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

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

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1(1625字)一、总体要求进一步认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中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意义,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目标任务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推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改变城乡环境状况,促进清洁家园建设。

三、工作内容(一)生活垃圾处理在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旅游地区乡镇、村庄垃圾处理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方式。

在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沿江地区和地震灾区,县域内已建有垃圾集中中转、处理设施并达到环保要求的地区,城市周边乡镇、村庄的垃圾应采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方式;运输距离较远的乡镇、村庄目前可采用就近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方式,逐步实现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在民族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推行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力争实现资源化、无害化。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有卫生填埋处理、堆肥化处理、焚烧处理和多元化垃圾综合处理等。

(二)生活污水处理平原、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旅游地区的乡镇生活污水必须采用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方式;村庄分散农户以户为单位采用分散处理方式,村庄集中聚居区根据经济情况,可采用联户集中或全集中处理方式。

丘陵地区、盆周山区乡镇所在地的场镇应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在建设方面可采用运行可靠、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处理方式;缺水地区处理达标后废水尽量考虑农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或居民区可采用分散、联户集中或全集中处理方式;分散农户以户为单位采用分散处理与农用相结合的方式。

民族地区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应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处理。

农村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有生化处理、自然处理或强化生化与自然处理相结合等方法,有沼气池、化粪池、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处理方式。

四、工作标准(一)集镇: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必须≥70%,最低不得低于50%。

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2019年9月—2—目录1总则 (4)1.1目的 (4)1.2适用范围 (4)1.3编制原则 (4)1.4编制依据 (5)1.5术语定义 (5)2《规划》编制过程 (6)2.1编制主体 (6)2.2编制路线 (6)2.3《规划》成果要求 (7)3《规划》文本 (8)3.1总则 (8)3.2区域概况 (9)3.3污染源分析 (9)3.4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0)3.5设施运行管理 (12)3.6工程估算与资金筹措 (14)3.7效益分析 (15)3.8保障措施 (15)4《规划》附件 (15)—3—1 总则1.1目的指导全国各地开展《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国县级行政区域(包括国有农牧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其他行政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可参考本指南编制。

1.3编制原则(1)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以县域总体规划为先导,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村庄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给排水、改厕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状况、生活污水产排规律、环境容量、村民意愿等因素,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科学规划和安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2)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坚持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综合考虑现阶段城乡发展趋势、财政投入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合理确定污水治理任务目标。

优先整治生态环境敏感、人口集聚、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梯次推进,全面覆盖。

(3)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综合考虑村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污水产排状况、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等,科学确定本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

靠近城镇、有条件的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

人口集聚、利用空间不足、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采取管网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治理方式。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建村[2014]170号【发布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日期】2014.08.26【实施日期】2014.08.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村〔2014〕170号)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乡建设委),淮北市、阜阳市、芜湖市、铜陵市市容局(城管执法局),广德县、宿松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局):为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皖发〔2014〕2号)及《安徽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皖办发〔2014〕20号)精神,探索建立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保障长效机制,我厅研究制定了《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见附件)。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落实。

附件: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2014年8月26日附件: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为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皖发〔2014〕2号)及《安徽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皖办发〔2014〕20号)精神,探索建立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保障长效机制,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的要求,把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因地制宜,坚持创新,加大投入,强化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保障机制,为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建设美好安徽夯实基础。

安徽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

安徽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

安徽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 / 16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二部分图则第三部分规划说明书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第一部分规划文本.概述概述县(市、区)农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镇(乡)和村庄情况,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和环境现状和评价。

.总则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和规划目标等。

.工程规划镇(乡)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合理确定镇(乡)的集镇和街道的污水量,划分污水排放分区,确定污水规划方案,包括污水处理厂、管网(含合流制)、污水泵站等工程的规模、选址、用地量等内容,确定污水排放口,从技术、经济等角度对方案进行评价。

村庄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合理预测农村人口和生活污水量,确定村庄污水治理模式,划分城镇集中型(纳管)、相对集中型(自建集中)和农户分散型污水治理的服务范围,确定不同治理模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方案,包括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及泵站、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位置、用地量等内容,落实相对集中型(自建集中)3 / 16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排放口。

