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
文言时间词
文言文中表时间的词语时间分类1.表瞬间:暂、立、即、遽、亟;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未几、既而、已而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现在:“今、方、会”4.表示将来:“将、行将、欲、且”5.表示较长时间:长、久、常、每、辄”6、表示时间终止:终、竟、迄、卒7、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居无何,居三月”)8、表示特定时间:曙、质明、朝、旦、晓、夙、亭午、夜分、旦日、翌日、他日、后日、朔、望、既望、晦、旬、期月、期年、岁、载、明年年龄称谓序号称呼年龄序号称呼年龄1 襁褓不满周岁10 弱冠男子二十2 黄口婴儿11 而立之年三十岁3 孩提二三岁12 不惑之年四十岁4 始龀七八岁13 知天命之年五十岁5 垂髫幼年14 耳顺(花甲)六十岁6 总髻总角幼年童年15 古稀之年七十岁7 总发束发童年少年16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8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17 期颐之年百岁9 及笄之年十五岁(成年)传统节日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称春节。
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
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
4、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5、七夕:七月初七为女儿节,七夕节。
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巧”的习俗。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
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
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
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天。
9、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古人腊祭的日子,现俗称“腊八”。
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皆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是节气的起点。
如“淳熙丙申至日(此处指冬至)”。
文言文借代词语与特殊称谓
• 文化常识之特殊称谓 • 一、人的称谓: •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 (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 才。 •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 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 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 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 欧阳修称文忠。 •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 • • •
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 • • • • • • • • • • •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 • • • • • • • • • • •
4、 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 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 三、敬称: •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 大王 • 2、 对将军:麾下 •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 (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 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年龄尚小用文言文怎么说
年龄尚小用文言文怎么说1. 文言文如何说年龄一.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20岁(男)——弱冠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二.古代年岁的别称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文言文中的四种特殊称谓:年龄、朋友、百姓、职业
文言文中的四种特殊称谓:年龄、朋友、百姓、职业一、古代年龄称谓。
古人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1)垂髫(tiáo):指幼年或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2)总角(jiǎo);借指幼年或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豆蔻(kòu):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
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pīnɡ)袅袅(niǎo)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4)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5)及笄(jī):指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6)及冠(又名“弱冠”):指男子年满二十岁,到了成年(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戴上成年人的帽子)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年方弱冠)(7)而立:指人三十岁(立:立身、立志,指能有所成就)(8)不惑:指人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9)知命:指人五十岁(知命:知天命。
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命,命令)《论语·为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10)花甲:指人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周而复始)(11)古稀:指人七十岁(语本杜甫《曲江》诗“人生七十古来稀”)(12)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或老年;高龄(耄耋之年/寿登耄耋)(13)期(qī)颐(yí):指人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
”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二、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1)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2)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语出《世说新语·方正》)(3)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语出《世说新语·贤媛》)(4)贫贱之交: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语出《后汉书·宋弘传》)(5)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语出《北周史·黎景传》)(8)忘年之交(忘年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语出《南史·何逊传》)(9)君子之交(君子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语出《庄子·山木》)(10)肺腑之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语出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11)忘形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语出《新唐书·孟郊传》)(12)车笠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语出宋代《太平御览》)(13)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语出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14)生死之交:同生共死、情谊极深的朋友(语出元·郑德辉《㑇梅香》)(15)神交:心意投合、相知很深的朋友或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语出《三国志诸葛瑾传》)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212页):②彼此没见过面,但精神相通,互相倾慕:二人神交已久,今日才得相见。
