难,乏力,液体潴留〔三〕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衰有哪些因素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等都会诱发心肌病患者出现心衰,平日应注意预防。
二、病因〔一〕根本病因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构造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二〕诱发因素在根底性心脏病的根底上,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
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抖,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不当活动及情绪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冲动。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三、分类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缓急,临床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还有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之分。
〔一〕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因急性的心肌损害或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有伴组织、器官灌注缺乏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有慢性心衰根底上急性加重,也可以在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上突然起病。
右心衰竭护理措施
![右心衰竭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25ef56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1.png)
右心衰竭护理措施引言右心衰竭是指由于右心室功能障碍导致血液无法有效地从体循环回流至肺循环的病理状态。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右心衰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右心衰竭护理措施,旨在提供给护士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针对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首先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
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监测生命体征需要持续进行,特别是在患者状态发生变化、给药后或运动活动后应该加强监测。
2.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呼吸频率、意识状态、皮肤湿度和颜色等方面。
特别是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气急、胸闷等症状,以及有无水肿和心脏杂音等体征。
对于病情变化的观察,护士应该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3. 提供合理营养合理的营养对于右心衰竭患者尤为重要。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通常情况下,应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以减少体液潴留。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均衡,提供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维持机体的功能正常。
4. 定期活动对于右心衰竭患者,适度的活动可以帮助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肺循环血流量。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并定期引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行等。
但在进行运动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评估,确保患者的运动安全。
5. 管理液体摄入量合理管理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对于控制右心衰竭的发展至关重要。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其液体摄入量,避免过多的液体摄入导致体液潴留。
需注意患者的尿量和体重变化,及时调整液体摄入量。
6. 给药管理给药是右心衰竭治疗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嘱合理给药,并注意患者的用药情况监测。
在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途径,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心衰有哪些表现?常见护理类型有哪些?
![心衰有哪些表现?常见护理类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2aa90c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f.png)
心衰有哪些表现?常见护理类型有哪些?心衰全称心力衰竭,它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改变,导致患者的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属于复杂临床综合征。
由肺淤血、体循环淤血、脊外周水肿引起各种症状。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将简单的为大家讲解心衰的表现和常见的护理类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患者心衰部位不同,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会有所差异。
表现一:左心衰心衰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活动耐力下降,患者容易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疲倦乏力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即重体力劳动之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休息后可以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即晚上患者容易憋醒并且快速坐起,需要至少半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才可以缓解;端坐呼吸,即患者平卧几分钟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只能坐起来进行呼吸)的表现,严重者还有急性肺水肿(肺水肿是由于肺部血管和组织之间的液体交换功能障碍导致的肺水含量的增加)的表现,例如:咳嗽、胸闷、喘息、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咳血、咳粉红色泡沫痰、大汗淋漓、烦躁、口唇发绀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心悸等表现,个别患者可能出现颜面、下肢、眼睑等全身各部位的浮肿,甚至可能出现多浆膜腔积液的表现。
其他还有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除以上表现,还可能出现尿少及肾损伤的表现,因为心衰导致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少尿,长期可出现肾功能损伤。