.近期建设规划分近、远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规划建设任务和建设计划。

近期规划建设任务以行政单元为单位,按镇(乡)污水处理部分、村庄污水处理部分分类列出污水管网及泵站、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和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的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计划。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估算近期建设规划的投资需求,分析运营费用,提出资金筹措建议,列出投资估算表。

.实施措施结合本地实际,从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项目投资、规范项目建设、加强技术支撑、加强运营监管、强化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

.效益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着重分析主要污染物削减效果。

第二部分图则图一、行政区划图(比例:~),标明行政单元的界限和镇(乡)、村庄的分布。

图二、与规划区有关的流域地形图(比例:~),标明规划范围图与流域分水线。

图三、城镇体系规划图和村庄布点规划图(比例:~),标明规划镇(乡)、村庄的分布图四、水功能区划图(比例:~),标明河流、水系,以及水环境功能区的范围、等级和分界点。

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第1篇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仅影响农村环境美观,而且严重威胁地表水及地下水质量,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为此,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目标原则1. 目标: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生活健康为目标,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2. 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污水治理规划,明确治理任务、目标和责任,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治理工作。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污水特点,采取适宜的治理技术和措施,实现差异化、精准化治理。

(3)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4)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确保设施稳定运行,实现农村污水治理长效化。

三、治理技术及措施1. 治理技术:(1)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采用沉淀、吸附、过滤等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3)生态处理技术: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自然条件,实现污水的净化和资源化。

2. 治理措施:(1)集中处理:在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大的区域,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2)分散处理:在人口稀少、污水排放量小的区域,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就地处理。

(3)生态修复:对受污染的河道、湖泊等进行生态修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实施步骤1. 调查评估:对农村污水排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污染程度和治理需求,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县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县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县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24年县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一、工作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发展的提升,县城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构建生态友好型县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县政府制定了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县城水环境质量,确保县城水体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用水,促进县城水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措施1. 加强监测与评估(1)建设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覆盖范围和频次。

(2)加强对县城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建立水质评估标准和考核机制,推动各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

2.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逐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率。

(2)加大对老旧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力度,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处理水平。

(3)全面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3.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1)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强化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2)加大对排污口的监测和巡查力度,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控制要求。

(3)加强行业准入管理,控制新增污染源。

4. 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1)压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投入。

(2)加强对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水平。

(3)推广农村生态化厕所建设,减少农村污水排放。

5.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1)完善县级和乡镇级水污染防治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2)加强与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

(3)加强水污染防治法规和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水污染防治意识。

三、工作措施和时间安排1. 2024年第一季度(1)完成水质监测网络建设,开展源头排查工作。

(2)启动老旧污水处理设施改造项目,完成改造计划。

(3)制定和发布水质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

农村污水治理最新方案

农村污水治理最新方案
-农民环保意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评估方法
-定期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评估设施运行状况;
-对农村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估治理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民环保意识变化。
六、总结
本农村污水治理最新方案旨在为我国农村地区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污水治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3)资源利用:在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资源和污泥资源。
(4)技术先进:采用成熟、高效、低耗、易于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
(5)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技术路线
1.收集系统
(1)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2)采用雨污分流制度,降低污水处理难度。
2.技术支持
(1)引进先进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治理效果。
(2)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3)建立技术指导体系,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全程服务。
3.管理与监督
(1)建立健全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加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监管,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3)建立健全农村污水治理考核机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价。
五、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保障措施,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农村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农村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4.运行维护与管理
(1)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完好率。
(3)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杜绝偷排、漏排现象。
(4)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5.资金筹措与政策支持
(1)加大政府投入,设立农村污水处理专项资金。
2.污水处理技术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针对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制定合理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保障设施稳定运行。
3.污泥处理与处置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根据污泥特性,采取堆肥、焚烧或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置。
-强化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的管理,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4.运行维护与管理
-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修,提高设施完好率。
-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杜绝偷排、漏排现象。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鼓励其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二、项目目标
1.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及水资源的影响,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2.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率,确保污水处理后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
3.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污水处理工作。
三、实施方案
1.污水收集
(1)按照农村地形地貌、人口密度、污水排放特点等因素,合理规划污水收集系统。
农村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第1篇
农村污水处理实施方案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3•【字号】皖政办[2013]10号•【施行日期】2013.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皖政办〔2013〕1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十二五”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3月23日“十二五”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保厅联合编制了《“十二五”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提升我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能力和水平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任务,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是指导各地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全省区域内的设市城市、县城及建制镇。