古代年龄的称谓(称呼)
古代年龄的称谓(称呼)古代年龄的称谓(称呼)可谓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在文言文中经常遇见。
为了方便查阅,本站收集整理了中国古代对0岁-100岁的35个年龄称谓,并对每个年龄的不同称谓作出解释,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序号年龄古代称谓、称呼解释及出处备注10-1岁孩提、襁褓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
2 2-3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37岁(女) 髫(tiaoˊ)年幼童时期。
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48岁童龀[chèn]、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
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59岁九龄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
语出《礼记》。
610岁黄口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
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
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12岁(女) 金钗之年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813岁(女) 豆蔻年华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
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也用于比喻处女。
913-15岁(男) 舞勺之年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1014岁(女) “二七”之年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1115岁(女) 及笄或笄年“笄”[jī],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教师版)1、B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不好今义:坏。
古义:①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②不喜欢。
例如: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不行今义:不可以。
古义:不能走路。
例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陈情表》)2、C春秋今义: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
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例如:天子春秋鼎盛。
(《汉书》)②一年。
例如: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书名。
例如: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操持今义:料理;筹划。
古义:握着,拿着。
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传》)从容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古义:①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例如: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②举动。
例如:从容中道。
(《中庸》)从而今义:连词。
古义:从:跟随;而:并且、而且。
例如: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古义:刚开始。
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3、D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
(《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
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羽本纪》)东面今义:东边。
古义:脸朝东。
例如:东面而视。
(《秋水》)大方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古义: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大风今义:风力很大的风。
古义:麻风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
(《捕蛇者说》)怠慢今义: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
古义:松懈,轻忽。
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劝学》)4、F风流今义: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
古义:①杰出,英俊。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高中语文 文言文 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
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 关注生活
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
(一)学校与科举 3次 (二)山川与地理 4次 (三)天文与历法 0次 (四)政区与官职 15次 (五)节日与习俗 2次 (六)宗法与祭祀 10次 (七)礼仪与风俗 2次 (八)人名与称谓 11次 (九)文集与典籍 2次 (十)另类与其它 7次
√②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①说反了
√③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
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④说反了
×④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母亲去世曰“外艰”。
×⑤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
舞勺
束发/成童
年
龄 称
碧玉年华 桃李年华 而立之年
男子13岁~15岁左右 男子15岁 女子16岁 女子20岁 指30岁
3.古文笄没(jī有)年十八女岁子。15岁 45..豆黄发蔻加花人女冠舞信/年象老子弱华冠垂十三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指 女四小子 男 子。。12子54岁 2岁0~ 岁20岁 6.悬车不七惑之十年退休指了40。岁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
薨、崩4.、平百民岁、庶千秋人、直晏驾称、死山陵。崩
死 的
父母
见背、5.孤父露死、弃为养 孤,子亡为独。
讳 称
佛道徒
涅槃、6.圆夫寂死、坐称化、寡羽,化、妻仙死游、称仙逝鳏。
一般人
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 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结归纳(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结归纳本文为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常见中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包括必修1-5的所有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146个常考的文言字词