表现二:右心衰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以浮肿为主,例如:多浆膜腔浮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肿大,甚至有淤血性肝肿大。
患者还可以出现颈静脉怒张,有时也容易合并呼吸或者心率增快,甚至严重心力衰竭的表现,其他非特异性症状还包括:晕厥、抽搐、大汗、烦躁、食欲下降、体重不增或下降等。
表现三:全心衰竭患者在心脏病晚期容易出现全心衰竭的情况,此时患者的病情危重,可同时出现左、右心衰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患者各个身体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所造成的相应症状,例如:患者四肢发冷、头晕、少尿等。
心衰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
![心衰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58ec9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4.png)
心衰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体循环或肺循环的淤血,引起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心衰患者的观察重点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相关症状、出入量、心电监护等方面。
生命体征的观察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相关症状的观察包括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疲乏等;出入量的观察包括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量等;心电监护可以监测心率失常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休息与活动:心衰急性期应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取端坐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病情缓解后,可在床上适当活动。
2. 药物护理:遵医顺确使用强心、利尿等药物,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原则上应≤30滴/分,并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例如,吗啡应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抑制或心动过缓;快速利尿剂应观察尿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血管扩张剂及升压药物在输注时须避光,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避免液体渗漏。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病人及家属讲解饮食与水肿的关系,以及有限制饮食和补水的必要性。
将下肢抬高,增加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输液速度和每日液体摄入量。
指导病人饮食,避免摄取含钠过高食品,嘱病人进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4. 确保患者安全:积极预防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应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并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对心衰患者的观察和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特别是在病情变化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
如发现患者病情严重或持续恶化,应及时就医。
心衰病患者的看护指南
![心衰病患者的看护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c6baf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e.png)
心衰病患者的看护指南1. 病情监测- 监测体重:心衰患者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病情的变化。
定期测量体重,并记录下来以便追踪体重的变化。
- 监测水肿:心衰患者常常出现水肿,特别是在腿部和腹部。
观察并记录水肿的情况,如果发现明显的水肿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 监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确保血压保持在医生建议的范围内。
高血压可能加重心衰症状。
2. 药物管理- 按医生指示正确服用药物:心衰患者通常需要多种药物来管理病情。
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地服用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了解每种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或异常反应。
-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查,确保药物疗效的监测和调整。
3. 饮食管理- 低盐饮食:心衰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因为盐会导致体液潴留。
控制盐的摄入量,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
- 低脂饮食:选择低脂饮食,减少对心脏的负荷。
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 控制液体摄入量: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避免过多的液体导致水肿或心脏负荷增加。
4. 锻炼与休息- 适度锻炼: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度的锻炼,如散步、轻度有氧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
- 规律休息: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和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和休息时间。
5. 心理支持- 寻求支持:心衰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压力和影响。
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 参加支持小组:加入心衰患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对抗疾病,增强治疗的效果。
以上是心衰病患者的看护指南,但请务必在实施任何看护措施之前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和指导。
心脏直视术后右心衰的护理观察
![心脏直视术后右心衰的护理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82626d1ce2f0066f5332228.png)
增加了压力 。一方 面护 理人 员严 重不 足 , 理工 作量 大 , 护 非
护理性的工作又 占用 了护 士大量 的时间 ; 另一方 面患者 需求
[] 5 郭莉 , 雪媛 , 莹. 对 不 同类 型患 者 的护 患沟 通技 巧分 析 张 赵 针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0 1 2 ( )3 3 . J. 2 1 ,7 9 :5— 6 ( 收稿 日期 :0 1—1 0 ) 2 1 2— 6
( 文编辑: 本 王宇 )