“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公共环境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截至2010年底,我省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处理能力已达到449万立方米/日,实现了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1.58%,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23%。

安徽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探讨

安徽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探讨

广 东 化 工 2020年 第24期· 226 · 第47卷 总第434期安徽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探讨贾鹏1*,戴志欣2(1.南大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2.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依据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大纲,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安徽某县为例,结合县域实际情况,介绍了规划编制背景、目标和编制技术路线,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来源和水质、水量特点,在污水治理方式、选址布局、收集系统设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运维管理、资源化利用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县域;规划[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4-0226-03Discussion on Planning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in a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Jia Peng 1*, Dai Zhixin 2(1.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Jiangsu),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2.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Abstract: The planning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in a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and technical route of the plan compilation are introduced. The pollution sources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quantity are analyzed. The advances guiding suggestions on the sewage treatment mode and site selection and collection system design and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desig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re displaied.Key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 ;county ;planning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2024年污水治理工作方案_1

2024年污水治理工作方案_1

污水治理工作方案污水治理工作方案1一、医院废水的特点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房、家属宿舍排水。

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

而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

医院污水________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污染和潜伏污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源环境。

二、医院污水的________、水量(一)、医院污水的________医院排放废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洗印、同位素治疗诊断室、手术室等;还包含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宿舍排水。

(二)、医院污水的水量设备较全的大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400-600L/(床.d),K=2.0-2.2一般设备中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300-400L/(床.d),K=2.2-2.5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250-300L/(床.d),K=2.5K—小时变化系数三、医院污水的水质特征医院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包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和含放射性污染物三大类。

病原性微生物及其控制指标:通常把大肠菌群数和粪大肠群数作为衡量水质受到粪便污染的生物学指标。

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经水传播的疾病主要是肠道疾病,由病毒传播的疾病有肝炎、小儿麻痹等。

有毒有害物质及水质指标:pH:医院的酸碱污水主要________于化验室、检验室的消毒剂的使用及洗衣房和放射科等,可对管道造成腐蚀或影响消毒剂的使用效果。

SS:影响水体外观和氯化消毒灭活效果。

B0D和C0D:大部分来自生活系统排水,可生化性能良好,但医院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对生物处理是不利的。

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研究

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研究
[2]
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 。
随着国家和地方标准及相关政策的
94
合肥
⑤保持城镇现状排水的延续性,充
式[4]。
①距离城市、乡镇较近的村庄优先
分利用已建成管道、设施。
⑥污水排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其水
纳入城市、乡镇已建的市政污水管网,集
中统一处理。
质必须符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
②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及其附近
1000
其中,常住人口可由实地调查确定,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原则进行。
①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处理与分散
农村污水治理包括乡镇和村庄生活
污水治理,我省乡、镇政府驻地的污水处
处理相结合,科学规划污水收集系统。
理工程大部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完成,而中心村和相
应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处理方式。
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综合
对分散的农村居民点产生的生活污水处
理工作还处于推进过程中,属于后期工
机物的浓度。此外,好氧处理单元中存
化混合液全部进入下一级缺氧区,完成
在有大量的硝化细菌,可将污水中的氨
污水中硝态氮的反硝化过程,强化了脱
村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为:
氮转变成硝态氮。同时在好氧的条件
氮效果进而提高了脱氮效率。多级 A/O
生活用水量(m /d) =
常住人口(人) × 生活用水定额(L/人·d)
环境,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率逐年增加。
先、分类处置、资源利用、经济适用、循序
站。泵站土建宜按远期规模设计建设,
不过,受制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经
渐进”的原则合理进行选择。因此,我省
水泵机组可按近期规模配置。小型污水
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省内不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____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1.背景和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问题日益突出。