初中146个常考的文言字词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初中生,带有繁复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略带神秘的感受。
然而,文言文又因其难度较高,使得初学者常常面临着不少困扰。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现将初中文言文146个常考的字词进行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1. 考生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汉字,如天、地、人、水、山等。
2. 时间名词,如今、昔、来、去等。
3. 代词,如吾、汝、彼等。
4. 副词,如忽、始、终等。
5. 助词、虚词,如之、其、乎等。
6. 动词,如玩、唱、画等。
7. 形容词,如美、丑、清等。
8. 名词,如曲、马、山等。
9. 状语,如独自、偕老、相望等。
10. 数词,如一、二、三等。
11. 专用名词,如子午、时令、谋臣等。
12. 文学用语,如曲折、诗情、墨客等。
13. 各类虚词,如之、者、者、而、所等。
14. 副词,如顷刻、寥寥、亦然等。
15. 动词,如逃、追、寻等。
16. 学术用语,如心理、物理、化学等。
17. 辞书用语,如音韵、释义、荐引等。
18. 表达神态、感情的语词,如哀、乐、惊等。
19. 动作动词,如跑、走、跳等。
20. 常用副词,如大约、不知、不必等。
21. 表示名词、动词意义的语词,如战、水、黄花等。
22. 表示地理、天气的语词,如江、沙、夕阳等。
23. 敬称、尊称用语,如圣人、祖宗、皇帝等。
24. 表示时间、节气、天文现象的语词,如春秋、秋夜、日食等。
25. 表示身份、职务、地位的称谓,如官员、将军、孝子等。
26. 比喻、拟人的用语,如花烛、登锁、刮骨声等。
27. 造句中的连接词,如且、因、既等。
28. 表示心理、情感的用语,如思虑、犹豫、悲喜等。
29. 表示物品特征、质量、数量的用语,如美玉、残篇、万斛等。
30. 表示时间序列、先后顺序的用语,如当今、继之、先后等。
31. 表示物理特性、形状、造型等用语,如圆形、方盖、重重叠叠等。
32. 表示转折、相对、对比等用语,如彼此、非也、在于等。
33. 表示亲疏、高下、强弱等关系的用语,如亲疏尊卑、贫富贵贱等。
古文对年岁的雅称
古文对年岁的雅称
0-1岁称赤子、襁褓
2-3岁:孩提
3-8岁:垂髫(tiáo)
女孩7岁、男孩8岁:始龀(chèn)
7岁是一个分水岭,古代有“男女7岁不同席”的说法;
8-14岁: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幼学、外傅之年
女孩13岁:豆蔻
男子13岁:舞勺
女子15岁:及笄(jī),表示已经成年了
男子15岁:束发
男子15-20岁:舞象
女子16岁:二八、碧玉年华、破瓜之年
男子20岁:加冠、弱冠,表示已经成年了
古代男女成年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现在不管男女都是18周岁。
30岁:而立、始室、克壮
40岁:不惑
50岁:艾、知天命(知命)、半百
60岁:耳顺、花甲之年、耆(qí)
61岁:还历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杖国之年、致政之年77岁:喜寿
80岁:伞寿
88岁:米寿
90岁:鲐背、冻梨、
100岁:期颐
108岁:茶寿
140岁:双稀、双庆。
高中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一)1.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极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意思。
间:一会儿。
“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晓:清晨。
“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顷之:过一会儿。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久之:很久。
“久之,目似瞑”(《狼》)旦:早晨。
“旦辞爷娘去”(《木兰诗》)暮:傍晚。
“暮投石壕村”(《石壕吏》)寻:不久。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顷刻:一会儿。
“顷刻两毙”(《狼》)未几:没多久。
“未几,夫鼾声起”(《口技》)旋:立刻,马上。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瞬息:一眨眼。
“瞬息可就”(《活板》)俄而:一会儿。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少顷:一会儿。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夜阑:夜深。
“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既而:不久。
“既而儿醒”(《口技》)是时:这个时候。
“当是时”(《口技》)即: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立:立刻。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日:天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已而:不久。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曩:从前。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旦旦:天天。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旦日:第二天。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素:一向,平素。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尔来:从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既: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秋:时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朔:夏历每月初一。
“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
”《孟母三迁》望: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极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意思。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
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
”(昌,指周文王姬昌。
)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盘点: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呼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盘点: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呼在古代,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到百岁老者,不用年龄段的人都有特定的称谓,男生和女生的称谓也有区别。
我们在高中语文的试卷里或者平时的文言文阅读中,甚至是各种古装剧里,都可以发现很多对人物年龄的称谓,如豆蔻、弱冠等,是比较常见的,但有一些称谓是我们不熟知的,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说不定会考。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各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人物称谓分别是什么。
1、幼年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chèn]: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tiáo]年”或“髫[tiáo]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2、少年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 jī]:指女子15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青年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
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4、中年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常用的150个文言实词