增加 , 维权 意识 增强 , 日常工 作 中, 在 稍有 不慎就有 可能 造成 护理 不 良事件 , 至引起 医疗 纠纷 。本 文对 3 7例 不 良事件 甚 2
的发 生的原 因进行 了分 析 , 并提 出了防 范措 施 , 由表 格 1可
心脏 直 视 术 后 障 碍如 嗜 睡 , 吸 困难 , 意识 呼 水肿 , 颈静 脉怒 张 , 脾肿 肝
大, 中心静脉压升 高 , 尿量 减少 , 乳酸 异常 , 片示心 脏扩 血 胸 大、 胸腔积液 、 腹腔积 液 , 心脏 彩超 提示 右心 扩大 、 心肌 运动
减 弱… 。
2 结 果
经过治疗 ,1例患者右心功能逐渐恢复 , 5 中心静 脉压 和尿 本组 5 4例 , 均为心脏术后 , 中风心病二尖 其 量正常 , 肝脏明显缩小 , 下肢水肿消失 。床旁超声心动 图提示 右房和右 室较 前缩小 , 三尖瓣 返流 减轻 , 室射血分 数增加 , 左 以上症状消失 。2例 出现室颤 , 经心肺复苏后心跳未恢 复而死 亡 。1 例室 间隔缺损合 并重度肺 动脉高压患者 术后早期恢 复 尚可 , 出院后肺动脉收缩压一直不 降, 但 大于 7 t H , 0I g 右心 n o 衰不能有效纠正 , 最终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右心衰竭的护理措施
![右心衰竭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18aa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9.png)
右心衰竭的护理措施概述右心衰竭是指右心室功能受损,导致心血管系统无法有效地将血液循环到肺部进行氧合。
在临床上,右心衰竭往往是由左心衰竭所引起的。
护理措施在右心衰竭的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右心衰竭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管理患者。
1. 病情评估病情评估是护理措施的第一步,旨在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检查患者的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以及观察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监测液体平衡右心衰竭患者常常存在液体潴留的情况,因此监测液体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胸部X光、心脏超声等,以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
同时,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颜色,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3. 注重营养支持右心衰竭患者往往出现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应与营养师合作,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包括高蛋白、低盐、低脂肪的饮食。
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使用口服补充剂或静脉注射营养支持。
4.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右心衰竭护理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药物。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心脏强化剂等。
在给予药物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特殊护理技术支持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右心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特殊护理技术的支持。
例如,对于慢性右心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长期氧疗以改善气体交换。
对于严重右心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或心脏移植等治疗。
6. 定期复查和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包括监测心脏功能、液体平衡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等。
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给予患者和家属相关的教育,包括疾病的认识、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如何管理症状等方面。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3e31f7fd0a79563d1e724f.png)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静脉淤血的临床综合征。
房颤是诱发心衰的最重要因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少数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心排血量维持正常,但一场增高的左心室充盈压使肺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循环淤血,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有心功能不全不一定全有心力衰竭。
分类: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一、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病因: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疾病均可引起心衰。
1、原发性心肌损害:①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②心肌炎和心肌病: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和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最常见。
③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性心肌病。
2、心脏负荷过重:①压力负荷过重:又称后负荷过重,是指心脏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
常见原因有: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
②容量负荷过重:又称前负荷过重。
是指心脏舒张期所承受的容量负荷增加。
常见于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严重贫血、甲亢。
诱因: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
病理生理:1、代偿变化;2、心肌收缩性减弱;3、心脏舒张功能不全、4、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
临床表现:一、左心衰:最常见,注意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症状:1、呼吸困难:①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表现为体力活动时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
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指病人入睡后突然因为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轻者端坐休息后缓解,重者有哮鸣音,称之为心源性哮喘。
③端坐呼吸:当肺淤血到一定程度时,病人不能平卧。
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位才能减轻。
④急性肺水肿:是急性左心衰最严重的形式。
心衰病患者的看护指南