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危害了人民的健康。

因此,____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并建立健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提高农村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工作内容2.1 制定政策和法规加大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2.2 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厂等。

优先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对大规模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处理效果。

2.3 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使用家庭污水处理设备,提高农村个体污水治理水平。

2.4 宣传和教育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对生活污水治理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活污水治理中。

2.5 加强监督和执法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监督和执法机制,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的打击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督,确保其安全运行。

2.6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推动创新性和先进性技术的应用,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3.工作机制3.1 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组成,负责协调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3.2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明确职责和任务,形成合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3.3 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对各地的治理进展和治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措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20•【字号】皖政办〔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20日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结合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实施综合治理坚持查污溯源、一水一策、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通过内源与外源同治、岸线与水体兼顾、治理与修复结合,全面消除现有3621个农村黑臭水体,消除外源污染,提升自净能力,改善水体水质。

(一)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因地制宜采取纳管、集中或分散处理方式治理,优先选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化处理模式治理。

全面排查农村黑臭水体周边的污水处理设施,着力解决设施闲置、空转及管网不配套、运行不正常、出水水质不达标等突出问题,杜绝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排入水体。

(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坚持“愿改则改、能改则改”,提高水体周边农户改厕覆盖率,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因地制宜选择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等方式,防止粪污进入水体。

(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配合单位:省生态环境厅)(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采取生态沟渠、植物隔离带、生态缓冲带、径流集蓄池等措施,加强农田退水的拦截净化。

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完善粪污收集、贮存设施,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

肥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17-2030)公众意见

肥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17-2030)公众意见

肥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17-2030)公众意见征询一、规划目标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发展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对县域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使之与肥西地区特点相适应,实现肥西县农村地区水环境全面提升和农村的现代化。

二、规划原则(1)城乡一体,全面覆盖(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3)效率优先,统筹兼顾(4)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5)合理预测,双管齐下。

(6)污泥无害、近远期结合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涉及肥西县域除县城规划建设控制区外的全部农村地区,共10个乡镇,162个中心村。

四、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

近期:2017-2020年远期:2021-2030年五、污水规划分区和排水体制选择主城区污水集中处理一体化区域包括包括主城区,紫蓬镇、花岗镇、严店乡的镇区以及周边村庄。

排水体制均采用完全分流制。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一体化区域包括高店乡、官亭镇、铭传乡、山南镇、柿树岗乡、丰乐镇、三河镇及其周边村庄。

排水体制均采用完全分流制。

农村地区污水分散式处理区域指的是除以上两个区域以外的广大农村地区,包括中心村和自然村。

结合农村的实际条件选择雨污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

六、污水排放标准1、镇区污水排放标准(1)污水纳管标准规划区内各排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A 级标准。

(2)污水处理厂/站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划中肥西各乡镇镇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均执行一级A 标准。

2、农村污水排放标准(1)排入地表水Ⅰ、Ⅱ类功能水域,执行一级A 标准。

(2)排入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A 标准。

用于施肥灌溉等农业用途的执行一级B 标准。

七、污水处理设施规划1、污水处理厂规划本规划确定的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020年污水处理量:约1.0万m³/d2030年污水处理量:约1.9万m³/d。

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为纵深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争一流”的工作要求,加快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在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实施三年提升行动,努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达标排放,使广大农村水变洁净、塘归清澈,为加快建设生态名城、打造两湾明珠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按照省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自然村全覆盖要求,坚持全面治理和扩面提升并重,巩固提升三年集中建设成果,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村庄覆盖率与农户受益率。

x年—x年,开展182个村(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力争两年内实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保留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

x年,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验收和运维移交工作。

二、实施原则——政府主导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部门资源力量,形成联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重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强化群众参与建设和运维管理的意识。