常用文言文实词(150个)一、常用的150个文言实词: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10、察11、长12、朝13、池14、曾15、乘16、城17、诚18、除19、传20、辞21、从22、达23、殆24、迨25、当26、道27、得28、度29、短30、多31、发32、方33、非34、复35、负36、盖37、鼓38、故39、顾40、固41、归42、国43、过44、何45、恨46、后47、胡48、患49、或50、疾51、及52、即53、既54、假55、间56、见57、解58、进59、尽60、就61、举62、绝63、堪64、克65、类66、怜67、临68、弥69、名70、末71、莫72、乃73、内74、判75、期76、奇77、迁78、请79、穷80、求81、去82、劝83、却84、如85、若86、善87、稍88、少89、涉90、胜91、识92、使93、是94、适95、书96、孰97、属98、数99、遂100、率101、说102、私103、素104、汤105、涕106、通107、徒108、图109、退110、亡111、王112、望113、恶114、微115、闻116、相117、谢118、悉119、信120、兴121、行122、幸123、修124、徐125、许126、阳127、要128、宜129、遗130、贻131、易132、阴133、引134、右135、逾136、狱137、再138、造139、知140、置141、致142、质143、治144、诸145、贼146、族147、卒148、走149、左150、坐二、文言实词详解:1、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常用的150个文言实词
常用文言文实词(150个)一、常用的150个文言实词: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10、察11、长12、朝13、池14、曾15、乘16、城17、诚18、除19、传20、辞21、从22、达23、殆24、迨25、当26、道27、得28、度29、短30、多31、发32、方33、非34、复35、负36、盖37、鼓38、故39、顾40、固41、归42、国43、过44、何45、恨46、后47、胡48、患49、或50、疾51、及52、即53、既54、假55、间56、见57、解58、进59、尽60、就61、举62、绝63、堪64、克65、类66、怜67、临68、弥69、名70、末71、莫72、乃73、内74、判75、期76、奇77、迁78、请79、穷80、求81、去82、劝83、却84、如85、若86、善87、稍88、少89、涉90、胜91、识92、使93、是94、适95、书96、孰97、属98、数99、遂100、率101、说102、私103、素104、汤105、涕106、通107、徒108、图109、退110、亡111、王112、望113、恶114、微115、闻116、相117、谢118、悉119、信120、兴121、行122、幸123、修124、徐125、许126、阳127、要128、宜129、遗130、贻131、易132、阴133、引134、右135、逾136、狱137、再138、造139、知140、置141、致142、质143、治144、诸145、贼146、族147、卒148、走149、左150、坐二、文言实词详解:1、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2023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
2023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2023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四)三十一、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1.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长居禁中。
注意:禁内(宫内);禁外(宫外);禁宫(宫殿);禁闼(宫门,借指皇宫。
闼:门);禁省(警卫森严的皇宫)。
2.阙:朝廷;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空缺为道路。
如《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於中阙。
3.畿: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如《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邦畿以国都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维:语气词。
止:居住。
)4.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十二、跟皇帝有关的:上、帝、朕、孤、寡人、践祚、登基、用事、御、诏、诰、(驾)幸、膳、奏、表、疏1.祚:帝位。
践祚:即位,登基。
如庾亮《让中书令表》:陛下践祚。
2.用事:执政,当权。
如《战国·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
3.朕、孤、寡人:古代帝王自称。
4.御: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如:御驾(皇帝驾临);御膳(皇帝的饮食);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5.奏:臣子上呈帝王的文书。
如《汉书·赵充国传》:作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
6.表: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如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7.疏:给皇帝的奏章。
如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荣宠甚盛,乃七疏自勉归。
8.(驾)幸:特指皇帝到某处。
三十三、表时间的词语1.岁:年。
如《苏武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2.期年:满一年。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积年:好几年,多年。
如《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曩:以往,从前。
如《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5.向:从前,往昔。
如《报任安书》:向者,仆亦常厕下大夫之列。
(仆谦辞:我。
文言文中常见词语归类及文化常识总结
文言文中常见词语归类及文化常识总结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文言文常见词语归类及古代文化常识总结一、表人物个性的词语:耿(直),仁厚,仁矜[矜:庄重],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骨鲠[鲠:gěng,直爽,正直],鲠切,聪(明),慧,敏,木讷[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佞[能说会道or巧言谄媚],不佞[没有才智],诈,阿谀(奉承),谄[巴结,奉承]谗,谲[jué,玩弄手段,欺诈]。
二、表人物品行的词语: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三、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词语:四、与学校有关的词语:庠序[地方学校],太学[最高学府],国子监[明清时的最高学府],太傅[太子的老师],司业、祭酒[国子监的掌管人员],博士、教授、直进、助教[教学人员]。
五、表敬重、赞扬的词语:多[称赞],敬,重,尊,恭,嘉,称,赞,誉,与[赞许],许,叹[赞叹,赞许]。
六、表社会状态的词语:治[治理得好],乱[无秩序,不太平],兴,盛,衰。
七、与粮食有关的词语:粟[谷子,去皮后为小米,可泛指粮食],菽[豆类总称],黍[碾成米叫黏黄米],禾,稼穑[jiàsè,泛指农业生产或庄稼],谷,稻,耕耘,稔[rěn,庄家成熟,泛指食物酝酿成熟],熟[庄家有收成],稷[谷类],刈[yì,割],籴[dí,买入粮食],粜[tiào,卖出粮食],廪[bǐn,粮仓/官方供给粮食],禀[通“廪”,粮仓],荒[荒年,年成不好],歉[年岁收成,收成不好],丰,饶,赡[富足,充足],足,给。
八、与俸禄的词语:俸,禄,秩[官吏的俸禄],饷,榖[gǔ,俸禄,做官领俸禄]。
九、与穿戴有关的词语:纨绔,布衣,履,绶,冠,冕,中,弱冠,免冠,带。
十、表房舍的词语:宇[屋檐],舍,馆,宅,第,邸,屋,庑[wǔ,厢房]。
十一、表说话的词语:曰,云,谓,诏[告诉,告诫,教诲],诰[告诉,皇帝给臣子命令,告诫,劝勉],告,敕[chì,告诫,嘱咐,皇帝命令或诏书],白,陈,对,语,谕、喻[告诉,使人知道],晓,辩,问,谢,折[驳斥,指责],诘[责问,追问],诉,咨[商议,咨询]。
古代形容年的字
古代形容年的字
1. 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岁”通常用来表示年份或时间的流逝,如“一岁”,也可指年龄。
2. 载:在古文中,“载”也常被用来表示一年的时间周期,如“三年五载”。
3. 秋:有时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可以象征一年四季中的秋季,进而引申为一年的时光,比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4. 春:如同“秋”一样,“春”也是代表四季之一,并可借以表达一年的更替,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5. 稔: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稔”原意是谷物成熟,后来也用来比喻年景、年度,例如“丰稔之年”。