![心衰病患者的看护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11350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9.png)
心衰病患者的看护指南
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患者需要特别的看护和管理。
以下是心衰病患者的一些看护指南:
药物治疗
- 心衰病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处方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 定期检查用药情况,确保按时服药。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管理
- 心衰病患者应遵循低盐饮食,控制每日的钠摄入量。
- 饮食应富含高纤维、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 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
液体控制
- 心衰病患者需要控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避免水肿和心脏负荷过重。
- 每日饮水量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控制。
规律的锻炼
- 心衰病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 锻炼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随访
- 心衰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 注意观察身体症状的变化,并及时告知医生。
心理支持
- 心衰病患者需要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 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以上是心衰病患者的一些看护指南,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但请注意,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看护和治疗。
心衰的观察与护理
![心衰的观察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69bfd35901020206409c99.png)
⑶用药期间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定期检测血清地高辛浓度水平。 ⑴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剂与果汁同饮,以减轻钾盐对胃肠道的刺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
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表现
激, ⑵护士给药前先数心率,若心率<60次/分不能给药。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
▪ ⑴持续心前区胸骨后或剑突下难以忍受的 剧烈压榨样疼痛。
▪ ⑵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 ⑶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 ⑷无明显诱因。 ▪ ⑸常伴有放射疼。
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
▪ ⑴胃部、背部、症状左上肢酸胀及不适。 ▪ ⑵可无胸痛症状,仅有全身不适,疲乏、
恶心、呕吐、出汗等。 ▪ ⑶有时以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为首发
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表现
▪ ⑴不稳定性心绞痛表现为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频繁、 程度加重、时间延长、休息无法缓解疼痛,服用 硝酸甘油亦无法缓解或服用量较前增加。
▪ ⑵平时无胃肠道疾病而突然出现胃肠道不适,如 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
▪ ⑶突然出现神志恍惚、头晕、疲乏嗜睡等症状。 ▪ ⑷出现咳嗽、咳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
不振、恶心、呕吐等。 ▪ 2劳力性呼吸困难。
心衰的观察要点:
⑴注意观察有无早期心衰临床表现,劳力性 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随时做 好抢救准备。
⑵定时测量心率、血压、呼吸,观察生命体 征的变化。
⑶输液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呼吸 情况,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
⑷观察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心衰的概念
▪ 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 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 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 环和(或)体循环的 表现。
心衰病患者的护理行动
![心衰病患者的护理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9b750e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d.png)
心衰病患者的护理行动护理心衰病患者的行动简介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而导致机体供氧不足。
护理心衰病患者需要综合的护理方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以下是护理心衰病患者的行动建议。
行动一:监测病情-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以及体重的变化情况。
- 观察患者的症状,如疲劳、呼吸困难、水肿等,并记录下来。
行动二:药物管理- 根据医嘱,按时给患者服用药物,并记录下来。
- 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行动三:限制液体摄入- 根据医生的建议,限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以控制体液潴留。
- 教育患者合理饮水,避免过多摄入液体。
行动四:饮食管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包括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 建议患者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行动五:定期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
- 监督患者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骑自行车等。
行动六: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
-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行动七:教育患者和家属- 教育患者和家属了解心衰的病因、症状和治疗。
- 教授患者和家属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如定期测量体重、合理饮食等。
行动八:定期复诊- 安排患者定期复诊,监测病情的变化,并调整治疗计划。
- 提供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
以上是护理心衰病患者的行动建议,通过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请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制定护理计划。