——规划先行原则。

坚持以完善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为基础,统筹推进,分步实施,严格做到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建设,做到应治尽治。

——经济实用原则。

按照“效率优先、经济适用”的要求,充分考虑村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生活习俗等,选择技术成熟可靠、投资小、能耗低,且适合当地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

靠近城区、镇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优先考虑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

对村庄规模小、日污水处理量小于50吨的自然村,宜采用一体化处理设施。

对部分常住人口少、收集难度大的山区村庄,可采用建设生态公厕、分户连片处理和自然消纳处理等相结合的处理模式。

——资源利用原则。

充分利用村庄地形地势、水塘沟渠及闲置地,提倡采用生物组合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氮、磷的生态去除,加强生活污水削减和尾水的回收利用,满足循环利用和生态农业的需要。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13•【字号】宁政办〔2021〕107号•【施行日期】2021.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宁政办〔2021〕10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宁德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13日宁德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根据《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闽政办〔2021〕28号)精神,为加快补齐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农村水环境为目标,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属地主责、多元共治,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市场运作,分年度推进实施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重点治理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村庄,优先治理环境问题突出、乡村振兴试点等重点村庄。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0%以上,设施稳定运行率达90%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需进一步稳定的主要流域和小流域控制单元、重要海湾沿岸、“两高”沿线村庄、存在黑臭水体的村庄、旅游重点村庄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七类重点村庄完成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21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整治方案

2021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整治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整治方案寄语:下而是我们的为大家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整治方案,请大家参阅!(一)分类实施,严格标准。

对全县行政村划分为三类,即不需治理村、提升治理村和实施治理村。

明确实施异地搬迁的村为不需治理村;己实施污水治理但达不到验收标准、位于生态敏感区域内的村为提升治理村;其余未实施污水治理的村为实施治理村。

其中列入集聚建设计划和进行旧村改造的村为应急治理村。

提升治理村和实施治理村(可纳入污水处理厂、站的村除外)按照生态敏感程度不同,划分为生活污水重点治理村和一般治理村两大类。

重点治理村和一般治理村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应的标准。

常住人口1500人以上村、农家乐特色村要按照重点村标准实施治理。

(二)因地制宜,经济实用。

农村生活污水有条件接入城镇管网的,首选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不具备条件的,可根据实际选择就地生态化治理,重点治理村要采用有动力处理模式,可选用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常规交流电微动力处理模式或者其它先进的处理模式;一般治理村可采用厌氧池和沼气池为主体技术的无动力处理模式,并配建人工湿地或稳定塘。

(三)全盘统筹,建管并重。

要从全县水环境治理大局出发,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工业污水治理、农业而源污染治理、农村区域企事业单位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门口塘治理、农村河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通盘谋划实施,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治理一片、水清一片”。

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减少污水产生,并结合农业种植开展循环利用。

加快各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进度,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绩效。

(一)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

乡镇、工业园区要按照覆盖到位、截污到位、达标排放的要求,制订计划分解落实分年度目标任务,划定重点治理区域,提出具体到每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明确任务、时间节点,排出两年表。