6. 辞旧岁、一岁除:这两个短语是用三个字来表达一年过去的意思,常见于诗词和文言文中,如王安石《元日》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
形容一周年 文言文
形容一周年文言文:
1、一载载:唐虞开始称年为“载”。
故今有词:一年半载,千载难逢。
载是年的意思,指的是农历的年,而农历一年约为355日,与公历年相差约11日左右。
所以说一载约为355日。
春秋诸子《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意思是夏朝叫岁,商朝叫祀,周朝叫年,唐虞时代叫载。
2、星霜星辰一年一周转,霜每年遇寒而降,因以星霜指年岁。
语出唐代白居易《岁晚旅望》诗:“朝来暮去星霜换。
”意思是黄昏过去清晨来临,时光流逝又是一年的光景。
3、春秋“春”、“秋”称谓年。
春秋即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泛指岁月,四季,四时。
语出先秦佚名《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意思是一年四季春祭秋尝从不敢丝毫懈怠,祭奉先祖从不敢丝毫糊弄。
4、祀殷代称年为“祀”。
5、稔谷一熟为稔,故亦谓年为“稔”。
6、岁岁有年,年龄,时间的意思。
今有“辞旧岁,迎新年”之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
间:一会儿。
“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晓:清晨。
“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顷之:过一会儿。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久之:很久。
“久之,目似瞑”(《狼》)
旦:早晨。
“旦辞爷娘去”(《木兰诗》)暮:傍晚。
“暮投石壕村”(《石壕吏》)
寻:不久。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顷刻:一会儿。
“顷刻两毙”(《狼》)
未几:没多久。
“未几,夫鼾声起”(《口技》)旋:立刻,马上。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瞬息:一眨眼。
“瞬息可就”(《活板》)俄而:一会儿。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少顷:一会儿。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夜阑:夜深。
“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既而:不久。
“既而儿醒”(《口技》)是时:这个时候。
“当是时”(《口技》)
即: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立:立刻。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日:天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已而:不久。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曩:从前。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旦旦:天天。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
旦日:第二天。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素:一向,平素。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尔来:从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既: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秋:时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朔:夏历每月初一。
“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
”《孟母三迁》
望: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
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
”(昌,指周文王姬昌。
)
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
《触龙说赵太后》中也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孝。
”“年少”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
《聊斋志异·婴宁》:“弱息反存,亦为庶产。
”
3.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扎成髻,文人墨客借以代指人处幼年。
《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后成为“幼年”的代称。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5.幼学:表示10岁。
《礼记·曲礼上》孙颖达疏注:“今云十年(10岁)曰幼学。
”
6.束发:古代男孩15岁开始束发为髻,借指男孩15岁。
《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六艺焉。
”
7.志学:表示男孩年满15岁。
如孙过庭《书谱》:“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
8.及笄:指女子15岁。
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所用的簪子。
及笄,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即成年。
玄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
9.待字:指女子成年(满15岁)待嫁。
因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
《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
10.中丁:表示青年。
(中:16岁;丁:17岁)白居易《东南行》:“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投殳。
”
11.冠、弱冠、弱岁: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这三个词都指男子20岁。
韩愈《送杨少君序》:“初冠学于乡。
”;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崔垂林传》:“弱岁,名升于甲乙。
”
12.而立:指30岁。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
”
13.不惑:指40岁。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陶潜《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捂成。
”
14.知天命:指50岁。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韩军《洒向学生都是爱》:“我已届‘知天命’之年了,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拼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15.耳顺:指60岁。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白居易《序洛诗序》:“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
”
16.花甲:亦指60岁。
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
常言“年逾花甲”。
17.古稀:指70岁。
古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不发达,寿命一般不长,活到70岁的很少,所以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18.从心:亦指70岁。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太平广记·辛夤逊》:“年逾从心,犹多著述。
”
19..耄mào 耋dié:指八九十岁。
如“耄耋老人”。
20.期颐:指百岁。
如《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
”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这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