心衰患者的观察要点
![心衰患者的观察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2d88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3.png)
心衰患者的观察要点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观察非常重要。
观察心衰患者的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乏力、水肿等症状。
特别要关注是否有加重的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情况。
2. 体征观察,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特别要注意是否有血压下降、心率不齐、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体征。
3. 水肿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水肿,特别是下肢水肿、腹水和颈静脉怒张等情况。
4. 体重观察,定期测量患者体重,观察体重是否有明显波动,体重增加可能是因为水肿加重。
5. 饮食观察,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是否出现食欲下降、进食不适等情况。
6. 药物依从性观察,观察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是否出
现药物不良反应。
7. 情绪观察,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心衰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8. 运动耐力观察,观察患者的运动耐力,是否出现运动耐力下降、活动受限等情况。
综上所述,对心衰患者的观察要点包括症状、体征、水肿、体重、饮食、药物依从性、情绪和运动耐力等多个方面,全面观察有
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6d93ea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7.png)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一、概述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产生静脉系统的淤血和动脉系统的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的表现。
按起病的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亦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按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分为左及右心功能不全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劳力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乏力、疲倦、头晕、尿少、心悸。
主要体征: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湿啰音,有时伴哮鸣音。
右心衰竭的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另有尿少等;主要体征: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肝肿大伴压痛,身体低垂部位呈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发绀,右心室增大。
全心衰竭时因右心衰竭使右心排血量减少,肺部淤血症状减轻。
[特殊检查] X线、超声心动图和肺动脉导管检查。
[治疗要点] 减轻心脏负担、控制体内细胞外液的容量、减轻心脏工作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去除诱因和治疗原有的心脏病等。
二、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2、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征,呼吸困难时,监测出现的时间、与体位的关系、诱因、缓解方式、发绀情况、肺部啰音的变化、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等,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2~3L/min,半坐位;急性左心衰时立即予鼻导管给氧(6~8 升/分),病情特别严重可用面罩呼吸机加压给氧,给氧的同时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酒精,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
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给予间断吸入水肿时,观察出现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及变化情况,定期测量体重,记出入量,监测电解质浓度。
加强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压伤发生。
2、营养支持给予低盐、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
水肿较重的患者限制钠盐和液体入量。
3、用药护理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监测血压变化。
洋地黄中毒时,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视力模糊、黄视、绿视,则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停用排钾利尿剂,补充钾盐。
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新进展
![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71dbb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a.png)
心力衰竭诱因
约有93%心力衰竭的发生有明确的诱因,有效的控制诱因才能控制心力衰竭。
1.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2.心律失常(快房颤最常见) 3.血容量增加(输液量,速度、摄盐过多) 4.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妊娠后期、分娩 5.治疗不当(不恰当的使用洋地黄、扩血管药、利尿剂) 6.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又并发其他疾病(甲亢、贫血)
药物治疗
达格列净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用法:晨服,5-10mg QD 适用:2型糖尿病患者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ll-IV级) 药理学机制:调节心脏代谢重构,利尿、降压、促进红细胞生成。 不良反应:尿路感染、低血压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 注意事项: 1)心衰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后使用 2)小剂量加用 6.25mg bid开始,2-4周增加剂量,逐步达最大耐受 剂量 清晨静息心率55-60次/min,但不宜低于55次/min。 3)不能立即停药,应逐步减量 禁忌症:支气管痉挛性疾病、心动过缓、二度及二度以 上房室传导阻滞。
我国心衰现状
患者1370万 年平均住院次数3.3次
公共卫公生共负担沉重!
年平均住院费用29746元
35岁以上群患病率1.3%
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0% 与208003岁年以相上比人,群患患者病数率增1加29%00多 心衰的再住院率达万24.5%,5年死亡率达
心力衰竭的分类