(二)开展实施治理村的污水治理建设。

结合村庄地理区位等基础条件,优先考虑进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具备条件的,视情建设集中型、区域型、联—或分散型处理设施,实行就地生态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效率优先,统筹兼顾
在充分调查农村现状水环境、污水排放和治理现状的前提下,综合评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其它衍生效益,按照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区位条件允许的村庄进厂处理,充分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辐射效用,提高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对不能进厂处理的村庄,应自建生态化污水治理设施。
2.2规划原则
(1)城乡一体,全面覆盖
打破行政区划,以县(市、区)为单位,城乡一体,规划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范围覆盖全部镇(乡)和村庄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以总体规划为先导,并与村庄布点规划、水系规划、水功能区划、防洪规划、给水规划等相关专业规划有机衔接,充分考虑城乡发展布局、经济发展状况、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容量和人口分布等因数,科学规划和安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4.
分近、远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规划建设任务和建设计划。近期规划建设任务以行政单元为单位,按镇(乡)污水处理部分、村庄污水处理部分分类列出污水管网及泵站、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和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的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计划。
5.
估算近期建设规划的投资需求,分析运营费用,提出资金筹措建议,列出投资估算表。
3.
3.1镇(乡)污水处理工程规划
合理确定镇(乡)的集镇和街道的污水量,划分污水排放分区,确定污水规划方案,包括污水处理厂、管网(含合流制)、污水泵站等工程的规模、选址、用地量等内容,确定污水排放口,从技术、经济等角度对方案进行评价。
3.2村庄污水处理工程规划
合理预测农村人口和生活污水量,确定村庄污水治理模式,划分城镇集中型(纳管)、相对集中型(自建集中)和农户分散型污水治理的服务范围,确定不同治理模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方案,包括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及泵站、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位置、用地量等内容,落实相对集中型(自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排放口。
注:以上图纸为基本要求,各规划编制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更多的图纸来表达规划成果。
第三部分
前言:规划工作简述。委托单位,规划年限、范围与规划目标,规划组织、工作阶段等。
1.概述
1.1自然概况与社会经济
1.1.1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裂度、旅游资源。
1.1.2社会经济概况
图五、污水治理现状图(比例1:5000~50000),分幅表示,图面内容包括
1、地形、水系、等高线、标高、风玫瑰;
2、铁路、公路、道路、建筑物、水厂和自备水源的取水口位置;
3、突出标明:合流管道、截流管道、污水管道的管径、坡度、主要节点管底标高与服务范围界限;污水泵站及其能力;污水处理厂(站)及其能力、处理等级、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位置图等。
镇(乡)和村庄农田、水利、人口、城镇化建设、村庄建设、集体经济和农村经济概况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外出务工、住户等情况。
注:镇(乡)指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区或街道,村庄指中心村和自然村。
1.2县(市、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问题
1.2.1水环境基本状况
水环境总体状况、污染源现状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
图七、村庄污水治理规划图(1:5000~50000),分幅表示,图面内容包括
1、地形、水系、等高线、标高、风玫瑰;
2、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主要内容
3、突出标明:相对集中型治理和分散型治理模式的服务范围界限,相对集中型治理模式的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及能力、主管网的布置及管径、污水泵站及其能力、污水排放口位置;分散型治理模式污水处理设施位置。规划内容中的近期建设项目应用图例予以区分清楚。
(4)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充分考虑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源头地区、江河流域等地区的生态敏感程度、环境容量和自净化能力,提出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管理方便的农村生活污水技术工艺。
1.2.2水环境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水环境现状、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污水设施运行和监管现状。
1.2.3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的规划情况及分布图。
1.2.4问题及成因
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水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2.总则
2.1规划依据
概述总体规划批准日期、文号及主要结论;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及整治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系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城镇给水专业规划、污水专业规划;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
4、要求在说明书提到的地名、内容等在图上均应反映。
图六、镇(乡)污水治理规划图(1:5000~10000),分幅表示,图面内容包括
1、地形、水系、等高线、标高、风玫瑰;
2、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主要内容
3、突出标明:污水分区界限,可利用的现有管道、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出口。规划管网的管径、坡度、节点底高(与计算表节点相同),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出口,旧城区排水改建工程内容。规划内容中的近期建设项目应用图例予以区分清楚。
图二、与规划区有关的流域地形图(比例1:10000~50000),标明规划范围图与流域分水线。
图三、城镇体系规划图和村庄布点规划图(比例1:10000~50000),标明规划镇(乡)、村庄的分布
图四、水功能区划图(比例1:10000~50000),标明河流、水系,以及水环境功能区的范围、等级和分界点。
安徽省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6.7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二部分图则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 规划文本
1.
概述县(市、区)农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镇(乡)和村庄情况,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和环境现状和评价。
2.
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和规划目标等。
6.
结合本地实际,从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项目投资、规范项目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
7.
预测规划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着重分析主要污染物削减效果。
第二部分 图则
图一、行政区划图(比例1:10000~50000),标明行政单元的界限和镇(乡)、村庄的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