发病机制: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减退性心衰
主要药物: ➢达格列净 ➢ACEI/ARB/ARNI ➢ β受体阻滞剂 ➢MRA
主要药物: ➢维利西呱 ➢达格列净 ➢ACEI/ARB/ARNI ➢ β受体阻滞剂 ➢MRA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
(1)对所有诊断为HFrEF的患者应尽早接受多种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推荐ARNI/ACEI/ARB、β受 体阻滞剂、MRA、SGLT2i四联疗法作为HFrEF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案,除非药物禁忌或不耐受。使用四联药 物治疗可使HFrEF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73%。 (2)对有淤血症状和(或)体征的心衰患者应先使用利尿剂以减轻液体潴留。当患者处于淤血状态时, ARNI/ACEI/ARB、MRA和SGLT2i的耐受性更好;若患者无明显水肿而静息心率较快时,β受体阻滞剂耐 受性会更好。 (3)优化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及起始剂量,推荐不同机制药物联合起始治疗,逐 渐滴定至各自的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以使患者最大获益,治疗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症状、体征、血压、 心率和心律、肾功能和电解质等。 (4)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应进行临床评估,根据相应的临床情况选择以下治疗:ICD、CRT或心脏再同步 治疗除颤器(CRT-D)、维立西呱、伊伐布雷定、地高辛。 (5)经以上治疗后病情进展至终末期心衰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心脏移植、姑息治疗、LVAD治疗。 (6)HFrEF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可导致心衰恶化的药物,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Ⅰc类抗心律失 常药和决奈达隆、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非甾体抗炎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激素样副 作用高血钾 负性肌力作 用
非洋地黄类
其他
小剂量多巴胺、米力 农
肼屈嗪,硝酸异山梨 酯
体位性低血 压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A
预防洋地黄中毒
个体差异;与某些药物合用时;严格按时 按医嘱给药。
B
观察洋地黄中毒表现
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
C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
停用;补钾;纠正心律失常。
右心衰的观察与护理
CCU
内容摘要
心力衰竭 的概念及 分类
心力衰竭 的病因
右心衰的 临床表现
右心衰的 治疗要点
右心衰的 护理诊断 及护理措 施
概念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简称心衰,是 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 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 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 难、疲乏和液体潴留。
感染
4
6
3
血容量增 加
5
治疗不当
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以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为主
症状
1、静脉征 肝-颈V返流征 3、肝脏体征 4、心脏体征
2、呼吸困难
A
危险因素
心血管事件链
B
冠心病
C
从“防”到“治”
AMI HF
D
E
Death
治疗
A
病因治疗
B
C D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β受体 阻滞剂
洋地 黄类
见洋地黄中毒
分类
利尿剂 排钾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 ACEI RAAS抑制剂 ARB 醛固酮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正性肌力药物 洋地黄类
代表药物
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螺内酯、氨苯蝶啶等 普利类,卡托普利 沙坦类,氯沙坦 螺内酯 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地高辛、西地兰
副作用
电解质紊乱
低血压,干 咳
分类
01
部位
左、右、全心衰
进展速度
02
急性、慢性,慢性常见
生理功能
03
收缩性和舒张性
病因
诱因
B
A
基本病因
基本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 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 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心脏负荷过重
前负荷(容量负荷)增加 后负荷(压力负荷)增加
诱因
心律失常 生理或心理 压力过大
心脏负荷 过重
2 1
代表药物
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螺内酯、氨苯蝶啶等 普利类,卡托普利 沙坦类,氯沙坦 螺内酯 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地高辛、西地兰
副作用
电解质紊乱
低血压,干 咳
性激素样副 作用高血钾 负性肌力作 用
非洋地黄类
其他
小剂量多巴胺、米力 农
肼屈嗪,硝酸异山梨 酯
体位性低血 压
其他
For example
心脏再同步 化治疗CRT
护理诊断
与右心衰导致体循环淤血有 关
与心排出量下降有关
与卧床时间长,水肿严重, 营养不良有关
与胃肠淤血,腹胀,长期食 欲下降有关
潜在并发症
洋地黄中毒
0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02
体液过多
活动无耐力
01 03
05
一般护理 措施
NO.1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NO.2
NO.3
护理措施
NO.4 NO.5
药物治疗
的护理
并发症的 预防和护 理
一般护理措施
休息运动
是HF的基本治疗方法,根据心功能
情况决定活动和休息原则 低热量,低盐,高维生素清淡易消 化饮食,少量多餐。 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保护心功, 减少缺氧性器官功能损坏。 保持大便通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 量出为入 ” 的原则,控制液体速度 和总量。 注意呼吸道的感染。
饮食护理
吸氧
基础护理
控制液体入量 防寒保暖
呼吸困难有无改善;脉搏 病情观察情观察观察 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 冷;下垂部位水肿等。
动静脉血气分 析值?
注意早期心力 衰竭的临床表 现
定期观测水 电解质变化 及酸碱平衡 情况
药物治疗的护理
监测血钾
利尿 剂 ACEI 监测血钾水平和肾功能
监测心率和血压
其他
病因治疗
基本病因的治疗
应用药物、介入或 手术治疗改善冠心 病、心肌缺血、心 瓣膜病等
消除诱因
应用抗生素控制 感染;积极纠正 心律失常等
一般治疗
休 01 息
卧床休息可减轻前后负荷
运 02 动
适宜的运动,是具体情况而定
A
B
C D
E
药 物 治 疗
分类
利尿剂 排钾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 ACEI RAAS抑制剂 ARB 醛固酮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正性肌力药物 洋地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